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_语文_复习资料.doc_第1页
九年级上册_语文_复习资料.doc_第2页
九年级上册_语文_复习资料.doc_第3页
九年级上册_语文_复习资料.doc_第4页
九年级上册_语文_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第21课 陈涉世家一、熏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阳夏ji 辍chu耕 怅chng恨 zh戍度du已失期 以数shu谏故 陈胜王wng罾zng 忿恚hu尉 笞ch 宁nng有种乎蕲q zh cu 柘zh 谯 qio 社稷j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 辍耕之垄上 辍:停止。 之:去,往。(2) 苟富贵 苟:如果。(3) 等死,死国可乎 等:同样。 死国:为国事而死。(4) 楚人怜之 怜:爱戴。(5)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丹:朱砂。书:写。 王:称王。(6) 忿恚尉:使尉恼怒。 恚:使.恼怒。(7) 并杀两尉 并:一齐。(8) 藉第令毋斩 藉:即使,假若。(9) 为坛而盟 盟:盟誓。(10) 比至陈 比:等到。尝与人佣耕 佣耕:被雇佣耕地。怅恨久之 怅:失望。若为佣耕 若:你。太息:长叹。嗟呼:感叹词,相当于“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燕雀:小鸟,比喻见识矩浅的人。鸿鹄:天鹅,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闾左:用来指代贫苦人民。九百人屯大泽乡 屯:停驻。皆次当行 次:编次。当行:当在征发之列。会天大雨 会:适逢,恰巧遇到。(21)亡亦死 亡:逃走。(22)不当立 立:指立为国君。(23)以数谏故 数:屡次。 谏:古代下级对上级提意见或建议。(24)今诚以吾众 诚:如果。(25)卜者知其指意 指意:意图。(26)念鬼 念:考虑、思索。(27)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鱼网。这里作动词,就是用网捕。(28)间令:暗使。间:私自,偷着。(29)之次所旁丛祠中 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次所:这里指军队驻扎的地方。(30)篝火:用笼罩着火。这里的意思是用篝火装作“鬼火”。篝:笼。(31)旦日:第二日。(32)往往:到处。(33)指目: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34)尉果笞广 笞:用鞭、杖或竹板打。(35)公等遇雨 公:对对方的敬称。(36)死者固十六七 十六七:十分之六七。(37)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宁:难道。(38)蕲下 下:攻下,攻克。(39)徇蕲以东 徇:攻占(土地)。指率军巡行,使人降服。(40)豪杰:这里指当地有声望的人。(41)与皆来会计事 会:集会。(42)身被坚执锐 坚:指铁甲。执:紧握着。锐:指武器。(43)社稷:国家。(44)号为张楚 号:宣称。(45)刑其长吏 刑:惩罚。(46)杀之以应陈涉 以:来。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 发闾左 戍渔阳 通谪 解释为 戍,强迫去守边(2) 为天下唱 唱通倡 解释为首发(3) 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 解释为已经(4) 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 解释为穿着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1) 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2)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3) 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4)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帐恨久之。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2)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适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依法都要杀头。(3)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胜)又暗地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晚上用笼罩火,(学)狐狸的叫声喊道:“强大的楚国复兴,陈胜为王。”(4)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三、段背记知识清单默写“吴广素爱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原文: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朝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表10篇,书8篇。世家,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候之事。陈胜首事反秦,功大,故入“世家”。鲁迅称这部书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补充:关键问题1、本文选自哪部名著?作者是谁? 史记;司马迁2、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分别是?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天下苦秦久矣。3、陈涉为起所作的两方面舆论阀准备是? 丹书鱼腹;篝火狐鸣4、陈涉是怎样一个人? 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卓越的组织和领导才能,有超人的才略和胆识。5、文中能体现陈涉少时就有远大志向的一句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6、既表明陈涉对统治阶级无比愤恨又表明其伟大抱负的动员群众的名言是 ?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第22课 唐睢不辱使命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雎j 怫f然 跣xin 以头抢qing地韩傀gu 休 jn 缟go素 谕y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加惠:给予恩惠。易:交换。(2) 岂直五百哉 直:只,仅仅。(3) 以头抢地耳 抢:撞。(4) 秦王色挠 挠:屈服。(5) 长跪而谢之曰 谢:道歉。(6) 寡人谕矣 谕:明白,懂得。唐雎不辱使命 辱:辱没、辜负。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故不错意也 错意:置意。请广于君 广:扩充。轻寡人与? 与:疑问语气助词。秦王怫然怒 怫然:盛怒的样子。庸夫:平庸无能的人。士: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休祲降于天 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天下缟素 缟素:这里指穿丧服。虽然,受地于先王 虽然:即使如此。徒以有先生也 徒:只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也: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这里有反问的意思。岂直五百里哉 哉:疑问语气,想当于“呢”,表反问。