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技术与应用_第1页
pcr技术与应用_第2页
pcr技术与应用_第3页
pcr技术与应用_第4页
pcr技术与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CR 技术 PCR 技术的应用 何谓 PCR 简单的说,PCR 就是利用 DNA 聚合酶对特定基因做体外或试管内 (In Vitro) 的大量 合成。基本上它是利用 DNA 聚合酶进行专一性的连锁复制. 目前常用的技术,可以将一段基 因复制为原来的一百亿至一千亿倍。PCR 的要素 基本的 PCR 须具备 .要被复制的 DNA 模板 (Template) .界定复制范围两端的引物 (Primers). .DNA 聚合酶 (Taq. Polymearse) 4.合成的原料及水。PCR 的反应包括三个主要步骤,分别是 1). Denaturation 2). Annealing of primers, and 3). Extension of primers。 所谓 Denaturing 乃是将 DNA 加热变性, 将双股的 DNA 加热后转为单股 DNA 以做为复制的模板. 而 Annealing 则是令 Primers 于一定的温度下附着于模板 DNA 两端。 最后在 DNA 聚合酶 (e.g. Taq-polymerase) 的作用下进行引物的延长 (Extension of primers)及另一股的合成。 PCR 的问题,无疑是绝大多数学生物的人都关心的问题。今天我们把相关内容整 理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引物设计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年头手工设计引物的人似乎不 多,还是用软件方便些,防止你一不小心看走眼,丢一个碱基,同时计算起来也方便。设 计软件有很多,既可以在线设计,也可以用 Primer5、Oligo6.65 等等。 1. 引物设计的原则 细心地进行引物设计是 PCR 中最重要的一步。理想的引物对 只同目的序列两侧的单一序列而非其他序列退火。设计糟糕的引物可能会同时扩增其他的 非目的序列。下面的指导描述了一个可以增加特异性的引物所具有的令人满意的特点: 1)典型的引物 18 到 24 个核苷长。引物需要足够长,保证序列独特性,并降低序列存在 于非目的序列位点的可能性。但是长度大于 24 核苷的引物并不意味着更高的特异性。较 长的序列可能会与错误配对序列杂交,降低了特异性,而且比短序列杂交慢,从而降低了 产量。 2)选择 GC 含量为 40到 60或 GC 含量与模板 GC 含量接近的引物。 3)设计 5端和中间区为 G 或 C 的引物。这会增加引物的稳定性和引物同目的序列杂交 的稳定性。 4)避免引物对 3末端存在互补序列,这会形成引物二聚体,抑制扩增。在用软件设计时 大家常常会疑惑,究竟? G 不能低于多少?这里有个数据: ? G 为 0-2 时,PCR 产率可达 100%, ? G=-6 时,为 40%. 5)避免 3末端富含 GC。设计引物时保证在最后 5 个核苷中含有 3 个 A 或 T。 6)避免 3末端的错误配对。 3端核苷需要同模板退火以供聚合酶催化延伸。3最好以 G 或 C 结尾,防止 AT 的松散结合引起错配。 7)避免存在可能会产生内部二级结构如发夹结构的序列,这会破坏引物退火稳定性。 8)引物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熔解温度(Tm)。这是当 50的引物和互补序列表现为双链 DNA 分子时的温度。两引物的 Tm 值相差不应大于 5。计算 Tm 有几种公式。第一个 公式(Wallace 规则):Tm = 4(g + C) +2(a + T) ,这来源于高盐溶液中的杂交,适 用于小于 15-20 个碱基的引物 ,也适用于手工设计时的简单计算。