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user_论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观_ 论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观学环境与资源的 42494296_第1页
chineseuser_论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观_ 论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观学环境与资源的 42494296_第2页
chineseuser_论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观_ 论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观学环境与资源的 42494296_第3页
chineseuser_论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观_ 论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观学环境与资源的 42494296_第4页
chineseuser_论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观_ 论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观学环境与资源的 4249429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观 学环境与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确定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包括 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媒体 的选用等)、实施教学评价、编写教学计划等一系列的具体工作。 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为教学设计的对象是人,其设计 的主体也是人,而人是最为复杂的、最难以把握的,同时影响教学设 计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因此,教师需要有统揽全局的能力,将教学过 程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设计,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最高宗旨。 一、传统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设计(即备课)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 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 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在传统的课程观中,课程内容 规定着“教什么”,而教学则负责“怎样教”,课程与教学的界线泾 渭分明。课程内容由政府和学者专家制定,教师的职责是踏实而有效 地传递课程内容,是课程的实施者,很少有机会发挥教学自主性,只 能跟在课程计划的后面亦步亦趋,扮演着“执行者”和“传声筒”的 角色。在这种课程观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是在 所难免的,主要表现在: (一)重教材,轻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一个最大的特色是“教教科书”, 教科书是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而且考试主要测试的是教科书上的知识,这导致掌握教科书的程度成 了评价学生的惟一尺度。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主要依据教材与教 参,力图将教科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纳入自己的预想中。随后,教 师的教学过程便成了对“教案”的照本宣科,一堂课基本上是按教师 的预想进行,当教学设计的环节完成后,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 了,至于学生掌握了多少,掌握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要到考试时看学 生“复制”知识的效果如何才知道。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总是缺少 活力,一方面,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教得辛苦;另一方面,由 于学生的生活体验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即书本知识脱离了学生的生 活世界),在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下,他们又不得不学习那些不想学、 不愿意学的知识内容,从这一方面说,学生是学得很苦的,而且凭记 忆学到的一些书本知识不能直接运用于实际,更是增添了教师与学生 的负担。 (二)重结论,轻过程 传统的教学设计特别关注结论的记取,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体 验过程。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教学的结论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 需要获得的结果;教学的过程是指达到教学目标或获得所需要结论而 必须经历的必要程序。传统的教学设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试图走一 条捷径,将前人的知识经验以最高的效率传递给学生,于是,教师习 惯于将知识嚼烂后喂给学生,教师教给学生的是现成的结论、现成的 论证、现成的说明,一切都是现成的,无需学生动手实践就可以将知 识快速地储存于自己的大脑。这种教学设计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 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缺少质疑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这实际上 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与个性的摧残。 二、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观 现代课程观与教学观认为,课程与教学二者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 而是相互作用,有机整合的关系。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美国学者塞 勒(J G Saylor et al)等人做了很好的比喻(有三个,这里只举一 例):“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作为设 计图纸,会对如何施工做出非常具体的计划和详细的说明。这样,教 师便成了工匠,教学的好坏是根据实际施工设计图纸之间的吻合程度, 即达到设计图纸的要求来测量的。”从这里看来,“教什么”在一定 程度上决定着“怎样教”,但教学在课程面前还是能有所作为的,因 为课程的实施依赖于教学,课程实施的程度取决于教学的水准。同时, 新课程也明确提出了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也是课程的开发 者的新观念,另外,教师本身就是一种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 资源的载体,这些优势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是大有作为。 (一)教学设计的系统观 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个生态系统,是教师、学生、教学媒 介以及环境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这四个因素是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犹如一条“食物链”,必须全面地考虑四因 素在系统中的作用,而不能只重视其中一个或两个。因此,教学设计 其实就是对这个生态系统的设计,教师要用系统的观点审视整个教学 过程。由于教学设计要同时考虑到这四个因素,从而导致了教学设计 更趋复杂。教师要从单纯设计教学媒介(主要是教科书)转向多维的 立体设计,将设计的中心转移到人的身上来。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 机组成部分并是相互作用的主体,于是在课程这个“生态系统”中 “充满了意义、理解和交互主体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生 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 能有更多的沟通,在沟通中,教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 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流、 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来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设计系统观的理念中,教学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教师与 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中,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在教学设计时还要关注到“生态系统”中的物的因素,如学习材 料的选择、教学环境的控制等,因为这些客观的因素同样会影响到教 学过程。教师要真正将教学过程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来设计, 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选择解决问 题的最佳方案,以实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二)为学习设计教学 “为学习设计教学”是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提出来的,这也是有效 教学设计的本质所在。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学设计应当引导学生习 得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也就要相应地对教材呈现方式、 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进行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 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无论多完善的教学设计都会 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变化、调整、丰富,都会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生 成和发展出许多新问题、新认识和新成果,因为不仅学生,而且教师 的心态总是随着具体的教学情景发生变化,同时知识经验的积累状况 也在发生变化。如何处理在教学设计未曾预料、也无法预料的“课堂 意外事件”,如果强行按照原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教学,势必压抑学生 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因为学生任何一个思想的火花都可能迸发出创新 的火苗;如果任何一个课堂中生成的东西,教师都要顾及到,势必影 响教学进度,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教师处在一种进退维谷的两难 境地,教师需要更多的教学机智以应对这种局面,正如有的研究者所 说,“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 充分展现的场所。” 教师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独特性精神生活方式和 经验的学生,现代教学设计不能无视、忽视个性的存在。因此,教师 教学是应“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 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部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 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人们无 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就 不成为艺术了。(布卢姆)”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 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认真考虑学生的需求,充分发 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变化 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知识教学与情感态度并重 新课程强调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 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就是要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 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传统教育中,知识的 掌握往往成为评价学生的惟一尺度,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 发展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尺度,不易操作,致使教师、学校以及家长 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重视不够,教师也未将学生这方面的发展纳入 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情感态度价值观隶属于人的内心世界,而人是内 心世界是极其复杂的,是难以揣度的,因而无法通过教师的传授而直 接获得,必须通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身实践才能不断地潜滋暗长。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依托于教材,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 教科书”,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创设适宜的土壤,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结合 起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 课程实施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学评价三个阶段, 教学设计虽然对教学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对教学过程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教师 在教学之前需要进行教学设计,但在教学过程中又不可拘泥于教学设 计,被教学设计束缚了手脚,一切应以学生为重,以教促学,应学生 动而动、应情境变而变,对课堂教学各种变化进行综合把握,及时做 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 歌曲 4020 回复列表:新课程下如何教好语文课 标签: 作者: 海*越 新课程下如何教好语文课 无论接受与否,课程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 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它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 精神,不但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而且使学生在宽 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学习,不断成熟,不断进步。