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生态养殖项目设计方案_第1页
渔业生态养殖项目设计方案_第2页
渔业生态养殖项目设计方案_第3页
渔业生态养殖项目设计方案_第4页
渔业生态养殖项目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渔业生态养殖 项目设计方案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项目 申报单位概况 本项目申报单位为 *县东夷渔业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 项目概况 项目建设 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水产品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 养殖量超过捕捞量的国家。我国有着广袤的湖泊,交叉纵横的河流,淡水资源较多 , 因此淡水鱼类产品在水产品中占据了很大份额。 我国淡水鱼类约有 800 余种。其中,鲤科属种最多,有 400 余种,约占全部淡水鱼的二分之一;鲶科和鳅科的属种也不少,两科共有 200 余种,约占全部淡水鱼的四分 之一;其它科如虾虎科、鳢科合鳃科等科共有 200 余种,约占全部淡水鱼的四分之一。 在我国的淡水鱼中,有些种类分布很广,几乎到处可见。 本建设项目主要是进行鲢鱼这类淡水鱼的规模化养殖。 鲢鱼(叫 白鲢 、水鲢、跳鲢、鲢子,属于 鲤形目 , 鲤科 ,是著名的 四大家鱼 之一。 体形 侧扁 、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 , 头较大 , 眼睛位置很低 , 鳞片 细小 , 腹部正中 角质 棱自 胸鳍 下方直延达肛门 , 胸鳍不超过 腹鳍 基部 , 各鳍色灰白 ; 形态 2 和 鳙鱼 相似,鲢鱼性急躁,善跳跃。鲢鱼是人工饲养的大型淡水鱼,生长快、疾病少、产量高 ; 其 肉质 鲜嫩,营养丰富,是较宜养殖的优良鱼种之一。 鲢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终于以浮游生物为食,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 上时转为吃浮游植物,亦吃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人工饲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鲢鱼主要以青草为食物,同时食用适量的配合饲料即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 为满足淡水鱼市场需求,发展渔业生态养殖, *县东夷渔业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 *县高峰头镇当地优势自然资源条件,带动当地农户建设养鱼塘,发展鲢鱼规模化生态 养殖。 项目选址及用地 本 项目拟建于 *县 高峰头镇小麦城村东南方向约 400处 。拟建场址现状 为 天然形成的池塘,现存水量 16875m,场区四周均为农田 。项目规划用地 面积 方米, 符合 *县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项目 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土建内容 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 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养鱼塘、 快滤 池、生态净化塘、排污沟,水面面积总计 方米,绿化面积 方米。 项目分三区建设,即养殖区、源水预处理区、废水处理区 。 3 1、养 殖区:在现有天然池塘基础建设标准养鱼塘,标准为 100m 58m 4m,水面面积为 5800,水深 3m,储水量 17400m。 2、 源水预处理区:该区建设一座 快滤 池,标准为 100m 20m4m,水面面积为 2000 。源水进入 快滤 池,过滤达标后引入养鱼塘。 3、废水处理区:该区建设一条排污沟及一座生态净化塘。排污沟长度 6m、 深 4m,水面面积 315 ;生态净化塘为梯形结构,上底长 下底长 63m、 宽 4m,水面面积 表 1项目 土建内容一览表 序号 建设分区 建设内容 规格 水面面积() 备 注 1 养殖区 养鱼塘 100m 58m 4m 5800 设计水深 3m 2 源水处理区 快虑池 100m 20m 4m 2000 3 废水处理区 排污沟 6m 4m 315 生态净化塘 (3m) 58m 2 4m 形结构 4 合 计 二、养殖规模 1、产品方案 本 项目 养殖鱼种主要为鲢鱼,包括花鲢鱼和白鲢鱼。 设计鱼塘日常养鱼 15000 尾,其中幼鱼 3000尾,成品鱼 12000尾, 平均每 年可 销售成品鱼 11000 尾, 每尾均重 计 2、原材料消耗 本项目鲢鱼养殖饲喂材料主要为水草,同时配以 适量的配合饲料即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项目 年需要水草 约 年消耗豆渣粉 、麸皮、米糠等 人工配料 4 工艺 设计 方案 一、工艺流程简述 项目主要养殖鲢鱼这类淡水鱼,鲢鱼主要以水草和少量配合饲料作为食物,同时也食用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等。另外,在进入冬季后,由于温度降低,淡水鱼食欲减退,应停止流水和投饵,促使鱼进入冬眠期,根据北方天气情况,冬眠期大约为冬季的三个月。 项 目统一进购鱼苗,分批进入鱼塘内进行养殖,进购的鱼苗主要为 3幼苗,重量为 品鱼控制在 ,进行捕捞。鲢鱼喂食以每尾 斤最为理想。幼鱼的生产周期为 2月,成鱼的生产周期为 15月。 本项目 池塘内共养鱼为 5000 尾,其中幼鱼 、 成鱼比例为 1: 4,成鱼每天进食量会根据温度变化而变化,平均为 d( 除去冬眠期 3 个月外,饲养期每年约为 270天 ),另外需要搭配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人工配料进行饲养。最终成鱼控制在 投喂时应遵循“四定 ” 原则。定时:通常草类和贝类饵料宜在上午 9 点 左右投 喂;精饲料和配合饲料应根据水温和季节,适当增加投喂次数以提高饵料利用率。定位:水产动物对特定的刺激容易形成条件反射,固定投喂地点,有利于提高饵料利用率,有利于了解水产动物吃食情况和食场消毒,并便于清除剩饵,保证吃食卫生。