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问题及完善_1.docx_第1页
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问题及完善_1.docx_第2页
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问题及完善_1.docx_第3页
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问题及完善_1.docx_第4页
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问题及完善_1.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问题及完善 【论文摘要】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一个 优良传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我们国 家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一项重要措施,是加强和改善社会主义司法民主一个重要 方面,是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充分体 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司法民主,是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 的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对于促进我们国家的司法公正,对 于加强司法廉政建设,体现司法公正,构建和谐社会,发 挥人民群众参与审判、监督审判,保证公正和效率都起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当前建设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的决定的公布实施,从立法上对这项制度进行了极大的 完善,也赋予了这项制度新的生命力。但是,由于陪审员 不是一个独立的司法部门,它主要依附于人民法院并配合 法官开展工作,缺少自己的独立性,因此陪审制度的落实 及陪审员作用的发挥都还有相当的局限性。目前,各地法 院的陪审员制度的执行情况参差不齐,很多地方法院已经 不实行陪审了,这种制度在实即上已经流于形式。如何才 能改变这种状况,使人民陪审制度得以真正的贯彻落实, 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民主司法服务。本文 对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作进一步探讨。 全文共 7458 字。 【关键词】:人民陪审员存在问题完 善 以下正文 一、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缺乏人民陪审员专门管理机构,导致管理松散现象 虽 然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决定规定了由基层 人民法院会同同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对人民陪审员进 行管理和培训,但由于相当部分基层法院法官人员少,案 件多,审判力量相对不足,人民陪审员的管理没有专门机 构和专门人员,只是挂靠在法院政治处及相关科室。所以 人民陪审员的各项管理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大打折扣。上级 检查样样齐全,领导一走,放到一边。在基层法庭,人民 陪审员的作用在于缓解审判力量不足,但管理处于松散状 态。 人民陪审员参审不均,导致制度难以很好落实 按照决定的规定,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的审理采取随 机抽取的方式进行。而实际工作中,随机抽取得不到真正 实施,有的陪审员参审案件多,有的参审相对少,还有的 陪审员借故工作忙,自任命以来从未参加过案件的审理。 有的基层陪审员形同虚设,有名无实,把人民陪审员当成 一种荣誉,使有关制度难以得到真正落实。 人民陪审员 素质不高造成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的现象 由于人民陪 审员素质存在差异,有的陪审员对法庭审理案件认识不到 位,存在陪而不审,审而不议消极应付现象。虽然决定 中规定人民陪审员在案件审理中与专业法官拥有平等的法 律表决权,但是实际案件审理中人民陪审员往往信服于法 官的专业法律知识,心理上自然而然地屈从于权威。有的 人民陪审员将这种资格只作为荣誉的象征,而不履行其义 务。 1、“陪而不审“,形同虚设现象依旧存在 由于 目前有的人民陪审员文化和政治业务素质不高,缺乏相应 的法律专业知识,虽然法律规定与法官拥有平等的评议和 表决权,但他们往往信服于法官的专业知识,加上自身参 与意识不强,不愿意承担责任,从而自然地对法官产生一 种权威屈从心理,在评议和表决过程中往往遵从法官的意 志,表现在案件评议中表决时随声附和,使合议变成了“合 而不议“,由法官个人说了算,致使陪审员实际上只起到“ 陪衬“作用。有的法院对陪审制度也不够重视。由于陪审员 本身的不足及法院系统本身对陪审制度认识不够,致使法 院不愿实行陪审,认为这样又花钱又费力,而且有时还妨 碍他们正常工作,所以有的法院基本不执行人民陪审制, 有的法院即便邀请了陪审员参加审判,但也只是走形式, 陪审员的意见往往不被采纳,长此以往陪审员丧失了参与 审判的积极性,多是虽然参加了审判但总遵从法官的意志, 因而“陪而不审“的现象十分普遍。 