教师要与新课程同 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 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必须掌握新的专 业要求与技能:学会“”,学会创新,学会思考,在课程改革中 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多少固定的模式让教师去借鉴,而要靠 教师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积极而认真地尝试。以下是我 教学中的一点实践和体会,在此和老师们一起交流探讨。 一、引导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现,引导他们去发现 和探究问题。这样远比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东西让他们兴奋得多。比 如在讲端午日这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我事先设计了几个题目: 沈从文其人其事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湘西凤凰的美丽风光 沈从文的作品简介(边城、长河) 确定这几个与课文有关的题目之后,我再给学生提出要求: 个学习小组按不同题目查找资料,每小组推出一位发言人。 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资料,不断分析和互相交流。 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做小组汇总分析,一起确定所需要的信息,准备 在下一次“展示会”上展示。 这几个题目让学生很感兴趣,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的上网收 集资料,有的在图书馆一泡半天,有的跑到书店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 西。在这期间,我并不是对此不闻不问,撒手不管。因为学生在收集 资料的过程中总会遇见各式各样的问题,我会很关注学生的进展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 这样的准备使我看到了学生真我的风采。在展示会上,每个小组拿出 的东西异彩纷呈。有关于沈从文的幻灯片,作家照片、故居图片、生 平介绍等等一应俱全;有介绍沈从文的故乡湘西凤凰的美景图,做成 了精美的形式,秀丽的青山、澄清的碧水、古 朴的吊脚楼、盛装迎新的苗家人,让没去过凤凰的同学们叹为观止; 有关于端午节九种来历和风俗习惯的详细介绍,让大家知道了端午节 除了是为纪念屈原以外,原来还有其他的来历和说法,增长了同学们 的见识;有学生自己做的和自己四处收集的跟端午节有关的风俗饰品。 如布老虎、线粽子等等,色彩艳丽,生动逼真;有对沈从文的另两部 作品边城和长河的详细介绍,以及学生自己对文章的透彻独 到的感悟赏析。 这些生动详实的展示让学生和我眼界大开。学生们笑逐颜开,注意力 十分集中,课堂上不时传出阵阵的惊叹声和热烈的掌声。他们或为湘 西凤凰的美景惊叹声,或为沈从文的求学精神感动,或为一个个精致 可爱的端午节饰品而欢笑,或为边城中美丽而痴情的翠翠而动情。 这节课使学生印象十分深刻,许多学生在当天的日记里记下了他们在 这节课上的美好感受。他们说:“今天的语文课生动有趣。同学们大 显身手,短短的一节语文课我们学到了许多以前课上学不到的知识, 我们真希望以后多上这样的课。” 学生的反映也使我增强了信心,我想: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教师必须 要自觉改变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那种认为教师讲授 越充分、越精细就越好的思想,非改不可;那种认为学生们只是被动 听讲,越安静、越能跟着教师思维走就越好的观念,不变不行。教师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这样师生才能 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教师可以找一些内容丰富,适合探究的文章, 试着设计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学生的兴趣有了,课就好上了。 二、进行小组合作 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我们班有名学生,上课时 我常常并不是按照教师“一对几十”的面对面授课方式,而是将学生 分作六个小组,每组六人。上课时教室里出现的不是教师与学生面对 面的讲授,而是六个学生聚集在一起的学习小组。我以为,在新课程 的实施中,教师必须要由过去的“教师中心”、居高临下,变为以学 生为本,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态”,创设融洽和谐 的学习氛围,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性学习才可能成为现实。 以前学生们不爱学文言文,普遍以为枯燥乏味。在梦溪笔谈的教 学中,针对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我又一次采取了小组学习这种 方式。 课上,学生按最近的座位将六张桌子对在一起,相对而坐,每组指派 一个负责人(主要负责组织讨论和纪律提醒)。主要任务是以小组为 单位,共同讨论学习。首先,我要求学生将本课中包含文言文常用虚 词“之、其、如、为、以”的所有句子找出来,分类整理在笔记本上。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畅所欲言,共同讨论这几个文言虚词在不 同句子的具体含义,共同讨论这篇文章的内容。这种方式使学生耳目 一新,他们兴奋地坐在了一起,针对这几个词和整篇文章的意思热烈 地进行讨论。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都认真而积极,他们没有放掉老师 给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积极地探讨,肯定正确的,改正错误的。在这期间,我所做的,是在 各个小组之间巡回、发现、答疑、解惑。最后时间,明确地有针对性 地解答大家共同提出的疑难问题。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是不错的,每一个学生都在“动”: 动脑(想)、动嘴(说)、动手(整理)。他们快乐地笑着,快乐地 讨论,快乐地记录着他们合作学习的果实。这种方式达到了我以前以 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没有达到的效果,打破了过去那种枯燥沉闷的课 堂气氛,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记、几个学生跟着老师走、大部分 学生无动于衷的文言文授课方式,真正地让学生坐在了一起,发挥了 学生的主动性,做到了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动脑,都发言,都有 收获,都有所得。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居 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一道去寻找真理,与学生们 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实现每个学生的发展。 教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应是引导学生主动参 与的组织者。这里所说的组织者,好比谈话节目的主持人,而不能像 维持纪律、不断施加压力的监工。作为主持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 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 参与的教学环境。