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抗体课件张_第1页
自身抗体课件张_第2页
自身抗体课件张_第3页
自身抗体课件张_第4页
自身抗体课件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身抗体检测及临床应用价值 张虹 自身抗体是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依 据 自身免疫泛指机体免疫系统受某些内因、 外因或遗传等因素作用产生针对自身正常或变 性的组织、器官、细胞、蛋白质或酶类等自身 抗原发生的免疫应答反应,出现自身抗体或自 身致敏淋巴细胞的现象。 因自身免疫招致组织器官损伤或功能障碍 所致疾病称自身免疫性疾病(AID)。 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标志。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共同特征 1.可以有诱因,也可以无诱因,但多数病因不清 。 2.患者以女性居多,随年龄增加发病率有所增加 。 3.有遗传趋向。 4.血清中有自身抗体或体内有针对自身组织细胞 的致敏淋巴细胞。自身抗体在不同的自身免疫 病中有交叉和重叠现象。 5.疾病的重叠现象,即一个病人可同时患一种以上 自身免疫病。 6.自身免疫病一般病程较长,病情发展和缓解呈反 复交替现象,易成为终生痼疾。免疫抑制剂治疗 可取得一定疗效。 自身抗体的意义 n1.可帮助临床诊断,评价疗效,估计预 后。 n2.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 n -称标志抗体, n*标志抗体检出有助于临床医生确诊疾病 n*自身抗体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医生更早发 现疾病 自身抗体可以在AID临床发病前检测 到 nPBC患者任何临床症状前10年可检测到 AMA(抗线粒体抗体) nRA患者在临床症状前4-5年检测到抗 CCP抗体 自身抗体的分类 抗细胞内抗原的抗体: 抗细胞核成分的抗体(ANA) 抗细胞浆成分的抗体(ANCA) 抗细胞膜成分的抗体: 抗磷脂成分抗体 抗细胞表面抗原抗体: 抗红细胞Rh抗原 抗细胞外抗原的抗体: RF、凝血因子 n抗核抗体谱 n抗DNA抗体 n抗核糖体P抗体 n抗组蛋白抗体 n抗ENA抗体 n抗Sm抗体 n抗U1RNP抗体 n抗Ro/抗SSA抗体 n抗La/抗SSB抗体 n肌炎特异性抗体(MSA) 抗合成酶抗体 抗SRP抗体 抗Mi2抗体 n与系统性硬化相关的抗体 抗拓扑异构酶1抗体 抗着丝点抗体 抗核仁抗原的抗体 n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nC-ANCA nP-ANCA n抗磷脂抗体 n狼疮抗凝物 n抗心磷脂抗体 n2糖蛋白 n抗内皮细胞抗体 n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抗体 类风湿因子(RF) 抗CCP抗体 抗核周因子抗体 n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 SMA,LKM,SLA, AMA, Sp100,gp210等 抗核抗体(ANA) 抗核抗体 (antinuclear antibody,ANA ) n传统定义:将针对细胞核内成分的抗体称为 ANA。 现在对ANA靶抗原的理解已从细胞核扩大到整 个细胞。是指抗核酸(nucleic acid)和核蛋 白(nucleoprotein)抗体的总称。 ANA的检测方法 n间接免疫荧光法(IIF):现多以Hep-2细胞 (人喉癌上皮细胞)为底物(Ag),抗原 抗体结合,加入荧光标记的二抗体。 n用荧光显微镜观察ANA荧光着染强度和免 疫荧光图形(核型)。 n稀释待检血清可检测ANA效价 ANA常见核型 核型 对应抗原 相关疾病 均质型 组蛋白和DNA 所有的CTD及药物性狼疮 斑点型 ENA SLE、SSc、pSS、MCTD 周边型 n-DNA SLE、也见于SSc 核仁型 RNA多聚 酶 SSc、也见于SLE、pSS SCL-70 着丝点型 染色体 CREST syn(局限性系统硬化症 ) ANA的检测方法 n酶免疫测定试验(ELISA-ANA) n商品化的试剂盒,包括吸附有抗原的固 相(微孔板)、酶标记的检测抗体、洗 液、底物、终止液及阴阳性质控物。 n通过酶标仪读取OD值,跟cutoff值比较 来界定阴性和阳性。 