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学02(标准与数据.ppt_第1页
医学信息学02(标准与数据.ppt_第2页
医学信息学02(标准与数据.ppt_第3页
医学信息学02(标准与数据.ppt_第4页
医学信息学02(标准与数据.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医学数据的类型 一、GB/T 19253 规定的数据类型表示法 见表2-9,5种数据类型。p23。 二、GB/T 19253 规定的字符长度表示法 见表2-10,3种分类。p24。 三、HL7采用的数据类型 2002年12月产生。见附录1,29种类型。 一、人医和兽医系统命名法(SNOMED) (1)概况: (2)背景:随着医学信息电子化处理的飞速发展 ,愈来愈多的应用受制于术语问题。医院信息系 统的开发商希望有一种统一的编码系统来满足临 床电子病历发展的需要;管理和研究部门缺乏一 种可以理解和评价不同医院/诊断临床记录的标准 术语集;医保系统也需要标准术语编码实现医院 信息系统之间临床诊断及治疗信息的自动化处理 。 第四节 一些重要的国际医学信息标准 一、人医和兽医系统命名法(SNOMED) (3) 术语集应当既可以满足结构化、智能化录入 的需要,又能够用于优化自然语言处理,还能帮 助另外一些人完成医学信息的存储、提取与分析 。 (4)我国出版的SNOMED电子版分为11个模块: 解剖学(T,topography):用于人、兽医学的 解剖学术语。 形态学(M,morphology):描述人体结构变 化的术语。 一、人医和兽医系统命名法(SNOMED) 功能(F,function):描述身体生理和 病理的功能,包括护理人员使用的对病人 观察和诊断的术语。 活有机体(L,living organisms):完整 的动、植物学分类,基本包括了所有病源 体和动物疾病的传病媒介; 一、人医和兽医系统命名法(SNOMED) 化学制品、药品和生物制品 (C,chemicals,drugs,and biological products); 物理因素、活动和力(A, physical agents, activities and forces):通常与疾 病和创伤有关的器具和活动的项目表; 职业(J, occupations):国际劳工局 (ILO)的职业目录; 一、人医和兽医系统命名法(SNOMED) 社会环境(S,Social context); 疾病/诊断(D,Diseases/Dianosis); 操作(P, Procedures):手术与操作相 关术语; 链接词/修饰词(G, general linkage / modifiers):用来链接和修饰每个模块中术 语的连接词、描述词和限定词。 SNOMED具有层次结构:p26 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是以电子病历( CPR,或EMR)为核心的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的两个基本任务:第一, 要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收集病人的任 何类型有意义的临床信息;要能在任何时 间、任何地点为任何授权者提供任何所需 要的病人信息。 (三)SNOMED的一些新进展: 1、SNOMED RT 多维、多层次的标准医学术语集,强调 临床术语语义上的一致性。 2、SNOMED CT SNOMED RT和英国卫生署医学术语集 的合并,形成统一标准。 3、SNOMED与其他医学信息标准 (三)SNOMED的一些新进展: 3、SNOMED与其他医学信息标准 与WHO的合作 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合作 DRG是美国病人分类系统,专门用于美国 医疗保险预付款制度的分类编码标准。它根据 病人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诊断、病 症、手术、疾病严重程度及转归等因素把病人 划分到大约500个诊断相关组,然后决定给医 院多少补偿。 由美国卫生保健财务管理署(HCFA)于 1983年公布。 在医学经济学研究和医疗质量控制方面也有应 用。 二 DRG DRG用于医疗费用支付制度的基本出发点: 医疗保险的给付方不是按照病人在院的 实际花费付账,而是按照病人所得疾病的 病种付账。同时根据病情的不同、病人的 不同、治疗手段的不同、会有不同的DRG 编码与之对应。 举例:p28。图 2-4 妇女生殖系统疾病 和病症手术时分入不同DRG组的判别树 二 DRG DRG的指导思想: 通过统一的疾病诊断分类定额支付标准 的制定,达到医疗资源利用的标准化。有 助于激励医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迫使医 院为获得利润主动降低成本,缩短住院天 数,减少诱导性费用支出,有利于费用控 制。 1987年美国65上老人平均住院日为8.9 天。 二 DRG 重要参考文献: EN:HEALTH LEVEL SEVEN(HL7) CH:医疗健康信息传输与交换标准,总 1561页。 三 HL7 (一)历史 HL7组织成立于1987年。其标准主要用 于与卫生保健计算机系统有关的临床、银 行、保险、管理、行政及检验等信息的交 换。 HL7通信协议(protocal)汇聚了不同厂 商用来设计应用软件之间接口的标准格式 ,它允许医疗机构不同的系统之间进行一 些重要资料的通信。 三 HL7 (一)历史 HL7参考了国际标准组织(ISO),采 用开放式系统互联(OSI)通信模式,将 HL7纳入最高一层,即应用层。 