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储罐清理施工方案.doc_第1页
原油储罐清理施工方案.doc_第2页
原油储罐清理施工方案.doc_第3页
原油储罐清理施工方案.doc_第4页
原油储罐清理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储油罐清理工程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油罐清理施工图。1.2 施工现场联合技术交底。1. 3本工程执行的施工规范及验评标准:1.3.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2. 工程概况2.1.2主要工程内容施工组织设计原则:利于施工、保证质量、确保工期、安全生产。3施工部署和进度安排3.1施工部署、职责划分及施工组织机构3.1.1施工部署3.1.2职责划分项目经理刘生智(1人):全面负责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项目质量保证师王新正(1人):协助项目经理负责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并对工程项目质量进行监督、检查。项目技术负责人王远亮(1人):负责本工程的技术和技术管理、规范标准的实施;负责施工方案的组织编制、审核等重要的技术工艺内容及技术质量。质检安全负责人刘美居、袁长江(1人):负责项目技术质量的有效运行;对施工中QHSE体系相关内容的事项处理;对进场材料进行检验控制。负责本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查和质量管理工作。3.1.3人员构成和施工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6人)项目经理:刘生智项目质保师:王新正项目技术负责人:王远亮安全负责人:刘美居、袁长江4. 岗位责任制4.1经理岗位责任制4.1.1严格遵守国家,部委和公司的各项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制度。4.1.2熟悉公司的各项标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石油化工的理化特性。4.1.3对公司的工作全面负责,主管行政、安全、对外协调等工作。4.1.4完成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生产任务。4.1.5保证质保体系的顺利运转,对生产质量全面负责。4.1.6负责本公司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技术培训、奖惩等工作。4.2副经理岗位责任制4.2.1严格遵守国家、部委和公司的各项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制度。4.2.2熟悉公司的各项标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石油化工的理化特性。4.2.3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负责,组织安全生产,按规定标准生产。4.2.4经理不在时,全权负责代理,并全面组织安排生产,保质保量完成当日生产任务。4.2.5负责本公司政教工作,技术培训,奖惩及劳动分工,对检修工序全面卡控,严格执行作业标准,保证安全生产质保体系运作顺利进行。4.2.6负责对外协调工作,配合当日生产协助完成调度工作。4.2.7负责对技术,参与监督并检查。4.3安全员岗位责任制4.3.1严格遵守国家、部委和公司的各项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制度。4.3.2各岗位的各项标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石油化工的理化特性,应持证上岗。4.3.3督促执行有关规程及有关文件、命令。4.3.4负责管理公司的灭火器材和防毒面具,定期检查,发现不良者及时更换。4.3.5负责公司职工劳保用品和保健用品的发放。4.3.6注意清扫事项和各种要求监督检查,对罐内清洁卫生标准检查,按规定填写各项记录,严格卡控可燃气体含量和氧气含量标准。