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卫生工作报告2.26_第1页
2011卫生工作报告2.26_第2页
2011卫生工作报告2.26_第3页
2011卫生工作报告2.26_第4页
2011卫生工作报告2.2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 谱写全市卫生改革新篇章 在 2011 年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卫生局局长 马长辉 (2011 年 3 月 3 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 2011 年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主要 任务是学习贯彻佳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十一五” 期间卫生工作经验,科学把握我市卫生事业发展现状,进一 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全面部署“十二五” 卫生发 展任务和 2011 年卫生工作。 下面,我代表卫生局做工作报告。 一、“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卫 生行政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的有 效监督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卫生系统干部职 工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十一五” 规 划的主要卫生工作任 务。 “十一五” 期间,我市人均期望寿命由 71.25 岁增长到 73.7 岁,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婴儿死亡率下降到 6.63,5 岁以 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 7.9,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 1 /10 万, 均低于或持平于全国平均水平。 “十一五 ”期间,我市 卫生事业持续 健康发展。五年 2 来,我们通过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卫生资 源,坚持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建立了以市级医院为中心,以 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所为网底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 服务网络。到“十一五 ”期末,全市共有医 疗卫生机构 374 家, 其中市直医院 7 个(含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防疫站 1 个,卫校 1 所,乡镇卫生院 17 个,农村卫生所 348 个。拥有 在职职工 1588 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300 人;执业医师 411 人,执业助理医师 86 人,执业护士 404 人;专科以上学 历的人员 657 人;高级职称人员 158 人;拥有乡村医生 366 人;拥有病床 911 张。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注册护士和床位 数分别为 1.4 人、1.15 人和 2.54 张。我市的卫生事业持续健 康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健康状况进 一步改善,更多地享受到了改革所带来的实惠。 2010 年,我们紧紧围绕推行医改政策和实施“卫十一” 项 目工作,加快了卫生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创新,医改各项工作 全面顺利实施。一是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全市 现有常住农业人口 228,934 人,参合农民达到 224,420 人,参 合率为 98.03,覆盖率达 100。全年共有 1.8 万人次得到 新农合住院补偿,补偿资金达 2575 万元,住院受益率 8。 与民政医疗救助开展一站式服务,对于弱势人群(低保和五 保无能力支付医药费)给予事前医疗救助。共接待弱势住院 人员 1845 人,垫付补助医疗救助资金达 150.79 万元,新型 3 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正逐步走上科学管理、规范运作、健康发 展的轨道。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在 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上,2010 年全市共投入卫生基础建设资 金 4360 万元,启动了中心医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建设面 积 1.2 万平方米,预计 2011 年 5 月前投入使用;完成了 9791 平方米的妇幼保健院大楼建设,通过资源整合,将一级医院 的妇产科整合到妇幼保健院,为加强我市妇产科特色专科建 设打下了良好基础;完成了锦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程; 完成了“卫 十一” 项目中 13 个农村卫生所 标准化建设;利用 “卫 十一 ”项 目和国省 资金为乡镇卫生院和村 级卫生所配备医 疗设备 1805 台件,共计人民币 171.46 万元,所有设备现已 交付使用。在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上,2010 年通过“大学生定 向培养”和向社会招聘等方式,为市直各医疗机构共招聘了 10 名医学院校毕业生,为乡镇卫生院招聘了 17 名医学院校 毕业生,这些卫生人才的引进使我市医疗技术力量得到加强。 同时,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全年共培训各 级各类农村卫生管理及技术人员 500 余人次。三是国家基本 药物制度实施初见成效。我市作为全省 42 个第一批实施基 本药物制度试点县,2010 年 9 月 1 日起,我市在所有基层医 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在执 行省级网上集中采购药品制度中,卫生局先行与富锦市人民 圣泰药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药品配送合同,对市直 2 家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和 17 家农村卫生院的药品进行了认真清仓查库, 4 对药品的通用名、剂型、规格、计价单位、库存数量和进销价 格等进行登记造册。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物全部纳入 了新农合、城市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目录,保险比例明显高 于其他药物。目前,基本药物网上采购、统一配送和零加价 销售工作进展顺利。四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开展 顺利。截止 2010 年底,我市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26.5 万份, 其中城市建档 9.35 万份,建档率为 85%,农村建档 21.8 万份, 建档率为 80.7%;65 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登记管理 2.2 万人;高 血压规范管理数为 3834 人;糖尿病规范管理数为 532 人;重 性精神疾病管理数为 73 人。儿童系统管理率城市为 97.37%,农村为 94.2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城市为 98.30%, 农村为 90.09%。一类疫苗接种率达 95以上,传染病疫情报 告率达 100。如期完成了 8-15 岁儿童乙肝疫苗补种任务, 接种率达到 99%以上。