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与诊断方法_第1页
财务分析与诊断方法_第2页
财务分析与诊断方法_第3页
财务分析与诊断方法_第4页
财务分析与诊断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财务分析与诊断方法一、比较分析法它是为了说明财务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与数量差异,为进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这种比较可以是静态的比较,如:实际与计划相比,也可以是动态的比较,如:本期与上期相比,报告期与基期相比等,还可以是强度的比较,如:本企业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较等。比较标准有:目标标准、历史标准、行业标准和公认标准等。比较形式包括:绝对数、相对数、比较表、图表等。比较公式通常为:差异数=A-B,差异率=A%-B%。注意问题:对比指标的可比性,包括指标性质、计算口径、计价基础、时间跨度等。二、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也叫连锁替代法 ,它是一种分析经济因素的影响 ,测定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其特点是 :在测定某一经济指标的各个因素的影响时 ,首先要以基期指标为基础 ,把各个因素的基期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以实际数来替代 ,每次替代一个 ,就得出一个新的结果。在按顺序替代第一个因素时 ,要假定其他因素不变 ,即保持基期水平。在按顺序逐个替代其他因素时 ,要在已替代过的因素的实际数基础上进行 ,其余尚未替代过的因素 ,仍保持基期水平。如此替代下去 ,最后一次替代指标就是实际指标。将每次替代后的指标与该因素未替代前的指标相比较 ,两者的差额就是某一因素的影响程度。将各个因素的影响数值相加 ,就是实际指标与基期指标之间的总差异。概念:顺次逐个分析、计算各因素影响形式:连锁替代、差额计算、平衡分析公式:ABC-abc=(A-a)bc+A(B-b)c+AB(C-c)连锁替代法又称因素替代法或连环替代法。它是以比较法为基础从影响某个指标的许多相互联系的因素中,顺序地把其中一个因素当作可变,而暂时将其它因素当作不变,进行逐个替换,来测定各个因素对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对企业来说,一种财务指标的变动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财务分析人员首先需要分析指标变动的绝对数及相对数,必要时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各有关因素分别对该指标变动影响的程度,才能在提出决策建议时抓住问题的关键。连锁替代法的计算程序如下:1.确定指标对比差异,即确定分析对象。2.根据影响指标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反映各因素与指标之间关系的分析模型。3.以基数(计划数或上期数等)模型为计算基础,按因素顺序以实际指标的各个因素逐一替换基数指标的各个因素,直到所有因素变为实际数为止。4.将每次替换后的结果,与前一次的计算结果相比较,两者之差即为某个因素的变动对指标差异的影响数额。5.综合各个因素的影响数之和,即为该项指标的对比差异数。例 3-1 某企业 2008 年 12 月某种原材料费用的实际数是 4800 元,而其上年同期数是 4500 元。本年比上年增加 2700 元。由于原材料费用是由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三个因素的乘积构成的,因此,就可以把材料费用这一总指标分解为三个因素,然后逐个来分析它们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程度。现假定这三个因素的数值如表 3-1所示。表 3-1项 目 计量单位 上年数 本年数产品数量 件 300 400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 千克 5 4.5材料单价 元 3 4材料费用总额 元 4500 7200解:上年数:30053=4500 第一次替代:40053=6000 第二次替代:4004.53=5400 第三次替代:4004.54=7200 分析:产量增加的影响: -=6000-4500=1500(元)材料节约的影响: -=5400-6000=-600(元)价格提高的影响: -=7200-5400=1800(元)全部因素的影响: -=7200-4500=2700=1500-600+1800在实际工作中,也可用差额计算法代替连环替代法,它是利用各个因素的实际数与基数或目标数之间的差额,计算出各个因素对总括指标变动的影响程度。如上例,若采用差额计算法,则分析过程如下:(1) 产量增加的影响:(400-300)53=1500(元)(2) 材料节约的影响:400(4.5-5)3=-600(元)(3) 价格提高的影响:4004.5(4-3)= 1800(元)在采用连环替代法时要注意:(1)因素分解的关联性,(2)因素替代的顺序性(主导因素在先,从属因素在后;数量因素在先,质量因素在后;实物量因素在先,价值量因素在后),(3)顺序替代的连环性,(4)计算结果的假定性。三、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 ,比较各个有关项目的金额、增减方向和幅度 ,从而揭示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增减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趋势分析可以绘成统计图表 ,可以采用移动算术平均数、指数滑动平均法等 ,但通常采用比较法 ,即将连续几期的同一类型报表加以比较。趋势分析法的具体运用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它是将不同时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比较,直接观察其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动幅度,考察其发展趋势,预测其发展前景。这种方式在统计学上称之为动态分析。它可以有两种方法来进行。1.定基动态比率即用某一时期的数值作为固定的基期指标数值,将其他的各期数值与其对比来分析。其计算公式为: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固定基期数值。例如:以 2006 年为固定基期,分析 2007 年、2008 年利润增长比率,假设某企业 2006年的净利润为 100 万元,2007 年的净利润为 120 万元,2008 年的净利润为 150 万元。则:2007 年的定基动态比率=120100=120%2008 年的定基动态比率=150100=150%2.环比动态比率它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值为基期数值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为: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前期数值。