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_第1页
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_第2页
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_第3页
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_第4页
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一、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首先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其次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第三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第四要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二、在农村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改善农村市场环境。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2006年要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三、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种粮收益,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适度利用国际市场,积极保持供求平衡。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四、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园艺、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磋商,提高我国农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各级财政要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并可通过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五、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制定相应的财税鼓励政策,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加大力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加强,中国的制造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然而,中国要从中、低端产品的“加工厂”转变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过去,中国很多制造商只是别人的生产基地,很少创立自己的品牌。但产品的经济价值主要来自创新和品牌。在这种缺乏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国内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企业的竞争力受到明显的制约。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健全国家技术创新,尤其要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法律和政策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逐步制定和实施了若干有关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还很不完善,重要的是缺少一部有关国家创新体系和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法。因此,要通过修订法律使科技进步法成为国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基本法;对政府采购法、企业法以及税法等相关法律也要进行修订,将鼓励自主创新、规范市场行为和创新行为纳入这些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2)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主体针对我国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我们必须通过发展战略转型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要积极发挥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壮大自主创新的主体。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3)推进教育创新,培育创新人才教育能否发挥其培育创新人才、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的作用,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成败的关键。一是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创新源和科研院所智力源的作用,增强高校科研投入,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发挥高校人才培育功能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实验室人才和创业型人才相结合,培养一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新型的创新创业人才,最终推动创新。三是改革高校、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激发大学与科研院所的创新动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推进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机制;特别是增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和市场的联系,引导它们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合作教育,增强科研立项的市场导向意识,提高成果的市场转化率。(4)发挥政府制度保障作用,营造创新环境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政府作为创新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除了在公共技术研发投入中发挥引导作用外,其最大的职能在于提供制度保障,营造创新环境。政府应该在法制规范、政策制定、舆论营造中发挥服务型作用,如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行为进行鼓励和保护;建立以鼓励冒险、分散风险的风险投资制度,为自主创新提供金融支持体系;在创新环境上,政府要为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完善创新活动硬件和软件环境。经济结构转型中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正以前瞻的目光面向未来。中国经济转型,不仅将为国内发展奠定基础,对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发展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具有深远意义。温家宝在报告中指出,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我们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经济转型的必然性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金融领域风险没有完全消除,各国刺激政策退出抉择艰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可能加剧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加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经济增长中投资所占比重过大、一些地方“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产业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调整结构,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转型措施措施一: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用好技改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节能降耗。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推动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引导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社会责任。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把我国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措施二: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措施三: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o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o 抓紧修订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网络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减少、简化行政审批,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 继续落实财政对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央财政预算内技术改造专项投资要覆盖中小企业,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投入。