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科室设备安全操作规程_第1页
全科科室设备安全操作规程_第2页
全科科室设备安全操作规程_第3页
全科科室设备安全操作规程_第4页
全科科室设备安全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用电子血压计操作规程 一、本仪器的操作人员要求:掌握本操作规程 使用(保管)责任人:XXX 应用范围:上臂周长在 18-42cm 的人 二、开机前的检查与开机程序 (一)开机前的检查 地线、电源线:是否正确牢固连接,是否绊脚。 臂盖套:是否已正确安装。 记录纸余量:是否已经用完或所剩不多。 测量:先试测量一次,确认以下事项 1、语音信息的音量是否合适 2、测量过程中是否有异常声音 3、是否有漏气等迹 4、打印的日期是否正确 (二)开机程序 接通电源,按后背电源开关至“ON” ,按【形式】开关确认日期和时间。 三、基本(标准)操作规程 (一)接通电源,按电源开关至“ON” 。 (二)按【形式】开关,确认日期和时间。 (三)被测者面向本机,微侧身坐下,插入右臂(掌心向上,肘部放置到红色标记的底 部) 。 (四)按【开始】开关,开始测量。 (五)测量结束,自动打印测量结果。 (六)关闭电源开关(长时间不用断开电源) 。 四、有关受检者的注意事项 (一)刚步行来的人应先平静几分钟,做深呼吸,后进行测量。 (二)手臂颤抖的人等颤抖消失后再进行测量。 (三)不应在穿较厚衣服或卷起衣袖的状态下进行测量。 (四)不应测量沾湿的手臂,以免弄脏臂套或可能引起触电。 (五)测量时请勿移动身体或说话。 五、本仪器使用禁忌症 (一)学龄前儿童及手臂很细的人不宜测量。 (二)过分在意手臂上遗留痕迹的人不宜测量。 六、维修程序,计量等状态标记 (一)常见的故障先按以下方法处理 1、不显示测量结果或显示为“0 ”原因:测量后的结果显示时间被设定为 “OFF”。处 理方法:将设定变更为 15-90 秒中的任何一个。 2、 “-”显示不断闪烁,在测量过程不显示数值只显示“- ”原因:以 Kpa 为单位显 现臂套压力值被设置为“ON” 。处理方法:将设定变更为 “OFF”。 3、测量值不可靠排除可能原因重新测量。 4、压力不上升,排气速度快原因:可能是背面的检测口松弛或盖脱落。处理方法:请 确认检测口的盖是否牢牢关闭。 5、已调整了日期和时间,但切断电源后日期和时间仍不准原因:备用电池用完。处理 方法:更换备用电池(可联系客服中心) 。 6、显示“PE ”原因:记录纸用完。处理方法:补充记录纸。 (二)上述方法不能排除故障时,联系设备科维修。 (三)功能菜单状态标记(常设置状态) NO 1 :设定音量 0-10 由小至大酌情选择。 NO 31:打印 ON 打印 NO 32:平均血压 OFF 不打印 NO 33:打印干扰 OFF 不打印 NO 34:拍动变化 OFF 不打印 NO 35:注释设定 OFF 不打印 NO 37:COLIN 公司标记 OFF 不打印 NO 38:字体大小 1 小号字体 NO 4: 结果显示时间 45 显示 45 秒 NO 5:压力显示 OFF 以条状显示 NO 6:升压值 180 NO 7:通信方式 4 NO 9:mmhg 与 Kpa 的选择 OFF(显示 mmhg) 七、发生意外,或可能发生不良事件的处置 (一)测量中出现手臂疼痛或感觉特别不舒适时,请镇定按下【终止】开关。 (二)即使按下【终止】开关,臂套也不排气等异常发生时,请按正面左下角的【紧急终 止】开关。 便携式血氧饱和度计安全操作规程 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 (一)目的 监测患者机体组织缺氧状况。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了解患者身体状况、意识状态、吸氧流量。 (2)向患者解释监测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合作。 (3)评估局部皮肤或者指(趾)甲情况。 (4)评估周围环境光照条件, 是否有电磁干扰。 2.操作要点: (1)准备好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或者将监测模块及导线与多功能监护仪连接,检测仪器 功能是否完好。 (2)清洁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 (3)将传感器正确安放于患者手指、足趾或者耳廓处,使其光源透过局部组织,保证接触良 好。 (4)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波幅及报警界限。 3.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不可随意摘取传感器。 (2)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三)注意事项 1.观察监测结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下列情况可以影响监测结果:患者发生休克、体温过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贫血等。 