仍以上例资料举例,则:2007 年的环比动态比率=120100=120%2008 年的环比动态比率=150120=125%会计报表的比较会计报表的比较是将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金额并列起来,比较其相同指标的增减变动金额和幅度,据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运用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时,最好是既计算有关指标增减变动的绝对值,又计算其增减变动的相对值。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分析结果的片面性。例如:某企业利润表中反映 2006 年的净利润为 50 万元,2007 年的净利润为 100 万元,2008 年的净利润为 160 万元。通过绝对值分析:2007 年较 2006 年相比,净利润增长了 100-50=50(万元);2008年较 2007 年相比,净利润增长了 160-100=60(万元),说明 2008 年的效益增长好于 2007年。而通过相对值分析:2007 年较 2006 年相比净利润增长率为:(100-50)50100%=100%;2008 年较 2007 年相比净利润增长率为:(160-100)100100%=60%.则说明 2008 年的效益增长明显不及 2007 年。会计报表项目构成比较这种方式是在会计报表比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以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为 100%,计算出其各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从而来比较各个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此来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这种方式较前两种更能准确地分析企业财务活动的发展趋势。它既可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的纵向比较,又可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同时,这种方法还能消除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之间业务规模差异的影响,有利于分析企业的耗费和盈利水平,但计算较为复杂。概念:对不同时期同一指标进行对比以确定其增减差异和变化趋势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析前剔除偶然性因素的影响 ,以使分析的数据能表述正常的经营情况。 2.分析的项目应适合分析的目的。 3.分析时需要突出经营管理上的重大特殊问题。 4.比较数据不限于连续几期的财务报表数据 ,也可以将实际与计划数或其他标准相比较。 5.编制报表时 ,可以用绝对数进行比较 ,也可以用相对数进行比较。四、比重分析法比重分析法也称纵向分析、共同比分析或结构分析。它是在同一张财务报表中计算整体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占整体的百分比,用以显示财务状况好坏及其变动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比重分析法能将整体项目与各所属项目的绝对数关系转换为百分比关系,经人以简捷醒目的感觉。形式:共同比、比重、图表等公式:比重=构成项目/总体指标一般地,比重分析法可以用于显示: 1.企业资本结构,即企业的资本总额中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项目所占的比重; 2.企业的资源配置情况,即企业的资产总额中,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其它长期资产等项目所占的比重; 3.企业的投入产出状况,即一个企业的销售收入中销售成本、费用、税金及利润等项目所占的比重; 4.企业若干年度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及利润等项目结构的变动趋势等。注意问题:各比重之和等于一。五、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指在同一会计报表的不同项目之间 ,或在不同会计报表的有关项目之间进行对比 ,以计算出的比率反映各个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 ,据此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一般来说 ,用比较法所得出的信息比较准确 ,所以这种方法运用得比较广泛。二、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收益比率、资本结构比率、流动比率、周转比率和社会贡献积累比率等五类。比率分析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结果容易理解和判断,而且应用面较广。但采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1.对比项目的相关性,2.对比口径的一致性,3.衡量标准的科学性。科学合理的衡量标准包括(1)预定标准,如预算指标、设计指标、定额指标、理论指标等(2)历史标准,(3)行业标准,(4)公认标准等。六、现金流量分析法它是利用现金流量表来分析和评价公司的偿债能力时效性、现金支付充足性和获取现金能力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常用的比率指标有:1.净现金流量适当比率 净现金流量适当比率是用于确定企业从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能否充分用于支付其各项资本支出、存货净投资及发放现金股利的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净现金流量适当比率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之和/(资本支出存货增加额现金股利) 如果该指标大于 1 表明企业从经营活动中得到的资金足以应付各项资本性支出、存货净投资、现金股利等,不用再对外融资;反之,则表明企业来自经营活动的资金不足以供应目前营运规模和支付股利的需要。此外,该指标还可以反映出通货膨胀对企业现金需要的影响。 2.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是用来显示企业的现金是否能够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活动中的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好;反之,比率越低,则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差,其现金流量的质量就越差。一般认为该比率在 40%以上比较理想。 