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手托起生命线_第1页
众手托起生命线_第2页
众手托起生命线_第3页
众手托起生命线_第4页
众手托起生命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众 手 托 起 “生 命 线” 平凉市道路交通建设 30 年一瞥 天下商埠之兴衰,视水路舟车为转移。就人类发展进程的历史 长河而言,三十年弹指一挥;就平凉交通建设事业的进步来说,三十 年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 来形容,而 这种变化是基于人们认识的 不断提高而取得的。“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远古 时期,路的概念只是一些脚印。“先秦古道”为原始及奴隶社会经济发 展提供了条件,“丝绸 之路” 的开通为封建社会 陇右地区带来了数世 纪的繁荣,平凉近代公路的发展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一定的保 障,陇东旱码头的美誉闻名陇上。从阡陌到官道,从官道到驿站,从 驿站到公路,政治色彩浓厚的名字背后都透射着军事扩张的烙印。 1949 年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路事业的发展揭开了崭新 的一页。铁路建设开始加速,公路建设上等升级。进入到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人们知道了“要致富,先修路”,道 路成为致富的捷径。人们知道了“路通了,便有了人流,物流,信息流” ,道路成为信息通畅的渠道。2008 年 5 月 12 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 特大地震,使人们对道路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没有道路,城 镇将变成一座孤岛,生命将在黑夜里四顾茫然。“道路,原来是我们 的生命线。” 伴随着人 们认识的逐步提高,近年来,平凉人民修路筑 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广大干部群众修路筑路的热情已经 转化为实在实在的成果,到 2008 年 5 月,全市已修筑公路 8907.58 2 公里,有国道 1 条 162713 公里,省道 5 条 436.241 公里,农村公路 1689 条 8663.060 公里;有一级公路 88.579 公里,二级公路 316.823 公 里,三级公路 1136.598 公里,四级公路 2605.201 公里,等外公路 4760.383 公里。有铺装路面 1097.479 公里。共修建各种桥梁 413 座 15925.14 延米,涵洞 2442 道 370 座 13575 米。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 方公里 79.95 公里,初步形成了以干线公路为骨架,以纵横交织四通 八达的县乡公路为支线的公路网络体系。 三条铁路南北贯穿 “火 车 一响,黄金万两” 。1995 年 6 月,宝中 铁路建成通车。火车 翻山越岭,穿洞过河,悠长的汽笛声惊醒了偏僻山村沉寂多年的漫 漫长夜,平凉人民终于实现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火车梦。时至今日, 全市已拥有电汽化二级铁路 1 条 90 公里,年客、货运量为 40 万人 次和 250 万吨,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分别占到了 5.95%和 12.9%的比 重。但是随着平凉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铁路总量不足的问题开始困 扰着全市人民。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平凉建设成为全省煤电化运 基地、绿色畜牧基地、优质果品基地和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宏伟 的蓝图和大手笔的描绘对铁路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宝中铁 路已远远不能适应平凉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交通运输大动脉 的铁路建设迫在眉睫,2007 年底,经国家批准,平凉第二条铁路西安 至平凉铁路开工建设,第三条铁路天水至平凉铁路进入申报立项程 序,可望 2008 年年底动工修建。展望未来,三条铁路将纵横南北,贯 穿全境,承载着无限幸福和希望把平凉带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3 高速公路龙跃陇原 如果说,铁路是交通运输的大动脉,那么高速公路则是公路运 输的主动脉。平定高速公路的修建,将实现平凉市无高等级公路零 的突破,迎来平凉道路运输事业建设的春天。 