4.4班组长岗位责任制4.4.1格遵守国家、部委和公司的各项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制度。熟4.4.2悉公司的各项标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石油化工的理化特性,应持证上岗。4.4.3在经理的领导下,支持全班组的生产和政治思想工作,组织全班人员保质保量地完成罐内清扫任务,并对全班的质量负责。4.4.4负责班组内设备的管理、保养工作,核算本班每月使用材料情况,4.4.5负责班组内各种记录和台帐的检查审核,对本班工作质量、记录和台帐负责。4.4.6负责班内的临时调整和安排。4.4.7负责全班人员的考勤、组织、安全、业务、政治学习。4.4.8督促全班的文明生产,保持清洁的工作环境。4.5罐内清扫工岗位职责4.5.1遵守国家、部委和公司的各项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制度。4.5.2熟悉公司的各项标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石油化工的理化特性。4.5.3服从班组长的指挥,按照罐内清扫标准进行作业。4.5.4负责本罐内的卫生清扫、对罐内卫生清扫质量负责。4.5.5身体健康,能胜任本职工作。4.5.6熟知现场环境,遵守劳动纪律和作业纪律,坚守岗位。4.5.7所使用的清扫工具性能完好,常用工具齐全。5.安全管理制度5.1进入公司须知5.1.1一切人员进入本公司,都必须自觉遵守该站有换安全规定。5.1.2公司内严禁一切烟火,任何人不得携带火种进入站内,外单位来站人员所身携带的火种火才、打火机、传呼、手机入站时,应交站安全员保管。5.1.3本公司职工和外单位人员一律不得穿带钉鞋进站。5.1.4严禁拖拉机、电力车和兽力车进站,凡进入站内的各种机动车辆必须在发动机排气管处安装合格的放火帽。5.1.5不准在公司内停放车辆、擦车、放水洗车。5.1.6外单位来站参观人员必须持有按规定批准的介绍信方准入公司,参观时必须有本公司有关人员陪同。5.1.7外单位来公司人员不许乱走,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生产区内。5.2公司安全管理制度5.2.1在本公司的工作人员,必须经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5.2.2非本公司人员严禁进入生产区,必须进入时需经安全责任人的同意,在本公司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方准进入,不得随意动用任何设备。5.2.3在生产区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要经常清理罐区的杂物杂草。5.2.4生产区内不得随意动火检修,必须动火时,要按规定办理动火通知单。5.2.5本公司内的阀门。法兰、管道等设备各零普件必须齐全,仪表灵敏不过期,阀门开关灵活,阀门、法兰,不得有跑冒滴、漏现象。5.2.6入罐清扫前,必须置换处理,蒸汽煮洗处理后化验合格后方可如罐内清扫。5.2.7在罐体上作业时,修理人员应系扎安全带,或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入罐内作业必须使用防爆工具。5.2.8仪器和清扫工具的电源电压超过36V时,必须使用绝缘良好的软线和安装漏电保安器。5.2.9不得随意在罐体上敲击和涂改。5.2.10进罐作业,入罐人员不宜过多,罐内时间不宜过长,罐外必须设两人监护,进罐人员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和软底鞋,系好安全绳。5.2.11储罐、管道接地装置和霹雷装置,要定期检查,发现不良要及时修复。5.2.12生产区应配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并要定期检修更换。消防器材不得做它用,还应有消防砂、贮水罐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5.3消防器材管理制度为了保障生产的安全,充分发挥消防器材的作用,灭火初期火灾,必须加强对消防器材的管理5.3.1消防设施、器材、标志及用具,不得随便用于其它工作,对擅自动用或损坏消防器的应按国家消防监督条件精神,视情节予以必要处理。5.3.2消防水罐应保持充满,保证有足够的消防用水,并保持罐内水清洁,防止杂物堵塞水泵或阀门。