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东阳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2014届东阳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2014届东阳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2014届东阳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2014届东阳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阳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命题郭益华审题郭益华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2分,共50分。答案请填涂到机读卡上。)1、春秋左传中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d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2、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改革措施来提高行政效率。古代世界中下列那些措施起到了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作用。三省六部制罗马法 科举制 四百人会议a b c d3、颜师古汉书注载:“初分十三州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这里记载的“州”是a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监察机构 b隶属于道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c设置于郡县之上的地方行政机构 d取代汉初封国地位的地方机构4、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有不少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下列墨家名言中和当今政府反对奢靡之风的理念相符的是a天下相兼爱则治,相恶则乱 b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c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d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5、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6、苏轼对右图评价:“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由此可见该作品a追求布局严整 b富于色彩美感c受印象派影响 d注重诗情画意7、和约批准后,清帝下罪己诏曰,“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战后签订的这一“和约”a最早规定了外国军舰可到长江口岸航行 b首开了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c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到破坏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建立8、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新”的主要表现是a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 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c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 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9、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两次高潮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a政府的支持 b有利的国际环境 c社会性质的改变 d民族独立的实现10、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康有为提出“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其“改易服饰”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社会思想近代化 b增强民族自我意识c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11、“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是因为当时的先进人士认识到挽救旧中国就必须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b彻底批斗儒家传统思想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12、19世纪中后期有一所新式学校的课程安排有读诸经、习洋语洋操、进驾驶科和管轮科、习操机轮舰船。下列表述能体现该校课程设置思想的是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 b“然欲自强必先理财”c“求其体而遗其用” 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13、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新中国的gdp增长率在1957年、1979年和1993年均有显著增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三年份的gdp增长的共同因素是a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b生产力活跃,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c国家政治制度发生变革 d国家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14、口号代表一种精神、一种希望,也曾使国人振奋。下面口号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实业救国 民主与科学 “自强”“求富” “超英赶美”a b c d15、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合计投资项目约20125个,投资额约11034亿美元,年平均项目3354个,金额1839亿美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两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停火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的达成c两岸长期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d两岸实现了直接通邮、通航、通商16、“极端的自由导致极端的奴役”,这是柏拉图批判雅典民主制的核心理念。此语体现了柏拉图的政治观点是a民主城邦里应一切自由 b人人享有直接参政权利c直接民主存在体制危机 d人人有拒绝参政的自由17、联邦党人论稿的“引论篇”中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美国那种“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为解决文中的现象,1787年宪法a确立自由平等原则 b确立了共和制原则c确立了联邦制原则 d确立权力制衡原则18、“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 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 b c d1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充分体现了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在经济方面照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互为支撑,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最终促成了德意志工业化的迅速实现。上述材料表明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专制集权符合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c容克阶级在政治上能够自我近代化 d1871年宪法基本符合当时德意志国情20、19世纪初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的理性,应由“实业家”等有产者承担社会改造的任务,建立一种“人人参加劳动,人人平等地拿取自己报酬”的新社会。据此可知,圣西门思想的重要缺陷是a尚未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b缺乏与资本主义社会斗争的勇气c缺乏社会主义理想蓝图的构建 d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够彻底21、以下十月革命前后俄国的重大事件,排序符合当时俄国历史进程的是列宁提出口号:“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资产阶级与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共同发动起义彼得格勒的一次群众集会被临时政府军队开枪驱散正式宣布俄国为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共和国a b c d22、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a机器大工业生产 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工厂制组织形式 d工业城市生活方式23、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a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 b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 c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 d. 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24、下列有关国际组织及宗旨的表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国际组织宗旨a上海合作组织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b世界贸易组织逐步调降各会员国关税与非关税贸易障碍,并消除各会员国在国际贸易上的歧视待遇c华沙条约组织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促进欧洲大西洋地区的民主法治和福利,保卫成员国的自由与安全d欧洲共同体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25、某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指出:“世界正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材料主要反映出a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 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c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举足轻重 d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方兴未艾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26题25分,第27题25分,共50分。)26、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在一书中说:“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其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法国学者埃狄纳称宋朝为“现代的拂晓时辰”。(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和宋代处于 “现代的拂晓时辰”的观点的合理性。(10分)材料二 在我们要讲的唐宋明清五个朝代里,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也是最没有建树的一环。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旧。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知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他们种种措施,自始就不断有人反对。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宋朝在政治制度上“没有建树”的主要原因。(2分)据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从秦汉到唐宋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分)材料三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根据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概括古代书院学习内容。(分)根据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概括我国古代书院发展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27、近代以来,大国关系错综复杂,意识形态斗争持续不断。请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尼克松的两段讲话:1960年11月4日,“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1972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 尼克松回忆录节选 材料二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争斗了一个世纪,没有胜利者,都在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上有探索,资本主义在实现经济效率问题上有成就,两者必须结合,合成一个新东西,才能建成一个现实的、缺陷最少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博弈了一个世纪得出来的共同结论。 辛子陵:20世纪下半叶中美苏三国志(1)据材料一,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化的原因?(6分)(2)列举史实说明“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8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进行了哪些政治探索?(3分)请用史实说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是如何“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6分)东阳中学201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答题卷(高三 历史)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26题25分,第27题25分,共50分。)26、(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和宋代处于 “现代的拂晓时辰”的观点的合理性。(10分)()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宋朝在政治制度上“没有建树”的主要原因。(2分)据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从秦汉到唐宋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分)()根据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概括古代书院学习内容。(分)根据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概括我国古代书院发展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27、(1)据材料一,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化的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