研究表明,学生大部分的学习困难来自他们过重的 学习压力。解除这些压力,明显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 开发。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 觉就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学习效率会大 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虽然小组合作这种方式看似效 率不高 学生们进行讨论当然要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花费时间多 ,但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远比老师直接灌输给学生知识 要好得多。 三、实施评价激励 七年级语文课本中出现了诵读课。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七年级阅读中 的第一条就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如 果能够做好这一点,对于他们欣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领悟和感受作品的内涵,培养语感、学好语文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 我在两个方面做了比较细致的工作。 一是示范诵读。或是我在课上给学生们配乐朗诵,或是让一些有朗读 特长的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或是用电教手段给学生播放名家的朗诵 名品。总之,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 人的感情激励学生,使他们跃跃欲试,急于参与,急于体验,急于模 仿,达到了我让学生“想读”的目的。 二是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来激励学生朗读。有朗读还要有听众,如果只 是学生自己在默默地体验还达不到让学生“爱读”的目的。新课程改 变了过去学生成绩单纯由教师评价的模式,改由教师、家长、学生本 人和同学等多方评价。除教师评价外,我还设计了多种多样的诵读评 价方式。比如: 读给家长听。要求学生把一个自己喜爱的作品按正确、流利、有感 情的朗读标准读给家长听,请家长给学生的朗读按每项分的标准打 分。这个做法使许多学生为了取得家长的好评,在课下练了又练,然 后郑重其事地在家中和自己的父母进行交流,不但锻炼了能力,而且 增进了与父母的感情。当学生们得意地拿着上有自己父母极认真的打 分的评价表来向我“炫耀”时,我看到的除了他们自豪的笑容以外, 还有学生对读书的兴趣,还有他们朗读水平的提高。 两人互评。在诵读课上,以前后座的两个学生为单位互评。每人都 有一张评价表,记录的是对方的朗读成绩,评价标准与以前一样,总 分分,读错一字、有停顿或不流利分别扣,严格要求读出语 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感情的丰富饱满。学生两人互读, 读完互评。这样不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学生们都很投入专心。他们 积极地练,热情地读,认真地评。朗读水平不断提高。 以小组为单位比赛。依然是六人小组,每组一个负责人,负责组织 和算分。就像电视台的“歌手大奖赛”一样,每个小组成员都是评委。 每人发一张评分卡,当一个成员朗读完毕,其他同学开始打分并依次 出示所评成绩。负责人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出这 个同学的最后得分,最后评出本组前三名,由老师发给纪念品。这种 评价方式对学生们来说非常新颖,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赛场上 热闹非凡但井然有序。学生们积极参与,许多以前想读而不敢读的学 生声情并茂,朗读得十分出色,“诞生”了许多老师以前没发现的朗 读苗子。爱读的读得更好,不敢读的急于表现,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 果。 用评价来激励学生,能使他们更喜爱朗诵,喜爱文学,品味语言,陶 冶情操,对帮助老师进行诵读课及其他方面的教学也有不小的帮助。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教师来说,是否能够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 成长环境,与教师自身的学识是否渊博同等重要。当然,宽松并非不 要纪律,不要学校管理规则和行为规范。教师要在营造宽松愉悦环境 的同时,让学生成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要让学生参与制定 制度,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使学生产生责任心和使命感, 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教师应如何面对新课改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如火如荼的在我国展开。这对教师而言, 是挑战,也是一次机遇,教师要与时俱进,调整自己的角色,走进新 课改,适应新课改。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 课程改革必然会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巨大的冲击,过去一味由教师 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始裂变,所以就教师而言,如果仍采用老一套 的教学方法,哪怕教材编得再好,也是枯燥无味,台上教师滔滔不绝, 台下学生昏昏欲睡, “穿新鞋,走旧路”,与课程改革所期望的背道 而驰。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观念,运用新的教学方 法,“穿新鞋,走新路”,这样才能适应新世纪新课改的需要,培养 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教师应如何面对新课改呢? 我想首先每一位教师都要明确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是要 教给学生什么?是知识、还是能力?如果不明白这一点,那我们的教 学只能是瞎搞。在“应试教育”下,我们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把课本 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带着知识走近学生”,授人以鱼,所谓“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是也”。学生被动地成为知识的“接受器”,对所 学的知识死记硬背,以求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育的目的是要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与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改以往“带着知识走近学生”的做法, “带领学生走进知识”,也就是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用,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要授人以渔。具体的手段和方法因人、因时、 因地而异,可以采取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研究性学习法等。 其次,面对新课改,教师要把这种教学目的充分贯彻到课堂教学 中。在上每一堂课之前,都要明白“我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上 完每一课之后,问一下自己这堂课这种教学目的有没有达到,如果没 有将如何完善。我想如果我们能长期坚持下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 要达到的目标也就容易实现。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广 阔的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抓住这一机遇,促使 自己的成长! 