定质:草类饵料要求鲜嫩、无根、无泥;精饲料要求粗蛋白高;颗粒饲料要求营养全面、适口,在水中不易散失。定量:每日投喂量 5 不能忽多忽少,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以避免水产动物时饥时饱,影响消化、吸收和生长。 每个养殖周期应 对池塘进行清污和修整。在清除淤泥后,池塘应晒干至底泥表面龟裂。对于水泥池和铺塑料薄膜之类鱼池,应对其进行充分的清洗。 控制水质保持水质达到“肥、活、嫩、爽 的要求。随季节和水温不同加注新水调节水位,必要时,还可全池换水。在水源缺乏的地方,可以通过在合适时候泼洒微生态制剂、控制水面的藻类,达到一池水养一池鱼的高水平。为了保证池塘内水体达到,主要用于池塘水质的日常检测,水产养殖场一般应配备必要的水质检测设备。水质检测设备有便携式水质检测设备以及在线检测控制设备等。制定池塘的水质监测制度,注意培养和调节水质。应每 天测量水温、溶解氧、 、透明度等水质要素,并判定这些水质指标是否符合该养殖种类的适合范围要求。 制定巡塘制度,每天坚持早、中、晚三次巡塘,观察池鱼活动情况和水色、水质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和确定投饵量,及时清除池边杂草,合理注水、施肥等措施,使池水既有丰富的适口天然饵料,又有充足的溶解氧。 二、鱼类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 本项目最大风险为鱼类常见病出现造成的鱼类死亡以及废水事故排放对周边水环境造成污染性影响。 1、 鱼类常见病 ( 1) 气泡病 6 气泡病是一种由水质变化而引起的非寄生虫病。病鱼腹部膨大、表皮 黏液增加,有黏滑感,部分鱼皮下伴有少量出血。解剖观察,胃中有大量气体,肠中亦有泡沫气泡。病鱼发病前摄食正常,发病初期摄食尚可,但已不像正常鱼那样平贴底部摄食,而是尾部向上倾斜,活动开始受限。病情严重时仔鱼下沉困难,难以从池底摄饵料,常沿池壁在水体上层游动,最终腹部朝 上浮于水面,数日后死亡。病鱼发病特征是胃 中气体不断增多,使胃呈进行性膨胀,病情随之加重。 ( 2) 肝性脑病 患病鱼体色、体表正常,无明显病征,偶有头部前端和吻部的腹面表皮脱落,背部粉红,多为肝脏紫色、褐色、灰色、肝糜烂、肝组织颗粒变性由轻到重,呈空 泡化、脂肪变性和水样变性坏死,并表现出脑组织病变与肝病的依赖性,只有肝病变后方有脑病变发生;胆囊及其脏器正常,肠内无食物,肠壁正常。该病发生集中在体重 15长 15转食阶段。患病初期病鱼有跳跃、乱窜等极度兴奋行为,散游独游,食量减少,后期处于昏迷、昏睡状态,停食,不日陆续死亡。 ( 3) 车轮病 病原体为车轮虫。病鱼体无光泽,消瘦不堪,游动迟滞,肠道无食料,镜检发现在体表鳃上有大量车轮虫寄生。主要发生在养殖幼鲟的静水池塘。 2、病因 ( 1) 鱼种携带病原体: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规模逐年 7 增 大,鱼种的来源各异,一般均未经过严格检疫,成为传染源。 ( 2) 鱼体受伤:鱼种在下塘前经拉网、运输、搬运、过筛等环节,由于操作不慎,会造成鱼体脱鳞或擦伤,从而感染或继发细菌性鱼病,或加重病毒性鱼病。 ( 3) 管理不善:消毒不彻底或未能及时清塘消毒。这样池塘原有的病原、中间寄主、携带病原的动物和敌害生物没有被杀死,继续侵染养殖鱼类。另外,残饵、残草未及时清理,施放未经发酵或未充分发酵消毒的有机肥料,加重水体负担,造成水质恶化,为病害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 4) 忽视病害防治:根据调查了解,部分鱼种下塘时都是直接放入 池塘中,很少有使用食盐、高锰酸钾等药物对鱼体进行药浴消毒处理,导致外源性致病菌、寄生虫等进入养殖区。 3、防范措施 ( 1) 重视池塘的消毒:定期做好清洁卫生、工具消毒、食场消毒、全池泼洒药物和投喂药饵等措施,避免鱼病暴发。鱼种下塘前,必须用药物清塘,杀死病原体、中间寄主、携带病原的动物和敌害,切断传播途径。 ( 2) 鱼体消毒:对鱼体在下塘前用食盐、高锰酸钾、漂白粉等进行消毒。漂白粉浸洗消毒可防治细菌性皮肤病和鳃病。高锰酸钾可防治寄生虫病,食盐可防治水霉病、粘细菌等。 ( 3) 流行病季节提前预防:在鱼病流行季节前, 用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有很好的预防效果。选用药物时要根据本地区过去的鱼病流行情况,对症下药。细菌性鱼病一般用漂白粉或溴氯海因及二 8 溴海因,寄生虫病可用敌百虫。同时要配备一定的药饵,在鱼病流行前投喂。 三、设备购置方案 本项目 设备配置应以实用、适用、节约资源为原则 ,同时兼顾以国内设备为主的原则 ,从设备选型到设备安装,都要坚持实用性和适用性。 表 1设备购置一览表 序号 设备 名称 单位 数量 产地 1 潜水泵 台 2 * 2 空气压缩机 台 1 * 3 增氧机 台 1 * 4 电子监控设 备 套 1 * 5 水质化验分析仪 套 1 * 土建 工程方案 一、总图布置 项目区现状为天然形成的池塘,大致呈梯形,上底 80m,下底145m,宽 100m,深 3m,水深 存水量 16875m。 项目 建设主要是在现有基础上建 成养殖区和水处理区,水处理区包括:源水预处理区 (快滤池 )、废水处理区 (生态净化塘 +排污沟 )以及池塘本身,可按照中国水科院发布的淡水池塘养殖场规范化建设技术手册进行规划建设。项目区内不设生活区、办公区。 建成后场区平面布局如图 1示。 9 图 1区 平面布局 图 二、土建工程方案 1、 养殖区:设一个鱼塘,按照养殖功能分为鱼苗池和成鱼池,可在中间设置隔板,将鱼苗池和成鱼池分开。 10 ( 1) 池塘形状、朝向:形状取决于地形,位置为背山向阳的位置。本项目将鱼塘设置在项目区中部偏北侧位置,建设 标准为 100m 58m 4m。 ( 2) 深度:养鱼池塘有效水深不低于 般成鱼池的深度在 建设项目池塘设置为 4m,水深控制在 3 ( 3) 池埂:池埂是池塘的轮廓基础,池塘塘埂一般用匀质土筑成,埂顶的宽度应满足拉网、交通等需要,一般在 项目将池梗设置为北侧、南侧 2m,东侧、西侧 ( 4) 护坡:一般池塘的坡比为 1:池塘的土质是重壤土或粘土,可根据土质状况及护坡工艺适当调整坡比,池塘较浅时坡比可以为 1:项目坡比设置为 2,选用绿化带,护坡水平距离为 度约为 3m。 ( 5) 池底:池塘底部要平坦,为了方便池塘排水、水体交换和捕鱼,池底应有相应的坡度,并开挖相应的排水沟和集水坑。池塘底部的坡度一般为 1:200池塘宽度方向,应使两侧向池中心倾斜。在较大的池塘内坡上,为了投饵和拉网方便,一 般应修建一条宽度约 台应高出水面。本项目池底选用本质基层土壤。 ( 6) 进排水设施:池塘进水管道一般用水泥预制管或 个池塘一般设有一个排水井。排水井采用闸板控制水流排放,也可采用闸门或拔管方式进行控制。拔管排水方式易操作,防渗漏效果好。养殖场的进排水渠道一般应与池塘交替排列,池塘的一侧进水另一侧排水,使得新水在池塘内有较长的流动混合时间。本项 11 目由北侧进水, 南侧 出水。水产养殖场应充分利用周边的沟渠、河流等构建围护屏障,以保障场区的生产、生活安全。本项目不设置围护屏障,定期巡查即可。 2、 水处理区:水产养殖场的水处理包括源水处理、养殖废水处理、池塘水处理等,分别设置源水预处理区 (快滤池 )、废水处理区 (生态净化塘 +排污沟 )以及池塘本身处理设施。养殖用水和池塘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养殖排放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达标后,才可以排放到外界环境中。 ( 1) 源水处理区:水产养殖场在选址时应首先选择有良好水源水质的地区,如果源水水质存在问题或阶段性不能满足养殖需要,应考虑建设源水处理设施。源水处理设施一般有沉淀池、快滤池、杀菌消毒设施等。本项目源水来自小麦坡村蓄水池,为地表水。 ( 2) 养殖废水处 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富营养物质主要通过排水进入到外界环境中,目前养殖排放水的处理一般采用生态化处理方式,主要是利用生态净化设施处理排水中的富营养物质,并将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转化为可利用的产品,实现循环经济和水体净化。主要包括生态净化塘和排污沟。 ( 3) 池塘水体净化设施: 池塘水体净化设施是利用池塘的自然条件和辅助设施构建的原位水体净化设施,一般采用生态坡。 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本项目 由 *县东夷渔业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投资建设和 12 运营管理 。该 合作社 全面负责本 项目的筹备、申报、建设施工、资金 筹措、人员招聘、运营管理等一切事宜。 项目区内不设生活区、办公区,员工定期到项目区巡查即可;劳动定员 2 人 。 项目建设期 本项目的建设本着抓紧前期、合理安排施工,争取早日建成使用的原则,拟定建设期为 3 个月 ,即从 2013 年 12 月 初到 2014 年 2月 底 。 该项目主要进行养殖区、水处理区的建设以及剩余地面绿化。施工计划大体分四步进行: 1、 池塘整治:抽干池塘现有地表水用于周边农田浇灌,进行池底清淤; 2、 养殖区建设、水处理区建设:土方开挖,池体建设; 3、 设备安装、绿化建设; 4、项目竣工与验收 。 项 目从批准之日起,应立即组织实施,在争取尽早落实资金的同时,应做好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各项环节协调安排,交叉作业,以缩短建设期,力求项目快速、安全、优质完成。 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估算依据 1、国家计委办公厅关于出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13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 *地区材料预算价格 4、同类工程造价情况 5、现行投资估算的有关规定 二、估算说明 1、 建设单位管理费按 财政部财建 2002394 号计取。 2、 工程施工监理费按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改价格 2007670号计算 。 3、招标代理费按关于印发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计价格 20021980 号)计取。 4、 设计费按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设计价格 200210号,按工程费用与联合试运转费之和的投资额计算。 5、前期工程咨询费按国家计委计价格 19991283 号计取。 6、环境影响咨询服务费按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计价格2002125 号计取。 7、工程保险费按工程费用的 计算。 8、 基本 预备费 按工程费用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 的 8%计算 。 9、流动资金估算:采用详细估算法计 算。 铺底流动资金按流动资金的 30%计算。 三、总投资估算 经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 300 万 元 ,其中建设投资 298 万元(包括建筑工程费 备购置费 装工程费 程建设其他费用 元,基本预备费 元),铺 14 底流动资金 2 万元。 四、 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 300万元,资金由项目单位自筹解决。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错误 !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5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发展规划分析 *省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在第七章“农业提升”里提到 : “ 到 2015年,蔬菜、渔业、畜牧、果业、苗木花卉等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 85以上,对农民增收贡献 1500元以上。 ”其中渔业养殖要占较高的比重。该纲要在第二十四章“环境保护”里提到 “建立健全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和管理网络,推进规模化畜禽、渔业养殖的垃圾集中处理,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力争 2015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6%。 ”本项目将致力于淡水鱼的规模化生态养殖,使用合理的污水、垃圾处理解决方案,对当地自然环境基本不构成影响,符合上述规划的要求。 *市 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在第 五章第三节里提到:“ 以发展生态、高效、品牌渔业为重点,扎实推进水库生态渔业、池塘三高渔业、塘坝立体渔业和河流休闲渔业“四大”渔业板块建设,着力实施沂蒙优质水产品 100处标准化基地和 5大品牌建设、沂蒙山区 20万亩水库群生态渔业养护工程建设、平原县区 1 万亩池塘高质高端高效渔业示范区建设、优势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休闲渔业和渔业文化建设等,全面提升渔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到 2015 年,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 35 亿元。 ”本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每年养成鲢 鱼 2000尾,重 5 吨,销售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错误 !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6 额约 10万元,为 *市达成渔 业发展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 *省及 *市有关 渔业 发展规划 的要求。 产业政策分析 国家为了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进一步优化各产业结构,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1 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 )(以下简称目录 )。目录中按照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对国民经济各产业进行了划分,明确了哪些行业是鼓励发展的,哪些行业是限制发展的,哪些行业是必须淘汰的。 为更好地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根据国务院 关于发布实施 的决定(国发 200540 号),国家发改委 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有关条目进行了调整,形成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 有关条款的决定,自 2013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2011 年本) ( 2013 年修正) 中鼓励类第一类“轻农林业”中第 31条“农牧渔产品 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本项目将建成生态养鱼塘,对水质要求较高,完全使用天然有机饲草喂养,并对污水、淤 泥进行无害化处理,成品鱼不会受到污染,天然无公害。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错误 !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7 产业政策 。 行业准入分析 本项目承办单位为 *县东夷渔业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其性质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采取养殖基地 +农户的合作方式带动当地农户发展生态规模养鱼。合作社法人代表刘迎涛从事淡水鱼养殖研究多年,具备丰富的生态养殖经验。 本 项目将建成生态养鱼塘,对水质要求较高,并用专业的水质化验分析仪对处理后的源水进行监测,以达到渔业水质标准 ( 1607的要求; 完全使用天然有 机饲草喂养,并对污水、淤泥进行 无害化处理,符合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18920。 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的建设完全符合 淡水鱼养殖 准入的行业门槛,符合各项规章及法规、条列的规定。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错误 !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8 第三章 资源 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通知(发改投资 2007 1169 号)发布的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及关于编写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说明,对于资源开发类项目,如金属矿、煤矿、石油天然气、建材矿以及水(力)、森林等资源开发类项目,编写项目申请报告时,应分 析拟开发资源的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并评价是否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此外,还需要进行资源利用方案和资源节约措施分析。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通知(发改投资 2007 1169 号)第二项规定:“企业在编写具体项目的项目申请报告时,可根据拟建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通用文本所要求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如果拟建项目不涉及其中有关内容,可以在说明情况后不进行相关分析”。 本项目不涉及重要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因此 不属于资源开发项目,根据国家发改委编写项目申请报告的相关要求的文 件精神,本报告对项目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不作分析。 