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标准规范.ppt_第1页
工程建设标准规范.ppt_第2页
工程建设标准规范.ppt_第3页
工程建设标准规范.ppt_第4页
工程建设标准规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编写 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吴路阳 第一部分 概述 n一、重要作用 n二、相关依据 n三、注意区别 n四、成果表达 n五、参考书目 一、重要作用 n法规性文件 工程建设标准,在实际工作中都是一项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法 规性文件。同时,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实施标准,标准只 有在生产、建设活动中得到贯彻和执行,才能发挥作用或达 到预期的效果。 n沟通的桥梁 标准是沟通编制者与执行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各国标 准化机构对标准文本的格式、内容构成、表达方法等,都非 常重视,赋予了标准以统一的记号和编号,使标准成为一种 具有特定形式的技术文件。因此,标准文本在编写体例和文 字表述方法上,显得非常重要。 二、相关依据(1) n任务依据: 1、国家标准:建设部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制订 修订年度计划文件及相关项目的具体要求; 2、行业标准: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发布的工程 建设标准制订修订年度计划文件及相关项目的具 体要求; 3、地方标准: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建设主管 部门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年度计划文件 及相关项目的具体要求 。 相关依据(2) n工作依据: 1、编制程序: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建设部令第24号)、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管理 办法(建设部令第25号)、工程建设地方标 准化工作管理规定(建标200420号)以及部 门、地方有关工程建设标准的相关管理规定; 2、标准编写: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建 标1996626号),适用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 地方标准的编写,企业标准可参照执行; 3、标准出版: 工程建设标准出版印刷规定 (建标1996626号)。 相关依据(3) n其他依据: n1、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n2、部门有关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三、注意区别 n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要求及体例不同 于产品标准: 内容的复杂性 使用的方便性 n工程建设标准的编写不执行 GB/T1.1-2000、GB/T1.2-2002,以 及GB/T20000系列、GB/T20001系 列的规定(术语和符号除外)。 四、成果表达 n在标准规范的编制过程中,每项标准规范 至少要提交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和报批稿 ,用于征求意见、审查和审批。为了方便 阅读和修改,建议提交的稿件符合如下要 求: n纸张:A4纸 n字体:仿宋或宋体 注意:强制性条文用黑体 n字号:3号或4号 五、参考书目 工程建设标准化实用知识 问答(杨瑾峰主编) 工程建设标准编写指南 (卫明主编) 第二部分 标准构成 工程建设标准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一、前引部分 二、正文部分 三、补充部分 四、说明部分 一、前引部分 前引部分由以下五部分组成: 、封面 、扉页 、公告 、前言 、目次 1、封面 UDC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5018093 城市居住区规规划设计规设计规 范 Code of Urban Residential Areas Planning & Design 1993-07-16 发发布1994-02-01 实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建 