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机械设备用油说明.doc_第1页
各种机械设备用油说明.doc_第2页
各种机械设备用油说明.doc_第3页
各种机械设备用油说明.doc_第4页
各种机械设备用油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机床数控车床 卧式车床 CNC加工中心 所有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设备都叫加工机床,又称工作母机。加工机床在亚洲以台湾的产量最多,广东地区多数用台湾产设备,其越来越趋向综合化、自动化、电脑化,对油品之要求极严格,但每台机用油不多。一、机床的润滑要求 加工机床为复杂而精密的设备,润滑力求避免升温和振动。在有集中润系统的机床上,一种油多种功能,不仅用于液压、齿轮、滑道亦用于普通接触面。虽负荷不重,便一定要用抗磨注压油,但若仅是小型液压装置,可用普通液压油。机床上的齿轮多数不大,负荷较轻,但转速快,宜用100以下的齿轮油或特级循环机油,在磨床等高速设备上的滑动轴承转速可达每可达每分钟万转。中能用低粘度的12#或7#、5#轴承油。否则粘度高会导致产生没泥、堵塞油路和轴承等事故发和。加工机床大多数会接触水,因此导轨油一定要用抗水性良好的专用油。二、加工机床的用油原则是用低粘度、高抗磨、高抗氧化性。主要用:(1)多用途润滑油为特级循环机油R32、46、68,可用于液压、齿轮箱、轴承等。(2)导轨油。机床离不开导轨。在某些机台只有液压系统和道轨用油就只用液压道轨两用油即可。(3)滑脂用一般的就可,油脂枪用2#,集中润滑用0#。(4)除非大齿轮箱,一般不常用齿轮油。二磨床 磨床是为了适应工件精密加工而出现的一种机床,它是精密加工机床的一种。磨床是用非金属的磨具或磨料加工工件各种表面的机床。通常磨具旋转为主运动,工件的旋转与移动或磨具的移动为进给运动。通常把使用砂轮加工的机床称为磨床,如外圆磨床,平面磨床,而把用油石、研磨料作为切削工具的机床称为精磨机床。掌握经过一般磨削后和精密磨削后可达到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1. 磨床的特点(1)切削工具是由无数细小、坚硬、锋利的非金属磨粒粘结而成的多刃工具,并且做高速旋转的主运动。(2)万能性强,适应性更广,它能加工其他机床不能加工的材料和零件。(3)磨床种类多,范围广,能适应磨削各种加工表面、工件形状及生产批量的要求。(4)磨削加工余量小,生产效率高,容易实现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可广泛用于流水线和自动线中。(5)磨削精度高,表面质量高,可进行一般普通精度磨削,也可以进行精密磨削和高精度级磨削加工。2. 磨床的分类磨床的种类很多,按加工性质和用途不同可分为三类:(1)普通磨床。如内、外圆磨床、平面磨床、无心磨床、工具磨床等。(2)精加工磨床。如超精加工磨床等(3)专门化磨床。如曲轴磨床、花键轴磨床、叶片磨床等。3. 外圆磨床分类:外圆磨床分为普通外圆磨床和万能外圆磨床加工范围:在普通外圆磨床上可磨削工件的外圆柱面和外圆锥面,在万能外圆磨床上还能磨削内圆柱面和内圆锥面和端面。组成:床身、工作台、头架、尾架、砂轮架及液压操纵系统。其结构特点见p156图3-33主参数为最大磨削直径。4. 内圆磨床应用范围:内圆磨床主要用于磨削内圆柱、内圆锥面及端面等。