第二个公式(Baldino 算法)适 用于计算 14-70 个核苷酸在0.4molL 的阳离子溶液中的 Tm, 也可用于扩增产物的 Tm 计算.Tm=81.5+16.6*lgK+0.41(%G+C)-(675/n)。以上两种算法都是基于碱基组成而不 是碱基排列而计算的,事实上相同碱基组成的引物 Tm 可能差异不小:GGGAA 和 GAGAG 的 Tm 是不一样的,所以确定引物 Tm 最可信的方法是近邻分析法。这种方法 从序列一级结构和相邻碱基的特性预测引物的杂交稳定性。大部分计算机程序如 Primer5 等均使用近邻分析法。 9)当在引物 5端添加酶切位点时要考虑:a) 该目的序列内部不得含有相同的酶切位点,在 引物发出后才发现错误的事情本人就干过,在论坛上也能看到这样的粗心人。这样的错误 会给将来的克隆造成麻烦。b)如果打算 PCR 后直接酶切,不要忘了在酶切位点的外侧再 加上保护碱基,不同的酶对于保护碱基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果不设计保护碱基,则多半要 用 TA 克隆的方式连接到质粒上,这时要注意 Taq 酶的选择,这一点在后面再聊。若想在 目的序列上附加上并不存在的序列,如限制位点和启动子序列,可以加入到引物 5端而不 影响特异性。当计算引物 Tm 值时并不包括这些序列,但是应该对其进行互补性和内部二 级结构的检测。 10)有时候,对于引物设计仅了解有限的序列信息。比如,如果仅知道氨基酸序列,可以 设计兼并引物。兼并引物是指代表编码单个氨基酸所有不同碱基可能性的不同序列的混合 物。为了增加特异性,可以参考密码子使用表,根据不同生物的碱基使用偏好,减少兼并 性。次黄嘌呤可以同所有的碱基配对,降低引物的退火温度。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引 物的 3端使用兼并碱基,因为 3端最后 3 个碱基的退火足以在错误位点起始 PCR。使用 较高的引物浓度(1M 到 3M),因为许多兼并混合物中的引物不是特异性针对目的模 板。说了半天了,想起来还得提醒大家一句 :千万别搞错了引物的位置!这句话似乎多余。 看了上面的图吧,如果要扩增目的序列为 “ATGTGA”的片段,则引物分别为 “ATG”和“TCA”仔细琢磨一下,特别是 5端再接上酶切位点可别搞错了!合成错了 一条可就是 50 块钱,到时候挨老板批的时候别怪我没提醒你哦:)设计好了引物就要让 公司合成,这时候别忘了谈价格:)现在竞争很厉害,价格已经挺便宜了,注意两个参数: 一个是 OD 值,如果公司说 1OD 能比 2OD 优惠,那通常 1OD 足够了。第二是纯度, 是 HPLC 的还是 OPC 的,事先要说好,建议看看这里(唉,不是我给他们做广告,只是 他们的说明书写得真不错)引物设计方面还有很多话题可说,比如如何利用引物搭桥将两 个片段通过 PCR 而不是酶连接起来、如果要设计引物表达蛋白时注意“N 端规则”。 二、PCR 成分 引用分子克隆 3提供的 PCR 标准反应条件:模板 1pg-1g 引物 1mol/L DNA 聚合酶 15 单位 Mg2 1.5mmol/ dNTPs 200mol/L KCl 50 mmol/L】 1. 模板 模板可是 PCR 的关键,模板的质量是 PCR 成功的先决条件,巧妇难为 无米之炊嘛!怎样得到模板,这可是一个大问题,仅仅一个提取基因组 DNA 就有很多的 名堂,这会是我们后面专辑的内容,这里不多说啦,有问题来论坛讨论吧。P 不出东西的 时候不妨先考虑:模板有没有问题?(DNA 样品中发现有多种污染物会抑制 PCR。一些 在标准基因组 DNA 制备中使用的试剂,如 SDS,在浓度低至 0.01时就会抑制扩增反应。 )所需的最佳模板量取决于基因组的大小。你的目的片段在基因组中占多少?至少要保证 模板中含有一个单拷贝吧!100ng 到 1g 的人类基因组 DNA,相当于 3104 到 3105 个分子。