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五章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_第1页
11第五章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_第2页
11第五章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_第3页
11第五章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_第4页
11第五章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 课 教 案 (2014 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医学心理学 课程编码: B1311026 总 学 时: 32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程 任课教师: 谢金凤 开课单位: 医学院 职 称: 教授 授课专业: 护理学 授课班级: 13 级护理学本科 1、2 班 荆楚理工学院教务处制 授课进度 第 11 周,第 11 次课( 2 学时) 授课日期 2015 年 5 月 11 日 授课题目 (教学章、 节或主题) 第 1 节心理应激概念(心理应激的概念、过程及应对) 第二节心身疾病(心身疾病的概念、常见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 教学 目标 掌握心理应激的概念;掌握心理应激的过程;了解心理应激的应对;熟悉心 身疾病的概念;了解常见的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 教学 重点 1、心理应激的概念; 2、心理应激的过程; 3、心身疾病的概念 教学 难点 心理防御机制 教学 方法 请选择你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括号中画“” ):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法,发现法,探究法 ,谈话法,实验法,参观法,考察法,自学辅导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读书指导法,听说法,写生法,视 唱法,工序法(技能课),实习作业法,其他 教学 手段 请选择你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在括号中画“” ): 实物,多媒体,投影,影像,CAI 课件,PPT,标 本,挂图,模型,其他 讨论、 思考 题、 作业 1、 什么叫应激、应激源、中个机制、应对、心身疾病? 2、 举例说明中介因素在疾病与健康中的作用。 3、 心身疾病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参考 文献 护理心理学主编:周英、周秋郁。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年 9 月第二版。 护理心理学主编:杨艳杰。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11 月出版。 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第一节 概述 一、应激概念及简史(5 分钟) (一)主要代表人物介绍 神经生理学家坎农(Cannon) 坎农 1892 年入哈佛大学,1896 年入哈佛大学医学院,1900 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后任 生物学讲师,1902 年任助理教授,1906 年成为生理学教授(G.希金森纪念讲座教授) ,并 担任系主任,直到 1942 年退休。1944 年任纽约国际医学院的客座教授。期间,曾于 1935 年来华在协和医学院工作半年。 坎农的稳态与应激 “稳态”概念 机体面对环境变化时保持内环境稳定的过程,称为内稳态或自稳态(homeostasis) 。 坎农的“应激”概念 “应激”(emergence reaction)或 “战或逃”(fight or flight)当机体遇到严重的内外 环境干扰时,自稳态被打破,个体的生理机制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这种面对严重刺激时 机体出现的整体反应称之。 2、生理学家塞里 塞里是加拿大生理学家,他于 1936 年最早提出“一般适应综合症” (Stree )的概念。 即不同性质的外部刺激,如冷、热、缺氧、感染及强制性约束等引起的机体反应都是非特 异性的,即各种各样的不同刺激都可以引起同样的反应,都可以产生同样的应激症候群。 (1 )塞里的“一般适应综合征 ”模型 塞里认为,应激包括警觉期、抵抗期和衰竭期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警觉期 第二阶段:抵抗期 第三阶段:衰竭期 (2 ) 一般适应综合症 GAS 解读:塞里认为:GAS 与刺激的类型无关,而是机体通过兴奋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后 来发展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所引起的生理变化,是机体对有害刺激所作出的防御反应 的普遍形式。塞里认为“ 应激( stress)”:是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 3、认知心理应激理论学家 拉扎勒斯 解读:拉扎勒斯提出认知评价(cognition)、应对方式(coping)在应激中的重要性。拉扎勒 斯提出心理应激:是个体对外界环境有害物、威 胁、挑 战经认 知评价后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 行为反应。拉扎勒斯的认知心理 应激理论。他 认为,应激是以认知评价为核心的个体与环境 的交互作用过程。也就是说应 激是一个人的评价过程的结 果。 (二)应激的界定: 目前研究者普遍认为,应激是个体“觉察”到各种刺激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构成威 胁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 应可能是适应现象或者适应 不良。所 谓“ 察觉”是指个体对刺激 的认知评价。 二、应激理论模型(5 分钟) 应激的理论模型是用来解释应激的发生、发展过程的理论体系。包括以下两种模型: (一)应激过程模型 教学过程及内容 1 分析:应激(根据应激过程模型)认为,应激是个体在对威胁 或挑战的一种应对过程;应 激的原因是生活事件,应激的 结果是适应和不适应的心身反 应;从生活事件到应激反应的过 程受个体认知、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中 间因素的影响或中介,最终以心理生理 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 。 (二)应激系统论模型(多因素) 应激系统模型的基本特征(法则)认为: 1、应激是多因素系统 2、各因素互相影响互相结果 3、各因素之间动态的平衡或失衡决定个体的健康或疾病 4、认知因素在平衡和失衡中起关键作用 5、人格因素起核心作用 三、应激源(3 分钟) 应激源(Stressor)指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种刺激。应激源就是各种生活事件。 有四种分类。 1、躯体性应激源 2、心理性应激源 3、社会性应激源 4、文化应激源 5、自然或社会灾变性应激源 第二节 心理应激的中介机制 当个体受到应激源刺激将要发生应激反应之前,由中介机制在应激源及其反应之间起 调节作用。中介机制包括察觉、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 一、察觉(2 分钟) 个体对环境刺激或预感到刺激的感受或体验。 