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探安全规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质勘探安全操作规程知识竞赛试题 单位: 中南地质勘查院昆明分院 姓名_ ( A )1. 地质勘探单位应贯彻“”的安全生产方针,实行安全生产目标 管理,逐步推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有权必有责、权责一致 C以人为主、惩罚与教育相结合 D.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 B )2.地质勘探单位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 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应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地质勘探项目组车间、 分队,下同)应设置专职或者兼职安全员,安全员应经过安全培训,并 考核合格。 A.必须 B. 应当 C.可以 D.不必 ( B )3. 地质勘探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经费提取、使用制度。根据国家有 关法律、法规规定,保证投入,改善生产作业条件。 A.技术设备 安全资金 B.技术措施 安全生产资金 C. 技术措施 生产资金 D. 技术措施 资金 ( D )4. 地质勘探单位对野外地质勘探从业人员每至少进行一次野外生 存、野外自救互救技能训练。地质勘探项目组每年野外工作出队前或 变换工作地区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从业人员应熟悉工作地 区人文、地理和危险因素,掌握当地野外生存、避险和相关技能。 A一年 思想 应急 B.一年 安全 应急 C两年 安全 安全生产 D.两年 安全 应急 ( C )5. 地质勘探单位应每年为野外地质勘探和地质实验测试从业人员进行 。野外地质勘探从业人员应适应野外工作要求。 A. 身体检查 素质 B.职业教育 体质 C. 身体检查 体质 D.体能测试 体质 ( B )6. 钻探工程、坑探工程、艰险地区地质勘探和其他重大地质勘探项目组 织实施单位应对项目工作地区条件,以及项目安全生产、职业健康 设计组织。 A.自然 实施 B.安全工作 安全评审 C.各项 安全评审 D.安全工作 实施 ( A )7. 地质勘探单位应了解和掌握地质勘探工作区情况, 地质勘探工作 区安全和措施应及时向野外作业人员告知。 A安全 信息 预防 B. 自然资源 状况 安全 C自然资源 信息 预防 D. 安全 状况 预防 ( B )8. 在从事野外地质勘探作业人员,应接种;在从事野外地 质勘探作业人员,应采取注射预防针剂或其他防疫措施。 A传染病流行区 疫苗 疫源地区 B. 疫源地 疫苗 传染病流行区 C. 疫源地 乙肝疫苗 传染病流行区 D传染病流行区 乙肝疫苗 疫源地区 ( D )9. 艰险地区是指海拔以上或者其他无人居住、自然条件恶劣、生存 条件差的地质工作区。野外作业是指在进行的地质勘探活动。 A3000m 城镇地区户外 B.2000m 非城镇地区户外 C. 1000m 城镇地区户外 D.3000m 非城镇地区户外 ( C )10. 地质勘探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应经过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地质勘探 活动相应的 。 A安全生产知识 B.管理能力 C.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D.安全生产技能 ( B )11. 地质勘探单位应 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地质勘探项目组 应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地质勘探单位、地质勘探项目组日 常安全生产检查、专项安全生产检查按规定要求进行。 