所以对于单拷贝基因, 这需要 0.1g 的人基因组 DNA,10ng 的酵母 DNA,1ng 的大 肠杆菌 DNA.扩增多拷贝序列时, 用量更少. 灵敏的 PCR 可从一个细胞,一根头发,一个孢子 或一个精子提取的 DNA 中分析目的序列. 模板量过多则可能增加非特异性产物.DNA 中的杂 质也会影响 PCR 的效率。 2. 引物 引物以干粉形式运输。最好用 TE 重溶引物,使其最终浓度为 100M。TE 比去离子水好,因为水的 pH 经常偏酸,会引起寡核苷的水解。当然,如果 担心 TE 对于 PCR 的影响,不妨用 ddH2O。引物的稳定性依赖于储存条件。应将干粉和 溶解的引物储存在-20。以大于 10M 浓度溶于 TE 的引物在-20可以稳定保存 6 个月, 但在室温(15到 30)仅能保存不到 1 周。干粉引物可以在 -20保存至少 1 年,在室 温(15 到 30)最多可以保存 2 个月。注意:溶解之前先离心一下,防止一开盖就飞 了。引物的浓度会影响特异性。最佳的引物浓度一般在 0.1 到 0.5M。较高的引物浓度会 导致非特异性产物扩增。通常跟着引物来的说明书会告诉你,关于寡核苷酸的计算可以看 看这里. 3. 聚合酶的选择 这可是有讲究,咱论坛里有个专题讨论这个问题。主要考虑两 个方面:用途对保真度的要求高不高?成本高保真的酶总是会贵一些的。综合考 虑一下找个平衡点吧,当然啦,该花钱的时候可不能省。Taq DNA 聚合酶被看做是低保真 度的聚合酶,因为其缺少 3到 5外切核酸酶(校正)活性。使用带有 3到 5外切核酸酶活 性的热稳定聚合酶可以提高保真度。但是这些聚合酶的产量比 Taq DNA 聚合酶低。在很 多公司的手册中有对各种酶特性的描述,大家不妨比较一下。提醒一点:高保真酶除了我 所知的 Merck 的 Easy-A 以外,都不会在 3端加 A 尾巴(因为其 3-5外切酶活性),所以 做 TA 克隆的时候需要一点小诀窍 扩增完了再加普通 Taq 去加个 A。另外还有个方法: 将 Taq DNA 聚合酶同带有 3到 5外切核酸酶活性第二种聚合酶混合在一起可以获得比单 独 Taq DNA 聚合酶高的保真度,并可以得到高产量及扩增长模板。 4. Mg2浓度 镁离子影响 PCR 的多个方面,如 DNA 聚合酶的活性,这会影响 产量;再如引物退火,这会影响特异性。dNTP 和模板同镁离子结合,降低了酶活性所需 要的游离镁离子的量。最佳的镁离子浓度对于不同的引物对和模板都不同,但是包含 200M dNTP 的典型 PCR 起始浓度是 1.5mM(注意:对实时定量 PCR,使用 3 到 5mM 带有荧光探针的镁离子溶液)。在多数情况下,较高的游离镁离子浓度可以增加产量,但 也会增加非特异性扩增,降低忠实性(当然,也有相反的报道)。为了确定最佳浓度, 可 以用 0.1-5mmol/L 的递增浓度的 Mg2+ 进行预备实验, 选出最适的 Mg2+浓度。在 PCR 反 应混合物中, 应尽量减少有高浓度的带负电荷的基团, 例如磷酸基团或 EDTA 等可能影响 Mg2+ 离子浓度的物质,以保证最适 Mg2+ 浓度。 5. dNTPs 高浓度的 dNTPs 会对扩增反应起抑制作用。将每种 dNTP 的浓度从 200M 降低到 25-50M 可以使扩增产物获得满意的产率。 6. KCl 标准浓度为 50 mmol/L, 对于较短片段可将其提高到 70-100 mmol/L. 三、PCR 反应参数 1. 变性:在第一轮循环前,在 94下变性 5-10min 非常重要,它 可使模板 DNA 完全解链,然后加入 Taq DNA 聚合酶(hot start),这样可减少聚合酶在低温下 仍有活性从而延伸非特异性配对的引物与模板复合物所造成的错误。变性不完全,往往使 PCR 失败 ,因为未变性完全的 DNA 双链会很快复性, 减少 DNA 产量. 一般变性温度与时间 为 94 1min。在变性温度下, 双链 DNA 解链只需几秒钟即可完全,所耗时间主要是为使反 应体系完全达到适当的温度。