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政治制度_第1页
先进政治制度_第2页
先进政治制度_第3页
先进政治制度_第4页
先进政治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进政治制度篇一:中外政治制度的比较中 西 政 治 制 度 比 较 学院:兽医院 学号:xxxx 姓名:xxxx 一总说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治制度” ,是指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 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包括一个国家的阶级本 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 地位。 狭义的“政治制度”主要指正体, 即政权的组织形式。 政治制度有历史性 (它 随各国历史的发展而变化) 、合法性(它由各国和权力主体制定的宪法决定) 、 强制性(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要求人们必须遵守) 、稳定性(它是在一定历 史条件下形成,被经济制度决定,不随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 。中西政治制度基本特点 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具有多样性、共同性 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主权在民的基本原则 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代议民主制 议行合一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政治 制度的根本 分权制衡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原 则 政治统治与管理的“法治”原则 依法治国是政治制度运作的基本准则 中西政治制度形成的根源浅析 中国在封建社会中摇摇晃晃却又稳稳当当地走了两千多年, 其中几经变更的儒家 思想在封建统治中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西方列强强行 打开中国近代化大门, 封建统治还能在中国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即便是从十 九世纪下半叶后中国打开了大门,封建思想也笼罩了将近一百年,直至现在的二 十一世纪封建思想还对国人有影响。可见“封建“根基在我国极其牢固。其实, 在鸦片战争后,已有相当一部分仁人志士意识到我国的积贫积弱,包括严复、梁 启超、 光绪等在内的一些人主张君主立宪政体。无奈触犯慈 禧等顽固派的利益而 惨遭失败。 孙文、 黄兴、 宋教仁等革命党致力于当时较为合理科学三权分立政体, 无奈革命党人当时并无实权相反,守旧派却掌握重要兵权。以致袁世凯等窃取革 命成果,最终扼杀了尚在襁褓中的资本主义民主、平等、自由、法制等合理、科 学思想。 宋教仁遇刺标志着西方资本主义在中国遭遇挫折,从而使部分开明人士 探索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体制。苏联十月革命的成功给以我国强烈的刺激, 且十月革命又是建立在科学完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谓基础上。在李大钊、陈独 秀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宣传下, 共产主义思想在较短时间内在中国广泛传 播开来。 由于中国国情比较适合共产主义的发展和其他历史因素,最终共产党在 毛泽东等的领导下在百余年战乱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 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方总体说来,经历较短的中世纪封建社会。且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贵族在争 夺权利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关于人权、民主、平等、法治等思想,为后来的文艺 复兴、 启蒙运动以及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必要的思想理论基 础。随着早期手工业主所拥有的社会资源逐渐增多,人们越来越想突破教会(当 时支持和宣扬禁欲、赎罪等消极思想)的限制,先是从意大利产声势浩大的、后 来波及全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其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摇撼了当时 深深禁锢人思想的宗教势力。紧随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物理学、 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极大地冲击了封建宗教思想。 特别是以一蒸汽机为代表 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直接导致了以君主立宪方式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 家英国。在英国产生、法国发展的启蒙运动更是影响了欧洲的封建统治,以 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为代表的思想家宣言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批判专制 主义与宗教愚昧,宣扬了自由、平等民主思想。