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 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 解释为错意,置意(2) 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 解释为大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 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现在我拿十倍大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安陵君却违背我的意愿,这是小看我吧?(2)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安陵君从祖先手里继承了这块封地只想守住它,即使是方圆一千里土地也不敢换,哪里为的是仅有五百平方里呢!(3)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平民的愤怒,只不过脱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而已。(4)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如果好汉真的发起怒来,就有二人尸首倒地,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都穿孝服,今天(就是)这样。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赵等12策。补充:关键问题本文选自哪部作品? 战国策秦王是怎样一个人? 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唐雎是怎样一个人? 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热爱祖国、不怕牺牲。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吏实有什么用意? 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第23课 隆中对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乐yu毅 徐庶sh 诣y 因屏bng人 猖蹶ju 沔min 吴会kui 殆di存恤x 胄zhu 箪dn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 谓为信然 谓:说。信然:确实这样。(2) 将军宜枉驾顾之 枉驾:屈尊。顾:拜访。(3) 由是先主遂诣亮 诣:拜访。(4) 度德量力 度:估计。(5) 君谓计将安出 计:计策。 出:产生。(6) 挟天子而令诸侯 挟:挟持、控制。(7) 将军既帝室之胄 胄:后代。(8) 将军岂有意乎? 岂:是否。亮躬耕于陇亩 躬:亲自好为梁父吟 好:喜欢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许:承认、同意先主器之 哭:器重,重视。谓先主曰 谓:对说,告诉此人可就见 就:接近、趋向不可屈致 委屈(他),召(他上门)来。致:招致,引来。凡三往 凡:总共 因屏人曰 因:于是、就此;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汉室倾颓 倾颓:崩溃、衰败。遂用猖蹶 遂:就。用:因此。猖蹶:这里是失败的意思。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非惟:不仅。抑:而且。(21)此诚不可与争锋 诚:确实。争锋:争强,争胜。(22)利尽南海 利:物资;尽:全部取得(23)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殆:大概。资:资助、给予。(24)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殷:兴旺富裕;存恤:爱抚、爱惜(25)总揽英雄 总揽:广泛地罗致。揽:这里有“招致”的意思。(26)保其岩阻 岩阻:险阻,指地势险要的地方。(27)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身:亲自(28)秦川 川:平野。(29)百姓孰敢箪食壶浆 孰:谁; 箪:用箪盛饭,壶:用壶盛浆(30)以迎将军 以:来(31)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一天天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 解释为伸张(2) 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解释为表示时间的界限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1)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2)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时人莫之许也。当时的人都不认同这种说法。(2)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上百万的人马,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可和他争胜。(3)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老百姓谁敢不备酒备饭来迎接将军呢?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字承祚,是晋朝的史学家。所著三国志65卷,记载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四、补充:文中提到的诸葛亮有何特点? 智识卓绝、才华横溢、抱负非凡,料事如神,关心国家大事,有卓越的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文中提到的刘备有何特点? 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虚心诚恳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卧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的非凡人物。在徐庶看来,“枉驾”才是得“宜”,“俱来”便为“屈致”,这就更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 “凡三往,乃见”,既表现了诸葛亮的谨慎性格,也说明了刘备的热心求贤。针对时局特点,表明平生抱负,询问除奸兴汉的大计。谈话简明得体,语气委婉有致,态度谦虚诚恳,流露了对汉室江山的焦虑心情。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因为曹操使“主上蒙尘”,“汉室倾颓”,是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头号敌人。曹袁并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曹操谋略出众,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得出强弱悬殊,难与为敌的结论。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 从政权、地利、人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孙、曹矛盾,可结为外援。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 荆州的有利条件是物产丰富、军事要塞、刘表无能。所以诸葛亮用反问句的方式来暗示刘备,含蓄而有分寸,巧妙地将荆州可取、勿失良机的信息传达给了刘备。为什么要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由于荆州四通八达,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只能做外围,不能做主要的根据地,因此最后分析了益州。益州的有利条件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心已失。因此有机可乘,并且益州可以作为可靠的根据地。