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气集输管线和燃料气返输管线同沟敷设设计书_第1页
酸气集输管线和燃料气返输管线同沟敷设设计书_第2页
酸气集输管线和燃料气返输管线同沟敷设设计书_第3页
酸气集输管线和燃料气返输管线同沟敷设设计书_第4页
酸气集输管线和燃料气返输管线同沟敷设设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酸气集输管线和燃料气返输管线同沟敷设设计书 5 线路设计 5 计参数 计压力 酸气集输管线设计压力为 当于 00);燃料气返输管线设计压力为 当于 00)。 计温度 酸气集输管线设计温度为 60 ;燃料气返输管线设计温度为常温。 5 路走向 普光气田大湾区块集输管网集气管线和燃料气返输管线同沟敷设,具体的线路走向按照 7 段进行描述 (详见图 5,分别为: 气站集气 总站 、 气站 气 站、 气站 气站、 气站 气站 、 气站 气站、 气站 气站、 气站 气站 ; ( 1) 气站集气 总站 (桩 线外径 508) 的管线从 气站出站向西翻越一座小山梁后向西南方向沿着梯田敷设,在李山溪村东向南穿越李山溪隧道,接着穿越净化厂取水管线后继续向南敷设,在净化厂东穿过新建电缆沟,而后向西南方向敷设,最后与主体集输管线向西同沟敷设到达集气 总站 。详细的线路概 况见说明书 此段管线水平长度为 2971m, 空间长度 约 3139m。 ( 2) 气站 气站(桩 线外径 508) 的管线从 气站出站后向西敷设跨越一处冲沟后穿越王二梁隧道,接着向西翻越一处山梁后再穿越白山坡隧道,而后向南敷设,在猫儿坪跨越樟木树沟,接着在猫儿坪村南沿着梯田向南敷设,跨越两次冲沟后向南穿越诸唐湾 1#、 2#隧道,最后在大鱼滩村北穿越后河后到达 气站。 详细的线路概况见说明书 此段管线水平长度为 8776m, 空间长度 约 9532m。 ( 3) 气站 气站(桩 线外径 457) 的管线从 气站出站后向南沿着梯田敷设,在严家塝西南翻越一处低山,接着继续向南敷设,在李家山村南穿越李家山隧道后向南沿着梯田敷设,而后向西南方向穿越立石寨隧道,在分水沟村北跨越一处冲沟,然后翻越一处陡坡,在分水沟村西跨越一处冲沟,接着在观音寺村南沿着梯田向西南方向敷设,最后到达 气站。 详细的线路概况见说明书 2 此段管线水平长度为 3627m, 空间长度 约 3953m。 ( 4) 气站 气站(桩 线外径 273) 的管线从 气站出站后向西南方向沿着梯田敷设,在赵家坡村南跨越一处冲沟,接着穿越灌木丛向西敷设,在黄柳树垭豁穿越黄柳树隧道继续向西敷设,翻越一座山梁后向西北方向敷设,最后到达 气站。 详细的线路概况见说明书 此段管线水平长度为 2164m, 空间长度 约 2372m。 ( 5) 气站 气站(桩 线外径 的管线从 气站出站后向南沿着梯田敷设,在庙子沟村南跨越一处冲沟,接着向南翻越一处低山,最后到达 气站。 详细的线路概况见说明书 此段管线水平长度为 1617m, 空间长度 约 1697m。 ( 6) 气站 气站(桩 线外径 273) 的管线 从 场东边的隧道口南约 5m 处作为线路的起点,向东南沿山坡的梯田缓慢上坡敷设到庙垭豁,走到高点后顺梯田 下坡敷设至山梁下。经 “厌家槽隧道 ”向南穿越大山,再沿南面山坡向东南爬坡至 场陡崖的东北面坡口。 详细的线路概况见说明书 此段管线水平长度为 1971m, 空间长度 约 2040m。 ( 7) 气站 气站(桩 线外径 的管线 在 场南边为起点,向南跨越冲沟后,垂直爬上小山包,然后顺山脊梯田向西至坡脚处,经隧道穿越山梁进入 场。 详细的线路概况见说明书 此段管线水平长度为 870m, 空间长度 约 1088m。 5 艺计算 力计算 ( 1)酸气管线水力计算结果 根据净化厂接收压力 G)返算并优化各管段起点压力和管径,酸气管线水力计算结果见表 5 表 5酸气管线水力计算结果表 序号 管 段 管段长度 ( m) 设计输量( 104m3/d) 起始点计算压力( 管线外径 ( 1 气站集气 总站 3139 910 508 2 气站 气站 9532 860 508 3 气站 气站 3953 690 457 4 气站 气站 2372 360 273 5 气站 气站 1697 220 气站 气站 2041 270 273 7 气站 气站 1088 210 3 注: 表 中管段长度为站间管线长度。 ( 2)燃料气返输管线水力计算结果 燃料气返输管线水力计算结果见表 5 表 5燃料气管线水 力计算结果表 序号 管 段 管段长度 ( m) 设计输量( m3/d) 管线 计算压力( 管线外径 ( 1 气站集气 总站 3139 71272 气站 气站 9532 71272 气站 气站 3953 71272 气站 气站 2372 23403 气站 气站 1697 12765 气站 气站 2041 15956 气站 气站 1088 4255 热力计算 ( 1)酸气管道热力计算结果见表 5 表 5酸气管道热力计算结果表 管段 管径 ( 输量 ( 104m3/d) 起点温度( ) 末点温度( ) 60 502 273 220 405 20 404 273 360 403 457 690 402508 860 401508 910 :表 5,干线管径为 管道为三层 腐管道,其余管道都加 40 管壁厚计算 ( 1)酸气管线壁厚计算结果 酸气管线壁厚计算结果见表 5 表 5酸气管线壁厚计算结果表 公称 直径 外径 ( 设计压力 ( 钢种等级 直管段计算壁厚( 直管段选用壁厚( 弯头计算壁厚( 弯头选用壁厚( 200 360 无缝钢管 6 250 273 360 无缝钢管 0 450 457 360 无缝 钢管 8 0 500 508 360 管 5 注 :本工程 酸气 管网不采用冷弯弯管。 ( 2)燃料气返输管线壁厚计算结果 燃料气返输管线壁厚计算结果见表 5 表 5燃料气返输管线壁厚计算结果表 4 公称 直径 外径( 设计 压力 ( 钢种等级 直管段计算壁厚 ( 直管段选用壁厚 ( 弯头计算壁厚 ( 弯管计算壁厚 ( 弯头和弯管选用壁厚( 80 245 无缝钢管 00 245 无缝钢管 150 245 无缝钢管 线路截断阀室间距计算 ( 1)阀室间距计算结果 不同管径的阀室间距计算结果见表 5 表 5不同管径的阀室间距计算结果表 阀室分段 管径 地区类别 计算结果( m) 备注 气站集气 总站 类 932 实际阀室间距因环境及穿(跨)越的影响有所不同 ,但均应小于本表计算结果。 气站 78 气站 024 气站 734 气站 942 气站 690 气站 904 5 路用管 气管道线路用管 本工程集输管道中的 压超过 于高含硫化氢输送系统。酸气输送管道材料根据 择, 管子采用 183360直缝 缝埋弧焊钢管, 括 管子采用 183360 无缝钢管,同时对材料和缓蚀剂提出相应的要求,配合全面有效的腐蚀监测设施对腐蚀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并根据现场条件对所选抗硫管材进行 验和评价及焊接工艺评价。本工程各段酸气管线的管道规格和管材等级见表 5 表 5本工程各段酸气管线的管道规格和管材等级表 序号 管 段 直管段 规格 弯头 规格 管材等级 1 气站集气 总站 508508360 管 2 气站 气站 508508360 管 4 气站 气站 45728 457360 无缝 钢管 5 气站 气站 273273360 无缝钢管 6 气站 气站 360 无缝钢管 7 气站 气站 273273360 无缝钢管 8 气站 气站 360 无缝钢管 料气返输管道线路用管 5 本工程燃料气返输管线管道材料根据 1999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 第 2 部分: B 级钢管选择,均采用 缝钢管。本工程各段燃料气返输管线的管道规格和管材等级见表 5 表 5燃料气返输管线的管道规格和管材等 级表 序号 管 段 管线规格 弯头、弯管 规格 管材等级 1 气站集气 总站 245 无缝钢管 2 气站 气站 气站 气站 气站 气站 气站 气站 气站 气站 气站 气站 线防腐 对站外埋地集输管道采取涂层与阴极保护的联合保护方案。 下(包括 集输管道保温采用聚氨脂泡沫,保温层厚为 40温层内管道防腐层推荐采用无溶剂环氧涂料,补口采用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套。 