伴随着拿破仑率领军队进攻欧洲 其他封建国家时带去了民主共和思想,西方封建统治的根基被深深地撼动了。科 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以电力和内燃机为代表的主要在美国、德国产生的第二次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的飞跃发展,最终奠定了资本主义在西方的统治地位。中西政治制度的具体比较浅析 一,政党制度不同 (1)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政党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建立在一定 的经济基础之上的。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私有制,社会生产资料主要掌握 在资产阶级手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和两党制是适应这种私有制而产生的。 我国经济基础是公有制, 生产资料为全民或集体所有,尽管目前非公有制经济有 了较大发展,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2)政党制度所服务的政权性质不同,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实质是资产 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而多党制、两党制则是为巩固资产阶级 的。 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国的政党 体制则是从根本上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3)政党间的关系不同,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和两党间是互相竞争的关系,竞 争胜利者掌握政权,为执政党,失败者为非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 关系既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呶 党。中国的多党合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个人为,我国就是某种意义上 的一党专政,这就缺少了强有力的、有威慑的监督力量,致使中国的政治腐败问 题很难解决,政治改革前途不甚光明。 (4)政党行使政权的途径不同,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对国家事务实行间接干预。 党政职务分开,内阁制的内阁成员以党员身份出现则不能进入内阁政府; 反之, 以内阁成员身份出规则不能进入党内。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 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 人民代表大会制能够建立和逐步完善的根本保证,但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我认为, 中西方政治体制追求的目标都是最大程度上维护公民的利益,这是共同 的。但社会主义所代表的阶级决定了它的基础更为广泛,这是客观存在,我们必 须承认。但这种优势必须要在唯一政党来维持,不免让我们担忧。(5)政党执政模式不同 以英美为代表的两党轮流执政模式,当然,在实行两党制的国家中并非只有 两个政党;法德为代表的多党轮流执政模式; 以日本为代表的一党多元执政模式。 民族独立国家的一党制仍然存在,是符合非洲特点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中国 的多党合作也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共对民主 党派的领导主要是体现在政治领导方面,不干涉各民主党派内部事务。所谓政治 领导就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我个人认为国家所宣扬的 “中共对民主党派的领导主要是体现在政治领导方 面,不干涉各民主党派内部事务”本身就是一种专政,政党独立存在的核心就是 它的政治见解。 共产党连其它政党的政治即最核心的部分都领导。那这还算什么 区别于共产党的政党,多党合作本质上只能算是共产党的统治的的工具而已。 (6)组织制度比较 1.从党内领导制度来看。西方国家一般实行寡头领导制。在中国,由于中国 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它同历史上一切旧政党比较起来,具有下列 显著特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具 篇二:政治制度及其功能【数据库】马列、哲学、政治、法律、社科总论 XX年 【文献号】3352 【原文出处】郑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原刊期号】XX05 【原刊页号】1115 【分 类 号】D0 【分 类 名】政治学 【复印期号】XX06 【标 题】论政治制度及其功能 【作 者】马德普 【作者简介】马德普(1955) ,男,河南禹州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法系、政治文化研究所教授,从事政治理论研究。 (天津 300073) 【内容提要】政治制度是为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而限制、调节、疏导各阶级、集团或个人政治活动的规范体系。其社会功能是目标定向功能,促进价值生产的创制功能、维护价值生产的保障功能、促进合作的整合功能、社会价值的分配功能。 【关 键 词】制度/政治制度/功能 【正 文】 什么是“政治制度”?人们为什么要创立政治制度?或者说政治制度有什么样的社会作用或功能?