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功能层面上的语用词义的类型及其特征2_第1页
交际功能层面上的语用词义的类型及其特征2_第2页
交际功能层面上的语用词义的类型及其特征2_第3页
交际功能层面上的语用词义的类型及其特征2_第4页
交际功能层面上的语用词义的类型及其特征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词的语用意义的类型及其特征 章彩云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摘 要:词的语用意义在实现交际功能的价值中往往是不均衡的,其显性程度也 有一些差别。据此可把语用 词义分为:在语境中凸现为实现 交际功能的显性语用词义和 不起表义主导作用的隐而不显的隐性语用词义。与理性词义相比,语用词义具有自己 的短暂性、主 观性、灵活性和依附性等特征。 关键词:语用词义;类型;特征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6BYY003)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章彩云(1968-) ,女,河南正阳人,硕士,信阳师范学院大外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词汇学、语用学、外语教学研究。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反映作为语言符号的词与语言内外各种因素的 关系,从而形成意义体系中不同层面的语义类型。语言研究表明,意义指语言符号(词 汇单位)的内容方面,即客观事物在意识中的反映。意义一般称为理性意义(linguistic meaning),它是静止地、抽象地固定于词典之中的。理性意义是人们据以表达思想、进 行交际的基础,是词汇单位语义层面的基础。另一方面,词进入语境中,由于受语境 因素的制约,其意义可能发生一些变化,产生临时的意义,即语用层面的意义,它指 语言单位在具体语境中具有或获得的意义 1。用语用学理论对词义进行更微观的研究,这 种努力已取得了不少成果,使语义学的研究展现出广阔的前景。但是,词在语境中的 这种意义并不是均衡的,其显性程度也有一些差别,这是由词的语用意义(为简洁, 以下称语用词义)在实现交际功能的价值中是否是起着主导作用所决定的。对这些问 题,人们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本文欲从交际功能层面的角度把语用词义分 为隐性语用词义和显性语用词义两种类型,并对其特征进行探讨,为语用词义的学习 与理解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一、语用词义两种类型的界定 语用词义是同词的语言意义(linguistic meaning)或者说词的自然意义(natural meaning)相对的。也就是说语用词义是词语的非语言意义(non-linguistic meaning) 或者说是词语的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 meaning)2。语用词义(pragmatic 2 meaning)是人们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在词语概念意义的基础上,以语境作为参照并在一 定的语用目的支配下赋予词语的临时意义。利奇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1)Donkey 的意思是 ass(骡) (2)当 Trotwood 小姐说 Janet! Donkeys!(珍妮、骡子)时,她是想通过这句话让 Janet 把骡子赶出草坪。 分析说:“很清楚,第二个例子并不只是把意义看作语言的一个特征,而是把意义 看作特定的说话人在特定的语境中对语言的使用。这后一种意义的用法就是语用方面 的问题。 ”3这后一种意义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语用词义。 语用词义在具体言语交际中的体现程度是不均衡的。一些词进入一定的语境中, 词义大致等于其理性意义,也就是说,这个词在此语境中,其交际目的和交际职能的 实现,是通过静态词义(static meaning)下的理性意义的再现来完成的。表面上看,词 义只在一个概念基础上形成,由它直接与词音结合,人们只要一接触到这个词就能感 知到是它在传递信息,负载功能 4。但,我们又应该看到这个词进入语境中,受到语 境中各种成分的制约,在理性意义的基础上会产生一些联想义、色彩义等,只是被凸 现的理性意义所遮盖罢了。因此,语用词义与静态下的理性意义是有差别的。这正像 商店货架上的衣服,一旦被顾客买走,还是那件衣服,但其价值评判是一定有差别的。 这是因为,人的个体因素(如胖瘦、高矮、肤色等)的影响,衣服在身上显现出的效 果会有差异。这个体因素就像词义语境。如, “一个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度。 ” “水”的词义应是字典里的理性意义,但是“水”进入该语境里,由于受前后成分的 制约,语义有些变化,它使人们联想到“水”的加热至沸腾的情景,有一定的联想义 在里面,只是非常隐蔽而已。 “这本书写得很好”里的“书”在该语境中有具体所指, 理性意义凸现,但它又由于受“好”的语义制约,使“书”临时增添了联想义“质量 高”和情感义“令人喜爱的”的意思。