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所长创先争优典型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司法所所长创先争优典型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司法所所长创先争优典型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司法所所长创先争优典型事迹材料.docx_第4页
司法所所长创先争优典型事迹材料.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司法所所长创先争优典型事迹材料 真情开“心锁”秉公解“法结” 记 XX 县 XX 司法所所长 * *是济宁市 XX 县 XX 司法所长,担任司法所所长十多 年来,先后获得全省优秀司法所长、济宁市首届“十佳” 司法所长、获得 XX 县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并荣立一等 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在调解纠纷、化解矛 盾、维护一方平安、服务和谐社会中尽职尽责、不辱使命。 一、履行职责不含糊,服务大局保稳定 说起 XXXX 镇,镇不大,却地处三个县市交界处,是革 命老区,XX 县第一个党支部就诞生在此地。这几年经济发 展快,半数以上的人都从事二、三产业,人员流动多,社 会治安管理难度大。由此而出现的抢资源、占山头、争土 地的纠纷连绵不断,在 95 年曾有 13 起土地纠纷到县、市 上访,甚至发生了一起近 200 人石材开发业主围堵镇政府 的事件。这些矛盾和问题在 1996 年末达到白热化,直接危 及到全镇的稳定。这个时候,镇党委、政府认识到司法所 能发挥独特的职能作用,最终选上*,让他当 XX 镇司法 所长。 面对党委、政府的任命,能否挑起司法所所长这个担 子,*心里也没有底,一方面,他是本地人,在家门口干 调解工作,乡里乡亲的抹不开面子;另一方面,尽管他有 一定的农村工作经验,但法律知识学得不好,充其量也就 是“半瓶子醋”,弄不好反而会“惹乱子”,心中底气不 足。但是党委、政府的信任,让他增强了信心,他勇挑重 担、认真履行职责,为维护一方平安、服务和谐社会尽最 大努力。*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努力学习法律法规知 识,向老同志学习掌握业务技能。没有书就买,弄不懂就 问,镇里不行就去县里,出门就带记录本,他还主动要求 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培训班,认真把学到的业务知识与 自己的农村工作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自己孜孜不倦的学习, 终于熟练地掌握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和一定的调解业务 技能。 有了“金刚钻”,*不仅增强了干好工作的勇气,而 且思路也开阔了,他便带领全所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工 作中,认真履行各项职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镇党委、 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保一方和谐平安。 一是积极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始终牢记“稳定 压倒一切”的重要性,坚持每月一次小排查、每季一次大 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想方设法地 逐一予以调处,尤其针对上访矛盾纠纷隐患。记得 XX 年 8 月 27 日,道士庄村民孔某家的责任田,被 6 家锯厂的石粉 水流淹没,造成庄稼减产,村里调解多次不成。接案后, *走访了村干部,淹地事实清楚,但具体是哪几家都不承 认,有的户说:“俺的水没有流过去。”还有的说:“可 能晚上撒了口子流的。”孔某说:“如果说不包损失,我 就上访,早晚得有管着他们的”。针对这一现状,*采取 慢、稳的思路,首先做孔某的工作,请他相信村、镇会给 出一个满意的答复,他又亲自到每个锯厂实地查看,掌握 了共同侵权的事实。接着,又把 6 家锯厂负责人请到受损 的责任田上,就事论事,让大家一个个表态,经过现场调 解,达成了按锯厂实际拥有锯的数量来分担赔偿责任的协 议。最终将 1100 元赔偿款亲自收齐后交给孔某,圆满化解 这起即将上访的纠纷。 二是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多年的工作实践使 *深深体会到,维护社会稳定,不仅要从化解矛盾方面着 手,还要通过法制宣传教育,让群众学法、知法、守法, 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种民间纠纷的发生,确保稳定。 