平定高速公路横穿甘、宁两省(区),是甘肃省政治、经济和文化 交流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青岛至兰州公路、西部 开发大通道银川至武汉高速的重要组成路段,由东西两段组成,东 段起点位于泾川县罗汉洞,经泾川县、崆峒区、至甘宁界沿川子,西 段起点位于宁甘界静宁县司桥、经静宁县、会宁县、止于定西市安定 区十八里铺。路线全长 258 公里,概算投资 76.79 亿元。平凉境内全 长 142.6 公里,总投资 44 亿元。2005 年 10 月正式开工修建以来,市 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多次召开联席会 议,研究制定出台了相关办法,签定了征地拆迁目标管理责任书,保 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目前完成投资 20.4 亿元,将于 2009 年竣 工通车。 有了零的突破,就有了更进一步的追求。平凉人没有满足于平 定高速公路的立项建设,2007 年 12 月 18 日,总投资 27 亿元的西长 凤高速在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和积极争取下,终于开工奠基。这预 示着平凉高速公路建设由消灭空白向全面突破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天宝高速、天平高速公路的立项建设将不再遥远。 乡村道路逶迤盘旋 4 如果道路是人类的生命线,那么乡村道路则是生命线赖以存在 的纵横交错的毛细血管,它们逶迤于生命肌体的细枝末节,活跃于 大动脉的神经末梢。生命线要畅通,生命力要旺盛,整个生命肌体要 健康茁壮的成长,不仅要求大动脉的畅通,还需要毛细血管的发达 和延伸。多年的实践中,平凉人民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个道理,平凉交 通人对此也有更深刻的体会。 2005 年春夏之交,原国家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在原省委书记苏荣 的陪同下莅临平凉,对农村公路网络建设进 行了视察,做出了“甘肃 交通看平凉,平凉交通保静宁”的指示。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十一 五” 时 期,省上落实平凉市农村公路建设任务 1100 公里,总投资 4.5 亿元,平凉农村公路建设走上了大发展的快 车道。市委、市政府牢牢 抓住这一机遇,成立了平凉市农村公路建设协调领导 小组,由政府 主导的平凉市农村公路建设由此拉开帷幕,修群众想修的路,修群 众积极性最高的路,修群众满意的路,成为平凉市、 县、乡三级政府 的共识。从 2004 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列支农村公路建设资金 100 万元。到 2007 年全市共争取、筹集资金 5.9 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新建和改造县、 乡、村公路 117 条 2200 公里。在全市 102 个乡镇中, 有 92 个通了油路,达到了 90%,100%的村通了等 级路,53%的村通 了柏油路和水泥路,全市公路密度提高了 4 个百分点。 谈起平凉全党总动员、全民齐动手的修路事迹,从市委书记、市 长到交通局长、 县(区)长、乡(镇)长无不动容。 2004 年,崇信县为了 完成通达工程,县上将 11%的财政收入用于公路项目建设,有的乡 镇干部、交通局的负责同志用自己的工资折、房证抵押贷款,来筹集 5 建设资金。2005 年静宁县在威曹路建设中,由于资金缺口大,乡(镇) 贷款进行弥补、砂石不足,老百姓将自家修房用的砂石拉到工地,水 泥不够、老乡将自家打水窖的水泥捐献出来。2006 年,庄浪县充分发 扬庄浪精神,以“有钱要干,没钱也要干,越急需的事情再困难也要 干” 的决心,民工建勤,自力更生,下到 12、13 岁的学生、上到 60、70 岁的老人,自告奋勇的加入会战,人数之多,气势之宏伟,是多年来 少有的,从而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乡乡通油路。2005 年,由市交通局承 建、列入省发改委考核的平高公路建设中,交通局 5 名工程技术人 员连续奋战两年,两任分管领导换人不换马,铺油时主要领导在工 地一天不落地坚持了 47 天,2006 年 5 月建成通车后,经过了两个冬 天的冻结、一个春天的融化、一个雨季的浸泡,除水毁和人为破坏外, 路面没有一处破损,施工进度、质量管理、资金运行等方面均受到省 上通报表扬。2008 年 3 月 26 日,在市委书记马学军、市长陈伟的密 切关注下,由市交通局承建,总投资 2580 万元的全市第一座城市立 交桥开始动工修建,预计 10 月底大桥主体工程将正式完工。广成泾 河大桥修建完成后,将会把广成路、泾河大道、泾河北路及北环路有 机地连接在一起,对扩大城区建设面积,解决泾河南北两岸居民的 出行问题,疏导城区交通流量,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全市投资环境, 促进平凉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路通了,桥成了,成本 降低了,大吨位的卡车载着为农民赚钱的苹果、早酥梨走了出去,带 回来的是厚厚的钞票和各种致富新信息。全市路网正在以中心城市 为基点向四面八方辐射。随着公路的延伸,人流、物流、信息流、资 金流很快形成,城乡距离越拉越近,降低了投资者的成本。