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业发展及前景研究_第1页
中国电信业发展及前景研究_第2页
中国电信业发展及前景研究_第3页
中国电信业发展及前景研究_第4页
中国电信业发展及前景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电信业发展及前景研究 姓名:邵知春 班级:经济学一班 学号:20130114136 摘要:中国电信业经历了多次大规模重组, 其目标是逐步引入竞争, 最终实 现产业的有效竞争。 本文以通过回顾电信发展历史,列举目前电信市场上的一 些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现状,以目前电信市场上出现的问题为依据,分析国内 电信市场上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带来的问题和形成的原因,结合目前电信市场竞 争的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解决目前困扰电信市场的不正当竞 争和垄断问题。 关键词:电信业 不正当竞争 垄断 管理体制 (一)中国电信业的发展 1.1 第一阶段:一统天下(19941998 年) 从 1949 年 11 月 1 日邮电部成立 以来到 1998 年实现政企分开之前,中国电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一个独立 运作具有充分竞争性的企业,而是下属于邮电部的一个部门,一般称之为电信 总局。在这一阶段,虽然有在 1994 年由电子部联合铁道部、电力部以及广电部 成立的中国联通,但和当时的中国电信相比根本无法撼动其垄断地位。所以说, 在这一阶段的中国电信在各方面都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或者说根本没有竞争, 因为当时的中国电信是 一个完全由国家领导隶属于邮电部的政府单位(老百姓 一般称之为电信局) 。 1.2 第二阶段:群雄混战(1999 2001 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电信 一家 独大的局面在 1998 到 1999 年这两年间发生 了根本性的变化。1998 年邮 电分家,将当 时的邮电部拆分形成了两个独立的部门, 组建信息产业部,负 责电信行业的监管,而中国电信的前身电信总局也由于政企分开成为了一个标 准意义上的企业: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接着,在 1999 年 2 月 14 日, 国务院批 准中国电信改革方案。根据该方 案的要求,信息产业部决定组建中国移动通信 集团公司。1999 年 4 月,信息产业部 下达关于组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指 导意见的通知 。1999 年 6 月,中国移动 通信集团公司筹备组成立。这是 继 1998 年 以来信息产业部政企分开、全国邮电分 营、无线寻呼剥离并划归中 国联通之后, 全国电信部门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同 期,电信、移动、联通、 卫通、小网通、 吉通、铁通等一些列电信运营商先后成 立,形成了群雄混战 的局面。 在这一阶段,虽然陆续出现多家电 信企业,的确形成了对中国电信 的竞争局面,但由于中国电信在网络与接入资源、 用户资源上的霸主地位,从 根本上尚未撼 动中国电信的竞争优势。不过,从这一阶段开始中国电信的竞争 优势面临了来自各 方面的剧烈挑战。 1.3 第三阶段:南北分治(2002 2008 年 6 月) 2002 年电信南北分拆,中国 电信集 团被拆分成南电信、北网通两大运营商。 2002 年 5 月,国务院对电信 进行了南北拆分重组,将北方九省一市划给中国网通,南方 21 省市划给元中国 电信,从而成立了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这一事件严重影响了中国电信的竞 争优势,使中国电信迅 速丧失了电信业霸主的地位,在用户数和营业收入上都 让位于在这几年间迅速崛起的中国移动。这一时期的中国电信竞争优势可以 概 括为:在南方地区的用户资源、网络资源、产品等领域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 但 这些竞争优势正在逐步被其他竞争企业减 弱。 1.4 第四阶段:三雄鼎立(2008 年 6 月到现在) 2008 年 6 月,六大通信运营 商整合为 电信集团、联通集团、移动集团。原中国 网通和中国联通合并形成 新联通;中国联 通的 C 网业务部门并入中国电信,原中国 卫通并入中国电信; 原中国铁通并入中国 移动。这样,三大运营商都形成了包含固 定、移动、宽 带三大业务的全业务体系, 形成各自网络和业务都覆盖全国的三雄鼎立局面。 (二) 目前电信市场的不正当竞争状况 1、 互联互通存在严重障碍 自我国推动电信改革引进竞争以来,互联互通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大大小 小的互联互通事件在全国各地陆续上演。而且,随着电信主管部门对互联互通 事件的处罚力度加大,限制互联互通的方式也开始向越来越隐蔽、越来越不容 易调查取证的方向发展,从最初的砍电缆、人为中断网间通信,逐步发展到发 话或落地拦截、不定时修改局数据、不采用统一的网间互联信令、人为限制增 加网间互联电路等。