5.3.3定期检查消防水泵及其附属机件,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排除,保证随时可以正常运转。5.3.4定期启动消防水泵,防止长期不运行发生故障。5.3.5定期检查消火栓的完好情况,注意有无土埋、漏水打不开等情况,并随时排除故障。5.3.6消火栓三米范围内不准堆放货物,不准堵塞消防通道。5.3.7冬季应做好消防栓的保温措施,以防冻坏。5.3.8水柱、水带应装置在消火栓附近的防雨箱内,并经常检查保证质量。5.3.9各岗位应设置一定数量干粉灭火器,并应定期进行检垄和补充。5.3.10消防器材应置便于取用地点,不准随意挪动,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检查,充药装粉,以备急用。5.3.11消防工具应具有固定存放位置,不许乱动,周围不准放物品。5.3.12应设专职人员负责全面的消防器材管理、检查、维修、保养。做到不丢失,不得随意挪动,对器材存有问题的要及时上报解决。5.4安全带使用检查制度5.4.1工作人员登高作业或在罐顶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带。5.4.2安全带使用应高挂底用,防止摆动碰撞。5.4.3不准将绳带打结使用或直接挂在安全绳上。5.4.4安全带应挂在接环上使用。5.4.5每次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绳带及整体部位,发现异常应立即更换。5.4.6安全员每月对每个人员使用的安全带应详细检查一次,发现异常禁止使用立即更换。5.4.7安全带使用完毕应保管好,不得乱仍、堆放。5.4.8安全带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房间内,防止日晒雨淋,不得长期爆晒。5.4.9安全带不准用有钩刺的工具,不准接触明火、高温、强酸和尖锐的坚硬物体。5.5检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5.5.1.检测的仪器、设备应按;类别统一建立台帐。5.5.2检测的仪器、设备实行公司管理。由公司负责安排年度检修计划,承担修理,日常保养由公司使用人员承担。5.5.3所有设备必须落实专人负责,挂牌显示。悬挂安全操作规程。5.5.4仪器设备必须坚持持证操作。无操作证者,一律不得动用设备。5.5.5新设备投产前,应检查,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同时压编写操作规程,培训操作人员。5.5.6坚持班前检查、班后擦拭制度,爱护设备。实行红旗设备评比制度,评比结果纳入月奖考核内容。5.5.7毁坏或设备事故时,应及时召开分析会找出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对有关责任人应按规定进行处理。5.6便携式报警仪检测制度5.6.1应用便携式报警仪定时检测罐内可燃气体含量和氧气含量。5.6.2应由安全员持便携式报警仪定时定位检测。5.6.3安全员应每隔两小时分别在罐内检测,并做好记录。5.6.4在每天开工前和完工后必须检测 。5.6.5在检测前必须检查必须便携式报警仪,应字良好状态下,在有效期内。5.6.6当安全员检测时发现异常或便携式报警仪报警时,应立即通知罐内所有工作人员停止工作,打开所有门窗,同时启动排气扇,并同时通知工长和车间。5.6.7可燃气体排除检测无异常后,由安全员、工长同时确认后方可重新开工。5.6.8每天早晨点名后,下班安全员应与当班安全员及时交换便携报警仪和记录本。5.7检测、清扫记录填写制度5.7.1填写检测记录检修报告应用钢笔、碳素笔、毛笔书写,不得用圆珠笔、铅笔填写。5.7.2填写时应按资料的格式内容认真填写,字迹清楚整齐,数据准确,各种检测记录资料的各项数据应与现场的实测 检查情况相符合,必须如实填写。5.7.3现场检测检测记录应规定内容填写,必须真实,必须经工作者、工长、化验员、安全员签名后方可生效。5.7.4检测记录每道工序完成了应及时认真准确真实填写,不得提前编写,也不得最后补写补填,补写经工作者本人签字,严禁他人代签字。5.7.5检测、清扫记录不得随意涂改、沟划,需要涂改时必须经责任人同意签章。5.7.6记录填写完了,工作者应及时签认,不得他人代签或错签。5.8清扫质量反馈制度5.8.1坚持“用户第一”的宗旨,以:良好的质量,快捷的速度,完善的服务“为用户服务。5.8.2为用户服务的内容包括各种罐内清扫,以及临时故障的处理。5.8.3为用户服务项目完成以后,应必须提供可靠质量保证。5.8.4不定期走访用户,每年至少一次。