完成了农村 5493 名孕产妇住院分娩 补助,发放补助金额 164.79 万元。为全市 2235 名农村育龄 妇女免费补服了叶酸。积极开展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工作,截 止目前,已完成乳腺癌筛查 4000 人,宫颈癌筛查 1.67 万人, 确诊宫颈癌 3 例、癌前病变 4 例、乳腺癌 2 例,有效地保障 了农村妇女的健康。加大了农村卫生改厕工作力度,2010 年 农村改厕任务已经完成 2700 座,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62.83%。 当年落实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政府投入总金额为 126.13 万元,本级财政投入为 19.93 万元。 “十一五 ”期间,我市疾病控制和 应 急保障能力逐步 5 增强。五年来,我们经受住了甲型 H1N1 流感、手足口病、麻 疹疫情流行等重大突发事件的考验;完成了建县百年庆典的 卫生保障任务;妥善应对处理了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我市的 卫生应急体系逐步完善,应急能力不断提高,在防范和应对 各类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障我市经济发展、维 护社会稳定、促进人民健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10 年,我们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扎实推进疾控 工作。在常规免疫规划上,以镇为单位的常规免疫接种率达 95%以上,按要求完成了免疫服务频次。开展了“甲型 H1N1 流感疫苗上市接种和安全性效果评价” 工作。继续做好适龄 儿童脊灰疫苗常规免疫工作,开展了儿童脊灰疫苗的查漏补 种工作,共补种 426 剂次。进一步巩固免疫屏障,消除“免疫 空白” ,开展了 8 月 龄-15 周岁儿童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工作, 接种率达到了 95.13%,达到了国家标准。开展了 8-15 周岁儿 童乙肝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共补种 11250 人。继续做好 1660 岁人群出血热疫苗的接种工作,共接种 85200 人。在 传染病管理工作上,2010 年,我市传染病网络直报率、疫情 报告及时率和准确率均达到 100。继续加强手足口病防控 工作,加大了宣传力度,深入到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展宣传,有 效控制手足口病在我市的发生与蔓延。积极做好我市性病艾 滋病的常规监测工作。对艾滋病人或 HIV 感染者进行追踪和 随访,提高了病人的发现率,同时深入各类公共娱乐场所 40 6 多家次,发放宣传资料 7000 多份,在全市 300 多自然村发放 了艾滋病防治宣传画。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共接待初诊病 人 825 人、查出新涂阳病人 67 人。各综合医院共转诊肺结核 病人与疑似肺结核病人 27 人,共治疗新涂阳病人 67 人,治 疗覆盖率达 100%,使 98%的肺结核病人都能做到规律、全 程服药。在健康教育工作上。今年我市利用各种卫生宣传日, 对群众健康知识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开展了麻疹、碘缺乏病 的电视讲座 2 期,设立宣传板报 60 块,宣传横幅 62 条,发放宣 传单 5 万多份,在电视台设立了健康教育专栏,定期进行健康 知识讲座,提高了全市人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知晓率。 “十一五 ”期间, 卫生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五年 来,我市加快了卫生监督网络建设,覆盖面不断扩大,监督 执法能力逐渐增强,服务能力和执法水平进一步提升,监督 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促进了我市服务行业的卫生安全,净 化了医疗市场。 2010 年,我市共设立镇级监督员 17 名,覆盖率 100%, 培训监督员 90 余人次,实现了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网络 化。在公共卫生监督方面,我市开展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 化分级管理,采取日常卫生监督量化评比方式进行监督管理。 对公共场所进行了多次检查,共出动卫生监督人员 231 人次, 出动车辆 66 台次,监督检查公共场所 918 户次,采集样品 689 份,监测合格率 92.93。在职业和放射卫生监督方面, 7 开展了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单 5000 余 份,接待咨询者 350 人。并对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健康监护档 案进行了监督检查,对不规范的企业健康档案,责令限期整 改。对全市 15 家放射诊疗单位的放射卫生进行了监督检查。 在妇幼监督方面,对 46 家托幼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共进行了 幼儿园入园体检 2080 人次。在医疗市场监督方面,全年共出 动监督人员 241 人次,出动车辆 69 台次,监督检查诊所 158 户所,因无证行医立案 4 起,结案 4 起。其中,查处取缔黑诊 所 6 户,无证行医 11 人,没收器械 3 件,药品 8 箱,罚款人 民币 1.0 万元。 “十一五 ”期间,医 疗护理质量全面提升。五年来,我 市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安排,围绕“ 以病人为中心,以提 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深入开展了 “医院管理年活动”、 “医 疗质量万里行”和“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活动。通过开展 日常监督和拉练检查,促使医疗机构加强质量管理,规范医 疗行为,提高医护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实现了我市医疗护 理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2010 年,我们加大了医疗护理质量监管力度,按照上级 主管部门的布署,继续加强医院质量管理。要 求 各医疗单位 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确保临床疗效的提 高,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中心医院门急诊达 110689 人次, 中医院达 61960 人次,市中心医院收治住院病人 9019 人,中 8 医院 1441 人;中心医院治疗有效率 97.62,中医院 98.73%。 加大了采供血管理力度。按照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血液 管理通知的要求,我市积极开展了无偿献血活动,建立了临 床用血审批制度及血液检测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全年未发生因 输血引发的医疗事故。强化了急诊急救工作能力建设。目前, 我市 120 急诊急救已实现了通讯、人员、车辆、药品、器械五 配套的工作要求,实行了 24 小时值班工作制度,做到了随时 呼救,即刻出诊。加强了临床毒麻药品使用管理,实现毒麻 药品从购进、保管到发放、登记、使用的各个环节均达到规 范标准,确保毒麻药品使用安全。加强了院内感染防控工作, 各医疗单位成立了组织机构,完善了规章制度,规范了工作 流程,并通过定期自查和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使此项 工作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医疗安全得到保障,年内无安全事 故发生。 “十一五 ”期间,中医 药事业长足发 展。五年来,我们 严格执行黑龙江省发展中医药条例,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 的传统特色,优化中医药发展环境,向社会宣传中医药文化, 普及中医药知识。