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2010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2010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2010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4页
2010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 201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统计局 2011 年 2 月 18 日 2010 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吉林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 境和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全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科学谋划、攻坚克难,统筹推进具有吉林特色的工业化、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实施、协同推进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和创新驱动战略,经济企稳向 好态势不断增强,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各项社会 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577.06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3.7%。其 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1050.15 亿元,增长 3.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4417.39 亿元,增长 18.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3109.52 亿元,增长 10.4%。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全省人均 GDP 达到 31306 元,增长 13.6%。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 12.251.536.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3.0%、67.1%和 29.9%。 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 4219.9 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49.2%;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 务收入 13955.9 亿元,增长 30.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耗降低 12.0%。 图 1:20062010 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2010 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 103.7(以上年为 100,下同),价格水平同比上涨 3.7%。其 中,农村为 104.1,上涨 4.1%;城市为 103.4,上涨 3.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 99.1,下降 0.9%;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 105.2,上涨 5.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 108.6,上涨 8.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 103.4,上涨 3.4%。 表 1:2010 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上年=100 指 标 全省 城市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3.7 103.4 104.1 食品 109.2 109.0 109.4 其中:粮食 113.9 115.4 112.4 烟酒及用品 100.7 100.9 100.5 衣着 100.7 100.9 100.1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99.6 99.5 99.7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1.8 101.5 102.5 交通和通信 99.1 98.7 99.8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5 100.3 101.0 居住 102.4 101.8 103.5 全年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 602.41 亿元,增长 23.7%。其中,全年完成税收收入 439.31 亿元,增长 21.7%。在全年完成税收收入中完成企业所得税收入 60.82 亿元,增长 23.6%。税收收入占地方级财 政收入的比重为 72.9%,下降 1.2 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 1787.25 亿元,增长 20.8%。其 中:教育支出 250.2 亿元,增长 15.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253.36 亿元,增长 25.6%;医疗卫生 支出 110.91 亿元,增长 3.3%;环境保护支出 71.55 亿元,增长 44.6%;交通运输支出 89.78 亿元, 增长 55.7%。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1050.15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3.5%。其中,实现种植业 增加值 577.03 亿元,增长 5.5%;林业增加值 43.0 亿元,增长 4.7%;牧业增加值 381.48 亿元,增 长 0.5%;渔业增加值 15.63 亿元,增长 0.6%;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 33.01 亿元,增长 8.6%。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6725.3 万亩,比上年增加 65.3 万亩,增长 1.0%。全年粮食总产量 2842.5 万 吨,增长 15.5%。其中,玉米产量 2088 万吨,增长 15.4%,单产 6853.2 公斤/公顷,增长 12.0%;水 稻产量 588.5 万吨,增长 16.5%,单产 8737.5 公斤/公顷,增长 14.3%。 图 2:20062010 年全省粮食产量 2010 年,全省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到 1454.6 万头、293.7 万头、305.65 万只和 3.78 亿只, 其中猪、牛、羊出栏量分别增长 5.8%、3.5%和 4.0%,禽类出栏量下降 1.8%。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 量 232.72 万吨,增长 3.7%;鲜蛋类总产量 95.64 万吨,下降 3.0%;牛奶总产量 43.50 万吨,下降 2.2%。 表 2:2010 年全省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指 标 单位 年产量 增长 % 粮食总产量 万吨 2842.50 15.5 蔬菜总产量 万吨 1078.75 11.4 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 万吨 232.72 3.7 鲜蛋总产量 万吨 95.64 -3.0 牛奶总产量 万吨 43.50 -2.2 水产品总产量 万吨 16.90 2.4 出栏生猪 万头 1454.60 5.8 出栏家禽 亿只 3.78 -1.8 2010 年末,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 2145 万千瓦,增长 7.2%。