这些问题本是政治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些基本问题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以至于在实践中理论常常不能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本文拟就上述问题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学界的同仁。 一 要明确什么是“政治制度” ,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制度” 。不过遗憾的是,尽管人们很早就创造了“制度”一词,并在日常语言中频繁地加以使用,但对其含义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研究制度见长的制度学派经济学家们,对“制度”就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把“制度”看作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1(P110) 。 康芒斯则把“制度”解释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2(P87) 。格鲁奇在比较经济制度一书中把“制度”定义为“构成统一整体的各个项目相互依存或相互影响的综合体或图式。”认为“各种类型的制度,都具有规则性、系统性或规律性的共同特点”3(P5) 。 诺斯在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一书中,给“制度”一词下过两个形式不同但实质一致的定义。他说:“制度实际上是人和资本存量之间及资本存量、产品劳务的产量和收入分配之间的过滤器。 ”“制度是为约束在谋求财富或本人效用最大化中个人行为而制定的一组规章、依循程序和伦理道德行为准则。 ”制度的作用就是“提供人类在其中相互影响的框架,使协作和竞争的关系得以确定,从而构成一个社会特别是构成了一种经济秩序”4(P195196) 。TW 舒尔茨将“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 ”5(P253)除了经济学家以外,社会学家、法学家和政治学家们也给制度下过各种不同的定义。例如,帕森斯在社会系统一书中曾经指出:“制度可以叫做复杂的制度化的角色整合,这种整合在所谈及的社会系统中具有战略性结构的意义。 ”6(P521522)在政治学分析辞典中,美国政治学者把制度(institution )解释为“在有关价值的框架中由有组织的社会交互作用组成的人类行为的固定化模式”7(P77) 。英国法学家麦考密克在制度法论一书中,曾经试图区分“制度”和“规则”两个概念,认为“哲学意义上的制度(和制度事实)显然与规则有某些关系,但并不与规则等同”8(P63) 。制度“存在于规范或规则的背景中,并为规范或规则而存在,这些规范或规则(以复杂的组合形式)各自对人在社会背景中的行为赋予意义、使之合法、加以管理甚至予以认可”8(P20) 。作者指出,制度概念“是用规 则或通过规则表述的,规则的任何出现、发展或进化的过程都可能是制度的出现、发展或进化的过程。这要取决于有关的机构将规则的发展或进化加以概念化的方式。 ”8(P19)我国的经济学者张宇燕对制度曾作过较深入的分析,他认为“制度的本质内涵不外乎两项,即习惯和规则”1(P120) , 其主要特征有:第一,制度是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第二,其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人们习以为常的惯例,或是规范化的行为方式;第三,规则是制度的另一核心,它的主要特征在于其具有强制性或约束性,并主要由法律法规、组织安排和政策来得到表现;第四,制度和集体行动交织在一起;第五,制度是为人们之间的交往、合作及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的工具;第六,制度是以组织为载体,组织是由制度来支撑和维护的。1(P117119)以上罗列的各科学者对“制度”下的不同定义,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制度进行的界定,其中有的较接近本质,有的则过于宽泛。把规则(或规范)与制度等同起来,没有看到二者的区别。根据人们的日常用语习惯,我们可以看到,规则(或规范)是比制度的外延要宽的一个概念。规则(或规范)可以包括法律、道德、习惯、政策、规章、制度等,而制度则不能完全包括法律、政策、习惯、道德和规章。实际上,制度是包含在规则之中,而又与法律、政策、习惯、道德、规章等相交叉的一个概念,如果用图来说明的话,可以图示如下: 上图作为一个平面图,无法完全表示各种具体规范之间的交叉关系,如习惯与法律之间就有某种交叉关系,但在此平面图上无法表示,因此,只能略去。然而,即使如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制度是规则(规范)的一种,是规则体系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这种核心意义主要表现在它为组织(或社会系统)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这个框架反映着组织(或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取向,规定着组织或社会系统中基本价值的生产和分配,并为解决围绕基本价值的分配而引起的冲突提供一些基本的程序和准则。换句话说,这种核心意义,就是帕森斯所说的“战略性结构的意义” 。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把基本价值这一概念引入到制度的解释中去,理由有以下几点:第一,任何组织或社会系统都是为实现某种基本价值(通俗一点讲就是利益)而存在的。人们之所以过社会生活或成立(参加)某一组织,都是为了实现某种利益。