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进行矿产资源的再利用_第1页
探讨如何进行矿产资源的再利用_第2页
探讨如何进行矿产资源的再利用_第3页
探讨如何进行矿产资源的再利用_第4页
探讨如何进行矿产资源的再利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探讨如何进行矿产资源的再利用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着矿产资源 的再利用探讨了一些当前我国的一些现 状以及可以采取的措施。 中国论文网 /2/view-12798270.htm 关键词:矿产资源;废物;再利 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TD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 速度虽然很快,但是其增长方式还是很 不合理的,资源的消耗过于大,超出了 很多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作为以 第二产业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更加需要 节约资源,尤其是要增大矿产资源的利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用率,力争实现矿产资源的再利用。 1 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再利用现状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以制造业 闻名世界的大国,制造业对于矿产资源 的使用量是比较巨大的,也就是说我国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资源 环境代价。我国人均优质资源短缺,对 外依存度逐年加大。我国基础制造业的 资源能源环境全生命周期效率与发达国 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工业废弃物产 生量逐年增加,每年 20 亿 t 的废弃物 负载极其沉重,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当下的国际社会, 绿色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科技 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我国废物资 源化相关产业增长快速,已成为 21 世 纪朝阳产业之一,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还 有一定差距。因此建立资源利用效率高、 环境友好的废物资源化科技创新体系, 对缓解我国资源紧缺,减轻环境污染, 推动我国废物资源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作用。2012 年 5 月,科技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住 建部、商务部和中科院等联合印发废 物资源化科技工程“ 十二五 ”专项规划 , 明确了再生资源利用、工业固废资源化 利用、垃圾与污泥能源化资源化利用、 废物资源化全过程控制、废物清洁循环 利用理论等五大优先发展领域,提出了 各领域发展的重点任务及发展目标并制 定了技术发展路线图, “变废为宝 ”的大 幕即将徐徐拉开。 2 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力求全新 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是制造业的绿色 化升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今后的工作 要将重点面向城市矿产、大宗工业固废、 生物质废物、垃圾污泥等废物,提出科 技发展的重点任务及发展目标,对缓解 我国资源环境瓶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 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 义。根据规划 , “十二五 ”期间将以科 技项目为牵引,重点实施约 100 项废物 资源化技术示范工程,形成一批技术创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新基地,同时,也将重点加强废物资源 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推动废 物资源化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以废物资源化技术转化和成果应用为重 点建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通过联合 攻关、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及技术推广 服务,充分调动和整合技术、资本、信 息等各类科技和经济资源,提高整体效 能,更好地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构建 废物资源化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废物利 用的全过程清洁化,提高废物资源化利 用效率,实现废物资源化科技产业突破 与大规模发展,形成我国废物资源化科 技经济发展的新优势。资源循环 / 循环 经济模式是运用自然生态的物质再生循 环与生态整合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最 优化方法与绿色过程工程高新技术设计 的物质高效、多层、分级循环利用的经 济可持续增长模式。通过废弃物资源化 技术创新可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环 境影响的最小化以及企业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的协调优化。如我国共伴生矿产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资源综合利用率小于 30%,而发达国 家可达 70%,如何资源化利用含有价 金属废渣是个重要方向。 