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防治癌症热点_第1页
中西医结合防治癌症热点_第2页
中西医结合防治癌症热点_第3页
中西医结合防治癌症热点_第4页
中西医结合防治癌症热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结合防治癌症热点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陈健民 活血化瘀、扶正补益、以毒攻毒 是中医治疗癌症三大治法,现代医学 研究赋予了它们新的内涵,也令其显 示出更诱人的前景。 一、血液高粘和活血化瘀 癌症血液高粘学说始於 20世纪 70年代 1.癌细胞分泌癌凝血因子。 2.癌细胞抗体免疫球蛋白升高。 3.纤维蛋白及血小板聚集包围癌细胞 形成癌栓。 4.大分子脂肪升高。 以上诸因素导致血液粘、稠、厚。 血粘度 升高引发癌症转移 癌细胞被血小板、纤维蛋白包围形成癌栓。 血液在蛋白质、脂肪增多时流速减缓。 癌栓随着血液流速 变慢在远处血管壁停留。 癌栓穿透血管壁形成转移灶。 转移灶多见血供丰富的肝、肺、骨、脑等处。 440例癌症患者血粘度 血球压积、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 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等。 440例 26类癌症患者血粘度异常率为 82.7% 。 82.7有胰腺、肝、贲门、肺、鼻咽等癌。 转移者(占 65)与非转移者血粘度相比, P0.001。 癌症患者血瘀证与血粘度 青紫舌(占 50.3% )与淡红舌、红绛舌血粘 度相比, P0.001。 舌脉异常(占 86.79% )轻、中、重,与血 粘度异常值成正比。 虚证与虚实夹杂证、实证血粘度分别相比, P0.05。 血瘀证( 163例)与非血瘀证( 277例)血 粘度相比, P0.001。 降低血液高粘西药 抗凝 剂;肝素、苄丙酮香豆素等。 纤溶剂:尿激酶、链激酶、蛇毒等。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 调节血管畸形剂:特立通。 约 20余种 降低血液高粘中药 丹参、红花、三棱、泽兰、庶虫、水蛭、 虻虫、蛇毒、虎杖、大黄、穿山甲。 党参、南沙参、山萸肉、淫羊藿、金雀根。 银杏叶、沙苑子、柿叶、盐肤木。 茶叶、木耳、紫菜、银耳等(共 27种)。 抗凝 中药 桃仁、红花、赤芍、水蛭、蜂毒。 麻黄、桂枝、防风、泽泻、木瓜。 附子、吴萸、丁香、高良姜、小茴香。 九里香、大腹皮、天竹黄、昆布。 紫菜、灵芝、海参等(共 26种)。 纤溶 中药 郁 金、虻虫、蝮蛇、蛇毒、地龙。 麻黄、桂枝、辛夷、蔓荆子、独活 。 生地、茵陈、九香虫、大腹皮。 蛴螬、沙棘、枫香。 大蒜、灵芝等(共 19种) 抑制血小板聚集中药 川芎、丹参、丹皮、赤芍、三七、益母草、 姜黄、水蛭、虻虫、刘寄奴。 桂枝、生姜、荆芥、辛夷、独活、大黄、 厚朴、木贼。 生地、知母、板蓝根、红藤、野菊花、勾藤。 党参、甘草、淫羊藿、当归、熟地、山萸肉、 白芍、冬虫夏草。 大蒜、洋葱、文蛤肉、香菇、淡菜、莲子心。 (共 98种) 芎龙 汤药理 川芎:降低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 地龙:抗血凝、抗血栓形成。 葛根:抑制血小板聚集。 延胡: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 牛膝:显著延长血浆复钙时间具活血作用 。 芎龙汤 降低血液高粘状态 川芎 30克、地龙 15克、葛根 30克、延胡 15克、 牛膝 30克。 197例癌症服芎龙汤 2 4个月,复查血粘度: 正常 88例、好转 87例、不变 58例、恶化 64例。 总有效率 78.45% 。 恶化例预后均不良 芎龙汤与 地黄汤比较 生地 30克、黄精 30克、明党参 30克、黄芪 15克 、扁豆 30克。 芎龙汤治疗 272例。地黄汤治疗 236例。 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 泳时间,两方均有双相调节作用。 纤维蛋白原、血沉,芎龙汤可降低高值,地黄 汤无作用。 二、肿瘤免疫和扶正培本 肿瘤免疫学说已有百余年历史。至今研 究仍在深入。尽管手术、放疗、化疗等仍 着眼於局部癌块,但癌症发生、发展及缓 解与机体免疫功能依然息息相关。由此兴 起於 20世纪 80年代的生物免疫治疗已成为 治疗癌症又一大法。 几种杀伤癌细胞的细胞 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不需抗原致敏。 Tk细胞需抗原致敏。 