第二,组织(或社会系统)作为基本价值的生产单位,要想使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就必须有某种制度规范作保障。这种制度,一方面规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保障生产中的协作;另一方面,还要规定产品(利益、价值)的分配,并能调节分配中的冲突。第三,制度本质上是一种人造的工具,作为一种“人为事物” ,对它的定义应从它的功能或者它所实现的目的入手。这个目的就是基 本价值。二 社会中的制度多种多样,如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婚姻制度、企业制度等等,其中每一种制度都是限制、调节、疏导某种特殊活动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目的是防止这些活动领域出现无序状态,导致活动参与者的共同利益受到损害或无法实现。那么,政治制度调节的活动领域是什么?与其他制度相比它有哪些特点呢? 政治制度无疑是调节社会中的政治活动的,而政治活动的出现则是由于社会出现了阶级与阶级或集团与集团之间的横向利益冲突,以及个人、集团与社会之间的纵向利益冲突所造成的。横向利益冲突表明,每个集团都想通过超经济的强制力量(主要表现为政治权力)为自身谋取更多利益;而纵向利益冲突则表明,每个集团的利益争夺须以不能损害公共利益或有利于增进公共利益(即社会利益)为前提。这两种利益关系是相互联系或互为条件的。没有横向的利益矛盾,就不会有纵向的利益冲突;而如果不从纵向的角度去处理横向的利益矛盾,也即冲突双方不能以公共利益为重,那么,互相冲突的集团之间就失去了合作的共同基础,冲突的结局就只能是两败俱伤。政治制度就是通过规范集团之间争夺利益的政治活动来维护或增进公共利益的。在这里,两种利益冲突是政治制度存在的前提,公共利益的客观存在是政治制度得以建立的基础,而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是建立政治制度的主要目的。所以,亨廷顿说:“如果完全没有社会冲突,政治制度便没有必要存在;如果完全没有社会和谐,政治制度也无从建立” 。 “政治制度乃是道德一致性与共同利益在行为上的表现。 ”9(P1011) 在政治制度的性质上,过去曾存在过三种认识上的误区。一是否认公共利益的存在,否认政治制度在增进公共利益中的作用,认为政治制度仅仅是一种中立的政治游戏规则,在这种规则支配下,参与竞争的各方都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至于输赢的结局是什么,则不是政治制度设计者考虑的对象。这种观点是极端自由主义者的看法。按照这种看法,政治活动或政治竞争就是一种零和博弈,是一种你得我失的分配既定利益(或价值)的活动。这种观点的误区,一是没有看到政治制度的阶级性的一面,二是没有看到政治制度还有促进合作、增进公共利益的作用。其实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安排如果不能保护和促进社会利益,那么,争夺利益的政治斗争就会陷入日益残酷的境地,社会也会由于这种内耗而衰亡和崩溃。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能体现公共利益的规则本质上就不是政治规则,而是强盗匪帮中的规则。不过,无论一种政治制度是否能够促进公共利益,它都不可避免地打有一种(来自: 小龙文 档网:先进政治制度)阶级的烙印。能够促进公共利益的,一定会更多地体现先进阶级的利益;而妨碍或损害公共利益的政治制度,则一定更多地体现了腐朽没落阶级的利益。 政治制度问题上的第二个认识误区也是否认公共利益的存在,不过它不是由此推出政治制度是中性的游戏规则,而是认为政治制度仅仅是政治统治的工具。这是极“左”思潮盛行时的一种流行看法。这种看法的合理之处是看到了政治制度的阶级性,但是其失误是没有看到,如果不能保护和增进公共利益,任何政治制度都是不能维持长久的。另外,政治制度决不仅仅限制被统治者的政治活动,它实际上还要规范统治阶级的政治行为,目的就是能够多多少少体现一些公共利益。只有公共利益才能赋予政治制度以合法性。这一点不仅表现在各个阶级都能参与政治的现代民主社会中,而且也表现在一个阶级独掌政权的传统社会形态中。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很容易使人过分强调政治制度的阶级性,从而忽略其社会性的一面。而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结构,则容易使人过分强调政治制度的社会性即非阶级性、中立性或体现公共利益的属性,忽视其中所蕴含的阶级性质。这也是为什么对政治制度的极“左”看法多在落后国家流行的原因之一。 政治制度的第三个认识误区是,只承认政治制度维护公共利益的性质,否认其具有阶级性。亨廷顿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他说:“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制度,社会就会无力界定和实现 其共同利益。因此,创造政治制度的能力,也就是创造公共利益的能力” 。 “任何可用于强化政府制度的东西,都可被称为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就是公共制度的利益。 ”9(P24、25)亨廷顿的这些说法,比较典型地代表了保守主义对政治制度的看法。这样的看法显然是一种理想化的看法,它起了美化现存制度的作用。实际上,我们说政治制度体现公共利益是从规范的角度也即理想或应该的角度来讲的,而现实中的政治制度不可能是完全符合这种规范要求的,要不然我们就无法说明历史上的国家兴衰和朝代更替。我们承认,政治制度越能维护或增进公共利益,国家也就越能够兴旺和发达。但是,历史中的兴衰证明,政治制度所具有的阶级性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一个事实,现实的政治制度就是在这种阶级性和社会性(或公共性)的张力或共同作用中存在和运转的。这种双重性恰恰就是政治制度存在的必要前提。因为如前所述,只有公共利益,政治制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只有阶级利益,政治制度就没有存在的可能。