向用户征询检修和服务方面的意见,交流信息,促进工作。5.8.5用户来访,要热情接待,提供方便。对用户提出来的问题,都要做好记录,向有关方面反映,尽快解决,回复用户。5.8.6用户意见收集后,应做成记录,交资料员汇总,每季度由公司负责人主持会议,专题研究,分类处理。处理方案和处理结果,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并作为档案存档。5.9事故报告制度5.9.1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报告不得隐瞒。5.9.2一旦发生事故,岗位工作人员先行组织抢救,并及时通报给公司负责人。5.9.3公司负责人接到事故通知后,立即赶往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并根据事故情况及时用电话通知上级领导。5.9.4将事故情况应及时通报相关部门、政府相关部门和消防部门。5.9.5上级领导接到通知后应立即赶往事故现场,并及时组织援救。5.9.6如事故较大应拨打119报警,请求消防部门协助。5.9.7如有人员伤亡应及时拨打120医院急救中心。请求医院救护车紧急救护。5.9.8夜间、节假日发生事故,值班人员必须首先控制事故态发展,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并及时报公司负责人。5.9.9对于一切事故,包括人身伤亡事故,设备事故泄露事故火灾爆炸事故,采取三不放过原则,即没有查清事故责任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5.9.10对一切事故都应如实填写事故分析报告,报告事故经过,造成事故的原因,损伤情况采取补救济措施。5.9.11对事故责任者应有处理意见,并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5.9.12公司电警电话;119急救中心电话;120公安指挥中心电话;1106油罐清洗安全技术规程6.1总则6.1.1为做好油罐清洗工作,保障油罐清洗人员的作业安全和身体健康,不断提高油罐清洗的技术水平,防止发生各类事故,根据“预防为主”的方针,特制定本规程。6.1.2下列情况进行油罐清洗:一是油罐清洗周期一般淡三至五年。二是油罐改储另一类油品时,应进行清洗。三是油罐发生渗漏或者有其他损坏需要进行倒空检查或动火修理的。6.1.3本规程适用于加油站油罐的清洗工作。6.1.4充分做好安全措施及物资、工具、器材的检查与准备工作。6.2一般安全规定6.2.1清罐作业指挥人员应根据作业现场的不同情况,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清罐方案和安全措施。6.2.2清罐指挥人员,在清罐作业期间必须亲临现场,及时解决和处理所发现的问题。6.2.3清罐的方案及安全措施,经讨论后,由主管经理批准后执行。6.2.4清罐作业之前,应根据分工情况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和有关操作技术的岗前教育。6.2.5凡有作业人员进罐检查或作业时,油罐入孔外均需设专职监护人员,且一名监护人员不得同时监护两个作业点。6.2.6安全(监护)员庆加强现场的安全巡回检查,并有权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并及时报告。6.2.7作业负责人和安全(监护)员应做好交接班的现场安全检查、清点人员及其工具器材等工作。6.2.8作业场所应确定安全距离,设置安全界标或栅栏,并应有专人负责对所设置的安全界标或栅栏进行监护。6.2.9为确保安全,进罐作业必须实施入罐作业票制度。6.2.10为了防止清罐作业人员中毒,必须做到:.当油气浓度为该油品爆炸下限的4-40%时,进入油罐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毒面具。.当油气浓度超过该油品爆炸下限的1%并低于4%时,允许作业人员在不佩戴呼吸器具情况下短时间进罐作业,但应佩戴防毒口罩且每次作业不应超过15分钟,同时,每工作日最多重复工作四次,时间间隔不少于1小时。在此浓度下,也可以使用类似过滤式的呼吸器具(如滤毒式防毒面具),但其气体空间的含氧量不应低于18%。.当油气浓度低于该油品爆炸下限的1%时,允许在无防护措施情况下八小时作业。第15条 隔离式呼吸器具的供气采取电动风机供气、自带压缩空气型等方法。