设部联合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封面要素: 1)检索分类 2)标记符号 3)标准编号 4)标准名称 5)英文名称 6)发布日期 7)实施日期 8)发布机构 2、扉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Code of urban Residential Areas Planning &Design GB5018093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 9 9 4 年 2 月 1 日 中国出版社 200年 北京 扉页要素: 1)标准类别 2)标准名称 3)英文名称 4)标准编号 5)主编部门 6)批准部门 7)施行日期 8)出版机构 3、公告 公告由标准 的批准部门草 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公 告 第 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规范为 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0, 自20年月日起实施。其中,第 、() 条(款) 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 规范GB同 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 出版社出版发行。 年 月 日 4、前言 前言是对标准编制过程和修订等问题进行说 明,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约束性。主要包括下 列内容: 1)标准制修订依据 2)标准主要内容简述 3)明示强制性条文 4)日常管理要求 5)解释与咨询 6)主编、参编单位名单 7)主要起草人名单 前言标准制修订依据 简述编制任务的文件依据。 示例:本规范(标准)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 发“2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建标20号)的要求,由(主编单位)会 同(参编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前言标准主要内容简述 简述调查研究的范围、深度及资料收集情 况(包括国外情况调研)以及工程实践经验 的总结; 简述本规范的主要章节及重要问题的确定 依据。对修订的标准,还应简述主要内容的 变更情况; 前言明示强制性条文 当标准有强制性条文时, 在前言中应该明示。 示例: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 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 执行。 黑体字 前言日常管理要求 建设部负责标准的管理,主编单位负责标 准的日常管理; 建设部负责强制性条文的管理和解释,主 编单位有义务协助建设部做好强制性条文的 管理和解释工作; 前言解释与咨询 建设部授权主编单位负责标准实施过程中具体 技术内容的解释、咨询,解释咨询仅限于对技术 层面问题的答疑解惑; 主编单位应将单位名称、通信地址、邮政编码 在前言中明示,根据各单位的具体情况,还可以 明示传真、电子邮箱等其他通信方式,不推荐电 话方式。 前言主编、参编单位名单 主编(参编)单位应为编制计划中的主编(参 编)单位; 当参编单位有调整时,应报请主编部门同意并 抄报标准的批准部门; 参编单位应自始至终参加标准编写工作并承担 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前言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要起草人应为自始至终 参加标准编写工作并承担具 体内容的编写任务的人员。 5、目次 目次应从第1章按顺序列出各章、节、附 录、用词用语说明、条文说明的标题及起 始页码;目次应单独排列页码; 页码应起始于第1章,终止于用词用语说 明;起始页码为1; 条文说明部分页码应顺次连续 ; 条文说明的目次应另列。 目次示例 目次 1 总则 . 1 2 术语 . 2 3 工程总承包管理的内容与程序. 8 3.1 工程总承包管理的内容. 8 3.2 工程总承包管理的程序 .8 4 工程总承包管理的组织10 4.1 一般规定10 4.2 任命项目经理和组建项目部 10 4.3 项目部的职能 10 5 项目策划 14 5.1 一般规定 14 5.2 策划内容 14 二、正文部分 1、几个概念 2、划分与排序 3、编号规则 4、内容组成 1、几个概念 章:是正文的分类单元,相关内容的若干节组成“ 章”; 节:是正文的分组单元,相关内容的若干条组成“ 节”;当技术内容相当复杂或层次过多时,可在“节” 内用数字“”、“”组成次分组单元; 条:是正文的基本单元,原则上每条只表达一个 具体内容或规定; 款:是“条”的进一步细化,只有当“条”所包含的层 次较多时,才细分为款; 项:是“款”的进一步细化,只有当“款”所包含的层 次较多时,才细分为项;项以下不再细分。 