A每年 每月 B.每半年 每月 C. 每年 每半年 D.每季度 每月 ( A )12.地质勘探项目立项报告应有项目工作地区安全生产条件内容描述; 项目设计应有安全生产、职业健康设计,项目设计审查应有人员参 加;项目实施应有安全防范、防护措施。 A.安全生产职能部门 B. 各职能部门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D. 安全生产管理 ( D )13.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地质勘探单位应建立 ,并负责组织实施。 A安全保障 B.应急救援预案 C.安全保障体系 D.安全保障及应急救援预案 ( B )14.禁止进行野外地质勘探作业,禁止不能识别的动植物及其 果实,禁止饮用未经检验合格的和未经消毒处理的水。野外地质 勘探人员应按约定时间和路线返回约定的营地。 A. 单人 品尝 新水源 B. 单人 食用 新水源 C. 一人 品尝 溪水 D. 单人 食用 河水 ( B )15. 在悬崖、陡坡进行地质勘探作业应清除上部浮石。一般情况下不得 进行两层或多层同时作业;确需进行两层或多层同时作业,上下层间应有 。以上的高处作业应系安全带。 A.安全防护栏杆 2m B.安全防护设施 2m C. 围栏 2m D. 安全网 2m ( D )16.野外地质勘探钻塔、铁架等高架设施应设置。 天气时,作业人员不得在孤立的大树下、山顶避雨。 A避雷装置 下大雨 B.安全装置 雷雨 C阀型避雷器 阴雨 D.避雷装置 雷雨 ( B )17.野外营地的选择时,挖掘锅灶或者设立厨房,应在营地,并距营 地大于 5 m。在大于的陡坡或者垂直高度超过的边坡上作 业,应使用保险绳、安全带。 A上风侧 30 0 2 m B.下风侧 300 2m C.上风侧 40 0 2.5m D.下风侧 400 2.5m ( B )18.进入岩洞或旧矿老井、老窿、竖井、探井,应预先了解有关情况,采 取措施,并进行气体检测。洞穴调查作业时,洞口应预留人 员,进洞人员应采取安全措施。 A.通风 有毒有害 B.通风、照明 有毒有害 C.照明 有毒有害 D.通风、照明 CO 2 ( A )19. 在电网密集地区测量作业应避开、高压输电线等危险区,并禁 止使用标尺。雷雨天气或以上大风时,应停止测量作业。 A.变压器 金属 五级 B.变压器 金属 四级 C.变压器 塑料 五级 D.变压器 非金属 四级 ( C )20. 野外地球化学勘探工作人员应配备手电筒、蛇药、等外用药品。 每日外出作业应有当日的、汇合地点及宿营计划。在疫区野外 作业应配备高筒套鞋、胶手套。返队后,应及时进行血防检查。 A感冒药 采样记录 血吸虫 B.跌打损伤 采样记录 鼠 C跌打损伤 采样路线 血吸虫 D.感冒药 采样路线 鼠 ( B )21.探槽长度应以地质设计为准,深度应小于,槽底宽度应大于 。两壁坡度,应根据土质、探槽深浅确定;槽深小于 1 m 的浅槽,坡度 应 小于 90;13 m 的深槽,结实土层,坡度应为 7580,松软土 层,坡度应为 6070,潮湿、松软土层,坡度应小于。浅井深 度应 小于。断面规格及使用条件按规定设计确定。 A5m 0.5m 5010m B. 3m 0.6m 5520m C. 5m 0.6m 5020m D. 3m 0.6m 5015m ( A )22. 人工掘进探槽时,禁止采用挖空自然塌落方法。槽壁应保持平整, 松石应及时清除。槽口两侧内不得堆放土石和工具。 A槽壁 1m B. 槽壁 1.5m C. 槽壁 2m D. 槽壁 2.5m ( C )23. 井巷深(长)度大于 7 m,平硐长度大于 20m 时, 应采用。项目施工单位,应配备气体、粉尘,定期检测井下 空气尘、毒和含量。 A自然通风 检测仪器 氧气 B.自然通风 检测仪器 CO 2 C.机械通风 检测仪器 氧气 D.机械通风 检测仪器 CO 2 ( C )24. 电气照明、运输主巷照明电压应小于,工作面照明电压应 小于。运输巷道应每隔 1015m 安装。 A. 220V 24V 通风设备 B.380V 24V 通风设备 C. 220V 36V 照明灯 D.380V 36V 照明灯 ( D )25.异常矿体露头取样应佩戴防护手套和,尽量减少取样 。