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核心知识点.doc_第1页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核心知识点.doc_第2页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核心知识点.doc_第3页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核心知识点.doc_第4页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核心知识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 学科知识(略)第二部分 教学设计第一章 概述(一)教学设计的内涵语文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原理在语言学科中的运用,是指语言教师运用系统方法,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针对具体教学对象,对语言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具体环节所做出的行之有效的策划。其目的是优化语文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语文教学设想。(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师生交往的互动性和互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老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沟通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强调结论与过程统一努力改进课程学习,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综合。3、重视情态、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强调认知与情意的统一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第二章 教学设计的原则与依据一、教学设计的原则和依据(一)原则1、整体性原则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把握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二是形成整体教学思路2、系统性原则3、实效性原则4、可操作性原则(二)依据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语文课程不再只是由课程计划、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等组成的文本课程,而更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体验课程,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语文课程的创生与开发。2、教材内容把握教材体系独立钻研教材3、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学习新任务的预备状态或先决条件了解学生对目标知识是否有所涉猎、娴熟于心或是一无所知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自我监控能力 4、教师实际教师是课堂教学工作的主导,其既是教学设计者,又是教学实施者。教师的理论修养、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水平各有差异,教学设计一定要依据自身的条件,审慎地对待自己的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专长,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二、教学方法设计的主要内容(一)教学方法设计的依据1、要依据教学规律和教材2、要依据教学目标与任务3、要依据教学内容4、要依据教师素质5、要依据学生特点6、要依据教学的组织形式、时间、设备条件(二)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1、多样性原则2、综合性原则3、灵活性原则4、创造性原则(三)常用的教学方法一般性教学方法:1、讲授法特点:是教师自己的独白注意: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讲授要具有启发性,这是讲授法成败的关键;讲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讲授要配合运用其他的教学方法;讲授要配合恰当的板书;讲授还要注意及时取得反馈信息。2、谈话法要求:讲究老师提问的艺术;正确评价学生的回答;正确对付学生的提问;正确处理面向集体提问和个别问答的关系。3、讨论法要求:明确目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要有民主态度、4、练习法程序:(1)教师设计练习题,向学生说明练习的内容和方法(2)引导学生开展练习活动(3)通过问答方式了解收集反馈信息(4)调节和校正练习活动,保证教学计划实施(5)检测评定练习成绩,强化练习效果综合性教学方法:1、读议讲练法程序:指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研讨、精讲、进行口头或书面练习2、目标教学法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展示教学目标;依据内容要点安排教学过程;依据能力层次选择教学方法;利用观察、提问、检查作业、测验、考试等评价手段获得反馈信息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及时加以矫正。3、单元教学法基本方式:知识讲解学习课文单元训练4、导读法导读法中最具挖根性的是特级语文教师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和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三主四式三主,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四式,自读式、教读式、作业式、复读式。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自结。5、情境教学法三、教学目标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及存在的问题原则:1、整体性原则课程标准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注重追求这三方面目标的有机整合。知识与能力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面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2、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包括可量化、可评估、可变通等方面。