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河北高三质检语文试卷及答案(手打文字版)_第1页
2013届河北高三质检语文试卷及答案(手打文字版)_第2页
2013届河北高三质检语文试卷及答案(手打文字版)_第3页
2013届河北高三质检语文试卷及答案(手打文字版)_第4页
2013届河北高三质检语文试卷及答案(手打文字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教师用)河北省普通高中 20122013 学年度高三教学质量监测 语 文 试 题 (150 分钟 150 分) 本试卷分第 1 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 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 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 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1)艺术创作是一项复杂的精神活动,艺术家创作兴奋点能否形成和出现,是他们创作优 秀作品的关键所在。而艺术家生活中的“精神落差”则常常是作家创作兴奋点形成的至为重要 的原因。我们发现,创作主体在其生活历程中往往经历了两种或多种富有变化的、甚至截然不 同的文化或生活方式,这种“精神落差”就必然在创作主体内心发生情感激荡,必然会碰撞出 艺术与思想的火花,因此也就较容易形成创作主体的兴奋。特别是当创作主体从文明程度较 高的环境降入到一个文明程度相对较低的环境时,这样的精神落差会使创作主体可能获得一 个非常特别的观察视角,获得比在同一环境中世代生息繁衍的人们对自身更为深刻的认识。 (2)艺术创作一般离不开风俗叙事,这不仅源于艺术家自己曾经的生活记忆或审美情趣, 还与社会氛围、流派风格、个人境遇有种种联系。作家艺术家都应该主动拓宽自己的生活经历 版图,开阔视野和胸襟,使自己的审美神经更加趋于灵敏,使自己更具文化敏感性。对某一地 域风情中美的发现,须有对另一种地域风情的了解为参照,也就是说,在此地域生活 过的创作 主体到另一地域更容易触发其创作灵感;或曰在新的地域中生活着的艺术主体更容易唤起对 原来生活之地的最新发现和认识。 (3)人的一生中有花开花落,有升降沉浮,有盛衰荣辱,在文学史上因人生际遇的变化而可 能造成诗人心态的强烈“ 反差 ”,常常使得他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从而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创作欲望,如屈原、苏轼、曹雪芹等。几乎共同的身世命运,几乎共同的身心磨难,造就了他们 那“吞天吐地 ”的博大情怀 。在 强烈的身世命运的反差中,他们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机遇去反 思历史、反思社会、反思现实、反思自己,这也使他们获得了思想和创作的材料,从而使他们 在艺术才情的释放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4)地域的反差与命运的反差,势必引起创作主体一种更深层的反差,那就是文化观念和 思想观念的反差。 (5)一般说来,“文化反差”不仅具有民族范围内的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性的含义。在实际生 活中,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不同,自身文化素养不同,甚或民族意识不同,都会造成民族间文 化上的差异。这种“跨文化意识”对文学创作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6)对处于全球化时代的新一代文艺家来说,无疑需要拓宽新的文化层面,既能自如地掌 握和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遗产,又能广泛地吸收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这既是 优秀艺术家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修养,也是成就文艺大师必不可少的环节。 (选自学者笔谈2012 年第 3 期,有删改) 1下列对“精神落差 ”的概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精神落差 ”是创作主体的创作活动,是艺术家创作兴奋点的形成和出现以及创作优 秀作品的关键因素。 B“精神落差” 是创作主体在其生活历程中经历了两种或多种富有变化的、甚至截然不 同的文化或生活方式而产生的精神反差。 C“精神落差” 是创作主体在经历不同环境后内心发生的情感激荡和碰撞出的艺术与思 想的火花。 D“精神落差 ”是创作主体获得的对生活的一个非常特别的观察视角和对自身更为深刻 的认识。 解析:答题区间在第一段,根据“我们发现,这种所谓“精神落 差”可知 B 正确。A、偷换概念。“精神落差”是创作主体经历的文化或生活方式,而 非创作主体的创作活动。而后一句话也没有阐述到概念的本质。C 、D 两项都是指创作 主体的“精神落差”带来的变化和意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D ) A作家、艺术家要想激发创作的激情和灵感,就应该主动参与生活,增加生活阅历, 努力开阔视野。 B艺术创作主体的文化敏感性和审美的灵敏性往往来自对不同的文化、生活和地域风 情的发现与了解。 C身世命运的反差会激发艺术家的创造才情,这是因为他们从自身的坎坷命运中获得 3 思想和创作材料。 D只要立足于民族“文化之根” ,同时又能广泛地吸收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就能 成为优秀的艺术家。 