另外,这种双重属性在政治制度中的比重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正是这种变化,才导致了一些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的衰亡,而另一些政治制度则出现了发展和更新。由此看来,政治制度是为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而限制、调节、疏导各个阶级、集团或个人的政治活动的规范(规则)体系,它既要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又不可避免地打有阶级的烙印。和其他制度相比,政治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其他制度多涉及社会的个别利益,而政治制度则涉及社会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比如经济制度主要是调节个人之间的经济活动以满足个人和社会的经济利益要求的,婚姻制度是调节两性行为以满足人们的家庭生活要求的,而政治制度既能调节各种价值或利益之间的轻重关系,又能影响社会中大多数价值(利益)的生产与分配,所以和其他制度相比,它就更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第二,其他制度多直接影响某种具体价值的生产和分配,而政治制度则能通过其他制度安排来间接影响各种非政治价值的生产和分配。第三,其他制度规范多不是依靠强力来保证实施的,而政治制度不仅依靠强力来维持,而且它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一种强制性的权力。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社会的公共利益客观上需要强制性权力来维护,以防被个人或集团所侵害;而另一方面,社会中的集团或个人又总是试图凭借强制性权力为自身分得更多的利益或价值。因此,社会中的政治斗争常常直接表现为争夺或控制强制性权力的斗争,间接表现为维护或增进某种利益的斗争。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制度的直接作用或首要功能就是通过规范各种追逐权力的政治力量,形成一种强制性的公共权力。换句话说就是,政治制度是形成、维护和实施强制性公共权力的规则体系。政治制度之所以能够影响大局,影响整体利益,并且能够通过其他制度安排影响具体价值的生产和分配,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对公共权力的这种直接作用。公共权力的普遍性和强制性赋予政治制度以战略性结构意义。这种意义表明,政治制度的变革是其他社会制度变革的重要前提;政治制度不变革,其他社会制度的变革也就很难彻底进行。 三 形成和维护公共权力是政治制度的主要政治功能,而保障实施公共权力则是政治制度履行社会功能的主要表现。人们创立政治制度不是仅仅为了形成和维护一个公共权力,而是要运用这种权力达到一些社会目的,或满足某些社会的需要。因此,政治制度的社会功能是它最根本的功能,要想深刻理解政治制度的性质,就必须深入考察它的这些社会功能。 政治制度的首要社会功能是它为共同体选定集体价值目标的目标定向功能,或曰价值定向功能。具体来说就是,一旦一种政治制度已被确立,那就意味着它也为社会确立了一个基本价值的目标框架,社会的其他制度要以这个框架为参照物,社会集团的合法政治活动要在这个框架内进行,掌握权力者制定的政策要以这个框架为依据。当然,这并不是说,社会的具体目标在一种政治制度中不可能有任何变化,而是说这种具体目标的变化有一个限定的可能性空间,突破这个空间就可能与现行政治制度的性质互不相容。政治制度之所以具有这种功能主要是因为,虽然社会本身具有客观的公共利益,但公共利益的具体内容却需要社会成 员的认识,并需要公共权力的确认。只有被认识的利益,才能成为推动人们行动的动机;只有被公共权力确认的公共利益,才能成为政策制定的准绳;只有转化为公共政策,公共利益才有可能加以实现。而这种公共利益的确认和实现过程都是在政治制度的框架内进行的。这个框架预定了公共权力的分配格局,从而也预定了认识和选择公共利益的可能空间。权力的格局就是社会势力或社会力量相互关系的格局。由于每种社会势力受自身利益的局限,并且各种势力都力图使确认的公共利益与自身利益相容,所以,各自认识和选择的公共利益是有很大差异的。公共权力作为社会力量相互关系的一个体系,其确认的公共利益一定是与这种力量关系相适应的。良好的政治制度是能够符合社会需要、有利于真正公共利益的确认和实现的组织公共权力的制度。政治制度的第二个社会功能是安排促进价值生产的各种制度的创制功能。如前所述,每种制度规范都是为维护或促进某种价值(利益)的生产或分配而设立的。不过社会中的制度,有些是自发生成的,也有许多是人们有意识创立的。在这些有意创立的制度中,公共权力创立的制度最具有普遍性和权威性,而且对价值的生产或分配也影响最大。所以,西方的新制度经济学家们断定,国家对产权制度的效率负有责任。当然,创立制度的是那些掌握公共权力的人,而不是政治制度本身。然而,政治制度决定了什么人掌权,如何掌权,以及掌权者决策或创制的规则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政治制度有创制的功能,或起码说有影响创制的功能。正如政治制度为社会预定了一个基本价值目标框架一样,它也为社会预定了一个创制的可能性空间。这种创制功能是政治制度最具生产性的功能。这里的生产性不仅意味着它生产了一些新的制度,而且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它通过这些制度促进了社会中它所鼓励的价值生产。西方的行为主义政治学家们,可能是受“福利国家”运动时期重视分配问题的社会潮流的影响,大多都把政治看作是对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活动,看不到政治的生产性功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缺憾。