HL7通信协议(protocal)汇聚了不同厂 商用来设计应用软件之间接口的标准格式 ,它允许医疗机构不同的系统之间进行一 些重要资料的通信。 三 HL7 (一)历史 1500多个会员 5个赞助单位 500个团体会员 除美国外,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以 色利、日本、新西兰、荷兰及英国等。 1994年,V2.4成为ANSI标准。 2000年12月6日,V2.4成为ANSI标准。 发展过程见图2-5(p30)。 三 HL7 图 2-5 HL7V 2.X 标准发展示意图 (二)HL7 V2.X V2.4包含15个章节,4个附录,1500多页。 章节如下:(略) HL7标准的主要构成元素: (1)消息(message):消息是用来包含 和传递信息的字符串,它是消息段按定义顺序 的逻辑组合。消息类型用3个大写字母表示。 如ADT。 三 HL7 HL7编码规则的结构图示 (二)HL7 V2.X HL7标准的主要构成元素 (2)触发事件(trigger events):当现实 世界中发生的事件产生系统间数据流动的需求 ,称其为触发事件。数据的交换由相应的触发 事件触发,触发事件代表信息在系统间交换的 事件。如ADT事件。 三 HL7 (二)HL7 V2.X HL7标准的主要构成元素 (3)消息段(segment):HL7标准对每一 种消息类型都定义了相应的消息段,每一个消 息段都有一个消息段名,用来标识唯一一个消 息段,通常放在句首,用3个大写字母表示。 举例:如一个ADT消息可以由下列消息段 组成:消息头MSH、事件类型EVN、病人基本 信息PID、病人就诊信息PVI。 三 HL7 (二)HL7 V2.X HL7标准的主要构成元素 (4)字段(fields):消息段由一系列按规 定排列的字段组成,在消息段的属性表中,给 出了每个字段的性质:字段的位置、最大长度 、数据类型、可选性、ID号、字段名等。 三 HL7 (二)HL7 V2.X HL7标准的主要构成元素 (5)消息分隔符(delimiters):用来分隔 消息组成元素的特殊字符。 (6)表(tables):分为HL7标准表和用户 自定义表,其中HL7标准表为HL7规定必须使用 的表;用户自定义表为HL7推荐使用的表。 三 HL7 三 HL7 HL7功能模块及工作流程 Send/Receive module(发送/接收模块): 支持TCP/IP通讯协议,HIS系统向数据中 心发送电子病历信息,信息格式为符合HL7 标准的字符串格式。数据中心接收并解析 HL7信息,将解析后的信息存到数据中心的 数据库中,完成后回复发送端一个ACK确认 信息,确认信息已经发送成功。 HL7 Adaptor module(转换模块): 实现字符串格式数据与XML格式之间的相 互转换,对信息格式进行检查验证,保证发 送/接收病历数据的正确完整。 HL7 API module(应用接口模块): 提供符合HL7标准的应用接口,医疗应用系统可以 调用接口函数,按照HL7标准格式填写参数,实现向 其他医疗应用系统发送数据。该模块也可以调用符合 HL7标准的Windows组件应用程序,将医疗信息数据 传递给医疗应用系统,实现接收其他医疗应用系统的 数据。 HL7 Resource module(HL7资源模块): 支持各种实际应用的HL7医疗信息事件,如检查医 嘱、转诊等。 Mapping module(对照模块): 提供翻译对照功能,可以按照医疗应用系统进行定制 。 (三)HL7 V3.0 HL7 V2.X存在的问题: (1)HL7 V2.X没有统一、明确的方法学, 没有一个数据一致的视图,无法建立和表达数 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 (2)HL7的灵活性表现在拥有许多可选数 据元素和数据段,然而这也使得对不同厂商之 间进行一致性测试难以实现,迫使实现者花更 多的时间来分析和计划他们的接口,以确保双 方都使用了相同的选项。 三 HL7 (三)HL7 V3.0 推荐信息模型(RIM): (1)提供一个明确的可测试的标准,保证 信息可交换性和语义一致性; (2)HL7开发方法的核心部分,提供了对 于存在于HL7消息的字段中所装载的信息之间 语义和词汇链接的显式表现; (3)基于UML建模方法。 三 HL7 (三)HL7 V3.0 建立消息的方法和步骤: (1)建立用例(use case)模型; (2)建立RIM; (3)建立类之间信息交互模型; (4)消息设计,获得等级消息描述; (5)消息交换实现技术说明。 消息开发框架,图2-6,p32。 三 HL7 图 2-6 HL7 V3.0 的消息开发方法框架 (三)HL7 V3.0 RIM的6个原始基本类: (1)act(行为):指在医疗服务与管理中必 须表达的事件与活动; (2)participation(参与者):医疗活动的参 与者,可能是实施者,也可能是接受者和相关 者; (3)entity(实体):医疗活动中涉及的药品 、材料、设备等客体。 三 HL7 (三)HL7 V3.0 RIM的6个原始基本类: (4)role(角色):描述实体参与医疗活动 的不同角色; (5)act relationship(行为联系):表达不 同行为之间的关系; (6)role link(角色关系):表达个体角色之 间的关系(图2-7)。 三 HL7 图 2-7 RIM角色主题域类图(部分) (三)HL7 V3.0 临床文档结构(CDA,Clinical document architecture ): (1)基于XML语言,便于表示结构化数据 。 (2)提供临床文档的交换模型。 (3)便于机器阅读和检索。 三 HL7 临床检验项目代码,V2 .01含有28000个字 词,由HL7组织负责维护。 