新课程条件下,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标签: 作者: 海*越 新课程条件下,学生学习兴 趣的激发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是推动学 生积极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就能产 生很大的积极性,就能有强烈的学习需求,就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 成功。下面,我结合二年级的数学教学,谈谈新课程条件下,学生学 习兴趣的如何激发: 一发挥实验教材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基本前提是要把学生从苦不堪言的书山题 海中解放出来。我们学校使用的新教材中取消了许多枯燥、烦琐的练 习,减少了大量多余的重复的练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的畏 难情绪。同时,新教材还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题材丰富多彩, 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趣味和作 用,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容易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比如:教材第三册乘法内容的后面不是设置一大堆的乘法口算 练习,而是别出心裁的设计了许多生动的生活情境,尤其是最后的 节日广场,更是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我先让学 生观察书上的主题图,图上摆放着有规律的花盆,数量相同的气球, 还有一堆堆的行人、一架架的照相机学生理解图意后根据智慧老 人的问话自由发言,提问题,学乘法。全班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 这样的教材学生学起来,不觉得枯燥,乐在其中。 二发挥教师自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 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 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 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 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 师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还应以精深渊博的知识,娴熟 的教学技巧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班的一个学生,一开始就不喜欢学习数学的乘法口决,见到老师 要求他背诵他也不理不采,上课时还经常开玩笑,不听课。针对这一 现象,我采取了以下的措施:在平时,我经常去找他聊天、谈心,跟 他慢慢建立感情,帮他辅导功课,讲一些乘法口决的小窍门给他听, 每周还进行家校联系,当他有了一点进步,我都适时肯定。刚开始时, 他人小不懂事,仍旧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可渐渐的,他也感觉到了老 师对他的偏爱及良苦用心,现在他的学习有了不小的提高,乘法口决 背得还不赖呢!这就是老师的魅力所在! 三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喜新、好奇;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而学习目 的性、自觉性和注意力稳定性差等特点。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 们经常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教学,充分 利用多媒体技术独特的声、光、色、形、动画等效果,突破传统教学 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并按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快慢、动静 之间进行合理的调节。通过生动有趣、学生喜爱的画面刺激学生的多 种感官,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充分调动学生主体主动参与,使学生 在愉快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观察、思维,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统计时,原本数据的收集、整理是一件很枯燥无味 的事,但通过多媒体的处理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去森林里寻找不同的 动物各有多少只(电脑显示)。学生看到真切的画面,听到逼真的动 物叫声,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主动、认 真地学起统计一课。 四巧设活动与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与游戏是课堂教学中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思 维品质,实施因材施教,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最乐于接 受的形式;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学时,教师 应根据学生好玩、好强、好胜等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活 动,如:观察、测量、演示、传口令、邮递员、看谁算得 又对又快、夺红旗比赛、男女对抗赛、找朋友等游戏。 学生在这些游戏、活动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 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在除法内容的教学中,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了 6 个小组,进行比赛。 要求每个小组都来分水果,而且必须公平地分。每个小组都有 12 个水 果,你们可以怎么分呢?有几种分法呢?老师要看看哪个小组的本事 最大!一声令下,每个小组都开始积极的思考,不甘示弱。学习的兴 趣被激起,课堂学习效率非常的高。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让学生感到数学中有意思 、有故事、有成功。只要老师在教学中善用脑筋,多让学生 感受师爱、联系生活、动手操作、化静为动、互相竞赛,相信新一轮 的课程改革的成功将离我们不远了。 谈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标签: 作者: 海*越 谈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没有扎根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之中, 已成为评判素质教育的要义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体现 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实施这个标准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正视学生在思维发展中的“错”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差异,宽容和允许学生犯错误,充分解放学 生的头脑,为各层次学生展示能力、发挥潜能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不能 只满足于学生的思路符合教师的设计要求,更不要对学生不同的或别 出心裁的见解不置可否甚至粗暴否定,只有努力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点拨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重视知识的发现、形成、发展过程,充分展现师生思维,让学生在探 索中实现自我。