信息产业部虽然对互联互通三令五申但运营商仍然愿意设 置互联互通障碍,甚至愿意在互联互通方面铤而走险,以破坏通信设施的方式 限制网间互联互通。 2、价格战不断升级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电信市场上竞争日趋激烈,价格战随处可见。 “你方 唱罢我登场” ,这一家运营商刚刚向市场推出一项价格优惠促销措施,另一家运 营商往往就能以最快的速度紧紧跟进。恶性价格战愈演愈烈。价格战使得电信 市场的政府定价形成一纸空文。运营商之间零和博弈的不合作竞争使运营商互 相攻击,导致电信业走进了恶性竞争的泥潭。 3、运营商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也使消费者市场预期心理过高。 由于存在博弈关系,运营商之间广告大战,甚至在媒体上互相攻击,笔者 所在城市的移动联通两家运营商在当地媒体连续刊登声明互相指责,聊城冠县 甚至因为运营商之间的媒体大战演变成为员工之间的争斗,网通公司、电信公 司也分别在自己网站上对其他运营商瓜分其长途市场的行为进行攻击。各地的 通信管理局、公平交易局甚至纪检委都能收到运营商对竞争对手的申诉,使得 运营商之间反目成仇,矛盾激化。另外不正当竞争扭曲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致 使消费者对价格预期心理过高,造成行业的经营环境恶化。价格战容易误导消 费者,使消费者误以为“打价格战的企业才是好企业,不打价格战的就是暴利 的垄断企业” 。以手机补贴为例:联通对 CDMA 实行手机补贴数月来,已使市场 产生了对“补贴”的预期心理:“没有补贴就不进网,你有补贴我才进网” 。 4、侵犯商业秘密 由于受到新增市场的压力和收入增长的压力,各运营商之间利用窃听,录 音,收买竞争对手员工的方式获得竞争对手的经营政策信息,往往是这边运营 商开会刚刚结束,那边就在研究对策。另外,竞争各方都在想方设法获得竞争 对手的高价值客户资料,进行策反。有的不惜一切手段挖走对手的核心员工, 带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近期为此的起诉案件开始见诸报端。 二、有效竞争 (一 )有效竞争的含义及其评价标准 有效竞争理论:即自由竞争与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 所谓有效竞争就是能协调好长期均衡 和短期均衡的 竞争格局, 它能将竞争活力和规模经济结合起来。 随后, 乔治 施蒂格勒认 为, 如果产业是被称为 是有效竞争的 , 应该是: 产业内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在 每一个重要市 场销售相近的产品, 这些企业没有串 谋,有效 竞争是一个揭示市场实际运作状态的概念, 如果产 业市场的一些特定的、可得到的竞争性特征是为了 满足合理的公共利益的要求所 必须且充分的, 并且 这些特征更好的实现代表了更大的公共利益, 如果说该产业市场的这 些特征得到了最大程度实现, 那 么可以认为该产业是处于有效竞争状态的。 (二 )有效竞争是中国电信业改革的目标 1. 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不可行性。完全竞争不 仅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且是低劣的, 它没有权力被树立为理想竞争的模范。 完全垄断也是 不可取的, 完全垄断有两大 弊端, 一是造成低效率, 二是造成社会福利损失。 从现实来看, 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对于当前中 国电信业的改革也是不可取的。一方面, 从历史进程看, 要实现自由竞争需要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 而且要付出高额成本, 西方发达国家在过去对此 道路 的探索已经证明其不可行性, 我们没有必要再走一遍, 完全可以采取当今西方发达国 家现实的发展模 式, 这样才能与西方国家竞争 ; 另一方面, 除特别产业外, 世界各国都在努 力反垄断, 电信产业当然也包括在内。 2. 有效竞争是较理想的目标选择 有效竞争使垄断和竞争并存, 规模经济和竞争 活力结合, 市场结构和科技能力得以优化, 成为较理 想的竞争格局。电信业自身的特点也决定采取有 效竞争。电信业是一个在技术、经济特征方面相当复杂, 具有多种 业务类型的自然垄断性 产业; 电信业固定资本沉没 性很大, 是个高投入低边际成本的行业。庞大的电 信网络及投 资的不可分割性和整体供给的特点, 需 要巨额的固定资产投资, 但电信业只要网络建好后, 除运营成本外, 其它业务成本趋于零。因此, 适度竞 争不但能实现最大的生产效率, 还能 使消费者享受 到物美价廉的电信服务, 而电信业全程全网的性质 又要求电信行业必须保 持适度竞争规模, 以减少互 联互通的难度, 便于向用户提供更好的电信服务。 因此, 电信 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电信市场的结 构应该是一种有限度的竞争。只有坚持规模经济和 竞 争活力的统一, 使电信市场维持有效竞争的格局, 才能保证行业健康发展, 才能在国际竞争 中保持较 强的竞争力。 三、改革措施 (一)、运用行政职能加强政府对电信业的监管。 政府对电信管制可以分为市场管制和行为管制。