但由于其理性意义所指性很强,这种语用词义 就隐而不显了,需要我们仔细去品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词只要进入语境里, 从语用意义的广义角度考察,它由于受前后语义成分的制约,都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 语用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共时语用中的词义是比较复杂的,若从其意义结构角度 和交际功能层面,可分为两种类型:隐性语用词义和显性语用词义。 有时候,词在具体的语境中所形成的语用意义不起交际的主导作用,实现该词交 际功能的是理性意义,并在言语交际需要中被凸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词的语用意 义就隐而不显了。我们把这类在语境中临时产生的不起表义主导作用的隐而不显的语 用意义叫隐性语用词义。如,上文所举的“水”和“书”的例子所体现的语用意义即 是隐性语用词义, “水”在这里所显现的联想意义和“书”所显现的联想义与情感义 在言语交际中不起语义表达的主导作用,起表达主导作用的是它们的理性词义,语用 词义隐退不显。 3 有时候,在理性意义基础上,词义又可以从一个概念运动到新的概念,并以新的 概念为基础形成新义,负载功能,实现交际。如,一些由比喻、双关、反语、联想等 方式产生的词义,这时的理性词义只起到形式和依托的作用,语用词义才是功能的负 载者、体现者。我们把这种在语境中临时形成的并凸现为实现交际功能的语用意义, 叫显性语用词义。例如, “她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安静得像一滴水” ,在这里“内心异 常平静”是“水”这一词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起主导作用的部分,而其理性意 义隐退不显,只是起到形式的依托作用。这一新增加的且得以凸现起交际主导作用的 意义就显性语用词义。语用词义的分类可用下图显示: 隐性语用词义 (=语言意义+临时附加义) 语用词义 显性语用词义 联想临时转义 (=临时转义) 修辞临时转义 二、语用词义的特征 语用词义是在语境中产生的临时意义,不同于处于静止状态下的词义,必然有自 己的一些特征。 (一)短暂性(temporariness) 语用词义是特定语境中特定词的特定意义,一旦交际结束,离开交际语境,这种 词义就不复存在了。例如: (3)Hitler was a holy man, he put numerous people the eternal cosmos. (4)人家还是个女孩子,你们这些女人说话注意点。 (5)滴滴汗水融入土,层层美丽冲上天。 例(3)里 holy man 的字面意义是“圣人”,在这里用来指 Hitler 这个臭名昭著、杀戮 成性的法西斯头子,含有与字面义完全不同的尖刻讥讽的语用意义“凶残的、灭绝人 性的” 。例(4)中的“女孩子”通过特定的语境临时具有了“未婚” 、 “谈论某些话题时 羞涩含蓄”的语用词义,其目的是想表达这样的意思:“人家还没结婚呢,你们这些 结了婚的女人在谈论这种话题时不要太放肆。 ”因此“女孩子”的语用意义是受情景 语境制约的。例(5)中的“美丽”所显示的语义显然不是“美丽”本身的概念意义。 原来,这是笔者在一建筑工地上看到的一幅标语,于此语境中, “美丽”就临时生成 了一个新义:大楼,且凸现一种语用情感义:对建筑工人辛勤劳动的赞美。这一语用 词义脱离此语境必然消失。 上述词语 holy man、 “女孩”和“美丽”的语用意义“凶残” 、 “未婚” 、 “大楼” 均是在特定语境中产生的临时含义,一旦离开这个语境,其义就不复存在。 (二)灵活性(flexibility) 语用词义在特定语境中才能存在,这要求它必须根据不同场合对自身做出适当调 整,因而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第一,语用词义可以根据交际需要,随时对理性词义进 4 行加工改造,于是词的理性义素在动态中可以凸现、添加、变异;第二,语用词义还可 以根据交际需要随时创制新成分,这主要通过创制新词或原有义位的自我增生来实现; 第三,语用词义为适应语境,它必须不断变化,可以说有多少语境就会有多少语用意义, 语用词义是不可控的;第四,语用词义的作用也是灵活多变的。隐性语用词义的灵活 性是在词理性意义的形式和功能相统一的主导下所体现出来的,其灵活性相对弱一些; 而显性语用词义的灵活性较大,有些词的功能和形式相分离,语境将功能完全推向了 深层,词理性意义只是一个形式的躯壳,其转化方式也多种多样,词义从静态到动态 是利用了各种类型的联结点,通过引申、比喻、联想等多种方式进行的 5。在功能的 指引下,词义可以灵活选择各种表现方式,从而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意义。例如: (6)He is a machine. (7) 君子之交淡如水。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 例(6)里 machine 在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语用含义,它可以含蓄地表示某人工作效率 高,或者说某人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或者说某人缺乏感情,待人冷漠;或者说某 人工作方法机械呆板,缺少灵活性等等。例(7)里“水”一词呈现了不尽相同的语用意 义,它在三句中分别表达了“清纯” 、 “轻柔” 、 “多姿”的语义内容,并且这些语义内 容是它们在各句中的言语交际点,是写说者所重点强调的语义焦点。