解析: 根据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可知,“立足于民族文化之根,同时又能广泛地吸收人 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是成为优秀艺术家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 3根据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 A创作主体一旦产生精神落差,就必然在内心发生情感激荡,必然碰撞出艺术与思想 的火花,获得一个非常特别的观察视角,获得比当地人对自身更深刻的认识。 B作家沈从文远离湘西来到北京,地域环境的反差使得他对湘西风土人情更有了诗意 的把握,这也是边城创作成功的原因之一。 C人生际遇的变化会激发诗人的创作欲望,促使他们更好地反思,同时也使得他们的 艺术才情得到释放,可见“穷愁之词易工” 。 D“跨文化意识 ”对文学创作显得重要,是因为它可以使作家全面客观地评估和理解不 同的文化差异,从而培养出作家较强的文化敏感性。 解析:A、原文是“可能获得一个非常特别的观察视角。 ”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冯子材,字翠亭,广东钦州人。初从向荣 讨粤寇, 补千总。改隶张国梁麾下, 从克镇江、丹阳,尝一日夷寇垒七十余。国梁拊其背曰:“ 子勇,余愧弗如!”积勋 至副将。国梁殁,代领 其众。取溧水,擢 总兵。同治初,将三千人守 镇江。莅镇六 载,待士有 纪纲,士亦乐为所用。光 绪改元,赴 贵州提督任。七年, 还广西。明年, 称疾归。 冯子材,字翠亭,是广东钦州人。当初跟随向荣讨伐广东贼寇(太平军),升补为千总。后变动隶 属张国梁的部下,跟从张国梁攻克镇江、丹阳,曾经在一天之内铲平贼寇的七十多个营垒。张国梁拍着 他的后背说:“你勇敢,我自愧不如!”累积战功做到了副将。国粱死了,冯子材代替张国梁统领他的 部队。攻取溧水后,他被提拔为总兵。在镇江六年,对待士兵有法度,士兵乐意受他的指挥。光绪元年, 他赴贵州担任提督。光绪七年,被调回广西。第二年,借口生病回家。 越二年,法越事作,张树声蕲(祈)其治团练,遣使往趣驾。比至,子材方短衣 赤足,携童叱犊归。启来意,却之 。 过了两年,法越之战爆发,张树声邀请冯子材训练团练,派遣使者前去督促他动身。(使者)到 了(冯子材的家)时,(发现)他正穿着短衣,光着脚,和牧童一起吆喝着牛犊归来,使者说明来意, 冯子材推辞了。 已,闻树声贤, 诣广州。逾岁,朝命佐广西边外军事。其时苏元春为督办,子 材以其新进出己右,恒悒悒。闻谅山警,亟赴镇南关,而法军已焚关退。龙州危急, 子材以关前隘跨东西两岭,乃令筑长墙,萃所部扼守,遣王孝祺勤军军其后为犄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角。敌声某日攻关,子材逆料其先期至,乃决先发制敌。潘鼎新止之,群议亦不欲 战。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于是三至关外矣。宵薄敌垒,斩虏多。 后来,听说张树声贤明,他就到广州去。过了一年,朝廷命令他辅佐广西边关以外的军事事务。那 时,苏元春担任督办,冯子材因为他新入仕途而地位在自己之上,总是闷闷不乐。听说谅山有紧急情况, 他立即赶赴镇南关,而法军己焚烧镇南关后退兵。龙州危急,冯子材认为关前隘口横跨过东西两座山岭, 十分险要,就命令士兵修筑长城,率领所属部队集中扼守那里,他派遣王孝祺的勤军驻扎在他的后面, 成为犄角(呼应)之势。敌人声称某一天攻打镇南关,冯子材料到敌人必然提前到达,就决定先发制人。 众人议论也不想战斗,冯子材据理力争,亲自率领勤军袭击文渊,第三次到达镇南关以外。夜晚逼近敌 人堡垒,杀死并俘虏了很多敌人。 法悉众分三路入,子材语将士曰:“法军再入关,何 颜见粤民?必死拒之!” 士气皆奋。法 军攻长墙亟,次黑兵,次教匪,炮声震山谷,枪弹积阵前厚寸许。与 诸军痛击, 敌稍却。 法军兵分三路进攻。冯子材对将士们说:“要是法军再打入关内,我们有何面目见广东父老?一定 要拼死把守关口,拒敌关外!”士兵们气势都很振奋。法军进攻长城很猛烈,接着是黑人的士兵(雇佣军) ,接着是教匪(太平军),炮声震动山谷,枪弹堆积在阵前有一寸多厚。冯军同清军各路部队合力痛击, 敌人逐渐退却。 越日复涌至,子材指麾诸将使屹立,遇退后者刃之。自开壁持矛大呼,率二 子相荣、相华跃出搏战。诸军以子材年七十,奋身陷阵,皆感奋,殊死斗。关外游 勇客民亦助战,斩法将数十人,追至关外二十里而还。越二日,克文渊,被赏赉。 连复谅城、 长庆,悉返侵地。 过了一天,敌人又蜂拥而至。冯子材指挥众将坚守阵地,让他们屹立不动,遇后退者就杀头。他亲 自打开营垒的大门,手持长矛高声喊着冲锋,他带领两个儿子冯相荣、冯相华跃出战壕与敌人搏斗。众 将士因为冯子材年已 70 还在冲锋陷阵,都受到激励,也拼死搏斗。关外的散兵(游击队)和侨民也来助 战,斩杀法军将领几十个人,追敌人一直到镇南关以外 20 里才返回。过了两天,他攻克文渊,收到朝廷 的赏赐。他又接连收复凉城、长庆,收复了所有被侵占的土地。 越民苦法虐久,闻冯军至,皆来迎,争相犒 问,子材招慰安集之,定剿荡北圻 策。越人争立团, 树冯军帜,愿供粮运作 乡导 。于是率全军攻郎甲,分兵袭北宁, 而罢战诏下,子材愤,请战,不 报,乃挈军还 。去之日,越人啼泣遮道,子材亦 挥 涕不能已。入关至龙州,军民拜迎者三十里。 越南人民早已不堪忍受法军的暴虐,听说冯将军的队伍到了,都来迎接。争先恐后地犒劳慰问他们。 冯子材将他们召集来安抚慰问,又确定进攻北圻的计策。越南人民争相建立团练,打着冯子材部队的旗 号,愿意为清兵运粮作向导。冯子材于是率领全军攻打郎甲,分兵袭击北宁,这时停战的诏书到了,冯 子材愤然请战,不被批准,他只得班师回国,离开的那一天,越南人民夹道啼哭送行,冯子材也挥泪不 5 能自已。进入镇南关到龙州,军民一起跪拜迎接,队伍长达 30 里。 命督办钦、廉防务,会办广西军务,晋太子少保,改三等轻车都尉。二十八年, 病免。明年,广西土寇蜂起,岑春煊 请其出治 团防。未几,卒,年八十六, 谥勇毅, 予建祠。 