第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错误 !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9 第 四 章 节能 方案分析 能源、原材料、水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央明确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解决能源问题的方针是“节约和开发并举,把节约放首位”。采用节能技术,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设备 及系统的效率,优化系统运行,提高管理水平则是本工程节能设计的主要思想。 节能 设计 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国办发 2008 106号);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 200823号); 4、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 2006 28 号); 5、 *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 2006 28 号文件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鲁政发 2006 108 号);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第四章 节能方 案分析 错误 !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20 能耗指标分析 本 项 目能耗主要 为 日常经营、管理 用 电 、用水 。 一 、用电 本项目用电设备主要潜水泵、空气压缩机、增氧机等,设备总功率约为 按每日平均运行 10 小时, 年 365 天计算, 需要系数取 年 用 电量为: 10h 365 天 折合标煤约为: 二、用水 本项目用水主要 包括养鱼塘更换用水消耗 、绿化用水 消耗 ,其中养鱼塘更换用水年消耗量约为 8352m,经废水处理区(生态净化塘 +排污沟 )处理后可用于绿化。 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绿化浇洒用水定额为 1 3L/ d,本项目按 2L/ d 计, 场区 绿化面积 则 绿化 年用水量为: 3L/ d 365天 1000 4472m。 因此,养鱼塘回用水可完全满足绿化用水需要, 绿化用水 不计入能源消耗,项目实际年消耗水量即为 8352m。 折合标煤为: 8352 表 4本 项目主要能耗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年消耗量 折标系数 折算标煤( t) 1 电 万 水 万 352 合计 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错误 !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21 主要节能措施分析 本项目运营后将本着 节约能源的方针 , 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 实现 节能减排 。具体措施有: 1、根据 建(构)筑物 功能、结合用电负荷供电的可靠性,采用不同的供电方式, 同时 避免配电线路粗细和长短不合理、不规范以及线路损耗大幅度增加。 2、选用节能型 、智能型耗电设备,将电耗控制到最低水平。 5、 节约用水 , 充分利用处理后的鱼塘更换水,部分用于场区绿化,其余用于周围农田灌溉 。 6、使用当地自然的铺面材料,例如旧砖块、建筑碎石做排水沟 。 7、 加强管理,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定期对各类设备、管道进行检修,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以达到节能之目的。 综上所述,只要落实本报告的相关节能措施,基本上能达到 节能的相关要求, 实现最佳 节能效果 ,取得最佳 经济 效益。 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错误 !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22 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项目选址及 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 本项目拟建于 *县高峰头镇小麦城村 东南方向约 400处。拟建场址现状为天然形成的池塘,现存水量 16875m,场区四周均为农田。场区现状如图 1 图 5区现状图 二、场址土地权属类别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 方米, 系小麦城村集体土地,无偿提供给 *县东夷渔业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使用, 符合 *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 、主要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条件 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错误 !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23 *县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南部,临郯苍平原腹心地带,系沂蒙山区冲积平原。地形由东北向西南缓缓低下。东部马陵山绵延南北,中西部平原沂沭河纵贯南北。境内地势平坦 ,平均海拔约 38m,自然比降为 境域地处淮北平原北部,临郯苍平原腹地,为冲积湖平原,平均海拔 38m。全境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间低,呈槽状。东北部海拔最高点 184m,西南部海拔最低点 26m,自然坡降二千一百四十分之一。