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_第1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_第2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_第3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开始,也是引领学生走进科学探究的启蒙教 育,准确把握科学课程标准、理解课程目标和灵活使用课程教材,将对学生今 后的科学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小学科学教学总目标 总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 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 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 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 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 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二、本册教材教学的主要目标(三个核心概念) 1、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 2、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 3、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 三、本册教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一)科学知识 地球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植物,它们一般都有根、茎、叶,会开花、结果、产 生种子。植物会经历生长、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它们的后代。 植物有相同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营养和一定的空间, 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一生的周期。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动物会经历出生、生长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它们的后代。 动物有相同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 物,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生命体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有新陈代谢活动,能适应和 影响环境、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 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物 体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 或材料。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材料的性质决定材料的用途。某些材料可以反复 使用,一些废弃的物品可以用来制造新的产品,但各种材料再利用的程度不同。 材料的加工和使用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需要对消费进行选择。 物质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 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水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它有许多的用途;水和其他液体比较,在颜色、 气味、黏性、流动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空气确实存在于我们的周围,能被我们的感官感知;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有 重量。 (二)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的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 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 2 和表达等。 1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 科学探究活动。观察是植物单元的主要技能。学生将学习用感官进行观察, 用简图进行记录和描述,用韦恩图帮助进行整理概念之间的关系。 2 动物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继续利用画图的方式描述所观察到的动物形态, 继续用维恩图这种工具概括动物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直至找出动物的共同特点。 学生还将获得不少有关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等动物的知识。这些知识将会 丰富学生对这些小动物的直接认识,帮助他们构建起动物、生物的概念和理解 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3在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学生要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材料的特征。 能认识到科学探究是一种多侧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问、实验、搜集整理信 息、进行解释、表达和交流等。 4在水和空气单元,能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对水和空气进行较系统、持续、 细致地比较。能在事实的基础上识别或认知有关水、空气和其它液体的特征。 能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其它方式来描述观察、实验和测量的结果,并且能 用维恩图、对比表格等对观察结果进行的对比分析。 五、本册教材的教学进度 修订后的三年级教材安排了 4 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包含 7 个教学活动,建议 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 1 课时。为了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建议每单元教 学结束开展单元性的评价活动,时间 1 课时。 第 1-4 周:教学第一单元植物 。第 1 课 我看到了什么;第 2 课 校园的树 木;第 3 课 大树和小草;第 4 课 观察水生植物;第 5 课 植物的叶;第 6 课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第 7 课 植物的共同特点;单元回顾、评价。 第 5-8 周:教学第二单元动物 。第 1 课 寻访小动物;第 2 课 蜗牛(一) ; 第 3 课 蜗牛(二) ;第 4 课 蚯蚓;第 5 课 蚂蚁;第 6 课 金鱼;第 7 课 动 物的共同特点;单元回顾、评价。 第 9-12 周:教学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 。第 1 课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第 2 课 谁更硬一些;第 3 课 比较柔韧性;第 4 课 它们吸水吗;第 5 课 材 料在水中的沉浮;第 6 课 砖和陶瓷;第 7 课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单元回顾、 评价。 第 13-16 周:教学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第 1 课 水;第 2 课 水和食用油的 比较;第 3 课 谁流得更快一些;第 4 课 比较水的多少;第 5 课 我们周围的 空气;第 6 课 空气占据空间吗;第 7 课 空气有重量吗;单元回顾、评价。 第 17-18 周:指导学生进行复习与整理,完成科学调查报告;开展学期终结性 评价。 六、本册教材教学重点难点提示及教法建议 1、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从来也没有接触到科学课,或者说没有涉及到专门的自然教学,对 新课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特别是对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 ;学生的自主性 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基本不会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合作研 究学习。 2、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教学的重点是: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 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 3 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教学的难点是: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 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 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在对科学 探究的理解力方面,学生能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说服 力。 3、教法建议 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将带领每个刚开始科学课学习的学生,展开四段不同但 有联系的科学学习旅程。 在植物单元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生活在周围的不同植物进行观察比较,通过 比较陆生植物(大树、小草)和水生植物(金鱼藻、水葫芦)的不同特征,通 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对植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的认识。 在动物单元中,要指导学生通过饲养和观察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认识它 们的生存需要,对动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的认识,并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共 同形成生物的初步概念。 如果说植物和动物展开的是一段生命世界的学习旅程,那么我们周围的材料将 让学生经历物质世界的探究之旅。教师要指导学生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纸、 砖、陶瓷等常见材料在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等方面的异同,认 识到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水和空气单元,将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探究中想办法来 解决、用证据来证明在探究水和空气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最终使学生在事 实的基础上,认识到水和空气在重量、体积、形状、占据空间、流动等方面的 许多特性,并且对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等概念有初步的理解。 在教学本册时,教师要仔细阅读教学参考书;在组织学生开展每个探究活动时 要围绕科学概念进行;在进行演示、观察、实验时,要选择符合教材设计意图 的本地常见的实物进行教学。 4、教具及实验材料准备 水葫芦、金鱼藻、狗尾草、多种植物的叶、放大镜、塑料尺、蜡笔、水槽。 四种小动物蜗牛、蚯蚓、蚂蚁、金鱼,饲养箱(或广口瓶) 、饲养盒、鱼缸、 金鱼藻、放大镜、泡沫塑料、盘子、玻璃杯、菜叶、青瓜、西红柿、面包片。 木条、金属条、塑料条尺、白纸、各种纸制品、滴管、塑料杯、筷子、毛巾、 砖块、陶瓷。 信封或者黑色塑料袋或者其他不透明的袋子、透明塑料袋、密封袋、石头、木 头、树叶、醋、牛奶、塑料杯、玻璃片、蜡光纸、筷子、试管、细木条、玻璃 杯、塑料瓶、水槽、食用油、洗洁精、滴管、吸管、量筒、纸带、胶水、打火 机、吹泡泡器、玻璃瓶、注射器、纸巾、橡皮泥、长木条、细线、皮球、托盘 天平。 5、评价建议 评价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评价就没有教学。在科学 课程中,评价是伴随教学活动发生的, 是教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评价既 要评价结果,也要评价过程。在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已经获得了什么, 又要关注如何促进学生发展。评价应该成为单元整体和每一节课中自然产生的 教学活动,平时的观察非常重要,要及时记录表现突出的学生并给予积极的评 价。每个单元结束时,学生可以完成自我评价和纸笔测验。本册教材的过程性 4 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建议着重考虑以下方面: 教师观察:平时留意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记录一些典型事例,作为对学生的整 体印象。 记录单:搜集整理学生的简图、计划单等,装订成册,便于检查评价。 维恩图:评价学生在学习中运用维恩图这种工具的能力。 材料准备:教师希望学生自己准备一些简单的材料,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