他受命督办钦州和廉州的防务,协同办理广西军务,晋升为太子少保,改封三等轻车都尉。光绪二 十八年,因病免职。第二年,广西当地贼寇像蜂飞一样纷然而起,岑春煊请他出山办理团防事务。不久, 他去世,享年八十六岁。谥号勇毅,朝廷准予建立祠堂祭祀。 子材躯干不逾中人,而朱颜鹤发,健捷虽少壮弗如。生平不解作欺人语,发 饷躬自监视,偶稍短,即罪司军糈者。治 军四十余年,寒素如故。言及国樑, 辄涔 涔泪下,人皆称为良将云。(节选自清史稿冯子材传) 冯子材身材不过平常人,可是红颜白发,健壮敏捷,即使年轻人也比不上他。平生不懂得(知道) 说欺人的话,发放饷银时,他总是亲自监视,偶尔发现少有欠缺,就治罪管理军饷的人。他治军四十余 年,清贫一如既往。说话间提到张国梁,总是潸然泪下,人们都说他是个良将。 注释:镇南关在今日的广西,在清代镇南关属广东管辖。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D ) A、遣使往趣驾 趣:催促。 B子材逆料其先期至 逆:料想。 C、自开壁持矛大呼 壁:营垒。 D生平不解作欺人语 解:理解。 4、D、解:懂得。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冯子材“勇猛善战” 的一组是(3 分)( B ) 尝一日夷寇垒七十余 同治初,将三千人守镇江 子材逆料其先期至,乃决先发制敌 自开壁持矛大呼,率二子相荣、相华跃出搏战 越民苦法虐久,闻冯军至,皆来迎,争相犒问 朱颜鹤发,健捷虽少壮弗如 A B C D 5、B( 非作战。所说不是传主。 只说冯子材强壮。)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 A冯子材当初跟随向荣讨伐广西贼寇,后来又跟了张国梁,多次作战,勇猛无敌,曾得到 张国梁的赞赏。张国樑死后,冯子材代替他做了总兵。 B法国在越南挑起了战端后,张树声想请冯子材训练乡兵,当时冯子材予以拒绝,但后来 听说张树声是个贤能的人,就前往广州应聘。 C镇南关大战前,很多人心存畏惧,只有冯子材勇谋兼备,敢于作战。战事进行中,他率 领自己的儿子与敌军肉搏,对将士们杀敌起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D冯子材只有一般人的身材,但朱颜鹤发,比青壮年还强健。对待士兵一向关心,决不允 许克扣军饷的事情发生,他自己治军四十余年,清贫一如既往。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6、A。(错在“代替他做了总兵”,冯子材是在攻取了溧水之后,才被提升为总兵的。文中 也没有说明张国梁为总兵。) 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比至,子材方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启来意,却之。(5 分) (使者)到了(冯子材的家)时,(发现)他正穿着短衣,光着脚,和牧童一起吆喝着牛犊归来,使者 说明来意,冯子材推辞(拒绝)了。(比、方、启、却,各 1 分;句意 1 分) (2)明年,广西土寇蜂起,岑春煊请其出治团防。(5 分) 第二年,广西当地贼寇像蜂飞一样纷然而起,岑春煊请他出山办理团防事务。(明年、蜂、出、治,各 1 分;句意 1 分) (2)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3) 浣溪沙(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注:宝鸭:用宝石镶嵌的飞鸭状的头饰。 8诗词之妙,妙在炼字炼句,言简而意丰。请赏析“绣面芙蓉一笑开” 中“开”的妙处。(5 分) “开”字既指芙蓉花开,又表示词中女主人公的情窦初开。(2 分)以花喻人,以花衬人, 相得益彰,形象生动。(3 分) 9联系整首词的内容,请简要分析词中女主人公的形象。(6 分) (1)全词描绘了一位美丽多情,对爱情大胆追求的少女形象。(2 分) (2)词的上片以“绣面芙蓉”“斜飞宝鸭”刻画了女主人翁的美丽外表,以“眼波才动” 写出了少女美目流盼,情窦初开的神态;(2 分) (3)下片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出少女的思念,幽怨与主动写信相约。(2 分) 7 鉴赏: 这首言情小调通过对一个女子的情态的几个侧面摹写,不仅生动地勾勒出她美丽动人的外貌, 而且也展现出人物大胆天真的性格,以及蕴藏在心底的细腻幽深的感情。 上片三句中前两句“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是一副似对非对的偶句。“绣面芙蓉”形 容这个女子姣美的面庞宛如出水荷花,光艳明丽;“斜飞宝鸭”是说她把用宝石镶嵌的飞鸭状头饰斜插 鬓边,对自己作了精心地修饰妆点;正如古人所说的“粉黛所以饰容,而顾盼生于淑质”,这两句表示 词中女主角天生俏丽,再加以入时的华饰,就必然产生不同一般的效果。句中的“一笑开”三字之妙, 妙在它以动态描写打破了静物写生,起到了能将词中的女子从字面上呼出的奇效;而其中“开”字在这 里用得尤为精巧。诗词之妙,在于炼字炼句,使一词一句的含义达到极大的丰富;即如这个“开”字, 无疑是指芙蓉花开,但其深层意思未尝不可以表示词中女主人公心底被禁锢的爱之苞蕾正在展放。 接下来的“眼波才动被人猜”这句神来之笔,便为此提出了很好的印证。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这个女子美目流盼,宛如一弯流动明澈的秋水,其中映照着她内心的喜悦与怕人发现自己秘密的悸 栗。越怕人猜,偏会被猜,这便是生活的真实;作者捕捉到这一真实,用朴实无华的文字恰当地表 现出来,更添了几分韵味。 下片进一步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前两句“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是一副较为工巧的 对偶句,摹写出这样的情景:幽居深闺的怀春女子,完全被“爱而不见”的愁苦与期盼的喜悦所左右, 这混杂的感情化为风情万点,都从她一颦一笑的的面部流露无遗;终于她大胆地展开半张素笺,舞 动一只彤管,把满怀思念、娇嗔与幽怨倾泻给自己深深系恋着的人。