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赋税制度_第1页
元朝赋税制度_第2页
元朝赋税制度_第3页
元朝赋税制度_第4页
元朝赋税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朝赋税制度篇一:中国历代土地制度和古代赋税制度中国历代土地制度 一、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 二、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质是国王私有制,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三、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 1、地主土地所有制(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占支配地位) 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商鞅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影响: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 废除:1950 年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屯田制:西汉、东汉、曹魏、蜀、金朝、元朝、明朝、清初等实行过屯田制,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无地农民,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均田制:始于北魏(孝文帝改革) ,流行隋唐,且被日本借鉴、吸取,其影响深远。后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唐玄宗时国家无地可分,均田制崩溃(这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之一) 更名田:1669 年,康熙帝宣布把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耕种人所有,叫“更名田”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其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四、中国近代的土地制度 1、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天朝亩田制度 内容:a、土地问题: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分配问题: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特点:绝对的平均主义 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以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结晶,但这种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 内容: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评价: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31 年土地革命路线: a、内容: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的有制 b、意义: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 内容: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作用: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五、建国后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 年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 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富农的政策 意义:连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1953 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内容: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1958 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 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六、农业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完成十五大确定的跨世纪发展的宏伟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 我国农村必须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为迎接挑战,农业发展必须保证落实以下几方面: A控制人口增长,保持农村人口稳定。 B稳定党的农村基本政策,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中的基本制度确立下来。 C实行科教兴农,推进农业现代化。 D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E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水利建设。 F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G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H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合作与交流。 I 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1、春秋末年: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 ,鲁国实行“初税亩” 含义:“相地而衰征” ,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好坏征收赋税。 “初税亩”是指无论公私田,按实有亩数收税。 实质:承认土地私有制影响: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生产关系转变。 