2、划分与排序 正文应按章、节、条、 款、项划分层次; 同层次中按先主体、先 共性,逐步具体、逐步细 化的原则对内容进行排序 。 3、编号规则 每条的编号由代表章、节、条的阿拉伯数字组成,数字 之间加圆点,圆点应加在数字的下角;如:3.2.1,表示第 3章第2节的第1条; 章的编号应在正文中连续,如:1 总则; 节的编号应在所属章内连续,如:3.1 一般规定; 条的编号应在所属的节内连续;当章内不分节时,条的 编号中代表节的数字应采用“0”表示,如:1.0.3;当节内 有次分组单元时,条的编号应在所属的节内连续编排; 款的编号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并在其所属条内连续; 项的编号应采用带右半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并在所属款 内连续。 4、内容组成 总则 通常为标准的第一章。 术语和符号 标准中采用的术语和符号,当现行的标准中尚 无统一规定,且需要给出定义或涵义时,可独立成 章,集中列出,通常为标准的第二章。当内容少时 ,可不设此章。 技术内容 标准的技术内容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章编写 ,需要的章节数量视情况而定。 三、补充部分 补充部分包括附录、用词和用语说明。 附录是正文的扩展和细化,根据内容的需 要而设置,也可不设此内容; 用词和用语说明是对技术内容执行程度的 用词规定,必须设置此内容。 四、说明部分 每项标准必须要有 条文说明; 条文说明中应包括 标准的名称、制订( 或修订)说明、目次 、分条说明的内容。 第三部分 编写规定 第一章 总则的编写 第二章 术语和符号编写 第三章 技术内容编写 第四章 补充部分编写 第五章 条文说明的编写 第六章 编写细则 第七章 强制性条文编写 第一章 总则的编写 总则的内容是纲领性、原则性或共性 的规定,后续的技术内容都要与总则的 规定相呼应要求; 总则应按下列内容和顺序编写: 1、制定标准的目的 2、标准的适用范 围 3、标准的共性要求 4、与相关标准关 系 总则编写目的 1、制定标准的目的 应概括地阐明制定该标准的理由(依据 )和应达到目标或实现结果; 制定标准的目的应为本章的第一条; 示例:为了提高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管理水 平,促进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的科学化、 规范化和法制化,推进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 理与国际接轨,制定本规范。 总则编写适用范围 2、标准的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是标准的使用界线,应准确具体,不 能与相关标准的适用范围交叉或重叠; 适用范围应与标准的名称及其规定的技内容相 一致,避免”大套小“或”小装大“; 在包括的范围中,有不适用的内容时,应规定 标准的不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应为本章的第二条; 适用范围可采用“本标准适用于”的用语, 当需要时也可增加“不适用于”的用语。 总则编写共性要求 3、标准的共性要 求 标准的共性要求应 为涉及整个标准的 基本原则,或是与 大部分章、节有 关的基本要求。当 内容较多时,可独 立成章。 总则编写标准关系 4、与相关标准关系 工程建设活动包括一系列过程,每一环节中涉及 方方面面,每项标准都有其适用范围,现实中需 要通过各项标准的配合使用才能保证工程实施, 因此,应在总则中明确本标准与相关标准的关系 ; 与相关标准的关系可采用笼统的规定予以概括, 一般应采用“,除应符合本标准(规范或规程 )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典型用 语; 与相关标准关系的内容一般作为总则中的最后一 条。 第二章 术语和符号编写 术语和符号是沟通标准编制者与执行者 的桥梁,是准确理解标准条文规定的基 本要素;术语和符号应在标准的全文中 统一术语名称、符号形状和定义; 所采用的术语和符号,当现行的标准中 尚无统一规定时,应给出定义;但本标 准中未使用到的术语不列入本标准; 定义的清晰程度直接关系到条文规定的 准确程度; 术语和符号编写 当数量较多时可集中独立成章,当数量 少时,可不设此章; 一般情况,第2章应为术语和符号 ; 当设立术语和符号一章时,可按术语、 符号分节;当仅有术语或仅有符号时,一 般不分节; 术语编写(1) 术语的确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标准 编写规则 第1部分:术语 GB/T20001.1的规定,所列术语应是本 标准中使用的; 每个术语作为一条编写,包括术语名称 、定义及其英文对应词; 例如: 2.0.3 居民生活用水 demand in households 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用的水,包括饮用、洗 涤、冲厕、洗澡等; 术语编写(2) 同一术语名称相同,但在本标准的涵义有特 指时,应给出定义,如:质量、绿色; 英文译名应该与中文名称一一对应,尽量采 用ISO或IEC等国际标准、权威典籍以及ISO 或IEC文献以及国家级标准、辞典中的术语英 文名称。 