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问答、论述题_第1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问答、论述题_第2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问答、论述题_第3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问答、论述题_第4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问答、论述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问答、论述题1. 什么是行政法?行政法有什么特点?答:行政法;指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特点(1 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行政法是由各种形式的、分散的行政法律规范组成的总和。2)行政法规范是以多种多样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是由多种不同效力等级的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3)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行政法涉及到国家管理的各个领域。(4)行政法规范具有明显的易变性; 稳定性相对较差,但拘束力与强制力突出。(5)行政程序性规范是行政法特有的一类行为规范,与行政实体性规范通常交织在一起,共存与同一个法律文件之中。5. 行政法(在律体系中)的地位?答:行政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行政法是仅次于宪法,与刑法、民法并列的我国三大基本法律部门之一。2.简述行政法的作用。答:(1)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促进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2)贯彻实施宪法、推动民主政治进程,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3)促进经济文化建设,保护社会经济、文化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行政法的调整对象具体包含?答案:其中,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称为行政关系。它是现代社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 (1)行使行政权的行政机关或公共组织在对外进行管理过程中与管理相对方之间所发生的各种关系。这种关系的特点是行政主体与管理相对方之间的地位不对等。前者在关系中居于主导的优势地位,后者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2)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包括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同级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国家公务员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法律授权的公共组织之间的关系等。 (3)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监察机关与行政主体之间所发生的关系。行政主体处于一种被监督、被审查的地位。4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是什么?行政法律关系有那些特点? 答: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行为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特点:(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2)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3)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4 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有其特殊性。5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什么?答: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三大要素构成。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间权利义务。6、行政法律事实概念及分类?答:行政法律事实是指由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简称法律事实。行政法律事实可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大类:法律事件:法律事件是指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那些法律事实,包括:人的出生、死亡。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时间的流逝和物的灭失。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有意识的活动。它可以是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7. 试述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概念?答: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1物。既可以是物质形式,也可以是货币形式;既可以是消费资料,也可以是生产资料。2行为。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既可以是行政主体的行为,也可以是行政相对方的行为。3精神财富。即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从事智力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如学术著作、专利、发明等。9、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概念?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除了必须存在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以外,还必须具有两个基本的条件:1具有相应的行政法律关系赖以发生的法律根据,即有相应的行政法律规范的存在。没有行政法律规范的确认和调整,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就无法确定,也就不可能形成行政法律关系。2具有导致行政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没有法律事实存在,即使有行政法律规范,也不可能形成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包括: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变更。主体的增加、减少或改变。2行政法律关系客体的变更。物、行为或精神财富的变更。3.行政法律关系内容的变更。权利义务发生变化。行政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行政法律关系权利义务的消灭。主要有两种情况:I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消灭;2.权利义务内容的消灭。原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已实现或为新的内容所代替。1.行政法的法源的形式有哪些? 答:1宪法。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立法的依据。2.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作为行政法渊源的法律。3.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部门规章则是国务院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4.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人大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地方行政规章,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中关于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活动方式等行政管理的行政法规范是行政法的重要渊源。5.