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对口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_第1页
2012年对口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_第2页
2012年对口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_第3页
2012年对口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_第4页
2012年对口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 年对口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本试卷共 5 道大题,36 道小题。时量 150 分钟,满分 120 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6 分,1-10 小题,每小题 2 分,11-12 小题,每小题 3 分。 )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游目骋怀(png) 繁文缛节(r) 濒临危境(pn) 茕茕孑立(qi n) B、溘然长逝(k) 斐然成章(fi) 风声鹤唳( l) 贻笑大方(y) C、面面相觑(x) 扪心自问(mn) 大肆杀戮(l ) 走投无路(tu) D、豁然开朗(hu) 胜券在握(jun) 拈轻怕重(ni ) 近在咫尺(zh) 2、下列各组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暮霭 风烛残年 一暴十寒 鹬蚌相争 鱼人得利 B、羞窘 专心致志 饮鸠止渴 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 C、邂逅 缘木求鱼 怨天尤人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D、汗颜 宣宾夺主 迫在眉睫 为渊趋鱼 为丛趋雀 3、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 ( ) 美国士兵发现了五名_,可疑的阿富汗人,怀疑他们是基地组织成员,故将其逮 捕。 这次活动承蒙贵公司慷慨解囊,热情相助,他日有托,本人定当投桃报李, 相助。 有科学家指出, 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 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 应的加剧。 A、行迹 全力 只要/就 B、行迹 鼎力 只有/才 C、形迹 鼎力 只要/就 D、形迹 全力 只有/才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开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 学透。 B、时隔 20 年他再次来到浦东,过去的荒地上矗起了座座高楼,不禁觉得面目全非。 C、名人出书本无可厚非,但有的书不仅内容空洞,而且错别字也连篇累牍,简直让人 倒胃口。 D、改革开放以后,华西村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 A、网上购物方便快捷,好处多多,但是由于“好处 ”的兑现并没有实现,目前很难受到 人们青睐。 B、鉴于制假售假、欺骗坑害消费者的活动日益猖獗,市政府要求全市各给公安、工商等 2 部门,要把查线索、挖窝点、打产地、堵渠道作为重点打击对象。 C、虽然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在长沙体育文化中心热热闹闹地落下了帷幕,火炬熄了, 赛场空了,运动员走了,但给星城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D、腐败现象不是市场取向的改革造成的,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恰恰是尚未建立起平等 竞争的市场经济造成的。 6、将下列带序号的句子排序,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 文章要打动人心,是应该带有感情的 好的理论文章未尝不可以具有抒情的因素 但是,人们有一种成见,以为既是理论文章,就难免枯燥 梁启超的的“新文体”在五 四前有很大的影响,原因之一是“笔锋常带感情” 其实不然 A、 B、 C、 D、 7、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上的景色越发奇丽。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面,像 莲花,像海棠叶,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奏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 江上了呢! 此句运用了多个比喻句,写出漓江两岸石乳的千姿百态,进而表现了漓江景色的奇 丽。 B、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在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 都是和风丽日、鸟语花香。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种极端的 不完美。 句中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以及对完 美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 C、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 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 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山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 D、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 贵的性格。 句中用具体而又可感的“骨头”代替实际存在却不可触摸的抽象精神,给人以形象、 深刻的感受。 8、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 ) A、我想起来了。 B、演戏要演好人。 C、部分学校的中层干部参加了市里最近举办的计算机知识培训班。 (学校的部分中层 干部) D、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 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 (见对口高考资料上 P45) 9、 选出引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授予官职叫“拜” ,贬官叫“谪”或“左迁” 。 第 3 页 共 8 页 B、艾奇逊在这里强奸了美国的民意,这是华尔街的“民意” ,不是美国的“民意” 。 C、鲁迅先生的确说过:“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 ”但这不能成为你迟交或不交作文的 借口。 D、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说的是人们都想不断有所进步。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一项是 ( )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按其内容分为 “风、雅、颂”三类,共收入诗歌 305 篇。 