(二)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1、主题错位、目标弱化2、含糊笼统、目标虚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贴标签”趋向(三)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1、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2、语言教学实际水平确定语文教学目标,还要从我国语言教学的实际水平出发。这个实际水平包括语文师资水平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首先要求语言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体现基础教育新课程的价值追求。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强化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四)教学目标的表达方式1、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2、教学目标表述的基本方式(五)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要求:吃透新课标、全面了解学生、深入钻研教材确定重难点的方法:1、地位作用分析法2、课题分析法3、习题分析法4、学情分析法四、教学导入及切入设计(一)教学导入的作用1、集中注意2、激发兴趣3、明确目的4、引导思维(二)教学导入的方法方式1、语言类导入法标题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设计问题导入法、悬念式导入法2、活动类导入游戏导入、实验导入3、媒体类导入图片导入、音频导入、视频导入(三)教学切入切入点的选择1、从文眼切入2、从关键词、句、段切入3、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4、从文章的插图切入五、教学内容的安排及课堂教学技艺内容安排(一)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2、适用性原则3、开放性原则(二)确立语文教学内容的思路1、读懂编辑的意图,揣摩课堂教学的内容2、把握文体特征,确定课堂教学内容3、读懂文章标题,探测课堂教学内容4、尊重独特体验,把握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技艺(一)语言技艺1、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言之有物2、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有逻辑性和程序性3、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引发学生的思考4、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富有感情5、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表达要有节奏(二)非语言技艺包括教师的面部表情、目光注视、动作姿势、个人修饰及教师的倾听、板书等(三)课堂讲述的评述技艺概念:评述技艺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答问,教师做出恰如其分的评述,或肯定或纠偏、或解释、或加工、或补充。评述方式:引发、换述、反复、顶释、回应评述存在的问题:居高临下、傲慢无礼、讽刺挖苦、无的放乔评述原则:捕捉信息,延伸输导、拓展学生思维;积极回应,明确观点,提高学生思维;延迟回应、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六、课堂提问及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课堂提问(一)提问方式1、直问2、“曲解误导”提问3、启发式提问4、层层深入提问5、比较提问法(二)课堂提问原则1、难度要适当2、提问时间要恰当(1)提问应在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 (2)提问应在易混淆之处(3)提问应抓信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道不出之时3、提问数量要恰当课堂偶发事件处理含义课堂偶发事件,是指与课堂教学目的、教学计划无关而出乎老师意料突然发生的、直接和干扰课堂教学过程无关的刺激事件特点:突发性、偶然性、新异性、不定性、两极性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教学艺术1、敏锐观察、正确决策2、沉着冷静、以静制动3、正确教育、因势利导4、时效统一、及时高效5、化弊为利、长善救失6、幽默诙谐、化解矛盾7、采用暗示、旁敲侧击8、言语生动、语调多变9、更加暗示、动作示意处理办法:1、趁热打铁2、准确处理3、巧妙暗示4、大度宽容5、因势利导七、课堂板书设计(略)八、课堂收束及作业布置(一)作用结束语是一堂课的收尾又是下一堂课的开始,与导语首尾呼应缺一不可。结束语有着明确重点、梳理思路、总结规律、提炼升华等导语无法替代的作用。(二)原则1、简洁明了原则2、突出重点原则3、启思引智原则4、前后照应原则5、激励渲染原则(三)类型1、阅读式收束2、归纳式收束3、悬念式收束4、作业式收束5、比较式收束6、拓展式收束作业布置(一)作业的含义(略)(二)作业布置的原则1、目的性2、针对性3、趣味性4、层次性5、多样性6、开放性(三)作业批发的要求1、教师要按时收发作业,及时批发作业2、作业质量宜采用等级评价,重视作业评判的过程性和激励性3、要有定期的作业讲评,针对问题要认真记录和分析,并集中讲解4、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批改作业,力争使所有学生获得同一质量的辅导九、教案写作教案是语文教学设计的书面成果,是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具有语文教案设计技能,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工(一)教案设计的类型1、详细教案、简明教案和微型教案2、知识型教案、教法型教案、综合型教案(二)教案的结构与内容1、课题计划2、课时计划(三)教案编写的基本要点1、目标准确2、内容充实3、重点突出4、思路清晰5、衔接自然6、方法灵活7、留有余地十、现代教学媒体(略)第三部分 教学实施第一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教学实施的总建议(一)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增强语文的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高中语文教学还应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二)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高中语文课程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发展和个性发展。(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育改革纲要和高中课程标准,研究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应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从学生需要出发,利用课程资源开设选修课等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必修课教学要求:必修课程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织五个模块实施教学。