E 防腐结构,补口亦采用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套。 集输管道采 用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整个集输系统共设 5 座阴极保护站, 分别设在 402、 气站。 详细的防腐技术要求详见防腐专业说明书。 (加进来) 5 道敷设 管道的敷设方式随地形、地貌的变化表现出多样性,一般地段按普通方式执行,特殊地段需要采用特殊方法和相应的保护措施。 般地段敷设方式 除一些 “V”字型河谷、冲沟采用直跨方式外,全线其它管段均以沟埋方式敷设,各段集气管线和燃料气返输管线都是同沟敷设。一般地段管沟尺寸要求如下。 ( 1)管沟开挖 开挖管沟前,应向施工人员说明地下设施的分布情况。在地下设施两侧 3m 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 挖,并对挖出的地下设施给予必要的保护。对于重要地下设施,开挖前应征得其管理单位的同意,必要时应在其监督下开挖。 管沟开挖的方式有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必要时还可采用爆破开挖。 一般地段管沟开挖时,管顶覆土深度要求不小于 道通过岩石层、卵砾石地段时,管沟应超挖 用细土或砂浆深挖部分垫平后方可下管。管沟回填时,应先用细土回填至管顶以上 可用土、砂或粒径小于 100碎石回填压实。管沟回填土应高出地面 经过一些河流、沟渠、陡坡、陡坎时,为满足管道的弹性敷设要求及管道的轴向稳 定性,局 6 部地段应适当挖深,管沟宽度适当放大。 ( 2)管沟边坡 根据线路的特点,一般地段管沟边坡坡度执行以下规定: 表 5深度在 5m 以内管沟最陡边坡坡度 土壤类别 最陡边坡坡度 坡顶无载荷 坡顶有静载荷 坡顶有动载荷 中密的沙土 1: : : 密的碎石类土 (充填物为沙土) 1: : : 塑的粉土 1: : : 密的碎石类土 (充填物为粘性土) 1: : : 塑的粉质粘土、 粘土 1: : : 黄土 1: : : 土(经井点降水) 1: 硬质岩 1: 0 1: 0 1: 0 特殊地段、管沟挖深超过 5m 时,可根据实际倩况,采取边坡适当放缓,加支撑或采取阶梯式开挖措施。 ( 3)管沟底宽 表 5沟底加宽裕量 K 值 (m) 施工方法 沟上组装焊接 沟下组装焊接 地质条件 旱地 沟内有积水 岩石 旱地 沟内有积水 岩石 b(m) 管沟深度大于 3m 而小 于 5m 时,管沟沟底宽度应按上式计算值再加宽 0.2 m;当管沟深度超过 5m 时,管沟沟底宽度应根据工程地质情况酌情处理。 ( 4)管沟回填 岩石、砾石区的管沟,应在沟底先铺设 的细土或细砂垫层且平整后方可管线下沟,对于管沟坡度较大,散土无法固定,细土垫层必须全部用编织袋或草口袋装袋,由下而上堆码回填,在堆码时必须分层交叉;有空隙的地方,再用散土填充。回填岩石、砾石区的管沟时, 必须用细土或砂(最大粒径不超过 3填至管顶以上 ,方可用原土,回填压实,其回填土的岩石和砾石块径不得超过 100管沟回填应留有沉降裕量,一般高出地面 道出土端、弯头两侧非嵌固端及 稳管墩 处,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管沟回填后,应恢复原地貌,并保护耕植层,防止水土流失和积水。 殊地段敷设方式 ( 1)冲沟地段 冲沟地段采用跨越方式跨过冲沟,由跨越专业设计桁架,管子从桁架上通过冲沟。 ( 2)陡坡地段 为防止陡坡地段雨水冲刷管沟,设计在管沟 内每隔适当距离设置截水墙,采用浆砌石砌筑, 7 同时作好导水排水措施 。 在侧坡敷设管道时,一般要先开辟一条作业带,然后在作业带靠近山坡一侧挖沟埋设管道,雨季施工时,要作好排水设施 ,以免冲毁管沟和施工作业带,同时还要注意坡体的稳定。 ( 3)冲涮严重地段 由于受地形限制,线路局部沿山间谷地河床埋设,河床分布有砂卵石、巨石、大漂石的,也有基岩裸露的,雨季时山间谷地河道内水流量大、流速快、冲涮严重,水害威胁管线的安全,为了防止管道周围水土流失,造成管道架空,对冲涮严重段管线应埋入最大冲刷深度之下或采用现浇细石砼的方式防护。 ( 4)隧道 现场条件不具备管沟敷设的高陡边坡选用山体隧道,隧道的斜度要小于 30,隧道内设计水泥支墩 、 管托支撑和固定管子。 