四 LOINC 五 ICD-10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在第43届世界卫 生大会上正式通过,自1993年1月1日起生效。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新的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它是WTO和各成员 国的医学专家们共同制订的卫生信息分类标准 。为了保持与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化发展进程同 步,结合我国卫生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卫生 部制定2002年开始在全国县及县以上医院和死 因调查点正式推广使用ICD-10,以此作为国家 新的疾病与死亡统计分类标准。 ICD分类依据: ICD分类依据疾病的四个主要特性,即病因、部位 、病理和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分期、分型、 性别、年龄、急慢性、发病时间等),每一特性构成 了一个分类标准,形成一个分类轴心,因此ICD是一 个多轴心的分类系统。 ICD分类编码方法: ICD的主要分类编码方法如下: 分类有三个层次,首先是类目,类目下分亚目 ,亚目下分细目。通常在同一个层次的分类都是围绕 疾病的一个特性,即围绕一个轴心展开的(个别情况 有二个轴心)。例如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的各个类目,都是以病因为分类标准。二个层次之间 则是从属关系,例如亚目从属于类目,并继承了类目 的基本特性。 类目:是三位编码,包括一个字母和两位 数字。例如S80表示小腿浅表损伤,S81表 示小腿开放性损伤,S82表示小腿骨骨折。 亚目:是四位编码,包括一个字母、三位 数字和一个小数点。例如S82.0表示髌骨骨 折。 细目:是五位编码,包括一个字母、四位 数字和一个小数点,它提供一个与四位数分 类轴心不同的新的轴心分类,其特异性更强 ,例如S82.01表示髌骨开放性骨折。 双重分类(星号和剑号分类系统):剑号表示疾 病的原因,星号表明疾病的临床表现。例如结核 性心包病变编码是A18.8I32.0*,其中A18.8表 示疾病由结核杆菌所致,I32.0*表示疾病部位在心 包。 ICD索引排列方法 ICD索引排列是按汉语拼音-英 文字母顺序排列,并分不同层次。第一层次是主 导词,其下可包括若干个修饰词,并依据它们与 主导词的关系逐层依序排列,下一层均继承了上 一层的内容,并以“”作为分层标示。 例如: 聋 传导性 (代表聋) 单侧 ( 代表聋,传导性) 双侧 ( 代表聋,传导性) 和感音神经性,混合性 ( 代表聋,传导性) 单侧 ( 代表聋,传导性和感音性,混合性) 双侧 ( 代表聋,传导性和感音性,混合性) 这个索引最后的诊断即为单侧传导性和感音神经混合性耳聋。 ICD的应用 ICD-10在ICD-9基础上,极大地增加了疾病分类 数量和详细程度,适用于流行疾病及健康评估需求 ,编码方式也更加科学实用,所以在全世界得到广 泛应用。但是将ICD直接作为临床诊断则明显不足 ,因为它临床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准确、全面地记 录疾病的解剖位置,严重程度及临床表现等。这也 是为什么诸如“内科学”等教科书的诊断没有采用ICD 的缘由。WHO建议,不同国家和地区按照应用目的 水平的不同,可以对ICD自行扩展。这也是一项有 意义的探索课题。 五 ICD的意义 首先,ICD的标准化和共享性使得疾病名称 标准化、格式化,这是电子病历等临床信息系 统的应用基础,也是国内外医疗卫生统计和国 际交流的基础。 其次,ICD也是医院医疗和行政管理的基 础,有助于准确了解各病种的诊疗人数、医疗 质量、费用支出。 五 ICD-10 名称的差异 卷数的差异 类目容量的差异 章节的发展差异 各章排列顺序的差 异 疾病分类调整差异 分类轴心的差异 分类规则的差异 特殊组合章优先分类的 差异 各级标题的完整性差异 中文译本名称的标准化 差异 中文译文索引排列的差 异 ICD-9和ICD-10的差异 : 五 ICD-10 左股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02.301(后果码) 类目,亚目,细目 T00-98 损伤码,部位不确定 02 类目 02.3 亚目 02.301 细目 六 DICOM DICOM是 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的英文缩写, 即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在DICOM标准中 详细定义了影像及其相关信息的组成格式和交 换方法,利用这个标准,人们可以在影像设备 上建立一个接口来完成影像数据的输入/输出工 作。 (第八章讲述) 六 DICOM DICOM标准以计算机网络的工业化标准为 基础,它能帮助更有效地在医学影像设备之间 传输交换数字影像,这些设备不仅包括CT、 MR、核医学和超声检查,而且还包括CR、胶 片数字化系统、视频采集系统和HISRIS信息 管理系统等。 六 DICOM DICOM标准中涵盖了医学数字图像的采集 、归档、通信、显示及查询等几乎所有信息交换 的协议;以开放互联的架构和面向对象的方法定 义了一套包含各种类型的医学诊断图像及其相关 的分析、报告等信息的对象集;定义了用于信息 传递、交换的服务类与命令集,以及消息的标准 响应;详述了唯一标识各类信息对象的技术;提 供了应用于网络环境(OSI或TCP/IP)的服务支 持;结构化地定义了制造厂商的兼容性声明( Conformance Statement)。 