(一)阅读与鉴赏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的环境,关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需求的多样性、心理的独特性。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适当点拨,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1、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2、实用类文本: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和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3、应用类文本: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用作过多分析。4、文学作品:阅读文学作品是发现和建构作者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很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事,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5、古代诗文:应指导学生学会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6、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会报告会、作品讨论等。(二)表达与交流1、写作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学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在写作教学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实感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要求搜集素材,鼓励学生将自己或 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2、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中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有自信心、有独立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在各学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三、选修课的设计与教学(一)选修课程的设计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二)对学生选课的指导老师应该认真做好等候课的介绍,其实,要帮助学生了解在若干等候课中哪一门或哪几门最适合自己,学会正确行使选课的自主权(三)选修课的教学要按照课程目标制订计划,不能因其设置灵活而凌乱随意,漫无计划,也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片面追求深奥新奇,脱离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选修课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和要求,必须要在充分考虑学生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上设定。不能单纯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四)五类选修课的教学1、诗歌与散文本系列课程,应当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精选重点,鉴赏古诗。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强加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重视作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2、小说与戏剧本系列课程的一些基本教学要求,与诗歌与散文大致相同,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利用多媒体辅助,丰富对作品的理解,组织小说、剧本阅读欣赏的报告会、讨论会,交流阅读欣赏的心得。3、新闻与传记重在指导阅读典范性新闻作品。新闻与传记的写作应以学校社区生活和熟悉的人物为对象,从写新闻评述、综述或传记性小故事开始,逐步提高。4、语言文学应用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学会筛选和整合,提高提取信息的准确性和速度;阅读规范的应用文,了解应用文的性质和用途,注意应用文的格式、术语和语言风格。5、文化论著研读阅读文化论著,重在领会精神,抓信重点,对其中的主要内容或观点进行讨论,不必面面俱到。对著作中的疑难问题,应引导学生自行钻研、互相探讨,必要是教师可作适应的讲解。第二章 阅读教学依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语文课程目标,阅读教学有以下几个内容: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阅读习惯态度,指向知识与能力目标的习读能力,指向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阅读方法。(一)阅读习惯态度阅读习惯1、边读边思边动笔边思考2、使用工具书3、勤于读书4、质疑问难阅读兴趣1、明确阅读目标和阅读意义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3、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1、阅读感受力2、阅读理解力理解是对阅读的基本要求,是阅读能力的核心。3、阅读欣赏力4、阅读评价力5、阅读迁移力6、阅读创造力阅读创造力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是阅读的升华。(二)阅读方法朗读2、朗读技巧的训练应突出停顿、重音、语调、节奏等四个方面。3、朗读训练的常用方式(1)教师范读。这是最好的指导方式。(2)学生单读。带有考查性和示范性,是最好的训练方式(3)学生齐读。适用于诗歌等音韵感和节奏感强的作品(4)学生分角色读。适用于戏剧等人物个性鲜明的作品默读(略)精读精读训练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全面理解,逐次研读。即逐字逐句、逐段逐单地去钻研,做到精细理解,全面把握。2、仔细品味,融会贯通。即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要推敲琢磨,达到透彻明了,全面领悟。3、读思结合,边读边记4、灵活运用多种精读方法。如读涵泳法、质疑思辨法、比较阅读支、表达阅读法。