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国务院及其组成部门以及有权进行解释的地方人大和地方人民政府对有关行政法规范所作的解释,也是行政法的渊源。6.行政法的其他渊源。包括我国政府签订、加入或承认的国际条约中有关行政管理的内容、中共中央与国务院联合发布的有关法律文件等。4. 行政法的分类? 答:1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行政法分为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2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行政法分为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3以行政法的作用为标准,行政法分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及行政监督法。1.什么是行政法基本原则?什么是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特点?答: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全部行政法律规范之中的,是调整和决定行政主体全部行为的基本准则。特点:1行政法基本原则具有普遍性。它贯穿于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等全部行政法制活动和全部行政法规范之中。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具有基础性。它是行政法中的其他原则和规则产生的前提和基础。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反映出行政法律规范不同于其他法律规范的本质特征。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内容?答: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1简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含义(内容)?答: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的核心内容。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严格遵行行政法律规范的要求,不得享有行政法规范以外的特权,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效;违法行政行为依法应受到法律制裁,行政主体应对其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的内容。违反实体法和违反程序法都是对行政合法性原则的破坏。实体法是指规定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行政法律规范。程序法则通常是为保证行为程序公正,没有偏私,从而保障实体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规范。行政程序合法包含三方面的内容(1 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执行这一原则的制度是回避制度。;(2 行政机关在裁决行政纠纷时不能偏听偏信,应当给予当事人同等的辩论机会。;(3)决定对当事人不利的事务时,应预先通知当事人并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2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答:(1)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这是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限划分、行政专业部门与综合部门的权限划分、上级与下级的权限划分等都必须依据法律确立。各部门不能超过法律赋予的职权范围,否则即构成违法。 (2)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这就要求行使行政权力不仅应遵循实体法规范,而且应遵循程序法规范,两者不能偏废 3 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3简述行政合理性原则含义(内容)?答: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行政合理性原则是基于实际行政活动的需要而存在的。任何法律都是有限度的,尤其是规范行政活动的法律。主要表现在:(1)法律不可能规范全部行政活动;(2)法律对行政活动的规范,应留出一定的余地,以便使行政机关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如果法律对行政活动规定得面面俱到,毫无裁量余地,则最终可能导致行政机关束手无策。1论述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法律目的,无论有无成文的法律规定,行政机关运用权力时必须符合法律目的,(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要有正当的动机,动机正当要求行政机关不能以执行法律的名义,将自己的偏见、歧视、恶意等强加于公民和社会组织;(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如果在具体处理案件时,重者轻处,轻者重处,显然违反常规和处罚要求,不符合行政合理性的要求。3.论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答: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的核心内容。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严格遵行行政法律规范的要求,不得享有行政法规范以外的特权,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效;违法行政行为依法应受到法律制裁,行政主体应对其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的内容。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1 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这是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限划分、行政专业部门与综合部门的权限划分、上级与下级的权限划分等都必须依据法律确立。各部门不能超过法律赋予的职权范围,否则即构成违法。2 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这就要求行使行政权力不仅应遵循实体法规范,而且应遵循程序法规范,两者不能偏废。3 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4论述论述行政合理性原则答: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行政合理性原则是基于实际行政活动的需要而存在的。任何法律都是有限度的,尤其是规范行政活动的法律。主要表现在:(1)法律不可能规范全部行政活动;(2)法律对行政活动的规范,应留出一定的余地,以便使行政机关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如果法律对行政活动规定得面面俱到,毫无裁量余地,则最终可能导致行政机关束手无策。具体要求: (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法律目的,无论有无成文的法律规定,行政机关运用权力时必须符合法律目的,(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要有正当的动机,动机正当要求行政机关不能以执行法律的名义,将自己的偏见、歧视、恶意等强加于公民和社会组织;(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如果在具体处理案件时,重者轻处,轻者重处,显然违反常规和处罚要求,不符合行政合理性的要求。1什么是行政主体?行政主体的特征是什么?答: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特征: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这一特征将行政主体与其他国家机关、组织区别开来。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这主要是指行政主体应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能独立地对外发布决定和命令,独立采取行政措施等。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2试述行政主体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机关、公务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行政主体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答:(1)行政主体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主体不同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指一切能够享有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内容的主体,指行政法律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管理相对方以及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等。