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的开始,也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 于教师而言要点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于学生而言要尽量地提出问题。 然后师生思维相交融,最终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掌 握科学的思维方法,领悟科学精神,而且能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 创新中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三、鼓励学生思维“碰撞”,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 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往往产生于思维的“碰撞”冲突之中,因此教师在 组织课堂教学时应力求创造一个开放式的、师生平等和谐的、积极研 讨的环境,以利于学生之间的学习合作。为了营造这样的氛围,一方 面要突破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采取“方块式”(小组讨论)、“圆桌 式”(集体讨论)等利于学生讨论的形式;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宽课堂 范围,将课堂延伸到校园、校外,变小课堂为大课堂。此外,还要结 合课文内容,广泛吸纳社会科技、时事政治等各种信息充实课堂,活 化课堂知识,以增强学生思维活动的容量、频度和效率。 四、使学生“一览众山小” 教学中,在学生已把基础知识学到手,变式题也已基本掌握的情况下, 要注意增设一个“攀登”环节,就是让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等,从多 方面踏着原有“基石”创造性地发现新的方法、新的知识,登上新的 “制高点”,产生“一览众山小”的愉悦感。 创造性思维要求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显能,开发其潜能,让学生 在主动发展的基础上都能获得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成功。只有这样, 学生的学习动力才是来自他们的“内驱力”,而不是外部的“推动力” ,课堂教学的效果才会显著提高。 新课程标准倡导师生“新”关系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心灵具有自觉的能动性,教师和学生分别 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意 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这就要求教 学过程中要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活动不再是依据固有模式“灌输”现成知 识,而要应对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需要师生之间相互沟通、 交流,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 新教材为师生发展提供了平台,以此为媒介必须搭建一种新的 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 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师 生人际关系还存在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的诸多因素,这无疑是实施素 质教育的大忌。革新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也是实 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起 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支撑下的师生关系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是人的心灵在与外界客体相互作用 的过程中从内部生成的。人的心灵具有自觉能动性,学习过程是主动 建构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对既有的知 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以获得新的意义、新的理解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不同主体对世 界意义的建构有差异性。要想获得对世界的多种理解、建构出世界的 多种意义,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 交流。建构主义者非常强调“合作学习”,把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 往视为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 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 反思现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师生交往过程的控制者、整个 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宰者,他们总是在尽心训导、竭力传授,呈现出权 威无边、积极有为的态势。而学生成了客体和附庸,成了被牵着鼻子 走的顺从者,或是被强制的逆反者,他们经常体验的是被动、无为、 无助和无奈。人们称这种关系为“操纵依附式”的关系,导致的 后果必然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阻隔乃至对立,教学活动难以高 效顺利进行,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更难以得到培育和发展。根 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必须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 关系,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 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 进取的人生态度。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密切合作 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的社会建构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师生关系 现行教育体制下,教师教学的依据是沿用了几十年的学科教学大 纲。它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大多数学科的 教学大纲还规定了具体的教学顺序及各部分内容所占的课时数,教师 使用教学大纲时,主要关心的是知识点、课时数的变化,及在规定的 时间内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为此,教学过程的主动权 既不在教师,也不在学生。不仅学生没有选择的空间,教师本身对教 学内容也没有选择权,只有被动、忠实地执行教学大纲,学生只能被 动接受。 新课程的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 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 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使用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 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 展。学科教育的本位不在学科而在教育。 