分类:主要类型有普通内圆磨床、行星式内圆磨床、坐标磨床及专门用途内圆磨床等。组成:床身、工作台、头架、尾架、砂轮架、滑台。其结构特点见p158图3-34主参数:最大磨削孔径。5. 平面磨床应用:磨削工件的平面:分类:根据工作台形状不同,可分为矩形工作台和圆形工作台两种。其结构特点见p158图3-35及p159图3-36主参数:矩形工作台平面磨床的主参数为工作台宽度,圆台平面磨床的主参数为工作台面直径。对于几种机床的对比总结分析车床加工孔:工件随主轴及卡盘旋转主运动,刀具装在尾架作直线进给运动;只加工孔的中心与工件旋转中心重合的孔(套筒的孔)。钻床、镗床加工孔:从运动角度:工件不动,刀具转动并进给从应用范围:箱体类零件多面上的孔系:每面上各孔中心线平行,相邻壁孔中心线垂直。数控外圆磨床滑动轴承分有轴头轴承、止推轴承、导轴承等,在考虑油品时先要考虑其结构。并参考以下因素。 1 适当的粘度:作为轴承用润滑油,最重要的是在使用温度下油的粘度。在运转中,必须有足以支撑压力的充分粘度,倘若粘度不适当,势将发生动力的损失、温度过份上升、烧着等现象。 2 运转温度:理想的轴承润滑油应是低粘度、低流动点之油品。此外,如需要长时暴露在高温下的轴承,则必须要氧化安全性较好,并用不得有容易挥发或在轴承上形成碳化之油品。 3 轴承负荷:轴承负荷大时,轴承接触面的油膜容易破裂,因此必须有充分的油膜强度。又如负荷重时,有时须要使用能制造出不易被挤压出来的强力油膜的高粘度油。 4 动转速度:要选定适当的润滑油时也必须考虑到动转速度。对运转带快的,为了防止因粘性磨擦而起的磨擦抵抗与温度上升,务须选定低粘度的润滑油。大型且在重负荷下运转的低速度轴颈轴承时,一般都使用高粘度的润滑油。用于轴承润滑通常有三大类油品可以适用:1轴承油(锭子油)2循环机油3润滑脂(低速)。数控高速调心轴承内圈滚道磨床导轨用润滑油又分为三大类:(1)导轨油(滑道机油)(2)液压道轨两用油(3)润滑脂导轨油最主要的特性是有极强的粘附性和耐水冲洗性能,极强的抗极压性能。导轨的负荷一般在10100Kpa,精密机床在30Kpa左右,中等负荷在350Kpa,最大的导轨负荷有1Kpa以上的,导轨油的目的在于保护导轨及滑块,套环不被磨损,永保导轨的最佳精度。导轨有时会有水接触,如车床、加工中心,经常有水会溅到导轨上,若导轨油的分水性能不佳就会被水分解,油滴在切削液中,造成切削液污染,并使导轨的分水性能极重要。有部分精密机床由于使用的方便,将道轨和液压系统共享一种油。就需要专用的液压导轨两用油。否则若只用液压油,会由于抗磨性不佳造成导轨磨损被水冲走,若只用道轨油又有可能造成液压系统油泥多,压力达不到。液压道轨油兼备两者之优点,两个部份皆可使用。但液压系统效果始终不及液压油,道轨上又不及专用的道轨油,但对于轻负荷的小型机床亦无大碍。某些较为粗糙的机械,道轨较大,结构简单,导轨且有坑点。其设计为采用润滑脂润滑,多数采用手工用油脂枪挤压方式给油。要求所有的油脂为EP极压型,否则被挤出后,导轨上残留的油脂无法承受重负荷。大部分进口机械的导轨润滑采用集中给油方式,即将导轨油或极压滑脂装在一个透明容器内,机械将自动补给,有时将导轨和液压系统共享一个油箱,采用自动给油方式。无论用何种油品,导轨用的润滑油脂都是损耗性的不可循环再用,多数导轨都暴露在外无法回收循环。导轨润滑的粘度选择:导轨油的粘度只有32、68、150、220四种。与液压系统共享的液压导轨油只有32号一个规格,适用于额定压力在7Mpo以下。若滑动台滑动速度小于10m/min,导轨负荷压力小于70Kpa,用68#. 