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策略·语言积累与运用·句子.doc_第1页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语言积累与运用·句子.doc_第2页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语言积累与运用·句子.doc_第3页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语言积累与运用·句子.doc_第4页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语言积累与运用·句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语言积累与运用句子中考语文复习策略语言积累与运用句子考点四:句子.修改病句所谓病句,指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修辞不当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修改病句原则:遵原意,少改动。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多就原文,尽量保持原句的结构特点。二是尽量少改。应要做到准确改正,而不是改通,更不是改写。修改病句的方法(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修改步骤:1、读懂句子的意思,分析句子结构、词语搭配、语言运用;2、找准病处,对症下药,选取恰当方法进行修改;3、改后读读是否通顺,是否改变原意。修改病句五技巧:1、看清要求,依题而改。2、多读句子,理解句意。3、先查主干,再查分枝。4、联想例题,对照病句。5、忠于原意,改处正确。辨析语病的方法通常有:(1)找出主干。对于较复杂的长句,提取句子主干,即把句子主语的中心语、谓语的中心语或宾语的中心语抽取出来,简化成短句,从而辨析句子是否缺少应有的成分,搭配是否恰当,句子结构是否混乱。(2)理清枝叶。如果主干没有错误,就应该检查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成分能否正确而恰当的修饰或说明中心语。(3)体会语意。看句子意思的表达是否合理,语序是否正确,句式是否杂糅,句子是否有歧义,前后是否矛盾。(4)弄清关系。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检查关联词语的使用是否恰当。对于不同的句子辨别病句的方法往往不同,如通过压缩句子,提取主干法,可辨别一个复杂句子成份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对于句中含含有词组的句子,往往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对于介词当头的句子(句中又使用了使让等词),常有主语残缺的语病。修改病句的主要方法有:增、删、调、换。对于成分残缺的句子,通过压缩,找出所却部分,可采用增补的方法修改,既增添字词,补上残缺;对重复赘余、句式糅杂、不合逻辑的句子,可用删的方法,即删去多余的字、词、句;对于搭配不当,不合习惯的句子,可用换的方法,即更换用得不当的字词、搭配不顺的成份;对语序不当的句子,可用调的方法,即将不合习惯的语序调整为得当的语序。修改病句的常用修改符号有:修改病句八法:成分残缺-补充完整;搭配不当-规范搭配;用词不当-改换词语;词序混乱-调顺位置;重复罗嗦-删去多余;前后矛盾-严密逻辑;句式杂糅(两句混杂)-两句分开;不符事实-符合事实。病句类型:近年来各省市的中考试题大都涉及病句修改,其形式不外乎两种:一是客观题,即选出有(或没有)语病的一句;二是主观题,即直接给出病句让考生修改,或潜藏在语段中,让考生找出并修改。常见的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成分残缺主要有缺主语或缺谓语或缺宾语。这类病句主要有2种类型:句子缺少了主要成份。(例:正在仔细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句子中多了一些词语造成成份残缺。(例:经过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1.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2.通过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3.蒙古地处蒙古高原北部,是个以畜牧业为主的。4.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我就萌发了学好外语,2008年去北京当个志愿者,为奥运服务。5.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6.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句1句2滥用介词,致使主语残缺,句1删去对于,句2删去通过或使;句3句4缺宾语,可分别在句尾加上国家和的志愿。句5句6缺主语,句5可在资源后面加上的意识,句6可在和谐后面加上社会。(1)缺主语。例如:通过努力的学习,使她的成绩得到很快的提高。(应删去通过或使。)对于不文明守纪的同学,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去掉对于或删掉受到。)?(2)缺谓语。例如:佛山市民都在努力为建设一个文明卫生城市。(结尾应加上而奋斗)完成了任务之后,大家到餐厅夜宵。(应是吃夜宵)(3)缺宾语。例如: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4)成分多余。例: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的距离。二、搭配不当这类病句主要有3种类型:句中主要成份不搭配。(例: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不搭配。(例:农民伯伯在山坡上种了许多欣欣向荣的果树。)一个词语和两个词语搭配,其中一个搭配,另一个不搭配。(例:星期天,我在家里写了一篇文章和一幅图画。)1.夏天的鼓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2.广安的春天是一个美丽而迷人的地方。3.湖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是襄樊市建国以来承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重要组织。4.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5.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憨厚的笑容和那亲切爽朗的笑声。6.扬州获得2006年联合国人居奖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句1鼓山不是季节;句2春天不是地方;句3运动会不是组织;句4事迹不能塑造;句5笑声不能看到;句6原因不是结果具体来说,有下面几种:(1)主谓搭配不当。例如: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上起了基本的变化。(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例如:他在运动会结束后正式退出了运动员生涯。(退出生涯动宾搭配不当)?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如:教师肩负培养大批科技队伍的重任。(队伍应改为人才)黑暗中,还听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连滚带爬不能修饰脚步声,)(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如: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例如: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就是谁也想象得出。)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不能入场。(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三、用词不当这类病句主要有2种类型:用错了近义词。(例:红军长征时期的生活非常艰巨。)用错了关联词。(例:虽然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但是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1.即使日本政府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2.缺乏长远的规划,缺乏创新精神,都会障碍企业的健康发展。句1是假设关系,误用了关联词但是,可改为也;句2障碍是名词,应用动词阻碍。四、语序不当这类病句主要有3种类型。主动者和被动者颠倒。(例:集邮对我特别感兴趣。红楼梦这部小说对我很感兴趣。)先后发生的几件事颠倒。