2005 年, 交通部组织的“长征路上看交通” 新闻采访团在静宁采访时,老百姓 6 给他们算过一笔账,把土路建成等级路,他们的洋芋一斤涨了一毛, 苹果一斤涨了一块。通乡油路建成后,一个农民百公里进城当天可 以返回,能省一晚上的店钱,两顿饭钱,这个经济、社会效益是无法 用数字来进行准确表示的,但老百姓深切的感受到了。据统计,“十 一五”期间 的每一年,交通建设投资约占全市年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分 之一,可以肯定地说,条条公路,一定将成为老百姓的发展路、致富 路、小康路。 路是经济发展的标志,心有多高,对路的要求就有多高,随着农 村公路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管理养护的问题已日益突出地摆在人 们的面前,交通人经过深思熟虑和认真调研后,提出了全市农村公 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于 2008 年年初经市政府研究通过 下发实施,对于确保广大老百姓走新路,走好路提供了有力的政策 依据。 站点建设星镶银盘 古人有诗云:铜雀台上承露盘。如果把平凉版图看作是一座铜雀 台,那么平凉路网就是一个偌大的承露盘。几年来全市建成的客运 站点,就像晶莹的露珠,点缀其上,星罗棋布,熠熠生辉。全市公路 网络的形成,为构建“大交通、大公交、大流通”的城乡客运一体化奠 定了基础。 平凉交通人按照构建大交通的思路,加大站场建设力度,全面 推进“村村通班 车” 客运网 络化建设进程,做到路修在哪里,车通到那 里,站建在那里,短短的几年里,一张干支相连、四通八达、便捷舒 7 适、安全畅通的农村公路运输网络悄然织就。设计新颖并充分考虑 节约城市商业空间又方便居民出行的新型候车亭在全市乡镇出现, 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家门口坐上了宽敞、舒适、崭新的“方便 车” 、“经济车”、“ 安全车” ,这是山里人做梦也没想到的。深受其惠的 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不移动的雨伞,风雨中的家”。目前,全市共建 成 5 个公用型汽车站、10 个企业站、3 个货运站、3 个物流中心项目, 7 个道路运输信息站、55 个乡镇汽车站、120 个行政村停靠点和 2 个 客运码头,并对原有车站进行了升级改造。 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实现,畅通了“毛细血管”,缩小了城乡差距, 为贫困县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点燃了希 望,我市百万群众的好日子,正搭着幸福快车一路前行! 交通运输快捷方便 道路建设的巨大成就为交通运输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交通运 输事业的迅猛发展展示和检验着道路建设的成效。三十年来,平凉 交通运输事业沉沉浮浮,坎坎坷坷,既有过辉煌,也有过暗淡。原平 凉汽车运输公司 70 年代曾雄居陇原,声播全国。后来随着市场经济 的转型,辉煌如流星滑过,在时代的比赛场上毫无选择地偃旗息鼓。 平凉交通人在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淬火重生,随着东部运输实业集 团公司的呱呱坠地到茁壮成长,东运集团固定资产由四年前的 8600 万元翻了一番,达到了 1 亿多,2007 年,省交通厅发出全省运输企业 看东运的号召,东运集团成为全省运输企业的一面旗帜。5.12 地震 发生后,省交通厅启动交通运输紧急预案,短短 2 小时内,东运集团 8 紧急组织 30 座 70 辆豪华大巴整装待发,待命赴九寨沟疏散被困人 员,体现了平凉交通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爱心随路延伸,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全市运输业的迅猛 发展。到 2007 年底,全市营运汽车已发展到 17275 辆,其中载货汽 车 14459 辆、客车 2816 辆,特种车 273 辆,拖拉机 12200 余台。各类 驾驶员 5 万余人。全市拥有客运线路 258 条,营运里程 90704 公里, 客运量已达到 868 万人次,客运周转量 70012 万人公里,货运量 2083 万吨,货物周转量 143853 万吨公里,形成了以平凉市为中心、 连接各县、辐射各乡镇、沟通周边区域的客运网络。车辆结构发生了 较大变化,新颖,高档的小型出租车成为城市的流动名片。目前,全 市出租车已达 1921 辆,出租车客运企业 20 户,公路运输实现了人 便于行、货畅其流的目标。 脚在路上行,路在心中伸。我市交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确定 了全市“两高三 铁四横六纵” 的路网规划,提出了 “十一五” 末建成平 定高速、西长凤高速;除已营运的宝中铁路外,要修通西平铁路,建 设天平铁路;县县通二级路、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等级路、80%的村 通水泥路和柏油路的目标。如今,把平凉建设成甘肃东部重要的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