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二节 醛_第1页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二节 醛_第2页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二节 醛_第3页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二节 醛_第4页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二节 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二节 醛 晨背关键语句 理解教材新知 应用创新演练 把握热点考向 知识点一 考向一 考向二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训练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考向三 返回 返回 第二节 醛 返回 返回 (1)醛是分子中由烃基与醛基相连接形成的化合物。 (2)乙醛能被弱氧化剂如银氨溶液、新制的 H)2氧化成乙酸,条件均为碱性。也能被更强的氧化剂如酸性 水氧化。 (3)乙醛能与 (4)1 2 g 1 1 4 g 2 返回 返回 返回 自学教材 填要点 1醛类 返回 2醛的命名 与醇的命名相似。如 ,欲名蚁醛 )、醛 )、 甲基丙醛或异丁醛 ) 、 ( )、 )。 甲醛 苯甲醛 乙二醛 返回 3醛的分类 (1)按醛分子中的烃基结构分类: 返回 师生互动 解疑难 (1)醛基要写成 (2)醛一定含有醛基,但含有醛基的物质不一定是醛(如以后要学到的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但它们都具有醛类的化学性质。 返回 1下列物质不属于醛类的是 ( ) C = D 析: 根据醛的定义可判断 不属于 醛类。 答案: B 返回 返回 自学教材 填要点 1物理性质 结构简式 ,是 色具有 气味的液体,易 ,易 ,能跟 等互溶。 激性 挥发 燃烧 水、乙醇 无 返回 2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银镜反应: 实验操作 返回 实验现象 向 中滴加氨水,现象: ,加入乙醛,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壁出现一层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变澄清 光亮的银镜 返回 与新制 H)2的反应: 实验操作 返回 实验现象 中溶液出现 ,滴入乙醛,加热至沸腾后, 中溶液有红色沉淀产生 有关方程式 中 中 蓝色絮状沉淀 2=H)2 回 催化氧化: 乙醛在有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被氧气氧化为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 加成反应: 乙醛蒸气和 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C H 3 C O 2 催化剂 2C H 3 C C H 2 返回 师生互动 解疑难 1醛基的性质 醛基可被氧化剂氧化为羧基,也可被 此既有还原性,也具有氧化性,可用图示表示如下: 返回 2醛基的检验 (1)能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实验中注意事项: 试管内壁 (玻璃 )要光滑洁净; 银氨溶液要现用现配; 返回 银氨溶液的制备、乙醛的用量要符合实验说明中的规定; 混合溶液的温度不能太高,受热要均匀,以温水浴加热为宜; 在加热过程中,试管不能振荡。 返回 (2)与新制 H)2反应产生红色沉淀。 实验中注意事项: H)2要新制; 制备 H)2是在 保持碱过量; 反应条件必须是加热煮沸。 返回 2. 下列关于银镜反应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 A试管先用热烧碱溶液洗涤,然后再用蒸馏水洗涤 B向 2%的稀氨水中滴加 2%的硝酸银溶液,配得银氨溶液 C可采用水浴加热,也可直接加热 D可用浓盐酸洗去银镜 返回 解析: 银镜反应实验成功与否和试管是否洁净有很大关系。先用碱液洗涤试管,主要是除去油污, 制银氨溶液,是将 2%的稀氨水逐滴加到 2%的 边滴加边振荡,直到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镜反应实验必须水浴加热, 酸不能洗去银镜,应用稀硝酸洗涤, 答案: A 返回 返回 自学教材 填要点 1甲醛 (1)甲醛的物理性质: 甲醛也叫蚁醛。在通常状况下,甲醛是一种无色具有 气味的气体, 。 强烈刺激性 易溶于水 返回 (2)甲醛的结构: 电子式: ;结构式: 。 返回 ( 3) 甲醛的化学性质: 银镜反应方程式: H 2 H 2 3 H 4 ( 4 62 返回 与新制的 C u ( 2 反应方程式: 2C u ( 2 O 2H 2 O , 4C u ( 2 2C u 2 O 5H 2 O 。 返回 (4)甲醛的用途: 甲醛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常用于制造酚醛树脂、脲醛树脂、染料等,质量分数为 的甲醛水溶液叫做 ,具有 、 性能等。 35% 40% 福尔马林 杀毒 防腐 返回 2酮类物质 (1)酮是两个烃基与羰基 ( )碳原子相连而成 的化合物。 (2)酮的通式为 ,其官能团为酮基 。分子式相同的醛、酮、烯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返回 (3)丙酮 ( )是组成最简单的酮,是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沸点为 ,能与水以任意比例 ,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 互溶 返回 师生互动 解疑难 (1) 为饱和一元醛,但反应时相当于 2个 (2)2 (3)酮类物质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也不能被新制的H)2悬浊液氧化。 返回 3某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生成 10.8 将等质量 的醛完全燃烧生成 的 准状况 ),则该醛 可能是 ( ) A丙醛 B丁醛 C己醛 D苯甲醛 返回 解析: 10.8 .1 一元醛物质的量为 全燃烧生成 0.3 以醛分子中含有 6个碳原子。 