定义包括内涵和外延,内涵应反映事物的本 质特征,外延反映事物的边界范围;概念应清 晰准确,避免概念循环; 术语编写(3) 术语的编排顺序应是:先上位概念,后 下位概念; 定义的结构一般为: 定义=上位概念+用于区分所定义的概 念同其他并列概念间的区别特征; 术语编写(4) 示例: 上位概念 2. 1.1设计路段(路段)design section( section) 在设计线(或区段)中,各个按规定的不同旅客列车设计行 车速度确定与行车速度有关的建筑物和设备标准的线路段落。简 称为路段。 下位概念 2. 1.2 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路段设计 速度)design running speed of passenger train in section (section design speed) 用于确定各设计路段内与行车速度有关的建筑物和设备标准 的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简称为路段设计速度。 术语编写(5) 术语不必要在定义中重复,如:“术语是 指*”中的术语不必重复。 示例: 3.1.2 热电联产co-generation of heat and electricity 术语重复 热电联产是指发电厂在生产电能并向 用户供电的同时,还以热水或蒸汽向用户供热。 符号编写(1) 符号、代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符号、代号标准编写规定GB1.5的有 关规定,当现行标准中没有规定时,应 当采用国际通用的符号、代号;当无国 际通用的符号、代号时,应当采用字母 符号表示,可采用英文字头或汉语拼音 字头等,但应当力求在本标准内不重复 ,做到一个符号或代号表示一个意思; 符号编写(2) 符号、代号表述的内容应包括符号及 其涵义,符号、代号与涵义之间用破折 号连接,每个符号应另行书写,符号、 代号应按字母顺序排列; 各个符号不编号,对性质相同的多个 字母符号可编一个条号予以慨括。 示例: 2.2.1 作用及作用效应 P 带肋球壳的许用外 荷载 VS 总剪切力 第三章 技术内容编写 1、章节数量 标准的技术内容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分章编写,需要的章节数量视情况而定 ; 2、内容要求 技术内容的编写,应符合下列规定: 技术内容编写(1) 1)呈述结果:标准条文中,应规定需 要遵守的准则和达到的技术要求以及采 取的技术措施,不得叙述其目的或理由 。 2)定性定量:标准条文中,定性和定 量应准确,并应有充分的依据。 3)文字优先:纳入标准的技术内容, 应成熟且行之有效。凡能用文字阐述的 ,不宜用图作规定。 技术内容编写(2) 4)协调一致:标准之间不得相互抵触 ,相关的标准应协调一致。不得将其它 标准的正文作为本标准的正文和附录。 5)结构清晰:标准的构成应合理、层 次划分应清楚、编排格式应符合统一要 求。 6)简洁无误:标准的技术内容应准确 无误,文字表达应简练明确、通俗易懂 、逻辑严谨,不得模棱两可。 技术内容编写(3) 7)用词准确:表示严格程度的用词 应准确。 8)表述一致:同一术语或符号应表 达同一概念,同一概念应始终采用同 一术语或符号。 9)公式不推:公式应只给出最后的 表达式,不应列出推导过程。在公式 符号的解释中,可包括简单的参数取 值规定,不得作其他技术性规定。 第四章 补充部分编写 包括附录、用词和 用语说明的编写 1)附录 2)用词和用语说明 补充部分附录(1) 1)附录 附录内容属于标准的组成部分,与正文同等 的效力; 附录内容应与正文有关,并为正文中条文所 引用; 附录的层次划分和编号方法与正文相同,编 号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编排; 每一附录视同独立章。 补充部分附录(2) 编号应采用大写正体拉丁字母,从“A” 起连续编号;附录的编号不得采用I、 O;如:A.0.3、B.3.2; 附录应设置标题;每个附录应另起一 页书写。 补充部分用词和用语说明(1 ) 2)用词和用语说明 标准的用词和用语说明应采用规定的 典型格式; 标准条文中,“条”、“款”之间承上启下 的连接用语,宜采用“符合下列规定” 、“遵守下列规定”或“符合下列要求”等 写法表示; 补充部分用词和用语说明(2) 对执行标准严格程度的用词,应采用下列写法: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 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 采用“可”。 