井下作业应佩戴,限制个人吸收剂量当量。放射性标本、样品 应及时放入矿样袋,按规定地点存放、处理。 A. 金属 口罩 数量 个人剂量计 B. 非金属 眼镜 作业时间 个人剂量计 C. 放射性 眼镜 数量 个人剂量计 D放射性 口罩 作业时间 个人剂量计 ( A )26.地质勘探设备、材料、工具、仪表和安全设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应符合标准或者标准。 A国家 行业 B.国家 企业 C.国家 地区 D.行业 单位 ( A )27. 野外地质勘探临时性用电电力线路应采用。电缆应架空或在地 下作保护性埋设,电缆经过通道、设备处应增设。 A. 电缆 防护套 B.普通电线 防护套 C电缆 接地装置 D.粗电线 防护套 ( C )28. 坑、井、易滑坡地段或其他可能危及作业人员或他人人身安全的野 外地质勘探作业应设置。 A护栏 B.障碍物 C.安全标志 D.警戒线 ( D )29. 地质勘探野外工作机动车辆应满足野外作业地区要求,并在野 外作业进行车辆性能检测,在野外工作期间应随时检修。 A 越野性能 出队时 B. 普通性能 出队前 C普通性能 出队时 D. 越野性能 出队前 ( A )30. 营地应选择地面干燥、地势平坦场地,预防自然灾害和地质灾 害。营地应设,悬挂明显标志。 A背风 排水沟 B.顺风 防火沟 C背风 防火沟 D.顺风 防水沟 ( B )31. 在林区、草原作业,生火时应有专人,禁止留下未熄灭的火堆。 在森林、草原地区进行地质勘探作业应遵守林区、草原规定。 林区、草原出现火灾或发生火灾时,应及时报警并积极参加灭火。 A负责 防火 现象 B. 看守 防火 预兆 C. 负责 各项 现象 D. 看守 各项 预兆 ( D )32.初入高原者应逐级登高,减小劳动强度,适应高原 环境。高原作业,严禁。艰险地区野外作业应配备氧气袋(瓶)、 防寒用品用具。人均每日饮用水量应不少于。 A迅速 喝饮料 25 L B. 逐步 饮酒 25 L C. 迅速 饮酒 35 L D逐步 饮酒 35 L ( C )33. 在沼泽地行走应随身携带。在植物覆盖的沼泽地段、浮动草地、 沼泽深坑地段,应绕道通行,并已知危险区。 A. 长筒水鞋 标识 B. 探测棒 记住 C探测棒 标识 D. 长筒水鞋 记住 ( C )34.徒步涉水河流水深应小于,流速小于,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A05m 3 ms B05m 2 ms C07m 3 ms D. 07m 2 ms ( A )35.气体矿产取样应佩戴过滤式。地下高温热水取样应采取防 措施。 A. 防毒面具 烫伤 B. 防毒口罩 烫伤 C防毒面具 淹溺 D. 防毒口罩 淹溺 ( C )36.公路沿线测量应设立明显,派专人指挥。铁路沿线测量应与铁道 有关部门取得联系,设立;登高观测作业应检查攀登工具、 和观测工具,并保持完好。 A嘹望岗哨 标志 安全帽 B嘹望岗哨 标志 安全带 C标志 嘹望岗哨 安全带 D标志 嘹望岗哨 安全帽 ( B )37. 地球物理勘探作业前,导线铺设应避开高压输电线路;必须经过高 压输电线路时,应有保护措施。在雷雨天气时,禁止进行野外勘探作 业。 A.绝缘 电法 B.隔离 电法 C. 隔离 化探 D.绝缘 化探 ( A )38. 每日野外工作结束,辐射仪应及时放置于指定地点。禁止辐射仪、 放射源与共处一室。发生放射源丢失、污染和危及人体健康事故, 应立即报告公安、环境保护、部门,并采取防止事故扩大措施。 A人员 安全监管 B. 食物 安全监管 C人员 危险化学品管理 D. 食品 危险化学品管理 ( D )39. 矿坑水点调查应在下井调查,了解矿山井巷涌水量、含水层特 点及其变化情况和地下水进入坑道的状态、井巷涌水点分布、 矿井排水系统等。老矿区、废弃坑道地区调查,应观察坑道口灌水、 草遮盖情况。下坑观测前,应通风并进行坑内有毒有害水体、气体检 测。 A过程中 坑道下含水层 B. 后 坑道下含水层 C过程中 坑道充水水源 D前 坑道充水水源 ( A )40. 动态观测时,禁止观测员在草丛、中或其他不易被人发现的地 方。 A灌木 休息 B.山洞 吃饭 C.乔木 休息 D.山洞 吃饭 ( B )41.梅雨季节,江河流域野外环境地质调查,应制定措施。