第16条 根据不同场所,选择的防毒用具和防护用品,其规格尺寸应保证佩戴合适,性能良好,在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产品说明书”,中的各项事项。呼吸软管内外表面不应被油类等污染。6.2.11 防毒用具、防护用品及清罐工具每次使用之后,必须清洗干净。防毒用具和防护用品使用之前仔细试验与检查,确保完好有效。6.2.12严禁在作业场所用膳或饮水。作业人员每天饭前且下班后应在指定地点更衣洗澡,换下工作服,用肥皂洗净脸和手并刷牙漱口。6.2.13作业场所应备有人员抢救用急救箱,并应有专人值守。6.2.14由于作业影响而使罐内油气浓度超过允许值时,作业人员应迅速撤离现场。重新通风,直到油气浓度降到规定值时,方可继续作业。6.2.15当油罐及其作业场所油气浓度超过该油品爆炸下限的20%时,其35米范围(卧式油罐可缩小50%)内均为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进入该场所进行清罐作业时,必须做到引入该场所的电气设备及其安装,应符合国家有关的安全用电规定。在该场所应严防铁器等相撞击。6.2.16当作业场所的油气浓度超过该油品爆炸下限的4%时,禁止入罐清洗作业。6.2.17 禁止在雷雨天(或气压低)或风力在五级以上的大风天进行油罐的通风或清洗作业。6.2.18电气设备检查、试验时,必须在距作业油罐35米范围(卧式油罐可缩小50%)以外的安全地带进行。6.2.19 垫水或充水使用的进水管线,不应采用输油管线以防油品进入罐内。6.2.20 油罐清洗作业前,应在作业场所的上风向处配置好适量的消防器材,现场消防值班人员应充分做好灭火的准备。6.2.21清罐作业人员严禁穿着化纤服装。不得使用化纤绳索及化纤抹布等。气体检测人员必须穿着防静电服及鞋。6.2.22当油气浓度超过该油品爆炸下限的20%时,清罐作业时严禁使用压缩空气,禁止使用高压水枪冲刷罐壁或从油罐顶部进行喷溅式注水。6.2.23引入油罐的空气、水管线的喷嘴等金属部份以及用于排出油品的胶管都应与油罐作电气连接,并应做好可靠地接地。引入罐内的金属管线,当法兰间电阻值大于0.03欧姆时,应进行金属跨接。6.2.24机械通风机应与油罐做电气连接并接地。6.2.25 风管应使用不产生静电的材质,禁止使用塑料管。并应与罐底或地面接触,以使静电很快消散。6.2.26清罐作业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工作鞋和安全帽等防护用品。6.2.27油罐清洗作业宜避开严冬或盛夏季节。6.2.28下列人员严禁从事清罐作业:.在经期、孕期、哺乳期的妇女。.有聋、哑、呆傻等严重生理缺陷者。.患有浓度近视、巅痫、高血压、过敏性气管炎、哮喘、心脏病和其他慢性病以及年老体弱不适应清罐作业者。.有外伤疮口未愈合者。6.2.29禁止与清罐作业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6.2.30专业清罐人员,每年应体检一次并建立健康档案。6.2.31 清罐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等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出。6.3排出底油6.3.1采用热水排出底油的具体做法是: 油罐倒空后应精确计量底部的存油(水)并予以记录,以便确定垫水高度及水泵的运行时间。 垫水时应选择其适宜的开孔处(如量油孔),以带静电导出线的胶管伸至油罐底部。垫水时流速不宜太大,一般初始流速控制在1米/秒左右,待油水界面形成后经过计量,使其界面处位于出油管线上沿0.5-1厘米为宜。 垫水结束后,从罐内抽出该进水胶管,用输油管线或临时敷设的胶管将垫起的底油放至回空罐或油水分离罐(池)或油桶内。此间应严防冒顶。同时还应通过计量检查底油是否完全排空。否则应继续垫水,直至罐内确认排空底油为止。 确认排空底油三十分钟后,应通过量油孔等处对罐内油气浓度进行测试并记录。6.3.2采用机械抽吸排出底油的具体做法是: 通过排污阀自流排油,直至油不再排出时为止。 卸下进(出)油管线阀门,切断与其它输油管线或油罐的通路并应将与油罐脱离开的管线法兰用盲板封住。 将胶管由进(出)油管线的另一端插入罐底,用手摇泵或真空泵(配套电机应为隔爆型,并置于孔口咕米以外)抽吸底油,并放至回空罐或油水分离罐(池)或油桶等内。此间通过计量,若确认底油排空完毕三十分钟后,应通过量油孔、排油孔等处对罐内油气浓度进行测试并记录。6.3.3底油排空后,宜采用手摇泵或真空泵将罐底存水抽吸至排污池等处,严禁直接排入下水道。6.3.4排除油气前应认真检查: 是否已按要求排出底油(水)。 