B、词是诗歌的一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根据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 长调。由于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为“长短句” 。 C、茅盾在 1940 年底写的散文风景谈和次年写的白杨礼赞 ,都是颂扬解放区军 民的生活和斗争的。他的代表作有子夜 、 林家铺子 、 春蚕等长篇小说。 D、我国古代“四大名著” 水浒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全都是长篇章 回体小说。 11、依照例句,仿写两个句子。 母爱是人生的一首歌:责备是低音,呵护是高音,牵挂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 _ _ 12、拒绝辞要求既能达到拒绝他人请求的目的,又不能有损友情。因此,拒绝辞要求委婉、 洗练,要有无可辨驳的事实和十足的理由证明自己无法接受或不能接受邀请。朋友张三邀请 你明天去游戏厅玩游戏,你不愿意去,你用什么话来拒绝他。 (50 字左右) _ _ _ 二、现代文阅读(28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8 题。 (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不容忽视的热污染 所谓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热污染可以污 染大气和水体。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和钢铁厂的冷却系统排出的热水,以及石油、化工、造 纸等工厂排出的生产性废水中均含有大量废热。这些废热排入地面水体之后,能使水温升高。 在工业发达的美国,每天所排放的冷却用水达 4、5 亿立方米,接近全国用水量的 1/3;废热 水含热量约 2500 亿千卡,足够 2、5 亿立方米的水温升高 10。 热污染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水生生物,由于水温升高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水体处于缺氧 状态,同时又使水生生物代谢率增高而需要更多的氧,造成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作用下发 育受阻或死亡,从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平衡。此外,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 人工温床,使它们得以滋生、泛滥,引起疾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1965 年澳大利亚曾流 行过一种脑膜炎,后经科学家证实,其祸根是一种变形原虫,由于发电厂排出的热水使河水 4 温度增高,这种变形原虫在温水中大量孳生,造成水源污染而引起了这次脑膜炎的流行。 随着人口和耗能量的增长,城市排入大气的热量日益增多。按照热力学定律,人类使用 的全部能量终将转化为热,传入大气,逸向天空。这样,使地面反射太阳热能的反射率增高, 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沿地面空气的热减少,上升气流减弱,阻碍云雨形成,造成局部地区 干旱,影响农作物生长。近一个世纪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气候变暖,冰 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一些原本十分炎热的城市,变得更热。专家们预测,如按现 在的能源消耗速度计算,每 10 年全球温度会升高 0、10、26;一个世纪后即为 1、02、6,而两极温度将上升 37,对全球气候会有重大影响。 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地利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 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热污染将日趋严重。然而,人们尚未有一个量值来规定其污染程度, 这表明人们并未对热污染有足够重视。为此,科学家呼吁应尽快制订环境热污染的控制标准,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治热污染。 13、下列关于“热污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热污染”是一种主要污染大气和水体的环境污染。 B、 “热污染”的热量来源是工业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废热。愈是工业发达的国家, “热污 染”愈严重。 C、地面水温升高是废热对水体污染的直接表现。 D、 “热污染”是由于对能源的利用缺乏先进的技术造成的。 14、下列不属于热污染的引起的一项是 ( ) A、水中溶解氧减少。 B、水生生物代谢率增高。 C、水生生物在热效力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 D、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 15、下列表述符合原文第二段意思的一项是 ( ) A、由于水温升高,水中溶解氧减少,同时,水生生物代谢加快,这样造成水生生物 缺氧而直接受损。 B、 “热污染”能够引起疾病流行,目前唯一一个可以证实的事例是 1965 年澳大利亚 曾流行过一种脑膜炎。 C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直接原因是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的作用下发育受阻 或死亡。 D、河水水温上升给所有的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大量繁殖,引起疾病流 行。 1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第三段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消耗的能量,最终只能转化为 热,传入大气,逸向天空。 B、由于地表对太阳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使空气流动减弱从而阻 第 5 页 共 8 页 碍了云雨的形成。 C、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已经使原本炎热的城市,变得更加 炎热,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 D、按照现在的能源消耗现状,一个世纪后,城市的温度变化要比农村更为明显。 1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推断,目前解决“热污染”的最佳途径是 ( ) A、人们应大力发展高科技,以快速提高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技术水平。 B、一定要控制人口数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以降低生活中的废热排放。 C、对“热污染”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最合理、最有效地进行能源利用。 