若导轨负荷力大于70Kpa,用150#,若为主式导轨或面压大于400Kpa,才用220#,若滑动台滑动速度大于10m/min,只能用32、68两种,负荷重用68,负荷轻用32,慢的用68#,多数机械设备常用68#,占总销量的90%。导轨用润滑脂的型号选择:集中润滑用0或1#极压滑脂,用油脂枪或手工涂则要用2#。导轨润滑事故原因分析: 1导轨上有划痕A导轨油耐极压性差B混入如铁屑、沙粒等杂质 2导轨油很容易下掉A非专用道轨油,油品的粘附性差B油的粘度低 3导轨打滑、爬行A道轨因润滑保养不良已变形B油品不良,不含道轨专用添加剂 4导轨震动大A导轨加工精度或安装的精度不够B油品的粘度小 5导轨两端油泥多A道轨油添加量太多B导轨油品质不佳易产生油泥C油品粘度太大 6导轨油易被水冲走,粘不住导轨油品的粘附性和分水性差立轴矩台平面磨床轴承在各类机械上的用途最为广泛。轴承通常又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两大类。根据不同情况选用适用的润滑油或润滑脂。一 轴承分类及选用要素滑动轴承分有轴头轴承、止推轴承、导轴承等,在考虑油品时先要考虑其结构。并参考以下因素。 1 适当的粘度:作为轴承用润滑油,最重要的是在使用温度下油的粘度。在运转中,必须有足以支撑压力的充分粘度,倘若粘度不适当,势将发生动力的损失、温度过份上升、烧着等现象。 2 运转温度:理想的轴承润滑油应是低粘度、低流动点之油品。此外,如需要长时暴露在高温下的轴承,则必须要氧化安全性较好,并用不得有容易挥发或在轴承上形成碳化之油品。 3 轴承负荷:轴承负荷大时,轴承接触面的油膜容易破裂,因此必须有充分的油膜强度。又如负荷重时,有时须要使用能制造出不易被挤压出来的强力油膜的高粘度油。 4 动转速度:要选定适当的润滑油时也必须考虑到动转速度。对运转带快的,为了防止因粘性磨擦而起的磨擦抵抗与温度上升,务须选定低粘度的润滑油。大型且在重负荷下运转的低速度轴颈轴承时,一般都使用高粘度的润滑油。用于轴承润滑通常有三大类油品可以适用:1轴承油(锭子油)2循环机油3润滑脂(低速)三车床数控车床 用油:循环机油46#导轨油32#齿轮油220润滑部位:护床车床尾座 油压作动部 换油周期:18个月18个月 18个月 备注:循环润滑系统所用之油料,必须抗氧化力强,经久耐用,本身不易变化,而且容易沉淀水分及污物,通常以选用循环机油为宜。各种机械由于设备及作业情况之不同,润滑要求亦异。即使设计及构造完全相同的机械,也因作业地点之不同,需要不同之油料。选用润滑油脂之基本考虑要点,大致如下:(一) 品质之要求循环润滑系统所用之油料,必须抗氧化力强,经久耐用,本身不易变化,而且容易沉淀水分及污物,通常以选用循环机油为宜。负荷特高之润滑部位,时常发生界面润滑情况,则以选用含有抗磨损剂或极压添加剂之极压机油等极压型(EPType Oils)油料为宜。(二) 油型是否为清净型车辆引擎等部位,由于容易发生结胶、积炭或产生油泥等现象,必须采用含有清净分散之清净型车用机油。供工业机械之循环系统用之油料,以迅速沉淀水份或污物为佳,则不宜使用清净型油料。(三) 用油或用滑脂若干机械使用润滑油或润滑脂都能润滑自如而无困难。那么,应以何者最省油、最经济而选用之。润滑油之散热能力较润滑脂为佳,摩擦系数小,使用及加油简便,形成之油膜也较均匀。