市场管制一般包括市场准入管理、资 费管理、电信资源管理、电信标准管理等;行为管制一般包括互联互通、服务质量等。管 制的主要目的是监督市场、保证公平竞争;保证互联互通、合理分配通信资源;实施公正 纠纷裁决和处罚违法违规行为。在电信市场发展初期,对市场管制和行为管制并重;而在 电信市场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后,多重视行为管制。我国电信市场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发展, 目前已经进入初步竞争的发展阶段,电信监管处于由垄断管制向竞争管制过渡阶段。在这 一阶段,要采取管制政策和竞争政策并重的监管政策,既要重视市场管制,也要加大行为 管制的力度。从监管手段来说,依据电信条例和其他相关法规制度,采用法律手段、 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行业监管。 1、加强政府监管机构建设。 强化以中央为主的监管机构,加大监管力度,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又有中国特色的 电信监管体系。加快法律法规的建设的同时为企业搞好服务。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健康的市场必定是一个法规健全的市场。法规、行规等都是 规范市场的武器。国家一方面要加快制订电信法 ,另一方面要加紧调查研究,针对现实 市场,制订和完善各种规则。特别要注意这些规则应有超前性、引导性。要遏制不正当竞 争,必须进一步研究加大监管惩处力度。政府电信监管部门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 理。遇到违反价格政策的现象,要予以严厉查处。除了要与各电信集团公司配合联动治理 价格战,还要紧密依靠各地方政府,综合利用社会各种管理资源,与工商、物价、法制等 部门联合行动,综合治理。 、 监管部门在严肃执法的同时,还要做好服务,与企业建立起新型的政企关系。要做到 管制和服务并行不悖,该严管决不手软,企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热情相助。这样既体现 了监管权威,又容易得到企业的认可。哪里的监管部门服务到位,政企关系和谐,哪里的 市场就相对规范,发展就快一些。政府要同时做好规则制订者、监管者、引导者几个角色。 尤其是在订好标准、加强监督的同时,要做好正面引导。光堵不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 强化改革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的法律环境。许多国家电信业之所以形成有效竞争格局, 主要靠的是完善的政策法规与强有力的政府管制,而这正是我国电信改革的薄弱环节, 电 信条例刚刚实施不久, 电信法尚未出台,特别是政府管制力量严重不足,全国部、省 两级加起来才 600 多人(美国是 1700 多人,德国是 2000 多人) ,根本无法适应工作的需要。 应在加快电信立法的同时,充实管制工作力量,提高管制机构地位,充分发挥其作用。建 立完善的法律环境,让监管者有法可依,让从业者有规可循。目前政府监管乏力,从业者 恶性竞争此起彼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信市场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4、强化互联互通管理。新一轮电信重组完成后,互联互通工作涉及的面更广、情况更复杂, 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核算双方应当负担的费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作,相互之间关系的协 调与互联互通的质量会更加复杂,增加了互联互通工作的难度。科学地加强监管与协调, 杜绝人为造成的网间通信不畅和中断通信现象。 5、理顺机制,强化管理。 价格竞争之所以愈演愈烈,法规政策的不完善是一个重要因素。而电信属于服务业。从根 本上说,遏制电信业的价格战还是要由法规解决。在条件成熟时,出台适合各产业的反 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 。我国电信管理部门对此应有一个量化指标。比如,界定价 格战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搞清电信业务的经营成本(包括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 。以成本为 基础,规定资费和价格的上限和下限,超过上限和下限都可视为不正当竞争和价格战。 6、运营商要建立利益分享机制。运营商摆脱不了以利润为中心的企业本性,所以利益分享 机制是合作竞争的基本条件。这也要求管制部门要建立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来调节电信 企业的竞争合作关系此外,电信管制部门要及时调整政策,打造公平竞争的平台。 (二)深入进行电信体制改革。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电信改革的风暴席卷了全球。伴随着我国经济逐渐融入 世界经济体系,我国的电信体制改革也于 1998 年拉开帷幕,并在此后的 4 年里先后进行了 邮电分营、政企分开和电信重组。