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四大高频考点例析_第1页
高考四大高频考点例析_第2页
高考四大高频考点例析_第3页
高考四大高频考点例析_第4页
高考四大高频考点例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四大高频考点例析 考点一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考点二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考点三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考点四 题型 返回 返回 考点一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内容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推断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点有: (1)原子结构与各微粒间的关系,同位素、核素的概念及性质。 (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3)物质所含化学键类型的判断及化合物类型的判断。 (4)依据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进行元素推断及性质推断。 该考点内容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紧密联系,规律性强,命题空间广阔,题型灵活多变,预计今后的高考将会稳中有变,仍为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利用元素周期律进行定性分析及推断。 返回 题型特点 同位素、核素的考查往往以新发现的核素、新物质为载体,结合最新发生的重大国际、国内事件进行命题,同时会兼顾考查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或原子结构的知识,这类题目一般起点较高,但落点很低,属于基础类题目,解题的关键在于看清题意,区分概念。 返回 例证 1 (2012上海高考改编 )2009年自然杂志报道了我国科学家通过测量 60京人 ”年龄的研究结果,这种测量方法叫 “铝铍测年法 ”。关于 10 ( ) A是同一种原子 B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二者互为同位素 返回 解析 10有相同的质子数,中子数分别为 者互为同位素,二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 回 解题方略 (1)核素可用 X(来表示,一种核素就是一种原子。 (2)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关系:质量数 (A)质子数 (Z)中子数 (N)。 (3)同位素是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的相互称谓,不指具体原子, 不能说 (4)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所以核素的种类比元素的种类多。 返回 (5)明确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区别: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分异构体 含义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同一元素不同单质 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 对象 原子 单质 化合物 返回 针对训练 59 2U 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2 3 59 2U 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所关注。下列有关2 3 59 2U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59 2U 原子核中含有 92 个中子 59 2U 原子核外有 143 个电子 59 2U 与2 3 89 2U 互为同位素 9 2U 与2 3 89 2U 互为同素异形体 解析: 含中子数 235 92 143 ,核外电子数质子数92, 2 3 5 U 与 238 U 互为同位素而不是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 C 返回 2 (2010山东高考 )168 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68B 168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 168D标准状况下, 16 18 氧原子 返回 解析: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同位素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168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所以两者的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 168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所以化学变化不能实现 168选项错误。标准状况下, 16 18所含氧原子均为 0.1 答案: D 返回 题型特点 元素周期表中存在同主族与同周期两种递变规律,对这些规律的应用构成了这部分内容的题型,主要包括: (1)元素位置、元素种类、元素原子或离子结构、性质的推断。 (2)元素原子、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3)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返回 (4)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比较。 (5)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碱性强弱的比较。 解题时一般先依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然后再利用元素周期律进行判断。 返回 例证 2 (2012北京高考 )已知 3335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 lP B热稳定性: 还原性: D酸性: 23解析 原子半径: 稳定性:质氧化性: 阴离子的还原性: , 性:33 答案 C 返回 解题方略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 “二性 ” (1)氧化性和还原性: 同周期从左到右,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至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如: 2。 同主族相同价态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如: K 。 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还原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从上至下金属还原性逐渐增强。如: gH)2H)3;酸性: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含氧酸,一般是形成该酸的中心元素的价态越高,酸性越强。如: 2 返回 针对练习 3 双选题 (2012广东高考 )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 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返回 A原子半径: Z Y 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R W C D 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返回 解析: 由图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及原子序数由左到右依次增大等信息,可以判断 , a, l, , l。原子半径为 O, 元素,则 2S, 2a、 l(, H)3为两性氢氧化物,能与 答案: 回 题型特点 以新型物质的分子结构为载体,考查化学键的知识,是目前高考命题的一种形式。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的判断。 (2)化合物类型的判断。 (3)电子式的书写及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的过程。 (4)10电子、 18电子等微粒的判断。 返回 例证 3 (2010海南高考 )短周期元素 X、 Y、 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20,且 与 Z 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 A B D 回 解析 与 Z 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且 Y、 者原子序数之和小于 20,可推知 元素, 而推出 元素, 2 答案 B 返回 解题方略 (1)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还有共价键。