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_第1页
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_第2页
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_第3页
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_第4页
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周晨燕 朱易萍 母得志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 610041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随着儿童 ALL(cALL)治疗水平的提高,儿童 ALL 的疗效已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完全缓 解(CR)率在 95%以上,长期生存率达 80-85%,但 Ph+ ALL 一直是儿童 ALL 治 疗失败的主要问题,它限制了儿童 ALL 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1。 1Ph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 Ph 染色体是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 Nowell 等在 1960 年发现并命名的,是由 于 9 号和 22 号染色体发生平衡易位,导致位于 22 号染色体上的 BCR 基因和来 自 9 号染色体上的 c-ABL 原癌基因发生异常融合而产生 BCR/ABL 融合癌基因, 编码一个分子量为 210Kd 的大分子蛋白,称 p210BCR/ABL(简称 p210) 2。由 于在 BCR 基因上断裂点位置不同,形成的 BCR/ABL 蛋白分子量仅为 185Kd,称 为 p185BCR/ABL(简称 p185, 或 p190)。他们均属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因可自 身磷酸化而具有持续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在体外可使细胞发生肿瘤性转化 3。 Ph 染色体最早在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中发现,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 病(CML)的标志性染色体,见于约 98%的 CML 患者。随后,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 血病中亦发现 Ph 染色体。成人约 20-30%的 ALL 患者 Ph 阳性,50 岁以上者高达 50%以上。儿童 ALL 中约 2%5%患者 Ph 阳性 4。 伴有(9;22)/BCR-ABL 异常的 ALL 是临床预后极差的一种白血病。在儿 童中,Ph + ALL 以年长儿为多,且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贫血较少,形态 学分型多为 L2型,免疫学表现主要为 B 系 ALL,其原始淋巴细胞经常共表达髓 系抗原,伴有 CD34 表达是一个预后不良的表现 5。Heerema 等报道在儿童 Ph+ ALL 中超二倍体(50)的发生率为 13%,具有超二倍体的染色体核型常常提示预 后良好 6。Rieder 等报道成人 Ph+ ALL 中超二倍体也是预后较好的表现 7。 2Ph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经典治疗 2 2.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SCT) 目前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具有 Ph 染色体是治疗失败包括 复发的高危因素之一。Ph + ALL 患者应用常规化疗方案的完全缓解率低,国外报 道显示 Ph+ ALL 患者经常规化疗后无病生存期仅为 610 个月 8。因此,多数 研究机构建议 Ph+ ALL 患者在完全缓解期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以 达到治愈目的。但是,Ph + ALL 患者移植后复发率明显高于 Ph- ALL 患者,其移 植相关死亡率及复发率均可达 20%以上 9。St Jude 中心报道初诊时外周血白细 胞计数小于 25109/L 的 Ph+ ALL 患儿化疗的 4 年无病生存率可达 70%以上 10, 故目前在儿童 Ph+ ALL 的治疗中是否首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尚存在一定的 争议。 2.2 伊马替尼治疗 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 ,商品名 Gleevec, STI751)是一种选择性 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为分子靶向药物,它可在分子水平上抑制 BCR/ABL 酪氨酸激酶,选择性抑制 BCR /ABL 细胞的自我磷酸化及底物的磷酸化、 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调亡 11。 1998 年,伊马替尼首先应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临床治疗, 使 CML 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多数研究表明单用此药绝大部分病人可达临 床缓解,且无明显的副作用,因此它已成为 CML 治疗的首选药物,并被称为 CML 治疗史上的里程碑。 2004 年 Champagne 等报道了在 31 例 Ph+儿童白血病患者中应用伊马替尼的 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其中 10 例 ALL 患者的完全缓解率达 70%,预期平均生 存期约为 15 个月。其它研究也表明伊马替尼是目前最有效的单药治疗 Ph+ALL 的药物,也毒性反应极低。对于难治、复发 Ph+ ALL 应用伊马替尼治疗缓解率 达 60%70% 12。 2.3 伊马替尼联合常规化疗 为了克服伊马替尼的耐药以及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问题,多数研究主张在 Ph+ ALL 的治疗中伊马替尼联合其它常规化疗药物。体外研究证实,长春新碱、 3 -干扰素与伊马替尼具有协同作用 13。Thomas 等研究发现运用伊马替尼联合 hyper- CVAD 方案治疗 Ph+ ALL 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无病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均 显著高于应用其它化疗方案者 14。