主要农业机械与设备均有增加,其中拥 有大中型拖拉机 29.37 万台、机电井 16.96 万眼、农用水泵 47.87 万台,分别增长 19.9%、2.2%和 1.2%。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分别达到 172.68 万公顷和 106.35 万公顷,增长 2.6%和 2.7%。全年农村用电量达到 39.50 亿千瓦时,增长 5.4%。 全省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 3900 个,增长 4.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01 亿元,粮食加 工量达 1480 万吨,畜禽屠宰加工量达 3.4 亿头(只),分别增长 2.4%、2.1%和 6.3%。全省实现园 艺特产业产值 707.8 亿元,增长 27.3%;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 2550 亿元,增长 18.6%。全省有效 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 850 个,有机食品 308 个,无公害农产品 2297 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 214 个,环境监测面积达到 4200 万亩。全年全省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产量 达 3510 万吨,实现产值 530 亿元,带动农民增收 61 亿元,带动农户 289 万户 。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 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 3755.11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9.9%, 增幅高于年初规划目标 4.9 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 1047.32 亿元,增长 21.2%;重工业实 现增加值 2707.80 亿元,增长 19.4%。 表 3:2010 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指 标 工业增加值 增长 % 总计 3755.11 19.9 轻工业 1047.32 21.2 重工业 2707.80 19.4 在总计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552.21 15.3 图 3:20062010 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吉林省工业产业跃升计划所涉及的汽车产业、石油化工产业、食品产 业、信息产业、医药产业、冶金建材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分别实现增加值 1091.40 亿元、565.44 亿元、 596.18 亿元、75.90 亿元、218.83 亿元、436.63 亿元和 320.69 亿元,分别增长 24.6%、7.8%、16.6%、27.9%、25.0%、17.7%和 26.6%。 六大高耗能行业共实现增加值 806.29 亿元,增长 14.3%。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 263.99 亿元,增 长 26.0%。 表 4:2010 年全省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速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增长(%) 纱 万吨 5.81 2.4 布 亿米 0.42 -4.8 服装 万件 19526.56 22.5 化学纤维 万吨 27.23 -7.6 配混合饲料 万吨 592.91 32.7 精致食用植物油 万吨 60.22 60.2 软饮料 万吨 504.68 36.1 卷 烟 亿支 400.00 11.4 汽车仪器仪表 万台 125.40 -10.1 原煤 万吨 5190.02 18.3 焦炭 万吨 411.29 -1.3 天然原油 万吨 702.33 9.7 原油加工量 万吨 830.68 0.7 发电量 亿千瓦小 时 594.40 9.9 粗钢 万吨 827.17 4.3 钢材 万吨 875.80 3.8 生铁 万吨 691.71 6.7 铁合金 万吨 48.60 -8.5 黄金 千克 11686.38 3.3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0.57 195.8 水泥 万吨 3974.60 10.9 硫酸(折 100%) 万吨 26.23 -10.0 合成氨 万吨 60.20 3.8 合成橡胶 万吨 18.12 0.1 乙烯 万吨 83.33 -0.6 农用化学肥料(氮、磷、钾 类折纯) 万吨 27.68 19.2 化学药品原药 万吨 0.79 15.0 中成药 万吨 28.95 181.4 汽车 万辆 167.42 36.4 其中:轿车 万辆 115.58 34.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 794.74 亿元,比上年增加 317.16 亿元,增长 66.4%。全年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 289.3%,比上年提高 37.1 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 1861.61 亿元,增长 24.0%,增幅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 平均增长水平 4.1 个百分点;实现利润 254.78 亿元,增长 50.2%。 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 583.87 亿元,增长 19.8%。全省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 业企业完成总产值 1348.78 亿元,增长 18.0%;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 171899 元/人(按建筑业总 产值计算),增长 8.2%;实现利税 89.37 亿元,增长 14.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9621.77 亿元,比上年增长 32.5%。人均投资达到 35381 万元。其中, 城镇投资 7925.72 亿元,增长 33.0%;农村投资 1696.05 亿元,增长 30.4%。 图 4:20062010 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 167.10 亿元,增长 64.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 4610.03 亿元,增长 37.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 3148.59 亿元,增长 26.1%。 全年完成城镇工业投资 4516.34 亿元,增长 37.5%,增幅高于全部城镇投资增速 4.5 个百分点,对全 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 52.1%。 表 5:2010 年全省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行 业 投资额 增长 % 总 计 7925.72 33.0 (一)农、林、牧、渔业 167.10 64.1 (二)采矿业 483.09 27.6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83.31 44.8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252.29 22.3 (三)制造业 3477.83 35.4 农副食品加工业 313.92 43.9 食品制造业 120.74 40.0 纺织业 37.44 60.1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26.14 16.2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21.16 109.1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58.52 5.5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50.18 54.