结句“月移花影约重来”写的是实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况?是希冀?还是幻影?无从考定。但这确是一幅绝美的流动着的画面:月光里,花影下,玉人双 双,倾诉着生死相依的情话 这首反映爱情的小令,词语鲜明生动而不失其朴直。只要把它放在被封建礼教重重包裹的那个 时代,只要不带任何世俗偏见,便会发现易安笔下的这个秀外慧中的少女多么可爱,她对幸福、自 由的追求又是多么真挚、炽烈、大胆;从而也会惊叹这首词多么质朴深刻、生气盎然。(韩秋白) (3)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曾子日:“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 乎?” (论语)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 锦瑟)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3、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生命是美丽的(李永康) (1)举目远眺,没有绿色,天是黄的,地是黄的,路两边的蒿草是焦黑的。 (2)尽管来这个地方之前,我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可眼前的景象还是使我大吃一惊。最 难的是给乡村孩子们上课,书上好多外面世界的精彩,他们闻所未闻。一些新 鲜的词汇,我往 往旁征博引,设喻举例,讲得口干舌燥,他 们却是一 脸陌生。 (3)有一天上自然课讲到鱼,我问同学们鲫鱼和鲤鱼的区别,他们一个个都摇头,他 们 压根儿都没走出过大山见到过鱼呀!我和学校领导商量,买几条回来做活体解剖,学校领导 露出一脸难色。我只好借了辆自行车,利用星期天 骑了三十多里路到一个小镇上,自掏腰包 买 了几条回来。 (4)那节课,同学们高兴得像过节一样, 我却流下了热泪。 (5)听当地的老师讲,这里的学生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上课爱迟到。但开学两个月来, 9 我教的班还未发现过这样的现象。为此,我非常得意。我当年 读初中的时候,不喜欢哪位老师 的课,就常常采取这种极端的行为来报复。 虽然最终受伤害的是我,可当 时就是不明白。现在 我也为人师表了,如果我的学生这样对待我,我又作何感想呢? (6)世界上的事就是怪,不想发生的事偏发生了。我把那位迟到的学生带到了办公室了 解情况。原来他家离学校有二十多里路,他如果要准时到校的话,早晨五点 钟就得起床,还要 摸黑走上十几里山路。夏天还可以对付,可眼下是深冬寒风刺骨。我要求他住校,他 说他 回家和父母说说。第二天,他却没来上课。我非常着急,找了个与他家相隔几个山头的同学通 知他,他还是没来。 (7)我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来到了他家。忽然间“ 家徒四壁”这个成语从我的记忆深处 冒了出来。面对他的父母,我哽咽着对他说,老师不要求你住校,只要你每天 坚持来上课就行。 离开他家的时候,他父母默默地把我送过好几道山梁。 (8)出乎意料的是,家访的第二天,他居然 带着被褥来到了学校。我心里非常激 动。可没 隔几天,他又不来上课了。 (9)我再次来到他家里。他父母告诉我,他小时候常患病,身体弱,有尿床的毛病,他怕 在学校尿床被同学笑话。 (10)我问他想不想走出大山。他说,想。我说 ,要走出大山就得好好读书。他抹着眼泪 点点头。我说,相信老师,老师会帮助你的。 (11)这个冬天,每天早晨等上课铃响过以后,我和另外一位老师轮换着去查他的被褥。 如果是湿的,我们就悄悄地拿到自己的寝室去烘干。 (12)做好这些工作,我们既是在尽责任,更是凭良知。坦率地 说,我心里也有过埋怨:这 个学生从来就没有向我说过半个“谢” 字想到这 一点我就脸红我是不是太自私、太虚 荣、太渴望回报了呢? (13)一件事净化了我的灵魂。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14)我知道山村孩子的渴求,他们需要知识,更需要做人的道理。 课外活动时,我尝试着给他们读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 风雨沉沉的夜里前面一片荒郊 走进荒郊便是人们的道呀,黑夜里歧路万千叫我怎样走好上帝!快给我些光明吧 让我好向前跑上帝说:光明我没处给你找你要光明,你自己去造!” (15)一双双纯洁晶亮的眼睛盯着我。我又声情并茂地朗读着穆旦的理想:“ 没有理想 的人像是草木,在春天发生,到秋日枯黄没有理想的人像是流水为什么听不见它的歌唱 原来它已为现实的泥沙逐渐淤塞,变成污浊的池塘” (16)下课后,同学们都围过来,要我把 诗集借给他们传抄。 (17)我看了他们摘抄的诗,有的抄了顾城的一代人,有的摘录了惠特曼的我自己之 歌,有的摘了穆旦的森林之魅。我心里充 满了喜悦。 (18)那位尿床的学生却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师,你让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生命是美 丽的。 (19)霎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选自红樱桃微型小说名作选)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第一段寥寥几笔的景物描写,烘托出乡村荒凉的自然环境,暗示当地的贫穷落后,引 出下文“使我大吃一惊 ”,进而展开情节。 B “我” 读初中的时候,不喜欢哪位老师的课,常常用迟到这种极端的行为来报复;那位学 生的迟到,也是对“ 我” 的报复。 