3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 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是反映企业营业所得的现金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其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营业收入 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越高,企业营业收入面临的风险越小,企业营业收入的质量越高。如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较低,而收入高,则表明企业有可能是通过增加应收款为代价来实现的。 4.现金流量与总资产的比率 现金流量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企业营业所得现金占其资产总额的比重,反映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资产报酬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流量与总资产的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资产总额 现金流量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企业总资产的运营效率。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资产运营效率越高。该指标应该与总资产报酬率指标相结合运用,对于总资产报酬率较高的企业,如果该指标较低,说明企业的销售收入中的现金流量的成分较低,企业的收益质量就会下降。企业的净现金流量适当比率低于 1,并且低于行业平均数据,表明企业来自经营活动的资金不足以供应目前营运规模和支付股利的需要;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流量销售收入比率、现金流量总资产比率都比去年大幅下降,但其总资产报酬率指标却一直维持行业中较高的水平,企业营业收入也比去年大幅增加,说明企业销售收入中的现金流量成分较低,企业收入则有可能是通过增加应收款为代价来实现的。综上所述,该企业现金流量的质量呈下降的趋势,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当然,在分析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的质量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辨证地看待现金流入流出量。上市公司在投资活动中发生的各项现金支出,实际上反映了其为拓展经营业务所做的努力。企业从经营活动、筹资活动中获得的现金再投资出去,是为了今后更大的发展。现金不流出是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尤其对于处在快速成长时期的上市公司,大量的现金流出是十分必要的。从上市公司长远发展的利益出发,短期的大量现金流出是为以后较高的盈利回报和稳定的现金流入打基础。相反,如果上市公司出现了大量的现金净流入,也未必是一件好的事情,此时必须分析现金流入的来源,否则容易导致错误的判断。(2)重视对附注的分析。企业在会计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因此与净利润有关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过程是作为附注在表外反映的,所以在对现金流量进行具体分析中,必须重视对附注的分析。(3)注意现金流量的横向和纵向分析。通过纵向的分析,可以比较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的状况,推断上市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进而得出上市公司的收现能力和偿债风险。另外,研究公司自身的数据,没有可比性,必须结合上市公司所属的行业或地区进行横向比较,才具有实际意义。 第三节 财务分析与诊断的具体方法当谈到评价公司的经营业绩时,是指设法寻找一些恰当的指标,以便衡量公司过去所做出的投资决策、营业决策和融资决策的财务效果和经济效果。这里需要回答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各种资产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否达到或者超过了预期?以及公司是否审慎地做出了低成本的融资决策等等。如果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是”,那就表明公司正在带来超过资本成本的现金流,从而也就表明公司正在创造股东价值。回答这些问题可以选用数量丰富的各种指标有财务的也有经济的。但是,基本上没有哪一个指标可以单独回答任何一个问题。本节将首先介绍一些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公司业绩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并非专门为评价公司的经济业绩所设计,因此一般仅能部分地说明公司财务上的业绩,但却有助于我们理解公司取得一定的经济业绩具体途径。并且,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评价方法乃是所有的方法当中最方便进行的。然后,再讨论一些评价公司经营经济效果的更有效的指标。利用本节所介绍的方法一般而言既可以评价过去,又能够推测未来。衡量公司的经营业绩可以采用很多比率和其它指标,而且,每一个单独指标所能代表的意义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很多人可能马上会想到,用电子表格软件计算所有的指标!实际上这样做既不可能又没有必要。首先,比率指标仅仅是两个数字的比值而已,因此,比率指标的数量仅受你的想象力的限制。第二,要获得对问题的理解,往往只需要少数几个彼此相联系的指标即可,另外会计报表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因此,从有局限性的会计报表所得到的指标也是具有局限性的。一般而言,在计算任何指标之前,分析者需要首先明了以下三点:问题的视角、分析的目的和比较的基准。分析的视角是指分析者是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股东的角度、还是从债权人的角度提出问题的。分析的目的则是指分析具体要回答什么问题,比如:决定是否向公司提供为期 3 个月的季节性周转贷款、分析一段时期内的股价可能将向哪个方向运动、或者确定公司资产收益率偏低的原因等等。比较的基准也是极为重要的。各种指标值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因此,只有将计算出的各种指标与一些基准相比才有意思。有用的基准包括公司的历史指标、竞争对手的指标、同行平均水平、同行最高水平、公司预算水平等等。如此,你才能了解公司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公司在行业里处于怎样的水平上,以及对于原来的预算公司完成的怎样等等。