在山地崩 塌和滑坡区以及泥石流发生区野外 调查,应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A防洪 水文地质 B防洪、防涝 环境地质 C. 防涝 水文地质 D. 防洪、防涝 工程地质 ( C )42.在工业及民用设施区工程地质施工,对工业及民用建筑物应有 措施,同时应了解和掌握地下设施的埋设情况。 A.保护 电缆 B保护 管网 C监测 管网 D.监测 电缆 ( A )43.钻探工程修筑机场应平整、坚固、稳定、适用。钻塔底座的填方 部分,不得超过塔基面积的。 A地基 14 B.地基 12 C.底座 14 D.底座 12 ( A )44.在山坡修筑机场地基,岩石坚固稳定时,坡度应小于; 地层松散 不稳定时,坡度应小于。 A 80 45 B. 70 45 C. 60 55 D. 80 55 ( B )45.安装、拆卸钻塔前,应对钻塔构件、工具、挑杆和起落架等进 行严格检查。安装、拆卸钻塔应在安装队长或机长统一指挥下进行, 作业人员要合理安排,严格按钻探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塔上塔下 同时作业。 A钻杆 可以 B.绳索 不得 C. 绳索 可以 D. 钻具 不 得 ( D )46.钻架钢管材料应满足工作强度要求。钻架腿之间应安装,应 在钻架腿连接处的外部套上钢管结箍加固。 A最大 钢管结箍 B最小 钢管结箍 C最小 斜拉手 D最大 斜拉手 ( D )47. 安装钻机时,井架天车轮前缘切点,钻机立轴中心与中心应成 一条直线,直线度范围15 mm。各种防护设施、安全装置应当齐全 完好,外露的部位应设置可靠的防护罩或者防护栏杆。 A钻杆 静止 B钻孔 静止 C钻杆 转动 D钻孔 转 动 ( B)48. 轻型钻机整体迁移时,应在平坦短距离地面上进行,并采取防措 施。禁止在下和坡度超过 15 坡上或凹凸不平和松软地面整体迁 移钻机。 A倾斜 电线 B倾斜 高压电线 C. 安全 电线 D. 安全 高压电线 ( C)49.提引器、提引钩,应有安全连锁装置;提落钻具或钻杆,提引器切口 应朝。处于悬吊或倾斜状态时,禁止用手探摸悬吊钻具内的 岩心或探视管内岩心。 A上 钻杆 B.上 钻具 C下 钻具 D. 下 钻杆 ( A)50. 钻塔绷绳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8 m 以下钻塔应设根绷绳;18 m 以上钻塔应分两层,每层设根绷绳。 绷绳安装应牢固、对称; 绷绳与水平面夹角应小于。 A.4 4 45 B.4 4 40 C.3 3 40 D.4 4 45 ( D)51.坑道钻探施工应编制施工设计,施工前应进行场地。 A. 安全检查 B. 钻室支护 C.坑道安全检查 D. 安全检查和钻室支护 ( A)52. 遇含水层或涌水层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将钻具提出钻孔,并 立即采取预防措施,确保安全。 A排水 禁止 作业人员 B. 排水 可以 作业人员 C排水 禁止 钻具 D. 排水 可以 钻具 ( C)53.坑道内应有良好,作业点应有充足的。 A光线 水源 B环境 照明 C通风 照明 D. 通风 水源 ( B)54. 斜井长度应小于,斜井高度应大于,斜井倾角应小于 35。 A200m 1.6 m B300m 1.6 m C. 200m 1.8 m D. 300m 1.8 m ( A)55.平巷掘进断面高度应大于。运输设备最大宽度与巷道一侧的安全 间隙应大于 0.25 m。人行道宽度应大于。 A. 1.8 m 05 m B. 1.6 m 08 m C. 1.8 m 03 m D. 1.6 m 05 m ( A)56. 在松软易坍塌地层掘进探槽时,应及时进行支护。槽内 2 人以上 同时作业时,相互间距应大于。 A两壁 3 m B.两壁 2 m C.两壁 1 m D.两壁 4 m ( D)57. 浅井掘进时,井口应设置,井口段井壁应支护,并应高于地面 。在井壁不稳定砂砾层、含水层掘进时,应采取止水、降低水位、加 强支护措施。 A安全警示标志 200m B安全警示标志 300mm C. 防护围栏 300mm D. 防护围栏 200mm ( D)58.坑探工程施工设计,应充分考虑地质、地质等影响坑探工程 施工因素。 A.