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鼓励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措施四:加快发展服务业。 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 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 农村服务业基础薄弱、发展潜力大,要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科技信息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 加快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逐步实现国家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措施五: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 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 要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缓解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我国10月宏观经济数据,居民消费指数同比上涨4.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1%,蔬菜价格涨了31%,创两年来的新高。由于受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多重因素影响,防控通货膨胀可能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流动性充裕和通胀预期较强背景下,要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通过“内外并举,两拳出击”,切实缓解物价持续上涨的问题。我国居民消费指数持续向上是一种“内外夹击”的多因综合症,既有国内市场成本上升推动和货币超发的影响,也有来自国际市场输入型通胀的作用。首先,成本上升是推进物价上涨的重要推手。我国当前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劳动力供给逐步从无限供给向局部短缺转变,促使劳动力成本上升。其次,货币超发引起人民币“内贬外升”,导致内外流动性夹击,推动我国物价上涨。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引致货币需求的扩大,以及大量外汇流入,央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有关统计表明,2000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例为1.51,2009年为1.81,到今年9月已上升到2.61。货币供应速度远远超过GDP增长速度,流动性过剩现象明显,进一步加大国内通胀压力。最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引导美元贬值,削弱了美元资产对短期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导致大量短期国际资本涌入收益率较高的中国。治理当前的通货膨胀,需要内外并举,双管齐下,两只“拳头”出击。一方面,我国要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应对不同环境下的外部冲击,缓解外部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要充分利用G20国际平台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避免一些国家以邻为壑引起国际金融振荡。要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对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大宗农产品的谈判能力和定价话语权,扩大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多项措施,从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两方面“双管齐下”,缓解国内致使物价上涨的多重压力,提升政府治理通胀的驾驭能力。要全面认识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资本流动三者的内在联系,统筹处理银行利率调整与汇率改革间的关系,在引导国内资本合理流动的同时,也要防止国外短期投机资本大量流入引起的流动性过剩风险。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收入分配制度、资源能源价格机制等改革要采取渐进方式,减缓叠加效应。要引导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增强消化高成本的能力,防止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所造成的物价过快上升。当前,要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引导大量富余的社会资本和新增信贷流向实体经济,缓解潜在的通胀压力。政府要合理引导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防止搭车涨价和乱收费推高通货膨胀,避免物价高涨引起经济剧烈振荡和心理恐慌。贯彻区域协调发展,缩小经济差距贯彻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对于我国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两大宏伟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继续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使地区经济、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进一步缓解,地区间的社会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逐步形成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态势。要加大转移支付和财政性投资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健全市场经济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健全合作机制,鼓励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一、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落实和深化西部大开发政策,巩固和发展西部开发成果,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重点是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把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改善和加强西部地区公共服务等。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要注重解决影响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和生态性矛盾,增强内在活力,改善软、硬经济环境,为长期较快全面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振兴奠定坚实基础。重点是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对内对外开放等。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要加强农业、资源型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培育和发展中心城市和重点产业带,加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初步实现中部崛起。重点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承接海外和沿海的产业梯度转移;加强综合协调,加大对区域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四、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要促进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体制转型,进一步加快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进程,逐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能力,率先在全国实现产业升级,力争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目标,提前实现现代化。重点是加快培育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为中心的都市经济圈和城市群,提高区域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浅谈医疗体制改革医疗卫生行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近年来,医疗卫生单位不断加大职业教育和行风建设力度,医德医风和行业作风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行业作风建设的成果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广大医务人员临危不惧、服从大局、恪尽职守、敬业奉献,战斗在抗击非典最前沿,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谱写了一曲群众称颂的“白衣战士”之歌,为夺取非典防治工作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广泛赞誉。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一些医疗机构和部分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红包”、开单提成,开大处方、滥检查、乱收费等,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相当突出,群众反应强烈。它直接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了医疗卫生行业和广大医务人员的声誉,损害了医患关系。