略读把握大意,抓住重点,提高阅读速度(三)阅读教学的基本程序1、引导过程导入过程的基本目标就是确定目标,激发兴趣。一般包括以下四项:(1)预习;(2)解题;(3)介绍有关资料;(4)课前谈话。教学实践中可全部应用,也可以只运用其中的若干项。2、研读课程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研读过程,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可分为三个阶段:感知、分析、综合。感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整体认识,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各局部、各细节的具体认;综合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整体理解和把握。感知阶段:(1)认识生字词(2)通读(3)了解内容概要和辨认文章体裁(4)批划评点和质疑问难分析阶段:(1)结构分析(2)内容要素分析(3)写作技巧分析(4)语言分析(5)重点分析综合阶段:(1)概括中心思想概括中心思想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审题引导、段意综合、寓意呈现、弦外之音(2)总结写作特点运用过程运用过程的基本任务就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特别是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迁移能力。在阅读教学的全部过程中,都要贯穿朗读、默读、以及吟诵、背诵的训练,在运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背诵训练,这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指导学生背诵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理解和诵读结合起来。(四)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阅读教学的方式有很多,其基本方式有说讲读分析、问答研究、练习讨论等。具体教学方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串讲法、朗读法、默读法、评点法、问答法、研究法、讨论法、欣赏法、现代媒体教学法等。1、讲述法优:能够保持新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刻性,较少时间传授较多知识,利于笔记训练增加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缺: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无法照顾各别差异,不利说读训练2、讲解法优:说难解疑省时省力,保证知识的准确性与深刻性。要求:准确无误、语言精确恰当、方法灵活3、串讲法优:符合古汉语特点,易于字词句落实,句意的贯通缺:学生被动,妨碍学生积极性的发挥要求:注意次序、突出重点难点、改变观念4、朗读法优:以声音增加原作力量、对作品的艺术进行再创造 ,多种器官协同活动唤起学生强烈共鸣。巩固加深记忆。要求:在读音、停顿、速度、语调四方面达到四个层次的要求:正确、理解、流利、表情。把握不同文体的特点;学会各种朗读教学方式,明确教师指导的要求:一定着眼点、二抓全过程、三选好时机。评析法、评点法略7、问答法优:唤起注意、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建立师生间的双向通信通路,利于反馈信息的快速畅通,利于教师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缺:不利于知识系统的传授,不能保持知识的完整性。要求:(1)掌握问题设计的内容要求(2)掌握问题设计的形式要求(3)把握问题提出的(4)掌握问题思考指导的技巧(5)具有答问技巧步骤:(1)学会设计问题8个设计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的切入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点、概念易混淆点、教学内容的总结处、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最近发展区。5种设计方式:总分式,即一个问题为中心分若干小问题;层推式,即设计一系列前后关系联系、层层推进、环环相接的问题;比较式,即提出相连或相反的事物或观点比较辨别;启发式,即阐明事例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产生回忆、联想、想象;归结式,即完成教学内容之间为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所学内容使知识系统化而提出的问题。(2)学会提出问题从提问的角度,分:直问与曲问、顺问与逆问、单问与套问、独问与对问、正问与反问。从提问方式,分:对比问、因果推论式提问、无疑处生疑式提问、挖掘言外之意的提问从提问目的,分:检查提问、拱桥提问、造情提问、因材施教提问、追根溯源提问、投石激浪提问、画龙点睛提问从问题之间的关系上分:众星捧月式提问、连环相扣式提问从处理教材的角度,分:抓纲要提问、倒嚼甘蔗问、中间开花问。(3)学会总结问题及时评价和总结学生的答问,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也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研究法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钻研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教给学生研究的步骤和方法,提供研究的材料,寻求多种教学方法的配合。讨论法优:培养学生对话能力,培养学生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态度,形成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利于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弥补学生独立阅读的不足,集思广益,加深理解。要求:把握讨论主题、抓好讨论前的指导和学生自学、正确对待意见分歧、控制好火候和时间、与其它教学方法适当配合。注意:学会设计讨论的题目、能够切实指导讨论,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学会总结讨论的结果。(四)阅读教学实例(略)第三章 写作教学(一)写作教学的要求:指导学生写作除了要遵循写作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利于达成教学目标外,还要特别做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之想写;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使之善写;提供更多练习写作的机会,使之常写。(二)写作教学的内容1、积累训练(1)观察与感受生活(2)广泛涉猎读物2、育人训练(1)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2)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个性修养(3)培养美的文德文风和写作习惯杜绝:1、内容空洞、文风不正;2、模式化、雷同化;3、肤浅化、庸俗化3、思维训练:(1)善于联想与想象(2)深入地思考生活(3)辩证的看待问题,全面地认识事物(4)多角度、多侧面地认识事物4、语言训练写作是语言的艺术,通过语言训练需要达到以下要求:准确、简明、得体、生动。