环境 水文 B.环境 工程 C.水文 环境 D.工程 水文 ( C)59. 地质勘探单位贮存、使用放射源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由专人 管理,并建立放射源,按规定建设放射源贮存库。 A领取 登记档案 B.退还 登记档案 C领取、退还 登记档案 D.领取、退还 登记制度 ( B)60. 地区野外地质勘探,应设立设施,并按规定配备辐射防护个 人劳动保护用品;作业人员经常修剪指甲、头发,勤换洗衣服,保持皮 肤清洁。 A辐射 休息 B.高辐射 洗浴 C.高辐射 休息 D.辐射 生活 ( C)61. 井中地球物理勘探要求、井口滑轮,应固定平整、牢靠。绞车与 滑轮应保持一定距离。电缆的和抗磨强度应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A绳索 抗拉 B.绞车 抗剪切 C.绞车 抗拉 D.绳索 抗剪切 ( A)62. 测井作业中,应密切注意情况,根据不同物探测井方法,控制 升、降。 A井下 速度 B. 井下 幅度 C.井上 速度 D.井上 幅度 ( D)63. 地球化学勘探野外工作需要使用化学药品对样品进行分析。现场 药品,应由专人保管;现场试验,应保护环境,随地丢弃药品。 A使用 可以 B分析 可以 C使用 禁止 D分析 禁止 ( D)64. 电法勘探作业时,发电机应有有效的保护装置。仪器外壳、面板 旋钮、插孔等的绝缘电阻,应大于 100 M500V。工作电流、电压 不得超过仪器额定值,进行电压换挡时应高压电源。 A.过载 打开 B.过载 关闭 C.漏电 打开 D.漏电 关闭 ( A)65.观测前,操作员和电机员应检查仪器和通讯工具工作性能,测量供电 回路,在确认人员离开供电后,方可进行试供电。 A.电阻 电极 B.电压 电极 C.电流 变压器 D.电阻 变压器 ( B)66.在天气时,禁止进行电法野外勘探作业。 A晴朗 B雷雨 C.阴雨 D.雨雪 ( B)67. 磁法勘探作业时,仪器操作应按仪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进行。仪 器激发按钮时,触摸探头中元件。 A启动 可以 B.启动 禁止 C.关闭 禁止 D.关闭 不可以 ( B)68. 运输应专车专人押运;时应采取辐射防护措施。 A. 货物 装卸 B. 放射源 装卸、使用 C 货物 使用 D. 放射源 储存 ( D)69. 地勘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建立、健全本单位 A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B. 岗位责任制 C.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D. 安全生产责任制 ( A)70. 国家实行生产安全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 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A事故责任追究 B.事故追究 C.责任事故追究 D.事故责任奖惩 ( B )71.地勘生产经营单位对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 并制定,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 A.应急预案 重大危险源 应急措施 B.重大危险源 应急预案 应急措施 C.应急措施 重大危险源 应急预案 D.危险源 应急预案 应急措施 ( B )72. 调查应观察调查点周围稳固等情况。露天泉水源调查,调查人员 应确认周围是否是或泥泞地。 A水点 水体 B水点 沼泽地 C.矿坑水点 水体 D. 矿坑水点 沼泽地 ( A )73.陡峭险峻河岸及容易发生地质滑坡、山崩和塌方的倾斜观测,应采 取防护措施。夜间,应观测员佩戴个人照明器具,并应掌握安全信号 含义和发出方法。 A河岸 动态观测 B. 山上 动态观测 C河岸 静态观测 D. 山上 静态观测 ( B )74. 