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六 江苏地理、海洋地理、城乡规划专题_第1页
专题十六 江苏地理、海洋地理、城乡规划专题_第2页
专题十六 江苏地理、海洋地理、城乡规划专题_第3页
专题十六 江苏地理、海洋地理、城乡规划专题_第4页
专题十六 江苏地理、海洋地理、城乡规划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六 江苏地理、海洋地理、城乡规划专题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0 小题 30 分) (2014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晨昏圈上有 4 个等分点,若其中位于南半 球的一点(20W) ,地方时正好为 0 时,据此回答 12 题。 1此时北京时间是 ( ) A18:00 B9:20 C9: 04 D18:04 2关于此时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天安门广场旗杆杆影朝向东北 B江苏各地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大 C江苏各地日出地方时早于六点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解析 第 1 题,20W 为 0 时,与北京时间 120E 相差 140 度,时间相差 9 小时 20 分钟,北京时间在东边,时间较早,B 正确。第 2 题,地方时为 0 时的点在南半球且在晨昏线上,表明该地为极昼,太阳直射南半球,此时北 京时间 9:20,天安门广场旗杆杆影朝向西南;此时并不一定是冬至日,江 苏省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所以江苏各地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大,不正确, 江苏各地日出地方时都晚于六点,此时距离冬至日(近日点)较近,地球公转 速度较快,正确。 答案 1.B 2.D (2013江苏省南通如皋一检)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 对照图,回答 34 题。 2 3下列说法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C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 D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更佳 4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 ) 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 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 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 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 解析 第 3 题,考查读图能力。我国南方水资源比北方多很多,人口也比北 方多,耕地比北方少。第 4 题,我国南方水资源总量和北方地区差异大的主 要原因是南方年降水量大,北方少,两地年降水总量差异大。 答案 3.C 4.B (2014南师大附中冲刺卷 )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 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读图回答 56 题。 3 5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 ) A2 级 B3 级 C4 级 D5 级 6根据中心地理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扬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B苏州市是上海都市圈的经济中心 C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D宁波市比德清市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解析 第 5 题,看准图中圈不难看出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等级应该是三级。 第 6 题,要求选择不正确很容易得出苏州市不是上海都市圈的经济中心。 答案 5.B 6.B (2014徐州市高三三检 )读“江苏 1990 年和 2010 年产业结构图”(图甲) 和“19902010 年人均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变化图”(图乙)。回答 78 题。 4 7对比江苏 20 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一产业比重快速下降,农业生产水平降低 B第二产业上升速度超过第三产业 C第三产业比重快速提升 D第三产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8有关江苏城市化,说法正确的是 ( ) A城市化速度一直在加快 B大部分城市出现逆城市化 C2010 年江苏处于城市化的成熟阶段 D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 解析 第 7 题,对比江苏 20 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快速下降, 正确,农业生产水平降低,不正确;第二产业上升速度超过第三产业,不正 确;第二产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正确的是第三产业比重快速提升。第 8 题, 读图可以看出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 答案 7.C 8.D 5 (2014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正卷)下表是江苏省苏北与苏南地区第六次 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读表回答 910 题。 苏北与苏南地区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 苏北地区 苏南地区 徐州 连云 港 淮安 盐城 宿迁 南京 无锡 常州 苏州 市区人口 占总人口 比重(%) 35.59 23.89 54.86 22.25 30.49 89.52 55.59 71.66 51.11 男女性别 比 101.2 0 102.6 7 98.91 101.1 2 101.8 0 107.3 1 107.7 9 104.0 1 104.1 0 人口年增 长率(%) 0.5 6 0.5 7 0.6 6 0.9 0 0.8 9 2.52 2.09 1.79 4.23 9.