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历史期末考试题_第1页
七上历史期末考试题_第2页
七上历史期末考试题_第3页
七上历史期末考试题_第4页
七上历史期末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说明: 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答案答在第卷 的单项选择题答题框内,答在别处不得分。 2.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3. 本试卷设卷面分,按 3 分、2 分、1 分三档计入总分。 第卷(共 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 是正确的。千万不要多选哦!) 1、使河母渡、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学会建造房屋 B、掘井饮水方便 C、原始农耕经济发展 D、自然环境的变化 2、我国陶器的出现距今约( ) A、 一万年前 B、四五千年前 C、六七千年前 D、一万八千年前 3、如果你去古城西安旅游,就近你还能( ) A、参观半坡遗址 B、参观河母渡遗址 C、参观北京人遗址 D、参观元谋人遗址 4、右图是原始居民使用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它的功 能是( ) A、制陶 B、耕地 C、捕鱼 D、造房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 ) A、 公元前四五千年 B、公元前 1600 年 C、公元前五六千年 D、公元前 2070 年 6、“牧野之战“的性质是( ) A、 奴隶主镇压奴隶起义的战争 B、平民与奴隶之间的战争 C、奴隶主之间争夺财富的战争 D、奴隶主之间的夺权的战争 7、下列能统治我国江南地区的是( ) A、黄帝 B、西周 C、夏 D、商 8、假如你是夏朝人,你不曾使用过的是( ) A、青铜器 B、玉器 C、陶器 D、铁器 9、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A.道家和兵家 B.法家和墨家 C.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D.诸子百家 10、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 A.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B.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C.项羽领导农民军 D.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11、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现象 A、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 B、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 C、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 D、青铜器工艺精美 2 12、战国七雄中最北面的国家是( ) A、赵 B、燕 C、齐 D、楚 13、下列哪次战役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 ) A、马陵战役 B、桂陵战役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 14、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牛耕的进一步推广是在( ) A、春秋末年 B、商朝 C、战国时期 D、西周 15、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 ) A、战国时期 B、春秋时期 C、西周时期 D、秦汉时期 16、确立 24 个节气是在( )时期 A、春秋 B、战国 C、夏 D、西周 17、在中国的奴隶社会,文字发展的顺序是( ) A、 甲骨文-金文-大篆 B、金文-大篆-甲骨文 C、甲骨文-大篆-金文 D、大篆-甲骨文-金文 18、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来源于( ) A、老子 B、孙武 C、韩非子 D、孔子 19、秦统一后整理出来通行全国的标准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大篆 20、秦亡以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的性质是( ) A、 农民起义推翻暴秦的战争 B、封建地主争夺王权的战争 C、农民与地主之间的战争 D、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战争 21、“焚书坑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相似的是( ) A、实施背景 B、根本目的 C、实施过程 D、实施结果 22、新型生产工具的发明,促进了两汉经济的发展,水排的发明主要应用于( ) A、农业 D、冶铜业 C、冶铁业 C、排水 23、董必武谒昭君墓的诗碑中有:“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其中“胡“是指 A、越族 B、东胡 C、匈奴 D、西域各族 24、下列历史事件同时发生在公元前 119 年的是( ) 昭君出塞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班超出任西域都护 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A、 B、 C、 D、 25、假如你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商人,下列一些做法能做到的是( ) 能穿上丝绸做的衣服 乘装饰华丽的马车到洛阳、长安做生意 接受张仲景和华佗的治病 与当时的达官贵人一起饮酒 A、 B、 C、 D、 26、史记中没有记载的人物是( ) A、蔡伦 B、汉武帝 C、陈胜 D、秦始皇 27、右图工具最早出现于哪个时期,主要用于哪个方面( ) A、东汉 播种 B、西汉 播种 C、东汉 耕地 D、西汉 翻土 28、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 官渡之战 B、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 C、赤壁之战 D、曹操劫持了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3 29、赤壁之战导致的直接结果是( ) A、 东汉政权彻底灭亡 B、三国鼎立局面已形成 C、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 D、孙刘联军夺取大片土地 30、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温暖湿润 B、种植水稻 C、北人南迁 D、土地肥沃 31、西晋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 A、 统治者内部的腐朽与斗争 B、南迁匈奴族力量的强大 