全县总面积中,中部平原占 西南部洼地占 东北部山丘占 水面占 境内山脉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马陵山纵贯东境 48北东 15小山头 164 座,最高海拔 184m。境西北部的蝎子山、黄山、兰山、虎山等,皆为孤山。 县城西部沂沭断裂带纵贯南北,断 裂带以东广大地区处于鲁东板块南隆起地区的西南缘,全县地质状况受沂沭断裂带的控制和影响。全县地层基底以变质岩为主,只有中生代的断陷盆地内有中生代地层。除第四系沿沂沭河流域大面积覆盖外,主要分布为元古代胶南群大山沟、甑家沟和邱官庄三个地层组。 该地区地震基本裂度为度。 2、地质条件 *县地处 *省东南部,其大地构造部位属华北地台 (I)东南缘,是鲁东、鲁西两大地质单元 ( )的结合部位,属沂沭断裂带 ( )南延部分。 沂沭断裂带总体呈北北东 10o 25均走向 17o,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错误 !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24 倾向南东或北西,倾角为 60o 80o,由一系列正 (逆 )左行平移断裂为主构成。沂沭断裂带由自东向西共有四条主干断裂组成,其中东侧两条断裂:昌邑一大店断裂、安丘一莒县断裂,均较清晰明显;西侧两条断裂:唐郡一葛沟断裂、沂水一汤头断裂,则隐伏于第四系覆盖层下,并向西南延伸。这四条断裂走向基本平行通过县境,构成大型北北东向构造带,形成两堑夹一垒的构造格局。 3、水资源条件 *县 境内水资源丰富。降水为地表水的主要来源,年降水量比较充沛集中。汛期易发生洪涝,而春秋又常出现干旱天气。河川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过境水的利用量较小。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 富集程度很不均匀。 地表水 : 县内河流属淮河流域沂河、沭河、中运河水系。过境河流有沂河、沭河、武河、五里河、新涑河等,鲁边界河道有白马河、浪清河、郯新河、老墨河、柳沟河、赃围河、黄墩河等共 45条,总长 向以南北为主,其中白马河县内流域面积 河均系季节性河流,汛期洪水暴涨,汛后基本干涸,为县内地下水补给、排泄的重要途径之一,并形成地表水排涝网。 地下水 : 全县地下水静储量 m,调节储量 m,动储量 m,总补给量多年平均为 m,多年平均可开采量 储量 m。大部地区均为第四系地质覆盖,自北向南含水层由薄到厚,颗粒由粗变细,透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错误 !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25 水性良好,含水丰富。地下水位埋深除县城以南沭河西侧大于 4皆在 1 4m,较易开采。 4、 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县高峰头镇全镇辖 41个行政村, 面积 72.6 地面积超过 农业经济特色显著:地处沭河冲积平原,盛产水稻、小麦、玉米、花生、板栗、葡萄、蔬菜、杞柳等。蔬菜、杞柳、板栗 等生产已步入产业化 轨道,在农字号龙头企业带动下, 日本大葱、洋葱、小香葱、生姜、胡萝卜等创汇蔬菜的种植、加工与出口,已成为全镇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亮点。 工业经济突飞猛进:近年来, 该 镇党委、政府大力发展特色和优势经济,促进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涌现出荣盛工艺、绿润食品、华晨涂料、汇丰食品、亨源面粉、贤刚门业等一大批规模企业,生产出了荣盛柳编、绿润脱水蔬菜、华晨系列涂料、银杏养生果、保鲜银杏、银杏茶叶、钻石板栗、优质面粉、优质木板、优质门窗等知名产品。 商贸经济繁荣昌盛:这个镇是全县三大中心镇之一,向来是商家云集之地,素有 “小香港 之美誉。商贸、饮食娱乐业发达,已经成为本地域内相对集中的商品集散地,拥有现代化的商贸小区、通源商业步行街、服装专业市场及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5、交通 区位 条件 高峰 头镇紧靠 *县城,镇驻地位于城南 9,是 *的南出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错误 !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26 口,素有 *“南大门 ” 之称。地理位置优越, 205 和 310 国道纵横交叉,贯穿全镇,胶新铁路纵贯南北。东距亚欧大陆桥头堡连云港116离京沪高速公路红花出 1216白塔埠机场 36距 *火车站 9 6、公共设施条件 ( 1) 给水: 本项目用水主要为养鱼塘养殖 用水,主要来自项目区东北侧 790 米处、小麦城村东侧 500 米处小麦城村蓄水池,该水池水源主要为多年积蓄的雨水,部分来自地下水渗透补给,常年水量 完全可满足本项目需要。 ( 2) 供电:本 项目用电 由小麦城村 200压器供电 , 可满足项目用电需求。 ( 3) 通讯:项目所在地 通讯、有线电视、因特网 等网络设施齐全,完全能满足本项目的内外联络需要。 7、施工条件 *县天然石料、砂、灰等非常充足,水泥、木材、钢材等运输极为方便。项目建设地点处于相对稳定地块,地形平坦,场地地貌单一,适宜项目建设。此外 *是鲁南著名的建材基地,各类批发市场齐全,品种繁多,特别建筑材料市场是苏北鲁南的重要集散地,建设所用的钢材、水泥、石子、砂、铝材、墙地砖等均可由县内生产厂家或专业批发市场供应,可完全满足建设需要。 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错误 !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27 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1、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用地项目目录( 2012 年本)、禁止用地项目目录( 2012年本)中限制、禁止用地的项目,也不属于 *省禁止、限制供地项目目录( 2005年)中禁止、限制供地的项目。因此,项目用地符合国家和 *省用地政策。 2、本项目占地规模合理, 场址现状为天然形成的 池塘,现存水量 16875m,场区四周均为农田, 项目用地 符合 *县 土地利用规划。因此,项目土地使用符合国家珍惜和保护耕地的土地使用政策。 