5、技能训练(1)审题、立意能力的训练要求:集中、正确、深刻、创新(2)选材能力的训练要求:材料典型、真实可信、富含寓意(2)谋篇布局能力训练:确定题目出色的标题:借助辞格法、善于引用 、何用标点、反向思维开篇方法:(1)开门见山、观点鲜明(2)设计悬念、吸引读者(3)巧用修辞、展示文采(4)描写环境、烘托背景(5)巧用引用,突出主题过渡段落过渡、句子过渡、标题过渡结尾方法:(1)画龙点睛法(2)照应开头法(3)抒发感情法(4)设置悬念法表达方式及表达技巧能力的训练遣词造句能力训练修改文章能力训练6、文体训练(1)记叙文写作要点:写清楚、写具体、恰当运用议论、抒情(2)说明文:抓住事物特征、掌握说明的顺序、语言准确、平实(3)议论文:指导学生立意,选用恰当的论证方法阐释说明法、归纳总结法、对比分析法、辩证分析法,表达准确、严密。(4)应用文:强化常用应用文格式训练、语言要简明得体注重规范性7、速度训练1、基础训练培养写作兴趣、积累写作素质、提高语言水平、提高书写能力2、思维训练优化思维环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3、技巧训练审题速度的训练、构思速度的训练、行文速度的训练(二)写作教学的过程与类型写作教学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写作前指导写作前的指导应该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即确立写作的主题或话题,激发学生写作动机,指导学生搜集积累材料,指导学生组织材料进行构思。写作中指导写作中的指导应指导学生在前一阶段准备的基础上,把资料的收集准备、写作知识的准备等转化为书面语言,注意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针对主要问题开展不同的内容指导,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自我修改修改内容包括:针对主题、针对材料、针对结构、针对文章形式的修改修改的步骤通读全文改错字句;再读全文选材、剪裁、组织方式、详略是否得当合理;细读全文看细节:开头新颖、过渡自然、主题突出、前后照应、主题升华、个性鲜明与否写作后指导作文批发及作文评讲批改常用评分、评语及符号评语要对学生的习作内容、结构、语言、文体四大项目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写作参与程度进行评价,甚至还要包含对学生后续写作进行引导。具体来说包括:文章是否符合命题要求;文章是否符合文体要求;卷面是否清洁工整;文章结构是否完事文句是否通顺;书写是否规范;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字词的使用是否恰当等。作文评讲主要有:综合评讲、典型评讲、专题评讲、对比评讲。写作训练的类型1、单项作文训练又叫小作文,是为培养某种能力而进行的局部的、片断的练习,是进行整篇文章训练的基础。可以是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也可以是审题、立意、选材、组材。2、命题作文训练应注意的问题:(1)要有计划性(2)要切合学生实际(3)要贴近社会生活(4)要有启发性3、材料作文训练4、想象作文训练(1)关联式想象(2)再造式想象(3)扩展式想象(4)延伸式想象(5)假想式想象(6)寓意式想象(7)科幻式想象5、话题作文训练(1)发挥写作特长(2)增加发展意识(3)学会拟题6、研究性作文训练注意几个环节:选择课题、设计方案、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及时评估与交流7、自由作文训练写作教学实施案例:略第四章 口语交际教学(一)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态度要想使学生“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口语交际的态度很重要。因为良好的口语交际态度是一个人的文明表现。也是提高口语交际效果必不可少的条件。1、耐心专注地倾听2、自信、负责地表达能力1、倾听能力语音辨识力、话语记忆力、话语理解能力2、表达能力内部组码能力、快速编码能力、准确发码能力、定向传码能力3、应对能力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往往需要随机应变,即根据对方的谈话内容和不断变化的场景(气氛、秩序、听众情绪、注意力是否集中等),机敏地改变思维路线,调整说话内容与方式。(二)口语交际教学的方式方法1、听讲听课、听报告、听发言、听新闻、听广播等2、诵读朗读、诵读、背诵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诵读做到创造性的运用停顿、重音、语调、语速,辅以手势、眼神、身体动作和面部更替等。教学注意:诵读前要进行必要的评价,教师的诵读要起示范作用,在诵读训练的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读技巧方面的训练:听读重音、语速、语调、停顿等。背诵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教给学生识记背诵的方法:重现式背诵法、抓关键词背诵法、意义背诵法、理清思路背诵法。3、复述提纲式复述、片断复述、概要复述,要求完整准确、突出重点4、问答要求设计好问题、安排好发问的时机,集中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解疑设疑5、讨论选择有价值、有吸引力的问题,力争使讨论题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重视讨论过程中的指导和控制,当讨论出现僵局时,要注意点明分歧的实质和焦点,使之明朗化。引导讨论步步深入。当讨论偏离主题时要调整方向,结束时应及时总结点评。6、辩论从组织准备、辩论技巧和注意方式上给学生具体的指导,并且提供有关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引导学生把握辩论要领:参辩前充分准备、辩论中意气风发、。辩论要讲究文明礼貌。7、演讲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演讲前的准备工作:明确演讲的中心、确定演讲的题目、选择演讲的材料、安排演讲的结构8、即席发言培养机敏思考、灵活定向和流畅表达能力9、讲故事、见闻着重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生动性和感染力,及体态语的配合渲染、增加效果。五、选修课的实施(一)高中语文等候课教学特点1、教学内容重在拓展、提高普通高中语文基础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既有继承性,也有相对独立性。继承性是指选修课必须重视对必修内容的梳理和巩固,必修课仍然具有基础性。独立性是指必修课强调基础,而选修课注重拓展、强调探究、着眼于发展和提高。