Yanada M 等研究报道初诊年龄小于 65 岁的 Ph+ ALL 患者应用伊马替尼联合诱导治疗方案,之后交替应用伊马替尼及巩固化 疗方案,其完全缓解率高达 96%,长期无病生存率明显提高 15。另外两组临床 研究显示伊马替尼联合 hyper-CVAD 作为诱导缓解治疗,可获得极高的缓解率 (包括形态学及分子学缓解) ,且缓解率高于骨髓移植组 16。 3伊马替尼的耐药机制 Ph+ ALL 和 Ph+ CML 有着几乎相同的分子发病机制,即产生了 BCR/ABL 癌基 因,激活 BCR/ABL 癌蛋白,一个能使细胞发生肿瘤性转化的酪氨酸蛋白激酶。 然而,同样有 Ph 染色体的 ALL,对 BCR/ABL 激酶抑制剂的疗效却不甚理想。虽 然约 50%的病人能获得临床缓解,但疗效持续时间短,约 2.2 月后病情即进展, 总生存期仅 4.9 月 17。导致伊马替尼在 Ph+ ALL 患者中疗效差的原因之一是其 耐药问题,Wassmann 等研究表明,伊马替尼原发耐药率达 25% 30% 18。 目前的研究发现对 BCR/ABL 激酶抑制剂产生耐药的主要分子机制是由于 BCR/ABL 蛋白上的激酶结构区发生突变(包括点突变,硷基缺失或插入)而导 致伊马替尼不能与 BCR/ABL 激酶相结合或结合力减弱引起,另外,与 BCR/ABL 激酶水平增加(部分由于 BCR/ABL 基因过度表达)有关 4,11。 体外细胞及动物实验提示伊马替尼对经 p210 及 p185 诱导而形成的肿瘤细 胞有着几乎相同的抑制作用,提示由于体内存在其他因素而影响了 ALL 细胞对 BCR/BL 激酶抑制剂的反应。 1994 年,Ka mb 等在染色体 9p21 发现了两个肿瘤抑制基因,分别命名为 多种肿瘤抑制基因 MTS 1 和 MTS 2 。MTS 1 基因全长 8.5 k b,包括 E1、E2、E3 三个外显子,共同编码一个相对分子量为 16 kDa 的蛋白质,即 p16 蛋白,因此 MTS1 基因亦称 p16 基因。也有学者提出,E1 有 E1 、E l 两 种。E l 、E2 、E3 编码由 148 个氨基酸组成的 P16 蛋白,而 E l 、E2、E3 在 小鼠体内合成一相对分子量为 19 kDa 的蛋白质,称为 19ARF,在人类合成一 分子量为 138kDa 的蛋白质。作为 9p21 染色体上的二个重要的抑癌基因 INK4A 4 和 ARF, 分别被命名为 p16INK4A 及 p14ARF2。 约 30%以上的 Ph+ ALL 病人存在有 9p21 缺失,结果使位于其上的 CDKN2A 基 因编码的两个重要的抑癌基因 p16INK4A 及 p14ARF 丢失,且启动区甲基化而致 INK4A-ARF 抑癌基因功能灭活。有报道提示高达 55%的 B-ALL CDKN2A 第一外显 子 CpG 岛区甲基化 19,20,21。 在慢性期的 CML 患者很少发现有 9p21 染色体异常,没有 p16INK4A 和 p14ARF 异常,此部分病人很少对伊马替尼耐药;但在加速及急变期的 CML 病人, 大部分发现有 p16INK4A 和 p14ARF 基因突变和/或启动异常甲基化而致 INK4A- ARF 功能丧失,这部分病人对伊马替尼多发生耐药,提示 p16INK4A 和 p14ARF(在小鼠为 p19ARF) 基因活化状态与细胞对伊马替尼的反应有关 11。St. Jude 儿童研究医院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p210 及 p185 癌蛋白转染小鼠骨髓细 胞后均可引起淋巴细胞白血病,但如果灭活 p19ARF 基因,不仅疾病激进,凶险, 而且对 BCR/ABL 激酶抑制剂发生耐受 19。 我们推测 INK4A-ARF 抑癌基因功能丧失在 Ph+ ALL 对 BCR-ABL 激酶抑制剂 耐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 INK4A-ARF 抑癌基因灭活导致 Ph+ ALL 白血病 细胞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作用下不易发生凋亡,且有利于 BCR/ABL 蛋 白激酶突变后形成的耐药细胞克隆的生长。 4儿童 Ph+ ALL 的治疗新进展 目前,新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正在不断研制并应用于临床,且已开发研制 几种多靶点药物,如 Dasatinib (美国 B risto-Myers Squibb 公司生产) 及 Nilotinib (Novatis 公司生产 )均为高强度的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有研究显示口服 Dasatinib 使多数 CML 慢性期患者达完全缓解,并使多数加速期、急变期 CML 及 Ph+ ALL 患者发生血液学及细胞遗传学反应 22。 Wohlbold 等研究发现小干扰 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可明 显影响 BCR/ABL 阳性细胞,使其抗凋亡蛋白表达下调,且明显增高细胞对伊马 替尼的敏感性 23。 目前虽然儿童 Ph+ALL 的治疗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但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的 5 应用及对 Ph+ALL 研究的深入,新的药物及治疗方法逐渐开始应用于临床,为 彻底治疗愈 Ph+ALL 带来了希望。 参考文献 1. Pui CH, Jeha S. New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aemia. Nat Rev Drug Discov. 2007 Feb;6(2):149-65. 2. Radich JP. 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Hematol Oncol Clin North Nm. 2001;15:21-36 3. HooverRR, Gerlach MJ, Koh EY, Daley GQ. Cooperative and redundant effects of STAT5 and Ras signaling in BCR/ABL transformed hematopoietic cells. Oncogene. 2001 Sep 13;20(41):5826-35 4. Larson RA. Treatment of Philadephia chromosome-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Education Program Book. 2005 p118-122 5. Arico M, Valsecchi MG, Caminta B, et al. Outcome of treatment in children with Philo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N Eng J. Med 2000, 342(14):998-1006 6. Heerema NA, Harbott J, Galimberti S, et al . Secondary cytogenetic aberrations in childhood Philadelphia chromosome 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re nonrandom and may be associated with outcome J . Leukemia, 2004, 18 (4) : 693-702. 