道转角 管道水平及竖向转弯,根据 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弹性敷设、冷弯弯管和热煨弯头来处理。 ( 1)弹性敷设 平面转角小于或等于 3,纵向转角小于等于 2时,管道敷设按自然弯曲考虑,管沟开挖和管道组装焊接中不作为转角处理。平面转角大于 3,纵向转角大于 2时,应根据实际角度及现场地形及地质条件,优先采用弹性敷设方式,但弹敷角度不宜超过 5。弹性敷设曲率半径为R1000D。但对山区及石方段优先采用冷弯管。 ( 2)冷弯弯管 弹性敷设无法满足管道敷设变向要求时,应优先采用冷弯弯管来达到变向要求。冷弯管的壁厚尽量与主管壁厚一致,当强度计算不能满足要求时 ,冷弯管壁厚需要加大一个等级。本工程中集气管线不采用冷弯弯管,燃料气返输管线冷弯弯管的曲率半径为: R 30D。对于燃料气返输管线,冷弯弯管的角度不超过 30。 ( 3)热煨弯头 转角比较大,并受现场地形、地物等条件限制,冷弯管难以适应转角要求时,可采用热煨弯头。本工程集气管线和燃料气返输管线热煨弯头的曲率半径均为 R 4D。热煨弯头建议用系列定型弯头,弯头系列差为 5,集气管线采用的系列定型弯头为 5、 10、 15、 20、 25、 30、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共 18 种;燃料气返输管线采用的系列定型弯头为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共 13种。 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热煨弯头与冷弯弯管之间的组合规定如下: 地形起伏平缓、施工作业方便且石方少的地段,尽可能采用冷弯组合方式。地形复杂、施工作业地带狭窄的地带或石方段,冷弯弯管组合使用受到限制,使用系列化煨制弯头。设计中对每处角度给出最接近的定型弯头,应用弯头与理论计算角度之间形成的最大偏差为 对此偏差可以在施工 时以局部加深管沟、调整两侧直管段位置来实现弯头连接。 8 6 穿(跨)越工程设计 6 流穿(跨)越 本工程河流穿(跨)越有后河跨越。本工程大中型河流穿(跨)越一览表见表 6 表 6大中型河流穿(跨)越一览表 序号 管 段 跨越位置 长度( m) 穿跨越方案 1 401 集气站 12架跨越 河跨越 ( 1)后河跨越概况 后河宽约为 150m 左右,属中型河流。本工程共跨越后河一次,在 气站 气站管线之间。其中: 气站 气站管段跨越后河的跨点在桩 桩 近。跨越段的管线有一根集气管线、一根燃料气管线和预留 污水管线,其中集气管线采用直缝埋弧焊钢管,管道规格为 508料气返输管线采用 缝钢管,管道规格为 。 ( 2)地形、地貌 后河属季节河流,两岸为山地缓坡,地表农田绿地,交通不便,目前跨越处的后河一岸只有一条宽约 4m 的土路。 ( 3)跨越方式 后河跨越采用多跨桁架跨越结构,采用三跨等跨桁架跨越后河,每跨跨度 54m,越高程为 架梁式跨越结构由上部结构与下部基础结构构成。详细的跨越设计见穿(跨)越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6 沟穿(跨)越 本工程的小型冲沟跨越共有 6 处 ;其中,冲沟 采取的跨越方式为桁架跨越。在跨越处的桁架或悬索上每隔相应的位置设置管夹轴向滑动式支座稳定管道。本工程小型冲沟穿(跨)越一览表见表 6 表 6型冲沟跨越一览表 序号 管 段 跨越位置 长度( m) 穿(跨)越方案 1 气站 气站 66 桁架跨越 2 120 桁架跨越 3 124 桁架跨越 4 1255 桁架跨越 5 气站 气站 784 桁架跨越 6 气站 气站 340 桁架跨越 详细的穿(跨)越设计见穿(跨)越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9 6 道穿越 本工程山体隧道穿越共有 9 处 ,总长度 6142m。 根据本工程地质、管线安装、运营维护等的要求,本工程主要采用支墩敷设。采用 U 形管卡式滑动支座固定管线, 滑动 支座 间距不大于15m。管线按燃料气管道、原料气管道、注水管道、污水管道(预留)的顺序依次敷设在隧道一侧。 