我市的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 药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2010 年,我们以中医医院形象建设为切入点,以“中医 医院管理年” 活动为 突破点,以规范内部管理为着力点,以提 9 供中医优质服务为闪光点,以构建和协医患关系为落脚点,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了特色优势评 价工作,坚持中医特色办院方向,扎实地完成了年度工作方 案的各项工作目标,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我市辖区 乡镇卫生院共有 18 家,其中 17 家卫生院设立了中医科,占 乡镇卫生院总数的 94.4%。辖区村医共有 366 人,其中接受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人员 331 人,培训率为 90.4%。 “十一五” 期 间卫生工作所取得的各 项成 绩,是市委、市 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上级主管部门正确指 导和人大、政协、纪委有效监督的结果,是有关部门、社会各 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工作 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卫生党委、卫生局向长期 以来关心、支持我市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 界人士和新闻媒体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 “十二五”时期卫生改革与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 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新 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工作全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卫生队伍建设,坚定不移地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推 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保障和中医中药五 10 大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 求。 (二)总体目标 到 2015 年,建立健全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 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的医疗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突发灾难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完 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卫生资源总量明显增加,资源结构进 一步优化,卫生队伍素质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使全市居 民享有安全、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进一步提高全市 人民的健康水平,增强卫生事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作 用。全市婴儿死亡率下降到 3.5,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 到 5.1,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 1/10 万以内,人均期望寿命 达到 75 岁。 (三)主要任务 1、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健全 以市级医院为中心,以镇卫生院为枢纽和以村卫生所为网底 的城乡三级医疗保健网络。到 2015 年,形成具有较高水平的 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妇幼保健、急诊急救、科研教育和康复 保健的综合医疗卫生体系,整体功能和技术水平居全省县级 先进水平。 2、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服务水平。不断优化 卫生队伍结构,采取公开招考、择优招聘等形式,坚持每年 11 从医学院校聘用毕业生到各医疗单位工作,切实解决医疗卫 生队伍人才短缺的问题。强化人才管理,提升卫生技术服务 能力。到 2015 年,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 1.6 人、注册护士 1.38 人、床位 2.7 张,全市 80%以上乡村医生须取得执业助 理医师以上资格。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诊疗服务环境。 “十二五” 期间,要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多方筹集资金,解决危旧房改 造、业务用房短缺及必要设备配置。将富锦市中医院建设项 目、锦东和锦西 4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项目、卫生监督所 业务楼建设项目列入规划。完成富民、新建、二道、向阳川和 头林卫生院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加大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力 度。使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达 1200 平方米以上,一般卫生 院业务用房达 600 平方米以上,消灭危房。争取到期末标准 化卫生所建设达标率达 50%。 4、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起能够适应市场经 济体制要求,符合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大病统筹和门诊统 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 2015 年,全市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保持 98%以上;政策补偿比达 70%以上; 补偿封顶线达到当地农村人均年收入的 10 倍以上。强化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职能部门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机制, 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发展。 5、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促进公共卫生均等化。进一 12 步完善社区卫生网络体系建设,居民在社区可以享受到公共 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到 2015 年,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达 100,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 85以上,社区内高 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和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 重点人群的管理率达到 75;辖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的满意率达到 90以上。 