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师的活动不再是依据 固有模式“灌输”现成知识,而要应对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 不断推出有创意、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这就需要师生之间互相沟通、 交流,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学生。而且,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 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 这就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 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更体现了课程是教师 和学生共同建构的新理念。 新教材使用中的师生关系 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备大纲和教材,教师不敢也不能超越教材, 教教材上的知识就变成了目的。 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作出明确规定,但没有规定如何实现这些 目标;规定了学习领域,但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达到课程目标 的途径是多样的,体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这样教 师在进行教学时,就会面临如何选择的问题。那么教师根据什么来进 行选择呢?无论选择的依据有多少,不可忽视的一个依据就是学生的 需要。而以往的教学总是给予书本知识以举足轻重的地位,个人知识 和经验则是无足轻重的。应该使人们认识到,书本知识之外,还有另 一类知识,那就是日常生活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对于实践中的人来讲, 才是更为根本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 之间不断沟通、交流,彼此尊重,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材提供了师生发展平台,教教材不是教育 的目的和结果,而是把教材作为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手段。以教材为媒 介搭建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平等相待的情境中, 师生们共同面对的就不仅是知识和教材,而是更为广泛的现实生活。 新学习方式与师生关系 新课程要求确立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等,以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发展。新课程改革顺应世界范围内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潮流,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 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发展个性的理论是素质 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习的自主 性和主动性。改革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及去记忆 教师讲授的固定知识,而不能去自主探究、讨论和发现新知识,自己 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的现状。新课程要求教师重新思考学生,把学生 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待。他们有探求新知的好奇心,有主动探究知识 的愿望,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这些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是作 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所具有的,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 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从而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渠 道,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 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现代 人必备的基本素养 标签: 作者: 海*越 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 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现代 人必备的基本素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提出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实施 方面的具体目标时,强调通过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具备这四种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是“四有” 新人建设现代化社会并求得自身不断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本领。 一般认为,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 件。例如,一位画家所具有的色彩鉴别力、形象记忆力等,都叫能力, 这些能力是保证一位画家顺利完成绘画活动的心理条件。在英语中, 能力通常用两个意义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的词来表示:ability 和 capacity。Ability 指对某项任务或活动的现有成就水平,因而人们已 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就代表了他的能力;而 capacity 指容纳、接受或 保留事务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能力不是指现有的成就,而是指 个体具有的潜能和可能性。我们平时所说的能力同时包含了以上两方 面的含义。 21 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在信息社会中,一方面, 信息资源不断更新,不断扩容;另一方面,冗杂信息也随之增多,日 益泛滥。因此,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 好地驾驭信息、利用信息就显得尤其重要。如何根据现代社会信息量 大,传播速度快,传播工具手段多样化、现代化的特点以及信息变换 的特定过程(信息输入存贮处理输出信息),培养学生搜 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 学校教育要重视组织和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观察各种事物,观察社会、 自然和人,组织和引导学生广泛地经常地接触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直 接获取各种生动具体的信息。同时,要培养学生通过查阅书刊、浏览 各种传媒和上网等,从纸质文本、音像资料和电子文本中获取信息。 在教学实践中已总结出来的浏览式读书法(按照“速读寻找信息点 知识点摘记”的程序进行指导。训练时,首先指导学生在快速阅 读中使用找出标题、中心句、关键段等办法搜集信息要点知识要点, 并简要摘记;而后,在广泛的课外阅读实践中,指导学生运用这种读 书方法,使其成为学生的一种技能)、筛选式读书法(按照“目的 检索浏览精读摘记”的程序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分步检索筛选, 获取所需信息)都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能力的有效方法。