关心公司经营业绩的人可能有很多,比如政府、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客户,甚至包括绿色环保组织,最后当然还有公司的管理者。股东关心他们投入的权益资本的回报率、公司的利润及利润增长、现金流、股利以及股票的价格。债权人则更关心公司的流动性、现金流,公司的债务- 权益比以及资产的清算价值 这些指标对于公司能否及时还本付息是很有用的。最后,公司的日常表现和长远绩效对于管理者来说都是重要的。因此,从管理者的视角,将考虑公司的经营成果、资源运用效率和公司的盈利能力。实际上,对于股东和债权人关心的问题,管理者也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广义地说,包括股东和债权人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所关心的问题都应当在公司管理者的视角之内。一、股东视角股东主要关心他们的投资回报情况、公司的净收益分配情况和股票的市场表现和内在价值的多寡。以创造股东价值为最终目标的公司管理当局必须十分重视股东视角中的所有这些问题。(一)投资回报投资回报水平的测量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绝对值和相对值,会计值和市场值等等。以绝对值的形式测量股东投资回报的指标有每股净收益、每股现金流量、每股现金股利、公司权益总价值等;其余大部分指标则是相对值,一般表现为百分数或者倍数的形式。以会计价值为基础测量指标具有会计指标的内在缺陷,比如历史成本计价,审慎性原则,收入、权责发生制原则所引起的对价值、收益的种种歪曲。以市场价值为基础的测量指标则变换不定,很多时候这也是个令人不悦的特点。1.权益净利率,也叫净资产收益率、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ROE)这是衡量股东权益回报水平最广泛使用的指标之一。它一般定义为净收益与股东权益的百分比。该指标表示每元钱的权益资本投入所能创造的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收益。这里的净收益就是损益表上的同期净收益;股东权益则可以使用期末值或者期初与期末值的平均值两种方式。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标准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规定,权益净利率和每股净资产均使用期末股东权益值计算。2.普通股净利率对于普通股投资者而言,一个更加精细的指标是普通股净利率,它去除了普通股之外的所有者权益成分。它的分子为扣除优先股股利和少数股东权益股利的净收益,分母为扣除普通股和少数股东权益的普通股总权益。以上两个指标被市场分析人士、董事会和管理者密切关注。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两个指标都没有考虑公司的杠杆比率,因而具有不同财务杠杆比的公司之间该指标不可比。比如,X 公司的普通股净利率为 20,负债-权益比为 1,同行业的 Y 公司普通股净利率为12,负债-权益比为 0,那么,我们就不能简单地认为 X 公司比 Y 公司创造了更多的股东收益。另外,由于简单地采用了会计数据,这两个指标均不能正确地反映公司权益的真正经济回报率。3.普通股每股净收益(EPS)这也是一个投资者和管理者所广泛关注的指标。它定义为扣除优先股股利和少数股东权益股利之后的净收益除以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标准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规定,每股净收益使用期末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计算。在公司增发新股的会计年度,证监会规定的计算方式将会低估公司的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水平。理由是,年末的净收益是公司本年度中使用的实际可用的普通股权益资本创造的,并非是使用年末的总股数所代表的权益资本所创造的。一种解决办法是,普通股股数采用“加权平均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其计算公式是:加权平均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月份数)/12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每股净收益没有反映股票所具有的风险。比如原来单纯经营公用事业的公司现在进入了房地产投资领域,这可能会导致每股净收益增加,但是公司的风险也增加了。第二,每股股票可能具有不同的经济价值,比如每股股票所代表的净资产不同、每股股票的市价也不相同,等,因而将每股净收益相比较时必须要谨慎。第三,每股收益多,也不一定意味着现金股利就多、当然也不意味着公司股票的价值高。4.普通股每股现金流量这是粗略地估计公司产生的、可以用来支付股利的现金流量的一个指标。它通常定义为普通股净收益加上折旧和摊销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值。实际上可以用来支付股利的现金流量还要扣掉公司持续经营所必须的营运资本变化额和资本性投资净额。5.股票升值、现金股利和股东总收益(TSR)股票能否升值以及升值多少取决于公司管理者通过投资、营业和融资决策持续创造超过期望水平的现金流量的能力。与上面所讨论的其它指标不同,股票升值和现金股利是给股票投资者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衡量标准。与此相反,公司可能具有很高的净收益和普通股净利率,但这并不一定必然导致股东们获得实际经济利益。股东总收益一般定义为一段时期内股东所收到的现金股利和这段时期内股票的市场价格变化与期初股票市场价格的百分比。其中,现金股利与期初股票的价格之比为股利收益率;价格变化与股票期初价格之比为这段时期内的资本利得收益率。股东总收益是个基于市场价值的股东回报率指标,它直接与股东价值相联系。在本书的后面一章中,我们还将进一步讨论它。(二) 净收益的分配与再投资公司从净收益中拿出多少用来发放现金股利是投资者的市场分析人士非常关注的事情这涉及到公司立即发放现金股利回报股东和将净收益作为留存收益积累起来以便成为将来创造股东价值的基础。这两者之间的权衡是股利政策所要考虑的事情。1.每股现金股利。在我国,公司的董事会一般一年会考虑两次是否发放现金股利以及发放多少。公司实际发放的股利数量和市场预期的公司股利数量都将影响股票的价格,因此,公司通常很谨慎地对待股利政策(参见“融资”中的“股利政策”一节)。2.股利发放率。这个术语经常在股利政策中使用。它表示现金股利占公司净收益的比例。此比率短期内变动较大,但在较长的时间内如几年公司的董事会却倾向于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例。一般而言,高成长性公司的股利发放率较低且不稳定,甚至很多时候根本不发放股利或者以新股票代替现金。相反,稳定增长的公司一般倾向于有较高的股利发放率。3.股利收益率。这是个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收益率,通常定义为每年每股现金股利与该年初股票价格之比。它构成股东总收益的一部分。4.股利保障倍数。