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灾后民房恢复重建的调查.docx_第1页
关于我县灾后民房恢复重建的调查.docx_第2页
关于我县灾后民房恢复重建的调查.docx_第3页
关于我县灾后民房恢复重建的调查.docx_第4页
关于我县灾后民房恢复重建的调查.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我县灾后民房恢复重建的调查 我县是 XX 市“718”特大暴雨袭击的重灾县之一。 灾害发生后,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按照统筹 城乡发展的要求,发扬抗洪抢险的精神,怀着对受灾群众 深厚的感情,采取超常举措,突出规划引领、政策激励、 质量监管和精心服务,争分夺秒抓落实,走出了一条化灾 为机、科学重建、统筹城乡、好中求快的发展路子。目前, 全县 103 个集中安置点形成争先恐后的建设态势,可望于 XX 年 4 月底前全面竣工;9453 户民房致危加固修缮任务已 基本完成。 一、推进灾后重建的基本做法 特大暴雨灾害造 3736 户民房倒塌、9453 户民房致危、 10047 名群众无房居住的重大灾难。面对艰巨的重建任务和 紧迫的时间要求,县上采取了打破常规的得力举措。 第一,用统筹城乡的要求科学规划灾后重建。科学规 划是搞好灾后重建的前提。平利县坚持“全域平利、统筹 城乡”的规划理念,按照“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 鼓励进城入镇定居”的科学救灾原则,围绕“一城三区、 九镇百村”的人口布局,突出灾民生产生活、劳动就业、 社会保障、教育公平、医疗卫生等长远发展,高标准、高 质量编制灾民集中安置的建设规划。一是尊重科学,严格 程序。在充分论证、科学选址的基础上,对全县 103 个灾 民集中安置点,全部委托市级以上有资质的专业规划设计 单位进行统一规划设计。规划草案形成后,县上主要领导 专门召开规划评审会议,组织有关专家、领导对各乡镇的 安置规划草案逐一进行评审,再由规划设计单位根据评审 意见认真修改,最终形成正式规划,保证了规划的专业性、 可行性、前瞻性。二是突出乡村特色。在引入城市优点的 同时,保留农村特色,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使山体原 貌、河流植被、产业林园等不遭破坏。推广新颖别致的徽 式民居,既体现江南移民的文化特色,又具有旅游观赏价 值。三是注重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凡是 50 户以上的集中安 置点,都按照建设新型社区的要求,规划建设社区综合服 务中心、幼儿园、诊所、文化广场以及健身场地等公共服 务设施,做到一次规划到位、分年度建设配套。 第二,用政策激励的办法分类实施灾后重建。按照市 上的总体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的重建理念,用足用活灾后 救助政策,采取“因势利导、因户施策”的办法,分六种 方式推进灾民安置,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加快了 灾后重建步伐。一是集中安置。对在集中安置点统规建房 的,每户补助 1.7 万元,可申请 3 万元以内 3 年期贷款并 给予贴息补助,免收建房相关费用。对统规统建或联建楼 房的,除享受以上优惠政策外,每户再奖励 1 万元。二是 进城定居。对举家到县城购房定居、退出农村生产资料的, 除享受灾后重建补助及贴息贷款外,免收购房契税,享受 同城居民待遇;要求保留农村生产资料的,仍享受进城购 房定居的奖补政策。三是入镇定居。对到集镇按统规自建 的,由乡镇政府协调宅基地,享受灾后重建补助及贴息贷 款,免收建房相关费用;对在集镇购房的,每户再奖励 1 万元。四是分散建房。对在农村分散建房的,由乡镇选址、 国土部门审定、村组调剂用地,享受灾后重建补助和贴息 贷款政策,免收建房相关费用。五是购置农房。对购买农 村房屋、不再重建的,享受灾后重建补助政策;对进城入 镇购房定居,自愿将农村住房转让给受灾重建户的,给予 1 万元奖励。六是投亲靠友。对投亲靠友且户随人走、不再 建房的,除享受灾后重建补助政策外,另奖励 1 万元。截 止目前,全县已完成集中安置灾民 2249 户、进城定居 256 户、入镇定居 396 户、分散建房 449 户、购置农房 328 户、 投亲靠友 58 户,集中安置达到恢复重建任务的 77%。 第三,用抗洪抢险的精神强力推进灾后重建。面对繁 重的重建任务,充分发扬抗洪抢险的伟大精神,采取超常 举措,确保重建工作能够好中求快地按期完成。一是强力 推进工作落实。建立强有力的领导落实机制、部门联动机 制和工程建设进度倒逼机制。全县 39 个 50 户以上的安置 点,都有一名县级领导联点包抓,相关部门都有明确的责 任,每一个时段都有明确的任务,并把灾后复重建工作纳 入年度目标考核,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责任到位。二 是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建立严格的规划实施及工程监理机 制,从建设源头抓起,把好现场放线确址关,户户比照整 体规划布局准确入位;把好建材供应关,不让伪劣建材进 入工地;把好施工监理关,严禁私自偷工减料、随意施工, 杜绝伪劣工程。通过把好“三关”,实施全程质量监管, 确保规划执行的严肃性。三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采取项 目捆绑、资金统筹,实行以奖代补激励机制,有力地激发 了群众恢复重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灾民建房补助资 金监督,保证了灾后重建的顺利进行。 第四,用民本至上的真情倾力服务灾后重建。广大受 灾群众不仅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且精神也受到严重创伤。 