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核心论文发表网在线阅读_第1页
医学核心论文发表网在线阅读_第2页
医学核心论文发表网在线阅读_第3页
医学核心论文发表网在线阅读_第4页
医学核心论文发表网在线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核心论文发表网在线阅读 (来源:创新医学网 ) 先天性耳前瘘管治疗 87 例临床观察 闫福龙 121200 辽宁凌海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关键词】 耳前瘘管 资料与方法 收治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 87 例,男 29 例,女 58 例,年龄 952 岁,单侧 76 例,双侧 11 例。其中 45 例患者耳前瘘管感染,行切开引流或抗感染治疗。其余 42 例分为感染组与非 感染组两组,行耳前瘘管切除术。 治疗方法:切开引流或抗感染治疗:在脓肿形成之前用 75%酒精局部湿敷,同时口服甲 硝唑片;脓肿形成的患者行脓肿切开,3%双氧水冲洗术腔,碘仿纱条换药。耳前瘘管切 除术:分为非感染组和感染组两组,非感染组指术前无感染,采用 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 麻醉,小儿采用基础麻醉加局麻或全麻。于瘘管口周围行梭形切口,在探针的引导下分离 瘘管囊壁并切除,瘢痕组织一并切除,生理盐水冲洗术腔,1%碘仿涂布暴露的耳轮脚软骨。 褥式缝合后加压包扎。感染组术前静滴抗生素,同时切开冲洗换药,35 天后手术切除。 治愈标准:切开引流或抗感染治疗组 1 年无复发或手术前无感染为临床治愈,耳前瘘管切 除术组 1 年无复发为治愈。 结 果 治愈时间:切开引流或抗感染治疗术者平均愈合时间为 18 天; 瘘管切除者非感染组 7 天, 感染组 10 天,两组平均愈合时间为 8.5 天。用 t 检验比较平均愈合时间的差异, t=7.48,0.05 P0.01,即切开引流或抗感染治疗者平均愈合时间明显长于手术切除瘘管 者。 切开引流或抗感染治疗与瘘管切除术复发率:前者 5 例,复发率 11.1%(5/45),后者 1 例, 复发率 2.4%(1/42)。经卡方检验 X2=4.051,则 0.05P 0.01,说明切开引流或抗感染治疗 的复发率高于瘘管切除术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 瘘管切除术中非感染与感染组:非感染组复发 1 例,复发率 4.3%(1/23),感染组复发 2 例, 复发率 10.5%(2/19)。经卡方检验 X2=1.330,则 P0.05,说明两组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讨 论 通过对 87 例耳前瘘管治疗的临床观察,总结出以下体会:如果患者条件允许,应尽早手 术切除瘘管,以降低复发率和缩短治疗时间。仅在发病初期瘘管口周围疼痛、无明显肿胀 时可以考虑局部用 75%酒精湿敷,同时口服或者静滴抗生素治疗。手术时机的选择:两 组手术治疗复发率无明显差异,因此无感染时可随时手术,有感染且脓肿形成时,在切开 脓肿、脓腔以 3%双氧水冲洗后 3 天即可手术切除。对于脓肿破溃后有大量肉芽组织形成 的瘘管,宜在感染消除后手术切除,避免病变残留、复发及因皮肤缺损较大而需二期植皮。 术前准备:静脉滴注抗生素(可以联合使用头孢类加甲硝唑) ;脓肿切开后,用 3%双氧水 彻底冲洗术腔,1%碘仿涂布术腔,放置碘仿引流条,每日 1 次,共 3 天。美兰的使用: 23 例非感染手术患者 4 例使用了美兰,术中仅见囊腔及大的分支有着色,对于细小的分支, 由于感染后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形成,细小分支被封闭使美兰不能进入,因此术中染色范 围仅供参考;对于感染期手术患者因术前切开换药,瘘管囊腔开放,对此类患者不主张使 用美兰。耳前瘘管切除的注意事项:若皮肤缺损较多,可用凡士林纱布将创面覆盖,待 其自行修复或二期植皮;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其颞支和颧支分别支配耳前肌、耳上肌和颧 肌,在分离瘘管及切除肉芽和瘢痕组织时,切忌盲目操作以免损伤面神经。术后复发的 原因:瘘管囊壁与耳轮脚紧密接触,软骨膜切除不彻底致残留上皮组织;瘢痕组织切除不 彻底,导致感染后存留于瘢痕中的上皮组织未能切除。 早期手术切除先天性耳前瘘管既缩短治疗时间也节省治疗费用,手术技巧和熟练程度是治 愈耳前瘘管和减少复发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姚红兵,汪武,徐洁.小儿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感染期手术治疗.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3,17(7):443. 2 许军,史波宁.感染期耳前瘘管切除术.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5,12(4):268. 3 李继红,杨代茂,葛宇倩,等.耳后带蒂皮瓣修复耳前瘘管术后皮肤缺损.中国耳鼻咽喉头 颈外科,2004,11(6):358. 