C “我” 独自担负起把学生尿湿的被褥拿到自己的寝室烘干的工作,但埋怨过他从没道过谢, 这样写使“我 ”的形象更加真实。 D这篇小说的情节一波三折,“我” 让那位迟到的学生住校,他不来上课,后来回到学校, 再后又不来了,然后才说明内在原因。 E“我”不仅认真上好课,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而且重视对学生做人的教育,尝试诵读 脍炙人口的诗篇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答:A 给 3 分,D 给 2 分,C 给 1 分。 B、项 那位学生迟到的原因是离家太远,季节又是冬天。C 、“我独自担负起”的说法有误, 应该是“我和另一位老师” E、“教育学生热爱家乡”无中生有。应该是教育学生懂得树立 理想,通过努力去创造光明的未来之道理。 (2)小说两次写到“ 我” 流泪,请简要分析 “我”分别为什么流泪。( 6 分) 11 第一次:因为孩子们竟然第一次见到鱼,竟然如此高兴,“我”为此地闭塞落后,孩子们得 不到良好的教育而伤感、难过。(2 分) 第二次:(1)因为孩子们懂得了道理,“我”发现自己的教育有了明显的成果而高兴地哭。 (2)因为尿床的孩子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我的感激而感动得哭。(两条各 2 分) (3)“我”是怎样一个人?结合小说有关情节简要分析。(6 分) (1)“我”是一个到偏远乡村支教的老师,为了改变山里孩子的命运、开阔他们的眼 界, 我不辞劳苦买鱼,家访,给学生烤尿湿的被子,我是一个非常负责、心灵高尚的人。 (2)“我”的教育思想先进,不但教给孩子们知识,还用诗歌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 (3)“我”也有点施恩图报的心理,对尿床的孩子不道谢,还有些埋怨。 (4)“老师,你让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生命是美丽的。” 那位尿床的学生写的这句话中 包含着哪些意思?这句话给你带来什么启示?(8 分) (1)老师的生命是美丽的,老师的所作所为让孩子们看到了老师的美好心灵,这是对老师 感激与赞美;(2 分) (2)自己苦难的生命也是美丽的,优美的诗篇使孩子们领悟到苦难的生命也可以靠奋斗绽 放美丽,使孩子重拾人生的信心。(2 分) 启示: (1)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对那些不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帮助过自己的人要感谢回报; (2)用心感受生命的美丽,通过奋斗,让生命之花更加绚烂;人生难免会处于困境、逆境, 但是一定要牢记生命是美丽的,给自己希望,为未来努力。(每点各 2 分) 4、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孟德尔和达尔文(饶毅) (1)孟德尔(1822-1884)和达尔文(1809-1882)几乎处于同时代。他们以长期的钻研,做 出的杰出发现,成为不仅十九世纪,而且是迄今以来最伟大的生物学家。 (2)孟德尔没有显赫家世,没有优越环境。他父母无法支撑他的智力的追求,中学就开 始靠做家教支持自己的学业。他将农民父亲给自己的一份田产给姐夫后,获得的经费并不能 用多久。要想离开体力工作,追求头脑中的趣味,就必须做出其他方面的牺牲,他被迫放弃结 婚生子的权利,到修道院获得谋生的物质基础。达 尔文不仅自己家庭出身好,太太家里更有 钱, 无需任何人资助就能做研究,一生是自我陶醉于科学。 (3)16 岁的孟德尔要为生计苦苦挣扎,而达尔文在那样的年龄有学不好好上,他父亲出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于担心把他提前送到大学。达尔文在自传中说,他年轻时就算过,只要父 亲给点遗产,生活就 没问题。 (4)两人的科学成就,运气的比重很低。虽然说,孟德 尔选的豌豆正好是二倍体,而不像 小麦那样是多倍体,如果用多倍体做实验,不 仅会增加实验难度,而且 规律更不容易让一般人 接受。另外,他选择的 7 对性状的基因分布较远。但这些运气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因为他 仔细选择材料,做过多种实验。达 尔文在 Galapagos 岛上看到的所谓“地雀” 虽然重要,但他到 了很多地方,大量观察,所以也不是依靠运气。 (5)他们都不是由于外界压力做科学研究,而是自我动力。孟德尔珍惜自己获得的修道 院和中学老师条件,空余时间做了很多研究。在主要论文发表后,在接任修道院院 长后,他继 续研究植物、动物、气象。达尔文也没有因为家境好而成 为纨绔子弟,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地研 究科学。如果要求抄写一遍达尔文的全部论文、 论著,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工作量太大。 (6)单纯从研究的重要性来说,有些人可以认为达尔文的贡献大于孟德尔。但是,从工 作的创造性来说,孟德尔是迄今仍被低估的、极为聪明的生物学家。达 尔文的工作,部分内容 以前其他人提出过,而且华莱士也有同样理论。直接比较孟德尔和达尔文,是因 为达尔文不仅 希望理解遗传以充实进化论,而且还做过类似孟德尔的实验,但没得到孟德尔的结论。 (7)孟德尔的研究是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结果,得出初步理 论,再实验,证明理论。 达尔文的研究主要是观察和推导。但是,虽然一般人误以为达尔文只观察,没做 实验,其实, 他用花做了十一年的实验,主要结果发表于两本书:1876 年的植物界异花和自花授粉的效果 和 1877 年的同种植物不同花型,也见于其他书和论文中。但是,在 孤独的天才一文中可 以看到,达尔文做了遗传实验,却没有提出理 论。 (8)孟德尔虽然条件不好、考试失败,却因 祸得福,被送到 维也纳大学,学到了组合数学, 成为用数学研究生物的先驱。达尔文要什么条件有什么条件,却没有学很多数学。所以,数量 摆在他面前,他没有看出关系。有传说,达尔文曾称:数学 对于生物来说,是木匠铺里用剃刀。 13 说一流俏皮话是英国人的特长,木讷的德国人,没有这个名声,但俏皮 话不能战胜事实,恰当 地应用数学可以在生物学研究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9)孟德尔在生物学上,只有两篇论文。达 尔文出版很多书籍、 论文,笔耕不断。 读孟德 尔的文章,容易感叹“真漂亮”;读达尔文的书,则容易感到“真全面” 。达尔文的工作不仅有科 学意义,而且有很大的社会意义。但是 对于科学内部的学科来说, 进化论直接催生其他学科作 用较小。而孟德尔的工作,催生了多个近代科学学科,包括分子生物学。孟德尔的科学成就没 有被认可,更没有声名远扬。达 尔文的工作不仅发表后很快产生很大影响,甚至有些工作 还没 发表就有人知道。 (10)两位科学家的贡献都很大,可能更多人认为达尔文的贡献更大。但是,有些人可能 对受过较多委屈的孟德尔更偏爱。 (选自北京大学校报,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多角度介绍了迄今以来最伟大的生物学家 孟德尔和达尔文, 对比了他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给了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B孟德尔做实验选的豌豆正好是二倍体,而不是像小麦那样的多倍体,这就降低了实验难 度,得出的规律也容易让一般人接受,含有运气的成份。 C作者认为孟德尔是极为聪明、富有创造性的生物学家,而达尔文所做的工作,提出的理 论,都是前人做过、提出过的,缺少孟德尔一样的创造性。 D“数学对于生物来说,是木匠铺里用剃刀。” 一句俏皮话,反映出达尔文对数学的忽视; 数学能力的缺乏,妨碍了他在生物研究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E尽管孟德尔的生物学研究成果催生了包括分子生物学在内的多个近代科学学科,但是由 于仅有两篇论文发表,所以他的成就一直没有被人们认可。 答:B 给 3 分,A 给 2 分,D 给 1 分。 解析:C 项都是前人做过的,提出过的,“以偏概全 ”。E 项“一直没有被人们认可”的归 因错误。 (2)本文介绍了孟德尔和达尔文,请根据文意概括二人有哪些方面的不同?(6 分) (1)出身不同:达尔文家庭条件优越,孟德尔出身寒苦。(2 分) (2)主要研究方法不同:孟德尔主要是实验、分析,用数学研究生物;达尔文主要是 观察和推导,不注重数学方法的应用。(2 分) (3)成果不同:达尔文的研究成果著述丰富,不仅有科学意义,而且有社会意义,影 响大;孟德尔著述少,但成就被人低估。(2 分) (3)作者为什么说“ 两人的科学成就,运气的比重很低” ?(6 分)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1)孟德尔仔细选择材料,做过多种实验,不是单靠运气; (2)达尔文到过很多地方,做了大量观察,不是单靠运气; (3)他们的科学成就的取得,都经过了长期的钻研,不懈的努力,也不是单靠运气。 (4)对于这两位伟大的科学家,你喜爱、崇敬哪一位?,结合文章,谈理由。(8 分) 观点:喜欢孟德尔。 理由: (1)他对生物学研究富有创造性,取得的成就对学科有深远影响; (2)他能把数学方法用于生物学研究,且方法有独到之处; (3)他热爱科学,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努力,执着追求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观点:喜欢达尔文。 理由: (1)他的研究工作不仅有科学意义,而且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2)他出身富贵人家,但没有成为纨绔子弟,而是刻苦钻研,亲身实践; (3)他的工作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他是划时代的科学家。 第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北京时间 10 月 11 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 中国作家莫言。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再次与诺奖失之交臂。 B自从达尔文进化论出现,就有人把自然选择和物竞天择的理论移植到社会领域,鼓吹残 酷竞争,殊不知,一团和气与互相协作才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C据国外媒体报道,雅虎新任 CEO 玛丽莎梅耶尔正在处心积虑对公司进行裁员,规模或 达数千人,但她并没有在公司员工大会上提及裁员一事。 D陈佩斯结合自己多年的舞台实践,不温不火,夸夸其谈,从 “笑”的行为本身为听众剖析 了自己“喜剧的背后必然会有一个悲情内核” 的喜剧理论。 13、A、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失掉好机会。交臂:因彼此走得很靠近而胳膊碰胳膊。 (B、一团和气:本指态度和蔼可亲,现在长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C 、处心积虑: 形容蓄谋已久。感情色彩不对。D、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与语境不符。 )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A建设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能够明显改善对热带气旋或台风登陆位置及强度预报 的准确性,尤其对中小程度的灾害性天气能进行有效监测。 