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4月模拟练习化学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2015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4月模拟练习化学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2015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4月模拟练习化学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2015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4月模拟练习化学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2015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4月模拟练习化学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闵行区2015届高三4月模拟练习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7题 每题6分 共42分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水解可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b.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不属于胶体 c.煤中含有的煤焦油,可由煤干馏获得 d.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2在混合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下列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i、br、fe2+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fe3+、cu2+、h+、fe2+ 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通入co2:koh、ba(oh)2、baco3、k2co3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oh、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h)3、oh、3常温下在10ml0.1mol/l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hcl溶液,溶液的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物质的量的百分含量(纵轴)也发生变化(co2因逸出未画出,且因气体逸出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1mol/lna2co3溶液中:c(na+)+ c(h+)= c()+ c() + c(oh) b.当溶液的ph=7时,溶液的总体积为20 ml c.在b点所示的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na+ d.在a点所示的溶液中,c()= c() c(h+) c()4将5.6g铁粉投入盛有100 ml 2 mol l-1稀硫酸的烧杯中,2min时铁粉刚好溶解完全。如果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则该反应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a.v(fe) =0.5 mol l-1 min-1 b.v(h2so4) = l mol l-1 min-1 c.v( h2) = 1 mol l-1 min-1 d.v(feso4) =0.5 mol l-1 min-15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已知:3i2+6ohi+5i+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右侧发生的电极方程式:2h2o+2eh2+2oh b.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i c.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ki+3h2okio3+3h2 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不变6前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与法裔加拿大科学家gignere巧妙地利用尿素(h2nconh2)和h2o2形成化合物h2nconh2h2o2,不但使h2o2稳定下来,而且其结构也没有发生改变,得到了可供衍射实验的单晶体。已知h2o2的结构式为hooh,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h2nconh2与h2o2是通过氢键结合的 b.h2o2分子中只含键,不含键 c.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h2nconh2h2o2属于离子化合物7一个由锌片和石墨棒作为电极的原电池如图所示,电极反应分别是:锌片:2zn-4e-+4oh-2zno+ 2h2o石墨:2h2o+o2+4e-4oh-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子从石墨经外电路流向锌片,电解质溶液为酸性溶液 b.锌片是负极,石墨是正极 c.电池反应为2zn+o22zno d.该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石墨附近溶液中的c(oh-)增大第ii卷(非选择题)二、推断题: 共15分8已知a、b、c、d、e、f均为周期表中前36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为同一周期的非金属主族元素,b原子p能级电子总数与s能级电子总数相等。a、f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中最多的,且f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不同形状的原子轨道。d和e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电离能/kjmol-1i1i2i3i4d7381 4517 73310 540e5781 8172 74511 578(1)a、b、c三种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的是(填写元素符号),d、e两元素中d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的原因是。(2)f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在一定条件下,f原子的核外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产生的光谱属于光谱(填“吸收”或“发射”)。(3)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ab+的电子式:。(4)已知f3+可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组成为fcl36h2o的配合物有3种,分别呈紫色、蓝绿色、绿色,为确定这3种配合物的成键情况,分别取等质量的紫色、蓝绿色、绿色3种物质的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向其中滴入过量的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产生沉淀的质量比为3:2:1。则绿色配合物的化学式为。a.cl2h2ob.cl2h2oc.cl3d. 3h2o三、填空题: 共13分9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烟气中含有co2、co、so2等物质,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对烟气中co2、co、so2等物质进行回收利用意义重大。(1)“湿式吸收法”利用吸收剂与烟气中的so2发生反应从而脱硫,其中“钠碱法”用naoh溶液作吸收剂,向100ml0.2moll1的naoh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0.448lso2气体,反应后测得溶液phc()c(h2so3)b.c(na+)c()c(h+)c()c.c(na+)+c(h+)=c()+c()+c(oh)(2)co2是一种温室气体,人类活动产生的co2长期积累,威胁到生态环境,其减排问题受到全世界关注。工业上常用高浓度的k2co3溶液吸收co2,得溶液x,再利用电解法使k2co3溶液再生,其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简述在阴极区再生的原理_。(3)再生装置中产生的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等产物,工业上利用该反应合成甲醇。已知:25,101kp下:h2(g)+o2(g)h2o(g);h1=242kj/molch3oh(g)+o2(g)co2(g)+2h2o(g);h2=676 kj/mol写出co2和h2生成气态甲醇等产物的热化学方程式_。(4)已知反应:co(g)+h2o(g) h2(g)+co2(g);h=41.2kj/mol。生成的co2与h2以不同的体积比混合时在合适的条件下反应可制得ch4。850时在一体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g),co和h2o(g)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达到平衡时,反应体系最终会放出49.44kj热量b.第4min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可判断已达到化学平衡c.第6min时,若升高温度,反应平衡常数会增大d.第8min时,若充入co,会导致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e.04min时,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0mol/(lmin)熔融盐燃科电池是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以ch4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负极反应式为_。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为此电池工作时必须有部分a物质参加循环,则a物质的化学式是_。四、实验题: 共15分10na2s2o35h2o在化学定量分析中常用作基准物质,实验室制备原理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设计如下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1)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中所盛试剂可能是 ;若要停止a中的化学反应,除取下酒精灯停止加热外,还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3)学生乙在加热a后,发现液面下的铜丝变黑。对黑色生成物该学生提出如下假设:可能是cuo 可能是cu2o 可能是cus学生丙提出假设一定不成立,依据是 ;该生用如下实验进一步验证黑色物质的组成:基于上述假设分析,黑色物质的组成为 (填化学式)。(4)实验室用na2s2o3标准液测量废水ba2的浓度,过程如下:(已知:+i2+2i)写出bacro4沉淀与过量hi、hcl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以淀粉为指示剂,则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若标液na2s2o3的浓度0.0030moll1,消耗该na2s2o3溶液体积如图,则废水ba2的浓度为 。五、综合题:共15分11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中,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 由b2o3制备bn的化学方程式是 。(2) 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_,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_。(3) 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_, 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的立体构型为_。(4) 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_,层间作用力为 。(5) 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胞边长为361.5 pm,立方氮化硼的一个晶胞中含有_个氮原子、_个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图为金刚石晶胞)。参考答案1-7 bbcddda8. (1)fd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s轨道全充满,相对稳定(2)1s22s22p63s23p63d54s1 吸收(3) (4)b9. (1)a、b(2)因h+ + ,在阴极由于2h+ + 2e h2,使溶液中h+浓度减小,oh浓度增大,从而促使h+ + 平衡向右移动,使逐渐转化为(3)3h2(g)+co2(g)ch3oh(g)+h2o(g);h=50kj/mol(4)a、d、e;ch4 +48e 5co2 + 2h2o;co210. (1)c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