六 DICOM 为了解决医学影像及其相关信息在不同系 统、不同应用之间的交换时所受到的严重阻碍 , ACR(美国放射学会)和NEMA(国家电子 制造商协会)联合组成委员会,在参考了其他 相关国际标准的基础上,联合推出了医学数字 图像存储与通信标准,即DICOM标准。它从最 初的1.0版本到1988年推出的2.0版本,到1993 年发布的DICOM标准3.0,已发展成为医学影 像信息学领域的国际通用标准。 六 DICOM 目前,世界医学影像设备的主要供应商 都宣布支持DICOM标准。无论在提高医疗诊 断水平方面,还是在提高与医学影像及其信 息有关的经济效益方面,DICOM标准的出现 为医疗机构带来全新的机会。 七 HIPPA 美国联邦法律。 强制性标准。迫使美国医疗软件的大修 改。 目的:改善病人、卫生服务部门和医疗 保险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确保信息的可交 换性、保护病人的隐私权和数据的安全可靠 。 七 HIPPA HIPPA具体包括: (1)电子化的病人医疗、管理和费用信息的 标准化; (2)适用于个人、单位、健康计划和卫生保 健服务供应部门的唯一的标识符(UID); (3)保护个人健康信息的隐私性和完整性的 安全标准。 八 UMLS UMLS( Unified medical language system ),统一的医学语言系统: 美国政府投资,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国立医 学图书馆承担。 尝试从各种信息资源中提取和集成电子生 物医学信息。试图跨越病案系统、文献摘要 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及专家系统之间的屏障 。 提供了标准和其他数据和知识资源之间 的交叉参照,帮助解决许多医学信息交换中 的难题。 九 IHE IHE标准 IHE(Integrating the health enterprise)是工 作流程的标准,解决不同IT系统间的协同工作问题 ,其应用将影响到整个医疗卫生行业,是实现电子 病历的关键性工具。 20022003年,美国北美放射学会(RSNA)和 美国卫生信息和管理系统协会(HIMSS)启动该项 目,以集成不同的医疗IT系统 。 九 IHE 目前,IHE主要应用在影像诊断和PACS,但其方 法学和实现技术正在被推广到整个行业。 支持放射信息管理的IHE规则集(provision)有 14个标准框架(profile)。 Patient Info. Recon- ciliation Access to Radiology Information Consistent Presentation of Images Audit Trail & Node Authentication - Radiology Option Evidence Docs Key Image Notes Simple Image & Numeric Reports Presentation of Grouped Procedures Post- Processing Workflow Reporting Workflow Charge Posting XDS for Imaging NM Image Scheduled Workflow Teaching Files & Clinical Trials Export Portable Data for Imaging IHE Radiology Integration Profiles 九 IHE 九 IHE IHE和HL7、DICOM之间的关系。 图2-9,p36。 图2-9 IHE 与 HL7、 DICOM的关系 九 IHE 几个IHE标准框架: Scheduled workflow预约流程 Patient information reconciliation病人信息一致性 Consistent presentation of imagines影像一致性描述 Presentation of grouped procedures分组操作表述 Access of radiology information放射信息访问 Key image note关键影像标注 Simple image and numeric reports简单影像的编号报 告 九 IHE IHE集成框架是由发生在行为者(actors)之间 的事务处理(transaction)构成的。当前有30个事 务处理。 每个事务处理拥有一个唯一名字和编码,并且 在行为者之间传递指定的信息。 一个PACS可能包括以下actors:影像管理,影 像归档,报告仓库和报告阅读器。 第五节 国内医学信息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进展 一、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 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研究的主要目的: (1)建立中国卫生信息基本分类框架,在此框架下,对 中国卫生机构现有信息在国际和国家级水平进行分类和整合 。 (2)建立中国卫生信息基本构成框架,在概念或者逻辑 层面规范不同卫生行政部门、业务机构和学科领域信息表达 的完整性与协调性。 