为此,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医疗卫生单位行业作风建设,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树立良好的行业新形象,我们向全省各医疗单位发出如下倡议:一、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医疗卫生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充分认识行业作风和纠风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切实改变思想、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作为卫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不断增添便民措施,为广大群众提供质量较高、费用较低的医疗卫生服务。二、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切实维护病人利益。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要顾全大局,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正确对待各种利益的调整,切实从维护病人的利益出发,严格规范医疗行为,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严格遵守医疗价格收费标准,严禁乱收费,严禁大处方,严禁开单提成。三、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教育广大医务人员廉洁行医、诚信服务,敬业爱岗,钻研技术,以高尚的医德医风、优质规范的医疗服务、精益求精的医疗质量,树立新时期医疗卫生行业的崭新形象。四、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行业不正之风。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先进,树立典型,培养职工自尊、自爱的良好品德,坚决杜绝回扣、“红包”、开单提成等不正之风,建立起教育、制度、监督、惩治并重的纠风工作长效机制。对违犯医德医风的人和事,发现一例查处一例,绝不姑息迁就,以良好的行业作风取信于民,让人民满意,让社会满意,让党和政府满意。五、建立健全民主评议行风制度。加大医疗服务透明度,尊重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进一步完善病人选医生、选医院、住院费用清单制、医疗收费及药品价格公示制度和查询制度,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发挥好行风评议在卫生行风建设方面的监督、评价、激励、促进作用。让教育公平成为社会公平的先导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教育是实现社会资源再分配的一种有效途径,让人欣慰的是,促进教育公平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曾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温家宝总理也数次强调:“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日前出台的“新教改”草案首次把促进教育公平升为国策,这就表明,在和谐社会的视野下,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和群体教育之间的差距,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应有的良知。但实事求是地说,就现状而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全社会的“上下而求索”。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早在1993年就提出的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17年来从没有得到落实。据媒体报道,一名联合国官员到我国考察后,很不寻常地批评中国在保证教育权利方面连非洲一些穷国都不如。这些批评,在GDP连续高位增长的背景下,显得尤其让人痛心。此次,“新教改”草案虽然对教育投入一锤定音,但具体到地方,依然缺乏刚性的保障。在单纯追求GDP的政绩观下,地方政府显然也缺乏教育投入的根本动力。从江苏来看,尽管省域竞争力首超广东已名列全国三强,但苏北一些地区教师工资仍然拖欠,实在令人堪忧。另一方面,虽然教育公平所涉及的制度体制性的羁绊相对较少,更多的属于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容易单项突破,但长期以来,教育产业化制造了无数的既得利益者。一个小学的校长居然管理着上亿元的“小金库”,择校费让学校成为永远的“牛市”,其根子不在学校人才竞争而在公共教育资源的争夺。往往是强势阶层垄断教育资源,掌握着政策制定权和话语权。资源的重新分配必然对利益集团造成冲击,牵一发而动全身,种种博弈必然有可想而知的艰难。因此,在扎实推进教育体制深层次变革的时候,必须首先对人民群众呼声最高诉求最强的热点难题予以定点攻坚、重点突破。而教育公平问题首当其冲。我们希望,教育公平能成为社会公平的先导,在江苏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首先得到实现。住房改革攸关执政基础一、问题目前我国住房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住房改革进程以及市场发育水平的集中反映,也与当前宏观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密切相关。其中社会反响强烈、争议较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房价快速上涨,特别是大中城市房价涨幅过大,新建的中小户型住房供给严重不足;二手房市场和租赁市场发育缓慢;住房市场秩序比较混乱。二是住房保障覆盖面小,措施不到位,有些保障制度设计不合理,由此产生的一些“寻租”和腐败现象引起广大群众的不满。三是住房市场宏观调控困难重重,调控政策尚未达到预期目标。二、原因我国住房领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是孤立和偶然的,其背景和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是在特定发展阶段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是由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快速推进、婚龄人口大幅增加、部分居民的超前消费观念、居民对房价快速上涨的心理预期等因素的叠加,促使我国城镇居民住房需求集中释放,导致住房领域各种矛盾凸显。二是我国住房市场发育时间短、水平低,市场机制和规则尚不健全、不完善,市场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还比较落后。同时,对政府在住房领域职责的认识尚不清晰,也影响了政府住房保障措施的实施。三是由于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预期、国际投机因素加大等宏观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诸多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住房市场的矛盾。三、对策针对我国住房市场的现状,政府当前应从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治理和规范住房市场秩序三个方面重点解决突出问题。一是以廉租住房制度为核心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在强化各级政府住房保障责任和明确保障标准的前提下,具体保障方式应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强化各级政府实施住房保障的责任。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体系,使住房保障的主体、责任、实施方式、保障标准等问题都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住房市场的宏观调控。围绕调控房价和调节供给结构的近期目标,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在住房市场调控方面的协调力度,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调控的职能分工,统筹协调各种调控政策,防止出现各自为政和政策措施相互矛盾的情况,提高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完善住房供应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应尽快着手研究和起草住宅法,对我国住房市场发展规划、管理机构、市场主体和市场运行的监督管理,以及住房保障制度等予以法律规定,作为规范市场的基础法律。政府各职能部门还应明确各自的市场监管职责。基于住房在社会经济、政治中充当的特殊角色,与住房改革相关联的话题颇为重要。如,由住房改革衍生出的住房公平问题、通过房改拉动内需问题、住房改革中政府行政执法问题、职能转变问题、“以房管人”户籍改革问题以及房地产泡沫等等。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年龄分布的高峰也集中在了就业年龄段。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使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繁重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解放了出来。加之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等等原因都造成了我国现阶段空前的就业压力。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通过就业,一个人才能获得收入、安居乐业、实现价值,社会才能不断地稳定发展。显然,解决好就业问题,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之一。我们必须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就业促进工作。首先,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国情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扩大出口、增加创汇的重要举措。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促进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第三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余地比较大。