第五章 条文说明的编写 正文应当与条文说明同时编写,这是工程建设标 准区别于其他类别标准的又一特点,目的是帮助 工程建设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和监督部门和 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 正文规定的意图; 编写条文说明应在标准征求意见阶段进行,其内 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标准条文规定的目的 、主要的依据以及在执行中注意的事项; 条文说明的编写 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 ,因此,不得写入对标准条文做补充性规 定的内容,或对条文规定加以引申,或对 条文的规定在某种程度上加以否定等。 条文说明的编写包括下列方面: 1、一般规定 2、编号规则 3、编写要求 条文说明 一般要求 1、一般规定: 说明部分包括标准的名称、制订(或修 订)说明、目次、逐条说明等内容; 条文说明原则上要与正文的条文一一对 应; 条文说明中不能设置附录,其相关内容 应紧接着所属的说明条文; 条文说明中不得采用注释。 条文说明编号规则 2、编号规则: 条文说明的章节标题和编号与正文相 一致。当多条合写说明时,可用“”简 写。例如:3.2.23.2.6; 条文说明中的表格、图和公式,可分 别采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流水编号,从 序号1开始。 条文说明编写要求(1) 3、编写要求: 1)按标准的章、节、条顺序编写,并宜 以条为基础进行说明,术语、符号标准可按 节或章进行说明; 2)标准条文中有分款、项时,原则上相 应的条文说明也应分款、项逐一对应说明, 当不是一一对应关系时,条文说明应有提示 ; 3)条文说明必须与标准条文内容一致, 并应说明其规定的主要依据及执行条文时的 注意事项; 条文说明编写要求(2) 4)不得对标准条文的内容作补充规 定或加以引伸; 5)当相邻条文内容相近时,可合写其 说明。当有些条文简单明了无需说明时, 可不作说明。 6)不得写入涉及国家技术保密的内容 和保密工程项目的名称、厂名等。 条文说明编写要求(3) 7)文字表达应针对性强、严谨明确、简 炼易懂。 8)修订的标准,原条文说明应作相应的 修改。修改的条文说明中应对新、旧标准 条文进行对比,指出对原标准条文进行修 改的必要性和依据。未修改的条文根据需 要应重新进行说明。 第六章 编写细则 表的编 写 公式编 写 图的表 示 注的编 写 引用标 准 数值表 达 计量单 位 其他要 求 编写细则 表(1) 表的编写应符合下列要求: 1)表应有编号、表名;表的编号同条文的编号 ;表名应与条文中表述的表名一致;表的编号 后空一字列出表名并居中排列。 示例: 4.3.2 熟料烧成系统的能效设计指标应符合表 4.3.2 的要求。 表4.3.2 熟料烧成系统的能效设计指标 * 编写细则 表(2) 2)条文中的表应按条号前加“表”字编号,并 列于表格的左上方。当一个条文中有多个表时 ,可在条号后加表的顺序号。 示例: 第3.2.5条的两个表,其表编号应分别为“表 3.2.51”、“表3.2.52”。 3)表应排在有关条文的附近,与条文的内容 相呼应,条文中采用“符合表5.2.3规定”或“按 照表5.2.3的规定确定”等典型用语。 4)表中的栏目和数值可根据情况横列或竖列 。当遇大表格须跨两页及以上时,应在每页重 复表的编号,并在续排表的编号前加“续表”二 字。 编写细则 表(3) 5)表内数值对应位置应对齐,表栏中文字 或数字相同时,应重复写出。当表栏中无内 容时,应以短横线“-”表示,不留空白。 6)表中各栏数值的计量单位相同时,应将 计量单位写在表名的右方或正下方。若计量 单位不同时,应将计量单位分别写在各栏标 题或各栏数值的右方或正下方。表名和表栏 标题中的计量单位宜加圆括号。 编写细则 表(4) 7)附录中表的编号方法与正文相同。如 附录A中第A.2.3条的两个表分别表示为“ 表A.2.3-1”,和“表A.2.3-2”。 8)当一个附录中内容仅有一个表时,可 不编节、条号,仅在附录号前加“表”字编 号,例如附录C有一个表,其编号为“表C” 。 编写细则 公式(1) 公式编写应符合下列要求: 1)条文中的公式应按条号编号,并加圆括号 ,列于公式右侧顶格。当同一条文中有多个公 式时,应连续编号,例如(5.2.3-1)、(5.2.3-2) ; 2)条文中的公式应居中; 3)公式应接排在有关条文的后面,与条文的 内容相呼应,条文中采用“按下式计算”或“按下 列公式计算”等典型用语; 编写细则 公式(2) 4)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和计量单位,应在 公式下方“式中”二字后注释。