本工程 隧道穿越一览表见表 6 表 6山体隧道统计一览表 序号 管 段 名 称 桩号 长度( m) 坡度( 0) 1 气 总站 李山溪隧道 401 集气站 诸唐湾 1#隧道 340 诸唐湾 2#隧道 12000 白山坡隧道 12 王二梁隧道 12 402 集气站 立石寨隧道 2312 7 李家山隧道 231 8 403 集气站 黄柳树隧道 67 403 集气站 厌家槽隧道 6细的山体隧道设计见隧道专业提供的设计资 料。 6 路穿越 穿越乡村水泥公路时尽量采用顶管方式穿越,在经同意的情况下可采用大开挖方式,套管选用钢筋混凝土套管。大开挖穿越造价低,施工简单,不受路基地质、地形的影响,宜优先采用。山区岩石路基的山区公路,两侧地面高差较大的公路宜采用大开挖穿越。开挖穿越等级公路时,首先应得到公路部门的批准,两侧设置警示标志,一般按半侧开挖法,加钢筋混凝土套管,尽量不中断交通,详细大开挖穿越要求见典型图 工程公路穿越一览表见表 6 表 6公路穿越一览表 序号 管 段 起始里程 ( m) 套管长度 ( m) 套管规格 1 集气 总站 气站 0+450 18 I 800 2000 I 600 2000 2 0+664 10 I 800 2000 I 600 2000 3 1+060 12 I 800 2000 I 600 2000 4 1+120 10 I 800 2000 I 600 2000 5 2+480 10 I 800 2000 I 600 2000 6 2+512 8 I 800 2000 I 600 2000 7 2+964 10 I 800 2000 I 600 2000 8 气站 气站 3+136 6 I 800 2000 I 600 2000 9 3+436 8 I 800 2000 I 600 2000 10 10 3+681 8 I 800 2000 I 600 2000 11 3+773 8 I 800 2000 I 600 2000 12 4+143 12 I 800 2000 I 600 2000 13 4+974 14 I 800 2000 I 600 2000 14 7+136 10 I 800 2000 I 600 2000 15 7+420 8 I 800 2000 I 600 2000 16 气站 气 站 0+190 8 I 800 2000 I 600 2000 17 0+350 16 I 800 2000 I 600 2000 18 0+517 16 I 800 2000 I 600 2000 19 0+698 16 I 800 2000 I 600 2000 20 2+098 10 I 800 2000 I 600 2000 21 2+116 10 I 800 2000 I 600 2000 22 2+248 12 I 800 2000 I 600 2000 23 3+351 8 I 800 2000 I 600 2000 24 3+385 12 I 800 2000 I 600 2000 25 气站 气站 2+032 6 I 600 2000 I 400 2000 26 气站 气站 0+996 8 I 600 2000 I 400 2000 27 1+188 8 I 600 2000 I 400 2000 28 1+214 12 I 600 2000 I 400 2000 29 1+409 8 I 600 2000 I 400 2000 30 1+422 12 I 600 2000 I 400 2000 31 1+480 8 I 600 2000 I 400 2000 32 气站 气站 0 845 24 I 600 2000 I 400 2000 6 已建地下管道、光(电)缆交叉 根据规范要求,新建管道与已建管道交叉时,相互垂直净距不小于 细要求见已建地下管道穿越典型图( 新建管道与埋地光(电)缆交叉时,垂直净距不小于 尽可能从其下方穿越,详细要求见已建地下光(电)缆穿越典型图( 管道施工前应首先了解 原有地下管道、光(电)缆的位置及埋设深度,施工时需通知主管部门现场结合。 11 7 线路施工 工顺序 施工顺序为:施工放线,地下构筑物清查,开拓施工带,修施工便道,开挖管沟,防腐管拉运,布管,管线组装焊接,无损探伤(超声波及射线检查),补口,防腐检漏,管沟断面尺寸检查,管道下沟,回填,分段试压,地貌恢复及线路构筑物设置,全线试压,通球扫线,全线通球清管,气体置换试运,投产竣工验收。 