2、陪审员的法律知 识匮乏导致不能适应审判工作的需要 关于完善人民 陪审制度的决定规定人民陪审员由基层组织推荐或本人 申请产生,任职条件中对学历要求仅仅为“一般应当具有大 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也就是说人民陪审员也可以不具有 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所以造成人民陪审员中文化素质参差 不齐,有研究生文凭的,也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而我国的 人民陪审员制度和大陆法系的参审制相似,陪审员参加合 议庭除不能担任审判长外享有与法官有相同职权。在这种 模式中,陪审制度强调司法民主,法官职业化要求专业审 判。司法民主强调的是陪审员来源的广泛性,即陪审员的 大众化,而专业审判强调的是陪审员身份的特定性,即陪 审员的专家化。过分强调司法民主,势必会削弱陪审制度 的专业优势,而过分强调专业审判又必然会影响到司法民 主的广泛性,这是目前出现的一个矛盾之一。 、人民 陪审员履职待遇没有保障,妨碍了陪审员工作积极性 决定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了人民陪审员的经费由 人民法院以补助的形式发放,而且人民法院对陪审员补助 费用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但实际工作中,多数基层财政 往往没有列支这项专款,这样给基层法院造成经费压力。 有能够按照决定的要求予以支付的地方,往往存在兑 付不及时,有的半年甚至一年兑付一次,还有的不能严格 按照要求的标准进行补助兑付,特别是农民陪审员的待遇。 由于待遇经费不落实,直接影响了人民陪审员参审的积极 性。不愿干,不认真干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作用得不到很 好发挥。 法律法规不完善,影响对人民陪审员监督 按决定要求,庭审中人民陪审员与正式法官具有相同 的法律表决权。但人民陪审员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不强, 容易形成人情案、关系案。一旦人民陪审员在庭审中发表 错误主张,造成冤案、错案等严重后果却无法追究。而对 形成错案陪审员最大惩罚是丧失兼职,承担责任的往往只 是法官。现在对人民陪审员监督缺乏法律依据,形成法律 盲区和监督失控。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落实过程中存 在问题的原因 、思想认识不到位 思想是行动的先 导,认识程度决定着工作的力度,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认 识存在三个不到位。一是领导认识不到位。少数陪审员所 在的单位领导对陪审员制度缺乏认识,认为审理案件是法 官的事情,陪审员参加与否关系不大,难以为陪审员履职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二是基层群众认识不到位。基层群 众对人民陪审员制度了解程度还不高。依据法律规定,刑 事案件被告人、民事案件原告或被告人、行政案件原告均 可申请由人民陪审员参加案件的审理。而目前,基层由人 民陪审员参与审理的案件,很少是因当事人申请而参与的, 当事人对通过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来维护自身合法权 益的意识还不强。三是法院认识不到位。少数法官认为陪 审员法律知识和庭审水平有限,忽视人民陪审员作用,只 是在处理民事案件时,让陪审员去做调解工作。 政策 落实不到位 一项政策的执行和落实程度直接影响工作 的效果,好的政策缺乏硬的落实措施,只能停留在政策层 面。人民陪审员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存在不到位现象。表现 在:一是“随机抽取”执行不到位,固定性地使用陪审员。 这是因为基层案件多,陪审员地区分布不均,偏远山区又 存在交通不便等原因,每次庭审都采取“随机抽取”方式 来确定参审陪审员,势必形成当地陪审员资源的闲置和浪 费。所以从人力、财力、精力等方面考虑,基层法庭在人 民陪审员的使用上,有的相对“固定”地使用一些人民陪 审员或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固定类型案件的审理;有的根据 案件具体情况,对于法院认为需要人民陪审员陪审或引起 党委、政府及社会关注的案件,临时安排人民陪审员参加。 有的基层法庭在使用陪审员时,根据人民陪审员居住地, 就近选用本乡镇或附近乡镇的有限的几个陪审员。这是形 成陪审员参审不均的原因之一。二是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 活动而支付的交通、就餐、误工补贴、培训等费用,兑付 不及时或不能按决定要求兑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人民陪 审员参加案件审理与否,缺乏法律约束,制度落实不到位, 导致参审不均。上述原因使个别人民陪审员的参与意识不 强,积极性不高,更谈不上创新性审理案件。 管理措 施不到位 良好的政策没有有效的管理措施,仍然产生 不了理想的现实效果。人民陪审员的管理存在不尽如人意 的地方。一是缺乏人民陪审员的专门管理机构。法院整日 忙于案件审理,对人民陪审员的管理比较松散,各项制度 不能高质量、高标准地落实。