简单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如 杂离子 (原子团 )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如 ( (2)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一定没有离子键。这是因为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没有带电荷的阴、阳离子,如 (3)在非金属单质中 (除稀有气体分子外 )只有共价键,如 返回 (4) 构成稀有气体的分子为单原子分子,单原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 (5)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也可以形成离子键,如 的 与 (6) 若 10 电子的微粒间存在如下反应: 则该反应一定为: = = 返回 针对训练 4 (2012江苏高考 )双选题 短周期元素 X、 Y、 Z、 子序数依次增大, 倍, 个电子, 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元素 的强 B元素 的弱 C化合物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返回 解析: 根据 倍可推出 ; 个电子且原子序数比 g; i, 同一主族且原子序数比 。 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正确; 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 答案: 回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在化合物 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返回 解析: 离子键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既存在静电引力,也存在静电斥力, 有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原子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 l 都是阴离子,阴离子间不存在离子键,离子键存在于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 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 D 返回 题型特点 依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元素单质化合物的性质对元素进行推断。一般是给出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间的关系,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等信息。题目往往限定为短周期元素或前 20号元素,从而缩小了推断的范围。然后根据同一主族,同一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推断元素的性质。 返回 例证 4 (2012福建高考 )短周期元素 R、 T、 Q、 其中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R Q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Q W C原子半径: T Q R D含 . 返回 解析 根据题意,推出 元素, 元素。非金属性 N 热稳定性 2子半径 N, 答案 D 返回 解题方略 (1)推测元素及其单质或化合物所具有的性质首先要推断出该元素,然后根据元素周期律等进行下一步推断,其基本思路如下: 返回 (2)元素推断一般考查的范围: 第一周期: H。 第二周期: C、 N、 O、 F。 第三周期: P、 S、 第四周期: K、 返回 针对练习 6 (2012新课标全国卷 )短周期元素 W、 X、 Y、 数依次增大,其中 、 Y、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 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返回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 WXYZ B W、 X、 Y、 0 C 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 合物 D由 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 组成的 化合物的沸点 返回 解析: 首先推断出 W、 X、 Y、 、 C、 、 项 A, 或 误;选项 B,四种元素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 4 5 8 18或 1 4 6 8 19,错误;选项 C, 可形成化合物 中含有 H与 2中含有 N确;选项 D, 可组成很多固态烃类化合物,其沸点都高于 误。 答案: C 返回 7 (2011新课标全国卷 )短周期元素 W、 X、 的原子序 数依次增大,元素 倍,元素 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元素 W、 原子均满足 8电子的稳定 结构 B元素 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C元素 气生成 D元素 形成共价化合物 返回 解析: 短周期元素 倍,则 ,故 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3,且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 3倍,故 子序数小于 6,且是制备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则 i。 最外层只有 2个电子, 与 1时可形成 强酸强碱都能反应放出氢气,形成 答案: A 返回 考点二 化学反应与能量 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热能、电能以及控制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是高考的必考知识。命题常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点体现在以下四点: (1)常见的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及物质具有能量高低的判断。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3)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及影响因素。 (4)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返回 题型特点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来源于反应过程中物质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时的能量变化。在高考中常以能量变化的原因、物质具有能量的高低与稳定性的关系、常见的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点进行考查,有时还与环境污染问题相联系。 返回 例证 1 (2012大纲全国卷 )反应 A BC(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分两步进行: A B X(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X 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 返回 解析 因总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 为吸热反应,反应 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 放出的热量比反应 吸收的热量多。选项 A,图中反应 为放热反应,反应 为吸热反应,且总反应为吸热反应,错;选项 B,图中反应 和反应 均为吸热反应,错;选项 C,图中反应 和反应 均为放热反应,错。 答案 D 返回 解题方略 (1)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过程中会放出能量,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这两种能量的相对大小。 (2)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为放热反应;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为吸热反应。 (3)物质稳定性与能量的关系: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越高,该物质越不稳定;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越低,该物质越稳定。 