至于润滑脂,也有下列特点,非润滑油所能及: 1、 机械润滑要求不可滴油者 2、 如果护油圈完善,润滑脂不易漏失,经久不必加油 3、 在较高温度下,润滑脂不易变薄 4、 润滑脂本身亦具保护轴承之作用 5、 不易加油之部位,必须延长润滑周期者 6、 如果护油圈良好,防止污物侵入效果更佳转塔式六角车床用油:循环机油32#导轨油68导轨油220润滑部位:主轴润滑系统 溜板 换油周期:18个月18个月 18个月 备注:加工机床的用油原则是用低粘度、高抗磨、高抗氧化性程控转塔车床用油:齿轮油150导轨油68极压滑脂0#润滑部位:润滑系统主轴 润滑部 换油周期:18个月18个月 18个月 备注:加工机床为复杂而精密的设备,润滑力求避免升温和振动。四锯床卧式导柱带锯床用油:导轨油68#极压齿轮油68#特级通用脂润滑部位:导轨齿轮转动 轴承 换油周期:7天12个月 12个月 备注:齿轮润滑是一种断续的润滑过程,当齿齿啮合时,在两齿侧面间应形成一层新的承载油膜,以超到齿面间的润滑作用。齿轮间会发生滚动磨擦和滑动磨擦。传热油又称导热油、热传导油。其主要功能是作为热载体传递热量,佐川牌的传热油分矿物油型32和合成型32A二种。 *THERM OIL 32系由高度精炼的高粘度指数石腊基油制成,适用于油温不超过320的密闭式热传导系统,具有抗高温、抗氧化、低挥发性、高导热性等特性,对环境不污染,无刺激味,对人无毒。 *32A为合成型传热油,具有更长之使用寿命。一、 传热油性能要求: 1、 适宜的低粘度低粘度有油比较容易以湍流的状态通过加热器。 2、 良好的粘温性 3、 优良的热稳定性 4、 高的比热和传导率 5、 与系统及密封材料相容 6、 符合环保 热处理油一、 热处理是将固态金属或合金采用适当的方式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二、 热处理油的性能特点及使用范围 1、 普通淬火油特点:冷却性能强,氧化安定性好。适用:适用于盐浴炉或保护气氛的轴承钢、工模具钢、合金钢和渗透碳钢等工件的淬火,最佳使用温度5080。 2、 快速淬火油特点:冷却速度快,光亮性中等。适用范围:适用于高冷速的调质、渗碳等零件和大型锻造件、大型齿轮及淬火压床的淬火。使用温度2080。 3、 快速光亮淬火油特点:冷却速度快,光亮性好。适用范围:适用于轴承钢,工模具钢及其它结构钢材在保护气氛下淬火,使用温度2080。 4、 超速淬火油适用于汽车、轴承、矿山机械、冶金机械及工模具行业大型零件的加热淬火、渗碳或碳氮共渗透淬火,也适用于中碳钢及其它类型合金淬火。使用温度2060。 5、 真空淬火油特点:饱和蒸汽压低、冷却性能好,光亮性好。适用于轴承钢、工模具钢、大中型航空结构钢等材料的真空淬火,初用时应在真空下将油中空气脱出,使用温度2080。 6、 等温分级淬火油特点:冷却性能好,零件变形小。适用于崭新钢、渗碳钢制的轴承内外圈、精密零件,汽车齿轮。半轴等工件以及易变形零件的淬火。 7、 回火油适用于淬火后工件回火。三、 热处理油的选择 1、 热处理油的选择和热处理件的技术要求、材料、淬透性形状复杂程度、尺寸、热处理油的油温、要求的变形量、冷去速度和加工性能等有关。例如淬透性能好的钢材和小截面尺寸零件应该选择冷却速度慢的淬火介质;而淬透性能差和大截面尺寸零件则必须选用冷却速度快的淬火介质。 2、 应选择氧化安定性好的淬火油。 3、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粘度的增加、水分含量、冷去性能和规定的油温杂质含量等。 橡胶软化油一、 该油品又称软化油或橡胶填充油,其中橡胶中扮演润滑的角色,并可提供软化、分散、可塑化及填充增量之用以及改善橡胶的弹性、屈曲性、伸张强度、磨耗等。