二是法院不能为陪审员庭审 活动及时提供经费保障,使陪审员的管理、培训明显滞后。 有的培训只是限于上岗前的证书培训,基层农村人民陪审 员的文化水平有限,法律知识、庭审经验较少,对新政策、 新动态了解掌握明显不够,不能适应审理案件的需要。 法律监督不健全 在现有的法律中,对人民陪审员在案 件审理时,由于人为因素形成人情案、关系案以及因错误 主张造成更严重后果的行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第四十四条撤职案的审议, 没有把人大常委会任命的人民陪审员纳入范围,全国人 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第十七条规定 对人民陪审员只能免职而不能撤职,对形成错案的人民陪 审员不能进行有力的监督。在监督过程中缺乏法律监督约 束和责任追究依据,存在法律空缺。这种权利责任的失衡, 容易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给司法公平带来潜在的危险。 三、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措施及建议 针对人民陪审 员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保证和促进人民陪审员 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推动公正司法,民主监督,充分发挥 人民陪审员的积极作用,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完善人民陪审员的管理机制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 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对人民陪审员的任免、案 件审理、培训、考核表彰等方面的规定,要从健全机制入 手,加强对人民陪审员的管理。一是完善人民陪审员管理 体系。建议在各级法院成立人民陪审员管理办公室,增加 相应的编制,明确专人专门负责。对陪审员的推荐、培训、 权利义务、参与审理案件的范围、待遇及奖惩等进行规范 化管理,既明确人民陪审员的权利、保障其权利的行使, 又明确其负有的职责,制定人民陪审员行为规范和管理办 法,对“随机抽取”应参审而拒不参审的人民陪审员要有 刚性约束机制,对“陪而不议”素质低下的人民陪审员应 有调整机制等。二是建立人民陪审员个人履职档案。详细 记录其个人申请、履历或推荐、任命、参加审判活动及奖 惩情况,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对表现突出的进行表彰。 在人民陪审员使用上,在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的同时, 也要考虑陪审员的专业特长和案件性质,特别是对于涉及 妇女儿童权益的及特殊情况的案件,根据人民陪审员的不 同分类,建议从相关大类中随机抽取。如姻婚家庭、未成 年人、妇女维权案件,可以从女性人民陪审员抽取确定。 三是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职能。人民陪审员职务由 人大常委会任命,那么相应人大常委会就应当把人民陪审 员的工作列入评议范围,增加法律约束力。同时根据人民 陪审员个人履职情况,定期和不定期调整人民陪审员队伍, 淘汰不履职和素质低下的人民陪审员。并根据工作需要任 命那些党性强、素质高、有群众基础、公道正派的人员补 充到人民陪审员队伍中来,充分体现审判工作的严肃性, 保持人民陪审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四是加强人民陪审员 制度宣传力度。把落实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当作社会主义 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宣传,积极利用各种宣 传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了全社会对人民陪审员制度 的认识程度,在人民群众与司法机关之间架设起一条沟通 的渠道,优化司法环境,减少司法阻力。 提高人民陪 审员自身素质 首先,各级人大在选举陪审员时,应优 先考虑那些文化素质高,特别是有一定法律知识的公民, 把好陪审员的业务素质关。审判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 工作,让法盲参加合议庭很难想象其作用发挥程度。即使 法官庭前对其指导,也很难使其在短时间领会有关法律知 识。这里要明确一点,有些人认为陪审员应当是“案外人 “、“外行人“,不需要具备法律知识。因为我们国家实行混 合式陪审制,陪审员不仅要解决认定事实问题,而且还要 解决运用法律问题。试想,一个陪审员即使知道案件事实, 他也不一定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当然也不一定在合议庭评 议时提出自己的见解。提不出自己的见解,其在合议庭评 议时亦只能人云亦云,其作用自然不大,于是就只陪不审 了。就陪审员的产生方式而言,法律除了规定人大选举产 生陪审员外,还应当授权法院在审理专业性强的案件时邀 请专家、学者作为陪审员参加合议庭。 进一步落实人 民陪审员参审的考核制度,保证陪审员参审的质量和数量。 