3、本项目场区地下无矿藏和文物, 项目周围 1 千米范围范围内没有历史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及重要生态功能区 。 因此,项目土地的利用对地下矿产资源 及文物 的保护和利用不存在影响。 4、本项目工程地质良好,无溶岩、滑坡、断层等不良地质状况。因此,项目建设不会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综上分析,项目用地符合国家及 *省建设用地集约用地、节约用地的要求。 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 方案 本项目场区 现状为天然形成的池塘,场区四周均为农田 ,区域内 无居民住户,不涉及拆迁安置问题。 因此,本项目实施建设中业主单位不再承担项目用地范围内的拆迁、安置和青苗补偿工作 。 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错误 !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28 第六章 环境 和生态影响分析 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 12 月 6 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年 9月 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 年 3月 1 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年 4 月 1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年 9月 1日起施行);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98 253 号); 8、 *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省人大常委会 2001第 16号公告); 9、 *省实施 办法( 2003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二、环境保护标准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及 *市环保局对 *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标 准的规定,本项目执行以下环保标准: 1、环境质量标准 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错误 !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29 ( 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级标准; ( 2)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准; ( 3)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 14848类”标准。 2、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 1)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级标准; ( 2)废水排放执行 *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99一般保护 区标准; ( 3) 施工期间噪声必须达到建筑施工场界 环境 噪声 排放标准 ( 的规定要求; 厂界噪声执行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2 类标准 。 ( 4) 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2 类标准。 环境现状 本 项目位于 *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明显,雨量集中,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酷热多雨,秋季温度凉爽,冬季干冷少雪 。项目建设地周围环境适宜,地质稳定,水体、大气、土壤和植被具有较强的自净化能力。 根据 *县环境监测站 2011年监测资料,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错误 !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30 境质量现状为: 1、环境空气质量 : 均值为 均值 境空气质量标准( 的二级标准 。 2、 地表 水环境质量 : 沂河港 上 断面 ,氨氮年均值 ;沭河高峰头断面 ,氨氮年均值 ;白马河捷庄断面 ,氨氮年均值 ; 黄泥沟 管集 断面 2 至 5 月份断流, ,氨氮年均值 。 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标准。 3、地下水质量:评价区地下水质量较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 14848类标准。 4、声 环境质量: 评价区 域环境 噪声 年均值 ), 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2 类标准。 5、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绿化率较高,生态环境良好。 目 施工期 对环境的影响 一、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 期废气主要是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废气。 1、施工扬尘 施工期扬尘主要来自土方开挖,池体建设阶段,主要表现为空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错误 !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31 气中的总悬浮颗粒浓度增大,尤其在天气干燥、风速较大时影响更显著。主要污染因子为 工现场扬尘影响范围为周边 200m 范围内。