二、 橡胶软化油见润滑材料与润滑技术P19页 柴油发电机油(本资料所指发动机为以柴油为燃料的发动机)一、 发电机油的主要作用 1、 润滑作用 2、 冷却作用 3、 清净分散作用发电机油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受高温下氧化而生成积炭和油泥,同时燃料未完全燃烧产生积炭等会有一部分进入油中。这些物质很易集结或沉积在活塞,活塞环槽。汽缸壁等。导致发动机散热不良及磨损加大,还会堵塞油路,发生故障等。因此要求发电机油具备清净和分散作用。 4、 密封作用 5、 防腐蚀作用二、 发动机分类 A、 带涡轮增压器的重员荷发动机 B、 无涡轮增压器的常压型发动机 三、 柴油机油API分类 API分类 特性和使用场合 CC 用于中及重员荷下运行的非增压、低增压式柴油机,并包括一些重负荷汽油机。对柴油机具有控制高温沉积物或轴瓦腐蚀的性能。 CD 用于需要高效控制磨损及沉积物或使用包括高硫燃料非增压、低增压及增压式柴油机。具有控制轴承腐蚀和高浊沉积物的性能,可代替CC级白油。 CE 用于低速高负荷和高速高负荷条件下运行的低增压和增压式重负荷柴油机,可代替CC、CD级油 CF41990 用于高速四冲程及要求使用API CF4级的柴油机油。在油耗和治塞沉积物控制方面性能优于CE。 CG41994 用于高速四冲程式重负荷增压柴油机,性能更优于API CF4级。其在尾气排放控制方面有较佳表现。 CH41999 适用于高速四冲程重负荷增压柴油机及所有汽油机,在控制发动机沉积物、抗磨损等方面性能优异,更符合环保要求。可代替CC4、CD4、CE4、CF4、CG4、级油 齿轮油齿轮润滑是一种断续的润滑过程,当齿齿啮合时,在两齿侧面间应形成一层新的承载油膜,以超到齿面间的润滑作用。齿轮间会发生滚动磨擦和滑动磨擦。一、 齿轮油的性能要求: 1、 合适的粘度和良好的粘温性 2、 足够的极压抗磨性 3、 良好的氧化安定性和热稳定性 4、 良好的防锈防腐蚀性 5、 良好的抗泡性和抗乳化性 6、 良好的剪切安定性 7、 与密封材料相容性二、 选择齿轮油的注意事项 1、 是否R90,是否EP 2、 齿轮油粘度 3、 是否蜗轮,蜗杆三、 齿轮油分类齿轮油从实用角度,习惯分成车辆齿轮油和工业齿轮油两大类。 1、 车辆齿轮油主要用于各种车辆的手动变速箱和后桥传动齿轮。四、 齿轮类型及选油润滑剂类型 正齿轮 斜齿轮 蜗杆 锥齿轮 双曲线齿轮抗氧化、防锈 正常负荷 正常负荷 轻负荷、低速 正常负荷 不推荐极压油 重或冲击负荷 重或冲击负荷 部分适用 重或冲击负荷 大多数场合复合油五铣床端铣床用油:导轨油68#循环机油46#极压滑脂润滑部位:润滑系统上臂 润滑系统 换油周期:18个月24个月 18个月 备注:加工机床的用油原则是用低粘度、高抗磨、高抗氧化性数控立式铣镗床用油:导轨油150#循环机油46#极压滑脂2#润滑部位:润滑系统心轴架 润滑系统 换油周期:24个月18个月 18个月 备注:润滑方法也影响润滑油料之选用,大凡采用拨溅式给油、油浴给油、循环给油、油环给油等方法(五) 润滑方法润滑方法也影响润滑油料之选用,大凡采用拨溅式给油、油浴给油、循环给油、油环给油等方法加油,油料不但在润滑系统中往复使用,而且往往分散成极小油滴而与空气接触,容易发生氧化作用者,至少须用高品质而经久耐用之油料,如循环机油等。含有抗氧化及防锈添加剂而具备良好抗氧化性与防锈性者,则更佳。采用油壶、油蕊 、油杯等全损式给油者,用油品质较属次要,但用油粘度应稍厚。(六) 周围环境善状况机械作业时四周之环境情况也直接影响润滑油之选择:温度机械四周之温度直接影响用油粘度之要求。四周温度较高时,应选用粘度号数较高之油料;反之,温度较低者,可用粘度号数较低之油料。