2、学习方式重在自主、探究3、教学组织多采用“专题”第四部分 教学评价一、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概述(一)普通高中语文基础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建议评价的基本原则1、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查2、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课程目标是评价的基准,语文课程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分类目标,住关键,突出重点,在保证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个性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3、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和发展等多种功能,正确的评价能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过程,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学业水平与发展需求。评价的各种功能都不能忽视,但首先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不应片面的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4、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语文课程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老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5、评价应注意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联系与区别必修课的评价应立足于共同基础,而选修课的评价在注重基础的基础上,更多地着眼于差异性和多样性。等候课的评价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划一的传统评价模式工,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方式来促进目标的达成。6、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表现,如态度、创意、责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参与程度和交往能力等有一搭,作为评价重点。要努力探寻适合于不同目的的评价手段和方法,提高评价效率。必修课程的评价1、阅读与鉴赏的评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能否概括和提炼文本的思想观点,发现观点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作出初步的评价。实用类着重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实用文体的语言风格、模式等牲,学生只需作基本的了解文学类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情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不同文体作品的阅读能力,以及借助有关资料评价作品的能力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要考查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还要注意考查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2、表达与交流的评价对写作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水平。论述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查能否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用可靠的材料支撑观点。实用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查学生能否根据此类文本中常 用文体的特点和要求,完成常见实用文的写作。口语交际的评价,应考查学生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的态度,能否把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清楚、准确、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选修课程的评价1、诗歌与散文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可通过写读书报告、读书札记、评论鉴赏文章、举行朗诵表演等具体成果考查学生的诗歌散文鉴赏水平。2、小说与戏剧同诗歌散文3、新闻与传记重在评价学生是否关心国内外大事,是否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并能准确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评价学生能否运用多种形式写作简短的新闻并关注其效果反馈,能否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否具有良好文风,传记写作的评价应关注内容的真实,文字的生动,以及是否给人以有益的启示。4、语言文学应用注意考查学生是否能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能力和方法、进行广泛阅读和交流讨论,具有积极的运用意识和负责的态度,能否读懂语文学科以外与自己常识相当的著作,在交流中是否能注意所掌握和运用的材料充分而真实可信,并有针对性。语言表达是否严密而有条理,并讲究语言艺术和实际效果。关于应用文的写作,重在评价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文风,掌握基本的格式要求。5、文化论著研读考查学生是否认真研究经典原著,对论著内容的理解和观点的把握是否正确,能否借助注释、工具书、参考资料自主学习。注意评价他们提问题的角度、思考的深度、还要注意考查他们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对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所写的读书心得或小论文,以及文化专题探究方面的成果,进行展示、比较、作出总体评价,也应兼顾学生在参加研讨会、报告会、讲座、调查考察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中应对学生的探究意识、参与程度、探究方法结果进行综合考虑。(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种类1、根据作用不同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中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诊断性评价的功能: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辨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功能:改进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激励作用、强化学生的学习、给教师提供反馈。