抗核抗体的分类 (1)抗ENA抗体 可提取性核抗原(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s,ENA ) (2)抗组蛋白抗体 (3)抗DNA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 抗单链DNA抗体(抗ssDNA)。 (4)抗着丝点抗体 (5)抗核小体抗体 ENA 不同的自身免疫病可产生不同的抗ENA抗体。 通过检测抗ENA抗体的类型及其组合,可综合 诊断自身免疫病的类型。 n抗Sm抗体 n抗U1RNP抗体 n抗Ro/抗SSA抗体 n抗La/抗SSB抗体 n肌炎特异性抗体 JO-1 n与系统性硬化相关的抗体SCL-70 ENA检测方法 n双向免疫扩散 n对流免疫电泳 n斑点酶免疫技术 n免疫印迹技术 免疫印迹技术(最常用) n欧蒙印迹法试剂盒用于体外定性检测 血清或血浆中的人抗nRNP、Sm、SS-A (天然SS-A和Ro-52)、SS-B、Scl-70 、Jo-1、CENP B、dsDNA、核小体、 组蛋白和核糖体P蛋白等14种不同抗原 lgG类抗体。 免疫印迹技术(IBT) 1.将提取的抗原,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然 后将各抗原区带转印至硝酸纤维膜上制成膜条 。 2.将待测血清加在已切成细条的硝酸纤维膜上, 3. 当再加入酶标记抗人IgG抗体, 4. 再加入酶的底物,出现显色反应。 凡有抗体与膜上抗原结合的位置,均会因酶促反 应而显色。 参照此时抗原区带的分子量及各区带的相应 位置,可辨读出各特异性抗体. 抗ENA抗体的主要类型及临床意义 n抗Sm抗体 抗Sm是SLE的特异性标志之一,对SLE高度特异(超过 90%),约5%-40%患者阳性,同时伴抗DS-DNA抗体和U1- RNP抗体阳性。 抗u1-nRNP抗体 n抗nRNP(nuclear RNP):以抗核内的核糖核蛋白而得名 。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u1RNP抗体 。 n抗u1RNP抗体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中几乎均为 阳性,且其滴度很高;是区分结缔组织病和非结缔组织 病的有力指标。2530的SLE患者存在该抗体,一般 与抗Sm抗体一同出现。 n抗u1RNP抗体阳性的病人,常有双手肿胀、雷诺现象、 肌炎和指(趾)端硬化。 抗SSA抗体 抗SSA/Ro 抗体 与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最常见于干燥综 合征(40-80%)。SLE(20-60%)与狼疮肾病 的发生相关。 抗天然SS-A(60kDa)抗体对SS和SLE的特异 性高。 抗Ro-52抗体 不具有疾病特异性,而且还可与抗Jo-1和RNP 抗体发生交叉反应。 既往认为抗SS-A靶抗原为分子量52KD和60KD,RO- 52和RO-60是同一大分子复合体,现在认为RO-52和RO- 60抗体并不属于同一抗体系统,两者是独立的抗体系统 ,而且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 抗SSB/La抗体 n在原发性SS病人中,抗SSA/Ro和抗SSB/La阳 性率分别为60%和40%,它们是诊断干燥综合 征的血清学标志。 n抗SSB抗体较抗SSA抗体诊断干燥综合征更为 特异。 n另:SSA和抗SSB抗体阳性可造成新生儿狼疮 及婴儿心脏传导阻滞等先天性心脏病。 n抗SSA和抗SSB抗体常与血管炎、淋巴结肿大 、白细胞减少、光过敏、皮损、紫癜等临床症 状相关。 抗Jo-1抗体 n几乎仅见于或最常见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PM/DM)或PM/DM重叠综合征。 n存在于35至40的肌炎患者中。 n临床表现为:肌炎、间质性肺疾病、关节炎以 及常出现雷诺现象的一组临床表现的特征性; n患者的手指侧面常出现角化过度,并伴有脱屑 、裂纹和色素沉着,从而形成许多肮脏的横纹 。即“技工手”. n50至70发生间质性肺疾病 。 n肌炎常常难以通过治疗达到完全缓解。 SCL-70抗体 n抗拓扑异构酶1抗体(抗scl 70抗体):存在于25 至75的患者;主要见于患有弥漫型硬皮病以及 存在系统性损害(特别是肺间质变)的患者。 n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性无关。 抗DNA抗体 n已确认出两大类抗体特异性: 天然的双链DNA(dsDNA): SLE患者的特征性标志 变性的单链DNA(ssDNA) 抗dsDNA抗体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SLE并发 的狼疮性肾炎是由该抗体介导的免疫复合物病,抗 dsDNA抗体可形成多种冷沉淀而致血管炎,SLE肾炎 及典型的蝶形红斑均与该抗体有关。 