C、民族矛盾激化 D、阶级矛盾尖锐 32、淝水之战同下列历史几次战役相似的是( ) 围魏救赵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A、 B、 C、 D、 33、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成迁到( ) A、长安 B、许 C、洛阳 D、殷 3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时候开始 A、西周 B、商朝 C、黄帝时期 D、夏朝 35、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 2006 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 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 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36、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 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37、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话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38、2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39、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话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40、“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主要反映了( ) A、南朝统治者大力抑制佛教 B、南朝统治者极力宣扬佛教 C、南方气候润湿,雨水较多 D、南朝统治者剥削人民群众 25、下 列几位历史人物,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 A张衡 B张骞 C蔡伦 D祖冲之 4 20142015 学年度一学期期末学情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卷(共 40 分) 四题 号 一 二 三 44 45 46 47 五 总 分 复核人 得 分 计分人 一、单项选择题答题框。 (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 )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题 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 案 二、填空补缺。 (本大题共 4 小题 10 个空,每空 1 分,计 10 分。错别字不得分。 ) 41西汉时期非常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东汉时命水利专家_负责治理黄河,东汉初期,地 方官_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发明了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的_。东汉时期, _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改进造纸术。东汉大科学家_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 _。 42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是 ,他创建的“ ”,是中医至今沿用的方法。被称为“医 圣”的是东汉后期的 。创制出麻醉药 麻沸散的是东汉末年人 。 三、完成下面表格。 (共 3 分) 43匈奴与汉朝的和战 时 间 西汉初年 汉武帝时期 汉元帝时期 形 势 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经过文景之治, 国力强盛 匈奴分裂,其中呼韩邪单于向 汉朝称臣 政 策 和亲: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匈奴, 每年送给大量谷物和纺织品。 ( )( )出击匈奴 ( )出塞 效 果 匈奴骑兵年年挥师南下, 和亲没有根本上解决匈奴的威胁 漠北之战,匈奴 受到沉重打击, 无力再与西汉对。 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 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材料解析。 (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2 分 。 ) 44 (6 分) 填出国名:A_B_C_ 填出都城名; D._E_F_ 5 45、 阅读材料:“欧洲人很早就把中国 称为赛里斯 ,是丝绸之国 的意思。公元前 1 世纪的一天,罗 马执政官恺撒穿着灿若朝霞的长袍 出现在剧场包厢时,百官们都惊呆 了。后来才知道,恺撒穿的天 衣是用中国丝绸缝制的。人们用 天下第一织物等最美的语言赞 美中国丝绸。 ” 请问:(1)恺撒所穿的“天 衣”是如何由中国到欧洲的?为打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陆路通道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4 分) (2)请你按自东向西的顺序写出这一通道经过的主要地点。 (5 分) 46、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 大河网-大河报 2009 年 10 月 22 日报到:昨日上午时,世界客家播迁路活动启动仪式暨打 造中原文化标志采集太昊陵圣土活动新闻发布会在郑州中州宾馆隆重召开,拉开了“世界客家 播迁路”活动的帷幕。主办方将组团从河南出发,到海内外客家居住地开展文化交流。从东汉末 年开始到西晋末年的 100 多年间,我国历史上逐渐形成了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东汉末年开始,从北方、西方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1 分) (2)在西晋末年的大迁徙中,原居住在今天河南等省的中原居民迁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 迁入地区产生了哪些影响?(3 分) 47、 仔细看图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人物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大臣,你知道他是谁吗?(1 分)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 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 6 (2)汉武帝接受他的建议推行了什么政策?(1 分)其目的是什么?(1 分) 五学以致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