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教学设计_第1页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_第2页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_第3页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_第4页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小学语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人教课标实验版)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红楼小学 李小峰 教材分析: 怀念母亲是人教课标实验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祖国在我 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季羡林先生所写。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 对两位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 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眷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能抓住“频来入梦”一个词语展开对课文的学习。 2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 爱慕。 二、过程与方法 1. 利用字理识记会意字“频” ,并理解其意思,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掌 握借助重点词语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 2. 借助课外资料以及反复引读的方法,创设情境,在音乐的渲染下与作者 情感产生共鸣,在读中感悟母亲对季老的爱,进而体会季老对母亲的爱。 3. 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子,进行默读、朗读等训练,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 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读、轮读等方法,唤起学生对父母的尊重, 。 2.利用音频、课外补白材料,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 情。 学习者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语文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素养,比如:他们可以很好地 去读一篇以前没有学习过的课文,并且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对于语文学习有一 定的兴趣。而且,因为学生即将进入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因此课堂上的注意 力比较集中。但是,因为学生对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悔以及对祖国母亲的爱感悟 不够,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多方面调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生之中,进一步与 文本、作者展开对话,从而把握课文的情感,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1.作者对两位母亲所怀着的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2.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深刻体会。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方式,了解有关自然灾害的概况。并能选取 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做较为深入的资料搜集。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谈话 导入 1、猜猜他是谁? 2、简介季羡林。 3、提起季羡林,我们看到 的更多的是他头上的光环,然 而,他的内心深处却有一种挥 之不去的情愫,这节课,就让 我们走进他,了解他。 (板书课 题:怀念母亲)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 示自主地猜猜他是谁,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这样设计,让 学生在轻松、愉悦 的心情下了解季羡 林的生平,萌生对 季老的崇敬之情。 二、整体 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 想一想:母亲指的是谁?作者 对母亲怀着怎样的情感? 学生默读课文,自 主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 这样设计,既 可以提高学生默读 的速度,促使学生 养成边读边思考的 习惯之外,还可以 很快地使学生对课 文的整体内容有所 把握。 三、品读 课文。 (一)抓课文主线。 师:母亲去世后,季老一 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直到许 多年后,母亲还常常出现在梦 中;留学德国,故国母亲的一 草一木也会浮上心头。请从课 文中勾出描写这个意思的几句 话。 1、会读书的同学,可以把 一段话读成一个词。 (频来入梦) 2、板书并指导书写“频” 。 3、会读书的同学,又可以 把一个词读成一句话。 (二)品读思母之情 1、利用课文中的留白,联 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 11 月 18 日的日记,了解触景生情的 写作方法。 2、利用资料补白,体会季 母对季老的爱,从而感受季老 对母亲的爱。 师引读:“我曾暗暗下定 了决心,立下誓愿,一旦大学 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 养母亲。然而没等到我大学毕 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永 远远地走了。 ”女生齐读; 师再引读:“当我赶回家 中,看到母亲的棺材,看到那 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 在棺材上。 ”全班齐读。 (三)品读思国之情。 1、自由朗读季老的其余几 篇日记,想一想祖国母亲频来 入梦的原因。 2、默读 11 月 16 日的日记, 完成想象说话: 因为季老想到 ,所以觉得有点凄凉。 因为季老想到 ,仿佛觉得 ,所以觉得 这凄凉是甜蜜的。 3、全班齐读 11 月 16 日的 日记,男生齐读 11 月 20 日的 日记,女生齐读 11 月 28 日的 日记。 (四)抒发情感。 纵情朗读散文寻梦的 开头与结尾,思考交流: 1、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面 影? 2、你从这开头结尾中又感 受到了什么? 3、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找 出描写这种情感的句子,读给 大家听。 4、读课文的开头与结尾,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3、学习第二自然段,利用 音乐渲染,教师引读:“我六 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 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 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 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 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 十多岁。 ”一生接读; 师引读:“我曾暗暗下定 了决心,立下誓愿,一旦大学 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 养母亲。然而没等到我大学毕 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永 远远地走了。 ”女生齐读; 师再引读:“当我赶回家 中,看到母亲的棺材,看到那 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 在棺材上。 ”全班齐读。 (三)品读思国之情。 1、自由朗读季老的其余几 篇日记,想一想祖国母亲频来 入梦的原因。 2、默读 11 月 16 日的日记, 完成想象说话: 因为季老想到 ,所以觉得有点凄凉。 因为季老想到 ,仿佛觉得 ,所以觉得 这凄凉是甜蜜的。 3、全班齐读 11 月 16 日的 日记,男生齐读 11 月 20 日的 日记,女生齐读 11 月 28 日的 日记。 (四)抒发情感。 纵情朗读散文寻梦的 开头与结尾,思考交流: 1、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面 影? 2、你从这开头结尾中又感 受到了什么? 3、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找 出描写这种情感的句子,读给 大家听。 4、读课文的开头与结尾,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学生自主探究,想 一想哪句话体现了这个 意思。并请个别同学汇 报交流。从而季老对两 位母亲的爱。 学生自由朗读日记,并 思考日记所用的写作方 法。 一个学生朗读补白资料, 全体学生从中体会季老 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体 会浓浓的赤子之心。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是本课教学中的一 个难点。除了充分发挥 朗读的作用,通过分读, 自读等方式,使学生置 身文本情景,感受语言 文字背后作者深沉的情 感因素,也是攻克难点 的一条捷径。 课件出示寻梦 的开头与结尾。 在读中进一步感受 作者对两位母亲的崇高 敬意,揣摩文章的表达 顺序。 抓住主线进行教学, 潜移默化地教会学 生掌握将文章读薄、 读厚的方法,在读 的过程中不断与文 本展开对话,与作 者展开对话,为后 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3、学习第二自然段,利用 音乐渲染,教师引读:“我六 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 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 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 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 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 十多岁。 ”一生接读; 师引读:“我曾暗暗下定 了决心,立下誓愿,一旦大学 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 养母亲。然而没等到我大学毕 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永 远远地走了。 ”女生齐读; 师再引读:“当我赶回家 中,看到母亲的棺材,看到那 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 在棺材上。 ”全班齐读。 (三)品读思国之情。 1、自由朗读季老的其余几 篇日记,想一想祖国母亲频来 入梦的原因。 2、默读 11 月 16 日的日记, 完成想象说话: 因为季老想到 ,所以觉得有点凄凉。 因为季老想到 ,仿佛觉得 ,所以觉得 这凄凉是甜蜜的。 3、全班齐读 11 月 16 日的 日记,男生齐读 11 月 20 日的 日记,女生齐读 11 月 28 日的 日记。 (四)抒发情感。 纵情朗读散文寻梦的 开头与结尾,思考交流: 1、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面 影? 2、你从这开头结尾中又感 受到了什么? 3、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找 出描写这种情感的句子,读给 大家听。 4、读课文的开头与结尾,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一个学生接读:“我痛 哭了几年,食不下咽, 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 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 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 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 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 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 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 止,数十年如一日。 ”老 师引读之后,女生接读 上面的话。再老师的引 读下,全体同学齐读上 面的话。 生自主探究交流,并将 自己的感受与全班同学 分享。 新课标指出,读是 最经常、最重要的 阅读训练,也是理 解课文内容、体会 思想感情、培养语 感的基本途径,因 此,在本段的教学 中,我采用了引读 的方法,让学生入 情入境地读,设身 处地的想,与作者 情感共鸣,体会作 者失母后那无尽的 悔。 体会作者的思 想感情,是本课教 学中的一个难点。 除了充分发挥朗读 的作用,通过分读, 自读等方式,使学 生置身文本情景, 感受语言文字背后 作者深沉的情感因 素,也是攻克难点 的一条捷径。 四、总结、 拓展 1945 年,持续了 6 年的第 二次世界大战终于闭幕,归心 似箭的他头也没回,登上了回 国的吉普,并写下了一首诗 (课件,音乐) 留学德国已十霜,归心日 夜忆旧邦。 无端越境入瑞士,客树回 望成故乡。 生齐读后欣赏我的中国心 。 学生齐读季羡林的诗, 并听歌曲我的中国心 。 将教材内容有 机地与课堂教学进 行整合,并增加了 课外的知识。 五、布置 作业: 1、摘抄感受最深的语句。 2、仿照 11 月 18 日的日记 写一篇日记。 3、搜集有关“祖国在我心 中”的诗歌、散文等,举办一 期展览。 生自选作业。 作业既有对课 文内容的深一层体 会,又有课堂上刚 学到的“触景生情” 写作方法的运用, 同时还有课外资料 的搜集整理任务, 为本单元的综合实 践活动积累了资料。 面向全体学生,与 单元要求一致,并 将课内所得延续到 了课外,实现了 “课内学方法,课 外求发展”的要求。 板书设计: 怀念母亲 生母 祖国 敬意爱慕 频来入梦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感觉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到位: 一、能抓住课文主线进行教学: 本篇课文因为引用了作者的日记、散文等,所以文章内容相对较散,但如 果细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 “频来入梦”是本文的一个关键词,抓住了这个词 语,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因此,我这样引导学生:母亲去世后,季老一想到 母亲就泪流不止,直到许多年后,母亲还常常出现在梦中;留学德国,故国母 亲的一草一木也会浮上心头。请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这个意思的几句话。学生很 快便找到了,然后引导学生将一段话读成一个词,进行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 的意思的训练。同时又让学生将这个词语读成几句话,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掌 握抓主线学习文章的方法以及将文章读薄、读厚的方法。同时, “频”是一个会 意字,也是本课的一个生字,适时地进行了字理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增加了语文教学的厚度。 二、适时地进行了写作方法的指导: 11 月 18 日的日记,是作者在看到房东太太的举动时触景生情,引 起 联 想 , 产 生 了 思 念 母 亲 的 感 情 , 发 出 了 古 今 中 外 的 母 亲 都 是 一 样 的 感 叹 , 教 育 学 生 学 习 这 样 一 种 写 作 方 法 , 为 自 己 的 人 生 积 累 财 富 , 同 时 在 作 业 中 布 置 了 仿 写 , 为 提 高 学 生 的 写 作 能 力 奠 定 了 基 础 。 三、体现了读中感悟、以读促情的课程设计理念: 纵观每一课的教学设计,我们都能看到这样一个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且新课标指出: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 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因此,在细读本文的时候, 我也在力求寻找本文的朗读点。最后,我把目光定格在了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让学生在我的引读下,在音乐的渲染下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的想,与作者 情感共鸣,体会作者失母后那无尽的悔,感受作者的失母之痛,感受语言文字 背后作者深沉的情感因素。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这节课的教学,我感觉在读写结合的训 练上还是有点欠缺,尽管进行了写作方法的指导,也让学生揣摩了作者的表达 方法,但是如果课堂上能让学生动笔写一写,并将好的感悟与大家分享的话, 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一些。 教师个人简介: 省份 陕西 学校 渭南市大荔县红楼小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