2、汉朝:编户制度 含义: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 ,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当时农民的负担有:田租(土地税) 、人头税、更赋、徭役、兵役等 特点:田租轻而人头税重 影响: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a、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 b、编户齐民赋税(转载于: 小 龙文档 网:元朝赋税制度)沉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3、隋唐:租庸调制 北魏租调制:北魏均田制规定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租即土地税和调即户税,还要服兵役和徭役。这是由当时商品货币关系减弱以及纺织业的兴起所决定的。 隋朝沿用北魏的租调制,后规定 50 岁以上可以缴纳一定绢代替劳役,叫“庸” 。唐朝无年龄的限制(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 )唐朝:租调庸制(实行于隋至唐中期。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 ) 原因:吸取隋亡教训;唐初政局混乱,经济衰败,财政困难,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成为当务之急。 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 指导思想:轻徭薄赋 内容:a、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的谷物,叫做“租” b、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 c、不去服役,可用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 作用:a、保证农时,赋役负担相对较轻,许多荒地开垦出来 b、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证,府兵制巩固,国家富强起来 4、唐中后期两税法 原因:a、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b、为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两税法 实行:780 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内容:a、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b、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作用:a、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 b、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唯 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 c、扩大了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d、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局限:a、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 b、大地主隐瞒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政府征收额外杂税,农民负担沉重 c、不可能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挽救唐朝的统治危机 地位:两税法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代中叶赋 税制度的基础。5、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作用: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收取免役钱,限制了地主的特权) 方田均税法内容: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收取赋税 作用:使官僚地主无法逃避赋税,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 实质:是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 6、明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1581 年) 背景:a、明朝中期,农民赋税负担过重,阶级矛盾尖锐,国家财政困难; b、旧的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内容:赋役合并;役入田亩;纳银代役 意义:标志着赋税制度由繁到简、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a、纳银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b、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7、清: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措施:a、1712 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b、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 ,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影响: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隐蔽人口的现象减少,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理解:这一制度的实行,部分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它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杜绝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隐瞒人口的现象,也促进了人口出生率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又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赋税规则的简化,有利于政府征收,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 ) 八、小结: 1、以税种来分类: 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有: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 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初税亩、相地而衰征、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 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2、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特点 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 ,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 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 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篇二:第四章:元朝的法律制度第一节 立法指导思想和立法活动 一、立法指导思想 (一)保护蒙古人特权,实行民族分治,在法律方面实行一系列具有强烈民族压迫与阶级压迫倾向的政策。将人们划分成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 (二)祖述变通的立法思想,即针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律法的策略, “尽收诸国,各依风俗” ,特别是“附会”和“参照”汉法,采用唐宋以来的中原法律文化;同时又保持、尊重和继承蒙古国的制度。比如实行分封采邑制,坚持蒙古人为正职,保留蓄奴制度和军事长官的世袭制度。二、元朝的立法 (一)立法 1、成吉思汗时期的大札撒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后,在蒙古长期形成的各种习惯和行为规范“约孙”的基础上制定而成,包含训令、札撒和原有习惯等内容,并用文字记载加以颁布。其特点是:不完备也不系统,刑罚残酷,包含了其中迷信原始的内容。 2、 至元新格:1271 年,元世祖颁行的诸法合体的综合性法典,是元代首部成文法典,是将历年所颁格例加以汇编而成的。今天已经不存在了。 3、 大元通制:1323 年,元英宗颁行,有四部分组成:一诏制,94 条;二条格,1151 条;三断例,717 条;四别类,577 条,条文内容承袭了唐宋法典的基本精神。其中的“诏制”相当于唐宋的敕条。 “条格”则相当于唐宋时的令格,是皇帝亲自发布,或直接由中央行政机关颁发给下述部门的政令。 “断例”是具体案例的裁断决定。今天,只有条格部分保留,其他的大多散失。 4、 元典章 ,即大元圣政国朝典章 ,在元英宗年间颁布,由当时江西地方地方官府汇编而成的法规大全,收集了从元初到元英宗年间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和法律各方面的律令典章和判例,共 60 卷。该书由中书省核准后,下发全国各地实行。 5、 至正条格 。 大元通制颁布后,由于朝廷不断颁布诏令,加上司法格例繁杂,给官吏留下了任意取舍与解释的可乘之机,导致法制混乱。1340 年,元顺帝在修订删减基础上,颁布至正条格 ,是元朝最后一部法典。 (二)特点 1、法律形式极不规范。因为排斥汉族原有的法律体系,始终没有按照唐宋的传统,修订类似法律,而代之以符合蒙古习惯的令、格、制、敕、例等法律形式。其中,条格和断例占绝对优势。这虽然有利于适应新情况,却导致法制实行的混乱局面, “有例可援,无法可守” 。 2、对于唐宋法律,采取“暗用而名不用,名废而实不废” 。所以,元朝对传统法律既有继承,也有一定的创新。第二节元朝的法律制度 一、行政法律 (一)国家政权体系 1、中央政权体系 (1)中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管理机关,且仅有此一省,代替了传统的三省制,主观军国大事,提高了国家的统治效率,下设六部(吏、礼、户、刑、工和兵) ,管理国家各种事务。长官为中书令,下设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官职。后来为防止中书令专权,元世祖后经常不设,或由皇太子兼领。 (2)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枢密使由皇太子担任,低于中书省,而不再像前朝那样并称“二府” 。枢密使下设枢密副使、同知院事等,有关布防、军籍、军队调遣等军 事机密,仅由皇帝与两三个亲近的蒙古人密议掌握。(3)宣政院专门管理宗教和少数民族事务(佛教和吐蕃地区的军民政教事务) ,长官为宣政司。 (4)蒙古翰林院,负责齐超皇帝诏旨。 (5)通政院:负责管理驿站。 (6)匠作院:,主管工匠。 (7)集贤院:主管学校等事务。 2、地方管理体制: (1)行中书省制 元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基本沿袭宋制,但有一显著的变化,即创设行中书省制。行中书省最初只是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关,因具有加强中央集权的功效,后便改为常设。后来总共设立 11 个行省,除此之外,在边疆地区还专设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四个行省。中书省直辖的只有河北、漠南、山东和山西(总称为“腹里” ) 。 行中书省长官为丞相,权力非常大,多由蒙古亲王、贵族充当。丞相下置平章政事,左右丞和参知政事等官。 “行省制”对于明清省级行政机关的建设,具有明显影响。同时,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全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和融合。 除了行省,还有行枢密院、行御史台,分别行使地方上的军事和监察权力。 (2)行省下的地方政权 A 行省以下,腹里地区设路、府、州、县四级,非腹里地区,一般设路、州(或府) 、县三级。路设总管府,长官为总管。府设知府(或府尹) 。州设州尹(小州称知州)。县设县尹。自路开始,设蒙古管事官达鲁花赤一员,达鲁花赤与所在地方的政府长官品级相同,掌管印章和实权,实际上为地方政务的最高负责人。 B 在行省与路之间,还设有两种道:其一,设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负责军民政务的宣慰司,其辖区称道。其二,遍设全国各地的、负责监察的肃政廉访使司(最初称提刑按察使司) ,受中央御史台及江南、陕西二行御史台领导,其辖区也称道。 C 州县地方官从世袭制到任命制的变化:元世祖采纳汉官廉希宪的建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基层组织管理 民族压迫和军事镇压色彩浓厚。 A 县以下建立村社、里甲等基层组织。50 家编为一社,社长通常由汉族地主、德高望重之人担任。