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施工技术解析_第1页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施工技术解析_第2页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施工技术解析_第3页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施工技术解析_第4页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施工技术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施工技术解析 摘要:近些年,太阳能光伏并网 发电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对于缓解日 益紧张的能源危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绿色、环保、安全,不会对环境造成破 坏。为了更好的促进太阳能光伏并网发 电技术的发展,文章针对施工过程中的 技术控制要点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 考价值。 中国论文网 /2/view-12982762.htm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并 网;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 国家对电力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对 以化石为能源的发电类企业的环境监管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离地日益增高,这使得太阳能、风能等 清洁、绿色能源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关 注。当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已日趋 成熟,能够实现经济与高效运行目标, 有利于推动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并且 还能够满足社会能源消耗需求,这使得 光伏发电并网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成为 人们高度关注的对象。 1.光伏发电控制系统概述 光伏发电控制系统是根据太阳能 自身特性,发生伏特反应,将太阳能电 池板发出的电能通过控制器转换、存储 器储存、电缆传输等环节,转变成能分 配的电能。光伏发电是通过太阳电池板 把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直流电能的一类发 电方式,所以,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即为 直接把太阳能变成电能的一款发电系统。 目前光伏发电控制系统由下面几模块组 成:光伏电池板(光电转换器件) 、控 制器(电能转换) 、储存器(存储多余 能量) 、上位机监控(控制显示面板) 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并网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即把光 伏发电系统与电力系统相联系的一个发 电系统,把阳光福射得到的直流电直接 转变为标准的网侧交流电,也就是把光 伏发电系统与电力网通过并网逆变器连 接到一起,再分配该系统生产的电量, 既可向本地负载提供电能,也可进斤相 关的电为调峰等。该系统为电为系统提 供了有功与无功功率,为电力网的主要 组成模块。目前,并网型光伏发电是全 球光伏发电的主流,也是光伏发电的一 个首选。通常由 w 下几部分组成:太阳 能电池板、直流变换器、并网逆变器、 锁相环与负载等。其中并网逆变器是系 统的关键部件。全球主要的光伏系统生 产企业均拥有各自的光伏逆变技术产品, 他们的并网逆变器在电路拓扑、控制方 法上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 2.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势 能够利用清洁干净的、可再生 的自然能源太阳能发电,不会耗用不可 再生的且资源有限的含碳化石能源。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实际使用过程中,也不会产生温室气体 与污染物,能够较好的保护生态环境, 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需求。 所发电能馈入电网,以电能为储能装置, 节省了蓄电池,相比于独立的太阳能光 伏系统,可节省大约 3545%的建设投 资,大大降低了发电成本。同时,由于 其省去了蓄电池,还可提升系统的平均 无故障时间与蓄电池的二次污染。分 布式安装,就近就地分散供电,灵活的 进入、退出电网,可有效增强电力系统 抵御灾害的能力,改善电力系统自身的 负荷平衡状况,降低线路损耗。可发 挥调峰效用。就目前情况来看,联网太 阳能是世界上个发达国家在光伏应用领 域中竞争发展的关键,是世界太阳能光 伏发电的主要发展趋势,市场较大,发 展前景十分可观。 3.光伏l 电并网及关键技术 3.1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关键 技术 3.1.1 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通过运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 可明确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所在的环境, 分析环境中的温度、光照等对并网造成 的影响,并且还可绘制光伏并网发电系 统的特性曲线,然后在依据曲线的变化 状况,对并网光伏发电的最大功率点进 行相应的跟踪。同时,最大功率点跟踪 技术与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自身的运行效 率之间存在直接的关联,例如常用的两 种跟踪方法:(1)扰动观察法,在光 伏并网发电时,通过设计小型扰动,可 比对扰动前后的并网情况,获得最大功 率点位置,并网扰动方式可控制输出电 压,利用电压差,还可形成扰动,以跟 踪功率状态。 (2)电导增量法,瞬间电 导数据与变化量是此类方法运用的决定 性因素,其能够通过分析光伏列阵的曲 线变化情况,获得曲线的单峰值,并由 此判断出光伏并网是否处于最大值发电 状态。 3.1.2 并网逆变器控制技术 并网逆变器可确保光伏并网发电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系统的灵活性,进而使得工程的多样化 需求得以满足,为太阳能始终处于最佳 的转换状态提供保障。同时,逆变器还 可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工作模式, 为电流提供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方法。近 年来,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间接与直 接控制不断融合发展,较好的发挥了间 接、直接电流的控制效果,弥补了双方 的缺陷,融合之后的并网逆变器控制能 够实时跟踪电流变化情况,以保证电流 的稳定性。 并网逆变器控制重点技术主要包 括:(1)数字控制技术,该技术是并 网逆变器控制技术的重要基础,是一种 热电技术。 (2)PID 控制技术,其主要 是采用全量、增量的方法支持逆变器的 运行,此类技术相对成熟。 (3)重复 +PI 混合控制技术,此类技术具有复合 的特征,能够以复合的方式控制逆变器 的运行,从而确保逆变器的稳定性。 3.2 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的接入 方案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DER 并网技术接入配电网之后, 需要对 DER 并网技术的容量与配电网 之间的匹配程度进行全面的考虑,例如 当 DER 并网技术容量小于 250kVA 时, 将其接入 380V 或 400V 的配电网中, 通过匹配 DER 并网技术容量与配电网, 能够设计出科学的接入方案,接人时通 常采用联络线的连接方法,DER 并网技 术连接配电网的变电所或是接入附近的 配电网内。同时,其还能够设计并网保 护,DER 并网技术一般采用孤岛保护方 式,孤岛装置提供主动式与被动式保护, 能够为光伏并网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当并网逆变器监测出危险之后,往往会 自动切断分布式光伏发电,以保护人员 的安全,逆变器的电压可由配电网提供。 4.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应用 4.1 工程简介 某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项目由一公 司承建,主要建于公司大楼三楼楼顶上。 光伏系统总设计峰值功率为 3360Wp,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与公司电网并接,当电网断电时,可独 立给公司负载供电,还可为展示台液晶 电视供电。电池板均采用 6mm 钢化超 白玻璃+E-VA+电池片+EVA+6mm 钢化 超白玻璃双玻光伏组件。投入运行之后, 一直处于安全可靠、发电稳定、并网良 好的状态,并且满足项目设计标准。根 据项目所处地理位置及气象气候条件, 并且通过相应的计算,确定太阳能电池 板应当摆放在正向朝南方向,当倾角处 于 25-30范围时,能够接受到的太阳辐 射最多,发电量最大,为方便工程施工 以及太阳能电池支架的制作,选取倾角 270,光伏安装面积 130m2。 4.2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 4.2.1 电气设备系统 此项目电气设备系统主要由太阳 能电池方阵、蓄电池组、双向逆变器、 并网逆变器和控制设备组成。 4.2.2 光伏系统工作原理 光伏电池 7 块串联,通过二极管 集线箱将 12 组并联组成一组输出给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变器。逆变器逆变的交流电与公司电网 并接,中间连接双向逆变器加蓄电池组 储电,以便市电停电时切换至蓄电池组, 然后供电给负载。当太阳能电池正常发 电时,首先通过双向逆变器向蓄电池组 充电。当蓄电池组处于充满电状态时, 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电直接逆变至电网。 当市电停电时,失压脱扣器脱扣,失压 脱扣器脱扣之后,发送信息至双向逆变 器,双向逆变器逆变启动,蓄电池组投 入使用,供电给负载使用。 4.2.3 数显监控系统 该项目监控系统主要涉及以下设 备:辐射照度仪、温度计、风速计、控 制器、调制调解器、终端控制(显示) 设备、数据缆线等。同事,其还可通过 电脑等相关终端的显示,实现实时监控 相关数据的目的。通过程序转换相关的 界面,可轻易转换终端(电脑、电视等) 所显示的界面,并且还能够在界面中显 示例如系统温度、直流电压、直流电流、 直流功率、交流电压、交流电流、交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功率、日发电量、总发电量、气象数据 等信息,从而体现出系统真实运行效果。 5.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 展,我国在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方面已经 研发出了一些新型技术,在光伏发电并 网系统的控制与切换方面依旧需要继续、 深入研究分析。为了提升光伏发电并网 系统的工作效率,必须全面掌握光伏发 电并网系统的控制,并且还需妥善解决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切换问题,以确保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能够大规模的运用于 普通用户。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是太阳能 发电的应用系统,具有太阳能发电系统 的所有优势,但其还具备价格贵、投资 高、发电量受气候变化影响等方面的缺 陷,是现阶段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运行存 在的主要问题,但随着日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