这个倍数既可以用净收益来计算也可以用现金流量来计算。普通股利保障倍数一般定义为净收益与股利的比值,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则用普通股每股现金流量和股利计算。(三)市场价值指标1.市盈率或净收益乘数(P/E)是指股价与每股净收益之间的比值。这是个投资者经常挂在嘴边的词汇。另外,在并购时也可以用它对目标公司估价。它的意思是,如果公司的每股净收益保持这个水平,并且全部作为现金股利发放给投资者,那么购买该股票后投资者需要净收益乘数这么多年才能收回初始投资。因此,该指标越低越说明投资风险越小。另外,还可以将市盈率解释为市场对于公司的每元净收益愿意支付的价格,因此该指标越高说明该公司的盈利前景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值得提醒的是:第一,该指标不可用于不同行业的公司之间比较。一般而言,充满机会的新兴行业内的公司市盈率较高,而成熟行业内的公司收益率较低。第二,在每股收益很小或者为负值时,公司的股价一般不会降至零,此时很高的市盈率可能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第三,市盈率的高低受净收益高低的影响,而净收益容易受到会计政策的影响,因此,直接在公司之间比较时可能需要一定的调整。2.现金流量乘数也叫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是指每股现金流量与现金股利之比。这是市盈率的一个替代版本,用现金流量代替净收益。3.市净率(M/B)即股价与每股净资产之比。同市盈率相似,该指标的含义既简单又模糊是个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的混合物。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资产的帐面价值是基于资产购进时历史价格计算的,而且计价的货币尺度也可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帐面价值本身的含义已经够模糊了。但是,该指标较高也经常代表了市场对于公司经营能力的认可。4.股东总收益、价值驱动因素和公司的市场价值。前面所讲的股东总收益也是个市场和价值衡量指标,它比较全面地考虑了公司的各种因素综合衡量了公司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近年来还发展起来一种定性地衡量公司创造股东价值能力的方法,即价值驱动因素。这是指公司之所以能够为股东创造价值的一些关键内在因素,比如核心产品和核心服务的增长潜力、研发优势以及知识产权等等。公司的市场价值则是公司权益的市场价值与公司债务的市场价值之和。如果公司仅有一类权益和一类证券,即普通股和债券,并且都在市场上流通,那么该公司市场价值就等于股价乘以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股数再加上证券价格乘以发行在外的债券数。否则,估计公司的市场价值就有一定的难度。关于这些,本书后面讲有详细的论述。二、 债权人视角公司盈利再多,那也是股东的;债权人仅有权力获取固定的还本付息额。因此,与股东不同,债权人特别关注公司对于他们的投入资本能否提供充分的安全性。(一) 流动性流动性即短期内不受损失的变现能力。一项资产的流定性可以定义为以公允价格卖出该资产所需要的时间;也可以定义为立即卖出此资产所导致的损失大小。1.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代表了公司以流动资产保障短期债务的(或者,不伤筋动骨地偿还短期债务)能力。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差叫做营运资金,也可以表示公司以短期可以变现的资产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但它是个绝对值,因而不方便比较。2.速动比率或酸性测试比率是指速动资产(流动资产中存货,或者现金可交易证券应收帐款)再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该指标用来测试公司真正处于危机状态时的短期债务偿还能力。这里的假设是,当公司真正处于危机的时候,其存货可能没有什么价值了。对于债权人而言,这两个比率越高越好。但对于公司而言却未必如此。较高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可能说明公司的资产管理效率太低。(二)财务杠杆比率财务杠杆水平即公司资本中长期债务与权益资本的对比。财务杠杆水平体现了公司以其资产对于其债务的保障能力。1.负债比率、负债-权益比率、权益乘数。总负债比率又叫债务-资产比,是指企业的全部负债对于全部资产的比值。负债-权益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权益总额之比。权益乘数的定义是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之比。这三者具有以下关系: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权益总额(负值总额权益总额)/权益总额1负债-权益比率。2.有形净值债务比率是公司负债总额与有形净值的百分比。有形净值是股东权益减去无形资产净值后的值。有形净值债务比率实际上是负债-权益比率的更为谨慎的形式。在公司真正处于破产清算的时候,它认为商誉、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根本没有什么价值了。(三)债权保障能力1.已获利息倍数。该指标也被叫做利息保障倍数或者利息覆盖率,通常定义为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这就衡量了一家公司的债务具有多大程度的偿还保障。由于折旧和摊销是非付现费用,因而也可以用来还债,这就有了现金覆盖率的概念息税前收益加上折旧与利息费用之比。2.债务负担保障倍数。已获息倍数仅仅考虑了公司收益或者现金流量对于利息的保障,如果将偿还债务本金的因素也考虑进去,就可以使用下式所定义的债务负担保障倍数:1-EBIT债 务 负 担 保 障 倍 数 要 偿 还 的 本 金利 息 所 得 税 税 率式中之所以要将要偿还的本金再除以(1所得税税率)是因为偿还本金必须用税后净收益进行,现在将它调整到税前数值。三、微观管理者视角前文已述,股东和债权人视角内的指标对于管理者来说都是重要的。下面是一些管理者所额外关心的业绩衡量指标。(一) 营业绩效1.结构百分比形式的损益表。首先,可以先将公司或者公司分部的损益表转换为“结构百分比”分母通常是销售收入,然后再考察其经营成果中各种成本和费用项目各自所占的相对比重当然,可以进一步考察这些相对比重的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并将这些比重与竞争对手或者行业水平做一些横向对比。利用这种方法能够确定导致公司经营成果提高或者降低的主要因素,并对症下药,改进管理。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公司具有不同的条件,对于相比较得出的差异要结合一些定性的认识进一步分析其具体原因,而不可乱比较、盲目下结论。比如,一家珠宝商的销售毛利率为80,一家超市却只有 10,但这并不能说明该珠宝商的管理水平必定高于该超市。2.销售毛利率和销货成本率。它们分别是销售毛利和销货成本对销售收入的比率,两者之和等于 1。