此外,油料在57以下温度作业时,氧化并不明显;但越过60时,每增加10,氧化速率倍增。故油压系统内油料,于超过60时,每增加10使用寿命必减半。含有抗氧化剂之特级循环机油,其抗氧化性约较不含添加剂之高级循环机油等长五倍或以上。如果大气中湿度较高,机械因而容易生锈者,宜用含有防锈添加剂之油料。又如空气中盐份较高者,更应采用对海水具有防锈功能之油料。(七) 代用油料 1、 以高品质油料代替低品质油料,但粘度应相似。 2、 纯矿性润滑油不宜代替清净型油,反之亦然。 3、 透平油与液压油性能相似,互可代用,但应用新油,且粘度应相同。 4、 清净型油及含有脂肪之复合油不宜用于工业机械之循环润滑系统。因前者不易使污物下沉,后者容易氧化。 5、 原用纯矿物性油料,改用清净型油料时,应充分冲洗润滑系统,除去胶质污物,否则一旦换用清净型油料后,易使污物松脱阻塞油路,影响正常润滑。(八) 简化油品种类油料种类繁多在管理、仑储、与使用方面,都感到困扰,而且容易发生用油错误。考虑简化油料种类时,必须对机械之润滑需要,作业情况,以及润滑油脂之品质,详加研讨,然后择其最全理之简化方法。简化油料最简便而不致发生用油困难之方法为:选用高品质油料。低品质者,均用高品质油料代替。全面使用此油后,表面上油料费用虽稍高,但仑储管理、使用管理等方面之费用则大可减低,耐用高品质油料使用寿命多可延长。此外,润滑脂之种类亦可简化,各工厂通常可简化润滑脂为通用滑脂(一般为2号锂基滑脂)和几种特殊需求滑脂。卧式铣镗床用油:导轨油150#循环机油46#极压滑脂0#润滑部位:润滑系统漆型齿轮箱 润滑系统 换油周期:24个月18个月 18个月 备注:工厂用润滑脂尽量简化,统一用耐高温、耐极压滑脂代替普通滑脂(一般为2#极压滑脂)集中润滑用0#(1)最高工作温度的确定润滑脂在使用部位的最高工作温度下,不应发生软化流失,是选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确定这一温度的主要参考性状是滴点。一般情况下,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必须低于其滴点2030或更多些。必须指出的是滴点不是确定润滑脂最高使用温度的唯一标准。例如,用矿物油制成的锂基润滑脂、膨胀土润滑复合钙基润滑脂等,滴点虽然可高达190250,但是若长期处于高温下,这些润滑脂会氧化变质,且矿物油易蒸发而使润滑脂变硬、干涸。所以,多数用矿物油制成的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都在120130以内。(2)耐水性的选择耐水性差的润滑脂不但易吸收空气中的水汽,而且遇水后像肥皂那样变成乳白色,甚至锂基脂、钙钠基脂、钠基脂。常接触水,易受潮的部位必须用耐水性好的润滑脂,易受潮的部位用钙基润滑脂或锂基润滑脂等。(3)极压性的选择在极压条件下,一般的润滑脂会被挤出而失效,像汽车的钢板弹簧等必须使用加有极压抗磨剂(石墨或二硫化钼)的极压润滑脂,以承受震动所产生的高压。(4)润滑脂硬度的选择 NLGI号码表示润滑脂的软硬程度(稠度,精密仪表脂、合成润滑脂除外)常用的有:00、0、1、2、3、4、5等几个编号,号数小则软,号数大则硬。号数小的润滑脂运动阻力小,容易进入磨擦表面,保证良好的润滑,有利于起动和节能。硬度的润滑脂泵送分配好,适用于集中供脂润滑系统。汽车等大多数机械应按说明书规定用1号或者号;小型封闭齿轮用0号或00号;开放式齿轮箱用高滴点粘附性好的0号或1号;集中润滑系统用1号或0号。