莫沙比利联合多虑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赵光丽 277700 山东苍山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摘 要】 目的:观察莫沙比利联合多虑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 的疗效。方法:将 112 例 FD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莫沙比利,治疗组加用多虑平,疗程 4 周。结果:治 疗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莫沙比利联合多虑平治疗 FD 可显著提高疗效。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莫沙比例 多虑平 20062009 年笔者采用莫沙比利联合多虑平治疗 56 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良好,现 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2009 年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 112 例,男 52 例,女 60 例,年龄 1672 岁, 平均 41 岁,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6 例。两组年龄、性别、症状差异均无显著 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莫沙比例 5mg 每天 3 次,餐前 30 分钟服用,多虑平 25mg,2 次/日。 对照组,莫沙比利 5mg,3 次 /日,餐前 30 分钟口服。2 组疗程均为 4 周。治疗期间均给予 心理开导。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上腹痛、反酸、嗳气、胃灼热、腹胀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 效:上述症状减轻和改善;无效:用药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变。 结 果 临床疗效,见表 1。 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有 6 例出现口干,5 例倦睡,4 例头晕,2 例视力模糊;对 照组有 5 例头晕,7 例失眠,3 例心悸,不良反应轻,均能耐受,在继续治疗中减轻或消失, 不需要停药。 讨 论 FD 是一组病因未明,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或全身性疾病的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 症侯群。患者多有精神因素的背景1 。胃肠动力障碍可能是 FD 的主要发病机制,国内 外研究提示 87%FD 患者有心理障碍,FD 不是单纯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而是与中枢神 经系统密切相关2 。有学者对 FD 患者进行调查,发现 26.3%患者有焦虑情绪,37.1% 患 者有抑郁情绪,焦虑抑郁成份显著高于正常人,且消化不良症状程度与焦虑、抑郁分数呈 正相关3 。近年来,在 FD 的发病机制中精神因素已得到重视,大多数 FD 患者通过抗 抑郁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4 。我们采用在应用促动力剂基础上加用多虑平,症状改善明 显,疗效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莫沙比利是高选择性 5-HT4 受体激动剂,通过兴奋胃肠道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及肌间神经丛 的 5-HT4 受体,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而促进胃肠运动,因 5-HT4 受体分布于全胃肠道,与 心脑组织中的多巴胺 D2、r1、5-HT4 无亲和力,因而无与受体相关的心脑血管方面不良反 应和锥体外系反应,故莫沙比利为广谱促动力药,可加强胃排空。 多虑平为新型结构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具有抗焦虑、抗抑郁、镇静、催眠作用,主要用于 抑郁症,有报道4 ,多虑平有抗酸和轻微抗胃蛋白酶的作用,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并 可通过皮质下中枢的调节影响胃酸分泌和胃活动度,两药联合可改善患者紧张、焦虑、失 眠等症状,增加胃动力,促进胃排空,缓解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等症状。取得了明显 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用莫沙比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微宏,罗田永.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临床消化病杂志,2001,13(3):142-144. 2 周品.