需要注意的是,销售毛利率的变化可能具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各种产品的销售价格、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各种产品的产量以及公司经营的产品组合等等。3.销售净利(EBIT、EBITDA、EBIAT、NOPAT)率。销售净利率是净收益与销售收入之比,代表了每一元销售收入所能提供的净利润。类似地,我们当然也可以用息税前收益EBIT、息税折旧摊销前收益 EBITDA、息前税后折旧摊销后收益 EBIAT 等收益去除以销售收入而得到其它适用于所分析问题的指标。NOPAT 是税后净营业利润的缩写,它不包括利息费用和利息收入,也不包括任何与营业无关的其它收入和费用。由于 NOPAT 是计算经济增加值 EVA 的重要输入参数,它也越来越重要了。4.营业费用比率。这可以是任何营业费用的组成部分与销售收入的比率,用来反映公司的管理效率比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等。5.边际贡献率。构成产品的成本可以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是指与生产和销售产品的数量有关的费用,比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固定成本则与此相反,是指无论生产与销售多少产品公司都必须付出的成本,比如固定资产折旧、管理人员工资等。从产品的售价中扣掉变动成本后,就是每多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边际贡献。而边际贡献率则是指边际贡献与售价的比值。它衡量了公司每增加一元销售收入所带来的边际贡献。(二) 资产运用效率1.总(净,流动)资产周转率、总(净,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资本密度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定义为销售收入与总资产的比值,意思是每一元的总资产可以产生多少销售收入,或者该公司一年内可以将总资产“周转”几次。总资产周转天数则是总资产周转率的倒数再乘以 365 天,意思是需要多少天才能将总资产“周转”一次;也可以解释为每创造一元的销售收入需要多少资产此时,总资产周转天数也叫做“资本密度比率”。资本密度比率高的公司属于资本密集型公司。将总资产换成净资产或者流动资产,也有类似的比率。所有的周转指标都是用来衡量公司运用资产赚取销售收入的能力。周转速度快,就会相对节约资产,相当于扩大资产投入,从而增加公司的销售收入,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2.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帐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是指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营业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帐款周转天数。把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加在一起计算出的营业周期,指的是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把期末存货转换为现金。营业周期越短,就说明公司资金周转越快,从而资金的运用效率就越高。在流动资产中,存货占的比重较大。因而提高流动资产利用效率的关键之一就是提高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公司购入存货、投入生产和销售等诸环节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它是销售成本被平均存货所除而得到的比率,也可以叫做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周转天数则是存货周转率的倒数再乘以 365 天。有时候,需要进一步分析存货的构成和影响存货周转速度的重要项目,这就可能需要计算原材料周转率、在产品周转率和某种存货周转率。原材料周转率是耗用的原材料成本除以平均原材料存货;在产品周转率则是制造成本与平均在产品存货的比值。存货周转分析的目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和环节上找出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存货在保证生产和销售连续进行的同时,尽可能少占用资金,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应收帐款和存货的性质差不多,也在公司的流动资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应收帐款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尽快地收回现金。反映应收帐款周转速度的指标是应收帐款周转率,即年度内将应收帐款转化为现金的次数,其定义为销售收入与平均应收帐款的比值。应收帐款周转天数的定义和意义可以参照存货周转天数。(三) 盈利能力1.资产净利率(ROA)资产净利率是净利润与总资产的比值,意为每一元资产可以创造的净利润。当然也可以将净利润换成其它收益指标,比如 EBIT、EBIAT、 EBITDA 或者 NOPAT 等等,将总资产换成净资产、固定资产或者流动资产等等,从而得到各种资产利润率。2.经济利润或经济增加值(EVA)这是一种近年来很流行的盈利衡量指标,它定义为公司的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再减去为创造这些税后净营业利润而使用资本的“费用”后的价值。为创造这些税后净营业利润而使用资本的“费用”就是公司经营中所投入的资本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乘积。EVA直接与股东价值相联系,如果它为正,就意味着公司正在为股东创造价值;如果它为负,就意味着公司在毁灭价值。而且,可以由上面的论述直接看到,税后净营业利润为正并不一定说明公司在为股东创造价值。因此,EVA 更加准确地而综合地衡量了管理者的业绩。3.投资现金流量收益率(CFROI)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新投资项目的经济性分析和成功地实施。分析这类投资项目时,强调找出它给公司带来的增量现金流,并用折现现金流量分析法确定该项目能否为股东创造价值。实际上,类似的方法也可以用来衡量公司已经在位的投资项目,或者整个公司是否在为股东创造价值。这将需要一些专门技术。4.内部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投资者、管理者和其它有关人士常常对于公司的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十分感兴趣。 四、宏观管理者视角 现代经济社会 ,企业对社会的贡献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依法纳税 ,这是获得企业法人资格及合法权力的前提所在 ;二是履行法定的社会责任 ,如不断提高职工生活待遇及福利保障等。