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论我国民事执行时效制度之立法修正_第1页
刍论我国民事执行时效制度之立法修正_第2页
刍论我国民事执行时效制度之立法修正_第3页
刍论我国民事执行时效制度之立法修正_第4页
刍论我国民事执行时效制度之立法修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刍论我国民事执行时效制度之立法 修正 摘要:对民事执行时效的性质、 效力等的认识与请求时效制度的正确建 构,关系到民事执行请求权保障的程度。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民事执行申请期限 性质的认识,形成了“ 除斥期间说 ”“法 定期间说”“诉讼时效说”等,并不同程 度上影响了民事执行时效制度的立法。 从对民事执行时效性质的再认识,反观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 239 条所确定之民事 执行时效制度,源于认识错误所导致的 制度设计弊端显而易见。为保障民事执 行请求权,民事执行时效制度亟待立法 修正,应当借民法典编纂之机,将民事 执行时效制度置于民事实体法立法之中,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平衡实体法与程序法上时效制度之冲突, 并完善民事执行时效届满后的效力认定 程序。 中国论文网 /4/view-12852421.htm 关键词:民事;执行请求权;执 行时效;民法典 中图分类号:D925.1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 01-0105-04 民事执行时效的性质、效力等的 认识与请求时效制度的正确建构,关系 到民事执行请求权保障的程度。我国 民事诉讼法长期以来对执行请求时 效的误解,引致诸多制度设计的误区, 不利于民事执行实践中执行时效问题的 解决,侵害了执行债权人的权益。因此, 修正对民事执行请求时效的认识误区、 正确建构民事执行请求时效制度就成为 民事执行请求权保障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民事执行时效制度的演 进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对我国 1982 年民事诉讼法 (试行) 第 169 条规定:“申请执行的 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个人的为 一年;双方是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 体的为六个月。 ”从立法条文分析,当时 将民事执行请求时效理解为申请执行的 期限,该期限由民事程序法直接规定, 是执行的法定期间,超过法定期限,法 院则不予执行。1显然, 民事诉讼法 (试行) 将执行债权人申请执行期间 视为程序法上的法定不变期间,超过该 期间申请执行,即被视为申请执行请求 权的失权。1991 年民事诉讼法与民 法实体法对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立法表述 相匹配,在立法语言表述上作了适当调 整,但关于申请执行期间的规定基本沿 袭了民事诉讼法(试行) 的条文, 并无实质性改变。民事执行理论认为, 申请执行期限是对提出申请的当事人的 要求,是申请执行请求的有效期限,无 正当理由,申请人逾期提出申请的,人 民法院应当拒绝接受,因为申请执行逾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期,意味着当事人申请执行权的丧失, 从法律角度看,当事人已经处分了自己 程序上的权利,同时也就处分了自己实 体上的权利。2由此可见,1991 年 民事诉讼法仍将申请执行期间视为 程序法上的不变期间,但可以顺延。 1998 年民事执行规定贯彻 1991 年 民事诉讼法精神,将申请执行期限 的遵守作为民事执行立案的条件之一, 对于超过两年申请执行期限的执行申请 案件作不立案处理。2007 年修改民事 诉讼法 ,对执行债权人申请执行的期 限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一方面统一了 不同主体申请执行的期限,均规定为两 年,另一方面,使用了“ 申请执行时效 ” 的立法表述,并规定申请执行时效统一 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2012 年民事诉讼法沿袭了 2007 年对申 请执行时效的修改内容,只将条文序号 调整为 239 条。立法表述从“申请执行 的期限”到“申请执行时效 ”的变化,反 映了民事诉讼理论对执行债权人民事执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行请求权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试图实现民事执行请求时效与诉讼时效 的合理对接。