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范围要大于行政主体范围。行政主体必定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但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不仅仅包括行政主体,还包括相对方和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等。 (2)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不能简单地等同。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机关并不是惟一的行政主体。行政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如果得到法律、法规的授权,也会拥有一定的行政职权,享有与行政机关同样的法律地位,成为行政主体。此外,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如政府某些临时设置的机关只负责管理内部事务,并不对外行使职权,也不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不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也不是在任何场合都能成为行政主体。当行政机关以。机关法人的身分从事民事活动而成为民事主体,如租用办公用房、购买办公用品等时,它就不是行政主体。 (3)行政主体与国家公务员 ;国家的行政管理活动虽然是通过各个公务员的公务行为得以实现的,但公务员并不是行政主体。因为公务员所实施的公务行为是以国家机关的名义实施的,公务员只是具体的操作者;公务员的公务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和责任,并不直接由公务员承担,而是由国家行政机关承担。 3什么是行政职权?行政职权的特征是什么? 答: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表现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权能。行政职权依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有职权。固有职权通常由职权性行政主体来享有。以行政主体的依法设立而产生,并随着行政主体的撤销而消灭。固有职权主要由行政机关享有。另一类是授予职权。授权性行政主体所享有的职权为授予职权。特点:强制性;行政职权是法定权利,具有国家强制性。不可处分性;行政职权体现国家意志,未经法律许可,不得转移和放弃,不得自由转让或处分。职权与职责的统一性。行政主体的职权和职能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行使职权也就是履行职责。2. 行政职权的内容(种类)有什么? 答:行政职权主要有:行政立法权;行政许可权;行政确认权;行政检查权;行政奖励权;行政物质帮助权;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执行权;行政合同的签订权;行政复议权;其他行政职权,包括行政指导权、行政裁决权等。3什么是行政职责?行政职责的内容有什么?答: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内容:(1)行政主体必须按照法定职权,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履行职务,不得失职、越权或滥用权力。 (2)行政主体实施的行政行为,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避免程序违法。(3)行政主体还必须遵循合理、适当的原则,避免行政失当。4. 行政优先权、行政受益权的含义与内容?答:行政优先权就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所享有的种种职务上和行为上的优先条件。它主要包括先行处置权、获得社会协助权、推定有效权等内容。行政受益权是指行政主体从国家所享受到的各种物质利益条件。包括财政经费、办公条件、交通工具等。1.什么是(国家)行政机关?简述行政机关的特征?答:国家行政机关: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其统治意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国家权力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特征是具有国家强制性质的社会组织是具有较强的执行色彩的组织必须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织起来。2、简述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答(1 适应需要原则 适应需要,即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行政机关是上层建筑,它应当与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2)精简原则,精兵简政是党的优良传统,曾经起过重要作用,当前和今后仍然应当用最少的人办最多最好的事。精简原则与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原则并不抵触,而是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 (3)高效率原则,是现代化对社会生活一切方面的普遍要求,而对行政机构则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行政是现代社会的钥匙,是实现国家目标的重要工具。(4)依法设置的原则,行政机关肩负着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职能,它本身成立的合法与否,将直接影响其地位和作用。3、论述国家行政机关的结构与体制?答:(1)国家行政机关的结构,是指构成国家行政机关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这里只着重研究它的层次结构与部门结构。行政机关的层次结构与部门结构,亦称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从静态研究的观点看,构成行政组织的基本元素或细胞是工作职位和工作人员。若干职位和人员适当组合,组成一个工作单位;若干工作单位适当组合,组成一个工作部门或工作机关;若干工作部门或工作机关适当组合,组成一级政府。各级政府上下之间,每级政府各组成部门上下之间,构成领导与服从的主从关系,这种排列组合方式便是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同级政府相互之间和每级政府各组成部门之间,构成为协调的平行关系,这种排列组合方式便是行政机关的横向结构。 行政机关的纵向结构,决定纵向结构形式的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管理层次,一是管理幅度。所谓管理层次是指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有多少等级层次,就有多少管理层次。所谓管理幅度,是指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是一个领导人直接领导和指挥的下级单位或人员的数目。 (2)国家行政机关的体制,是根据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法定程序,将行政机关结构中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的行政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它是保证国家行政管理整体效能的一个中心环节。一般说,有如下几种形式:A首长制和委员会制,凡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赋予一人承担者,称为首长负责制,而赋予委员会议集体承担者,称为委员会议负责制,B. 层次制与职能制,是指政府组织纵向分为若干层次,每个层次所管业务性质相同,各对其上层负责,但其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职能制又叫分职制,指政府组织平行划分为若干部门,每个部门所管业务内容不同,但所管范围大体相同。C。集权制与分权制,集权制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上级机关,下级机关没有或有自主权,一切均需按照上级机关的指示去办。分权制指下级机关在其管辖范围内有自主决定权。上级机关对其权限内决定的事项不加干涉。4、能够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有哪些? 答:国务院;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国务院的直属机关;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4试述国务院的行政主体资格与职权范围。