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行业多、门类广,而且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行业并存,能够吸纳大量不同层次的各类人员;同时,投资少,成本低,收效快。第三产业应当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的主渠道,在扩大就业中发挥它应有的独特的重要作用。第二,实行促进就业的财税金融政策,积极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最近两年,全国1460万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中,230万人成为个体工商户,22万人创办了私营企业,两项合计共有17%的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每1人创业平均可带动3人就业。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而推动创业来促进就业,正是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切入点。要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积极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第三,积极增加公益性就业岗位,作好就业援助工作公益性就业岗位主要由政府出资扶持或社会筹集资金开发的,符合公共利益的管理和服务类岗位。社区管理岗位、劳动保障协管员、交通执勤、市场管理、环境管理、物业管理等、社区服务岗位、保安、卫生保洁、环境绿化、停车场管理、公用设施维护、报刊亭、电话亭、社区文化、教育体育、保健、托老、托幼服务等、机关事业单位的门卫、收发、后勤服务等临时用工岗位等等公益性就业岗位的增设是解决下岗职工、“零就业家庭”等城市就业弱势群体的主要就业援助途径。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就业促进工作,才能真正保障人民应得的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解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的政策措施对弱势群体的支持,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责任,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国家财力的逐步增强,要把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一)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已经实施两年,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运行和管理中也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在制度本身与农民之间缺乏良性互动,筹资、管理和监督成本偏高,人均30元的筹资水平过低。下一步,应注意增加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和运行的参与,加强民主管理和社会监督,切实体现其“合作”特色,在此基础上鼓励农民适当提高缴费水平。此外,应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二者进行整合,以简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设计,降低制度运行成本,提高制度运行效率,具体可考虑将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和农村医疗救助补助资金合并为农民医疗保障补助资金,与农民个人缴费一起建立农民医疗保障基金,统一管理和使用。二是进一步做好对贫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低保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保障贫困农民(包括贫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减轻农村养老工作面临的压力。各地可积极探索在对特困户救助、农村“五保”户供养、口粮救济等制度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2610万绝对贫困人口脱贫。(二)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产物,从本质上是与小农经济和农村社会不相容的。目前,在我国大规模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具备经济实力。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农村养老保障仍应以家庭为主,同社区保障、国家救济、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制度相结合,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可通过建立农村低保制度解决。(三)解决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既要针对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也要立足于现有的城镇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对有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首先应着眼于促进其就业。在实现就业的基础上,以企业职工或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加城镇社会保险来解决其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问题,符合条件的还可按有关规定享受城市医疗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对无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若领取土地补偿费后生活仍有困难的,在城市规划区以内的,可优先考虑将其转为城镇户口,并按规定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市医疗救助制度。未转为城市户口的,符合条件的可按当地有关规定享受农村特困户救助和农村医疗救助,还可在自愿的基础上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探索在整合养老保障、失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功能的基础上为失地农民建立基本生活保障,通过失地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适当补助的方式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在农民失地后向其发放基本生活费,保障其基本生活。对农民工,首先应保障他们获得相当于自己劳动价值的工资收入,并保证及时足额到位。首先应该尽快将尽可能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工伤保险,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时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问题。(四)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国家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必要的财力支持是关键。从国际经验看,社会保障支出在很多国家是财政支出的最主要部分。近年来我国财力已经有了明显增强,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规模和比重是有可能的。推进廉政建设 打造阳光政府近些年来,贪官污吏落马事件屡见报端,这些贪官“贪”的形式多样、手段隐蔽且难于查处,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破坏了国家的安定和民心的稳定,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关键在于某些干部官员思想不过关、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强劲。因此,为了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打造廉洁、阳光政府形象,我国要建立一个以教育为基础、以制度为保障、以监督为关键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有机统一体系,多管齐下推进廉政建设。以教育为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廉政思想防线。政府各个部门机构要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座谈会、先进报告团等多种形式,督促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提高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彻底转变领导队伍中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思想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以制度为保障,积极推行反腐倡廉建设的制度化进程。我国人大要针对当前腐败现象的新特点、新趋势,将新型贿赂形式、收受非物质利益纳入到刑法所管辖范围,对量刑标准、赃物价值认定、惩罚措施等制订严格且详细的规定,使我国反腐工作有法可依;要规范国家工作人员从政行为的制度,完善公务员财产、收入申报制度,健全政务公开制度,保证广大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制度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保证作用。以监督为关键,构筑反腐倡廉的立体防范网络。我国政府要建立一个独立监督机构,并赋予其强大的能力,对政府工作中的关键领域、重点环节进行实时、有效监督;要加强群众监督,积极创建反腐举报热线、反腐网站等多种形式,明示安全举报的有效途径,并对反腐斗士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嘉奖,使广大人民群众敢于且能够参与到反腐倡廉建设中来,营造一个监督无处不在的良好环境。推进廉政建设,不仅是政府的事情,也是关涉我们每个人的事情。