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28.83 242.9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2.96 3.1 金属制品业 136.63 21.0 通用设备制造业 163.89 1.0 专用设备制造业 176.92 23.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728.29 45.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38.22 53.4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 26.33 14.0 (四)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555.42 64.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66.57 64.4 (五)建筑业 93.69 25.7 (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621.74 57.8 (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57.05 0.0 (八)批发和零售业 276.86 26.8 (九)住宿和餐饮业 69.08 -3.3 (十)金融业 14.22 71.9 (十一)房地产业 1063.10 17.7 (十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7.37 -6.5 (十三)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 查业 60.49 28.5 (十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549.59 10.0 (十五)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36.04 82.5 (十六)教育 95.39 30.6 (十七)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62.41 19.5 (十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89.45 154.0 (十九)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05.80 58.1 全年完成城镇非国有投资 5590.60 亿元,增长 32.4%,占全部城镇投资总额的 70.5%。其中,完成私 营企业投资 1728.64 亿元,增长 81.3%。 全年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到 1608.32 亿元,增长 39.3%,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 20.3%。全省在建计划总投资超亿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有 1023 个,完成投资 2854.09 亿元;计划总投 资 10 亿元以上的项目 166 个,完成投资 1558.21 亿元。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921.01 亿元,增长 21.7%。商品房竣工面积 1871.38 万平方米,增长 27.3%;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 2319.64 万平方米,增长 19.3%。其中,销售住宅面积 2062.73 万平方 米,增长 17.3%。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501.8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5%。其中,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 3104.07 亿元,增长 18.6%;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 397.74 亿元,增长 17.8%,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 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0.1 个百分点,高于乡村 0.8 个百分点。 图 5:20062010 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表 6:2010 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 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增长 % 总计 3501.82 18.5 按行业分: 批发、零售贸易业 3152.18 18.4 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 976.90 32.1 按商品用途分: 食品类 111.15 37.0 衣着类 152.08 35.9 日用类 713.67 30.6 住宿、餐饮业 349.64 19.6 按城乡分: 城镇 3104.07 18.6 乡村 397.74 17.8 在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中,粮油类增长 59.4%;金银珠宝类增长 44.5%;文化 办公用品类增长 42.7%;服装类增长 41.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 37.4%;汽车类增长 35.8%;化妆品类增长 35.4%;中西药品类增长 31.6%;书报杂志类增长 27.9%;石油及其制品类增长 27.2%;日用品类增长 24.5%;肉禽蛋类增长 21.0%;家具类增长 18.2%;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 16.1%;通讯器材类增长 11.9%;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 11.7%。 六、对外经济 根据海关统计,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 168.46 亿美元,增长 43.5%。其中,实现出口总值 44.76 亿美元,增长 43.2%;实现进口总值 123.70 亿美元,增长 43.5%。 表 7:2010 年全省进出口贸易主要分类情况 指 标 外贸进出口总值 (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 总计 168.46 43.5 出口总值 44.76 43.2 其中:一般贸易 25.68 39.3 加工贸易 11.45 101.9 进口总值 123.70 43.5 其中:一般贸易 113.57 44.3 加工贸易 4.49 58.8 图 6:20062010 年全省进出口总额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 41.65 亿美元,增长 16.8%,其中外商直接投资 12.80 亿美元,增长 12.3%。全年 域外资金实际到位 2491.65 亿元,增长 31.2%,其中,引入外省资金 2209.75 亿元,增长 33.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2010 年,全省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 1391.94 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 8.7%;货物发送量 4.5 亿吨,增长 15.4%。全年旅客周转量 511.31 亿人公里,增长 12.1%;旅客发送量 6.5 亿人,增长 10.2%。民航集团全年共保障运输起降航班 5.1 万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 580 万人次。 2010 年末,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4036.6 公里;公路总里程 9.04 万公里,其中等级公路总里程 8.10 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 89.6%,全省公路总里程中,高速公路 1850 公里;等外公路 9432 公 里,占公路总里程的 10.4%。