D、制订一系列严格的“热污染”控制标准,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 18文段没有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 下定义 打比方 列数字 举例子 作诠释 分类别 A、 B、 C、 D、 (二)阅读下文,完成 19-24 题。 (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光线以明亮为好,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 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 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群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 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小屋的光线既高于科学的时间性,也高于浪漫 的文学性。 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的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 一天一个美梦。 出入的环境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 那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 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 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 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 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 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每个夜幕深重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 的灯光,_ 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 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19、填入文中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 B、山上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下的灯把黑暗照淡了。 C、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 D、山下的灯把黑暗照淡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亮了。 6 20、对下面一句话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 小屋的光线既高于科学的时间性,也高于浪漫的文学性。 A、 小屋的光线的强弱明暗的变化反映了时间的变化,这种变化富有诗意。 B、 小屋的光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反映出强弱的明暗变化,这种变化创造了优美的意境。 C、 小屋的光线的强弱明暗变化反映了时间的变化,光线的变化又使小屋的形象和周围 的环境发生种种变化,创造了幽美的意境。 D、 时间的变化决定了小屋的光线的强弱明暗的变化,小屋这种强弱明暗的变化又使环 境发生了变化。 21、对下面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 A、 出外时,是满怀希望,去开始新一天的生活;归来时,满载成功的喜悦,休憩于美 好的境界里。 B、 出外时,在小屋里整装待发,乐在其中;归来时,憩于小屋,归宿感和幸福感油然 而生。 C、 出外时,小屋给人以前进的动力;归来时,小屋使主人消除疲劳,获得新生的力量。 D、 出外时,便走出小屋狭小的天地,是快乐的开始;归来时,又面对这有限的空间, 幸福之感随之消失,如同到“终点” 。 22、作者为什么只写小屋的外部环境,不写室内的情景?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的情趣在于大自然的美,而不在于人为的美。目的在描写他的小屋美如仙境, 独立、安静,可以尽亨人间清福。 B、小屋也只有外部环境可写,至于室内的简陋、单调和杂乱无章,作者是很不满意的, 无奈只好写其外部环境了。 C、出于行文的考虑,写了外部环境的美,也就无须再写出内部装饰了。作者的写作目 的也就在于表现小屋的外在环境美。 D、作者“身在小屋亨受人间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 ”至于小至 内部也就无须再说了。 23、作者认为小屋是他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请仔细阅读最后一段,分析其艺术性在 哪里?(答案不超过 36 字) 答:_ 24、作者写小屋的光线时,写出了小屋光线的哪些特点? 答:(1)_(不超过 7 个 字) (2)_(不超过 29 个 字) (三)应用文改错(4 分) 第 7 页 共 8 页 25、下面一篇贺信有些不当之处,请你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不要改变原意) 。 贺 信 亲爱的国家乒乓球队运动员们: 值此四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闭幕之际,获悉你们夺得了全部七个项目的冠军,非常 高兴。你们为国争了光,特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取得更大成就。 此致 敬礼 X 省 X 校 X 级 X 班学生 XXX (1)_ 改:_ (2)_ 改:_ 三、古代诗文阅读(16 分) (一)文言文阅读,完成 26-28 题。 (26-28 题每题 2 分,29 题 3 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 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 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 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6、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指旧历每月十六日) B、望 美人(美人:美丽的女子)兮天一方。 C、倚歌而 和之(和:读 h,应和) D、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白露:白茫茫的水气) 27、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C、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28、与“客有吹洞箫者”句式相同的是( )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29、释译: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_ (二)诗词填空,完成 30-32 题。 (每小题 1 分,共 3 分) 30、 滕王阁序:老 当 益 壮 , 宁 移 白 首 之 心 ? 穷 且 益 坚 , _ 8 31、 国殇:操 吴 戈 兮 被 犀 _ 32、 沁园春长沙:怅 寥 廓 , 问 苍 茫 大 地 _ (二)诗歌赏析,完成 33-34 题。 (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