在山地崩塌和滑坡区以及泥石流发生区野外环境地质调查,应制定有 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在高原冻土区野外环境地质调查应避开。在平 原沙漠区野外环境地质调查应有防风、防沙措施或避开。 A夏季 无风季节 B冬季 风沙季节 C冬季 微风季节 D. 夏季 风沙季节 ( A )75. 安装、拆卸钻塔时,起吊塔件使用挑杆的应有足够的。拆卸钻塔 应逐层拆卸。进入机场应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不得 赤脚或穿,塔上作业应系好安全带,禁止穿带钉子或者硬底鞋上塔作 业。 A强度 从上而下 拖鞋 B. 强度 从下而上 硬底鞋 C. 硬度 从上而下 拖鞋 D. 硬度 从下而上 拖鞋 ( A )76.安、拆钻塔应铺设工作台板,塔板台板 应符合要求。 A. 长度、厚度 安全 B. 长度、厚度 使用 C长度、硬度 安全 D. 长度、硬度 使用 ( B )77. 起、放钻架,钻架外边缘与输电线路边缘之间的安全距离,应该符合下 列安全距离的规定。电压小于 1kv,钻架与输电线路边缘之间的最小 安全距离为; 电压在 1kv 至 10kv 之间, 钻架与输电线路边缘之间的 最小安全距离为。 A.最大 4m 6m B. 最小 4m 6m C.最大 5m 6m D. 最小 5m 6m ( D )78.各种防护设施、安全装置应当齐全完好,外露的部位应设置可靠的 防护罩或者防护栏杆。设备应安装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地方。 A.转动 机械 B.静止 机械 C.静止 电气 D. 转动 电气 ( C )79.机动车搬运设备时,应有专人指挥;人工装卸时,有足够强度的跳板; 用吊车或起吊时,钢丝绳、绳卡、挂钩及吊架腿应牢固。 多人抬动 设备时,应有专人,相互配合。 A.绳索 看管 B.绳索 指挥 C.葫芦 指挥 D.葫芦 看管 ( B)80. 钢丝绳应定期。变形、磨损、断丝钢丝绳应按起重机械用钢丝绳 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 59721986)的规定。升降机,应平稳操作。 严禁升降过程中用手触摸钢丝绳。 A.保养 报废 B.检查 报废 C. 检查 使用 D.保养 使用 ( B)81. 钻具处于状态时,禁止用手探摸悬吊钻具内的岩心或探视管内岩心。 发生跑钻时,禁止抢插垫叉或强行抓抱。 A.悬吊 钻杆 B.悬吊或倾斜 钻杆 C. 倾斜 钻具 D.悬吊或倾斜 钻具 ( A)82. 钻进时, 用手扶持高压胶管或水龙头。修配高压胶管或水龙头应 。调整回转器、转盘时应停机检查,并将变速手把放在位置。 A. 禁止 停机 空挡 B. 禁止 开机 空挡 C可以 停机 低挡 D. 可以 开机 低挡 ( D)83. 、扫脱落岩心、扫孔或遇溶洞、地层钻进时,应由机(班)长 或熟练技工操作。 A. 开孔 坚硬 B. 扩孔 较硬 C. 开孔 松散复杂 D. 扩孔 松散复杂 ( C)84. 处理孔内事故时,应由机(班)长或熟练技工操作,并设专人指挥;除直 接操作人员外,其他人员应。 使用升降机、千斤顶或吊锤起 拔孔内事故钻具。 A观看 可以同时 B观看 禁止同时 C撤离 禁止同时 D撤离 可以同时 ( A)85. 人工反钻具,扳杆回转范围内严禁站人;使用链钳、管钳工具反事 故钻具。反转钻机反钻具应采用。 A禁止 低速慢转 B. 应该 低速慢转 C. 禁止 高速运转 D. 应该 高速运转 ( A)86. 钻塔座式天车应设安全挡板;吊式天车应安装。钻机水龙头高压 胶管,应设、防坠安全装置和。 A保险绳 防缠绕 导向绳 B.导向绳 防缠绕 保险绳 C. 保险绳 防漏水 导向绳 D.导向绳 防漏水 保险绳 ( D)87. 钻塔工作台,应安装可靠防护栏杆。防护栏杆高度应大于,木质踏 板厚度应大于 50mm 或采用钢板。 A1.2m 普通 B1.5m 普通 C1.5m 防滑 D1.2m 防 滑 ( C)88. 工作台平衡重锤应安装在钻塔,与地面之间距离应大于。 活 动工作台每次准乘。 A内 1.5m 一人 B外 1.5m 二 人 C外 2.5m 一人 D. 外 2.5m 二人 ( C)89. 乘工作台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