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 曹操: 孙权: 刘表、刘璋: 诸戎、夷越:、不可与争锋 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取而代之 西和犬戎,南抚夷越。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而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根据文意,将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具体战略方针排列顺序。 礼贤下士,收罗人才; 抚边境各民族; 广布“仁义”; 结好孙权,搞好外交; 巩固荆、益基地; 利用帝室之位的身份,打出“正统”旗号; 选择时机,两路出兵北伐; 摘好内政。 正确顺序是占据荆州的必要性: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占据荆州的可能性:其主不能守。占据益州的必要性: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占据益州的可能性: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第24课 出师表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崩殂c 恢弘hng 陟zh罚 臧否p裨b 费 y 以遗wi陛下补阙qu 驽n钝 猥wi自枉屈 以彰zhng 其咎ji 咨z诹zu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 引喻失义 引喻:称引、譬喻。义:适宜,恰当。(2)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给予。 简拔:选拔。(3) 性行淑均 淑:善。均:平。(4) 以彰其咎 彰:表明、显扬。(5) 猥自枉屈 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6) 咨诹善道 诹:询问。崩殂:死。 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这里是“时”。盖追先帝之殊遇 盖:原来是。殊遇:优待,厚遇。开张圣听: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恢弘:这里是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陟罚臧否 陟:奖。罚:惩。臧否:善恶。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刑:罚。悉以咨之 咨:询问。后值倾覆 倾覆:兵败。不毛:不长草的(地方)。庶竭驽钝 驽:劣马,走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攘除:排除,铲除。斟酌损益 损:除去。益:兴办、增加。允等之慢 慢:怠慢,疏忽。(21)察纳雅言 纳:接受。雅言:正言。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1) 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开放、扩大;今义: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2)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和遗憾;今义:深切地憎恨。(3) 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品质恶劣。(4) 由是感激 古义:感动、激动;今义:由衷感谢。(5) 先帝知臣谨慎 古义:认真、慎重;今义:做事小心。4、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至少三个),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作奸犯科:指为非作歹,违犯法律。计日而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点拨:任选三个即可,其他也可。)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1)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2)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3) 作者开始分析形势,指出不利的客观条件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4) 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是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5) 表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千古名句)(6) 诸葛亮出师北伐的目标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用原文四个短语来回答)集中表现诸葛亮感恩图报之心的句子 是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人的志气,而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2)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宫廷和相府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提升、惩罚、表扬、批评,(标准)不应当有差别。(3)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年矣。后来遇到严重挫折,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一年了。(4)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希望陛下责成我实现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大业,如果不能实现就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三、段背记知识清单默写课文第六、七自然段。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出师表的作者是诸葛亮,三国时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谥号忠武。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2、历史上有“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是指魏国、蜀国、吴国。3、陆游称赞出师表“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第25课 词五首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斜晖脉m脉 白 pn 羌qing 擎qng 舴z艋mng 霹p雳l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 老夫聊发少年狂 聊:姑且,暂且。(2) 会挽雕弓如满月 会:定将。(3) 也拟泛轻舟 拟:打算。(4) 马作的卢飞快 作:像一样。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1)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2)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3)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4)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5)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6) 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