这些例子说明,语 用词义具有不确定性,在不同的场合,因交际主体的不同,同一个词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在这种一个词有可能有多种语用意义的情况下,要想准确理解词的语用意义,就要启 动语境假设去寻找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 (三)主观性(individuality) 这种主观性主要来源于理性词义的主观性,理性词义的主观性主要是由隐含词义 体现出来的,特别是由个人因素而体现的主观性更大。人们因各自情况的不同,对词 义的理解存在某些方面的偏差,造成词义以变体的形式储存、潜伏在个人的头脑中 6。 进入语境后的这些变体的状态被语境激活由潜隐变为显现,这时它才真正担负起交际 的职能。应该说静态中的主观性虽然存在,但很难为我们把握,它需要语境的诱发才能 表现出来。与隐性语用词义相比,显性语用词义具有更加强烈的主观性,这主要体现在 显性语用词义多了主体的主观语用意图以及为实现这些意图而采取的产生显性语用词 义的手段。显性语用词义是由理性词义引申、比喻、联想而来的。引申、比喻、联想 是显性语用词义形成三种主要方式。引申主要对人的逻辑推断能力而言,联想是对人 的形象感受能力而言,比喻则兼具这两种能力。在显性语用词义的类型中通过联想引 起的语用义有借代义、双关义、字面义、字形义等,通过引申引发的语用义有意图义、 反语义、活用义等,通过比喻引发的语用义有比喻义等。这些形成方式本身无疑都具 有较强的主观性。例如: 5 (8)幸福的肾。 (小说题目) (9)It got hotter, I had to peel to get relief. 例(8)是一个小说的题目,写一个进城农民为了得到十万块钱而卖肾的故事,当患病 的富翁终于从众多申请者中选中男主人公时,他觉得自己幸福极了。恐怕没有几个人 会将“换肾”和“幸福”联系起来,这是令人辛酸的个人内涵意义。例(9)里 peel 的 本义是“剥去水果或蔬菜的皮”,语用意义为“脱衣服” 。这里, “肾”和 peel 的语用 意义生动形象、风趣俏皮、独具匠心,反映了语言运用者个人的独特的观察、思考和 感受,同时也充分表现出语言运用者鲜明的个性特点。 另外,语用词义还在主体方面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其结果也必然存在判断之别。 从主体来看,不同人理解的语用词义有可能不同,也可能与说者欲表达的意图向背离。 如: (10)(我)洗了脸转来,楼下的老头儿在柿子树上说话,树下立着他的老婆。 “楼边上的又像少了几颗。 ” 例子中的“少”被“我”错误的理解成“(老头)怀疑我偷吃了柿子”,而实际上老头 怀疑的对象是他的女儿和女婿。这时“少”的语用词义显然与实际不符,只有当传者 本人表明了这一背景时,受者才能理解这一层意思。总之,无论从形成手段还是从其自 身内容来看,语用词义都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四)依附性(attachability) 显性语用词义只有依附于语境与理性词义才能存在。与隐性语用词义比,显性语 用词义对语境的依附程度更深些,而与静态的联系则相对较弱。这种依附性,首先体 现在显性语用词义的内容完全来源于语境。这些内容成分不同于理性词义,它们自始 至终都处于语境中。如果从理性词义着眼,语用词义实际上是语境中的意义成分与理 性词义建立了某种联系,利用这种联系,词义获得了理性词义之外的另一种意义 6。此 外,与理性词义相比,语用词义受静态的制约也是间接的。应该说,语用词义是以理性 词义为形成基础的,但是这种基础作用必须通过理性词义才能影响到语用意义。只有 理性词义通过联想、比喻、引申等手段,跨越到相似、相关、相反的另一概念域,才能 形成语用词义。可见,理性词义对语用词义的影响方式间接,作用较小 7。理性词义则 是语用词义的依附和凭借,对语用词义产生直接影响。例如: (11)小张到底走出了国门,出国镀金去了。他走过的出国之路,是一条真真正正 的“之”路。 (12)师父呀,坏!坏!老虎已闯入我的心怀。 (歌词) (13) 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 例(11)中“之”(字)路?言道路之曲折,有如“之”字的左拐右弯。 “曲折”一义的得 来,有赖于“之”的字形。这是语用意义对原词从字形角度的依附。例(12)里的“老 虎”同“武松打虎”中的“老虎” ,意义已完全不同了,它指“女人” 。这句话意思是 6 说:小和尚心中已对女人有向往之情了。因此“老虎”的语用意义便是“女人” 。这 种语用意义是在“老虎”的附加意义“凶狠”的基础上产生的。例(13)mother 的原义 为“母亲” 。这句话是说一个人主观上有什么愿望或需要,就会去行动,即需要是发明 之母,因此,在这里产生了语用意义“根由”或“根源” 。 上面这些例子中, “之”的语用意义“曲折”,“老虎”的语用意义“女人”和 mother 的语用意义“根源”都是以这些词的原文“之字形” 、 “老虎”和“母亲” 为依托,说话人为了实现一定的语用目的,以语境为参照赋予这些词以语用意义。不难 看出,这些词的语用意义既依赖于原来的词义又与原来的词义有别。这表明了词的语 用意义对原词的依附。 三、结 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显性语用词义和隐性语用词义的划分,是通过观察词临 时动态意义在词交际功能结构层面上的分布得出的。如果在交际功能结构层面上,所 产生的语用意义对言语交际不起主导作用,其语用意义没能凸现出来,这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