(例:气象小组的同学记录并收听了天气预报。)几个修饰限制的词语颠倒。一是名词修饰语。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指称或数量的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改为: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下面是多项定语次序不当的例子: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表性质的无穷的应紧靠中心词)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过去所使用的东西。(表性质的各式各样应紧靠中心词。)下面是定语误放状语位置的例子: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一连串应修饰事情)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广泛应修饰讨论,地改为的)二是动词修饰语。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先时间后处所;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不要弄错修饰对象。例如:在办公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办公室(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看下面的例子: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上一世纪应放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前)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被列强应放在任意前)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陆续应修饰有)国有15个洲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与白人应修饰平等)大家就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广泛应修饰交换)三是关联词语的位置。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下面句子是位置不当的例子: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后面)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1.公安干警们认真讨论并听取了任长霞局长的报告。2.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3.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4.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5.我生长在婺剧之家,婺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6.燃油价格的一再上涨,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不断下降,致使工农业生产成本连锁式提高,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句1讨论与听取颠倒;句2纠正与指出颠倒;句3应该是先重视后保障再改善;句4应该是先观察后分析再解决;句5应该是我对婺剧;句6应将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不断下降与致使工农业生产成本连锁式提高互换位置。五、重复累赘这类病句主要有3种类型。句子中用了相同意思的几个词语。(例: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中的字意思重复。(例:松树屹立在陡峭的险峰上。)句子中用了没有必要用的词语。(例:那个三条边的三角形画好了。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1.在第49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并包揽了五个项目的金牌。2.在同犯罪分子的搏斗中,他身中数刀,浑身遍体鳞伤。3.本小区多处新建了若干垃圾回收点。4.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十分刻不容缓。5.珍惜、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6.学校里出现了空前的前所未有的植树热潮。句1连用囊括包揽,语意重复;句2身中数刀与浑身遍体鳞伤语意重复。句3多处与若干重复;句4十分与刻不容缓重复;句5眼下与当务之急重复。句6空前的与前所未有的重复。六、前后矛盾这类病句主要有2种类型。句子的主要意思前后矛盾。(例:这个养猪场养的猪不少于500头左右。)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相矛盾。(例:今年春天的这场秋雨下得真不是时候。)七、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两种同义格式杂糅。如: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关键在于内因与内因起决定作用同义,用一个即可。)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秸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要么用主要成分是等,要么用是由等配制而成的,不能将二者糅在一起。)从1987年的短篇三题为起点,他进入了一个更新的阶段。(把从开始和以为起点糅在一起了,改从为以。)两个分句糅成一个单句。分句之间的停顿用逗号或分号,如果误用连接并列成分的顿号,就造成分句糅合的毛病。如:小张除跳舞外,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目还得由她编导。(小张兼任报幕和开场由她编导是两个分句,各有主语,其间误用顿号,兼任一词径直管到节目,造成杂糅和搭配不当的双重毛病。)?八、不合事理这类病句指的是句子的意思不符合生活实际,即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或现象。(例1:他异口同声地说:这里的风景真美。)(例2: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夜空真美。)(例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例4:深蓝的夜空明月高照,繁星密布。(当明月高照是不可能出现繁星密布的情形,应是月朗星稀。)1.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这对青少年来说,无疑不是个好消息。2.无数攒动的人头和背脊,在我前面突然渐渐出现又在我身后悄然隐没。3.能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4.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是能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素质的有效载体。5.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6.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7.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8.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句1否定不当,删掉最后一个不字;句2突然与渐渐矛盾;句3至句6都是一面和两面不能照应的错误,肯定(否定)的前提推出不肯定(肯定)的结论,应删去能否字;句7句8防止不语意说反了,可删去各自句中的不字。不合逻辑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下面是一些逻辑上的有问题的类型。自相矛盾。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范围不清。例如: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他们一面拼命的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的向上爬,但是终于不免跌落深渊。)强加因果。例如: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呢?)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主客倒置。