周围环境光照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等也可以影响监测结果。 3.注意为患者保暖,患者体温过低时,采取保暖措施。 4.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情况,定时更换传感器位置 耳鼻喉科体检操作规程 一、检查项目: 耳部:外耳、中耳、听力 鼻部:外鼻、鼻前庭、鼻腔、嗅觉 咽喉部:口咽部、鼻咽部、喉部 、 操作规程: (一)耳部: (1)外耳: 耳廓:外形、大小、位置、对称性、畸形、瘘口、外伤疤痕、红 肿、结节 、牵拉痛等。 外耳道:炎症、疖肿、溢脓、耵聍或异物堵塞等。 (2)中耳:观察鼓膜色泽、内陷,是否穿孔,有无溢脓等。 (3)听力: 通过对话判断受检者听力。必要时用音叉检 查法及听力计检查法。 (二 )鼻部: (1)外鼻检查:有无畸形、红肿、压痛、肿瘤、溃疡等 (2)鼻前庭检查:以左手示指及中指按住患者额部,拇指将鼻 尖推向后上方,注意鼻毛多少、有无脓痂、皮肤有无红肿、溃烂、 皲裂等。 (3)鼻腔检查:前鼻镜检查法注意呼吸畅通度,鼻腔有无 溃疡、异常组织(肿瘤、息肉),鼻甲大小,黏膜颜色(苍白、淡红、 暗红)和湿润度,有无干痂或分泌物(量、质、位置),中隔有无偏 曲(机械性)。 后鼻镜检查法:必要时使用 (4)嗅觉:必要时检查。 (三 )咽喉部: (1)口咽部:令受检者张口。在检查咽部以前,用压舌板牵开 颊部。注意:悬雍垂、软腭、腭弓有无不对称和有无溃疡、麻痹等。 扁桃体的大小、活动度、表面颜色、有无白膜、隐窝口有无栓子或 脓性分泌物。咽后壁淋巴滤泡是否增生、形状和色泽,咽侧索有 无增厚等。其他如充血、分泌物、假膜形成、肿胀、浸润、肿瘤以 及异物等,均应随时注意。 (2)鼻咽部:使用后鼻镜检查 (3)喉部:使用间接喉镜检查 心电图机操作规程与使用方法 一目的要求 熟悉心电图机的原理及分类 掌握心电图机的使用方法 与注意事项。 二、 实验原理 .标准导联 :为接连左、右臂的电位差,将左臂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右臂 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 即左臂()右臂() 。 :为连接左腿和右臂的电位差,将左腿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右 臂连于心电图机的负 极,即左腿()右腿() 。 :为连接左退和左臂的电位差,将左腿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左 臂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即 左腿()左臂() 。 电极安放位置:右手腕-红色, 左手腕-黄色, 左脚腕- 绿色, 右脚腕-黑色 .加压单极肢导联 aVR:即加压单极右臂导联,探查电极置于右臂,连于心电图机的正 极;无效电极置于左臂与左腿相连的中心电站上,再连于心电图机 的负极。 aVL:即加压单极左臂导联,探查电极置于左臂,连于心电图机的正 极;无效电极置于右臂与左腿相连的中心电站上,再连于心电图机 的负极。 aVF:即加压单极左腿导联,探查电极置于左腿,连于心电图机的正 极;无效电极置于右 臂与左臂相连的中心电站上,再连于心电图负 极。 3.单极导联 :探查电极放在胸骨右缘第肋间。-红色 :探查电极放在胸骨左缘第肋间。-黄色 3:探查电极放在2 与4 连线的中点。-绿色 4 :探查电极放在锁骨中线与第肋间的交点上。-棕色 5:探查电极放在左腋前线与第肋间的交点上。 -黑色 6:探查电极放在左腋中线与第肋间的交点上。 -紫色 三、 实验步骤 1电源开关置于“ON” 。 2电源开关置于“AC(交流) , ,此时“LINE” “TEST” “PAPER SPEED(25mms) ” “SENSITIVITY(l) ” “STOP”,晶体灯发出亮 光。 3调节基线控制旅钮应能改变描笔的位置,使之停在纪录纸中央附 近。 4按动 “CHECK”键,此时“STOP”灯灭, “CHECK”灯亮。 5按动定标键“ lmV”,使描笔随着定标键的按动而作相应的摆动。 6按“START” ,此时“CHECK”灯灭, “START”灯亮,记录纸按 25mm/s 速度走动。 7继续按动定标键,在走动的纪录纸上可看到一清晰的定标方波, 其振幅应是 10mm。 除颤仪操作规程 一、操作流程 开机连接好导联线选择除颤能量涂抹导电糊充电“ Sternum”板置于患者右胸锁骨下, “Apex”板置于左胸乳头下方 所有人离床放电观察疗效。 二操作常规 1. 打开电源,让机器自检。 2. 按导联选择键“PADDLES”选择电极板导联,该电极导联可以直 接获取病人心电信号。选择,,导联时, 要正确贴好电极片,并 连接好导联线. 3. 按”HR ALARM”设置参数报警范围 (100/30、140/60、160/90、120/200). 4. 进行除颤时,先进入除颤模式,按“能量选择 ”选择好除颤能量 (SMART 双向波形 150J) ,除颤板涂导电膏或生理盐水纱布,按 “CHARGE (2) ”充电或位于“心尖 ”位置的浆形电极板的黄色“CHARGE”充 电按钮进行充电,将标有“胸骨”的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右侧锁 骨下,将有“心尖”的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左胸乳头下方.