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德国农民克劳纳开始种植先正达bt_第1页
1997德国农民克劳纳开始种植先正达bt_第2页
1997德国农民克劳纳开始种植先正达bt_第3页
1997德国农民克劳纳开始种植先正达bt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97 德国农民克劳纳开始种植先正达 Bt176 玉米试验田,头三年,玉米长势喜人、毫无虫害,当 2001 年,他将这种玉米用来喂养母 牛时,牛开始剧烈腹泻并停止产奶,最后,他总共损失了 70 头牛。 1998 年秋,苏格兰 Rowett 研究所的普兹泰教授(Pusztai)就在电视上公开宣称,他的实验证明,实验鼠肾脏、胸腺和脾脏生长异 常或萎缩或生长不当,脑部萎缩,多个重要器官也遭到破坏,免疫系统变弱。 1999 年,美国康耐尔大学的研究者 John Losey 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用涂有转 Bt 基因玉米花粉的叶片喂养斑蝶,导致 44%的幼虫死亡。 1997-1998 年,英国等实验分析发现转基因食品导致某些动物健康异常和种植区域出现异常。英国政府资助的研究显示,食用了转 基因土豆的老鼠出现了肝脏癌症早期症状、睾丸发育不全、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部分萎缩等异常现象。 1998 年,欧盟国家通过法律,把转基因农产品作业严格限制在实验室环境或封闭区域之内。 2004 年先正达研发的转基因 Bt-176 玉米爆发丑闻,德国黑森州北部农民从 1997 年开始试种 Bt-176 玉米,并用作奶牛的补充饲料, 2000 年当农民开始提高该玉米在饲料中的比例后,所有的牛都死了。 2004 年瑞士联邦技术研究院踢球植物学研究所海尔比克教授发现,Bt-176 中的用来毒杀欧洲玉米螟的 Bt 毒素, 无法分解,最终毒死了奶牛。 2005 年 5 月 22 日,英国独立报又披露了知名生物技术/公/司/“孟山都”的一份报告,以转基因食品喂养的 老鼠出现器官变异和血液成份改变的现象。 2005 年 11 月 16 日,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一项持续 4 个星期的 实验表明,被喂食了转基因豌豆的小白鼠的肺部产生了炎症,小白鼠发生过敏反应,并对其他过敏原更加敏感,并据 此叫停了历时 10 年、耗资 300 万美元的转基因项目。 2006 年,俄罗斯科学院高级神经活动和神经生理研究所科学家伊琳娜?艾尔马科娃博士研究发现,食用转基因大豆 食物的老鼠,其幼鼠一半以上在出生后头三个星期死亡,是没有食用转基因大豆老鼠死亡率的 6 倍。 2007 年,在奥地利政府的资助下,泽特克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对孟都山/公/司/研发的“转基因玉米 NK603(抗除草 剂)和转基因玉米 MON810(Bt 抗虫)的杂交品种”进行了实验。在经过长达 20 周的观察之后,发现转基因产品影响 了小鼠的生殖能力。 2008 年意大利的科学家做了一个长期实验。他们用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喂养雌性小鼠长达 24 个月,结果发现食用 GM 大豆的雌性小鼠肝脏出现异常。 2007 年 10 月和 11 月,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经过长期周密跟踪观察,发现有两种转基因玉米种植导致 伤害蝴蝶生存,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威胁程度已经超出可接受水平。为此,欧盟已经做出了初步决定、禁止该转基因玉 米的种子销售使用。 2007 年,法国科学家证实,孟山都/公/司/出产的一种转基因玉米对人体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 2008 年,美国科学家也证实了长时间喂食转基因玉米,小白鼠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损害,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同年 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 2009 年 12 月 22 日,法国生物技术委员会最终宣布,转基因玉米“弊大于利“,这等于转基因作物种植在法国的永 久废除。 2009 年 12 月一期生物科学国际期刊上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玉米能让老鼠的肝 脏、肾脏和其它器官受损。三种转基因玉米品种,一种设计能抗广谱除草剂(即所谓的 Roundup-ready),另外两种含 有细菌衍生蛋白质,具有杀虫剂特性。这项研究利用了孟山都自己的原始数据。 2004 年 7 月 28 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完成了特别专题研究并发布研究报告,指明:转基因食品可导致难以预见的主 基因(Host DNA)破坏,而用现有的审核和监测系统,美国各政府机构不能发现这些破坏。美国国家科学院列举了审 核转基因食品产品的时候所没发现的异常: - 食用了转基因玉米等转基因食物的老鼠,出现血细胞和肝脏细胞异常、肝脏比没食用的更重; - 食用了转基因玉米的猪,在美国中西部农场出现假孕或不育; - 食用了转基因玉米饲料的母牛,在德国实验农场非正常死亡; - 使用转基因饲料的鸡的死亡率比使用自然饲料的死亡率高出两倍; - 英国市场出现转基因大豆食品后,居民的过敏症上升了 50%,巴西出现同样状况; - 被长期认为“安全”的转基因玉米,其效果并非如推广者说的那么理想,例如,菲律宾食用者出现了皮肤、小 肠和呼吸系统的异常反应; 1997-1998 年,英国等实验分析发现转基因食品导致某些动物健康异常和种植区域出现异常。