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县域民营经济弱质分析及对策思考_第1页
宜昌县域民营经济弱质分析及对策思考_第2页
宜昌县域民营经济弱质分析及对策思考_第3页
宜昌县域民营经济弱质分析及对策思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宜昌县域民营经济弱质分析及对策思考 文/孟祥学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导经济,宜昌县域落后很 大程度是由于民营经济弱质。要实现宜昌县域跨越式发展,只有通过推进环境建设、创新 财政体制、发展特色经济、培养民营企业家,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内容的经济问题, 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区域经济单元。我国是一个拥有 13 亿人口的大国,而人口的绝大 多数都居住在县和县以下区域,按户籍统计,县域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 85%,加快发展县 域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意义十分重大。 一、民营经济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民营经济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分析 在县域经济的范围内,国有企业由于规模不大,产权不清,机制不活,包袱沉重,既 缺乏市场竞争活力,又缺乏国家大企业所拥有的规模、技术和人才等竞争优势,支撑县域 经济的快速发展十分困难。而民营经济具有较强的动力机制,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联系, 是典型的“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求发展”的经济形态,民营经济是“为自己干”的人格化 经济,事关个人的切身利益。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上,具有高度的利 益驱动性;在开拓市场上,保持灵敏的反应和高效率。发展民营经济实质就是最广泛地调 动和激发民众的创业热情,走立足自身、自主创业、自我发展之路,具有吸纳社会就业和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共同富裕的巨大效应。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县域而言,适宜于发 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也越来越强。2005 年安徽的“十强县”全部 是民营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宁国、繁昌、桐城、天长等发展速度较快的县市,民营经济在 当地经济总量中均超过 70%,民营经济也成为县域财政步入良性的重要载体,不少县市 民营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 70%以上,甚至如铜陵市各县区财政收入 90%依靠民营经济。 实践也已经证明,哪里县域民营经济做得强、做得大,哪里就能强县富民。 (二)民营经济发展是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 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鸿沟,也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民营 企业是继乡镇企业之后的一种主要农村工业化形式,天然具有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的特 性,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民营企业是县域工业的主导力量。小城镇化水 平的衡量尺度就是其对农村人口的聚集能力,而小城镇对人口的聚集能力主要依托小城镇 的二三产业的发展。这两大非农产业目前增量主要表现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是小城镇化 的基本经济依托。从实际情况看,安徽省宁国、繁昌等地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后,为工业注 入了活力,为小城镇发展奠定了基础,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及 城镇化水平都位于全省前列,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县域工业化水平和小城镇的崛 起。 (三)民营经济发展能推动县域社会精神与文化重建 民营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一体化导致民营企业重视经营绩效,因此民营企业在成本 控制、市场运作、经营管理都采用了经济实惠模式。民营企业有充分的自主权和高度灵活 的机制,劳动用工制度、工资分配制度均可根据市场竞争需要自主决定和调整。他们一般 投资规模较小,追求利润动机强,富于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由于管理者的经营与分 配成果直接挂钩,所以民营企业的办事效率高,决策效率高,更能灵活适应变化万千的市 场。实践已经证明,凡是民营经济发展较充分的地区,市场发育就相对较快,经济更具活 力。 因此发展民营经济可以激发民间的创业意识和培育市场理念。 二、民营经济弱质是制约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民营经济弱质是安徽县域财政困难的根源 安徽县域民营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布局分散,2005 年末安徽私营企业数量达 10.6 万户,注册资本 1144.99 亿元,数量只有上海、江苏的 1/5,平均注册资本也只相 当上海、江苏的 2/3,在 2005 年全国民营企业 500 强排序中,安徽只有 8 家企业进入, 县域民营企业更是弱中之弱。从县域人均总值、人均财政数据看,全国县域人均总值 5749 元,人均财政 223.8 元,而安徽县域人均生产总值只有 3223 元,人均财政收入 152 元,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民营经济弱质,造成安徽县域财政增长乏力。 (二)民营经济弱质是安徽县域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县域民营企业相对负担较重, 弱势地位明显。