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苏南地区人口性别比高于苏北地区 B盐城市区人口总数比连云港少 C苏北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负值 D经济越发达年增加人口数越少 10淮安市人口年增长率远低于苏州市,其主要原因是淮安市近年来 ( ) A经济发展比苏州市快 B人口死亡率远比苏州市低 C净迁出人口比苏州多 D女性人口比重比苏州市低 解析 第 9 题,对比苏南和苏北的数据,性别比苏南地区高于苏北地区;盐 城市区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比连云港少,但是不代表总数比连云港少,盐城总 人口数更多;苏北地区人口增长率均为负值,但是人口往苏南迁入多;苏南 地区经济发达,但是人口年增长率大,主要是因为吸纳外来人口。第 10 题, 6 淮安市人口年增长率远低于苏州市,其主要原因是淮安市近年来净迁出人口 比苏州多。 答案 9.A 10.C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 小题 16 分) (2014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高三期中)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 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 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从而实现苏南与苏北的双赢共振。 结合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完成 1112 题。 投资地区 招商门槛 土地价格 平均工资 环保门槛 苏南某市 5 000 万元 100 万元左 右 3 000 元左 右 要求高 苏北某市 1 000 万元 20 万元左右 1 000 元左 右 要求较低 11.苏南地区开始“腾笼换鸟” ,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可能是 ( ) A劳动力需求量大 B生产规模大 C技术含量高 D环境污染较重 12江苏省内部出现的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 A增加就业机会,增强市场活力 B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环境质量 C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D耕地面积减少,土地利用多样化 解析 第 11 题,苏南地区外移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对 污染较严重的产业。第 12 题,苏北地区接受转移,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增 强市场活力,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但是不利于提高环境质量。 答案 11.AD 12.AC (2013江苏无锡市期中 )下表为“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部分) 7 统计表”(摘自江苏改革开放 30 年统计资料简编),读表回答 1314 题。 项目 单位 数值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8 553.69(2000 年) 突破 3 万(2008 年)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456.38(2000 年) 3 922.68(2008 年) 二氧化硫排放量 万吨 137.34(2005 年) 121.80(2007 年) “三废”综合利用 产品产值 亿元 21.87(2000 年) 183.48(2007 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3 595(2000 年) 7 357(2008 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 元 6 800(2000 年) 18 680(2008 年)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 率 % 3.2(2007 年) 3.25(2008 年) 人口出生率 9.08(2000 年) 9.34(2008 年) 人口死亡率 6.52(2000 年) 7.04(2008 年) 人口自然增长率 2.56(2000 年) 2.30(2008 年) 13.江苏经济、社会的变化主要有 ( ) A人口增长转为“高高低”模式 B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发展加快 C城镇人口就业压力逐步缓解 D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 14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江苏对外贸易的积极措施有 ( ) A扩大资源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B积极培育品牌,开拓国际市场 C加大自主创新,提升产品档次 D实施降价销售,切实拉动内需 解析 第 13 题,江苏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人口增长已经是“低低低”模 式,根据图中数据,二氧化硫排放减少,而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大幅增加, 8 表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再对比农民和城镇收入数据,可以得出城 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第 14 题,主要要靠培育品牌,提升产品档次来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对外贸易。 答案 13.BD 14.BC 三、综合题(共 54 分) 15(2014江都中学高三限时练习)(10 分) 海洋地理 下图为南黄海油气勘探示 意图,图甲为公元十一世纪后长江口北岸冲积平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油气勘探钻井平台所在的海底地形类型是_,其特点是 _。(3 分) (2)图甲所示海岸类型为_海岸,具有_的轮廓特征,适宜的 开发利用方式是_。(3 分) A港口建设 B滩涂养殖 C海滨浴场 D海底探险 (3)图甲中 A 点盐度最低出现在 _(季节) 。(1 分) (4)若在沿海石油勘探开发中出现海洋污染,将对当地哪些海洋产业造成直 接影响?(3 分) 解析 第(1)题,海底油气资源分布在大陆架,所以油气勘探开发也在大陆 架,因为这里深度浅,坡度缓。第(2)题,从图例和海岸线可以看出江苏和 上海崇明岛海岸比较平直,属于淤泥质海岸,具有宽度大,坡度小,海岸平 直的特点;适宜滩涂养殖业的发展。港口建设适宜在基岩海岸,海滨浴场在 沙滩海岸。第(3)题,夏季入海淡水量大,淡水稀释使得这时海水的盐度最 低。第(4)题,出现海洋污染对海洋三产业都有影响,即渔业、养殖业;海 9 产品加工业、制盐业(海洋化学工业);旅游业。 答案 (1)大陆架 深度浅,坡度缓 (2)淤泥质 宽度大,坡度小,海岸平直 B (3)夏季 (4)渔业、养殖业;海产品加工业、制盐业(海洋化学工业);旅游业。 16(2014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正卷)(10 分)南京市的旅游景点很多,其中明 孝陵等人文景点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下图是南京市主要景点分布示 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京市的旅游资源多属于_类旅游资源。