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河南省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1页
试论河南省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2页
试论河南省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3页
试论河南省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4页
试论河南省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格式论文试论河南省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论文摘要: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高校教师存在明显的职业倦怠现象,其中情绪衰竭最为严重,紧随其后的依次为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包括:社会的高期望值与角色的高定位;办学基础薄弱,福利待遇差;教学工作量大,科研能力较弱;绩效滞后,缺少跟踪调查。缓解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包括:社会应降低对教师的期望值,建立民办高校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教师的倦怠心理;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要具备主动发展的能力。 论文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师 职业倦怠 原因分析 缓解建议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现代人承受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当职业压力超出了个人所能承受的阈限值时,职业的倦怠感就出现了。美国心理学家Maslach和Pine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即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中国的第一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15个行业的倦怠指数调查中,高校教师的倦怠程度仅低于公务员和物流从业人员,居第三位。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专业发展,也会导致教育教学质量的降低。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我国的高校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但研究对象大多为公办高校的教师,而对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还比较少,因而有必要对这一群体的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工具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河南省某民办高校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5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其中,男教师占30%,女教师占70%;已婚教师占73%,未婚教师占27%;本科学历教师占40%,硕士学历教师占60%;教龄5年以下的12人,6 10年的11人,11 15年的6人,16 20年的1人;助教职称的15人,讲师15人。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由Maslach和Jackson所制订的MBI-ES问卷,并参考了台湾学者的中译修订本。问卷第一部分包括性别、教龄、学位、职称、婚姻、工作时间、角色地位、工作量、科研要求等因素。第二部分共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情绪衰竭9个项目、去人性化5个项目、低成就感8个项目)。其中,前两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倦怠程度越高;最后一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倦怠程度越低。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研究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情绪衰竭的平均值为2.2,标准差为11.097;去人性化的平均值为0.9,标准差为5.046;低成就感的平均值为4,标准差为9.174。其中,女教师的个人成就感降低水平要高于男教师,已婚教师的个人成就感降低水平要高于未婚教师;教龄在11 15年的教师情绪衰竭程度偏高,本科学历教师的情绪衰竭高于硕士学历教师。 2.倦怠原因探析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民办高校教师这一特定群体,正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岗位竞争、聘任制、量化管理等举措的实施,使教师的工作量越来越大,要处理的琐碎事务也越来越多,致使教师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十分模糊,很多教师每天要工作10 12个小时,有时甚至连续几周不能休息。 (1)社会的高期望值与角色的高定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金钱物欲的崇拜远远超过了对学问的求索。加之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也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给民办高校教师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面对社会对教师的高期望值,教师如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那么他们在心理上就容易体验到挫折感,而挫折感的产生是职业倦怠来临的前兆。有些人可能会在内心化解掉挫折感,而另外一些人则化解不了这种挫折感,这种挫折心理一旦表现为行为异常时,就标志着教师职业倦怠的到来。 (2)办学基础薄弱,福利待遇差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一些二级学院逐渐从公办院校中独立出来,再加上新建本科及专科民办高校的日益增多,导致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相对于公办院校而言,民办高校的办学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福利条件较差,遭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致使民办高校教师的稳定性和归属感远远低于公办院校的教师。 由于民办高校在管理上存在一些不足,使得学校的教学秩序经常被一些琐事扰乱,教师会有一种不被重视的感觉。在管理过程中,一方面教师的主体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集中表现为缺乏自由度和自主权、缺少工作反馈与鼓励等,这些直接导致了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另一方面,教师与辅导员、后勤人员、机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工作上相互不理解,因而容易产生利益冲突,这些紧张的人际关系容易让教师产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 (3)教学工作量大,科研能力较弱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为平均每周13学时,最高工作量达到每周16学时。由于备课量较大,教师常处于一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中,导致其身心疲惫,无暇探索教学方法的改进。由于教师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备课、上课上面,缺乏对学术前沿动态信息的关注,导致他们的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能力相对较弱。近几年来,学校开展对硕、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也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4)绩效滞后,缺少跟踪调查 教育本质上是一个“化”的过程,学生的身心改变总是由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汇聚而成的。教育的真正效果是在学生离开了学校之后才能体现出来的,是生活能力、生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集中体现。然而很少有学校会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并以此来评价教师的业务水平,导致了教师评价的现实状况和教育本质之间矛盾的产生,这也是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四、缓解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1.降低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建立民办高校教师社会保障制度 教师虽然身兼教书和育人两项职责,但社会也不宜对其提出太多的苛求,应强调教师的有限责任。应该说,学生的陶铸仅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学校、家庭、社会应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形成育人合力。为此,应依据教师从业的标准和所处的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对其提出要求。另外,应建立民办高校教师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改善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2.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教师的倦怠心理 教师职业压力的不断增大致使教师群体已经成为一个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特殊群体,这就要求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教师消除倦怠心理。首先,应建立开放的教师心理咨询机构。目前,很多高校都设立了针对学生的心理咨询机构,但设立教师心理咨询机构的学校并不多。为此学校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聊天室”,并设立专职的心理教师,让其与教师进行群聊或单独沟通,对前来求助的教师进行心理疏导,让教师有倾述自己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的场所。其次,应有效地引导教师的高层次需要。职业一般指有酬劳的工作,但却未必全然如此,它也有可能代表一种自愿的承诺。在教师的个体需求中,尽管物质需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教师被尊重的需要、团体归属感的需要、爱的需要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等精神层面的追求,与物质需要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正是这些精神层面的需要左右着教师的情感和态度。由于教师的个体需求具有抽象性、不易把握性和缺乏操作性等特点,因而在学校管理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要防止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应不断激发教师的职业动机,尊重和满足教师精神层面的需要,并以此为指导制定学校管理制度。再次,应通过在职培训和其他继续教育途径,为教师创造各种进修学习的机会,满足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3.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有效对话,并具备主动发展的能力 首先,教师应具备交往和沟通的能力。课程改革打破了教师的话语霸权、课堂权威,将课堂还给了学生,使教师从“表演者”的角色转变为“导演者”的角色。这种角色的转换对教师在能力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必须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其次,教师要具备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应冲破课前预设的摆布,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实现“弹性预设、动态生成”。所谓“弹性预设”,是指课前制订的教学方案应为学生预留充分的空间,为动态生成保留足够的余地。“弹性预设”和“动态生成”要求教师应具备随机应变、即席思考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