将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判工作的次数纳入目标管理考核 体系,保证每名陪审员每年都能参加 10 次以上的陪审;要 充分尊重人民陪审员参审权利,在随机抽取人民陪审员参 审的基础上,根据人民陪审员的各自特长,来确定他们参 与不同的案件审理,并保证陪审员享有与其他法官同等的 权利,庭前让陪审员查阅案件材料,了解案情,熟悉案件 争议焦点;庭中,根据其特长做好庭审分工,共同参与庭 审调查、调解;庭审结束评议时,陪审员享有独立的表决 权,合议庭应充分听取陪审员的评议意见。 第一,要 从立法上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将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宪 法规范加以规定,应当恢复确立人民陪审员制度,使人民 陪审员制度有了宪法的依据,以消除这种立法上呈现出的 可有可无状态,可以使人民陪审员制度得到足够的重视, 为司法的民主化提供宪法依据,使司法改革能在宪法的轨 道内健康有序地进行。其次,完善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制度, 把好进人关,提高人民陪审员的门槛,以保证人民陪审员 的素质与现在法官法要求法官的素质达到基本一致。 第二,在管理上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建议陪审员的管理 应由法院内设的政治处统一管理,并建立陪审员个人工作 档案,档案应完整反映陪审员履行陪审职务的情况,年终 与法官一并纳入全方位考核。并负责人民陪审员工作规范 与实施,协助人大对人民陪审员的人选进行考核,办理其 任命聘任手续。定期组织人民陪审员相互交流,受理其谏 言和回避申请。使整个人民陪审员队伍管理走上规范化的 轨道。 第三,加强人民陪审员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 教育,全面提高人民陪审员的综合素质。首先,组织人民 陪审员认真学习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 度的决定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陪审员管理办法 等规定,让人民陪审员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增强人民陪审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人民陪审员从思想 上感到做一名人民陪审员的光荣和自豪;其次,加强人民 陪审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人民陪审员爱岗敬业的意识, 并用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法官十三种不得有行 为的规定,规范人民陪审员的司法行为,使人民陪审在 陪审工作中,牢固树立“人民陪审为人民”的现代司法理 念。 第四,强化人民陪审员的学习培训,全面提高人 民陪审员业务素质和陪审能力。要采取各种方式对陪审员 进行业务培训,定期更新人民陪审员的知识层面,提高他 们的法律知识水平,并对人民陪审员进行必要的考核,持 证上岗,保障人民陪审员在陪审过程中真实发挥作用。 为人民陪审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环境创造良 好的工作。一方面加强政策的落实,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人 民陪审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积极为人民陪审员开展工作 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一是积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利用 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人民陪审员的作用和意义,让大家知道 人民陪审员的职责和权利、义务。让人人认识到人民陪审 员的使命,让全社会支持人民陪审员的工作。二是积极创 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司 法制度,是社会公众监督法官正确行使司法权、遏制司法 腐败的一项基本审判制度。所以要求各级各部门支持人民 陪审员的工作,积极支持和帮助他们参加庭审活动,为他 们创造良好环境和宽松条件。同时人民陪审员要及时与本 单位领导沟通,农村人民陪审员要向周围群众宣传国家人 民陪审员制度,征得周围人员的支持和理解。法院应当把 确定陪审员这项工作划给法院办公室来管,杜绝各业务庭 自行选定陪审员,特别是要杜绝案件承办人直接与陪审员 联系。办公室应当把每届人大选出的陪审员名单编印成册, 到需要陪审员时,承办人与办公室联系,由办公室人员从 陪审员名单中随机抽签确定,这样就可以避免法官根据个 人意志来确定陪审员,保证合议庭审判工作的公正性,发 挥陪审员的陪审作用。平时加强对陪审员的信息联络和培 训,庭前加强法官对陪审员的指导。由于人大选举陪审员 时,业务知识水平不是选择陪审员的必要条件,因此,有 些陪审员毕竟还存在业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再加上法律信 息时时刻刻都在更新,有必要对陪审员进行培训和信息联 络。具体做法可以是办公室每年向陪审员发放与法官同等 的司法信息和办案手册,吸收陪审员作为法官业余学校的 学员,邀请陪审员参加对某些新型案例的研讨等。由于陪 审员法律知识缺乏或不甚多,在开庭前法官应当把起诉书 或起诉状、答辩状送陪审员一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