抗dsDNA抗体诊断SLE的特异性可达95%100%,但其 敏感性仅为30%50%,因此抗dsDNA抗体阴性不能 排除SLE的诊断。 n抗体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相关,随着疾病活动的控制, 抗dsDNA抗体滴度可以下降或消失。 抗组蛋白抗体 (Anti-Histone Antibody,AHA) n组蛋白是染色质基本结构-核小体的重要组 成部分; n在药物性狼疮的患者中出现率很高(78- 95%); n在多种结缔组织病中出现。 n服用异烟肼的病人中最高,但临床上并没 有出现狼疮的临床症状。 抗组蛋白抗体 组蛋白有H1,H2A,H2B,H3,H4亚型 抗H1 H2A H2B H3 H4 系统性红斑狼疮 + + + + + 长期服异烟肼 + + + + + 类风湿关节炎 + + + + + 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ies, AnuA) n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功能亚单位,是DNA与组蛋白形成 的复合体,存在于细胞核中,核小体是SLE主要的自 身抗原; nAnuA对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0%- 64.2%和97.0%-98.8%,敏感性优于抗dsDNA,是 SLE的标记抗体之一。 nAnuA可出现于SLE疾病进程的各个时期,并且是狼疮 肾炎的标记性抗体 。 nAnuA与抗dsDNA抗体可不同时出现,AnuA出现早于 抗dsDNA抗体,这对SLE的早期诊断更为有利。 核糖体P蛋白 抗核糖体P蛋白为SLE特异性自身抗体,检出 不高,通常为10%,该抗体与疾病的活动度 不相关。 抗着丝粒抗体 90的局限性系统性硬化症CREST综合征患 者存在该抗体;见于患有原发性或继发性雷 诺病的患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靶抗原阳性率(%) dsDNA标志性抗体 30-90 Sm标志性抗体 5-30 核糖体P蛋白标志性抗体 5-15 核小体标志性抗体 50-95 组蛋白 40-80 U1-nRNP 15-40 SS-A 20-60 SS-B 10-20 新生儿红斑狼疮(NEL) 靶抗原阳性率(%) SS-A 100 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DIL) 靶抗原阳性率(%) 组蛋白 95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 靶抗原阳性率(%) SS-A 40-95 SS-B 40-95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DT) 靶抗原阳性率(%) RNP 95-100 弥漫型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 靶抗原阳性率(%) Scl-70标志性抗体 25-75 局限型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 靶抗原阳性率(%) 着丝点 80-95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PM/DM) 靶抗原阳性率(%) Jo-1 25-35 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 是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的特殊类型的肝病, 其诊断和治疗完全不同于一般的慢性病毒性肝炎 n自身免疫性肝炎 (AIH) n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 n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PSC) n自身免疫性胆管炎(AIC) n重叠综合征 每种自身免疫性肝病都具有特征性自身抗体谱, 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及鉴别具有 重要意义。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 n女性; n 胆酶升高(ALP,r-GT)为主,碱性磷酸酶( ALP)/AST3; n IgM明显升高,胆汁酸,血脂及胆固醇升高; n 肝内小胆管的非化脓性炎症和梗阻,淤胆;肝 内阻塞性胆汁性肝硬化; n 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如SS、桥本氏甲状腺 炎等。 