第五节 国内医学信息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进展 一、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 (3)在中国卫生信息基本分类框架体系下,从业务需求 和信息需求两方面审视国内外卫生信息标准的现状,对我国 卫生信息标准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建立卫生信息标准的基 础框架。 (4)在中国卫生信息基本分类框架和中国卫生信息基 本构成框架下,根据国家卫生监测和宏观决策的需要,逐 个建立满足特定功能需要的(如疾病监测报告、出生死亡登 记等)有关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和分析利用过程中的相 关标准,如信息描述标准(数据元标准)、表达标准、存储 和传输标准、流程标准、结构关系标准、安全标准和相关技 术标准。 第五节 国内医学信息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进展 一、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 最近研究(2009年8月): 卫生部办公厅: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征求意见 稿)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建设指南(试行)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 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 行)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试 行)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健康档案公用数据元标准(试行) 第五节 国内医学信息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进展 一、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 卫生信息框架或卫生信息概念模型包括: 信息表达 分析利用 界定卫生信息的范围或宽度 卫生信息逻辑模型包括: 类或实体 类或实体的属性 类或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数据元素的标准化 第五节 国内医学信息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进展 一、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 为何说卫生信息框架(概念模型)的形成本身是标准化过程 ?p38 首先,卫生信息框架和概念模型为产生于各类卫生信息系统 的数据提供一个通用的表达模型,即在概念上定义卫生事件及其 构成要素。通过这个模型,各种各样的卫生服务或健康事件信息 均可以用一种规范的形式来表达,这些服务信息具有相同的构成 要素和结构。 其次,根据用户的层次级别和具体要求,可提出每个构成要 素中数据元的标准表达格式。根据不同的卫生事件,逻辑模型还 对数据进行逻辑层面上的描述,即用标准流程图反映信息的产生 过程和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信息传输的标准格式以 及与安全性、保密性相关的问题从标准的角度进行规范。 第五节 国内医学信息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进展 一、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 图2-10 卫生信息构成框架(ISO) 第五节 国内医学信息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进展 一、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 ISO卫生信息框架概念 ISO卫生信息框架给出了六个视角: WHO:事件参与者信息(不限于人类)。 WHAT:事件内容信息,包括所有影响卫生与健康的相 关因素。 HOW:控制和操作信息,包括程序、步骤、功能和方法 。 WHY:动机和目标信息。 WHERE:位置信息,包括地理的、气候的、环境的等 。 WHEN:时间信息,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终止时间、 频次等。 第五节 国内医学信息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进展 一、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 ISO卫生信息框架的三个特性: 概念层(Conceptual level):不同领域关注问题的类别 ,在概念上能够相互理解。 逻辑层(Logical level):各领域中具有广泛意义的逻辑 模型,对一个个特定的实体有完整的划分,并且对其 属性及逻辑关系给予详细界定,但是对实现的具体技 术没有限定,如HL7的RIM。 