胃肠功能性动力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生理与病理生理.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10): 577. 3 吕路线.消化不良等情绪障碍.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9,20(2):97. 4 林剑峰.多虑平在内科的临床应用.新医学,1996,27:322-323. 上消化道穿孔 45 例诊疗体会 周茂林 036500 山西河曲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上消化道穿孔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主要由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多数病人症状典型、 辅助检查支持,不难确诊。近年来我院针对不同病例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治 疗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032008 年我院共收治上消化道穿孔病人 45 例,其中男 39 例,女 6 例,年龄 1581 岁。手术病例 42 例,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 32 例,胃窦部穿孔 13 例。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痛,有典型突发上腹剧痛伴腹肌紧张者 38 例 (85%),伴恶心呕吐 40 例(88%),本组全部进行腹透检查,有气腹者 36 例(80%),腹穿 42 例,阳性率 45%。 治疗及结果:本组病例中 30 例行穿孔缝合加迷走神经切断术,8 例行胃大部切除术,4 例 行穿孔单纯缝合术,3 例行非手术治疗。胃大部切除术病例中,2 例有不同程度倾倒综合症 状,1 例有反流性胃炎,均经内科治疗痊愈。本组病例无死亡病例发生。 讨 论 诊断:典型上消化道穿孔病例诊断不难,根据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多可明确诊断。但有 些情况如老年人、小儿,其痛觉迟钝或不能正确表达,而致诊断困难。还有后壁穿孔,前 壁小穿孔、空腹情况下造成症状不典型,辅助检查不支持,这类病人诊断要慎重。我们的 体会是:仔细了解有无消化道溃疡病史;仔细分析病史,症状及体征;腹透,腹穿 等检查可反复进行,不要因辅助检查不支持而轻易排除;排除其他腹腔疾患。病例资料 中有 9 例未见膈下游离气体,6 例腹部体症较轻,无板状腹,2 例老年患者自发病至痊愈出 院血象不高,但手术探查均确诊上消化道穿孔。 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原则是:终止胃肠内容物入腹腔使急性腹膜炎好转。主要方 法有 3 种:单纯穿孔缝合术;非手术治疗;胃切除或穿孔缝合加迷走神经切断术。 各种治疗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及具体适应证,对病人采取何种治疗应全面分析,严格掌握适 应证,争取最快、最大限度减少病人痛苦,尽快恢复健康。本组病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 同治疗方法,积累了一些经验,分析介绍如下。 单纯穿孔缝合术:优点:创伤小,危险小;缺点:对溃疡本身无肯定治疗效果。约 1/3 溃 疡愈合症状消失,少许病人因溃疡加重,需再手术治疗。我们的体会是:穿孔缝合术要结 合严格的内科治疗,并定期胃镜检查,了解治疗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 连续胃肠减压:近年来对穿孔的非手术治疗也有了大胆尝试。多数病人取得较好效果,但 这一切必须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中毒症状轻,腹膜炎体征轻,范围局限;空 腹穿孔,估计内容物有限;无溃疡病根治适应证;有严重脏器并存证,不能耐受手术。 胃大部切除或穿孔缝合加迷走神经切断:以往对于穿孔的手术治疗以胃大切除为主,其优 点在于同时解决穿孔及溃疡问题远期效果好。缺点,约有 1/5 患者出现较严重并发症,如 倾倒综合征、反流性胃炎,而且对工作生活造成重大影响,所以胃切除也应掌握适应证; 长期溃疡史,反复发作,症状较重;以往有穿孔、出血史;穿孔并出血;溃疡周 围瘢痕多,为胼胝性溃疡;已有幽门瘢痕狭窄,孔大缝合后致狭窄;疑为癌可能性; 多发性溃疡1 。作者认为对于急性上消化道穿孔者,若病情允许,尽量在修补的基础 上加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这样既可避免单纯修补的术后溃疡复发,又可减少因行 胃大部切除术近远期合并症的不足。 总之,对于上消化道穿孔这一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慎重。不要因其常见 而忽视必要的检查及其他疾病的鉴别,导致误诊。更不要按一种习惯性治疗方法去解决问 题,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要综合分析,采取一种最佳方案,尽快让病人恢复健康,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01. 