英国政府资助的研究 显示,食用了转基因土豆的老鼠出现了肝脏癌症早期症状、睾丸发育不全、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部分萎缩等异常现象。 2000 年到 2001 年,转基因种植区域发现生态环境出现异常获得更多证实,譬如,转基因玉米品种本身尚未发现异 常,但其周围野生生态环境出现异常,而转基因甜菜等品种的野外试验显示其本身和环境都发现异常。为此,美国、 加拿大、英国和欧盟国家的政府农业部门紧急成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组,对转基因种植区开始全天候的严密监控 措施。 在江苏省“棉花之乡”盐城大丰市调查发现:该省转基因棉推广进入第 5 个年头后,转基因棉除了产量下降外, 其质量也出现了严重下降,表现尚不如普通棉。 英国的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刊登了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约翰罗西的一篇论文,论文中指出,蝴蝶幼虫等农田 益虫吃了撒有某种转基因玉米花粉的菜叶后会发育不良,死亡率特别高。 阿凡迪斯/公/司/生产的一种“星联”转基因玉米,由于可能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美国环保局仅批准其用于动物 饲料,禁止其用于食品生产。 Mayeno,A.N.等(1994)报告,发生一种新的,不明原因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嗜酸性肌痛。临床表现有麻痹、神经 问题、痛性肿胀、皮肤发痒、心脏出现问题,记忆缺乏、头痛、光敏、消瘦(Brenneman,D.E.等,1993;Love,L.A.等, 1993)。后查明系日本一/公/司/生的基因化工程细菌产生的色氨酸所致。食用者在 3 个月后发病,导致 37 人死亡, 1500 人体部份麻痹,5000 多人发生偶尔性无力。据测定,含量为 0.1%便可杀死人体。 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长篇科研调查报告清楚指明:越来越多的观察和发现证明,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和使用对动 物和生态环境有潜在的安全威胁;必须对转基因作物种植区域实行强制性隔离措施,对转基因食品实行更严格的控制 和检测监测。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也表示极大的担忧。转基因水稻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污染传统的水稻品种,对于环境与生 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 世卫组织主张对发展转基因食品持谨慎态度,尤其要慎重引进国外没有经过严格检验的转基因产品。 附:蒋高明教授介绍道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国外早就争议不断,不止“转基因马铃薯事件”一个案例。 1998 年的“转基因马铃薯事件”就让全球民众恐慌了一把-英国科学家阿派特普斯陶伊教授在电视节目上宣称, 用某种转基因的马铃薯喂养大鼠,会导致大鼠体重及器官重量严重减轻,免疫系统被损坏。 2007 年,法国科学家证实,孟山都/公/司出产的一种转基因玉米对人体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2008 年,美国科学 家也证实了长时间喂食转基因玉米,小白鼠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损害,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同年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 上。2009 年 12 月 22 日,法国生物技术委员会最终宣布,转基因玉米“弊大于利”,这等于转基因作物种植在法国的 永久废除。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一方面,而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即基因污染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999 年的“帝王蝶事件”、2001 年备受关注的“墨西哥玉米基因污染事件”、2002 年的“转基因玉米混进美国大 豆事件”、2006 年“转基因大马哈鱼逃逸事件”,等等,都成为转基因作物实验或商业化种植过程中,基因污染对生 态环境影响的典型案例。 不能回避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带来的风险。生物安全委员会大部分专家来自转基因领域,“干什么的吆喝什么” ,其公信力本身就值得怀疑。转基因至少存在三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转基因对生命结构改变后的连锁反应不确定; 二是转基因导致食物链“潜在风险”不确定;三是转基因污染、增殖、扩散及其清除途径不确定。在这些确定前提下, 我们带头将 Bt 基因转入 13 亿人的主食,害莫大焉。DDT 刚发明的时候是作为高新技术出现的,发明人还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