工技术要求 工放线 ( 1)施工单位应按设计线路平面图、纵断面图进行复查,并补齐丢失的标桩。 ( 2)当设计未提供纵断面图时 ,施工单位应按合同规定补测纵断面图,并绘制管线测量成果表。 ( 3)线路纵断面图或测量成果表的内容应包括桩号、水平距、里程(水平)、水平角、地面高、沟底设计高程、挖深、沟底实长、纵向角、管中心实长、管材规格及防腐绝缘等级。 ( 4)管沟开挖前应根据线路图或管线测量成果表进行放线,应放出管沟开挖线及临时占地边界线。 ( 5)特殊地带,如滑坡地带、沼泽、沙漠及车辆回转地带需增加临时占地宽度时,应与地方管辖单位协商解决。 沟开挖 ( 1) 一般规定 开挖管沟前,应向施工人员说明地下设施的分布情况。在地下设施两侧 3m 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并对挖出的地下设施给予必要的保护。对于重要地下设施,开挖前应征得其管理单位的同意,必要时应在其监督下开挖。 管沟开挖的方式有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必要时还可采用爆破开挖。管沟爆破开挖时,应严格执行爆破规程,并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 管沟开挖深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管沟开挖边坡主要根据土壤性质类别确定,以保证不塌方为原则,开挖管沟时不可两边抛土,应将开挖的土石方堆放到布管的另一侧,且堆土距沟边不得小于 层耕植土与下层土壤应分开堆放,管沟应保持顺畅,符合曲线要求。 一般地 段管沟开挖时,管顶覆土深度要求不小于 道通过岩石层、卵砾石地段 或沟底被破坏(超挖、雨水浸泡等) 时,管沟应超挖 用细土或砂浆深挖部分垫平后方可下管。 管道下沟前,应清理沟内塌方和硬土(石)块,排除管沟内积水。 在经过一些河流、沟渠、陡坡、陡坎时,为满足管道的弹性敷设要求及管道的轴向稳定性,局部地段应适当挖深,管沟宽度适当放大。 ( 2)管沟边坡 根据线路的特点,一般地段管沟边坡坡度执行以下规定 : 12 表 7深度在 5m 以内管沟最陡边坡坡度 土壤类别 最陡边坡坡度 坡顶无载荷 坡顶有静载荷 坡 顶有动载荷 中密的沙土 1: : : 密的碎石类土 (充填物为沙土) 1: : : 塑的 粉土 1: : : 密的碎石类土 (充填物为粘性土) 1: : : 塑的 粉质 粘土、粘土 1: : : 黄土 1: : : 土(经井点降水) 1: 硬质岩 1: 0 1: 0 1: 0 特殊地段、管沟挖深超过 5m 时,可根据 实际倩况,采取边坡适当放缓,加支撑或采取阶梯式开挖措施。 ( 3)管沟底宽 表 7沟底加宽裕量 K 值 (m) 施工方法 沟上组装焊接 沟下组装焊接 地质条件 旱地 沟内有积水 岩石 旱地 沟内有积水 岩石 b(m) 管沟深度大于 3m 而小于 5m 时,管沟沟底宽度应按上式计算值再加宽 0.2 m; 当管沟深度 超过 5m 时,管沟沟底宽度应 根据工程地质情况酌情处理。 ( 4)管沟 质量要求 尺寸正确、沟底平整、边坡一致,沟内无塌方土,无偏帮,纵、平弹曲率符合设计要求。管 沟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7规定。 表 7管沟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 沟底标高 0 心线偏移 人工挖沟 50 机械挖沟 100 沟底宽度 100 变坡点位移 100 沟回填 岩石、砾石区的管沟,应在沟底先铺设 的细土或细砂垫层且平整后方可管线下沟 ;对于管沟坡度较大,散土无法固定,细土垫层必须全部用编织袋或草口袋装袋,由下而上堆码回填,在堆码时必须分层交叉 , 有空隙的地方,再用散土填充。回填岩石、砾石区的管沟时,必须用细土或砂(最 大粒径不超过 10填至管顶以上 ,方可用原土,回填压实,其回填土的岩石和砾石块径不得超过 250沟回填应留有沉降裕量,一般高出地面 13 管道出土端、弯头两侧非嵌固端及固定墩处,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管沟回填后,应恢复原地貌,并保护耕植层,防止水土流失和积水。 