对于富含 GC 的序列, 可适当提高变性温度.但变性温度过高 或时间过长都会导致酶活性的损失。 2. 退火:这是 PCR 的一个关键参数。在理想状态下,退火温度足够低,以保证引 物同目的序列有效退火,同时还要足够高,以减少非特异性结合。合理的退火温度从 55 到 70。退火温度一般设定比引物的 Tm 低 5, 当产物中包含有影响实验的非可异性扩 增带时,以 2为增量,逐步提高退火温度。较高的退火温度会减少引物二聚体和非特异性 产物的形成。如果两个引物 Tm 不同,将退火温度设定为比最低的 Tm 低 5。或者为了 提高特异性,可以在根据较高 Tm 设计的退火温度先进行 5 个循环,然后在根据较低 Tm 设计的退火温度进行剩余的循环。这使得在较为严紧的条件下可以获得目的模板的部分拷 贝。退火温度越高,所得产物的特异性越高。有些反应甚至可将退火与延伸两步合并, 只用 两种温度( 例如用 60和 94 )完成整个扩增循环, 既省时间又提高了特异性。退火一般仅 需数秒钟即可完成,反应中所需时间主要是为使整个反应体系达到合适的温度。 3. 延伸:延伸反应通常为 72, 接近于 Taq DNA 聚合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75.实际 上,引物延伸在退火时即已开始 ,因为 Taq DNA 聚合酶的作用温度范围可从 20-85. 延伸 反应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目的序列的长度和浓度.在一般反应体系中,Taq DNA 聚合酶每分钟 约可合成 1kb 长的 DNA。延伸时间过长会导致产物非特异性增加.但对很低浓度的目的序 列, 则可适当增加延伸反应的时间。一般在扩增反应完成后,都需要一步较长时间(10- 30min)的延伸反应,以获得尽可能完整的产物, 这对以后进行克隆或测序反应尤为重要。 4. 循环次数: 当其它参数确定之后, 循环次数主要取决于 DNA 浓度。一般而言 25-30 轮循环已经足够。循环次数过多,会使 PCR 产物中非特异性产物大量增加。通常经 25-30 轮循环扩增后, 反应中 Taq DNA 聚合酶已经不足, 如果此时产物量仍不够, 需要进 一步扩增,可将扩增的 DNA 样品稀释 103-105 倍作为模板, 重新加入各种反应底物进行扩 增, 这样经 60 轮循环后, 扩增水平可达 109-1010。扩增产物的量还与扩增效率有关,扩增 产物的量可用下列公式表示:CCo(1+P)n 。其中:C 为扩增产物量,C0 为起始 DNA 量, P 为增效率, n 为循环次数。在扩增后期, 由于产物积累,使原来呈指数扩增的反应变成平坦 的曲线,产物不再随循环数而明显上升 ,这称为平台效应。平台期会使原先由于错配而产生 的低浓度非特异性产物继续大量扩增,达到较高水平。因此,应适当调节循环次数,在平 台期前结束反应,减少非特异性产物。 四、提高 PCR 扩增特异性 1. 递减 PCR(TouchDown PCR) 递减 PCR 通过在 PCR 的前几个循环使用严紧的退火条件提高特异性。循环设在比估算 的 Tm 高大约 5的退火温度下开始,然后每个循环降低 1到 2(当然,也可以每几 个循环降 12),直到退火温度低于 Tm 5。特异性最高的目的模板会被优先扩增, 这些产物在随后的循环中继续扩增占据优势。递减 PCR 对于那些不了解引物和目的模板 同源性程度的方法更为有用,如 AFLP? DNA 指纹分析。 2. 热启动 热启动 PCR 是除了好的引物设计之外,提高 PCR 特异性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尽管 TaqDNA 聚合酶的最佳延伸温度在 72,聚合酶在室温仍然有活性。因此,在进行 PCR 反应配制过程中,以及在热循环刚开始,保温温度低于退火温度时会产生非特异性的产物。 这些非特异性产物一旦形成,就会被有效扩增。