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文艺美学观浅析_第1页
纳博科夫文艺美学观浅析_第2页
纳博科夫文艺美学观浅析_第3页
纳博科夫文艺美学观浅析_第4页
纳博科夫文艺美学观浅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纳博科夫文艺美学观浅析 【摘 要】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被誉为最现代、最具美学影响力的艺术 家之一。1他独特的文艺美学思辨承接 了自古希腊罗马至德国古典美学的精华, 也启迪了新批评和接受美学的发展道路, 同时指导和丰富了自身的创作实践,了 解作家的文艺美学思想,有助于深入理 解其艺术创作特色和思想根源。 中国论文网 /5/view-4007129.htm 【关键词】纳博科夫;文艺美学; 审美 在 20 世纪世界文学版图上,纳 博科夫当之无愧占据一席之地。这位流 淌着旧俄贵族血液,却有 50 余年漂泊 在外的天才作家,堪称现代主义与后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代主义大师。他的洛丽塔 、 微暗的 火 、 普宁等等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 经典。然而,我们对于作家的研究不应 只局限于作品内容上,还必须研究他的 美学思想和创作形式风格,努力把握作 家的总体艺术观和艺术特色。毕竟,一 部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必然是因为这 位作家站在一定的艺术思想高度,综合 运用了各种文学创作技艺,字里行间洋 溢着自己的天赋才情。虽然纳博科夫并 未著书立说,梳理整合自己的文艺美学 思想,但是他的真知灼见依旧散见于其 回忆录、访谈录、大学讲稿等等,比如 说吧,记忆 、 固执己见 、 文学讲 稿 。本文即试图将纳博科夫最主要的 文艺美学思想同康德美学基本核心进行 比对和梳理,以期对作家的文艺美学观 有一个基本把握。 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开宗 明义,阐述了他所理解的优秀读者和优 秀作家。一个优秀的读者是一个拥有 “不掺杂个人感情的想象力” 、敏锐的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忆力,艺术审美力以及一本词典的“反 复读者”,因为 “我们不能读一本书,只 能重读一本书” 。2 他本人的创作也是 如此实践的头一遍如坠五里雾中, 第二遍略见端倪,第三遍方茅塞顿开, 发现阳光灿烂无比。3此处“ 不掺杂个 人感情”与康德关于美不带利害关系的 界定,关于真正的艺术审美之无目的性, 无功利性,无欲求的特质颇为吻合。艺 术的美审美的判断沟通着自然与自由, 认识与意志,成为区别于“知” 和“意”的 “情”。4这种情感源于事物的形式引发 的油然而生的主体愉悦,即该事物成为 纳博科夫口中“ 审美狂喜”的对象,因而 具备了存在的根基,免去被遗忘和化为 微尘的命运,而真正的艺术所追寻的正 是一种好奇、温柔、仁慈、心醉神迷的 纯粹状态。 在纳博科夫眼中,艺术是虚构, 而后者恰恰是前者的力量所在。如果将 虚构的艺术与现实的生活混同,那得到 的仅仅是虚弱无力的庸俗。一般意义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现实是不存在的,因为现实是主观的, 审美也是主观的。在康德那里,知识的 判断,道德的判断都是决定性判断,而 审美不是,它不决定对象的特性,不决 定知识的是非或道德的善恶,它是反省 性判断,是对个别事物表示主观的情感 上的判断;纳博科夫则认为,即便面对 同一个客体对象,不同主体都会从自己 的角度产生认识和解读。对于文学及其 他形式的艺术作品的理解也不外如此。 创作主体和阅读主体都对自己的文学活 动拥有自主权。艺术家,最引以为豪的 地方在于以独到的视角和敏锐的嗅觉发 现并借用现实生活中一切可运用的尽管 是杂乱无章的真实材料,并在此基础上 创造,如同造物主一般构建一个新世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拥有些许神性的艺 术家给现实的土壤撒上美妙想象与幻觉 的种子,于是开出绮丽虚构的花儿。而 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人生阅历,阅读动 机,欣赏能力,审美诉求等等主观性的 因素来对文本进行任意的阐释,也就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说已经存在的艺术形式永远是开放的动 态的,它在读者和作者的智力较量和心 灵对话中得到延续性的补充和发展,而 这正体现了文学创作“ 它在彼性 ”的意义。 对于上述文本产生和文本接受的 交织过程,纳博科夫有一段相当精彩的 形象描绘:在那无路可循的山坡上攀援 的是艺术大师,只是他登上山顶,当风 而立。你猜他在那里遇见了谁?是气喘 吁吁却又兴高采烈的读者。两人自然而 然拥抱起来了。如果这本书永垂不朽, 他们就永不分离” 。2 阅读需要这样感 情激荡,两情相悦的欣赏和享受!对于 任何一部经典作品的阐释,本质上都是 两个时代,两个心灵的对话和文本重释。 意义正是在这样开放的,动态的对话, 交流甚至争辩之中得以产生。于此,审 美的快感升华为美感,美的合目的性自 然体现:审美对象完全符合人的诸心理 功能,适合于主体的审美功能,也就是 人类普遍存在的“ 对了胃口 ”的满足而快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乐的共通感,至此,心意完全自由,无 沾无碍,再无束缚。4 当然,艺术和审美都是基于理性 之上的自由创造。纳博科夫主张将理性 与感性同时注入自由的阅读过程,把握 好二者的度是阅读效果的关键。 “读书人 的最佳气质在于既富艺术味,又重科学 性”。2他天才式的身兼数职足以证明 何为科学实证与感性激情之间的平衡。 纳博科夫不赞成读者“ 看到自家的心思 在小说里在一种令人愉快的伪装下得到 反映”,2即从主人公,情节或场景之 中寻找感情寄托,进行顾影自怜,悲悲 戚戚的“自恋型感伤式 ”阅读。那么纳博 科夫所推崇的正确的阅读方式到底是什 么?康德认为,审美是无概念的,非逻 辑的,不是在求真知求真理,求普遍的 客观规律,不为满足感官欲望,也没有 什么既定任务,而是自由自在纯粹的静 观赏玩。而纳博科夫眼中的理想阅读恰 恰就是一种需要动用“ 心灵、脑筋、敏 感的脊椎骨” , 23 “ 本着一种爱慕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心情,细细把玩,反复品味” 2 的细 读,阐释与再阐释。纳博科夫反对用先 入为主的观念和偏见引导阅读。用他自 己的话来说就是, “言论自由,思想自由、 艺术自由”。艺术家关注道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