细胞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毒、肿瘤坏死 因子等。 B细胞需由抗体介导才有杀伤力。 巨噬细胞需抗原及淋巴因子激活。 免疫系统三大功能 免疫防御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等。 免疫识别识别 “ 自我 ”与 “ 非我 ”。 免疫监督清除衰老和突变细胞。 当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及紊乱时,不能执行 强有力免疫监督时,癌细胞会逃脱杀灭, 称免疫逃避。 癌症中医病因 皆 五脏六腑真气失而邪气并。(华陀) 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李中梓) 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张景岳) 内伤于郁怒 而积聚成矣。(灵枢) 好热饮者、多患膈症。(何梦瑶) 癌症中医辨证分型 530例癌症共 13类病种 虚证 95例,占 17.93% 。 虚实夹杂证 383例,占 72.26% 。 实证 52例,占 9.81% 。 癌症见虚证者占 90.19% 。 癌症扶正补益法应用 自 20世纪 70年代起,应用扶正补益法治疗癌 症文献达数百篇,均以免疫指标来判定 药物效果。 与放、化疗同用: 一、可减轻其毒副反应。 二、可增效。 三、增强患者体质。 调节免疫功能中药 约 200余种中药可调节免疫功能。 扶正药占 60余种。其中补气药及温阳药 各 15种,补血药近 10种,养阴药 20余种 。 解表药近 20种。 清热药 20余种。 祛湿药 10余种。 活血止血药近 20种。 地黄汤调节免疫功能 生地 30克 T细胞 ,网状内皮系统活 。 黄精 30克淋转率 , 胸腺重量 。 明党参 30克白细胞、淋巴数 ,胸腺及 脾脏重量 。 黄芪 15克免疫细胞 ,干扰素样作用。 扁豆 30克促进 E玫瑰花结形成。 地黄汤治疗 258例癌症 血 白细胞 , P0.001。 淋巴细胞百分率及计数 , P0.001。 血小板数 , P0.001。 淋转率 , P0.01。 免疫球蛋白 G、 A, P0.01。 三、癌基因和以毒攻毒 一个人约有 100万亿个细胞,每天约 有万分之三细胞( 300亿个)不断增生, 以补充衰亡细胞。基因是细胞的脱氧核糖 核酸( DNA) 中一种具有表达能力,按一 定顺序排列的核苷酸片段。 人人均有癌基因 如基因中核苷酸排列顺序发生改 变,就使基因带有错误信息、导致细 胞不正常、生长和分裂,加上人体防 癌系统不能及时发挥清扫作用,癌症 终于发生了。带有错误信息基因称癌 诱变基因,又称癌基因。 癌 基因和抑癌基因 1970年发现第一个癌基因。 1980年从 膀胱癌中分离出癌基因。 1994年发现致肠 癌基因,至今已发现 20种不同癌基因。 近年来,发现 10余种癌抑制癌基因, 当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时会失去抑制癌基因 作用。 凋亡 基因 凋 亡 基因不仅能使细胞分裂,还能使 细胞死去。因此,形成癌症另一个可能原 因,是细胞失去了在正常情况下自动死亡 能力。 调亡基因又分诱导基因及抑制基因。 癌症基因突变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P53第 5外显子, P16第 2外显子。 肺癌: C myc、 P53。 胃癌前病变: PCNA 、 EGFR 、 rasp21 、 P16 。 有毒中药 矿物药:雄黄、砒石、轻粉、硇砂等。 动物药:斑蝥、蟾酥、毒蛇、全蝎、蜈蚣 蜣螂、水蛭等 植物药:马钱子、鸦胆子、藤黄、 蛇六谷、 生半夏、生南星、乌头、狼毒等。 有毒中药制剂 斑蝥素、钩吻总生物碱注射液、华蟾素 、 藤黄注射液、鸦胆子油剂等。 皮癌净(红砒、指甲、血余炭) 三品栓(白砒、明矾、雄黄、没药等) 抑癌散(砒石、巴豆、大枣等) 有毒中药基因调控 砒石(三氧化二砷)既能下调凋亡抑制基 因,又能上调凋亡诱导基因的表达。 华蟾素低浓度时促进细胞分裂、增生和诱 导细胞分化,高浓度抑制细胞生长、 促进细胞凋亡 雄黄、氯化汞能诱导细胞凋亡 无毒中药基因调控 首乌(老年小鼠): mRNA达 4.9倍, P53 变浅(电泳显示)。 淫羊藿甙(人白血病细胞) :bc1-2,C-myc。 槲皮素:抑制癌细胞凋亡、抑制癌基因表达。 冬虫夏草(肾上皮细胞增殖): C-myc。 中药复方基因调控 抑 癌方与 FT 207相比,对大鼠肝癌 N ras、 H ras、 P53等调控,以抑癌方为优。 扶正荡邪合剂(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