B目前,新舟 60 飞机机群总飞行已超过 15 万小时,总飞行起落超过 15 万次。经多年技术 改进和性能完善,其安全、经济、舒适不断得到国内外客户认同。 C日方非法“购买” 钓鱼岛的行径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日方应正视当前中日关系的严峻局 面,承认钓鱼岛主权争议,回到谈判解决钓鱼岛问题的轨道上来。 D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稀土采矿证最新名单,全国稀土采矿证数量由此前的 113 个削减到 67 个。这一决定完全是出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考量为目的。 14、C(A、用词不当,“改善”应为“提高”。B、成分残缺,“舒适”的后面缺少中心词 “的特点”D、句式杂糅,“出于考量 ”或“以为目的” 去掉“为目的”) 15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大多数人选择网购的理由是省钱,“同样的东西,网上买的比商场便宜” 。 因为网络中新奇有趣、受人追棒的商品太多了 但仔细一算账,更多的是没有什么用、图便宜或新奇买回来的闲置品 事实的确如此 所以普遍的现象是,消费者一开通网银,就沉溺于网购不能自拔 虽然买回不少物美价廉的产品 但很少有人只在网上购买单一货品 A B C D 15、B ( 是对“网购省钱”的肯定,故放在最先。由“但”转入网购负面影响的 说明;强调网购买的是 “闲置品”) 16请为下面这幅漫画拟写一个标题,并针对其反映的社会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5 分 ) (1)漫画标题:(失 衡)(不超过 2 个字)。 (2)合理化建议: 生产和环保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或(要克服片面追求生产效益而忽视环保的不良做法,做到可持续发展。) 17仿照下面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与例句组成一组排比句。(6 分) 例句:一泓春水是清亮的,虽然没有花,我 们却看到了美丽; 一朵夏花是鲜嫩的,虽然没有果,我们却看到了希望。 一片秋叶是舞动的,虽然没有风,我们却看到了成熟。 说明: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要求:形式上仿句必须和例句结构一致,手法一致;内容 上,要求与例句组成排比,因此仿句必须和例句内容必须一致,即表达“发现事物之美” 这一中心。 写作(60 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 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等我从那条弯路走出来后,已是伤痕累累。但我不停地走, 终于走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 喊:“那条路走不得。” 他不信。 现在,我明白了,其实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 轻时候的 弯路。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辅导: 最佳立意:(1)学会放手,走弯路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2)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相关链接:“非走不可的弯路”写作指导及范文展示: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 头,不碰壁, 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锻炼 出钢筋铁骨,怎能 长大呢?一个家庭、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又 何尝不是这样呢? 请以“非走不可的弯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不得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要审清“非走不可的弯路” 这一文题,必须理清如下三个问题: 1 是什么?“弯路 ”是指文题背景语中的“摔跤”“碰壁”等,亦即在求学之路、创业之路、人生之路、科学 之路、革命之路等上面所遭遇的挫折、失败等。而“非走不可的”是指不可避免的、回避不了的、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等。 2 为什么?从客观上来看,天灾、人祸以及尚不成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等,均可 导致人走上弯路。 从主观上来看,经验、体验不足, 阅历、 经历不够,认识、思考不深等,均可导致人走上弯路。 三、怎么办?既然“ 弯路”是“非走不可的”,那么,我 们 就应该正视“ 弯路”,冷静地 应对“ 弯路”, 积极地从 所走过的“弯路” 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从而为以后走上“通途”创造条件。我们年轻,所以我们走弯路;而我 们走弯路,所以我们成长。只要我们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应对“弯路”。我们就会发现“弯路”有时也 是一笔财富、一道风景。 “非走不可的弯路” ,从短语形式和内容来看,充 满了人生的哲理思考。