具体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两个 :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通过对企业的社会贡献能力分析 ,有助于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 ,克服狭隘的局部利益观念 ,推动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 (1 )社会贡献率是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社会贡献率 =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或已交的各项税款、附加及净利等。 (2 )社会积累率是企业上交的各项财政收入与企业社会贡献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社会积累率 =企业上交财政收入总额社会贡献总额 ,企业上交财政总额主要包括企业依法向财政交纳的各项税款 ,如增值税、所得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税款等。五、识别虚假财务报表的常用方法(一)虚假财务报表的常见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两类,一是人为编造财务报表数据,二是利用会计方法的选择调整财务报表的有关数据。人为编造的财务报表,往往是根据所报送对象的要求,人为编造有利于企业本身的财务数据形成报表。这种形式手段较为低级,或虚减、虚增资产,或虚减、虚增费用,或虚减、虚增利润等,但往往报表不平衡(子项之和不等于总数)、帐表不相符、报表与报表之间勾稽关系不符、前后期报表数据不衔接等。利用会计方法的选择形成的虚假财务报表,手段较为隐蔽,技术更为高级,更难以识别,常见的手段有:1调整收入确认方式,使利润虚增或虚减。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可以采取三种收入确定方式:(1)销售行为完成(商品已销售,商品发出,取得权利;劳务已提供),无论货款是否收到,即可视为收入实现;(2)按生产进度确认(完工程度或工程进度);(3)按合同约定确认,主要指分期付款销售方式。同时规定,在确认营业收入时,还应扣除折扣、折让、销售退回。造假时,企业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收入确认方式,或调整扣除项目。2调整存货等计价方法,从而虚增、虚减资产和费用。如通过选择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使帐面资产或产品成本费用虚增、虚减。3调整折旧计提方法,调整利润的高低。延长或缩短折旧年限,虚增、虚减成本费用,从而调整利润的高低。4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资产重组是企业为了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完成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现的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但目前资产重组被利用来做假帐,典型做法有:(1)借助关联交易,由非上市的企业以优质资产置换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 (2)由非上市的企业将盈利能力较高的下属企业廉价出售给上市公司;(3)由上市公司将一些闲置资产高价出售给非上市公司的企业。这些做法的特点一是利用时间差,如在会计年度即将结束前进行重大资产买卖,确认暴利;一是不等价交换,即借助关联交易,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母公司之间进行“以垃圾换黄金”的利润转移。5. 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主要方式有:(1)虚构经济业务,人为抬高上市公司业务和效益;(2)利用远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进行购销活动、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3)以旱涝保收的方式委托经营或受托经营,抬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4)以低息或高息发生资金往来,调节财务费用。(5)以收取或支付管理费、或分摊共同费用调节利润。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最大特点:一是亏损大户可在一夜之间变成盈利大户,且关联交易的利润大都体现为“其他业务利润” 、 “投资收益”或“营业外收入” ,但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赚取的“横财” ,往往带有间发性;另一个特点是非上市公司企业的利润大量转移到上市公司,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6. 利用资产评估消除潜亏。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和谨慎原则,企业的潜亏应当依照法定程序,通过利润表予以体现。然而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往往在股份制改组、对外投资、租赁、抵押时,通过资产评估,将坏帐、滞销和毁损存货、长期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以及等潜亏确认为评估减值,冲抵“资本公积” ,从而达到粉饰会计报表,虚增利润的目的。7. 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根据国际惯例,资产是指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即使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列入了资产负债表,严格的说,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由此产生了虚拟资产的概念。所谓虚拟资产,是指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但由于企业缺乏承受能力而暂时挂列为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等资产项目。企业通过不及时确认、少摊销或不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从而达到减少费用,虚增利润的目的。8. 利用利息资本化调节利润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为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而支付的利息费用,在这些长期资产投入使用前,可予以资本化,计入这些长期资产的成本。