在用于引物设计的位点因为遗传元件的定 位而受限时,如定点突变、表达克隆或用于 DNA 工程的遗传元件的构建和操作,热启动 PCR 尤为有效。并且,热启动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引物二聚的发生。限制 Taq DNA 聚合酶 活性的常用方法是在冰上配制 PCR 反应液,并将其置于预热的 PCR 仪。这种方法简单 便宜,但并不能完成抑制酶的活性,因此并不能完全消除非特异性产物的扩增。热启动通 过抑制一种基本成分延迟 DNA 合成,直到 PCR 仪达到变性温度。包括延缓加入 Taq DNA 聚合酶在内的大部分手工热启动方法十分烦琐,尤其是对高通量应用。其他的热启 动方法使用蜡防护层将一种基本成分,入镁离子或酶,包裹起来,或者将反应成分,如模 板和缓冲液,物理地隔离开。在热循环时,因蜡熔化而把各种成分释放出来并混合在一起。 象手动热启动方法一样,蜡防护层法比较烦琐,易于污染,不适用于于高通量应用。 3. 促进 PCR 的添加剂 退火温度,引物设计和镁离子浓度的优化足以对大多数模板进行高特异性的扩增,但是, 某些模板,包括高 GC 含量的模板,需要其他的措施。影响 DNA 熔解温度的添加剂提供 了提高产物特异性和产量的另外一种方法。为获得最好的结果需要模板的完全变性。另外, 二级结构会阻止引物结合和酶的延伸。PCR 添加剂,包括甲酰胺,DMSO,甘油,甜菜 碱以及 PCRx Enhancer Solution 可以增强扩增。它们可能的机理是降低熔解温度,从而 有助于引物退火并辅助 DNA 聚合酶延伸通过二级结构区。PCRx Solution 还有其他优点。 在同 PlatinumTaq DNA 聚合酶和 Platinum Pfx DNA 聚合酶一起使用时,仅需很少的镁离 子优化。这样,将 Platinum 技术同添加剂结合,增强了特异性,同时减少了第三种方法 - 镁离子优化的依赖。为获得最佳结果,应优化添加剂的浓度,尤其是会抑制 Taq DNA 聚 合酶的 DMSO,甲酰胺和甘油。 4. 巢式 PCR 使用巢式引物进行连续多轮扩增可以提高特异性和灵敏度。第一轮是 15 到 20 个循环的 标准扩增。将一小部分起始扩增产物稀释 100 到 1000 倍加入到第二轮扩增中进行 15 到 20 个循环。或者,也可以通过凝胶纯化将起始扩增产物进行大小选择。在第二轮扩增中使 用一套巢式引物,其可以同第一套引物内侧的靶序列结合。巢式 PCR 的使用降低了扩增 多个靶位点的可能性,因为同两套引物都互补的靶序列很少。而使用同样的引物对进行总 数相同的循环(30 到 40)会扩增非特异性靶位点。巢式 PCR 可以增加有限量靶序列 (如稀有 mRNA)的灵敏度,并且提高了困难 PCR(如 5 RACE)的特异性。 五、PCR 产物测序 1. DNA 直接测序: 指直接分析不经分离的 PCR 扩增产物,如果各个位点上碱基序 列都是一致的,则所得信号是确定的 ,否则,在那些有相异碱基的位点出现模糊信号, 如果模 板在多数情况下被正确扩增, 则少数的突变将被掩盖, 这是结果显示的是模板的序列 .但是,当 扩增的前几轮即出现错误扩增并被后续的循环积累,这时就不再反映模板的状况.2. PCR 产 物经克隆后测序: 这是对单克隆测序 ,其结果是反映单一扩增产物的序列 ,结果是确定的. 六、PCR 污染与对策 PCR 反应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大扩增能力与极高的灵 敏性,但令人头痛的问题是易污染,极其微量的污染即可造成假阳性的产生. 1、污染原因 (一)标本间交叉污染:标本污染主要有收集标本的容器被污染,或标本放置时,由于 密封不严溢于容器外,或容器外粘有标本而造成相互间交叉污染;标本核酸模板在提取过程 中,由于吸样枪污染导致标本间污染;有些微生物标本尤其是病毒可随气溶胶或形成气溶胶 而扩散,导致彼此间的污染. (二)PCR 试剂的污染:主要是由于在 PCR 试剂配制过程中,由于加样枪、容器、双 蒸水及其它溶液被 PCR 核酸模板污染. (三)PCR 扩增产物污染.