经过连续近十年的电信体制改革,我国电信竞争的格局 已经初步建立,但是离公平有效有序的竞争还距离很远。 1、 改革互联互通的结算与激励机制。 、 自从电信业引入竞争以来,网间结算就成为电信管制的重大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 各个运营商的收入,尤其是关系到竞争性运营商的生死存亡,所以一直是电信竞争各种矛 盾的焦点。各个运营商的结算关系中,遗留了许多中国电信独家垄断时期的规定。严重地 阻碍了运营商之间的公平竞争。在网间结算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阻碍着我国公平有效的竞 争环境的建立,阻碍着我国电信事业的发展,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合理的结算方式,必 然促进不同业务和不同运营商之间的合作。每一种业务的运营商都将把与其它业务的接续 看作对自己业务的推销,为自己创造了按照自己的价格取得收入的机会,不应也不再会对 互联互通进行阻碍。 、 经济利益之争与结算体制改革。互联费用是互联中的焦点,它直接关系到互联双方的 经济利益,若互联费用过高,就会阻碍竞争者的接入,若互联费用过低,又会伤害提供互 联方的互联热情。为了实现竞争,又不伤害互联的提供方,主管部门需要在双方的利益上 寻找平衡点,制订合理的互联费用。主管部门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确定合理的互联价格, 以促进互联各方的互联积极性。 、 电信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协议,必须明细到具体的操作细节上。这可以避免协议不够 明细带来的诸多麻烦。一是有利于避免协议与具体操作的冲突。细致的操作细节,明白准 确地规定了互联互通双方应当承担的责任。 、 目前中国在一些领域内实行不对称管制,现在新兴企业与传统企业互联是不结算的或 结算不尽合理。若网间不结算,传统企业的网络资源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回报。客观上形成 了传统企业一方面要无偿提供网络资源给新兴企业,一方面还要应对竞争,出现“智猪搏弈” 现象。国外各电信公司为什么愿意互联互通,因为企业会得到相应网间结算。中国的问题 是提供网络的一方在许多方面得不到“过桥费”,因为网络之间不结算。所以就出现了互联 互不通、通而不联、联而不通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要靠经济调节。互联互通强调的是要 实现按运营成本的网间结算,采用经济手段来调节。 3、解决市话天然垄断性问题。市话天然垄断的核心就在于最后一公里,或者说是用户线, 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是有效的锁定了用户,就象跑马圈地,电信运营商把用户拴住了, 或者小区或者办公楼,其他的运营商根本进不去,在最后一公里的用户线的层次引入竞争, 它的社会成本大大高于社会的效益,最近成都泰龙公司的“泰龙模式”虽然遭政府封杀但是 是民营公司挑战最后一公里垄断的有意义的尝试。 4、使投资主体多元化。更多的电信企业走向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可以为电信企业的进一步 发展募集到大量资金,同时由于上市公司要对股东负责,股东的基本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这就会促使企业更加注重经济效益,调整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尽快地适应市场经 济的发展。让民营资本走进电信业。如果引入竞争后不相应进行民营化改革,那么一家大 国有企业重组为几家相对较小规模的国有企业后,并不能产生具有独立人格的市场竞争主 体,结果很可能造成企业制订的价格低于其实际成本。在业务结构的选择上,同样要寻求 公平有效。 5、 突出电信资费的经济调节功能,加快资费管理体制的改革。要进一步加快电信资费的 立法工作,建立和完善电信资费形成机制,逐步实现电信资费由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向 市场调节价过渡。对电信增值业务和竞争充分的电信业务,实行市场调节价,将定价权交 给企业;对垄 和竞争不充分的少数基础电信业务,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尽快做到电信资费管理 法制化、程序化、透明化。 (三)加强运营商之间竞合与诚信。 1、最近电信业有两个“现象”很能说明问题:一是“ 上海现象 ”。在上海,近年来该市所有的 电信企业的收入都呈现出较快增长的势头。二是“广东现象”。在广东,所有电信企业的收 入却都呈现出增长趋缓的态势。虽然市场份额扩大,但增长率同比不断下降。市场观察人 士分析认为, “上海现象” 得益于当地运营商形成了合作性竞争关系,而广东恰恰相反。两地 经济发达程度相当,但结果却有鲜明的反差。合作性竞争已成为信息化时代的选择。在信 息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任何一家电信运营商想凭借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