社长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居民、催收税役等。 B 在社长以上,还有蒙古提点官对各种事务进行监督。为了加强军事监控,还派蒙古军队或探马赤军以与民共同编社的名义驻扎在社中。 C 村社以下有里甲,20 家编为一甲,由蒙古人或者色目人担任甲主,甲主对居民有很大的权力。 (二)行政法律规范 1、 至元新格 、 大元通制和元典章中都包含着大量的行政法内容。在元史刑法志中保留下来的一千多法律条文中,调整官吏职守和惩治官吏违法失职的“职制律” ,几乎占到了三分之一。 2、对汉官的监视活动及监察法律。 元世祖时期的宪台格例 ,又称“定台纲 36 条” 。察司体察等例以明确各道宪司的职责。 行台体察等例明确行御史台的职责。随后制定的禁治察司等例 、 察司合察事理和廉访司合行条例 ,十分详尽地规定了各级监察机关的设置、职责范围、监察官员 的选任、考纠等。3、行政监察制度 元朝的行政管理制度中,以行政监察制度最为发达,也最具特色。元世祖曾说, “中书朕左手,枢密朕右手,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 ”因此,元朝将御史台提高到与中书省并列的位置,两者互不统属,地位相同。御史大夫官阶升至从一品,其内部的人多权重也是历史罕见。比如,元代废除了唐朝以来以审判活动为主要职责的大理寺,扩大了刑部的司法权。原来大理寺与刑部之间的监督、制衡权全部归御史台,这在客观上使御史台的司法监察权有了较大的扩张。 监察机关的职权是纠察百官、审理犯罪官吏及平反冤假错案。 全国则被分为 22 道监察区,各设肃政廉访使常驻地方,负责对地方各级官吏进行纠察、监督,以使他们恪尽职守。廉访司下设使、副使和經歷等官員,職責共有 30 種。主要纠察地方官的违法作恶行为、政治过失以及分巡已结案件。遇到重刑要案时,必须当面复查。 二、民事经济法律 (一)民事法律 1、所有权,基本沿用宋法。但有关遗失物(特别是奴婢和牲畜)的所有权归属规定明显增多。这是出于民族习惯。比如,遗失的牲畜认领期与宋代相比,缩短为 10 天(宋朝为 30 天) 。此外,对于狩猎游牧特别重要的鹰犬,也有专门规定:拾得鹰犬的,应当即可护送到官府,如果隐匿,笞 37,没收家产的一半。 2、关于田宅等不动产的买卖和典卖,部分与宋朝一样,强调四个要件:经官给据、先问亲邻、印契税契、过割赋税。其中, “经官给据”是元朝添加,即所有权人在出卖土地时要提出申请,经过官府勘查后发给“出据”才可交易。它虽然可防治非法处分他人的田宅,但手续复杂,不利于交易。 3、婚姻 (1)分别照顾各民族固有的婚姻习惯,并不强制改变、强行划一。 “诸色人同类自婚姻者,各从本俗法” 。对不同民族通婚者,则以男方习俗为主。但如果婚姻一方为蒙古族,则适用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比如,汉人兄嫂不得通婚,而蒙古人则可以,各行其法。 (2)在沿用前朝规定的同时,特别强调婚书的重要性。 首先,婚书的内容应明确规定,比如婚书写明聘财、礼物,婚主并媒人各画字,女家回书亦写受到聘礼数目,嫁主其媒人亦合画字,仍将两下礼书的背面大书合同字样,分别交给各家收执。对于已经订立婚书或有私约,或者已接受聘财而反悔的人处以刑罚。 其次,私约也具有婚约的效力。 再次,为了改变“聘财无法,奢靡日增”的情况,以及由于聘财争议争执日多的局面,规定“上户金一两,银五两,彩缎六表里,杂用绢四十匹;中户金五钱,银四两,彩缎四表里,杂用绢三十匹。下户银三两,彩缎二表里,杂用绢十五匹。 ” 再次,禁止借用缔结婚姻关系而牟利,媒人不得多要聘财或介绍费。 (3)良贱可以通婚。禁止重婚,对重婚这强制离异,并笞 47。但蒙古人可依其习惯一夫多妻。 (4)离婚方面,并不以七出和义绝作为条件。相反,公开允许不和睦的夫妻自由离异,所谓“夫妇不和睦?合离者,不坐。写立休书赴官告押执照,即听改嫁。 ” 此外,如果双方订婚,女年龄已经 16 岁以上,男方无故在 5 年内不结婚,或逃亡 5 年不回,听离,不还聘财。4、奴隶制 (1)奴隶主对于奴隶可以随意处置 (2)匠户:是蒙古人在征服中虏获的手工业者,被编入特种户籍,是元朝的一个特殊 而庞大的阶层,处于半奴隶的社会地位,由政府作局专门管理。匠户世代为匠,终身为官府无偿劳动,没有人身自由,不允许脱籍迁徙。(3)佃户:虽有良人身份,但实际地位却接近奴隶的阶层。宋朝法规定,佃农有一定程度的的退佃和迁徙自由,因此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削弱。但元朝则使得佃农越来越具有农奴的性质,经济负担沉重,人身奴役程度较高。 比如,根据元朝法律,地主打死佃农只需杖 107,而佃农杀死地主则要处死。地主还有权干涉佃户之间的婚姻,佃户不缴纳足够钱财便不能成亲。在个别地区,地主还可以典卖佃户,甚至让佃户代为出征和受刑。 (二)经济法律 1、专卖制度:元朝统治者对盐、茶、酒、金、铁、铜等重要物资实行禁榷制度,实行官营买卖。违者受笞杖刑。 2、赋税制度,北方征收税粮和科差,男方征收秋税和夏税。科差包括包银、俸钞、丝料三项。 三、刑事立法 (一)刑罚种类 1、笞杖刑以“7”为尾数,徒刑附加杖刑,且不列里数,只列地方。 2、凌迟成为常用刑,对于谋反罪的首犯及同情者一律凌迟处死,对子孙杀祖父母、父母,以及奸夫奸妇杀死本夫者,凌迟。 3、五行之外设立黥(音同情) 、劓(音同义)刑。此外实践中,更有其他的残酷刑罚,元代的刑罚制度是一个倒退。 (二)确立民族压迫的刑罚原则 将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在法律上地位不平等,即同罪异罚。 色目人是最早降服蒙古的西域诸国人,物回回、乃蛮、西夏和畏吾儿人。汉人即黄河以北原金国统治地区的汉人、契丹人、女真人和高丽人等。南人即黄河以南原南宋统治地区的汉族人及其他少数民族。 比如,蒙古人与汉人打架,如果汉人还手打了蒙古人,会被严刑科罪,而蒙古人打死汉人,则仅对死者家人赔偿“烧埋钱”即可。法律规定的“杀人者死”的原则仅适用于汉人杀蒙古人、蒙古人之间的命案以及汉人之间的命案。再比如,有些刑罚只适用于汉人与南人,而不适用于蒙古人与色目人,比如刺字刑罚,而且蒙古人犯罪一律不准拷掠,除死罪和罪后逃逸者,概不监禁。 再比如,元朝法律还禁止汉人、南人藏有兵器盔甲,不许养马。民间藏弓十付、铁甲全副机私造兵器者处死刑。汉兵只在出征时发给兵器,平时交换官府。甚至不允许汉人狩猎习武,以削弱其战斗力。在元朝末年,甚至有官员奏请杀光天下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几近疯狂。 (三)维护宗教僧侣的法律特权 四、司法制度:特别是司法机关设置的多元化趋势 (一)中央司法机构:没有大理寺 1、刑部,属中书省,是司法行政机关与最高审判机关。主管全国冤案、疑案的复审和死刑复核等职责 2、大宗正府,是蒙古王公垄断的中央审判机构,受理蒙古王公贵族案件,以及京师附近蒙古人和色目人的诉讼案件。至于汉人的刑事案件,曾一度划归刑部管辖,后又划至大宗正府处理。大宗正府与刑部并无隶属关系,在地位上与中书省、枢密院并列,且不受御史台监察,司法审判完全独立进行。 3、御史台:属司法监督和审判机关,负有纠举百官违法犯罪等职能。 4、宣政院:考虑到宗教的特殊地位和影响,设立宣政院为全国最高宗教管理机关和宗教审判机关,负责审理重大的僧侣案件和僧俗纠纷案件。地方官审理的涉及僧侣的案件,必须上报宣政院。通常,僧人除犯奸盗、诈伪、殴伤等罪归司法机关审问外,其他通常由寺院主持审理。(二)地方司法机关 1、行(中书)省为地方最高政务及司法机关,拥有司法审复权。