然而,由于执行理论在对 申请执行时效性质的认识上存在着误区, 以至于民事诉讼立法并未在执行请求时 效制度的建构中反映其本来面目,也造 成了执行债权人民事执行请求权保障的 无力。 二、对民事执行时效性质的再认 识 对民事执行请求时效性质的正确 认识,与民事执行请求权相关制度的设 定关系紧密,亦会对民事执行请求权的 保障产生影响。长期以来,理论界对民 事执行申请期限性质的认识,形成了除 斥期间说、法定期间说、诉讼时效说等 学说,并影响了民事执行时效制度的立 法。 1.除斥期间说。除斥期间是法律 规定某种权利存在的时限,在法定时限 内不行使权利,将导致权利的丧失。除 斥期间说认为申请执行期限为除斥期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超过该期间申请执行,即被视为申请执 行请求权的失权。从保护当事人申请执 行权和稳定民事法律关系和促进经济流 转角度看,3 1982 年民事诉讼法 (试行) 和 1991 年民事诉讼法将 申请执行期限视为除斥期间具有一定的 合理性。然而,除斥期间本质上主要规 范实体权利,其权利客体为实体法上的 形成权,除斥期间届满形成权即告消灭, 4而立法所规定的申请执行期限并非针 对实体权利的期限,而属于程序法上的 权利期限,申请执行期限届满只是丧失 了申请执行的权利,实体权利并不因此 而丧失。可见,申请执行期限并非除斥 期间。 2.法定期间说。法定期间是法律 直接规定的诉讼期间,如,上诉期、审 理期间等,在法定诉讼期间内未实施或 完成相应的诉讼活动,就会引起相应的 法律后果。民事诉讼法规定法定期间制 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诉讼参与主体有 足够的时间实施诉讼行为,另一方面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为了防止拖延诉讼,提高诉讼效率。5 然而,执行债权人申请执行诉讼确定之 裁判, “民事裁判程序已经结束,或者说 诉讼系属业已消灭,就当事人的申请执 行行为设立一定期间以为限制之基础已 不复存在”, 6没必要对民事执行申请 设置限制期限。再者,法定期间不存在 中止、中断的情形,但可以顺延,而 1982 年民事诉讼法(试行) 、1991 年民事诉讼法和 2007 年民事诉 讼法在实质上均将申请执行期间视为 法定期间,1991 年民事诉讼法规定 申请执行期间可以顺延,2007 年民事 诉讼法规定申请执行期间能够中止或 中断,这就造成了理论上的矛盾。因此, 将民事执行期限界定为法定期间亦不合 理。 3.诉讼时效说。诉讼时效,又称 消灭时效,是权利人持续不行使民事权 利而于期间届满时丧失请求法院保护其 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7诉讼时效说认 为,目前,申请执行期间的性质为诉讼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时效制度的观点已成通论。82007 年 民事诉讼法将申请执行期限修改为 申请执行期间,意味着立法将申请执行 期间界定为执行债权人向执行机关申请 执行的公法上的权利,而“公法上的诉 讼权利并无诉讼时效制度之说”,9 更 无所谓时效之中止或中断。诉讼时效为 私法上的消灭时效,能够因法定事由而 中止或中断,2007 年民事诉讼法 (2012 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亦同) 同时允许申请执行期间可中止或中断, 即立法者又将申请执行期间等同于诉讼 时效,显属对公法上的期间制度与私法 上的时效制度的混淆,立法上的矛盾与 对申请执行时效性质始终存在认识误区 不无关系。由此可见,将申请执行期间 界定为诉讼时效的认识也有不妥。 否定了我国实体法上民事执行时效的除 斥期间说、法定期间说、诉讼时效说后, 如何定位民事执行请求时效的性质?笔 者认为,对民事执行请求时效性质认识 的前提是厘清民事执行请求权与执行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义所载之私法请求权之间的关系。民事 执行请求权是执行债权人基于执行名义 向执行机关请求启动执行程序并为一定 执行行为,以实现其执行名义上所载之 私法请求权的公法上的权利,系程序法 上的问题;执行名义上所载之私法请求 权则是经过权利判定程序所确认之私法 上的请求权,系实体法上的问题。诉讼 时效属于私法上的制度,主要适用于债 权和债权以外财产权之请求权,形成权、 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抗辩权等权 利则不能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公法上请 求权保障之实体权利不仅包括了执行名 义所确认之债权和债权以外的财产请求 权,也包括为执行名义所确认之物权请 求权等其他权利。至于私法上之请求权 有无经过权利判定程序,则非为诉讼时 效制度适用之限制范围。