答:国务院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享有管理全国的行政事务的职权,可以制定行政法规,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因此,国务院是行政主体。职权有:1制定行政法规权;2领导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权;3领导和管理全国各项行政工作权;4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授予的其他职权。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国务院行使行政职权的方式是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国务院总理召集和主持国务院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如制定行政法规,必须经国务院全体会议或常务会议讨论决定。5试述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行政主体资格与职权范围。答:国务院由各部、委和行、署、厅组成。各部、委和行、署、厅作为国务院的工作部门或职能机关,依法对于某一方面的行政事务行使全国范围内的管理权限。国务院组成部门二方面接受国务院的领导和监督,执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另一方面,又可以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就自己所管辖的事项,以自己的名义实施活动,并承担由此产生的责任。因此,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各部、委和行、署、厅)是行政主体。职权主要有:1制定规章权;2本部门所辖事务的管理权。6试述国务院直属机构的行政主体资格与职权范围。答:务院的直属机构是国务院直接领导下主办各项专门业务的机构,地位低于各部、委和行、署、厅。直属机构具有独立职权和专门职责,可以在主管事项的范围内,对外发布命令和指示。因此,直属机构可以成为行政主体。职权主要包括:1制定规章权;2行政事项处理权;3裁决争议权。7试述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的行政主体资格与职权范围。答: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是管理某些专门事项的行政职能部门,由于其管理的行政事务与一些部、委的职能有联系,因而就由相应的部委对其进行管理。这些国家局在其成立时就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依法行使某项专门事务的行政职权。因此,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具有专项行政事务管理权和裁决争议权。8试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行政主体资格与职权范围。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地方各级所辖范围内的行政事务。我国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分为省、市、县、乡四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地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另一方面,它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管辖的地域范围内,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各项行政事务,并依法对自己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承担责任。因此,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行政主体。职权主要是:1制定地方规章权或发布决定、命令权;2本区域内行政事务的管理权;3领导和监督本级政府的职能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行政工作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是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的承担某一方面行政事务的组织与管理职能的工作部门。职能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独立享有并行使行政职权,以自己名义作出决定,并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因此,地方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职权有:1决定和命令的发布权 2主管行政事项处理权。9试述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的行政主体资格与职权范围。答:派出机关是指由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有权机关批准,在一定区域内设立的、代表该级人民政府组织与管理该区域内所有行政事务的行政机关。根据有关组织法的规定,派出机关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并对行政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实际上履行了一级人民政府的职能。因此,派出机关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派出机关有三种: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职权:1就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事务依法发布决定和命令;2就本区域内的行政事务依法进行行政管理。10. 行政机关的种类有哪些?答:1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2按照行政机关的工作权限不同,可分为一般权限机关和专门权限机关。3按照行政管理活动的环节划分,可分为决策机关、执行机关、辅助机关、咨询机关与监督机关等。4按照行业和产品不同,可分为各种不同的专门行政机关。11. 国家行政机关的法律调整及行政组织法的基本内容?答:国家行政机关的法律调整主要是指建立和健全行政机关组织法体系,切实做到行政管理有法可依,依法办事。行政机关组织法就是规定行政机关任务、地位、职责、组成与编制等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含的基本内容应当有:1法律依据;2隶属关系;3职责权限;、4任职期限;5机构设置;6人员编制;7其他事项。1什么是公务员?简述公务员的法律地位?答: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法律地位,便是指公务员在各种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综合表现。公务员的法律地位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公务员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必须承担的义务才是其实质内容。公务员首先是公民,因而享有自然人的法律地位。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公民。当公务员依法代表国家从事公务时,他就具有了其作为公务员的法律身分,从而享有公务员的法律地位。由于自然人和公务员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身分,二者所处的法律地位是不同的。 2 试述行政职务关系的概念与属性?答:行政职务关系是指公务员基于其行政职务而与行政机关之间构成的权利义务关系。行政职务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所包含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内容便是行政职务关系的内容。3 公务员享有哪些权利?公务员应履行哪些义务?答: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1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2.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3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4参加培训;5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6.