这是 PCR 反应中最主要最常见的污染问题.因为 PCR 产 物拷贝量大( 一般为 1013 拷贝 /ml),远远高于 PCR 检测数个拷贝的极限,所以极微量的 PCR 产物污染,就可造成假阳就可形成假阳性. 还有一种容易忽视,最可能造成 PCR 产物污染的形式是气溶胶污染;在空气与液体面摩擦 时就可形成气溶胶,在操作时比较剧烈地摇动反应管,开盖时、吸样时及污染进样枪的反 复吸样都可形成气溶胶而污染. 据计算一个气溶胶颗粒可含 48000 拷贝,因而由其造成的 污染是一个值得特别重视的问题. (四)实验室中克隆质粒的污染: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及某些用克隆质粒做阳性对照的 检验室,这个问题也比较常见. 因为克隆质粒在单位容积内含量相当高,另外在纯化过程中 需用较多的用具及试剂,而且在活细胞内的质粒,由于活细胞的生长繁殖的简便性及具有 很强的生命力.其污染可能性也很大 . 2、污染的监测一个好的实验室,要时刻注意污染的监测,考虑有无污染是什么原 因造成的污染,以便采取措施,防止和消除污染.对照试验: 1)阳性对照:在建立 PCR 反 应实验室及一般的检验单位都应设有 PCR 阳性对照,它是 PCR 反应是否成功、产物条 带位置及大小是否合乎理论要求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志.阳性对照要选择扩增度中等、重复 性好,经各种鉴定是该产物的标本,如以重组质粒为阳性对照,其含量宜低不宜高(100 个 拷贝以下). 但阳性对照尤其是重组质粒及高浓度阳性标本,其对检测或扩增样品污染的可 能性很大.因而当某一 PCR 试剂经自己使用稳定,检验人员心中有数时,在以后的实验中 可免设阳性对照. 2)阴性对照 :每次 PCR 实验务必做阴性对照.它包括标本对照: 被检的 标本是血清就用鉴定后的正常血清作对照;被检的标本是组织细胞就用相应的组织细胞作对 照.试剂对照:在 PCR 试剂中不加模板 DNA 或 RNA,进行 PCR 扩增,以监测试剂是否 污染. 3)重复性试验 4)选择不同区域的引物进行 PCR 扩增 3、防止污染的方法 (一)合 理分隔实验室:将样品的处理、配制 PCR 反应液、PCR 循环扩增及 PCR 产物的鉴定等 步骤分区或分室进行,特别注意样本处理及 PCR 产物的鉴定应与其它步骤严格分开.最好 能划分标本处理区;PCR 反应液制备区; PCR 循环扩增区;PCR 产物鉴定区. 其实 验用品及吸样枪应专用.实验前应将实验室用紫外线消毒以破坏残留的 DNA 或 RNA. (二)吸样枪:吸样枪污染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由于操作时不慎将样品或模板核酸吸 入枪内或粘上枪头是一个严重的污染源,因而加样或吸取模板核酸时要十分小心,吸样要 慢,吸样时尽量一次性完成,忌多次抽吸,以免交叉污染或产生气溶胶污染. (三)预混和分装 PCR 试剂:所有的 PCR 试剂都应小量分装,如有可能,PCR 反应 液应预先配制好,然后小量分装,-20保存.以减少重复加样次数,避免污染机会 .另外, PCR 试剂, PCR 反应液应与样品及 PCR 产物分开保存,不应放于同一冰盒或同一冰箱 . (四)防止操作人员污染,使用一次性手套、吸头、小离心管应一次性使用。 (五)设立适当的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阳性对照以能出现扩增条带的最低量的标准 病原体核酸为宜,并注意交叉污染的可能性,每次反应都应有一管不加模板的试剂对照及 相应不含有被扩增核酸的样品作阴性对照. (六)减少 PCR 循环次数,只要 PCR 产物达到检测水平就适可而止. (七)选择质量好的 Eppendorf 管,以避免样本外溢及外来核酸的进入,打开离心管 前应先离心,将管壁及管盖上的液体甩至管底部.