答案: C 返回 返回 返回 例 1 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 根据已有知识判 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它可使酸性 B它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C它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D它被催化加氢后最终产物的化学式为 回 解析 柠檬醛的分子结构中有碳碳双键和醛基,无论哪一种官能团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檬醛与氢气完全加成后分子式应为 答案 D 返回 1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 ) 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B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 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D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 返回 解析: 因茉莉醛分子中含有 以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碳双键和醛基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莉醛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莉醛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C 返回 返回 例 2 今有以下几种化合物: 返回 (1)请写出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_。 (2)请判别上述哪些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_。 返回 (3)请分别写出鉴别甲、乙、丙化合物的方法 (指明所选试剂及主要现象即可 )。 鉴别甲的方法: _。 鉴别乙的方法: _。 鉴别丙的方法: _。 返回 解析 (2)甲、乙、丙三种有机物的分子式均为结构不同,三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3) 甲含有酚羟基和羰基,可选用溴水或 溴水时产生白色沉淀,加 液显紫色。 乙含有羧基,具有弱酸性,可选用 有大量气泡产生。 丙中含有醛基和醇羟基,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 H)2悬浊液进行鉴别。 返回 答案 (1)醛基、羟基 (2)甲、乙、丙 (3) 液变成紫色 大量气泡产生 银氨溶液,有光亮的银镜产生 或新制的 H)2悬浊液,有红色沉淀产生 返回 (1)含有哪种官能团,就具有哪种官能团所显示的特殊性质。如含有碳碳双键,就具有类似烯烃的性质。 (2)检验碳碳双键时,若该分子中同时含有醛基,应先将醛基氧化,再来检验碳碳双键。一般方法为:先加入新制的 H)2悬浊液,加热,然后将溶液酸化,再滴入几滴溴水,若溴水褪色,说明存在碳碳双键。 返回 2为了鉴别己烯、甲苯和丙醛,使用的试剂组先后关 系正确的是 ( ) A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及溴水 B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及溴水 C银氨溶液及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及银氨溶液 返回 解析: 常用试剂中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水均有氧化性。己烯既可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又可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甲苯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又可萃取溴水中的溴而发生分层现象;丙醛既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由此必须先检验区别出丙醛,再用溴水区别己烯和甲苯。 答案: A 返回 返回 例 3 两种饱和一元脂肪醛的混合物,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51。取 成银 21.6 g。试通过计算判断这两种醛是什么醛,并求它们各自的物质的量。 返回 解析 混合醛的物质的量 g 51 g m 1 m 生成银的物质的量 21.6 g 108 g m o l 1 0.2 m m 2 ,由此可知:混合物中必含有甲醛。设甲醛的物质的量为 x ,另一种醛 A 的物质的量为 y 。4 x 2 y 0.2 m y m x m m g 30 g m 1 m m 58 g m 1返回 根据题意,醛 12n 2n 1658, n 3,所以 综上可知,这两种醛是甲醛和丙醛, 答案 甲醛和丙醛,物质的量分别为 返回 与醛类有关的数量关系 返回 (2)甲醛: 1 4 g, 1 4 u( 2 (3)二元醛: 1 元醛 4 g, 1 4 u( 2 返回 3某有机物能跟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沉 淀,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4。燃烧该有机物 2.2 g,生成 (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二氧化 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有机物是乙醛 B 1 C燃烧 4.4 成 1.8 D 出金属银 g . 返回 解析: 由题给信息可知,该有机物分子内含醛基。 2.2 g( m 该有机物中 n ( C ) L m 1 0.1 m 所以该有机物为乙醛 ( C O ) , A 、 B 、 D 正确;燃烧4.4 g 乙醛生成 0.2 m ,即 3.6 g 水。 答案: C 返回 返回 随堂基础巩固 返回 1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内壁有一层银,应该用下列物 质中的哪种除去 ( ) A浓氨水 B盐酸 C稀硝酸 D烧碱液 解析: 浓氨水、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不能和银发 生反应,稀硝酸能和银发生反应, 答案: C 返回 2使用哪组试剂,可鉴别在不同试剂瓶内的己烯、甲 苯和丙醛 ( ) A银氨溶液和酸性 B C银氨溶液和三氯化铁溶液 D银氨溶液和 返回 解析: 银氨溶液只能检验出丙醛;酸性 的四氯化碳溶液遇己烯可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可检验出己烯,三氯化铁溶液与三种待检物质均不反应。由此可知,凡含 应排除 A、 B、 答案: D 返回 3某学生用 2 的 .5 的 后加入 0.5 %的 液,加热到沸腾,未见红色沉淀,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甲醛量太少 B硫酸铜量少 C D加热时间短 返回 解析: 因 n( n( 1 1,表明 不足,而醛与新制 H)2反应时必须碱过量。 答案: C 返回 4 3 果析出 43.2 g 银,则该醛是 ( ) A甲醛 B乙醛 C丙醛 D丁醛 返回 解析: 因 1 m 元醛通常发生银镜反应可得到 2 m g 。现得到 0. 4 m g ,故醛应为 0. 2 m 该醛的摩尔质量为3 2 m 15 g m 1。此题似乎无解,但 1 m o l 甲醛发生银镜反应可得到 4 m g ,即 3 g 甲醛可得到 43 g A g ,与题意相符。 答案: A 返回 5某饱和一元醛和酮的混合物,每摩混合物质量为 58 g,取 0.1 可得银 10.8 g,此醛和酮的可能的结构简式和名称 分别为 _、 _。 返回 解析: 生成银的物质的量为10.8 g m 1 0.1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