2010 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 173.19 万辆,比上年末增长 19.0%。 全省私人汽车保有量 134.43 万辆,增长 22.4%,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 63.36 万辆,增长 32.9%。 图 7:20062010 年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及其增长速度 2010 年末,全省拥有邮政局、所 957 个,邮路总长度达到 27034 公里;长途光缆线路长度 21801 公 里。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652.7 亿元,增长 22.6%。其中,完成邮政业务总量 23.8 亿元,增长 15.8%;完成电信业务总量 628.9 亿元,增长 22.9%。在邮政业务中,全年完成函件业务量 9319 万件, 增长 15.2%;包裹业务量 116 万件,下降 5.6%;汇票 492 万笔,增长 3.9%;累计订销报刊 2.62 亿份, 增长 4.0%;特快专递 849 万件,增长 19.4%;邮政储蓄平均余额 576 亿元,增长 14.5%。截至 2010 年末,全省局用交换机容量 837 万门;固定电话用户 595 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 433 万户,农村 电话用户 162 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 21.7 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 1805.4 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 65.9 部/百人,增长 14.4%。互联网络宽带接入用户 285.9 万户,增长 25.4%。 2010 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旅游者 6490.90 万人次,增长 18.0%。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 6408.89 万 人次,增长 18.0%;接待入境旅游者 82.01 万人次,增长 20.50%,其中接待外国游客 72.16 万人次; 港澳台同胞 9.85 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 732.83 亿元,增长 26.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 712.39 亿元,增长 26.3%;旅游外汇收入 3.05 亿美元,增长 25.5%。截至 2010 年末,全省有旅行社 567 家。 有星级以上宾馆 223 家,其中五星级宾馆 7 家。截至 2010 年末,全省拥有国家 A 级旅游景区 123 家, 其中 5A 级旅游景区 3 家。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2010 年末,全省境内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9702.55 亿元,比年初增加 1296.93 亿元;金融机构 本外币贷款余额 7279.62 亿元,增加 979.19 亿元。其中,农村信用社人民币贷款 726.29 亿元,增 加 29.78 亿元;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 742.09 亿元,增加 216.55 亿元。 表:2010 年全省境内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 标 年末数 比上年末增长% 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 9702.55 15.4 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 2788.91 18.8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5203.16 11.2 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 5147.26 11.6 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 7279.62 15.5 其中:短期贷款 2815.66 3.7 中长期贷款 4310.84 31.8 图 8:20062010 年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 2010 年末,全省共有境内上市公司 35 家。全年证券市场股票、基金交易总量 8692.08 亿元。 2010 年末,全省有各类保险公司经营主体 23 家,比上年末增加 1 家;有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机构 40 家,兼业保险代理机构 2941 家,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 239.25 亿元,比上年增长 29.4%。其中,寿险 收入 165.93 亿元,增长 23.6%;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 12.44 亿元,增长 22.9%;财产险收入 60.89 亿元,增长 50.5 %。全年原保险赔付额 56.27 亿元,增长 0.3%。其中,寿险给付 23.34 亿元, 下降 7.2%;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 4.21 亿元,增长 14.9%;财产险赔款 28.72 亿元,增长 5.3%。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2010 年末,全省有各级政府部门科学研究机构 107 个。其中,自然科学研究机构 92 个(其中中科院 属 3 个;省属 47 个);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15 个(其中省属 11 个)。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 院士 21 人(不包括双聘院士)。全省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 11 个,省部(吉林省与科技部)共建 重点实验室 2 个,省属重点实验室 31 个,省级科技创新中心(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1 个。 2010 年,全省国内专利申请量 6445 件,授权量 4343 件,分别比上年增长 8.6%和 32.7%。其中,发 明专利申请量 2789 件,授权量 785 件,分别增长 28.8%和 9.3%。 2010 年度(自 2009 年 11 月 1 日 至 2010 年 10 月 31 日)登记省级科技成果 487 项。全年有 10 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 项获 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23 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79 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48 项获得省科 技进步三等奖;2 项获得省科技发明一等奖;3 项获得省科技发明二等奖;8 项获得省科技发明三等 奖。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 3424 份,实现合同成交额 18.81 亿元。 2010 年末,全省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 705 个,其中国家质量检测中心 11 个,全年共监督抽查产品 35 种,860 个批次。全省共有质量认证机构 4 个,有 4120 户企业通过了自愿性认证,颁发证书 4664 张。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 69 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12.21 万台件,增长 8.4%。截止 2010 年末,全 省已拥有 27 个中国名牌产品。 全年省级气象部门累计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189 次,预警信号累计覆盖 1.4 亿人次。