下面我就以钒铬工业废渣为例探 讨下如何进行实际的操作问题。中科院 过程工程研究所在钒铬高效清洁转化分 离与过程污染控制的原创性技术研发基 础上,已建成世界首套钒铬废渣全组分 高值化利用 1.5 万 t/ 年生产线,实现 了利用含钒废料直接生产高纯 V2O5 产 品,回收率达 90%。该技术在科技部支 持下进一步拓展,用亚熔盐化学场强化 原创技术处理我国大宗特色资源钒钛磁 铁矿钒、钛、铬冶炼渣,也取得重要进 展。对大宗工业固废的氧化铝赤泥,采 用亚熔盐介质的界内循环技术,已建成 万吨级示范工程,可望通过自主创新, 在国内外首次解决拜尔法赤泥综合利用 难题。清洁生产的源头减弃与废物资源 化技术的耦合集成,将大大促进传统产 业的绿色化技术升级,缓解我国的资源 环境瓶颈。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3 矿产资源再利用的前景 我们都知道,在一般工程中发生 问题的装备都是一些零件,也就是说我 们只要是能够提升这部分零件的性能质 量,那么整体的装备也能得到提高。最 薄弱零件或零件最薄弱处的失效,基本 都是表面磨损和腐蚀失效。解决磨损和 腐蚀问题,表面工程技术具有得天独厚 的优势。如果将大量的废旧装备集中起 来,以拆解后的废旧零件作为再制造毛 坯,利用表面工程技术对毛坯进行批量 化修复,重新赋予废旧装备服役能力, 那么这一过程就是再制造。再制造是废 旧机电产品高技术维修的产业化,其重 要特征是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要不 低于原型新品,成本仅是新品的 50% 左右,节能 60%,节材 70%,对环境 的不良影响显著降低。再制造包括再制 造技术、再制造工程和再制造产业三个 层次。再制造技术是再制造工程的基础, 再制造工程是再制造产业的前提,再制 造产业则是再制造工程技术的产业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再制造是国家倡导的循环经济中“再利 用”的高级形式,它既是制造的创新, 也是经营模式的创新,已成为现代制造 服务的重要内容。再制造生产的突出特 点是再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毛坯是 由逆向物流获得的废旧装备(但可再用) 工业化的生产过程。废旧装备之所以报 废,并不是因为它整体不能用,而大部 分是由于零部件的表面磨损和失效。事 实上,通过将表面部分修复,装备又会 恢复生命。因此说,再制造也是装备生 产的重要方式。 当今世界,西方的一些比较发达 的国家制造业一般都是起步早、规模大、 效益好,并且其技术也有一定的先进性, 其再制造模式主要采用换件修理法和尺 寸修理法。换件修理法更换的失效零件, 要么成为垃圾,要么被回炉冶炼,重走 熔炼成形制造使用的“耗 能、污染”过程 ;尺寸修理法虽然能恢 复零件的出厂性能,但因破坏了互换性, 且使用了非标准件,达不到原型机新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的使用寿命。国外再制造模式虽可节能、 节材和环保,但对再制造的巨大潜力挖 掘得还不够,不适合我国国情。只有利 用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将每一个失效 零件都修好并让它们重新服役,才能最 大限度地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 4 再生有色金属的再利用 下面我就以再生有色金属的再利 用威力探讨下如何进行具体的矿产资源 的再利用。先从数据上来看,2011 年, 我国 10 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 3 438.29 万 t,为 2000 年产量的 4.4 倍,年均 增幅 14.4%。有色金属行业在规模不断 扩大的同时,资源短缺、能源高消耗和 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已对行业 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我 国有色金属原料以矿产资源为主,大部 分金属资源禀赋差,大多属于金属品位 低、选冶难度大的复杂矿物资源。长期 以来,我国大宗有色资源主要依靠进口, 如 2011 年铝、铜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达 到 47%、70%。从全球观点看,矿产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源是有限的和不可再生的,人类不应该 也不可能只是不断地向地球索取资源, 建立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是一种必然的趋 势。大多数金属,特别是那些化学性质 不特别活泼的金属,如铜、铝、铅、锌、 镍及贵金属等,均可以实现循环利用。 2011 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总产量为 835 万 t,约占有色金属总消费量的 24%, 而一些发达国家有色金属总消费量 50% 以上来自于循环利用。目前我国社会铝 积累量已达 1.2 亿 t,铜积累量约 7 000 万 t,预计 2015 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 总产量将达 1 200 万 t,产值超过 2 500 亿元,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 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循环经 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的政策措施为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 了良好机遇。再生有色金属资源和原矿 资源有许多不同之处,处理方法也不尽 相同。例如,再生资源的破碎、分选等 预处理过程就大不相同,通常更复杂 ;由于再生资源成分复杂、波动范围大,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分离和提纯金属较困难 ;处理“ 城市矿 山”的企业大多在城市或者城市周边, 为避免二次污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