返回 针对训练 1 (2010山东高考,有改动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 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物质具有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D同温同压下, H2(g) g)=2g)在光照和点燃 条件下的能量的变化不同 返回 解析: 吸热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放热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小于反应物总能量, 学反应速率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没有关系, 质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一反应能量的变化相同, 答案: C 返回 2 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 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 会产生新的物质 C 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 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解析: 化学变化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并伴随能量变化,但物质状态不一定发生变化,如: N 2 ( g) 3H 2 ( g)高温、高压催化剂2N H 3 ( g) ,故选 C 。 答案: C 返回 题型特点 这类题目常以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新型电源为背景,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目角度新颖,灵活多变。解答这类题目除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外,还要联系氧化还原知识,用来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书写电极反应式以及利用电子守恒规律解答相关的计算问题。 返回 例证 2 (2012海南高考 , 节选 )新型高效的甲烷燃料电池采用铂为电极材料,两电极上分别通入 2 ,电解质为 甲烷燃料电池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分别为 _、 _; 返回 解析 通入甲烷的一极为负极,通入 O 2 的一极为正极。在碱性条件下总反应式为: 2O 2 2= = 3 3H 2 O 其中正极反应式为: 2H 2 O O 2 4e= =4O H 由 2 可得负极反应式为: 10 8e= = 3 7H 2 O 答案 O 2 2H 2 O 4e = =4O H 10 8e = = C O 2 3 7H 2 O 返回 解题方略 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直接书写: 在判断出电极发生反应的物质或离子后,再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结合得失电子数即可写出电极反应式。注意,若是正、负极得失电子后的粒子能与电解质溶液继续反应,则应写总的反应方程式。 返回 (2)按要求书写: 若给出两电极方程式,只要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将两极反应加和,即得总反应方程式。 若给出某一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则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用总反应方程式减去某一电极反应式,即得另一电极反应式。 若根据给出的总反应方程式来分析两电极反应,只需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结合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元素化合价升高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元素化合价降低 ),即可作出分析。 返回 针对训练 3 (2011福建高考 )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 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 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 C放电时 向正极移动 D总反应为: 22=2返回 解析: 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22e 2=2极反应式为 2H 2e =总反应式为: 2=2要构成闭合电路, 应向负极移动, 答案: C 返回 4 (2012天津高考 , 节选 )熔融状态下, 组成可充电电池 (装置示意图如图 ),反应原理为: 2e 2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_ _; 充电时, _ _(写物质名称 )电极接电源的负极; 该电池的电解质为 _。 返回 解析: 由题给总反应知,放电时正极上是 2e =电时,原电池的负极钠接电源的负极。该电池中电极材料为熔融 以电解质是 答案: 2e = 回 题型特点 化学反应速率是高考的必考内容,选择题重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简单计算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同时高考中也会出现此部分内容的图像或图表。对于这类题目要善于对比,寻找各组数据中的不同之处和数据变化的规律。按公式计算反应速率时要注意溶液的体积并不一定是 1 L, 返回 例证 3 ( 2012 上海高考 , 节选 ) 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 3l 4 ( g) 2N 2 ( g) 6H 2 ( g)高温 N 4 ( s) 12 g) 若反应容器为 2 L,3 m 达到平衡,测得固体的质量增加了 g ,则 H 2 的平均反应速率 _ m (L m 。 解析 反应生成 N 4 g/m m 即消耗 H 2 的物质的量为 m 6 m v (H 2 ) m 3 m m L m 。 答案 回 解题方略 (1)同一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 (2)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时应转换成同一物质来表示,然后再进行比较,也可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大小。 返回 (3)在判断反应速率大小时应遵循: 先看内因。 内因相同时,再看外界因素 (温度、压强、浓度、催化剂等 )。 (4)通过实验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要求只改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个条件 (其他条件相同 ),看其对速率的影响,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返回 针对训练 5 (2010福建高考 )化合物 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计 算反应 4 8 6 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 ) 返回 A L B L C L D L 解析: 4 8m 化合物 Bi l 浓度变化为 c 10m ,则 v ( Bi li r u b i n ) 10 m 4 m m L m ;根据图示,每隔4 m 合物 B il i n 的浓度减小一半,则 16 m 化合物Bi li r u b 浓度为 8 m 浓度的 1/4 ,故 16 m 其浓度为 10 m 1/4 m , B 项正确。 答案: B 返回 6 ( 2012 广东高考节选 ) 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某兴趣小组用 m L 液、 淀粉溶液、 m L m 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 8 2I= =2 S 4 慢 ) 23= =2I 6( 快 ) 返回 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序号 体积 V/2水 粉溶液 x 回 表中 _由是 _。 解析: 对照实验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需保证其他条件完全一致,故应加水 2.0 保证溶液的体积相同,其他物质浓度相同。 答案: 证溶液总体积相同,仅改变 返回 考点三 常见有机化合物 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基本营养物质是有机化学知识基础,因此成为每年高考 卷的必考内容,但该部分内容在高考中题量较小,难度也不大的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主要考点体现在以下几点: (1)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基本营养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2)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简单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数目判断。 (4)简单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构型。 返回 题型特点 以甲烷、乙烯、苯、乙酸、乙醇、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为依据,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常见有机化合物知识的掌握程度。