开管动作要轻,以防管内液体溅出. 4、PCR 污染解决对策(这是从另一篇文章总结而来,与前面的部分略有重复,大家随便 看看吧)PCR 检测微量感染因子时,一定要注意产物残留污染的问题。 一 污染的预防进行 PCR 操作时,操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一些操作规程,最大程 度地降低可能出现的 PCR 污染或杜绝污染的出现。(一)划分操作区:目前,普通 PCR 尚不能做到单人单管,实现完全闭管操作,但无论是否能够达到单人单管,均要求实验操 作在三个不同的区域内进行,PCR 的前处理和后处理要在不同的隔离区内进行 1. 标本处 理区,包括扩增摸板的制备; 2. PCR 扩增区,包括反应液的配制和 PCR 扩增; 3. 产 物分析区,凝胶电泳分析,产物拍照及重组克隆的制备。各工作区要有一定的隔离,操作 器材专用,要有一定的方向性。如:标本制备PCR 扩增? 产物分析? 产物处理。切记: 产物分析区的产物及器材不要拿到其他两个工作区。(二)分装试剂:PCR 扩增所需要 的试剂均应在装有紫外灯的超净工作台或负压工作台配制和分装。所有的加样器和吸头需 固定放于其中,不能用来吸取扩增后的 DNA 和其他来源的 DNA: 1PCR 用水应为高 压的双蒸水; 2引物和 dNTP 用高压的双蒸水在无 PCR 扩增产物区配制; 3引物和 dNTP 应分装储存,分装时应标明时间,以备发生污染时查找原因。 (三) 实验操作注意 事项尽管扩增序列的残留污染大部分是假阳性反应的原因,样品间的交叉污染也是原因之 一。因此,不仅要在进行扩增反应是谨慎认真,在样品的收集、抽提和扩增的所有环节都 应该注意: 1. 戴一次性手套,若不小心溅上反应液,立即更换手套; 2. 使用一次性吸 头,严禁与 PCR 产物分析室的吸头混用,吸头不要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避免气溶胶的 污染;3. 避免反应液飞溅,打开反应管时为避免此种情况,开盖前稍离心收集液体于管底。 若不小心溅到手套或桌面上,应立刻更换手套并用稀酸擦拭桌面; 4. 操作多份样品时, 制备反应混合液,先将 dNTP、缓冲液、引物和酶混合好,然后分装,这样即可以减少操 作,避免污染,又可以增加反应的精确度;5. 最后加入反应模板,加入后盖紧反应管; 6. 操作时设立阴阳性对照和空白对照,即可验证 PCR 反应的可靠性,又可以协助判断扩增 系统的可信性; 7. 尽可能用可替换或可高压处理的加样器,由于加样器最容易受产物气 溶胶或标本 DNA 的污染,最好使用可替换或高压处理的加样器。如没有这种特殊的加样 器,至少 PCR 操作过程中加样器应该专用,不能交叉使用,尤其是 PCR 产物分析所用加 样器不能拿到其它两个区;8. 重复实验,验证结果,慎下结论。 二 追踪污染源如果不慎发生污染情况,应从下面几条出发,逐一分析,排除污染。 (一)设立阴阳性对照:有利于监测反应体系各成分的污染情况。选择阳性对照时,应选 择扩增弱,且重复性好的样品,因强阳性对照可产生大量不必要的扩增序列,反而可能成 为潜在的污染源。如果以含靶序列的重组质粒为对照,100 个拷贝之内的靶序列就足以产 生阳性扩增。阴性对照的选择亦要慎重,因为 PCR 敏感性极高,可以从其它方法 (Sourthern 印迹或点杂交等)检测阴性的标本中检测出极微量的靶分子。此外,每次扩 增均应包括 PCR 体系中各试剂的时机对照,即包括 PCR 反应所需的全部成分,而不加模 板 DNA,这对监测试剂中 PCR 产物残留污染是非常有益的。如果扩增结果中试剂对照为 阳性结果,就是某一种或数种试剂被污染了。此时,要全部更换一批新的试剂进行扩增, 扩增时设立不同的反应管,每一管含有一种被检测试剂,在检出污染试剂后,应马上处理。 (二)环境污染:在排除试剂污染的可能性外,更换试剂后,若不久又发现试剂被污染了, 如果预防措施比较严密,则考虑可能为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中常见的污染源主要有:1. 模 板提取时真空抽干装置 2. 凝胶电泳加样器 3. 电泳装置 4. 紫外分析仪 5. 切胶用刀或手术 刀片 6. 离心机 7. 冰箱门把手,冷冻架,门把手或实验台面等;此时可用擦拭实验来查找 可疑污染源。1 )用无菌水浸泡过的灭菌棉签擦拭可疑污染源 2)0.1ml 去离子水浸泡 3) 取 5ml 做 PCR 实验 4)电泳检测结果 8. 气溶胶。如果经过上述追踪实验,仍不能查找 到确切污染源,则污染可能是由空气中 PCR 产物的气溶胶造成的,此时就应该更换实验 场所,若条件不允许,则重新设计新的引物(与原引物无相关性)。 三污染处理(一)环境污染 1. 稀酸处理法:对可疑器具用 1mol/L 盐酸擦拭或浸 泡,使残余 DNA 脱嘌呤 2. 紫外照射(UV)法:紫外波长(nm)一般选择 254/300nm, 照射 30min 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选择 UV 作为消除残留 PCR 产物污染时,要考虑 PCR 产物的长度与产物序列中碱基的分布,UV 照射仅对 500bp 以上长片段有效,对短 片段效果不大。UV 照射时,PCR 产物中嘧啶碱基会形成二聚体,这些二聚体可使延伸终 止,但并不是 DNA 链中所有嘧啶均能形成二聚体,且 UV 照射还可使二聚体断裂。形成 二聚体的程度取决于 UV 波长,嘧啶二聚体的类型及与二聚体位点相邻核苷酸的序列。在 受照射的长 DNA 链上,形成二聚体缺陷的数量少于 0.065/碱基,其他非二聚体的光照损 伤(如环丁烷型嘧啶复合体,胸腺嘧啶乙二醇,DNA 链间与链内的交联和 DNA 断裂等) 均可终止 Taq DNA 聚合酶的延伸。这些位点的数量与二聚体位点相当。如果这些位点( 0.13/碱基)在 DNA 分子上随机分布,一个 500bp 片段的 DNA 分子链上将有 32 处损伤 位点,那么,105 个这样的分子中每个分子中会至少有一处损伤。相反,如果 100bp 的片 段,每条链上仅有 6 处损伤, 105 个拷贝分子中将有许多分子没有任何损伤。这就是 UV 照射有一定的片段长度限制的原因。(二)反应液污染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处理:1. DNase I 法:PCR 混合液(未加模板和 Taq 聚合酶)加入 0.5U DNase I,室温反应 30min 后加热灭活,然后加入模板和 Taq 聚合酶进行正常 PCR 扩增。该方法的优点是 不需要知道污染 DNA 的序列; 2. 内切酶法:选择识别 4 个碱基的内切酶(如 Msp I 和 Taq I 等),可同时选择几种, 以克服用一种酶只能识别特定序列的缺陷,室温作用 1h 后加热灭活进行 PCR;3. 紫外 照射法:未加模板和 Taq 聚合酶的 PCR 混合液进行紫外照射,注意事项与方法同上述 UV 照射法;4. g 射线辐射法:1.5kGy 的辐射可完全破坏 0.1ng 基因组 DNA,2.0 kGy 可破坏 104 拷贝的质粒分子, 4.0 kGy 仍不影响 PCR,但高于此限度会使 PCR 扩增效 率下降。引物可受照射而不影响 PCR,g 射线是通过水的离子化产生自由基来破坏 DNA 的。(三)尿嘧啶糖苷酶(UNG )法由于 UV 照射的去污染作用对 500bp 以下的片段效 果不好,而临床用于检测的 PCR 扩增片段通常为 300bp 左右,因此 UNG 的预防作用日 益受到重视和肯定。1. 原理:在 PCR 产物或引物中用 dU 代替 dT。这种 dU 化的 PCR 产物与 UNG 一起孵育,因 UDG 可裂解尿嘧啶碱基和糖磷酸骨架间的 N-糖基键,可除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