6、加强疾控和卫生应急工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认真 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传染病网 络直报完整率和及时率达到 100%。加大艾滋病防治力度,落 实“ 四免一关怀” 政策。 规范结核病患者的 发现、治疗、追踪和 全程督导管理。认真落实预防接种措施,全面实施扩大国家 免疫规划疫苗工作。到 2015 年,计划内疫苗接种率保持在 95%以上。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有效遏制乙肝的高流行 状态。做好慢性病、职业病防治工作,慢性病管理率达到 90%以 上。建立职业健康体检中心,建立有效的职业病防治体系, 提高职业病防治能力。加强卫生应急的行政管理,提高卫生 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7、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提高母婴健康水平。积极整合卫 生资源,建立妇产特色专科,建立高危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 确保孕产妇生育安全。建立健全妇幼卫生网络信息平台,孕 产妇系统管理覆盖面达到 90%以上,住院分娩率达到 1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 100%,消除新生儿破伤 13 风。积极防治儿童多发病和常见病,加强儿童疾病综合管理 和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等工作;促进母乳喂养,改善儿童营养 状况。 8、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医疗质量 和医疗安全为核心,严格医疗机构技术准入,规范医务人员 执业资格管理。规范医疗护理管理,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 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杜绝非法采供血,加强临床用血管理, 确保血液安全。加强医院管理,完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体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不断提高医疗急救水平, 治愈好转率市级医院不低于 96%,镇级卫生院不低于 85%。 9、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弘扬民族医药文化。完善中医 药服务体系。中医院达到国家二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完成 乡镇卫生院中医药规范化建设和村卫生所中医药标准化建 设。建立中医药预防保健体系。 10、完善卫生监督管理体制,提高卫生行政执法能力。 积极实施卫生监督职能调整。到 2015 年,公共场所、生活饮 用水、化妆品、职业危害、放射、学校、医疗市场等卫生监督 覆盖率达到 95%以上;对有集中式污水处理的单位监督监测 覆盖率达 100%;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监督覆盖率 100%。 11、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工作,不断改善城乡卫生环境。 积极开展卫生城市和卫生单位创建工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力度,到 2015 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 14 改厕率达到 70%以上。大力开展城乡居民健康教育活动,组 织开展健康与营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到 2015 年,群众卫 生知识知晓率达到 7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 60%以上。 三、2011 年工作安排 2011 年全市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 “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创建佳 木斯东部区域中心城市工作大局,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为中心,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全面完成 2009-2011 年医改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加快基层医疗体系和公共卫生体 系建设,抓好重大疾病防控、医疗服务,促进中医药发展,加 强卫生系统党的建设,统筹推进各项卫生工作,为锦城崛起 提供坚强有力的健康服务保障。 (一)深入贯彻落实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政策。 2011 年是新医改三年重点工作的最后一年,医改工作是 今年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2011 年我们将按照国家和省医改 办的要求,全面完成五项医改任务。首先,作为全省第一批 试点县,我们将在全市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 制度,实行药物网上采购、集中配送和零加价销售。其次,在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出基层医疗机构基本 药物目录使用规律,为国家调整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提 供经验。第三,建立起财政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的 15 投入方式和绩效考核等配套改革制度,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 制度和镇村一体化等配套改革工作将同步进行。 (二)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1、加强公共卫生机构建设。一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基础设施与实验室能力建设。积极争取卫生监督所业务综合 大楼及车辆和设备投入。二是完善妇幼保健院专科建设,将其 建设成为 300 张以上床位的省内一流的专科医院。三是加强 中心血站硬件建设,争取在今年全面提升我市中心血站房屋 建设和设备投入力度。四是加强急救网络体系建设。提高应 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医务人员急救技能水平,形成统一 指挥、综合高效的三级急救网络体系。 2、切实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一是做好消除麻疹工 作,提高麻疹常规免疫接种率,努力实现到 2012 年麻疹发病 率达到 1/100 万的目 标。二是实施全球基金艾滋病防治项目, 整体推进落实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三是继续推行现代结核 病控制策略,巩固和提高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 愈率。 3、大力开展慢病防治工作。要针对目前慢性病快速增长 的严峻形势,积极探索慢性病防治模式。以高血压、糖尿病、 肿瘤、精神病等慢性病为重点,积极开展社区防治和健康教 育,重视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控制社会和个体危险因素,推 广有效的防治模式。 16 4、强化卫生应急工作。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和突发 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继续推进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强化 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完善应急物资 储备和调用机制,提升全市防范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卫生应 急能力。 