提出申诉和控告;7申请辞职;8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1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2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5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6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7遵守纪律,烙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8清正廉洁,公道正派;9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2简述(公务员)行政职务关系的产生有哪些?答:行政职务关系的产生是指公民经过法定程序担任一定行政职务从而构成行政职务关系。在我国,行政职务的产生主要有四种程序。1)选任即由权力机关通过选举产生行政职务。2)委任即有权机关任命公民担任行政公职。3)调任。政府部门的一般工作人员由人事部门直接调任 4)聘任。即行政机关通过招聘渠道吸收工作人员。 3简述(公务员)行政职务关系的变更有哪些?答:行政职务关系的变更是指公务员在任职期间,因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而使职务关系的内容(职权、职责等)发生变化。公务员身份仍然存在。行政职务关系的变更主要发生在下列情况:罢免、撤职、辞去领导职务、免职、调职、升职。4.简述划分个人行为与机关行为的标准答:1.公务员的行为以所属机关名义作出的,属机关行为,以自己名义作出的,则属个人行为;2.公务员的行为是在他的职责范围内作出的,属于机关行为,如果超越职责范围,必须结合第一标准和第三标准综合认定;3.公务员的行为是执行机关的命令或委托,不管机关的命令或委托是否超越权限,概属机关行为。5哪些情况引起公务员行政职务关系的消灭(公务员行政职务关系的消灭有哪些?)答:职务关系的消灭是指由于发生某些事实或行为致使职务关系不能继续存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死亡、丧失国籍、辞退、开除公职、被判刑罚、离休退休等。1、试述行政授权概念?行政授权具有哪些特征?答: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行政职权及行政职责的一部或全部授给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行使的法律行为。特征:(1)行政授权是依照法律和法规的有关规定作出的。2)行政授权引起职权和职责的同时转移,被授权的组织在接受职权的同时,也必须接受行政职责。 (3)被授权的组织在被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自主地行使行政职权。3试述行政委托概念?行政委托具有哪些特征?行政委托的条件?答:行政委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将某项行政职能委托给某一机关、机构、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办理的行为。特征:(1)行政委托的委托人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其他非行政机关的委托不能称为行政委托。 2)行政委托中的委托事项必须在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内,不能超出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范围。3)在行政委托中,被委托的对象可以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构,也可以为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条件:1委托的事项是有关群众性、社会性的行政管理事务。2行政机关行使该项行政管理职权确实有困难,难以负担。3委托的职权与职责影响较小或影响程度较轻。4被委托组织具备一定的条件。2简述行政机关组织法所包含的基本内容。(1)法律依据;(2) 隶属关系; (3)职责权限;(4)任职期限;(5) 机构设置; (6)人员编制。3. 试述被授权组织的含义?被授权组织的类型?被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答:被授权的组织主要是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行使某些行政职权并承担相应义务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群众性自治组织。类型:1被授权行使特定行政职权的事业单位;2被授权行使特定行政职权的企业单位;3被授权行使特定行政职权的社会团体。法律地位:被授权的组织在行政法上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因为被授权的组织享有法律、法规所明确授予的行政职权,并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另外,我国行政诉讼法也明确规定,被授权组织所为行政行为被提起诉讼时,由被授权的组织作被告应诉,这实际上赋予了被授权的组织与行政机关相同的行政主体地位。4. 试述被委托组织的法律地位?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答:法律地位:被委托的组织必须在委托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被委托的组织必须以委托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其后果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被委托的组织应接受委托的行政机关的监督和指导,如果被委托的组织在行使职权,办理行政事务的过程中,有故意或重大过失,委托的行政机关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先负责赔偿,然后行使求偿权,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被委托组织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另外,由于被委托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纠纷或者争议,行政管理相对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时,被委托组织不能以被告的身分应诉,而应由委托的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出庭应诉,因而,被委托组织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区别:1性质不同。被委托组织不是行政主体,只能以委托的行政机关的名义进行活动;被授权组织属于行政主体,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活动。2.产生的依据不同。被委托组织的权限范围只能依行政机关的行政委托行为产生;被授权组织的行政主体资格则由法律、法规的授权产生。3.行为的后果不同。被委托组织的行为后果的法律责任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被授权组织对其行为后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3. 什么是行政相对方?简述行政相对方的法律地位?答:行政相对方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 ,其权益受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或者组织。行政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是通过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表现出来的。2简述行政相对方的分类答: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行政相对方进行不同的分类。(1)“个人“ 相对方与“组织“相对方依据行政相对方是否为一定的组织为标准,可以分为个人相对方与组织相对方。“个人“相对方主要包括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组织“相对方主要包括各种具有法人地位或非法人地位的中外企业组织、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 (2)直接相对方与间接相对方依据行政相对方与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的关系为标准,可以 分为直接相对方与间接相对方。直接相对方是行政行为直接作用的对象,其权益受到行政行为的直接影响。间接相对方是行政行为间接作用的对象,其权益受到行政行为的间接影响。 (3)抽象相对方与具体相对方依据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所影响的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可将行政相对方分为抽象相对方与具体相对方、抽象相对方是指行政行为所影响的对象是不特定的大多数人。具体相对方是指行政行为所影响的对象是特定的人。1.行政相对方的权利是什么?答:提出申请的权利;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听政的权利;了解情况的权利;申请行政法上的救济权利。2.行政相对方的义务是什么?答 1 服从行政管理的义务协助行政主体执行公务的义务遵循法定程序要求的义务。1.什么是行政法制监督?