例如: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九、指代不明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这类病句主要有2种类型: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例: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例: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十、归类不当这类病句主要有3种类型:不是同一类的词语放在一起当作同一类的;(例:中国少年报和科学画报这两种报纸我都爱看。商店里摆满香蕉、梨、苹果、萝卜等许多水果。)范围大小不同的词放在一起。(例:秋天到了,地里的庄稼和稻子成熟了。)分类标准不一样的词放在一起。(例:参加这次劳动的有工人、农民和青年等。)十一、表意不明指代不明。如: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指代不明)有歧义。如: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几个修饰营还是干部?)在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五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把逐日改为都有。)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如果作者意思是后者,就不如把一种提到头上。)记者到学校里采访到许多张老师的事迹。开刀的是他的父亲。多年来,老师对自己很关心,我很感激。十二、否定误用。如难道能否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是我们的责任吗?否定的反问表示的是肯定的意思。应删去能否。十三、关联词误用。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如果错用、滥用、配对不当、省略不当等都会造成病句。如只要你说得对,我们才能改正。只要应对就。所以应把才改成就。.句子排序句子排序,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排序题对思维条理性、语言连贯性、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的要求都很高,是语言运用方面的考查重点。注意事项:1.从内容来讲,话题的一致、语气的贯通是一个首先要把握的问题。2.从形式来讲,语句结构的统一、对应,音节和谐等,不可忽视。3.从写作来讲,可能涉及到描写方位的转换,内容层次的衔接,思维顺序及逻辑关系等。4.从情感来讲,情感色彩的一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5.一般来说,此类试题的情景性很强,必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把握。题型:嵌入题(也称复位题),已给定上下文(句),确定了语境,要求在其中填上一句或几句话;排列题,即给出若干句子,按语意连贯的要求排列成一段话;承接题,只给定上文(句),要考生选择与之衔接连贯的下文(句)。技巧:一、排列句序语段内部的句子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的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所以句序安排也有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1.保持话题的一致性。如果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主语),势必会影响到语意的连贯。2.保持句式的一致性。分句、句子之间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事理关系,如果是递进关系,或顺进,层层上升,或逆进,层层下降,关系要清楚。如果是因果关系,或一因一果,或多因一果,推论要明确。3.句序要合理。合什么理呢?或者按时间先后排次序,或者按空间位置排次序,或者按心理变化排次序,或者按逻辑关系排次序,做到有条有理。4.如果语境或选项中出现一些指代词或指代性的短语,那么要让这些指代性的短语紧跟在他所指代的内容后面。5.为使衔接紧密,可用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6.注意语境中暗示的顺序及有关信息。7.为使衔接紧密,用上一句的宾语作为下一句的主语。8.为使衔接紧密,让下一句的宾语或句末部分与上一句的末尾部分所说内容相同或相关。9.将要强调的部分放在后句。因为一般的复句都是强调后句,因此,我们因根据语境,把作者强调的部分放在后句。10.使选项的意境、氛围与语境所表达的情调吻合。11.根据语境所举的例子及提供的信息来确定首句。12.在连动句当中,两个动作之间没有宾语的间隔是衔接较紧密的。13.注意作者要强调的感情基调。14.以时间、事物发展的先后为序,应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15.以空间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等。16.以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寻找事物发展的规律,借助关联词是解决这种语序最常用的方法。17.综合型,涉及几种排序规律。首先应尽量找出语段中的能反映语序的词语,然后综合考虑,排出正确的顺序。二、语句复位语句复位能较好地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语言表达连贯性。句子复位主要有二种类型:一是定位选句,即句子的位置已确定,要求选择合适的句子,这种类型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主要类型。二是定句选位,即句子内容确定,要求从文章、段落中找出来。1.内容吻合内容一致、意思吻合是语句衔接的关键的一环,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也就谈不上连贯。2.语境相同语境是指语言环境,包括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是指语言本身所构成的环境条件,在书面语中主要指上下文。外部语境指言语以外的语言交际的社会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话题、交际目的、表达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感情基调。语境一致,言语的思想感情才会贯通。3.句式或语气一致句式是指句子的形式,即句子内部的语言结构。句式一致,一般能比较好地保持话题一致、主语一致,并能明显地体现内容上的承接关系,使语言衔接更为严密。句式一致,有时候表现为短语的结构一致。句子的语气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体现了一定的思想感情或基本观点,一个语段中的思想感情或观点应是一致的,语气不一致,往往会破坏感情的表达或对基本观点的确认,导致内容前后不协调。小结:解答衔接题,要考虑:前后句式要一致。前后文意要照应。陈述对象要一致。前后色彩要一致。前后情景要和谐。语意条理要清晰。复习建议:1.在熟悉题型的基础上掌握句式知识、命题规律、解题方法等;2.平时多读些名家作品或时文中的精美语段,增强语感;3.要有整体意识,欣赏一段话,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4.要有意识地研究语句间的内在联系甚至语言风格等;5.要有文体意识,把握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文字的各自表述顺序;6.要学会从陈述对象入手,通过梳理句子主干把握陈述主体,确定选句的角度。记住:整体把握,关注对象,体味感情,辨清句式。解说:一、该题涉及的主要句式: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按成分位置分)常式句、变式句;(按句式整齐分)整句、散句;主动句、被动句、把字句;肯定句、否定句。二、部分句式的特点和效果:变式句有强调前置或后置成分的作用。整句形式整齐,音节匀称,声韵和谐,有加强语势的作用;散句自由活泼,富于变化,二者结合可收到既生动活泼、挥洒自如,又节奏鲜明,气势贯通的效果。双重否定句比肯定句语气或更强或委婉。【例题】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_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解题指导】解答这类句子排序题可按下列步骤和方法进行:第一步、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体裁和中心。做排序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所给的句子,明确这段话的体裁。这对找准所给材料的中心和后面理清作者的思路有很大帮助。其次,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