是否切实断开(拆断或已加盲板)油罐的所有管路系统。 是否切实拆断油罐的阴级保护系统等。6.3.5为了提高油气的扩散效果、应尽可能地使油气向高空排放。6.3.6作业过程中,应始终进行机械或良好的自然通风。6.3.7机械通过排出油气时,通风量应大于残油的散发量机械通风应采取正压通风,不得采取负压吸风。防爆风机应安装在上风口。6.3.8机械通风的一般作业程序: 打开罐项上部光孔、量油孔,卸下呼吸阀等。 打开油罐下部入孔,以风筒连接风机与油罐下部入孔。经检查无误后,启动风机,进行强制机械通风。 逆行间歇式通风。即每通风四小时,间隔一小时,边疆通风二十四小时以上,每小时通风量宜大于油罐容积的十倍以上,直至油气浓度达到规定数值后,方可佩戴相应的呼吸器具和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入罐进行作业。 对于空气流通良好的油罐,可采用自然通风十天以上,经测试,油气浓度达到规定数值后佩戴相应的呼吸器具和防护措施,方可入罐作业,但如需动火时,则必须进行机械通风。6.3.9充水驱除油气的一般作业程序是: 卸下进出油管线阀门。 靠近油罐的一端连接充水管线,其间应设置阀门以控制充水流量,另一端以盲板封住。 切断或关闭胀油管阀门。 在罐顶适宜的开孔处安装好溢水胶管接头,溢水管线创口径应大于进水管线的口径。 检查无误后,起动水泵缓慢充水(初始流速应控制在1米/秒)。待水面超过人口高度时,逐渐加大流量;当罐内水量达到3/4罐容时,应逐渐减小流量;待水面逐渐接近罐身上沿时,应暂停充水,浸泡二十四小时并可启动风机排除油气。 然后再起动水泵继续向罐内缓慢充水直到充满,使水和油气从排水管线流至排池等处。 经过一定时间后即可停止充水而改为由排污管线将污水排至排污池等处。严禁直接排入下水道。 当污水排放到最低液位,可卸下充水管线,把手摇泵的吸入管由此管口伸入到油罐底部,将罐底存水抽至排污池等处。6.3.10气体检测 气体检测的范围,应包括甲类、乙类、丙A类油品的储缺罐内等作业场所及附近35米范围内可能存留油品蒸汽的油气浓度。必须采用两台以上相同型号规格的防爆型可烯气体测试仪,并应由经过训练的专门人员进行操作,若两台仪器数据相差较大时,应重新调整测试。如需动火作业时,尚应啬一台防爆型可燃气体测爆仪。气体检测应沿油罐圆周方向进行,并应注意选择易于聚集油气的低洼部位和死角。对于浮顶油罐还应测试浮盘上方的油气浓度。每次通风(包括间隙通风后的再通风)前以及作业人员入罐前都应认真进行油气浓度的测试,并应做好详细记录。作业期间,应定时进行油气浓度的测试。正常作业中每八小时内不少于两次,以确保油气浓度在规定范围内。测试仪器必须在有效检定期之内,方可使用。6.4入罐作业6.4.1检测人员应在进罐作业前三十分钟再进行一次油气浓度检测,确认油气浓度符合规定的允许值,并做好记录。清罐作业指挥人员会同安全检查人员进行一次现场检查。6.4.2安全(监护)人员,进入作业岗位后,作业人员即可进罐作业。6.4.3作业人员在佩戴隔离式呼吸器具进罐作业时,一般以三十分钟左右轮换一次。6.4.4作业人员腰部宜系有救生信号绳索,绳的末端留在罐外,以便随时抢救作业人员。6.4.5清除污杂的通常做法: 人工用特制铜(铝)铲(撮子)或者钉有硬橡胶的木耙子,清除罐底和罐壁的污杂及铁锈。 用特制加盖铝桶盛装污杂,并用适宜的方法人工挑运或以手推车搬运等运出罐外。 以白灰或锯末撤入罐底后,用铜铲或竹扫帚进行清扫。 对于罐壁严重锈蚀的油罐,当油气浓度降到爆炸下限的20%以下,可用高压水进行冲刷。6.4.6如油罐需进行无损探伤或做内防腐时,应用铜刷进一步清除铁锈和积垢,再用金属洗涤剂清洗,并用棉质拖布擦拭干净。6.4.7油罐污杂,在作业期间应淋水,以防自燃。6.5照明和通讯6.5.1必须采用防爆型照明设备。其最低悬挂高度一般不宜小于2.5米,且固定牢靠。供电电压不应超过12伏特。且应配置漏电保护器,做到一灯一闸一保护。6.5.2轻油罐清洗作业时的照明,一般应采用防爆手电筒作局部照明。手提行灯的电压不应超过12伏特。6.5.3油罐清洗作业中应加强联系,宜采用防爆型的通讯设备。6.6验收6.6.1清洗后的油罐一般应达到:属于定期清洗,不改储其它油品时,应清除罐底、罐壁及其附件表面沉渣油垢,达到无明显沉渣及油垢。6.6.2验收合格后的油罐在有监督的条件下,立即封闭入孔、光孔等处,连接好有关管线,恢复油罐 来的系统。一般应采取谁拆谁装,谁装谁拆的作法以防止遗漏。7.清洗作业(油罐内)的工序流程本公司对油库地底及地面储存油罐快速清洗方法,主要是配套的施工设备与清洗工序流程相结合,其特征是清洗工序流程包括:抽气工序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