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对象及内容是什么?(行政法制监督由哪几部分构成)?答:行政法制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和是否遵纪守法行为所进行的监督。内容:行政法制监督是由主体、对象和内容三部分构成的。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其中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和专门行政监督机关所进行的监督属于权力性监督,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所进行的监督属于权利性监督,权利性监督主体的监督是启动行政法制监督的前提和基础,二者结合在一起共同实现行政法制监督的目标。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主体的工作人员包括行政机关的公务员和被授权的组织中的行使行政职权的工作人员。行政法制监督的内容是监督行政主体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以及监督国家公务员及被授权组织中的工作人员是否遵纪守法。2.试述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监督方式(包括哪些内容)?答:(一)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是全面的,具有最高权威性的。监督方式主要有: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人事监督。(二)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包括审判机关的监督和检察机关的监督。审判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三)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是指行政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和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它属于内部监督,有较大的监督范围。行政监察机关。国家审计机关。上级行政机关。 (四)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的监督;公民、组织的监督主要是通过批评、建议,或检举、揭发,或申诉、提出申请、起诉,或通过媒体等舆论工具对违法行使行政职权行为予以揭露、曝光从而引起或启动国家机关的行政法制监督。1试述行政行为的概念?行政行为的特征是什么?答: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这个概念包括:(1)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为的行为;(2)行政行为是行使行政职权,进行行政管理的行为;(3)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实施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特征:(1)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具有从属法律性,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 (2)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这是由立法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广泛性、变动性、应变性所决定的。(3)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 (4)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2. 试述行政行为的内容与效力有哪些? 答:内容:1赋予权益和剥夺权益。赋予权益是指赋予行政相对方法律上的权能、权利或利益;剥夺权益是指剥夺行政相对方已有的法律上的权能、权利或利益。2.科以义务和免除义务。科以义务是指行政主体使行政相对方承担某种作为或不作为义务;免除义务是指行政主体免除行政相对方原有的义务。3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确认法律事实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于某个法律关系有重大影响的事实是否存在予以确认;确认法律地位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某个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否存在及存在范围予以确认。效力:1公定力;2确定力;3拘束力;4执行力。2行政行为的成立应当具备哪些条件?答:1主体条件。作出行政行为的主体必须是拥有行政职权的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务人员,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工作人员,或者是受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的工作人员。2主观条件。作出行政行为的主体在主观上有凭借行政职权产生、变更或消灭某种行政法律关系的意图,并且显露达到该种效果的意思表示。3客观条件。作出行政行为的主体在客观上有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并通过一定的外部行为方式表现出来。4.法律效果条件。行政行为作出后应当能够产生一定的直接或间接的法律效果,即使某种行政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使行政相对方的权利义务因此受到影响。3、行政行为的构成(合法)要件?答:(1 主体合法,主体合法是指作出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的具体工作人员具备法定条件,作出的行政行为在行政主体在权限范围内。2 内容合法,行为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有充分的事实根据。行为有明确的依据,正确适用了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行为必须公正、合理,符合立法目的和立法精神。3 程序合法,行政行为符合行政程序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制度。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的步骤和顺序。3. 试述行政行为的分类?答:1。依据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行政行为可分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三类。2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行政行为可分为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3.根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及适用力的不同,行政行为可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4以行政行为的实施是否须由行政相对方申请为标准,行政行为可分为依职权行政行为和依申请行政行为。5.根据决定行政行为时参与意思表示的当事人的数目不同,行政行为可分为单方行政行为、双方行政行为和多方行政行为。4. 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与废止?答:行政行为的无效是指行政行为有明显或重大违法情形,自始至终不产生法律效力。行政行为的撤销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如发现其违法或不当,由有权国家机关予以撤销,使其失去法律效力。行政行为的废止是指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因某种法定情形而依法宣布其失去法律效力。3、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答:行政行为符合行政程序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如行政行为公开、公正、效率等原则以及为确保上述原则的实现而确立的情报公开制度、调查制度、职能分离制度、回避制度、辩论制度、听证制度、案卷制度、时效制度等。1.什么是抽象行政行为?答: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通常具有普遍性。1.确立行政立法程序的民主原则的意义何在?答:能使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真正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这种程序上的民主原则,能够有效地约束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2. 我国的行政立法程序包括哪些内容?