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质量创新要动力—xx市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docx_第1页
向质量创新要动力—xx市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docx_第2页
向质量创新要动力—xx市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docx_第3页
向质量创新要动力—xx市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docx_第4页
向质量创新要动力—xx市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向质量创新要动力XX 市全面推进质量强 市建设 向质量创新要动力XX 市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XX 质量技术监督局 XX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将其作为贫 困地区追赶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全面建设质量强市,推 动生态优势资源向优质产品转变、优质产品向名优品牌转 变。 一、主要做法 理念创新后发也要高点起步。 XX,地处四川东北部,既是革命老区,又是一座年轻 的城市,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森林覆盖率 56%,生物资源多样,被称为“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山地重要 的生物基因库”和“绿色生物宝库”。XX 是国务院秦巴 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确定的三大中心城市之 一,欠发展、贫困程度深,处于传统农业的转型期、工业 化的初始期、城镇化的起步期、扶贫开发的攻坚期、后发 地区加快发展的追赶期,面临追赶跨越发展和转型发展的 双重任务。 XX 市委、市政府面对基础差、底子薄的实际,在市第 三次党代会上鲜明提出“后发也要高点起步,决不降 低发展质量”,坚持做大规模与提升质量效益并举,走质 量强市之路,建设“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市委书记李 刚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 XX 良好生态环境优势、生态品牌 优势,走出一条更加符合 XX 实际的低碳绿色生态发展路子, 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要用统 筹的方法,兼顾速度、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的快速健 康发展。市委主要领导的论述及市党代会的部署,在为 XX 质量工作指明方向、提出要求的同时,也将质量融入了 XX 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大局中。 近年来,XX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二产业增加值在 GDP 中的比重由 XX 年的 33.8%增长到 XX 年的 46%;工业占 GDP 的比重由 XX 年的 21.9%增长到 XX 年的 27.4。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由 XX 年的 3902 万元增 长到 XX 年的 7662 万元;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逐年 下降,XX 年至 XX 年分别下降 5%、2.1%、2.47%、2.86%。“巴药”、新型建材等战略性 新兴产业、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起 步发展。 机制创新社会共治抓质量。 XX 市通过创新质量工作领导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 制、投入机制,构建起了“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调联动、 企业主体责任、依靠行业自律、动员群众参与”的质量共 治格局。一是创新质量工作领导机制。成立了质量暨标准 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领导小 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 担任副组长,市级 30 多个相关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 办公室在市质监局,市质监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市委、 市政府每年召开一次质量工作大会,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四 大班子的分管领导出席会议,各县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 及市级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 2 次 全体会议,专题分析总结、安排部署质量工作,形成了常 态化推进机制。二是创新质量考核机制。制定XX 市质量 工作考核办法,以硬措施推动质量工作任务完成,把质 量工作作为硬指标,纳入对各县、各部门绩效考核内容, 采取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实行目标进度监 控,由市质监局每季度报送监控情况,市委目督办汇总通 报。三是创新质量激励机制。市政府出台市长质量奖评 审管理办法,设立“市长质量奖”,并在财政还很困难 的情况下给予每户企业 20 万元奖励;各县区政府都设立了 县区长质量奖。市、县区两级政府还对获得地理标志产品 保护、名牌产品、有机认证产品及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 目、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订等有关单位和企业分别给予 5-30 万元的奖励,经费由财政解决。各县政府都建立了质 量奖励制度。四是创新质量投入机制。设立质量发展专项 资金,用于质量基础建设、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质量管理 人员培训等,并每年按 10%的幅度增长;引导项目资金向名 牌产品企业、标准化创新企业倾斜,经信、科技、环保等 部门的项目资金都优先向质量管理先进企业投入;配套投 入,放大资金使用效益,质检总局、省质监局安排给 XX 的 项目资金,同级财政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的配套经费,力争 实施一个项目,树立一个标杆。 管理创新坚守根本和底线抓质量。 认真贯彻落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 的工作方针,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一是大力实施品牌战 略,推进“三牌共建”。坚持品牌建设与区域形象推广相 结合,既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全面 介入,积极争创更多、更优的品牌。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 宣传、促销、推广的作用,推动以综合品牌为引领、区域 品牌为重点、企业品牌为基础的“三牌共建”。实施“五 创联动”,将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与创建环保 模范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文明城市联动推进,不 断提升城市品质,着力建设“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 和谐、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市。打造“巴食巴适”综合性 农产品公用品牌,将椴木耳菇、高山茶叶、食饮巴药、生 态畜禽、优质粮油、特色果蔬、巴河水产、风味食品等八 类特色优质农产品推出大巴山,为千家万户提供了安全、 放心的食品。