8 施工道路 8 工便道 施工单位根据施工组织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修筑施工便道,修筑施工便道的原则是: ( 1) 尽量少占耕地,尽量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在原有的土路上拓宽、推填、垫平、 碾压进行修筑。 ( 2) 如果无可利用的山间小路或乡间小路,则 新建施工便道。施工便道的宽度为 工便道纵向坡度一般不大于 10,横向坡度 3,且转弯半径不小于 18m。 ( 3) 施工便道的详细设计见道路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8 道运输 本工程管道的运输路线建议如下: 西安 重庆 达州 双河 胡家 毛坝 镇 成都 施工点、线 各堆管场 常用的施工运管措施有:( 1)机动车辆;( 2)非机动车辆;( 3)人工;( 4)吊车;( 5)轨道、滑轮等。 9 焊接与检验 般规定 根据不同地形,可因地制宜的采用焊接方式: ( 1) 对于平原、低山丘陵和坡度较缓的山区(坡度 15),可采用沟上组焊、半自动流水焊接作业方式。 ( 2) 对于 15 线路坡度 25 的山区,可采用沟下组焊、半自动焊接作业方式。 ( 3) 对于 线路坡度 25 的地段,可采用沟下组焊、手工电弧焊下向焊焊接作业方式。 ( 4) 对于沟底碰死口焊缝,打底焊可采用手工电弧焊上向焊法,热焊、填充和盖帽采用渝达高速 210 国道 210 国道 三级路面 三级路面 气田矿区道路、四级 施工便道 人工辅助机械 成达高速 14 手工电弧焊下向焊法。 ( 5) 对于返修焊接部位,可采用手工电弧焊方式。 ( 6)焊接前应根据管道下向焊接工艺规程 4071行预热。预热要求应根据材质、气候条件等因素,经焊接性试验及焊接工艺评定确定。 道焊接 道加工及接头组焊 ( 1)钢管现场切割及坡口宜采用机械方法,如用乙炔焰切割,必须将切割表面和坡口表面的氧化皮除去并进行打磨。 ( 2)切口面应平整,不得有裂纹,与管口中心线应垂直,如有偏差不得超过 刺、凸凹、熔渣、氧化铁、铁屑等均应清除。 ( 3)在干线上开口焊接或加三通时,凡支管直径大于 100,均需在支管连接处加档条,档条的弧形应与主管内表面一致,不得突入主管内表面。小于 100开口可不加档条,但支管不得伸入主管内表面而影响清管器通过。干线的开口不得在焊缝上,且与焊缝不小于150间距。 ( 4)在修整和清除有害的缺陷中,打磨后的管子必须是圆滑过渡的表面,打磨后的管壁厚度不得低于管子壁厚的 90%,否则应将损伤管 段切除。 ( 5)凡是大于公称直径 2%的凹坑、凹痕,必须将管子受伤部分整段切除,禁止嵌补或将凹坑敲击整平。 ( 6)等管壁管段采用 V 形坡口,要求严格按照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下向焊时钢管标准坡口进行,组焊时,应做到内壁齐平,内壁错边量不超过管壁厚度的 10%,且不大于 1 ( 7)在连接斜面的焊缝边缘上,应避免有尖锐的缺口或凹槽。 ( 8)管子组装前,必须检查管子是否畅通,并清除管内杂物;收工前必须对组焊好的管段的端头进行封堵,防止杂物进入管内,如进入应对管子进行吹扫。 ( 9)管口若有轻度变形 可用专用工具校正,不得用锤直接敲击管壁,校正后的管口周长差不得超过管径的 1%,错口误差小于 有损坏,应将变形管段切掉,并重新加坡口。 线组装焊接 ( 1)组装前必须将管端 20的油污、铁锈、熔渣等清除干净,并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 ( 2)为了防止焊接出现裂纹及减少内应力,不得采用任何方式的强行组对,且应保护钢管防腐层。 ( 3)弹性敷设管道与相邻的反向弹性弯管之间及弹性弯管和人工弯管之间应用直管段连接,直管段长度不应小于 500 ( 4)对于平原段管道焊接可采用沟上组焊、半自动流 水焊接作业方式。