7. Rieder H, Ludwig WD, Gass mann W, et al .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additional chromosome abnormalities in adult patientswith Philadelphia chromosome 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aemia J . Br J Haematol, 1996, 95 (4) : 678-691 8. Faderl S , Kantarjian HM, Thomas DA , et al . Outcome of Philadelphia chromosome- positive adult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Leuk Lymphoma ,2000 ,36 :263-273. 9. Mori T ,Manabe A , Tsuchida M, et al . 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 first remission rescues children with 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 Tokyo Children s Cancer Study Group (TCCSG) studies L89-12 and L92-13. Med Pediatric Oncol ,2001 ,37 :426-431 10. Schrappe M, Arico M, Harbott J, et al . 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Ph +) childhood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good initial steroid response allows early prediction of a favorable treatment outcome J . Blood, 1998, 92 (8) : 2730-2741. 11. Gambacorti- Passerini CB, Gunby RH, Piazza R, et al . Molecularmechanisms of resistance to imatinib in Philadelphia-chromosome-positive leukaemias J . Lancet Oncol, 2003, 4 (2 ) : 75-85. 12. Champagne MA, Capdeville R, Krailo M, et al . Imatinib mesylate( ST1571 ) for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leukemia: results from a Children s Oncology Groupphase 1 study J . Blood, 2004, 104 (9) : 2655-2660. 6 13. Visani G, Martinelli G, Piccaluga P, et al . Alpha-interferon improves survival and remission duration in P-190 BCR-ABL positive adult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J . Leukemia, 2000, 14(1) : 22-27. 14. Thomas DA, Faderl S, Cortes J, et al . Treatment of Philadelphia chromosome- positive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with hyper-CVAD and imatinib mesylate J . Blood, 2004, 103 ( 12 ) :4396-4407. 15. Yanada M, Takeuchi J, Sugiura I , et al . High complete remission rate and promising outcome by combination of imatinib and chemotherapy for neusly diagnosed BCR-ABL 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 phses study by the Japan adult leukemia study group J . J Clin Oncol, 2006, 24(3) : 460- 466. 16. Towatar iM, Yanada M, Usui N, et al . Combinati on of intensive chemotherapy and imatinib can rapidly induce high-quality complete remission for a majority of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BCR-ABL-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J . Blood,2004, 104 (12) : 3507-3512. 17. Fricker J. Beyond Gleevec-the next generation in CML. Eur J Cancer. 2006 Feb;42(3):275 18. Wassmann B, ScheuringU, Pfeifer H, et al .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matinib mesylate (Glivec) in combination with interferon-alpha( IFN-alpha) in 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 Ph +ALL ) J . Leukemia, 2003, 17 ( 10 ) :1919- 1924 19. Williams RT, Roussel MF, Sherr CJ. Arf gene loss enhances oncogenicity and limits imatinib response in mouse models of Bcr-Abl-induced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