抗AMA-M2(抗线粒体抗体) 该抗体为原发性胆汁肝硬化(PBC)的特异性指标,对 PBC特异性最强(95%),敏感性最高(95%)。可早于发 病10年查出抗体。 PBC诊断不及时危害大 nPBC早期隐匿,晚期疗效甚微。晚期确诊PBC患者死亡 率很高。 nPBC误诊率可高达90%。 最常见误诊为:慢性病毒性肝炎。 某传染病医院数据(2001-2010年)显示:近半数PBC 患者伴有乙肝病毒感染,疾病还同时伴发各种类型肝炎 (乙肝最常见)。 自身免疫性肝炎 autoimmune hepatitis, AIH AIH临床特点: n大多隐匿起病,女性多见(女:男=4-6:1) n 类似病毒性肝炎的症状和体征:疲乏无力、右上腹不 适、肝肿大、黄疸、腹水 n肝功能异常:肝酶(ALT、AST)升高为主,明显高于 胆酶,AST/ALP3; n血清IgG升高,1.5倍, r-球蛋白2倍; n各种病毒学指标 检查均为阴性;(自免肝禁忌用干扰素 ,诊断自免肝必须排除病毒性肝炎)。 AIH(自免肝)相关的自身抗体 是AIH诊断和分型的重要依据和必备条件 n抗核抗体(ANA) n抗平滑肌抗体(SMA) n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 n抗肝细胞溶质蛋白1抗体(LC-1) n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 n抗肝胰抗体(LP)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分型 I型: 最常见,约占80% 抗平滑肌抗体(SMA), ANA : 常同时出现 (85%-90%), ANA及SMA被公认是 诊断I型AIH的特异性抗体; II型: LKM-1(肝肾微粒体抗原); LC-1 (肝细胞胞质抗原) 少见,儿童多见 III型: SLA (可溶性肝抗原) LP (肝胰抗原)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 n病变特征为胆管广泛炎症纤维化、梗阻、狭窄,进 而发生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特点为阻塞性黄疸。 nPSC血清免疫球蛋白常增高,以IgM多见。 nANCA阳性在PSC高达87%。 n血清中可发现ANA和SMA,但滴度都比较低,一 般没有抗线粒体抗体,这一点与PBC相反。 n胆管造影(ERCP)显示有硬化性胆管炎的典型改变 ,肝内外胆管狭窄与扩张相间而呈串珠状改变(决 定性)。 ANC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nANCA代表一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特定的成分为靶抗原 的抗体谱。 n其靶抗原成分包括:丝氨酸蛋白酶3(PR-3)、髓过氧 化物酶(MPO)、通透性杀菌蛋白(BPI)、丝氨酸蛋 白酶、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LE)、乳铁蛋白(LF) 、组织蛋白酶G(CG)、葡萄糖醛酸酶、溶菌酶等。 n在显微镜下观察,常见到两种结合类型: nC-ANCA:胞浆中细颗粒类型,主要靶抗原为PR-3 ; nP-ANCA:核周染色。其靶抗原主要为MPO; nA-ANCA或X-ANCA:前两者的混合物,非典型 ANCA ANCA的测定 1 间接免疫荧光法 (IIF) 最常用 胞浆型 c-ANCA 核周型 p-ANCA 不典型 a-ANCA 2 免疫印迹法 细胞质呈弥漫性颗 粒样染色(不均匀 ) 环绕细胞核周围的细胞 质亮染 ANCA两种荧光染色型 核周型ANCA(pANCA) 胞浆型ANC(cANCA ) C-ANCA/ PR3 -ANCA n丝氨酸蛋白酶3(PR3) 为C-ANCA的主要靶抗原,约占 C-ANCA的80%90%。 nC-ANCA诊断WG的特异性大于90%,外加PR3-ANCA 可超过95%。 n敏感性取决于疾病的活动性和病期阶段,在初发不活动 的韦格纳肉牙肿(WG)中,阳性率只有50%,而活动 性典型的WG,几乎100%阳性。总体敏感性为6070 。 nC-ANCA滴度与病情活动一致,强烈的致病作用。常被 作为WG,判断疗效、估计复发的指标。 n在HIV感染和阿米巴肝脓肿的患者中也可能检测到该抗体。 nPR3-ANCA在其他原发性血管炎中也可被检测到,如 MPA(显微镜下多动脉炎)、坏死性新月体型肾小球肾 炎(NCGN)、PAN(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P-ANCA/ MPO-ANCA n主要靶抗原为:抗髓过氧化物酶(MPO),弹性蛋白 酶、乳铁蛋白及其它尚未被确认的胞质成分为抗原。 