投入使用后则必须将利息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但有些企业在长期资产投入使用后仍将利息费用予以资本化,明显滥用配比原则和区分资本性支出与经营性支出原则,虚增了利润。利用利息资本化调节利润的更隐秘的做法是,利用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难以界定的事实,通过人为划定资金来源和资金用途,将用于非资本性支出的利息资本化。9. 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主要做法是在对外投资中,企业根据需要通过选择权益法或成本法来进行对外投资核算,从而增大投资收益,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如:对于盈利的被投资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对于亏损的被投资企业,即使股权比例超过 20%,仍采用成本法核算。另外,根据财政部有关规定,如果上市公司以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必须进行资产评估,并将评估增值部分计入资本公积,但规定公司将对外投资转让时,必须借记与这项投资的资本公积,同时贷记营业外收入。这一规定无疑给企业虚增利润提供了借口。如公司通过与其他企业协议相互以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投资,评估资产时彼此将对方资产价值高估,再将所持股权转让给对方的关联企业,从而将高估的资产价值作为营业外收入虚增彼此的利润。这是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的又一方法。此外还有利用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等科目调节利润、虚增资本金等。(二)虚假财务报表的识别方法1对人为编造财务报表数据的识别方法:主要采取掌握证据,对比分析,查帐核实等手段进行,一般有下列一些方法:(1)尽可能多的通过不同渠道搜集同一时点的财务报表,对比异同点,对差异的数据提出质疑。(2)连续向企业要同一时点的财务报表,对有差异的数据进行质疑。(3)核对各财务报表内部的平衡关系和报表之间的钩稽关系,找出疑点。(4)与平时观察掌握的经营状况进行对比,找出关键或重要财务项目的漏洞、疑点。(5)现场调查,进行帐表、帐帐、帐证和帐实核对。2对会计方法选择形成的虚假报表的识别方法:此类情况的会计较为高明,往往做到了报表平衡及帐表、帐帐、帐证等相符,因此在识别方法上宜采取以下一些方法:(1)不良资产剔除法这里所说的不良资产,除包括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等虚拟资产项目外,还包括可能产生潜亏的资产项目,如高龄应收款项、存货跌价和积压损失、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等。其方法的运用,一是将不良资产总额与净资产进行比较,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既说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有问题,也可能表明企业在过去几年因人为夸大利润形成“资产泡沫”;一是将当期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和增减幅度与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利润增加幅度相比较,如果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超过利润总额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说明企业当期的损益表含有“水分” 。(2)关联交易剔除法关联交易剔除法是指将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予以剔除,分析某一特定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以判断该企业的盈利基础是否扎实、利润来源是否稳定。如果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来源主要来自关联企业,就应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分析企业是否存在以不等价交换方式与关联企业交易从而虚增或虚减利润的现象。关联交易剔除法的延伸运用是,将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与其母公司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进行对比分析。如果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利润总额(应剔除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大大低于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就意味母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转移到上市公司。(3)异常利润剔除法异常利润剔除法是指将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从企业的利润总额中剔除,以分析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当企业利用资产重组或股权投资等方式调节利润时,主要在这些科目中反映,因而对此类情况该方法特别有效。(4)现金流量分析法现金流量分析法是指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现金净流量分别与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质量。如果企业的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将意味着与已经确认为利润想对应的资产可能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表明企业可能存在虚增利润的情况。(三)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分析和调整1对利润表的分析与调整一般情况下,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调整:(1)了解收入确认方法是否前后期一致,如不一致,应按会计的一致性原则予以重新计算调整。如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较小,应分析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项目的来源是否真实、合理。(2)了解费用支出的确认方法是否前后期一致,如不一致,应按会计的一致性原则予以重新计算调整。如果费用成本过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