根据 XX 镇实际,经镇委镇政府研究,所里制订切实可行的 “四五”、“五五”普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牵头组织 不同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公证法宣传活动、 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宣传月活动、镇、村干部法制培训、 安全生产法宣传赶大集活动、“送普法书进农家”活 动,12.4 法制宣传日等,邀请县司法局领导和县里知名律 师为外出打工人员、中小学生、妇女、老人进行法制讲座, 解答法制疑难问题,增强了村民的法制观念,提高了全镇 干部的依法行政水平。 三是帮教、感化刑释解教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 会后,常常受到社会歧视,多数生活来源无保障,心理压 抑,情绪不稳定,极易与他人发生矛盾,产生纠纷,甚至 重新犯罪。为消除这一不安定因素,*总是把他们当成自 己的亲人,用一颗滚烫的心,竭尽全力为他们解决实际困 难。岔河村的张某,曾是原镇供销社的一名职工,因伤害 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5 年,减刑获释后,没有收入来源,孩 子上学没保障,家属出国打工。*了解情况后立即赶到他 家,进行帮助教育,开导他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并找 到原单位询问和单位牵扯的一些问题。开始,原单位以倒 闭为由不予过问,经过*三番五次找领导交涉,最终单位 同意,将其在职期间的补偿费 6 千余元归还,使张某感到 出狱后没被社会遗弃,仍然感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几年来, 经过*及全所同事们的努力帮教,XX 镇 36 名刑释解教人 员,无一人重新犯罪。另外,由于他坚持原则,办事公道, 镇政府又把村里经济合同统一纳入司法所管理,统一存档, 实施合同监管,有效地避免了因村干部暗箱操作而产生的 上访和纠纷,促进了辖区社会稳定。 14 年来,*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各项 职责,调处化解各类民事纠纷 800 多起,防止矛盾激化 60 多起,制止群众械斗 30 余起,代写法律文书 300 余份,协 办各类公证 1000 余件,协助 20 余名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 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有效维护了 XX 镇的经济发展和社 会稳定的大局。 二、不辞劳苦献赤诚,一片丹心为百姓 作为调委会主任,天天就是与基层群众打交道,为的 就是父老乡亲平安祥和,安居乐业。记得 1997 年 3 月的一 天,不少人看到*用自行车带着两个杨树墩子从县城回来。 有人不解地问:“老朱,你买这杨树墩子干什么?切菜哪 有用这个的”。他笑着说:“这不是切菜用的,是为了查 树龄,调解案子做依据的。”事情是这样的,尚庄村两户 人家因为地头上两棵树的所有权发生争执,都说这树是自 己栽的。一个说:“我栽了 18 年了。”一个说:“这是我 23 年前栽的。”经过调查,两家确实都在地头上栽过树, 然而这树到底是谁栽的呢?还真不好判断。看着已经杀倒 的树,两家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越闹越凶的时候, *突然想到了俺村的一个老木匠,曾说过查年轮就知道树 龄了,为了具有说服力,第二天他便与村干部一起锯了一 段底节,送到县林业局进行鉴定,在林业局出具的鉴定书 面前,双方当事人终于心服口服地接受了调解。 XX 年冬季,魏南村两农户因相邻的宅基胡同引发纠纷, 扬言要动刀动枪。*登门调解时,发现两家背后都有家族 势力在鼓动,说到底是个“面子”问题,但如果处理不好, 可能引发两个家族的械斗。其中一家他连续去了四次也没 有见到人影,为了见到当事人,*冒着大雪赶到当事人的 家,当时天还不亮,他就站在大门外等。大约 6 点多钟, 当事人的孩子开门上学,发现门口有人,吓了一跳,赶忙 把家长喊了出来,这时*已成了雪人。真诚感动了当事人, 双方终于同意调解。于是他再分头做工作,讲康熙年间礼 部尚书张英的家书,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几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又谈为子孙后代长 远考虑、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再劝两家退一步海阔天空, 让三分心平气和。