根据 2005 年县域人口、生产总值及财 政收入计算,安徽县域人均财政收入占人均生产总值的比例是 4.7,安徽省十强县(市) 的人均财政收入占人均生产总值的比例是 8.27;全国县域人均财政收入占人均生产总值 的比例为 3.89,全国百强县(市)人均财政收入占人均生产总值的比例是 3.5。全国 的情况是:越是强县,财政的比例越小,而安徽的情况是:平均的水平已经高于全国,越 是强县财政的比例还越高。安徽省县域在生产总值相对不高的状态下,财政拿走的钱不少。 财政占生产总值比例偏高,不利于民营经济积累,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民营经济弱质是安徽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的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启动了小城镇发展的进程,我国建制镇由 1978 年的 2176 个增加到目前的 两万多个,平均每 3 万农村人口拥有一个建制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约 1 亿人,安徽县域小 城镇在这一进程中也得到快速发展。但目前农村小城镇发展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东部经济发 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城镇化加速,以长三角、珠三角和胶东半岛为代表的小城镇群迅 速崛起,而安徽大部分地区农村小城镇化缓慢,许多农村小城镇存在边缘化、地方化的困境。 2005 年安徽县域 GDP 已达 2400 亿元,约占全省 GDP 的 45%,而在浙江经济总量中, 县域经济占了 2/3,安徽县域经济弱质明显。安徽“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现 象十分普遍,县域工业不仅不能完成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反而需要“弱质”农业反哺;同时 由于民营经济自身积累和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聚集能力有限,对各种生 产要素及服务业的聚集更是困难,限制了小城镇功能的提升。究其原因:民营经济弱质阻碍 了工业化、城镇化。 三、促进安徽省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强力推进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建设 民营经济是典型的环境经济,优越宽松的环境,是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动力,环境 建设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第一要素。要营造优越宽松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在优化民 营经济发展环境上,宁可财政紧一点,也要让环境优起来,宁可单位穷一点,也要让企业 活起来,宁可干部苦一点,也要让企业主发起来。县乡要以“撤乡并镇”为契机, 以“减人、 减事、减费”为突破口,转变政府职能, 公开办事制度,强化对政府部门的约束监督。同时要营 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牢固树立“不论成份看发展、不论规模看效益、不论性质看贡献” 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优良的舆论环境。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 加宽容的胸怀、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扎实的工作来服务民营经济的发展,做到多服务, 不干预;多帮忙,不添乱。要营造良性互动的融资环境,将金融信用等级评估扩大到民营 企业,扩大对民营企业的信用贷款规模,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民营企业,进行信 贷重点扶持,支持企业发展壮大。要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水、电、路、讯等 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硬环境。 (二)明确发展思路,创新财政体制,推进县域经济转型 以减免农业税为契机,改革县乡财政体制,加大乡镇机构改革力度,政府要让利于民, 藏富于民,多予少取,减轻企业负但,增加地方经济活力,通过税费改革达到对民营企业的 减负效应。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通过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 推动农民分工分业分化,把更多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提升县域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 平,推动县域经济从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县域经济,向以县城 和中心镇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县域经济转变,不 断增加二三产业对农业、城镇对农村的带动力。 (三)特色立县,特色立镇,发展特色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构筑县域经济发展 的支柱。县域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特色经济,是具备特有竞争力的优势经济,是一 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特殊资源或关键资源为基础,以特色产品为载体。特色资源是发 展特色经济的基础,特色产品是特色经济的核心,发展特色经济要从特色产品起步,提高 特色经济市场份额,特色产业是发展特色经济的依托,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突出特色,要把 特色优势转化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优势。对特色小城镇重点建设,形成示范,引导民营企业、 乡镇企业向特色小镇集。 (四)以产权制度变更带动机制转换,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