胸腔置管引流联合小剂量羟基喜树碱及顺铂腔内注射治疗 恶性胸腔积液 32 例临床观察 马宝义 731100 甘肃临夏州人民医院呼吸科 【摘 要】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方法。方法:利用胸腔置管引流联合小剂量羟基喜 树碱、顺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结果:32 例患者中 12 例(37.5%)完全缓解(CR), 16 例(50%) 部分缓解 (PR),4 例(12.5%) 无效(CR 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占 87.5%,患者 一般状况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结论:胸腔置管引流联合小剂量羟基喜树碱、顺铂腔 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操作方便、创伤小,能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 质量、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置管引流 羟基喜树碱 顺铂 恶性胸腔积液 资料与方法 2005 年 5 月2009 年 7 月收治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 32 例,男 18 例,女 14 例;年龄 2878 岁。所有病例(32 例)均经 B 超、CT 、X 线摄片等影像学证实显示中至大量积液, 同时有肺内占位病变,经病理细胞学检查而确诊的肺癌患者,左侧 17 例,右侧 15 例,肺 腺癌 11 例,肺鳞癌 6 例,肺小细胞未分化癌 14 例,胸膜间皮瘤 1 例。所有患者经常规支 持对证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选用患侧腋后线第 8、9 肋间隙为穿刺 点或 B 型超声确定穿刺点,常规局部麻醉,切开皮肤与皮下层一个约 0.4cm 长切口,用胸 腔穿刺套管针(4 号)刺入胸腔,待有落空感,缓慢退出针心,此时有胸水流出,将多用引流 连接导管经套管放入胸膜腔,进入胸腔深度约 58cm,退出套管,局部缝合皮肤及皮下层 并固定导管,包扎伤口,接三通后用改制的一次性输液器连接引流袋引流,引流袋固定于 床面以下,用一次性输液器流量调节开关调节流量,持续低流量引流(100150ml/ 小时), 待液体排尽、胸水不再流出时,经三通管注入羟基喜树碱 10mg+NS 20ml,顺铂 20mg+NS 20ml,注药后立刻关闭导管,每 20 分钟变换体位 1 次,使药液与胸膜完全接触, 8 小时再 打开继续引流,每周 2 次,23 次为 1 个疗程。至完全无液体流出时拔除导管,引流期间 对症处理各种不良反应。导管引流前后查胸部 X 线片确定胸水量多少。 疗效评价:参照 1980 年 WHO 制定的癌性胸腹水疗效判定标准,统一评价疗效。完全缓 解(CR):积液消失,至少维持 4 周以上;部分缓解(PR):积液显著减少,至少在 50%以 上,并维持 4 周以上;无效(NC):积液减少不足 50%或增加但不超过 25%;进展(PD): 积液显著增加或患者死亡。CR+PR 为有效(RR)。 结 果 根据 B 超或 X 线检查,32 例经胸腔置管引流后胸水完全消失后,胸腔内注射羟基喜树碱 10mg、顺铂 20mg 23 次后,其中 12 例(37.5%) 完全缓解(CR 胸腔积液完全消失并维持 4 周以上),16 例(50%)部分缓解(PR 胸腔积液减少50% 并维持 4 周以上),4 例(12.5%)无效 (CR 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占 87.5%, 。患者一般状况胸背部痛、呼吸困难、心功能、 肌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较少,其中:堵管 1 例,盐水冲洗再通;局部轻微疼痛 7 例,止痛 药可止,1 周消失;气胸 1 例(3.13%),抽吸后恢复;食欲下降、恶心 6 例(18.75%) ,一般 可耐受,3 例肌注胃复安 10mg 后消失;发热(38)1 例(3.13%),对症治疗后减轻;管体 脱落、骨髓抑制、感染、白细胞减少等无 1 例发生。 讨 论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原发于胸膜的恶性肿瘤所致,为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 之一。据统计 24%50%的渗出性胸腔积液源于恶性病变, 50%的癌症转移患者最终发生 恶性胸腔积液1 。近年来局部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临床常采用的局部治疗 方法有:胸腔穿刺或引流;胸膜固定术;抗癌药物胸腔内给药,造成化学性胸膜炎 使胸膜粘连,但骨髓抑制较明显;生物调节制剂,如白介素、LAK 细胞、干扰素等, 临床疗效好,但价格昂贵2 。 胸腔内留置多用引流导管优点:胸腔置管引流胸水量不必受传统胸穿一次抽胸水 1000ml 限制,可持续引流;避免了多次反复胸穿;一次性引流袋的应用比水封瓶引流方便, 患者可自由活动;多用引流导管直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