公式中多次 出现的符号,应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注释 ,以后出现时不宜再重复注释; 5) “式中”的注释不得再出现公式。符号 与注释之间应加破折号。每条注释均应另 起一行书写; 6)附录中公式的编号方法与正文相同。 编写细则 图(1) 图的表示应符合下列要求: 1)图应有图名,列于图下方居中。 2)条文中的图应按条号前加“图”字编号。如: 图2.4.6;当一个条文中有多个图时,可在条 文号后加图的顺序号,例如第3.2.5条的两个图 ,其图号应分别为“图3.2.5-1”、“图3.2.5-2”。 3) 对几个分图组成一个图号的图,在每个分 图左下方采用(a)、(b)、(c)顺序编号并书 写分图名。 编写细则 图(2) 4)图应排在有关条文内容之后,并可采用括 号标出图的编号。 示例: 4.1.1 会让站应采用横列式图型,可按图4.1.1布置。 在特别困难条件下,可采用其他合理图型。 5)附录中图的编号方法与正文相同。如 附录A中第A.2.3条的两个图分别表示为“ 图A.2.3-1”,和“图A.2.3-2”。当一个附录 中内容仅有一个图时,可不编节、条号, 仅在附录号前加“图”字编号,例如附录C 有一个图,其编号为“图C”。 编写细则 图(3) 6)图中不宜写文字,仅标以图注号1、2、3、或a、b 、c,图注应在图的下方排列,图的编号及图名应在 图注的上方。示例: 图6.5.4 * 1* 2* 3* 4* 编写细则 注(1) 注的内容与正文同等效力,如果注的内容不 具有规定性,则宜列于条文说明中; 注的编写应符合下列要求: 1)条文注的内容应另起一行列于所属条文 下方列出,左起空二字书写, “注”字后加冒 号,再接写注释内容。 2)条文注应采用1、2、3顺序编号,每 条注释换行书写时,应与上行注释的首字对 齐,注的文字应比正文小一号; 编写细则 注(2) 3)在 “注”中不得出现图、表或公式; 4)表注列于表格的下方(表框外), 编排、编号、字号同条文注的规定; 5)图注不应对图的内容作规定,仅对 图的理解作说明。图注列于图的下方。 6)角注可对条文或表中的内容作解释 说明,术语和符号不得采用角注。角注 应标注在所需注释内容的右上角。 编写细则 引用标准(1) 引用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本标准的内容在有关的标准中已 有规定时,应当引用相关标准代替详细 规定,不得在本标准中重复被引用标准 中的相关条文; 2)国家标准中不引用地方标准,可以 引用现行国家标准或现行行业标准; 编写细则 引用标准(2) 3)当本标准对被引用标准在其修订后不再适 用,应当指明被引用标准的名称和编号; 例如:室外线缆的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1994的要求; 4)当本标准对被引用标准在其修改后仍然适 用,应指明被引用标准的名称、代号和序号, 不写年号; 例如:泵房的噪声控制应符合现行的工业 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的规定; 编写细则 引用标准(3) 5)在本标准条文中引用其它条文时,应采 用“符合本标准第条的规定”或“按本标准 第条的规定采用”等典型用语; 示例:水厂设计规模,应按本规范第4.0.1条 的最高日水量之和确定; 6)在本标准条文中引用其它表、公式时, 应分别采用“按本标准表5.2.3的规定取值和“ 按本标准公式(5.2.3)计算”等典型用语。 编写细则 数值(1) 普通数值:应采用正体阿拉伯数字,但在 叙述性文字段中,对10以内的数字,可采用 中文数字书写,例如:“三力作用于一点”; 小数数值:小数点应采用圆点,齐底线书 写;小于1的小数必须写出前定位的“0”,例 如:1.34、0.001; 分数、百分数和比例数:应采用数学记号 表示,例如:四分之三写成3/4(或0.75) 、百 分之三十四写成34、一比三点五写成13.5 ; 编写细则 数值(2) 数值精度: 有效位数应全部写出,例如:1.50、 2.00; 对级差为小数的数列,数值精度应统一 示例:级差为0.25的数列,正确表示 1.50 1.75 2.00,不正确表示1.5 1.75 2 (级差值、数列值均应统一到小数点后两位 ); 编写细则 数值(3) 外形尺寸:长l宽b高h (mm):24012060 ,或240mm120mm60mm,不应写成 24012060mm; 科学计数法:当多位数的数值需采用乘以10n (n为整数)的写法表示时,有效位数中的 “0”必须全部写出,例如:100000这个数,若 按其有效位数是三位,则应写成100103, 若按其有效位数是一位,则应写成1105; 编写细则 数值(4) 偏差数值:在文字描述中,正负偏差相等时, 应采用“允许偏差为a”的典型用词,不应写成大 于(小于)、超过a等。 示例:尺寸允许偏差为2mm,不应写成“尺寸允许偏差不超 过2mm”,在表格等其他地方,偏差数值应按下列方式书写 : 202, 不应写成 202; , 不应写成 ; m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