第五节 国内医学信息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进展 一、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 ISO卫生信息框架的三个特性: 物理层(Physical level):对数据对象规定的详细程度 与逻辑层基本相同,只是将这些详细的逻辑关系转化 为数据如何在信息系统内存储和管理的问题,包括对 系统结构、数据库、程序语言、数据存储和交换方式 、消息发送格式、分类代码、数据元素的说明和定义 ,如网络框架、通讯协议、ANSI X12 EDI协议等。在 物理层要满足各种用户要求,并且设计具体的技术问 题。 第五节 国内医学信息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进展 一、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 卫生信息框架对于国家卫生信息标准的制定有何意义? P39。 第五节 国内医学信息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进展 一、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 概念模型的特点: (1) 具有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能够方便、直接地表达 应用中的各种语义知识. (2) 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是用户与数据库设计 人员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第五节 国内医学信息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进展 一、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 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 : (1)实体(Entity)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 实体。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 象的概念或联系. (2)属性(Attribute),又称:数据元、数据项、基本 项 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一个实体可以 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3)属性值(Attribute Value),又称:数据元值 每个 属性(数据元)中包含的实际数据和信息。 第五节 国内医学信息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进展 一、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 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 (4)码(Key),又称关键数据元, 唯一标识实体的属 性集称为码。 (5)域(Domain) 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 (6)实体型(Entity Type) 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 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第五节 国内医学信息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进展 一、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 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 : (7)实体集(Entity Set): 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 实体集。 (8)联系(Relationship): 现实世界中事物内 部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 体内部的联系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实体之间的联系: 一对一联系(1:1):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 个实体,实体集B中至多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 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一对一联 系。记为1:1。 一对多联系(1:n):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 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 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 至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 体B有一对多联系。记为1:n。 第五节 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