为提高学生 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可采用问题式读书法(针对阅读材料从正反两方 面多角度地提出问题,并逐一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解答,从而理解 知识,辨析知识,提高信息判断力)、评价式读书法(针对文章提出 个人的看法和见解,列举优点和缺点,提出改进意见,在对信息的价 值和正误进行评价中提高信息判断力)。为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可指 导学生设立文摘卡,一边读书,一边有目的、有选择、有重点地简要 摘录(重要内容可以详细摘录)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学到的新知 识、发现的新信息、新方法以及自己所需的有关信息。同时,注意指 导学生摘记文章的题目、作者、书刊名称及出版日期等有关信息,以 便今后进一步查阅。还可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分类摘记(比如,先按 语文、数学、史地、生物等方面分成几个大类,每类再分成几个小类, 如语文可分为语言积累、语言知识、文学常识、名言警句等),并进 一步引导学生在分类的基础上对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排序、编码、建 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摘录的信息资料系统化、简明化,便于查阅。 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表征。知识有不同的形式,一种是陈述 性知识,即“是什么”的知识,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另一种是程序 性知识,即“如何做”的知识,如骑马的知识、开车的知识、计算机 数据输入的知识等。获取知识的能力可以理解为人们能够顺利地领会、 理解、掌握、巩固和应用知识的一种能力。其中知识既包括陈述性的 知识又包括程序性的知识。知识的“领会”是获取知识的首要阶段, 一般指了解传输知识媒体的含义,懂得词所标志的事物的情形、性质, 对事物获得间接认识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领会是通过教材的直观与 概括两个环节实现的。这两个环节是领会知识所不可缺少的。知识的 领会影响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对知识的掌握具有决定意义。从广义上 说,凡是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都叫做理解;就狭义说,是指利用已有 的知识去认识新事物,或把某个具体的事物纳入相应的概念和法则中 去。一般所说的知识的理解,主要指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规 律的认识,进而达到理性上的掌握。知识的“掌握”指教育系统中学 生对知识的获得。对于学生来说,知识是前人的认识成果。学生对知 识的掌握就是要把前人的这种认识变成自己的认识,在头脑中建立起 相应的知识结构,从而辨认相应的事物,解决有关的问题。学生掌握 知识是通过一系列的认识活动,对传输来的知识进行加工的过程。这 些加工活动有对所要掌握知识的直观、概括、具体化以及对其进行识 记与保持,这些环节相互渗透,构成一种动态的相互关系,从而实现 知识的掌握。知识的“巩固”指获得知识过程中对所掌握知识的持久 记忆。记忆活动包括识记、保持、再认与重现。在知识的巩固中,识 记与保持占主导地位,知识的保持,需要以识记为前提。识记的知识 必须通过复习才能保持。知识的“应用”指依据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有 关的问题。作为知识掌握阶段之一的知识的应用,是指学生在领会的 基础上,依据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同类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通过 审题、联想和课题的类化三个彼此相联系的智力活动来完成。知识的 领会水平和巩固程度、课题的性质以及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都对知识 的应用有很大影响。通过知识的应用,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到充实和检 验,并且可以进一步系统化,从而向能力转化。 什么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分析是最基本的思维过程,人 认识事物、理解问题或解决问题是从对事物的分析开始的。分析是在 思想上把整体的事物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在思想上分出事物的不同特 征,分为不同的联系和关系。例如,在思想上把植物分成根、茎、叶、 花、果实、种子等不同部分,或把一个人的个性分析为不同的特征等。 人的分析具有不同的水平和层次。知识经验越多,智力水平越高,人 的分析水平也就越高。因为人对问题的分析是在个体的意识和全部知 识经验指导下进行的。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将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理解为问题解决的能力。即人们能够按照一定的目标, 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一定的情景 引起的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综合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的人够抽取出问题的关键特征、问题所包含的关系和联系,灵活运用 已有知识和正确的解决策略,使问题得以顺利地解决。采用什么样的 策略解决问题,是影响问题解决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心理 学家认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通用的策略主要有算法策略(在问题 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 法解决问题。简言之,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 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启发法(人们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 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完 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省时省力。常用的启 发策略有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搜索、爬山法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除了受策略、知识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其它心理因素的影 响。包括:知识的表征方式、思维定势 、功能固着、动机、情绪、人 际关系等。 在心理学中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行为和情感上的交流称为沟通 (communication)。交流与沟通是可以互换的两个概念。教育和心理 学中更多的是使用“沟通”。对沟通的理解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 面进行,狭义的沟通是指以符号、记号为媒介实现社会行为的交互作 用,即人们在互动过程中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将一定的信息传递给另 一个接受信息者;广义的沟通则是人类整个社会互动过程,在这里, 人们不仅交换观念、思想、知识、兴趣、情绪等信息,而且还交换相 互作用的个体的全部社会行动。沟通的方式可以分为语言的沟通和非 语言的沟通两种。沟通包含这样几个基本要素:沟通双方均为主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