换言之, “执行 名义之时效,指执行名义所载债权人之 消灭时效,基于执行名义而生之民事执 行请求权为公法上的权利,并无消灭时 效问题”。10102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基于维护司 法公信力和民事执行请求权保障之必要, 法律赋予执行债权人请求执行机关为或 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执行名义所载之 私法权利的民事执行请求权是程序法上 的公法权利,民事执行时效并非执行债 权人对执行法院所享有的民事执行请求 权的时效,本身并不存在消灭时效问题; 民事执行时效的本质是对权利判定程序 所确认的执行名义所载之私法请求权, 以一定程序请求强制保护的时效,属于 实体法问题。可以说,民事执行时效仍 然为私法权利的保护时效,只不过该私 法权利是经过权利判定程序确认的私法 权利,在时效制度的适用上与未经确认 的私法权利并无二致,将私法请求权之 诉讼时效规定于执行程序法之中,实属 对申请执行时效性质的误读。 三、我国民事执行时效制度的立 法修正 从对民事执行时效性质的再认识, 反观我国民事诉讼法第 239 条所确定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民事执行时效制度,源于认识错误所导 致的制度设计的弊端显而易见,为保障 民事执行请求权,民事执行时效制度亟 待立法修正。 1.将民事执行时效制度置于民事 实体法立法之中。从对民事执行时效的 定性分析可知,民事执行时效的本质乃 执行名义所载之私法请求权的权利保护 时限,与普通私法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并 无二致,既然实体法中已经对请求权的 诉讼时效作出了较为完备的规定,民事 执行程序对执行时效的规定显属多余。 从域外执行程序立法来看,大陆法系国 家和地区大部分并未在执行程序中设置 民事执行时效制度,而将其一体适用于 实体法上之消灭时效制度,并根据不同 的适用类型分别规定普通诉讼时效和特 别诉讼时效。如,对普通诉讼时效,德 国、俄罗斯等国规定为 3 年,瑞士、意 大利等国规定为 10 年,法国规定为 30 年,我国台湾地区则规定为 15 年,日 本则区分债权和其他财产权,分别规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了 10 年和 20 年的普通诉讼时效;此外, 还根据请求权的不同类型规定了 1 年、 2 年、3 年、5 年、10 年甚至 30 年的诉 讼时效,以求对不同利益冲突进行平衡。 作为经权益判定程序判定之执行名义所 载私法请求权, 德国民法典第 218 条同样规定了 30 年的消灭时效。9我 国台湾地区“ 民法典” 第 137 条也将权益 判定程序所确定之执行名义所载请求权 之消灭时效规定为 5 年,而不论私权本 身的消灭时效为多长。台湾地区考虑到 因部分请求权特殊时效较短,可能使执 行债权人明知执行债务人无清偿能力, 但为保护其私权不因时效届满消灭,须 不断请求强制执行或为其他中断时效之 行为,徒增成本,故在“ 强制执行法 ”第 4 条第三项规定了执行名义所载之请求 权的消灭时效期间:“ 依执行名义申请 强制执行者,自执行名义成立之日起, 其原有请求权之消灭时效不足 5 年者, 延长为 5 年,如因时效中断,而重新起 算者亦同”,至于原有请求权之消灭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效超过 5 年者,则仍以 5 年为准,但学 者认为该规定“ 系权宜立法 ”。10102- 103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 民事诉讼法 规定民事执行时效制度实属多余,从长 远看,将执行请求时效从民事诉讼法 中删除,而由实体法对其作出规定系应 然之选择,也是对执行名义所载私法请 求权之消灭时效制度的正名,可以使执 行时效制度回归其本来面目。 2.平衡实体法与程序法上时效制 度之冲突。我国民事诉讼法经过多 次修改,经历了从最初区分民事执行请 求权主体类型,分别规定 1 年或 6 个月 不同的申请执行期间,再到不分民事执 行请求权主体类型、不分私法请求权类 型而将申请执行期间统一规定为 2 年的 漫长过程,是民事执行理论认识不断深 化和执行实践不断推动的结果,应当说 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然而,由于申请执 行期限制度建构伊始即对其定性及相关 制度存在且积淀 20 多年的错误认识, 6致使民事诉讼法 第 215 条所规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之执行时效制度与实体法上诉讼时效规 定仍存在着冲突。首先,规定民事执行 时效为两年,期限过短。民事执行时效 过短,可能使执行债权人明知执行债务 人无清偿能力,但为保护其请求权不因 时效届满而不受保护,执行债权人须不 断请求强制执行或为其他中断时效之行 为,徒增执行债权人和执行机关的执行 成本,尽管民诉解释第 519 条对终 结本次执行程序后恢复执行的申请时效 不予限制,但对初次申请执行和撤回执 行申请后重新申请执行之情形,仍然存 在着期限过短的问题。