答:起草;征求意见;审查;通过;签署;发布与备案。3. 试述行政立法的概念与行政立法特点?答: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特点:行政立法既有行政的性质,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又具有立法的性质,是一种准立法行为。行政立法的行政性质。行政立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调整的对象主要是行政管理事务及与行政管理密切关联的事务;根本目的是实施和执行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实现行政管理职能。行政立法的立法性质。 (a)行政立法是有权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以国家名义制定行政法律规范的活动;(b)行政立法所制定的行为规则属于法的范畴,具有法的基本特征,即普遍性、规范性和强制性;(c)行政立法必须遵循相应的立法程序。4. 是什么行政立法主体?我国行政立法主体(立法权限划分)包括哪些? 答:行政立法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立法权,可以制定行政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国家行政机关。包括:1国务院。2国务院各部门。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较大市的人民政府。5. 简述行政立法的分类?答:1.依据行政立法权的来源不同,行政立法可以分为职权立法与授权立法。2.依据行使行政立法权的主体不同,行政立法可以分为中央行政立法与地方行政立法。3.依据行政立法内容、目的和功能的不同,行政立法可以分为执行性立法与创制性立法。6.简述对行政立法的监督有哪几方面?答:1.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的监督;2.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行政立法的监督;3.人民法院对行政立法的监督。1. 什么是行政许可?行政许可的特征是什么?答: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或批准、登记、认可等方式,允许其从事某项活动,行使某项权利,获得某种资格和能力的具体行政行为。特征: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行政许可的内容是国家一般禁止的活动;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赋予行政相对方某种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许可是一种外部行政行为;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2.简述申请行政许可的必备条件?答:必须是向有权颁发申请事项许可证的行政机关提出必须是法律规定经许可方能进行的活动或事项申请人必须具有申请许可事项的行为能力必须有明确的申请许可的意思表示3. 简述行政许可的种类?答:(1)以许可的性质为标准,分为行为许可和资格许可 2)以许可的书面形式及其能否单独使用为标准,分为独立的许可和附文件的许可:3)以许可是否附有附加义务为标准,分为权利性许可和附义务的许可:4)以许可享有的程度为标准,分为排他性许可和非排他性许可:5)以许可的范围为标准,分为一般许可和特殊许可:6)以许可有效期的长短,分为长期许可和短期许可:2.行政许可的作用有哪些?答:行政许可是国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有力手段,有助于从直接命令式的行政手段过渡到间接许可的法律手段;行政许可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障广大消费者及民众的权益;行政许可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行政许可有利于控制进出口贸易,保护和发展民族经济;行政许可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保护,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健康、协调发展。2简述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是怎样的?答:1、申请与受理 2、审查与决定 3、期限4、听证 5、变更与延续 6、特别规定3.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合法性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2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行政机关从事某种活动或者实施某种行为的过程和结果应当公开;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时,不仅在实体和程序上都要合法,而且还要合乎常理。3.便民原则。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应当由一个机构统一受理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并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许可尽量提供方便。4救济原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其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5.信赖保护原则。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6行政许可一般不得转让原则。除规定可以转让的行政许可外,其他行政许可不得转让。7.监督原则。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加强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的监督。4.试述行政许可的设定原则与设定事项?答:设定原则:1设定行政许可应当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2.设定行政许可应当有利于发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不应设定行政许可。3设定行政许可应当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设定事项:1.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2.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3.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4.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5.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5.什么是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其范围是怎样的?答:行政许可实施主体是指行使行政许可权并承担相应责任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1.法定的行政机关。行政许可一般由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2被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3.被委托的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6.委托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哪些规则?答:(1)委托主体只能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委托实施行政许可;(2)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是法律、法规和规章;(3)委托机关应当对被委托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行为负责监督,并对被委托机关的行政许可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4)被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不得将行政许可实施权再转委托给其他组织或者个人;(5)委托行政机关应当将被委托行政机关和被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内容予以公告。7.被授权实施行政许可的组织应当具备哪些条件?答:该组织必须是依法成立的;被授权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应当与该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相关联;该组织应当具有熟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