同级的行(枢密)院负责军人的司法事务,行(御史)台所设肃政廉访使司,有权监督各路司法断决官吏犯罪,审复民间称冤案件。 2、在路一级,达鲁花赤为最高行政长官,既负责司法审判的具体事务,又拥有审判的批准权和上报权。总管府设有推官专门处理具体的审判事务。军人的司法事务则由“奥鲁”官府管领。关于僧尼诉讼,则由僧录司管理。军民、僧侣间的重大案件,则由这些机构共同审理,即所谓的“约会”制度。 3、府(州) 、县由达鲁花赤掌握司法审判权。 (三)诉讼审判制度的特点 1、元朝诉讼制度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诉讼在法典上独立成篇。与唐朝的斗讼 、 断狱篇相比,至少有两点变化:(1)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程序法与实体法已有了初步分离的趋势,对民诉当事人一般不羁押;(2)规定了代诉(类于今天的诉讼代理)和“诉状”的格式。 2、告诉制度 (1)仿照前朝仍区分自诉和官府纠举两种方式。对于自诉案件,诉权依然要受到限制,比如奴婢、佣雇者除对主人犯恶逆允许告诉外,其余不得控告,如果告官,一方面等同于主人自首,另一方面违者则处杖刑直至死刑。妻告夫、子告父也严厉禁止。 (2)允许逐级上诉,但不得越诉。但如果是主管官吏“受贿“,则可越诉。 3、审判程序 (1)讯问被告,除某些重大案件外,一般不得在夜间进行;任意用刑导致被告人伤亡的,相关官吏承担刑事责任。 (2)恤囚制度。 (3)回避制度:听讼官吏如果与当事人是有服之亲、婚姻之家、曾受业之师或有仇嫌,则应该回避。 4、民事诉讼 (1)诉讼代理的范围扩大。 (2)民事诉讼采取不告不理原则 (3)广泛地运用调解。 篇三: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中国古代的土地和赋税制度 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 一、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 1、 性质: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表现。 2、兴衰:始于商朝,完备推广于西周,春秋后期逐渐瓦解。 3、内容(权利与义务):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 体耕作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 4、瓦解原因春秋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 二、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 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战国确立。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政府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允许自 由买卖,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用地租剥削农民。这种制度是我国 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要土地制度。 封建土地所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三者的地位: 1、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与地主土地所有制同是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但由于经济力量薄弱,往往被兼并。 2、国有土地是封建政府掌握的土地在封建杜会整个过程中不占主导地位,一般作为农民个 体土地所有制出现危机时的后备补充。 3、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产生关系的基础,它的发展导致土地兼并。如西汉 后期的土地兼并,东汉豪强地主占有大量肥田沃土,唐后期土地兼并,明后期土地兼并。 1、地主土地所有制 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三种形式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它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 础。地主阶级正是凭借对土地的垄断,迫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于他们。这种土地 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对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 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却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 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 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有王田制(新) 、屯田制(三国) 、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 三种形式:随着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巩固,地主阶级的势力也会日渐恶性膨胀, 土地兼并就随之加剧。农民失去土地,无以为生,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激化,农民揭 竿起义,以求生存。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增加财政收入,采取某些措施遏制土地兼并, 保证农民获得少量土地,如北魏、隋唐的均田制和清前期的“更名田”等,这有利于生产的 恢复和发展。但是,在封建制度下土地兼并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1)王田制(如王莽时实行): 性质:形式上表面上似乎是奴隶制阶段井田制的恢复,但性质仍为封建土地所有制。 目的:托古改制、限制兼并,缓和阶级矛盾, 内容:把全国田地改称王田,不许买卖,规定一家不满 8 个男子,占田不准超过 900 亩,多占的 要分给族人或乡里;没有土地的农民按一夫一妇 100亩的标准分给。 结果:王莽企图以此抑制地主官僚的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但由于遭到贵族官僚的反对而废 除了。 (2) 屯田制: 起源:屯田古已有之,汉代实行过,当时主要是为了戍边和保证军需。 推行情况:不少朝代都实行过,如西汉、东汉、曹魏、蜀、金朝、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