相反,一些社会学家倒认识到了这一点。如帕森斯就把政治制度看作是对集体达成目标活动的效益有最直接影响的规范结构10。这里的达标活动毫无疑问就是价值的生产活动。政治制度就是通过自身和其他制度安排,疏导社会的力量和人们的活动,从而提高了它所鼓励的价值生产活动的效率,增加了社会的价值总量。因此一个社会能否繁荣昌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制度的这种疏导能力和生产能力。 政治制度的第三个社会功能是限制有害价值生产的各种活动的保障功能。任何制度都具有限制人的某些活动的作用。这种限制自然不是无目的的限制,它的目的无非就是防止两败俱伤的行为冲突,保护人们的合法利益,维护某种价值生产所需的条件和秩序。这种限制作用,主要通过直接限制人的某些政治行为,以及通过在这种政治制度框架中制定的法律规范限制人的其他一些行为,来维护整个社会的秩序,保障该政治制度所允许或鼓励的价值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政治制度在这方面首先是通过维护政治秩序,其次是通过维护各种社会秩序,来履行自己的保障功能的。前者是它的直接作用,后者是它的间接作用。 政治制度的第四个社会功能是调节社会成员或群体之间的冲突以促进合作的整合功能。任何社会都需要一系列的整合机制才能防止分裂,维持生存。政治制度是最重要的整合机制之一。它通过对政治参与渠道的安排,通过对调节冲突的政治程序的制定,把互相冲突的各种社会政治力量整合在一个统一的体制和秩序之中,使冲突和合作得以平衡,没有这种合作和整合,社会就不可能对公共利益达成较高程度的一致认识,社会的价值生产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维护。政治制度的这种调节作用与上述的限制作用有很大不同,限制是通过一些禁止性规范来实现的,而调节多是通过一些程序性规范来实现的。政治制度的程序性规范规定了各种利益的表达方式和程序,也规定了利益综合的一系列机制。通过这些规范,互相分歧和冲突的利益经过讨价还价和让步妥协被整合在了一起,局部或集团利益转化成能够互相兼容的利益,或者能够与公共利益相容的利益。于是,公共利益的内容得以表达,合作的基础得以认同,基本的秩序得以确立。 篇三:比较政治制度1. 政治制度是由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构成的:非正式规则是由长期而稳定的政治经验演 化而成的政治行为规范,具体体现为政治生活中的“惯例” 、 “习俗” 、 “价值”和“文化” ;正式规则是由公共权威机构或其委托代理的机构设计和确立的,依靠国家强制力强力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明确的政治行为规范,具体体现为组织并规范人们政治行为的结构性规则和程序性规则。 2. 二战后的“国家观念”:多元主义国家观、精英主义国家观、新保守主义国家观、新马 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国家观。 3. 政权组织形式分为:议会制、总统制、委员会制和人民代表制。 4. 国家结构形式分为:单一制和联邦制。 5. 近代以前“宪法”概念: ? 一是古希腊时期,将宪法等同于政治制度; ? 二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将宪法看作国家的最高法律; ? 三是罗马帝国时期,用宪法表示皇帝的各种建制和诏令,以区别于市民议会指定你的普 通法规; ? 四是中世纪的欧洲,为确认教会和封建领主的特权而将规定君主、教会和封建领主关系 的法律称作宪法。 6. 二战后的宪法与政治制度发展呈现的三种发展态势: ? 从宪法和政治制度的阶级属性看,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 时代的被称作社会主义的制度形式开始蓬勃发展,这种全新的国家类型在宪法与政治制度的发展史上增添了崭新的篇章; ? 从宪法和政治制度的类型上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老牌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遭 到了削弱,亚非拉三洲出现了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他们广泛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和政治制度经验,使之与本国独特的国情民情相结合,演化出一些极富特色的制度形态,使宪法和政治制度的原生类型得到丰富和扩展; ? 资本主义宪法与政治制度的原生形态也发生了变异。一方面,随着西方国家经济、 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以代议民主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越来越明显地逐步走向了行政集权民主制;另一方面,人民因经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痛苦,深切体会到了国家主义的消极后果,从而产生了争取更广泛公民权利的诉求。扩权与控权此消彼长,对西方国家宪法与政治制度的变化产生了不容低估的影响。 7. 行政集权民主制的特点: ? 各国仍然保留传统代议民主制下的议会制度和公民普选制度,而且公民的政治权利 和其他权利还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 议会权力遭到大幅度削弱, “议会立法行政执行议会控权”的传统权利关系不 复存在,政府的立法提案权、行政立法权、行政司法权、自由裁量权迅速膨胀,行政机关往往主导议会立法或干脆自行立法,然后再执行自己制定的法律,议会只能起到授权或事后认可的作用; ? 行政权力急剧扩张,几乎已经扩展到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行政权力的容量、行政 机构的职能、行政官僚的规模均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政府只管“法律和秩序”的“小政府”时代一去不复返。 