积极发展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标准化 的现代产业,建设“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1 个、 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2 个。通江银耳等 13 个产品 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获“中国驰名商标”3 件,“中 华老字号”2 件,“四川名牌”产品 26 个,“三品一标” 产品达到 238 个,被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核桃之 乡”、“金银花之乡”、“富硒茶之乡”、“黄羊之乡”、 “四川省农产品产地无公害化市”。创建国家 AAAA 级旅游 景区 2 个,国家森林公园 4 个。二是发挥标准化引领作用, 助力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发展主战场在哪里,标准化就跟 进到哪里。充分发挥标准化引领作用,开展标准化良好行 为企业推广活动,20%的规模以上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大抓 农业标准化,实施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18 个,省级 项目 28 个,开展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建设。全国首个新农村 建设综合标准化示范市获批创建,实施“巴山新居”工程, 探索制定新农村建设规范等区域性地方标准 52 个,建 立了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与管理、环境保 护、新农村建设评价等方面的“巴山新居”标准体系,并 编印通俗易懂的巴山新居标准化简明手册进行宣讲示 范,全市已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幸福新村 45 个,“农民就地变市民”成为贫困地区新型城镇化的 有效实现形式。扎实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XX 市被命名为 第三批“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市”,8 家旅游企业被评定 为“旅游标准化示范企业”。三是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强化技术支撑。着力构建技术支撑体系,围绕“一县一园 区、一园区一主业”的产业规划,合理布局检测机构,建 设省级质检中心 1 个;试点探索检测机构跨部门整合,建 设公共检测平台,解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问题。四是加 快计量发展,保障量值传递准确可靠。出台XX 市计量发 展规划,完善量传溯源体系。市级每年研究建立、更新 提升 22 项以上,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计量标准体 系逐步健全,保证量值准确可靠。完善计量诚信体系。推 动经营者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在服务领域推行计量器具强 制检定合格公示制度,扩大社会监督;逐步建立诚信计量 分类监管和计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健全失信惩戒机制。 五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日常监 管,全市工业产品抽查合格率稳定在 92%以上,食品安全抽 查合格率稳定在 95 %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查合格率稳 定在 96%以上,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 100%; 加强重点突出问题整治,开展“质检利剑行动”、“红盾 春雷行动”、“食品安全百日整治行动”,对食品、农资、 建筑材料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进行整治,查处了一批典 型案件,司法处理了一批质量违法犯罪分子,有效维护了 良好的市场环境。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加大质量 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和预警机制,把安 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 了保障。 措施创新凝心聚力抓质量。 质量问题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又是全局 性问题,涉及面广、任务重,必须凝聚各方力量,形成 “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浓厚 氛围。一是上下联动。质检总局领导曾带队亲临 XX 指导质 量兴市活动,省质监局主要领导多次到 XX 出席全市质量强 市大会、标准化工作大会,亲自指导 XX 的质量工作。XX 市 先后已三次与省质监局签订局市合作协议,并不定期 召开联席会议,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在争创“全国质量强 市示范城市”的同时,各县区也积极创建“四川省质量强 市示范城市”,平昌县已通过预验收,巴州区、通江县、 南江县已获准创建。二是部门联合。市委、市政府将各项 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形成既分工负责、又协调联动的工 作机制。建立质量专家库,“市长质量奖”的评审、质量 状况的分析等,都由各部门、各行业的专家共同参与、共 同会商。加强行刑衔接,严厉打击质量违法犯罪行为。三 是社会联系。建立质量社会监督员制度,市、县区两级共 从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负责人、社区负责 人等社会各界聘请监督员 300 余名,架起了质量沟通桥梁 和纽带。加强中小学生质量教育,建设中小学生质量教育 社会实践基地 2 个,每年接待中小学生 1000 余人次。发挥 舆论监督作用,与 30 余家媒体建立合作机制,在报刊、电 视台、网络等媒体开办质量宣传专栏、专题,以召开新闻 发布会等形式,宣传质量工作成果,推广优质产品和质量 管理典型,曝光质量突出问题。建立食品等产品质量有奖 投诉举报制度,开通 12365、12315、12331 等热线电话,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开展质量知 识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工地活动,广泛宣传质量 知识。 二、几点体会 质量强市是质量强国的基础工程。 建设质量强国,是中央适应新形势、新挑战做出的战 略部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地方各级政府按照国务院 的统一部署,加强领导、整体推进。质量强国和质量强市 都必须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这一目标来开 展,无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都应当行动起来。特别是后发 地区更是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高点 起步、高端切入,“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 发展”。 改变后发地区落后面貌、实现跨越发展必须走质量强 市之路。 实践证明,XX 这样的欠发展地区要想发挥后发优势、 追赶跨越,就必须坚持质量创新驱动,把质量工作贯彻到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和 各个环节,尤其要把质量作为城市发展的生命线,决不可 搞粗放扩张降低质量标准要求。 后发地区更需要质量发展方面的支持。 由于欠发达、区位受限等原因,后发地区质量发展基 础差、底子薄、人才匮乏,需要国家、省级有关部门在政 策上给予支持,帮助增强质量强市建设的信心;在检验检 测等质量基础设施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