大中型河流穿越的管道焊接可采用沟下组焊、手工电弧焊下向焊焊接作业方式。对于沟底碰死口焊缝,打底焊 15 可采用手工电弧焊上向焊法,热焊、填充和盖帽采用手工电弧焊下向焊法。对于返修焊接部位, 可采用手工电弧焊方式。 ( 5)管道的对接采用全下向焊方法焊接,并选用具有出厂合格证书的满足下向焊要求的纤维素型下向焊条,药皮有脱落或有显著裂缝的焊条不得使用。 ( 6)在确认了材料的可焊性后,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在施工中对于首次使用的母材,对于焊条、焊丝、焊剂和保护气体型号或成分改变时,对于手工焊、坡口形式的重要改 变、焊接方法改变时,以及改变焊接工艺都应进行焊接工艺试验,以便稳定焊接质量。 ( 7)焊接工艺评定按照天然气集输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管道焊接施工及验收标准执行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8)凡参加管道焊接的焊工,必须经过焊工考试,合格方可参加正式焊接并熟练掌握全位置下向焊焊接工艺。 ( 9)管道焊接应采用多层法焊接,施焊时层间熔渣应清除干净,并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焊接。 ( 10) 管线焊接时,每道焊口必须连续一次焊完,相邻两层焊道的引弧点至少错开 20 道层与层之间的间隔时间采用下向焊时应小于 4 ( 11)每焊完一道焊缝,应在管输气流方向上方距气流 100用油漆注上焊工的代号并做好记录,管道焊接间断时间 2h 以上时,必须临时封堵管端,以防杂物进入管内。 ( 12)施焊时,环境温度若低于 0,则应在焊口中心的两侧各 100的管段上均匀预热至 150 200,且焊接过程中的层间温度不应低于预热温度。 ( 13) 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雨、雪、风沙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在未具备保护措施之前,不得施焊。 ( 14)凡是内对口器组装管道,可不进行点焊,第一道焊接不低于 该焊口总长度的 50%,对口器卸走后继续完成根焊。用外对口器或无对口器组装管道,应继续点焊,点焊应均布 4 6处,点焊总长度不小于该焊道总长度的 50%。 ( 15)不得在管壁和非施焊处引弧和试验电流,凡是被电弧烧伤造成的管壁伤痕都应砂轮磨去,磨削后的管壁厚度不得低于管壁厚的 90%,否则应将该管切除。 缝检验 ( 1) 管道对接焊缝均应进行 100射线 检测 和 100超声检测。对不能进行超声检测的焊缝,应进行 100的射线 检测 。 ( 2) 管道焊缝射线检测应符合 4109 的规定,达到 级为合格,且不应存在以下缺陷: a) 未熔合、未焊透,根部内咬边、内凹,根部非金属夹杂、夹钨及其带状组织 ; b) 除盖面焊小于 4 弧坑裂纹可以修磨外,其余各处不应存在任何弧坑裂纹 ; c) 除根部焊道外,任何焊道内宽度大于 2 单个长度大于 8 或任何连续长度达300 缝内累计超过 12 的条状夹渣及其带状组织。 ( 3) 管道焊缝超声检测应符合 4109 的规定,达到 级为合格。 16 ( 4) 焊缝返修应采用机械方法清除缺陷,并经无损检测证明 缺陷 全部清除合格。同一部位焊缝的修补只允许进行一次,焊缝根部严禁修补。 ( 5) 经热处理后,焊缝应按 0599 的要求进行硬度检查。每条焊缝至少检查一处,其结果应满足 48 (或者 22,硬度检查部位应包括母材、焊缝和热影响区 。 接材料 接方式 本工程采用以下焊接方式 : ( 1)对于 全线管道焊接采用 手工下向电弧焊打底 、 填充、盖帽。 ( 2)对于沟底碰死口和返修焊接部位现场环焊缝全部焊道采用手工电弧焊下向焊 方式。 下向焊操作规程符合管道下向焊接工艺规程的规定。 接材料 综合考虑 母材的化学成分、机械强度以及韧性指标 ; 工作条件和使用性能 ; 输 送介质的腐蚀性、介质温度、环境温度等条件 ; 焊接可操作性 和 经济合理性 等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