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功能: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起点、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为制订新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2、根据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相对性评价又称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绝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乐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3、根据评价方法不同,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对评价材料做质的分析。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对评价材料作量的分析,运用数量统计、多元化分析等数学方法,从复杂的评价数据中提取规律性的结论。4、从评价结果的体现来看,有分数评价、等级评价和档案代评价分数评价尽管我们坚决反对用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唯一标准的做法,但也不能否认分数评价法在评价体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等级评价一般指的是用“优、良、及格、不及格”等来评价学生,这种评价法比较适合对学生的说话能力、辩论技巧、写作能力等进行评价。档案袋评价是一种较全面的注重实际的评价方法。5、按评价内容的不同,分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文学业评价(三)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首先,主课者所持的标准要客观其次,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所引用的资料要客观最后,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过程要客观2、公正性原则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不应集中于对执教者本人的点评,应该从这个教师的知识结构、工作经历、工作态度、教学成果等多方面综合加以考虑。3、科学性原则评价的方法要科学、评价的过程要科学、评价的依据要科学4、目标性原则对一节课的评议应该从整体上去分析评价,但绝不是不分轻重、主次、面面俱到,而需要有所侧重。5、激励性原则激励性指评价机制的指向是以肯定或发展为前提的评价。目标激励:给教师提出一个教学研究的目标闪光点激励:抓住教师课堂成功之处的鼓励信息激励:为教师提供教改信息(四)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1、教学评价方法的效度、信度区分度及难度效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测量工具能真实地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程度。一次测验是否有效,主要看其是否能准确地测量所要测量的东西。效度分类:内容效度、构想效度、预测效度信度信度是表明评价工具质量的又一重要指标,主要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 信度分类:再测信度、分半信度、评分者信度难度难度指测验的难易程度。在教学测量中,通常用答对的人娄比例做为难度值。区分度区分度有时也称鉴别力,主要指测验对于不同水平的被试加以区分的能力。2、教学评价方法的类型与编制测验是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激励、调控等再组织作用。3、教学评价成绩的分析与解释(1)算术平均数(2)标准差(3)标准分数(五)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1、导向功能通过评价,具体的教育活动的价值才得以充分肯定或否定。2、诊断功能指教学评价能够对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示与分析,找到症结的原因所在,进而提出改进和补救和建议。3、调节功能调节功能是指通过教学评价结果的反馈,让被评价者了解自身发展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促进其自身进一步的发展。4、激励功能通过教学评价可以让被 评价者在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从正反两个方面受到激励,增加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反思功能6、鉴定功能鉴定功能是指教学评价可以对评价对象与评价指标的适应程度做出区分和认定。二、教学反思(一)涵义: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难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二)教学反思的内容1、教学前反思教学前反思包含反思确定内容、阶段及具体实施方法对学生的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具体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动机、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2、教学中反思要求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反馈信息,快速、灵活地做出调整和反应。3、教学后反思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进行。(1)教学内容方面确定教学目标的适用性、对依据现目标反采取的教学策略做出判断(2)教学过程方面回忆教学是怎样进行的;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教学理论的反思:是否符合教与学的基本规律;对学生的评价与反思:各类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对执行教学计划情况的反思:改变计划的原因和方法是否有效,采用别的活动和方法是否更有效;对改进措施的反思:教学计划怎样修改更有效等等。(3)教学策略方面感知环节:老师要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自己密切相关;理解环节: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与倡导的理论,行为结果与期望进行比较,明确问题根源;重组环节:老师要重审教学思想,寻求新策略;验证环节:检验新思想、新策略、新方案是否更有效,形成新感知,发现新问题,开始新循环。(三)教学反思的意义1、提高老师教育教学水平2、解决教育实际问题3、改进职业生存方式4、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四)教学反思的基本过程、策划与方法1、教学反思的基本过程教学反思的过程大体要经历“具体经验、观察分析、重新概括、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