二、认知评价 ( evaluation or appraisal ) 是指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 分析:对认知评价的分类(展示投影) 初级评价(利害关系评价、威胁 性评价)次级评价(做出能力估 计)认知再评价 (对现实环境再度认识) 三、应对方式(8 分钟) (一)应对概念 应对(coping)又称应付。是个体解决生活事件和减轻生活事件对自身的不良影响的 各种策略,故又称为应对策略(coping strategies) 。Zimbardo 提出,应对方式包括三类。 分析:第一类是属于行动上的,即行 为反应 第二类属于认识上的,即自我防御反 应 第三类属于求助形式的 (二)应对类型: 1、以指向性分:问题关注应对(problem-focused coping) 、情绪关注应对(emotion- focused coping) 2、根据作用分:积极应对、消极应对 3、特质应对:与个性特质相关、相对稳定和习惯化了的应对风 (三、 )应对过程 四、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 (5 分钟) 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 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具有缓冲应激的作用,是个体可利用的外部 资源,是个体影响应激反应的外部中介变量。 五、人格特征(两种机制影响) (5 分钟) (一)暴露差异假设:即人格因素影响个体暴露于应激源程度,从而导致应激反应不 同。 (二)反应差异假设:即人格因素影响个体对应激源的反应。 第三节 应激反应 一、应激反应( stress reaction )的概念(2 分钟) 当个体经认知评价而察觉到应激情况的威胁后,就会引起个体生物、心理、行为和社 会方面的变化。也称应激的心身反应(Psychosomatic Response) 。 二、应激的生理反应(10 分钟) (一)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调节(心理神经中介机制) (二)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心理神经内分泌中介途径) (三)心理神经免疫系统的相互调节作用 三、应激的心理反应(20 分钟) 应激的心理反应可涉及心理现象的各个方面,主要有认知反应与情绪反应。 (一)认知反应 正面: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增强 负面:意识障碍;注意力、记忆、思维、想象力下降;偏执、灾难化、反复沉思、 “闪 回”与“闯入性思维” 、否认、投射、选择性遗忘 (二)情绪反应 焦虑(最常见) 、愤怒、恐惧、抑郁、敌意、无助 (三)应激的行为反应 主要包括逃避与回避、敌对与攻击、退化与依赖、无助和自怜、物质滥用五个方面。 四、应激的综合反应(2 分钟) 亚健康状态、崩溃、延缓性应激反应。 教学过程及内容 3 五、应激反应的评定 自我报告、行为测量 、生理和生化测量 六、心理应激与健康(3 分钟) 一般来说,高强度的、持续时间过长的应激对个体的健康有较大的不良影响。 (一)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 分析:从身体方面看,在应 激状态下,机体免疫系 统的功能会降低,使机体对疾病的 易感性增加。从心理方面看,儿童和青少年高 强度的、持续时间过长的应激会影响个体的 心理健康发展,导致发展缓慢和停止;成人 应激会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出现心理功能失调; 老人则可能引发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的发生。 (二)影响心理应激与健康的关系 从应激的性质来看,应激的强度;应激源波及的范围;应激源持续时间的长短;合并 应源的数量有关。应激与健康存在个体差异。 第四节 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概述(10 分钟) (一)概念 心身疾病又称心身障碍或心理生理疾病,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 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 讨论:什么样的人是心理身疾病患者,即,心身疾病的特征 1以躯体症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 2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 应激和情绪反应有关。 3生物和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和社会因素往往起“ 板机”作用。 4心身疾病往往发生在植物神 经系统所支配的系统和器官。 5病情的缓解和加剧与情绪因素密切相关。 6某些个性特征是疾病的易患素质。 7病人常有相同或类似的家庭史。 8疾病经常有缓解和反复发作的 倾向 9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纯用生物学治 疗好。 (二)心身疾病的患病率及人群特征 1、性别特征:女与男之比为 3:2 2、年龄特征:15 岁和65 岁患病率低,从青年期到中年期,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3、社会环境特征:不同社会环境,心身疾病患病不同。 4、人格特征:冠心病及高血压的典型人格特征为 A 型人格;癌症的典型人格特征是 C 型人格。 二、常见的心身疾病(20 分钟)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CHD) 1、心理社会因素有:A 型行为、生活应激事件、不良行为习惯(如吸烟、缺乏运动、 过食与肥胖等) 。 2、心理综合防治:心理咨询、生物反馈治疗、运动治疗(如练习气功、书画、听音乐 等) 。 (二)原发性高血压 1、原发性高血压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应激与冲突明显的社会、职业性质、生活变 故及创伤性生活事件、A 型行为。 2、心理治疗:主张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积极配合认知疗法、自律训练、生物反馈 疗法、气功、太极拳等心理治疗。 (三)糖尿病 1、心理社会因素:紧张、焦虑等影响情绪,可破坏机体防御能力,胰岛功能减退, 胰岛素分泌不足。 2、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暗示疗法、松驰疗法。 (四)消化性溃疡 1、心理社会因素有:生活事件刺激、人格特征及行为方式、不良情绪反应。 2、心理治疗:包括行为方式的调整和不良情绪的消除。 (五)恶性肿瘤 1、心理社会因素有:心理应激(生活变故事件引起的慢性心理压力和高度的情绪应激) 、人格特征(多疑善感,情绪抑郁;易躁易怒,忍耐力差;沉默寡言,对事物态度冷漠; 性格孤僻,脾气古怪) 、抑郁等消极情绪。 2、心理治疗与预防 (1 )自我心智重建:相信肿瘤是一种疾病,它是可以攻克的;相信体内的免疫机 制是恶性肿瘤的“克星” ,能将其杀伤、消灭和消除;深信抗癌治疗的巨大作用;正确 对待“充满紧张压力的事件” ,具备健全的“消除紧张压力”的方法。 (2 )给予心理支持:主动接近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消除病人的自卑心理; 同病人进行积极的交谈,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 (3 )自我放松训练:包括瞑想法、气功、催眠法、生物反馈治疗等。 3、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