形式上是一个偏正式短语,体 现了一定的限制性;内容上“弯路”前面加了“ 非走不可”这一定 语,强调了人生的弯路是每一个人所必须经 17 历的,突出了生命的必然过程。所以,在选材立意时一定要认真审题,并注意题目中的两点含义。 对“弯路”内涵的理解与诠释。 “弯路”的本义是弯曲的、不直的路。因此,题目中的弯路是一个比喻,它 指工作、学习等不得法而多下的功夫。所以,“弯路”指的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因主观失误而造成无法弥补的令 人痛心的过错。 对“非走不可的弯路” 内涵的理解与诠释。 “非走不可的弯路”表示事理和情理上的必要性、必然性。人 生或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失误每个人都会犯,只是或大或小而已。但正是一次次的失误,让我们吸取教训,即 材料所述“练就好筋骨” ,帮助我们走向成功。 在构思行文时一定要确定好文题的表述对象,文 题中心成分 “弯路”为我们提供了较广阔的写作空间。 从写作内容看,它首先是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年轻人在追求理想,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在不断成长、走向成熟 的过程中所做的各种积极的努力、探索、尝试,尽管由于自身年轻的局限,这种努力、探索、尝试可能暂时 以失败告终。这样的努力、探索、尝试又何尝不是一种弯路?其实,一个家庭、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也 都会“摔跟头,碰壁, 头破血流 ”,如家族曾经的衰落、国家的动荡,十年“文革”,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些曾使社会发展或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受到阻碍的现象又何尝不是“弯路”呢? 例文一 非走不可的弯路 黄河滔滔,历经九曲方能一泻入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勘探队伍,一路披荆斩棘,曲折回环,才完 成心中的梦想。这正如我们漫长的人生旅程,不可能是一条平滑的直线,弯路无疑将会是它别无选择的 主旋律。以比喻和类比开篇,点明话题。 弯路会使我们迷失方向,弯路会使我们摔得鼻青脸肿,但是,请别忘了,它同样是我们难得的人生 经历。辩证分析,表明观点。 本杰明曾说过:“一千次失败,才磨砺出一块成功的基石。”引用名言新颖而有意蕴,有力地论证 了中心,体现出作者的素养。没错,弯路就是这样一块人生的试金石,它让经历风雨洗礼后的彩虹更加 绚丽,它能使顽石放出金子的光辉,它能使原本平凡的人生从此熠熠发光。形象化的说理。玄奘年轻 时并未显露慧根,甚至还因为受不了激烈竞争而萌生转寺之念,几次寺中的僧试,他都失望而归。但是 他最终在暂时的不得志中清醒了过来,明白自己抱怨寺中竞争激烈无异于自寻弯路。从此他每日三课, 潜心修行,终成正果。而像晋朝的周处,少时为害乡里,没少走弯路。但他明白自己的过失后,以之为 鉴,不但为乡邻除害,更使自己成了一个品行高尚的人。是啊,弯路不意味着永远失败,珍惜这次经历, 从中吸取教训,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收获。 珍惜每一次转弯,它是年少时的胆大妄为,记录着我们成长的印迹;它使学生时代的贪玩本性,用 成绩单上的红色数字警示我们;它是我们人生的暂时失败,把经验铭刻入我们的心底;它是我们走出坎 坷奋然前进的动力,重新将人生引上正确的航线。结合生活阐述,具有警示意义。运用排比句,语言简 练概括。 是啊,“换一个角度,失败和挫折同样是财富。”我们或许不经意间会走上弯路,但是当我们以勇 气和自信努力转弯,又回到正途上时,一颗夺目的宝石又被嵌入了人生的黑皮匣中。士季在劝谏晋灵公 时曾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我看来,改过就是转弯,从弯路中转返,从泥淖中爬起,在一次 次失败挫折中浴火重生,这一次次的转弯,都是人生的财富啊!例证、引证,表达形象而有力度。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珍惜每一次转弯吧,黄河因为弯曲而滋润着更广袤的土地;勘探队因路途弯曲而得以深入钻探;那 么,我有理由坚信人们也将因为珍惜每一次转弯而将人生的路走得更好!照应开头,总结收束。 总评 本文以引证、例证和形象的表达来论证“弯路”(歧路、挫折)对人生的意义,结构严谨, 首尾圆合,材料丰富,议论到位,造语准确,是一篇较为典范、可供仿效的考场佳作。 评卷教师评分:基础等级 50 分,发展等级 16 分,总分 66 分。 例文二 非走不可的弯路 在人生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都非走不可,即使摔得鼻青脸肿,碰得头破血流,也心甘情愿,这就 是我们年轻时候走过的弯路。 人的成长,要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我们从无知的少年时期迈入朦胧的青年 时期,继而进入才能与智慧并存的中年时期。人生的岔路口很多,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加以评断,我们慎 重地选择,在选择之后,就必须从容地面对,无论是什么样的艰难险阻,什么样的铜墙铁壁,我们不可 以逃避,不可以退缩。逃避的、退缩的是懦夫。而总是逃避的,他将失去许多学习的机会,他将不会成 长。倒下了有什么可怕的呢?从哪里倒下,就从哪里爬起来,趁着我们还年轻,在错误面前,我们还有 时间去修复,去完善。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在失败中拾起教训,为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