解题时应抓住有机 化合 物的特征反应,如烷烃的取代,烯烃的加成,多糖、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等。还应掌握有机物所含有的官能团及其性质,和碳碳双键能加成, 返回 例证 1 (2012山东高考 )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 B甲烷和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 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 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返回 解析 油脂中的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中含有双键,能使酸性 项 烷和氯气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而乙烯和 项 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选项 醇、乙酸中的官能团分别为羟基、羧基,选项 答案 C 返回 解题方略 常见有机 化合 物的典型化学性质 有机物 典型性质 主要产物 (或现象 ) 甲烷 取代反应 (与 各种氯代甲烷 乙烯 加成反应 (与溴水 ) 化反应 酸性 苯 取代反应 (溴或 加成反应 (与 返回 有机物 典型性质 主要产物 (或现象 ) 乙醇 与 化氧化 酸 酸性 (与 产生 化反应 (与 萄糖 银镜反应 出现光亮的银镜 新制 H)2悬浊液 砖红色沉淀 淀粉、纤维素 (蔗糖 ) 水解反应 葡萄糖 油脂 水解反应 甘油和高级脂肪 酸 (或盐 ) 蛋白质 水解反应 氨基酸 返回 针对训练 1 (2011山东高考 )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 误的是 ( )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 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 水解 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 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 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返回 解析: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 B 返回 2 (2010山东高考,有改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C葡萄糖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 沉淀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 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 返回 解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意在考查考生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苯萃取了溴水中的溴, 粉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油脂碱性水解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蛋白质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 确。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也属于取代反应, 答案: A 返回 题型特点 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内容主要以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为主。判断的方法主要依据有机物分子中共价键的变化,同时也要考虑发生反应的条件。 返回 例证 2 ( 201 1 新课标全国卷 ) 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 = =C 浓硫酸 = H 浓硫酸 浓硫酸A B C D 返回 解析 中发生的是酯化反应, 中为苯分子中的为取代反应。 答案 B 返回 解题方略 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 (1)取代反应: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如甲烷的卤代、苯的硝化、苯的溴代、酸与醇的酯化、酯的水解等。 (2)加成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不饱和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成新物质的反应。如乙烯与 返回 (3)氧化反应: 有机物加氧或去氢的反应。如: 乙醇被氧化成乙醛; 有机物的燃烧; 乙烯使酸性 (4)酯化反应 (属于取代反应 ): 醇跟酸相互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如乙醇与乙酸生成乙酸乙酯和水的反应。 (5)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变性。 返回 针对训练 3 (2012四川高考,有改动 )分子结构简式为 发生反应的类型有 _。 (填写字母编号 ) A取代反应 B中和反应 C氧化反应 D加成反应 解析: 从结构简式可以看出,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中和反应 (羧基的性质 ),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 (碳碳双键的性质 )。 答案: 回 题型特点 同分异构体几乎贯穿了整个有机化学。它可以选择题形式,也可以填空题形式出现,解答这类题目要抓住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和规律,以及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的方法技巧来进行。在必考题中此类题目的难度一般较小。 返回 例证 3 (2012海南高考,有改动 )分子式为 可能的结构有 (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解析 按照题目要求结构简式为 ,其同分异构体的种数与丁烷的一氯代物的种数相同,有 、 、 、 ,共 4种。 答案 C 返回 解题方略 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常用方法 等效氢法 如果要判断某烃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种类数,首先要观察该烃的结构是否具有对称性。 (1)连在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如甲烷的 4个氢原子等效。 (2)连在同一碳原子上的 返回 (3)处于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等效。 有几种等效氢原子,其一元取代物就有几种。如 有两种等效氢原子,一元取代物就有两种。 一般来说,结构对称的烷烃有以下几种: 等。在这些分子中,所有连接氢原 子的碳原子都呈对称结构,它们的一氯代物都只有一种。 返回 针对训练 4 (2011新课标全国卷 )分子式为 (不考虑立体异构 ) ( ) A 6种 B 7种 C 8种 D 9种 返回 解析: 正戊烷: (一氯代物有 3种 ) 异戊烷: (一氯代物有 4种 ) 新戊烷: (一氯代物有 1种 ) 即 4 1 8(种 )。 答案: C 返回 题型特点 判断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能否处于同一平面上,是近几年高考中的一种常见题型,考查时常以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分子中的平面结构、苯分子的平面正六边形结构为依据进行命题,题型单一,且难度较小。 返回 例证 4 (2011海南高考 )下列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 ( ) A乙烷 B甲苯 C氟苯 D四氯乙烯 解析 乙烷、甲苯分子结构中均含 据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可知,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共平面。根据乙烯及苯的分子结构可知,氟苯 ( )、四氯乙烯 (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答案 回 解题方略 判断有机 化合 物分子中原子共平面时,要结合最典型有机物分子的结构进行分析。 (1)甲烷分子中,一个碳原子和任意两个氢原子可确定一个平面,即甲烷分子中最多有三个原子共面,因此,有机物分子中,只要含有 该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共面。 返回 (2)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当乙烯分子中的某些氢原子被其他原子取代时,则替代该氢原子的原子一定在乙烯确定的平面内。 (3)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当苯分子中的某些氢原子被其他原子取代时,则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