确保两 个除颤板与病人皮肤接触良好. 5. 所有人离床,同时按住两个电极板上的放电键放电. 6. 室颤. 室扑心率选择非同步模式,如选择同步模式,则由病人心电 波触发放电. 7. “GO SUMMARY“键为抢救实时记录,“RECORO“键为全程记录. 8. 使用后用清水抹干净除颤机、各导线卷好放入抽屉中. 三注意事项 1.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及起搏器植入病人除颤后应立即检 查 ICD 和起搏器的功能。 2.每天自检一次,保证仪器处于正常待机状态. 3.除颤仪自检方法: (1)将开关置于“Paddle”关同步键,电量调节至 100J 或仪器说明 书所提示的测试电量. (2)在电击板处于原味的情况下,按充电键. (3)握住电击板手柄,按心前区电击钮,除颤仪应不放电. (4)放开心前区电击钮,按胸骨电击钮,除颤仪应不放电. (5)按 Sync 钮,同时按胸骨电击钮,除颤仪应不放电 . (6)再次按 Sync 钮,关闭同步复律功能. (7)同时按两个电击钮,心电图纸打印出结果,如果各项功能良好, 其纸上会显示“TEST100J PASSED“(100J 测试通过 .如果显示“TEST100J FAILED“(100J 测试失败),除颤仪不能正常使 用,应立即与设备科联系,几时进行维修 3 呼吸机操作规程: 1、查对病人,神志清的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 2、接通电源、气源,接模拟肺开机,开显示屏。 3、根据病情,调节各参数:通气方式、 FiO2、VT、RR、I/E 、PSV、PEEP 、灵敏度等,设定报警范围:高压 限、低压限、分钟通气量低限、分钟通气量高限等。 4、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是否正常,出现报警及时查找原因排除。 5、湿化器加灭菌蒸馏水至标准刻度,打开电源,调节加热温度至 需要温度。注意储水器处于管道的最低位置,防止积水倒流。 6、去掉模肺,连接病人,密切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及报警情况, 出现报警及时查找原因排除。 7、记录:上机时间、相应参数、上机前血气结果。 8、使用过程中随时观察气道压力的变化及病人病情的变化,上机 半小时后应复查血气分析,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进行必要的参数调 节。 9、待病人血气分析、呼吸频率恢复正常、自主呼吸强,自主呼吸方 式 1 小时以上,没有呼吸困难征象时,可间歇停呼吸机或停机。 10、将呼吸机与病人分离,关主机、空气压缩机、监护屏开关、湿 化器开关、切断气源、电 源,消音。 11、整理床单元,并继续密切观察病人呼吸情况。 12、去除湿化器内滤纸,各部位消毒后备用,防交叉感染 附呼吸机使用标准操作规程(SOP) 目的 呼吸机的使用和一般维护的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于呼吸机的操作。 规程 1、准备:检查呼吸回路及氧气管连接是否正确。 2、开机步骤。 2.1 连接氧气气源,湿化器内加入蒸馏水。 2.2 接通电源,连接模拟肺。 2.3 打开电源开关,屏幕上半部显示进入安全模式,下半部出现 SAME PATIENT 和 NEW PATIENT 两个按钮。 2.4 如选择 SAME PATIENT 按钮则直接进入上一次通气模式。 2.5 如选择 NEW PATIENT 按钮出现理想体重 按 CONTINUE 出现 通 气模式(SIMV、A/G、SPONT 、 BILEVEL) 通气类型 (PC、VC) 压力支持(PS、TC、NONE ) 触发类型(V-TRIG、P-TRIG) 选择后 按 CONTINUE 出现各种具体参数( f、VT 、PS、V、PEEP、TPL 、O2 等)如要调整其中一项,只要用手指触摸直至变红,然后旋 转呼吸机右侧的黑色圆形旋钮调至所需数据各参数调整完毕后,按 呼吸机右侧的 ACCP 键确认后 呼吸机就按要求进行通气。 2.6 参数调整完毕后,与病人连接。 2.7 密切观察上机后病人的病情及各项参数,及时进行调整。 3、关机步骤 3.1 撤掉与病人的连接。 3.2 关闭电源 4 3.3 关闭氧气 呼吸机及其配件的清洁与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一、呼吸机的外表面(包括界面、键盘、万向臂架、电源线、高压气 源管路等 ): 每日用清洁的干软布擦试。每周用 95的酒精擦拭触摸屏式操作 面板,勿使液体进入呼吸机内部。 二、呼吸机外置回路:包括呼吸机呼吸管路、螺纹管、湿化器、集 水杯等送供应室统一处理。 三、 供应室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方法、步骤及要点包括: 1、 医务人员在清洗消毒前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 防护镜、手套等。 2、 各部件按清洗消毒机厂商操作说明所述方法放置,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