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的 调解,双方的冰冻逐渐融化。西家说:“所长,这事说开 了也没么,我就图争一口气。要不我先让他,改门往西走。 ”东家听说后,激动得马上表态:“既然西家让了,咱也 不是不讲理的人,正好我院里有三百块砖用不着,就送给 他家盖新门楼。”至此,一场干戈化为玉帛。 类似这样的纠纷,全镇每年都发生几十起。这些虽然 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但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关系群 众利益,关系农村和谐稳定,鸡毛蒜皮的事也是大事。化 解这些纠纷,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头上的白发也凭添了 许多,但他无怨无悔。每当看到纠纷双方满脸笑容地握手 言和,*的内心就充满了成就感,疲惫的身心又充满了活 力。 三、坚忍不拔解死结,忍辱负重保平安 俗话说:调解难,人命关天难上难。调解非正常死亡 事故,是乡镇调解工作最难做的事。这类案子几乎都伴随 着激烈的矛盾冲突,先是停尸堵门,再是一触即发的群众 械斗,后是在赔偿数额上争执不下。在激烈的冲突中,情 绪激动的双方又常常把矛盾的焦点集中在调解人员身上。 对*来说,被当事人恐吓、辱骂,简直是家常便饭。遇到 这种情况,他总是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和正义感,凭着真诚 和耐心,寻求当事人的理解,再按照法律程序一步步地调 处。 XX 年 3 月,镇里开街扩路,岔河村年仅 19 岁的孔某受 雇在 XX 四村拆房时,不慎被楼板当场砸死。死者亲属 20 余人赶到出事地点,要求房主偿命。双方争吵激烈、互不 相让,械斗一触即发。*赶到现场后,冲到双方中间,大 声喊道:“不准动手,打架闹事是违法的,人死不能复活, 请你们相信我,司法所会给你们公平处理。”语音刚落, 死者亲属立即把矛头指向了他,有个楞头小伙子指着*说: “你算老几,又不是公安,还能逮人?”还有的说:“你 处理不好,我们给你没完。”*接着对大家说:“你们的 心情我能理解,但你们这样闹,能解决问题吗?请你们相 信我,一定会把这事处理好。”经过反复劝解,死者家属 终于随他到司法所接受调解。事态得到了初步控制。但随 后对赔偿数额又发生了争执,尸体迟迟不火化。面对僵局, *没打退堂鼓,而是从法律到政策,从政策到情理,耐心 细致不分昼夜地进行调解。就这样,通过连续六天的反复 做工作,双方最终达成赔偿协议,并办理了赔偿协议公证。 XX 年 8 月 6 日,XX 镇北部山区,近百家大大小小的石 材企业正干的热火朝天。“轰”地一声闷响之后,传来了 凄厉的惨叫声:“炸死人了、炸死人了”。原来,受雇于 某石材公司的兄弟俩在放炮作业时,哥哥因排哑炮失误被 炸身亡。失去理智的弟弟,要找公司老板拼命。*和同事 去调解时,情况却突然发生了新的变化,死者家属一口认 定是谋杀而不是意外。对此,他当即立断,马上让石材公 司报警。*知道刑事案件是不能调解的。在经过公安机关 现场取证,排除谋杀后,他才继续开展调处。然而调处进 行得异常艰难,在第一次调解时,就遭到了死者家属的围 攻,死者的弟弟更是不理智,一拳打在他的胸膛上,嚷道: “快滚,别找挨揍。俺家的事儿你司法管不了,不行我也 给他们一个炸药包,一命抵一命。”当时这一拳打得他胸 疼气闷,心里很不是滋味。旁边一些好心人就势劝我: “老朱,算了吧,好心没好报,何苦呢?”但*认为,死 者家属失去亲人,出现不理智,情有可原,既然我干了这 项工作,就得有吃苦受气的肚量。这个案子*前前后后整 整用了 18 天时间,在双方之间跑了 30 多趟,才最终达成 调解协议。这期间,他的自行车胎被人扎了 4 次。有一次, 在回家的途中,车胎又打了炮,前不靠村,后不着店,只 好推着车子走了近十里路,回到家已是半夜了。 14 年间,*凭着一份责任心,一股韧劲,一种不成功 不罢休的精神,妥善调解了 30 余起非正常死亡事件,没有 一件落下后遗症。每当那些曾侮辱过他的人,真诚地向他 打招呼问好的时候,委屈的苦水就变成了甘甜的美酒。群 众都是善良的,为了他们的平安,*甘愿承受了所有的委 屈! 四、无私奉献终不悔,壮心不已再奋蹄 由于超负荷工作,54 岁的*患高血压、高血脂已多年, 常年吃药,但他仍坚持干好工作。长年奔波忙碌,无暇顾 及亲人和家庭。在家务农的妻子埋怨他:“你净是天黑才 进家,农活也不干,钱也没多挣,你图什么。”*的弟弟 也劝道:“别再干吃苦受气的活了,办个内退,跟我们合 伙跑运输,一年怎么也挣个两三万。”面对这些劝说,他 总是淡淡的一笑。记得在 XX 年秋季,家属找拖拉机耕地, 要他回来帮忙,他答应了,谁知刚刚下地,手机就响了, 镇政府通知马上到魏北村,调解一年轻妇女喝农药死亡的 纠纷,这时撒着化肥的妻子直起腰来,什么话也没有说, 只是哀怨地看了他一眼。*心里一酸,泪水在眼眶里直打 转。这些年来,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