8. 共同参与民主制(了解,自己看书 31 页) 9.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表现为三点: ? 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发展决定最初政治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消 亡;经济基础的状况决定既存政治上层建筑的产生。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发展。 10. 11.12. 13. 14. 15. 16. ? 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 经济基础与政治上层建筑的互动关系。其特点是,第一,政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第二,政治上层建筑应服务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并不立刻、直接地反映生产力水平的变化;第三,政治上层建筑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主要的决定性的反作用。 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在欧洲历史上的主要表现: ? 古代城邦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 ? 西欧封建社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 ? 封建专制主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 ? 近代资本主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 ? 现代资本主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 ? 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 三次社会制度变迁的特点和政治领域的变化:(太多了,自己去撕书吧, 4617 页) ? 第一次变迁:人类社会的第一次整体结构转型是由原始的渔猎社会向农业社会的变迁。整体特征就是:农业化,即首先在经济领域实现了由原始的“采集狩猎”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而农业经济则是以个体的分散劳动、土地占有、定居生活为根本特征的。政治领域变化:造成政治权利的高度集中化和人治化取向,在社会领域表现出强烈的等级化和封闭化特征,在文化领域则为宗教化和单一化。 ? 第二次变迁:人类社会的第二次整体结构转型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整体性变迁。其整体特征是现代化。政治领域的变化是:政治领域实现了向民主化、法制化的转变,在经济领域实现了向工业化、自动化、商品化的发展。 ? 第三次变迁:人类社会的第二次整体结构转型是由工业化社会向全球知识社会的整体性变迁。特征:这一次变迁是以知识革命为先导的,其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全球化的兴起,因此所体现出的整体性特征就是全球化。政治领域变化:公民的自由化程度将不断提高,政治问题将跨越国界而逐步转向国际化甚至全球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和政治制度的新特点: ? 在生产关系上,全面推行“福利国家”政策,以此来调节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在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上,政府加大了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力度。 ? 在政治统治方式上,政府以全社会的统治者的姿态对社会实施控制,其方式更为巧妙。 政治文化:是政治群体在历史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套特定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 58 页 政治文化的双重特征:一方面,政治文化自成体系,作为一个外在于政治体系的独立变量与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着交互作用;另一方面,政治文化又内化于政治体系中,通过影响政治体系中的每一个行为者发挥其微妙的功能。 政治文化的双重特征使得它与政治制度的关系也呈现了“两重性”的特征:一方面,政治文化外话于政治制度之外,形成了政治制度的外在环境;另一方面,政治文化内化于政治制度之中,构成了政治制度的内在精神。 新的政治文化:指在政治制度变迁过程中,与后继的相对较为先进的政治制度相适应的 一种政治心理取向模式。 旧的政治文化:在政治制度的变迁过程中与被替代的相对较为落后的政治制度向切合的,不能积极反映新的政治关系的政治心理取向模式,则被称作“旧”的政治文化。17. 新的政治文化对新的政治制度的推动作用的表现:? 新的政治文化有助于政治制度顺利实施变革 ? 新的政治文化有助于弥合制度变革造成的心理创伤 ? 新的政治文化有助于新的政治制度获得稳定的政治认同 18. 布丹的“国家主权论”:(8185 自己翻书看看吧,因为每个人整理的不同) 他的最大的贡献是第一次确立“国家”与“主权”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把主权视为国家最本质的特征。在他看来,主权是指“不受法律约束的、对公民和臣民进行统治的最高权力” 。掌握主权的人称“主权者” ,对主权者的服从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