n主要与50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PA)、坏死性新月 体型肾小球肾炎(NCGN)等相关。 nMPO-ANCA还可见于其它一些疾病,如PAN(结节性 多动脉炎)、抗肾小球基底膜疾病(抗GBM病)、WG 、SLE (10%15%)、RA伴关节外损害及血管炎、药 物性狼疮、Felty综合征(类风关合并WBC少)等。 nMPO-ANCA与原发性血管炎相关不及PR3-ANCA与WG 相关性那样紧密。但每一个怀疑血管炎或肾小球肾炎患 者,只要原因不明,就应查ANCA。 n体内、体外资料显示MPO-ANCA参与血管炎相关疾病 的致病机理。 nMPO-ANCA与病情活动相关,可用于判断疗效、估计 复发和指导治疗。 ANCA不仅与原发性小血管炎相关,也可 见于许多其它炎症性疾病,例如炎症性肠病,包 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病;自身免疫性肝胆 疾病,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和某些肺部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如囊性纤维 化、肺间质纤维化等。但上述ANCA相关的疾 病并不识别PR3和MPO,其特异性ANCA靶抗原 为其它胞浆成分。 甲亢治疗监测 n血管炎病变不仅累及血管本身,还累及血管所 支配的组织和脏器,有些可以致命。 n甲亢:目前我国女性人群患病率达2%。甲亢 未经治疗,ANCA阳性率可达到3.5%,治疗甲 亢(血管炎)ANCA阳性率35%,ANCA阳性 必须停药。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抗体 n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 n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 CCP)抗体 n抗核周因子(antiperinuclear factor,APF) n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 n抗钙蛋白酶抑制蛋白抗体(ACAST) n抗RA33抗体 类风湿因子(RF) n抗原:为变性的IgG Fc段 通常为IgM型 n是诊断RA的标准之一,不是唯一标准,更非RA特有, 作为类风湿关节炎(RA)的筛选试验有一定的价值, 至少75的患者RF() n作为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区分标准。 n正常人2%阳性,老年人可达5%阳性。 nRF与其他蛋白、半抗原有交叉反应。 n多种结缔组织病(SLE,SD,SS,PM/DM)感染疾病 (SBE,TB,hepatitis),肝硬化,弥漫性肺纤维化,结 节病等均可阳性。 n病后半年才产生,有关节外表现者,滴度高。持续高滴 度RF预示疾病严重,预后差。 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CCP)抗体 n抗CCP抗体所针对的靶抗原是APF、AKA的共同 抗原决定簇,是由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瓜氨酸 多肽链,ELISA 法检测。 n抗CCP 抗体对RA诊断的特异性高(90. 4%98% ),敏感性约80%; n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该抗体可先于RA临床表现 ,90%以上的血清抗CCP抗体阳性的未分类的关 节炎在年内进展为RA。 n与RA的活动性及预后相关, 浓度高往往提示预后 不佳,发生关节侵蚀的危险大。 n是RA最好的独立参数预测指标。 RA自身抗体谱及临床意义 nRF60RA中出现,量与RA活动性及严重 性呈正相关,亦在其它CTD出现 n抗CCP在50RA中出现 (聚角蛋白微丝蛋白) 特异性高,95 nAKA(抗角蛋白抗体) 在40RA阳性,特异性90% nAPF(抗核周因子) 在52RA阳性,特异性90% n抗RA33RA阳性率为35 n抗Sa 在部分RA阳性 以上抗体阳性有助于早期RA及不典型RA的诊断和早期 开展治疗,改善预后。 风湿病学中的自身抗体:结论 n单单出现自身抗体并不一定是风湿性疾病。 n试验结果阴性常常并不能除外某种风湿性疾 病。 n必须要根据临床才能作出风湿性疾病的最终 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