如果游览南京文化古迹, 出游前可以通过新闻媒介、_、_等途径收集相关旅游信息。 (3 分) (2)观赏中山陵等景点的最佳方式是( )(2 分) 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 B适当距离仰视 C在较高位置俯视 D把握观赏时机 (3)南京市发展旅游业有哪些优势条件?(3 分) (4)现在,中山陵等部分景点已免费对公众开放,并且计划未来会有更多的 景点免费开放。这种举措会对南京市产生哪些主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分) 经济方面:_; 10 社会方面:_。 解析 第(1)题,南京市的旅游资源多属于人文类旅游资源。收集相关旅游 信息还可以通过网络 旅行社(或导游手册、亲朋好友等)。第(2)题,观赏中 山陵等景点的最佳方式是适当距离仰视。第(3)题,南京市发展旅游业的优 势条件有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种类多、品质高;南京经济发达,对旅游资源 的保护和挖掘充分;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旅游需求人口多;交通便利。 第(4)题,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回答。吸引更多游客,带动相关产业 发展;延长游客在南京的停留时间,增加当地收入。还景于民,提高居民的 休闲质量 答案 (1)人文 网络 旅行社(或导游手册、亲朋好友等) (2)B (3)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种类多、品质高;南京经济发达,对旅游资源的保 护和挖掘充分;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旅游需求人口多;交通便利。(任 答 3 点即可) (4)吸引更多游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延长游客在南京的停留时间,增加 当地收入 还景于民,提高居民的休闲质量 17(2014南京市第二次调研测试)(10 分)【海洋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部沿海部分省区图。 11 材料二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它是由太 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 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当淡水河流量不足,海 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 (1)完成下表:(4 分) 省份 主要海岸类型 开发利用方式 江苏省 _ _ 浙江省 _ _ (2)P 海域盐度最低值出现在_月,原因是_ 。(2 分) (3)咸潮一般发生于_季节。珠江口与长江口相比,_更易发 生咸潮。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减少咸潮发生的措施。(4 分) 解析 第(1)题,江苏省主要海岸类型为淤泥质海岸;开发利用方式:滩涂 养殖、生态旅游、晒盐等 浙江省主要海岸类型为基岩海岸;开发利用方式: 港口建设、生态旅游等。第(2)题,长江流域夏季降水量大,大量淡水汇入 使 P 海域盐度年内最低。第(3)题,咸潮一般发生于冬季。此时流域降水量 少,入海淡水少,容易发生咸潮。珠江口比长江口更容易发生。减少咸潮发 生的措施有节约用水;采取调水以淡压咸;建立预警机制;加强管理等。 答案 (1)淤泥质海岸 滩涂养殖、生态旅游、晒盐 基岩海岸 港口建设、生态旅游 (2)夏季 长江流域夏季降水量大(如果写降水量大可以给分),故河流径流量 也最大(或长江流域夏季降水量大,大量淡水汇入) (3)冬 珠江口 节约用水;采取调水以淡压咸(或跨流域调水,或修建水库。 );建立预警机制;加强管理(或合理分配水资源) 18(2014南京市高三二模)(14 分)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与江苏省自 1979 年缔 结友好关系,长期在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合作。根据以下材料,完成问 题。 材料一 维多利亚州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北部以墨累河、西部以经线 和其他州分界,植被覆盖率高达 30%,素有“花园之州”的美称,面积约占 全国 3%,而人口却占全国 1/4 以上,首府为墨尔本。 材料二 澳大利亚(下图) 及维多利亚州的位置和相关信息。 12 材料三 江苏和维多利亚州相关统计资料。 江苏省 维多利亚州 面积( 万平方千米) 10.26 23.76 人口数量(万) 7 939 580 近几年人口年增长率 0.25% 1. 53% 年降水量总量(mm) 1 000 660 一二三产业的比重 64945 3 2968 万元生产总值(GDP) 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约 0.6 约 0.24 (1)维多利亚州人口密度为澳大利亚最高,主要原因为_。近年来该 州人口年增长率高的原因是_。(4 分) (2)与维多利亚州相比,简述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劣势条件。(4 分) (3)维多利亚州境内的墨累河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方向为 _、_。(2 分) (4)目前与维多利亚州相比,江苏省单位产值能耗较高,请你为江苏省降低 单位产值能耗提出一些建议。(4 分) 解析 第(1)题,州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气候适宜);有河流流经,水 资源较丰富,工农业发达,经济水平高;矿产资源丰富。所以人口密度为澳 大利亚最高。近年来该州人口年增长率高的原因是人口迁入,接纳移民多。 第(2)题,江苏省经济发展优势条件: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水资源 丰富;劣势条件:土地资源贫乏(人多地少);矿产资源和能源短缺;科技水 平较低。第(3)题,灌溉(或供水) 水能。第(4)题,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可以实施 的措施有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3 更新设备,改进工艺;优化能源结构;发展集约型经济;采用科学的管理手 段等。 答案 (1)州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气候适宜);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 丰富(水源丰富) ,工农业发达,经济水平高;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的开采和利 用) 人口迁入( 接纳移民) (2)优势条件: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 ;水资源丰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