各级党员干部感同身受,以扎实奉献的作风,同心协力为 受灾群众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一是干部坚守重建一线, 特别是责任到点的乡镇干部,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两 不误,从进点到现在,很少休假,始终工作、吃住在工地, 现场解决难题。许多安置点为保障物资供应,积极组织经 营业主把建材直供到工地。二是积极开展部门对口帮扶活 动,实行部门协同、特事特办,统一办理建房用地、用材 手续,免收一切费用,简化程序,限时办结,不让灾民分 散精力。三是实行建材市场价格干预措施,制发“灾民建 房购买建材优惠卡”,县物价、质监、工商、税务等部门 联合开展建材市场执法整治,明确主要建材的最高限价, 降低灾民建房成本。四是强化资金保障,向上争取民房重 建专项资金 9244 万元,县财政下拨灾民建房资金 1328 万 元;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灾民建房的信贷支持,统一组织 灾民建房贷款的信用审查和手续办理,全县已协调解决灾 民建房信贷资金 1 亿余元。 二、灾后重建显现出的主要特点 推进灾后重建工作,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 把灾后重建纳入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战略,通盘谋划、重 点突破,城乡一体、协调推进。目前已初步显现出以下三 个主要特点: 第一,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城镇化的路子。按照 “灾民集中安置,鼓励进城入镇到社区”的思路,通过县 城扩张、重点集镇拓展和选择条件好的自然村建设新社区, 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和农村新社区集中,迈出了农村城镇 化的坚实一步。一是县城引领安置。将灾后重建与鼓励农 民进城定居相结合,在县城规划区建设安置点,促进农村 人口有序向县城转移,目前从农村向县城转移人口达到 700 户 2500 人,其中,受灾群众 256 户 702 人。二是集镇带动 安置。政府因势利导,将受灾群众和居住在偏远高寒山区 及安全隐患地带的群众规划到集镇集中安置,实现了救灾 安置与集镇发展的双赢。三是农村新社区聚集安置。通过 建设集中安置点,打造聚集 3000 人以上的农村新社区。在 三种类型中,县城药妇沟村、老县镇太山村和长安镇高原 村等安置点还根据本地农民的实际需求,规划建设了七层 左右的住宅楼,实现了更有效地节约集约用地。同时,药 妇沟集中安置点还创造性开展农民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 设,切实解决特困农民的住房难题。 第二,集中安置点的产业定位比较明确。强有力的产 业支撑是广大农民从分散到集中居住后安居乐业的根本保 证。从规划入手,将灾后重建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规划 的集中安置点,全部布局在城镇规划区、工业集中区和特 色产业园区,使每个集中安置点都有明确的产业定位,为 集中居住后的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老县镇太山村、城关镇药妇沟村等集中安置点分别位于工 业园区,具有良好的就业条件;洛河镇莲花台村、长安镇 高原村等集中安置区,位于全县茶叶、绞股蓝生产基地, 且交通便利、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发展生态旅游前 景看好。 第三,灾后重建有力拉动了社会投资和经济增长。据 估算,全县灾民建房直接投资达 8 亿元,配套建设的道路、 河堤等基础设施投资达 1.2 亿元,可拉动建材生产、加工、 运输、销售、服务和劳务等相关产业的产值增长 1.8 亿元, 为当年全县的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灾后重建已经成为 近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同时,大规模的人口向县城、重 点镇和农村新社区集中居住,还可内生出大量三产服务等 就业需求,激发城乡经济发展的巨大活力,促进城乡要素 的加速流动,成为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对 未来的统筹城乡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对灾后重建工作的几点思考建议 今年各县区都不同程度地遭受灾害,当前也都面临繁 重的重建任务,我县的做法可供借鉴。同时,灾后重建毕 竟还处在进行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困难和矛盾,应 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第一,重建进度还需加快。确保明年 4 月让灾民全部 入住新居,既是市委、市政府的明确要求,更是我们各级 干部不容推卸的责任。实事求是地看,各地为加快灾后重 建步伐已经尽了全力,但由于建筑材料供不应求、专业技 工不足等客观因素影响,部分安置点的建设仍较缓慢。隆 冬将至,时间紧迫,特别是部分临时安置的灾民,需要尽 早入住新居。建议以乡镇政府为主体,县级有关部门密切 配合,一方面在更大范围内联系组织工程队,增加各安置 点的施工力量;另一方面,在当地挑选有一定基础的民工, 开展现场培训,使他们尽快成为技工,增加施工班次。 第二,建房成本增长趋势明显。由于我市灾后重建任 务大,建设工地多且开工集中,物资、劳力供不应求,建 材、燃油以及劳务工资等市场价格纷纷上涨。当前应从三 个主要方面入手,遏制价格上涨势头:一是政府有关部门 应强力介入,加大市场干预和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囤积居 奇、哄抬物价的行为;二是相关领导和部门应对本辖区灾 后重建对建材等的需求、供给进行测算,帮助制砖企业加 快生产进度、提高生产总量,支持钢材、水泥等建材营销 企业加大货源组织力度,用充足的货源保障供给、平抑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