第七课毒虫蛰咬莫慌张_第1页
第七课毒虫蛰咬莫慌张_第2页
第七课毒虫蛰咬莫慌张_第3页
第七课毒虫蛰咬莫慌张_第4页
第七课毒虫蛰咬莫慌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世界共有蛇类 2500种,其中毒蛇约 650余种,威胁着十亿人口的广大地区。估计每年被毒蛇咬伤的人数在 30万以上,死亡率约为 10。我国两广地区蛇害严重,每年蛇咬伤的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二十五。我国蛇类有 160种,其中毒蛇约有 50余种,有剧毒、危害巨大的有 10种, 如大眼镜蛇、金环蛇、眼镜蛇、五步蛇、银环蛇、蝰蛇、腹蛇、竹叶青、烙铁头、海蛇等,咬伤后能致人于死亡。这些毒蛇夏秋竹叶青屯在南方森林、山区、草地中出现,当人在割草、砍柴、采野果、拔菜、散步、军训时易被毒蛇咬伤。毒蛇的头多呈三角形,颈部较细,尾部短粗,色斑较艳,咬人时嘴张得很大,牙齿较长。毒蛇咬伤部常留两排深而粗的牙痕。无法判定是否毒蛇咬伤时,按毒蛇咬伤急救。毒蛇咬伤 概况白唇竹叶青眼镜蛇.眼镜王蛇 银环蛇金环蛇 蝮蛇尖吻蝮 (五步蛇蝰蛇灰蓝扁尾海蛇莽山烙铁头蛇发病机理(一)毒蛇的分类(二)蛇毒的有效成份(一)毒蛇的分类毒蛇大致可分成三大类 1以神经毒为主的毒蛇:有金环蛇,银环 蛇及海蛇等,毒液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肌肉麻痹和呼吸麻痹。 2以血液毒为主的毒蛇:有竹叶青、蝰蛇等,毒液主要影响血液及循环系统,引起溶血、出血、凝血及心脏衰竭。 3兼有神经毒和血液毒的毒蛇:有蝮蛇,大眼镜蛇和眼镜蛇等,其毒液具有神经毒和血液毒的两种特性。(二)蛇毒的有效成份1神经毒: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 2心脏毒:主要作用于心脏引起心衰。 3 溶细胞毒:可使血细胞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坏死。4凝血素:可引起血栓形成。 5各种酶:可引起溶血和组织破坏。临床表现(一)神经毒致伤的表现(二)血液毒致伤的表现(三)混合毒致伤的表现(一)神经毒致伤的表现伤口局部出现麻木,知觉丧失,或仅有轻微痒感。伤口红肿不明显,出血不多,约在伤后半小时后,感觉头昏、嗜睡、恶心、呕吐及乏力。重者出现吞咽困难、声嘶、失语、眼睑下垂及复视。最后可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休克,致使机体缺氧、发绀、全身瘫痪。如抢救不及时则最后出现呼吸及循环衰竭,病人可迅速死亡。神经毒吸收快,危险性大,又因局部症状轻,常被人忽略。伤后的第 1 2天为危险期,一旦渡此期,症状就能很快好转,而且治愈后不留任何后遗症。(二)血液毒致伤的表现咬伤的局部迅速肿胀,并不断向近侧发展,伤口剧痛,流血不止。伤口周围的皮肤常伴有水泡或血泡,皮下瘀斑,组织坏死。严重时全身广泛性出血,如结膜下瘀血、呕血、咳血及尿血等。个别病人还会出现胸腔、腹腔出血及颅内出血,最后导致出血性休克。病人伴有恶心、呕吐及腹泻,关节疼痛及高热。由于症状出现较早,一般救治较为及时,故死亡率可低于神经毒致伤的病人。但由于发病急,病程较持久,所以危险期也较长,治疗过晚则后果严重。治愈后常留有后遗症。 (三)混合毒致伤的表现兼有神经毒及血液毒的症状。从局部伤口看类似血液毒致伤,如局部红肿、瘀斑、血泡、组织坏死及淋巴结炎等。从全身来看,又类似神经毒致伤。此类伤员死亡原因仍以神经毒为主。治疗措施毒蛇咬伤后现场急救很重要,应采取各种措施,迅速排出毒并防止毒液的吸收与扩散。到达有条件的医疗站后,应继续采取综合措施,如彻底清创,内服及外敷有效的蛇药片,抗蛇毒血清的应用及全身的支持疗法。 蛇伤现场急救歌 ,摘录如下,以供参考 。被蛇咬伤不要跑, 快把伤口处理好; 一扎二洗三挤毒, 四点火柴烧伤口, 五喝一碗浓茶水, 伤口周围敷辣草。 常见有毒昆虫和节肢动物有马蜂、大黄蜂及节肢动物蝎、蜈蚣等,它们对人体的伤害多局限于叮咬部位,全身反应常见于继发性的过敏反应,当成批毒虫如马蜂群起攻击人类也可造成严重伤害,马蜂蛰伤引起死亡的事件常有发生,应予注意。毒 虫 咬伤 概况蜂螫伤病因与发病机理 蜜蜂、黄蜂和马蜂最常见,蜂的腹部后节内有毒腺,与蜂的管状尾刺相通,蛰伤人时射出毒液,注入组织中。蜜蜂尾刺有逆钩,蛰入人体后,会留在局部蜜蜂毒液为酸性。黄蜂毒液为碱性,比蜜蜂毒性更强。蜂毒含组胺、 5-羟色胺、透明质酸酶、磷酯酶 A、胆碱酯酶等蛋白酶类、致敏物质、缓激肽、和血清素等,造成神经毒、心血管毒、溶血毒、肌溶解、凝血障碍等毒性反应,可引起局部及全身症状,并可引起过敏反应和 MODS。 临床特征与识别 局部表现 : 受伤部位刺痛,随后出现触痛、痒感和红肿。若伤口内遗留有蜂刺,则易引起感染,一般情况下,局部症状可于数小时内自行消失。如蛰伤头、颈、胸部和上肢症状多严重。全身症状 :全身不适,乏力,头昏、发热、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全身震颤、痉挛或瘫痪,对蜂毒过敏者还可出现皮肤荨麻疹、气喘、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黄蜂马蜂蛰伤比蜜蜂更严重,常有溶血、血红蛋白尿,因急性心、肝、肾等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局部处理 :黄蜂毒液呈碱性,可用弱酸性溶液冲洗;蜜蜂毒液呈酸性,可用 3氨水或 2 3碳酸氢钠或肥皂水冲洗,确信伤口内已无蜂刺,注意在拔除蜜蜂刺时不要挤压毒囊。伤口周围可涂以蛇药;疼痛剧烈者,可用利多卡因伤口周围封闭。全身治疗 :有肌痉挛或抽搐者,可静脉推注 10葡萄糖酸钙。出现变态反应时,可给予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抗组胺药物等,如非那根、苯妥拉明等。若有血红蛋白尿,应碱化尿液,并适当加大输液量,以增加利尿。积极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特别注意控制输液的量。必要时行血液透析。蜈蚣刺伤 全世界共有 3000 5000种,蜈蚣有毒腺,蜈蚣毒液主要成分与毒蜂成分相似,毒液含组织胺类物质及溶血蛋白质、蚁酸等,呈酸性,有溶血作用。当被咬伤时,其毒液顺尖牙注入被咬者皮下,引起被蛰者中毒。局部表现 : 轻者红肿痒、刺痛,重者可出现水疱,瘀斑、组织坏死、淋巴管炎及局部淋巴结肿痛等。全身症状:较轻微,有畏寒、发热、头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