全年共 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 51 架次,跨区域飞机作业 17 架次,地面人工增雨 191 次,累计增水 14.5 亿 立方米。组织防雹作业 722 次,防雹保护面积 12552 平方公里,挽回经济损失 3.6 亿元。全省共有 9 个地震台站,2 个火山观测站,18 口观测井。 2010 年末,全省拥有小学 5837 所,比上年末减少 347 所;在校生 144.46 万人,减少 1.65 万人,学 龄儿童入学率为 99.84%。有普通初中 1209 所,减少 17 所;在校生 81.75 万人,减少 5.16 万人。有 职业初中 12 所,减少 13 所。在校生 8299 人,减少 9042 人。有普通高中学校 257 所,减少 5 所; 在校生 47.09 万人,增加 0.24 万人。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机构)386 所,增加 2 所;在校生 29.44 万人,毕业生 9.18 万人,其中获得职业技术证书的人数为 4.13 万人,比上年增加 718 人。另 有职工技术培训学校(机构)2339 所,注册学生数 64.62 万人。 2010 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35%。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 19 个,全年招收研究生 1.76 万人,在学研究生 5.16 万人。有普通高校 56 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 37 所(包含 10 所普通高等学 校举办的独立学院),普通专科(高职)院校 19 所;全年招收普通本科、专科(高职)学生 15.29 万人,在校生 54.44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34 万人。全年成人高校本专科共招生 6.48 万人,在校 生 14.82 万人。 2010 年末,全省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机构)2082 所,在校生 41.92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2.06 万人。其中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5 所,在校生 1.98 万人;独立学院 10 所,在校生 8.47 万人。民办非 学历高等教育机构 14 所,各类注册学生 5702 人;民办普通高中 26 所,在校生 2.99 万人;民办中 等职业学校 78 所,在校生 4.62 万人;民办普通初中 30 所,在校生 4.75 万人;民办普通小学 18 所, 在校生 3.20 万人;民办幼儿园 1901 所,在园学生 15.33 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0 年末,全省拥有群众文化机构 1066 个。其中,文化馆 63 个,群众艺术馆 13 个,乡镇文化站 614 个;艺术表演团体 68 个。公共图书馆 65 个,藏书 1500 万册。博物馆、纪念馆 85 个,文物藏品 20 万件,全年参观人数达 260 万人次。全年共出版各种图书 1.04 万种;期刊 238 种,总印量 0.85 亿册;出版发行报纸 80 种,印刷总量 15.5 亿份。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 98.47%;电视人口覆盖率达 到 98.59%,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为 422.94 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数达到 260.46 万户。 2010 年末,全省有卫生技术人员 17.05 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6.07 万人,注册护士 4.57 万人。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医疗床位 10.65 万张。全省有乡镇卫生院 769 个,床位 1.7 万张,卫 生技术人员 2.48 万人。全省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084 家。全省所有县(市、区、开发区) 均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 100%。有 1252.54 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达 96.8%。全年共筹集资金 18.79 亿元;已有 626.33 万参合农民从中受益,支付补偿资金 17.72 亿 元,占筹集资金总额的 94.3%。全年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 6.73 万例,报告死亡 139 人;甲、 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 245.63/10 万,死亡率 0.51/10 万。孕产妇死亡率为 28.5 人/10 万人;婴 儿死亡率为 6.7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 73.2%。 2010 年,我省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共获得金牌 51 枚、银牌 29 枚、铜牌 18 枚。全年 培训审批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81 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497 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380 人。全年新建 1 个国家级全民健身户外营地;2 个市(州)级全民健身中心;7 个县(市、区)级全 民健身中心;3 个(市、区)级健身广场;36 个街道(社区)健身路径;63 个乡镇健身路径; 450 个行政村配建了体育器材。新建全民健身活动站点 532 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10 个,参 与健身活动的人数达到 1296 万人次。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0 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5411.47 元,比上年增长 10.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 支出为 11679.04 元,增长 7.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6237.44 元,增长 18.4%;农村居 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4147.36 元,增长 6.3%。城镇恩格尔系数为 32.3%,农村恩格尔系数为 36.73%。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28.41 平方米,增加 0.73 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 22.89 平方米, 增加 0.1 平方米。 图 9: 20062010 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 2010 年末,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599.5 万人,增长 8.2%,其中参保职工为 392.9 万人, 增长 2.5%。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1333.8 万人,增长 7.3%,其中城镇职工参保人数为 550.1 万人,增长 13.1%;城镇居民为 783.7 万人,增长 3.6%。全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245.3 万 人,增长 1.6%。全省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300.5 万人,增长 10.4%。全省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310.5 万人,增长 7.1%。 2010 年,全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