5、创新卫生监督工作。完善监督体制建设,卫生监督工 作实施绩效考核,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完 善执法监督科室设置,配齐专业人员,加强人员培训,提高 卫生监督人员综合素质。 6、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全面实施 9 类国 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人均 25 元的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财政补助经费。到年底,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 省级标准;儿童系统管理率城市达 97.4,农村达 94.3;孕 产妇系统管理率城市达 98.4,农村达 90.1;65 岁以上老 人系统管理率城市达 60,农村达 50;慢性病患者的规范 管理率达 60以上;全市人群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与健康行 为形成率分别达 75和 55;一类疫苗接种率达 95以上。 7、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全市农村育龄妇女免 费增补叶酸,叶酸服用率达 70。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 补助项目,住院分娩率巩固在 100。继续为 3559 岁农村 妇女进行以防治乳腺癌、宫颈癌为重点的妇女病免费检查。 积极推动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以二级预防为重点,加强产前 17 筛查、诊断专业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快推进全市产前诊 断技术网络建设,扩大产前筛查、诊断覆盖面,对全部的农 村孕妇实行免费产前筛查和诊断,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 加快农村改水、改厕进程。 (三)大力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成中心医院 医技大楼建设任务,科学合理设置医院科室和增设重症监护 病房,提高中心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二是完成向阳川镇卫生 院改扩建任务,争取在年内将房屋老化的 5 所乡镇卫生院改 扩建项目立项。三是加强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 医药业务建设,要求所有镇级卫生机构在 2011 年底前开展 中医药服务,2012 年达到规范化的要求。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做好技术培训工作。利用中 心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卫校的技术优势加强对镇、 村级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二是优化人才队伍。每年择优招 聘一定数额的专业技术人员入编。建立人员聘任机制,完善 辞聘、解聘制度,促进医务队伍高效运转。三是提高医务人 员待遇。实行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津贴制度,对医疗卫生单 位临床一线工作的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和在镇卫生院从业的 全日制本科学历人员给予津贴。 3、加强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建设。一是明确镇村医疗机 构功能。卫生院主要提供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 18 中医、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综合服务,村卫生所主要承担传 染病疫情报告、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多 发病的一般诊治、转诊服务和一般康复等工作。二是加强镇 村卫生机构管理。卫生院加强对辖区内村卫生所的日常管理、 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做到“六个统一” 即行政统一管理、业 务统一安排、人员统一管理、财务统一实施、药品统一标准, 新农合统一管理。 4、加强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目前“卫十一” 项目省级 信息平台已经开发完毕,近期在我市部分乡镇开展调试运行, 应用软件全面涵盖国家九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疾病预防控 制、卫生应急、妇幼卫生保健、卫生监督、新农合等信息内容, 可以促进全市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整合。我们要抓住这 一良好契机,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硬件配套工作,运 行成功后,我市将全面启动该信息平台建设。 5、加强双向转诊制度和社区首诊制度建设。引导和组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直医院建立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按 照双向转诊的临床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考核监督,确保双向 转诊工作有序开展。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进社区首诊制, 引导参保人员首诊在社区,根据病情实际情况,办理基层卫 生服务机构向上级医院的转诊,使大多数的常见病在社区得 到解决。 6、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2011 年将继续弘扬民族 19 医药文化,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原则,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 势,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特色专科作用,加强中医适宜技 术推广力度,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 队伍建设,完善师承教育制度。积极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技 术和方法,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各乡镇卫 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发展中医药事业, 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积极探索通过医改,做好中医药 技术推广工作,推进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大力发 展中药种植业,在充分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和培 养一批专门从事中药种植的农民,这样不但使药农获得可观 的经济收入,还间接的宣传中医药文化。 7、提升医疗机构等级水平。紧紧抓住国家深化医药卫生 改革的良好机遇,争取各医院在规模和等级上上台阶。中心 医院要完成晋升三级医院的评审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 达到省级标准。 (四)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一是提高住院保障水平。制定更加完善、合理的全市统 筹补偿方案和管理办法,不断提高参合农民医疗补偿水平, 住院封顶线提高到 5 万元,力争使政策内住院费用补偿比例 达到 60%以上,对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