采矿、建筑、农业等粉尘大,润滑部位易受污染的场合应使用3号或更硬的润滑脂。(5)用量的要求一般滚动轴承中填脂量约占轴承空间的1/31/2为好,污染严重的场合,应按说明书规定方可填满润滑脂。此外,润滑脂在储存时还有以下注意事项。 润滑脂不要暴晒于日光下,需放置于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室内。 开启桶盖严防砂、尘、杂物混入,用后即盖好桶盖。 使用时应将磨擦表面擦洗清洁,不应与其它润滑油或润滑脂使用。 润滑脂存期一般为一年,储存中发现脂内少量渗油,可自行捏和,仍可使用。六刨床龙门刨床用油:导轨油220#循环机油46#液压油32#润滑部位:柱头平交轨滑动面其它滑动部 油压作动面 换油周期:18个月18个月 18个月 备注:工业机械如注塑机、压铸机、冲压、裁床、压砖机、加工中心等都有液压系统工业机械如注塑机、压铸机、冲压、裁床、压砖机、加工中心等都有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马达泵把液压油压入管道后产生推动力,其原理跟千斤顶相同,液压系统只能用专用的液压油,且液压油对整个系统乃至整台机组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液压泵的结构分为:叶片型、齿轮型、轴向柱塞型、柱塞型。一.液压油的选择标准如下: 1. 适当的粘度,太高粘度会造成反应过慢,油泥过多的现象,太低粘度会造成压力达不到之现象。 2. 应用环境是否需要高粘度指数的油品,若是流动作业或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下,必须用高粘度指数油品。在广东地区由于气温温差不大,此项不是特别要求。但若使用的环境是高温,一定要用高粘度指数的液压油。因为液压油在高温下变稀,低温下变稠的特性对液压系统产生的压力有影响。 3. 抗磨特性:对于重负荷或计划长久使用不更换油品的机械一宽下要用抗磨性能优异的油品,否则在重负荷条件下会失去压力,或使用不到预定期限因添加剂失效而达不到效果。对于某些精密的叶片泵一定要用抗磨十分出色的油品,否则会加快缩短泵的寿命,使泵加剧磨损。 4. 氧化安定性及防油泥性:若操作温度大于70,会加倍加快油品老化变质的速度。在使用环境是高温的情况下:如压铸、制陶、炼钢等,要强调油品的耐高温、抗氧化性能。若油品氧化就会形成油泥,造成机械故障。用于在普通温度使用的机械上,若抗氧化不佳的油品不能用半年,中度抗磨的约一年,极压抗磨的约二年。 5. 抗泡沫特性:抗泡性对于大型液压系统尤为重要,泡沫多会造成压力不稳之现象。牛头刨床用油:循环机油32#导轨油68#极压滑脂0#润滑部位:侧头齿轮箱滑动面 润滑系统 换油周期:18个月18个月 24个月 备注:齿轮在工业上的用途极广,用量大,工作条件苛刻。齿轮在工业上的用途极广,用量大,工作条件苛刻,对要求不高者可用循环机油替代,要求高的最好用专用工业齿轮油。国光牌的HD极压机油和佐川极压工业齿轮油EP系列品质相当,对于绝大部份工业齿轮都可适用。工业齿轮油按ISO国际粘度标准划分有68、10、150、220、320、460、680、1000共八个型号。该八个型号全球适用。市面上有85W/90、85W/140、85W/90之类系属于汽车用齿轮油,是按SAE标准划分,可用于较轻负荷的齿轮。但为了便于客户管理及从使用效果来看最好推荐客户用ISO标准区分的工业齿轮油。许多品牌的油吕中有在型号前加EP两个字母,表示极压的意思。无论客户的齿轮是大或是小,是重负荷还是轻负荷,都建议客户用EP极压齿轮油,确保有最佳效果。