虽然我国的反腐工作极为复杂、任务相当艰巨,但只要有过硬的思想意识、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强劲的监督力量,形成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廉政建设网络,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一定会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推进基层自治,保障人民权利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而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则是这一基础性工程的重要内容。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是基层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机制,是各方面政治诉求和利益关系得到合理保障的机制,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持续发展的机制。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有利于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有利于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利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一、在基层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扩大基层民主自治范围基层民主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是对代表制度民主的补充。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必须要把代表制民主和基层直接民主结合起来。在基层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实行基层直接民主,群众的事情由群众自己依法办理。城乡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由群众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直接当家作主办理,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有了全面的巩固的群众基础。二、加快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关系协调好党组织的领导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关系,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党的基层组织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 法,组织开展基层社会工作。加快乡镇职能转变。乡镇党委政府职能要尽快从根本上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把解决农民的困难与问题作为己任,把如何加快发展、如何实现农民增收、如何改变农村面貌作为第一要务,把怎样让农民安居乐业作为一种责任与任务,把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为村级组织和农民群众服务上来,为经济 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抓经济、抓服务、抓稳定上来。着眼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必须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和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建工作与基层群众自治之间相辅相成,只有把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与基层群众民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党工作的成效体现在为群众服务,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上,基层党建工作才能具有活力和生命力。扭转考核机制龙头校正官员从政方向中共十七大以来,政府在官员政绩考核机制方面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已在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绩,其中基层干部、群众民意调查在考核、选拔干部中所起的作用明显加大。在原来的“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考核标准下,许多地方出现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一大批“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也造成了巨大的财政浪费。国家积极出台的中国官员绩效考评的新机制,不再单纯地以GDP增长速度为唯一考核标准,而是在考核中更加重视官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力度,以及民意的支持度。这一系列新颖的措施,也使得地方官员必须打破常有的发展机制,积极探索新的、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同时还必须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充分重视民意。考核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成绩和干部政绩,要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成效作为重要内容,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指标,而且要重视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坚持把经济增长指标同人文、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绿色GDP既意味着全新的发展观,又意味着全新的政绩观。它不只关注经济发展的数量、规模和发展速度,而且更加关注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绿色GDP则力求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并以可监测的形式与干部的政绩挂起钩来,使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是促使干部从思想上提高自己的生态意识,努力在自己本职工作范围内,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改变自己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二是促使干部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把资源环境保护的外在要求内化为一种有力的道德自律,对自己行为的环境后果负责,对自己的决策后果负责,从根本上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非理性冲动;三是绿色GDP核算体系在国家批准实施后,便具有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对干部的上述要求就与依法行政的原则结合起来,这样也保证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同时国家应该逐步建立起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长效机制,把它作为考评组织工作特别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指标,使之真正成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晴雨表”和改进组织工作的有力杠杆。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对干部的选拔,要看他在群众中是否有较高威信,在民主推荐、民主测验、民主评议中是否得到多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并推行公示制,“凡是群众信不过的,绝对不能提拔”。关注民生问题,是执政党的自然选择。改变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评价方式,明确提出更注重考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这种考核内容导向上的调整,就是要求干部对自己“要做什么事”不能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为干部工作提供指南。改革官员政绩考核机制,重视环境、生态保护以及民意在考核中的比重,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同时中国官员考评新机制的建立也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公信力政务在阳光下公开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时代,互联网迅猛发展、新媒体异军突起,民主政治发展、权利意识觉醒,整个社会越来越开放。方此之际,对权力来说,只有实现阳光运行才能适应社会生态的深刻变化;对公众来说,知情诉求、参与诉求、监督诉求都比以往更为强烈,对政务公开的要求水涨船高。据初步统计,关于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仅从7月1日至8月15日,传统媒体的报道就有2034篇,相关新闻网络转载量约16600 篇,微博讨论数逾20万条,论坛帖文约11100篇,其中涌动着旺盛的公开需求。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政府才能赢得公信力。也应看到,政务公开的社会需求也同步提升到“2.0标准”,从关注数量到注重质量,从欣赏姿态到追求实效,从“及时、准确、全面、具体”到“看得懂、用得上”,这样一来,对政府部门来说,技术手段和优势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善用则公开透明、公信自立;不善用则流于形式、自损公信。那些常年休眠的政府网站、“不在服务区”的热线电话、无人应答的电子公告栏,已经成为一些地方政务公开的“负资产”,这说明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还不只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