其次,实体法上 的特殊诉讼时效与民事执行时效之间存 在着冲突。我国实体法上除规定 2 年的 普通诉讼时效外,还针对特殊类型的请 求权规定了 1 年、3 年、4 年等特殊诉 讼时效,而民事执行时效则统一规定为 2 年,形成了私法请求权之诉讼时效与 民事执行时效之间在立法上的冲突。立 法冲突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结 果是实体法上诉讼时效较短的请求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在被权益判定程序确定之后获得了相较 于本来诉讼时效更长的权利保护期限; 另一种结果是实体法上诉讼时效较长的 特殊类型的请求权,则因其经过了权益 判定程序的确定,其较长的权利保护时 效被人为缩短为 2 年,反而达不到原有 诉讼时效的保护期限。从民事执行请求 权“请求”权能保障的视角分析,第一种 结果实质上是对民事执行请求权“请求” 权能保障的加强,除 2 年期限本身还显 不足外,相较于实体法上诉讼时效的权 利保障功能,应无异议;第二种结果显 然是由实体法和程序法本身规定上的冲 突所致,冲突结果直接导致执行名义所 载之私法请求权的权利保障削弱,不利 于执行债权人民事执行请求权的保障。 笔者认为,因立法冲突所导致的民事执 行请求权权能的损害,应当通过修正立 法加以消弭。首先,从执行申请时效回 归实体法上诉讼时效本位的需要出发, 从长计议,应将执行时效统一置于民事 实体法之中加以规定,删除民事诉讼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法第 215 条所规定的执行申请时效规 定。当然,考虑到当前民事实体法与民 事程序法协调上的时限性,短期内不可 能进行统一,因此,权宜之计是在执行 程序法中暂时保留执行时效制度,待实 体法和程序法能够协调时再作统一修正。 目前,最高人民法院起草的强制执行 法草案(第六稿) 借鉴台湾地区“强制 执行法”的规定,即在第 33 条第 1 款保 留了申请执行时效的规定。11586 其 次,应延长申请执行时效的期间。鉴于 实体法上特殊诉讼时效与程序法上民事 执行时效之间的冲突所导致的权利保障 弱化的情形,我们应当借鉴域外立法经 验,延长申请执行时效的期间,将申请 执行时效的期间统一规定为 5 年,11 524、586 且应补充规定,原有请求权诉 讼时效不足 5 年者,申请执行时效亦延 长为 5 年,如因时效中断而重新起算者, 重新起算的申请执行时效亦为 5 年。当 然,无论对立法作何修正,无论将申请 执行时效置于民事实体法中,还是将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暂时置于程序法中,也无论对其期间做 何规定,需要强调的是,申请执行时效 的本质是执行名义所载之私法请求权的 权利保护期限,而非民事执行请求权的 请求时效,民事执行请求权不存在时效 问题,其不因时间的推移而归于消灭。 也就是说,无论时间经过多长,执行债 权人的民事执行请求权均不存在消灭的 问题,执行机关不能因此拒绝受理民事 执行申请,而申请执行时效届满后的法 律效力如何,则取决于执行理论的认识 程度和立法对申请执行时效届满后法律 效力的规定。 3.完善民事执行时效届满后的效 力认定程序。关于民事执行时效届满的 法律效力,从各国立法例及理论学说看, 主要存在实体权利消灭主义、诉权消灭 主义、抗辩权发生主义和胜诉权消灭主 义四种不同的观点,我国法律对此没有 明确规定。12 民事执行时效届满的法 律效力,在我国立法上经历了依职权不 予受理和执行时效抗辩两个阶段。1982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8 年民事诉讼法(试行) 和 1991 年 民事诉讼法以“ 申请执行期限 ”界定 民事执行时效, 民事执行规定则明 确将申请执行期限作为执行案件受理的 必备要件,只要不符合该要件,执行机 关即不予受理,受理后发现申请期限届 满,也会以申请期限届满为由予以驳回。 2007 年和 2012 年修正后的民事诉讼 法虽对民事执行时效作了重要修改, 将民事执行时效界定为申请执行时效, 但对申请执行时效届满后的法律效力及 其认定程序未做规定,导致了民事执行 请求权保障的缺陷。对于申请执行时效, 我国理论和实务上大多倾向于采用抗辩 权发生主义, 民诉解释第 483 条确 立了民事执行时效届满后法律效力的抗 辩权发生主义原则。据此,在执行立案 阶段,法院应当尊重执行债务人对执行 时效利益的自由处分权,既不能依职权 对民事执行时效进行审查,也不负有对 民事执行时效释明之义务,执行债权人 的执行申请符合形式要件,即应立案执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9 行;在执行过程中,执行债务人就民事 执行时效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