据调查,施工作业场地近地面粉尘浓度可达 1 m。项目周边 200施工期间,应严格遵守 *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关于贯彻实施 *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鲁环函 (2012)179号 )相关规定和要求,采取以下防 治措施减轻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 1)加强重点环节环境监管,按照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 (393求,对物料堆场采取覆盖、喷淋和围挡等相应的防风抑尘措施,密闭输送物料应当在装料、卸料处配备吸尘、喷淋等防尘设施;物料存储场所及周边道路应当进行硬化处理,并配置车辆清洗专用设施。 ( 2)加强对施工工地的管理,严格控制施工扬尘、土壤扬尘、道路扬尘以及堆场扬尘。运输砂石、渣土、土方、垃圾等物料的车辆应当采取蓬盖、密闭等措施,防止运输过程中物料遗撒或者泄漏产生的扬尘污染。在施工场地安排员工定期对施 工场地洒水以减少扬尘量,洒水次数根据天气状况而定。一般每天洒水 1 2 次;若遇到大风或干燥天气可适当增加洒水次数。 ( 3)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日产日清,装卸车不得凌空抛洒,对运输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的车辆加盖蓬布减少洒落,车辆不得粘带泥土驶出施工工地。 ( 4)临时设施的搭建应做到布局合理、经济适用;施工现场的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错误 !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32 临时道路应尽量硬化或加铺炉渣、石子等以减少扬尘的产生。 ( 5)使用预搅拌混凝土,减少扬尘的产生,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施工作业。 ( 6)文明施工、规范操作,施工现场的物料应分区布置、排放整齐。 扬尘污染 属于短期、局部污染,应定期洒水抑尘,同时严格遵守 *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在此前提下,项目扬尘污染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2、施工机械废气 施工机械以柴油为燃料,在使用过程中将产生一定量的废气,其污染物主要有 燃油废气,其产生量和施工机械的选用、机械性能和维护水平有关。 该建设项目施工期间的运输车辆使用时间短、较集中,污染物产生量较小。在稍有风速的天气里,机械废气产生的污染物对该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空气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施工期废气可以得到有效处理,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不大 。 二、 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建筑施工废水。 1、生活污水:施工期约 3 个月,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约为 水中主要污染物为 目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多为当地居民或租住在附近,生活污水经住户家中化粪池处理,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错误 !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33 外运沤肥,不直接外排。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污染情况随之结束,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2、施工废水:施工期工程用水主要用于工程养护,这部分水绝大部分蒸发、少部分存留在构筑物内,废水量较小,对项目周围水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影响。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在施工场 界处做好围挡,并对土石方堆放场地进行排水沟设置,避免因地表径流和雨水冲刷而引起场地内物料和水土流入项目附近的河流,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影响。机械冲洗废水等应设简易沉淀池处理后循环利用。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废水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综上,施工期废水得到有效处理,对周边水环境影响不大。 三、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池底清淤产生的淤泥、土石方。 1、生活垃圾: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 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收集进行填埋处理。 2、淤泥:施工期清淤量约为 2250t,淤泥在弃泥区临时堆放,两个月堆放晒干后作为绿化基底。 3、土石方: 本 项目挖方量约为 9000m,周边绿化利用土方为1000m,剩余土方 8000m,由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联系,外运至建筑垃圾填埋场进行安全填埋。 综上,施工期固体废物得到有效处理,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四、声环境影响分析 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错误 !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