二.工业齿轮他开式齿轮、闭式齿轮、涡轮涡杆三大类,每一促类型又有许多款式。开式齿轮:由于齿轮在运转中易被挤出或用掉,要用粘附性强的油或脂,宜用高粘度的齿轮油或000、00、0的半流体极压润滑脂,开式齿轮一般转速不高,但负荷重。闭式齿轮:要求比开式齿轮高,闭式齿轮精密,且有多个齿轮组合,要求油品散热抗极压性良好,并且对密封件无不良影响。七钻床龙门式数控钻床用油:导轨油220#循环机油220#极压滑脂0#润滑部位:臂驻滑动面齿轮箱 润滑系统 换油周期:18个月18个月 24个月 备注:导轨用润滑油又分为三大类:(1)导轨油(滑道机油)(2)液压道轨两用油(3)润滑脂导轨油导轨又称滑道,广泛用于各类工业机械,尤以测定仪器、精密加工中心的要求最高。导轨的结构分为滑动导轨、滚动导轨、静压导轨三种。导轨用润滑油又分为三大类:(1)导轨油(滑道机油)(2)液压道轨两用油(3)润滑脂导轨油最主要的特性是有极强的粘附性和耐水冲洗性能,极强的抗极压性能。导轨的负荷一般在10100Kpa,精密机床在30Kpa左右,中等负荷在350Kpa,最大的导轨负荷有1Kpa以上的,导轨油的目的在于保护导轨及滑块,套环不被磨损,永保导轨的最佳精度。导轨有时会有水接触,如车床、加工中心,经常有水会溅到导轨上,若导轨油的分水性能不佳就会被水分解,油滴在切削液中,造成切削液污染,并使导轨的分水性能极重要。有部分精密机床由于使用的方便,将道轨和液压系统共享一种油。就需要专用的液压导轨两用油。否则若只用液压油,会由于抗磨性不佳造成导轨磨损被水冲走,若只用道轨油又有可能造成液压系统油泥多,压力达不到。液压道轨油兼备两者之优点,两个部份皆可使用。但液压系统效果始终不及液压油,道轨上又不及专用的道轨油,但对于轻负荷的小型机床亦无大碍。某些较为粗糙的机械,道轨较大,结构简单,导轨且有坑点。其设计为采用润滑脂润滑,多数采用手工用油脂枪挤压方式给油。要求所有的油脂为EP极压型,否则被挤出后,导轨上残留的油脂无法承受重负荷。大部分进口机械的导轨润滑采用集中给油方式,即将导轨油或极压滑脂装在一个透明容器内,机械将自动补给,有时将导轨和液压系统共享一个油箱,采用自动给油方式。无论用何种油品,导轨用的润滑油脂都是损耗性的不可循环再用,多数导轨都暴露在外无法回收循环。导轨润滑的粘度选择:导轨油的粘度只有32、68、150、220四种。与液压系统共享的液压导轨油只有32号一个规格,适用于额定压力在7Mpo以下。若滑动台滑动速度小于10m/min,导轨负荷压力小于70Kpa,用68#. 若导轨负荷力大于70Kpa,用150#,若为主式导轨或面压大于400Kpa,才用220#,若滑动台滑动速度大于10m/min,只能用32、68两种,负荷重用68,负荷轻用32,慢的用68#,多数机械设备常用68#,占总销量的90%。导轨用润滑脂的型号选择:集中润滑用0或1#极压滑脂,用油脂枪或手工涂则要用2#。导轨润滑事故原因分析: 1导轨上有划痕A导轨油耐极压性差B混入如铁屑、沙粒等杂质 2导轨油很容易下掉A非专用道轨油,油品的粘附性差B油的粘度低 3导轨打滑、爬行A道轨因润滑保养不良已变形B油品不良,不含道轨专用添加剂 4导轨震动大A导轨加工精度或安装的精度不够B油品的粘度小 5导轨两端油泥多A道轨油添加量太多B导轨油品质不佳易产生油泥C油品粘度太大 6导轨油易被水冲走,粘不住导轨油品的粘附性和分水性差。滑座式数控钻床用油:循环机油32#导轨油150#极压滑脂0润滑部位:车头臂、柱、滑 润滑系统 换油周期:18个月18个月 24个月 备注:本类油品为多功能润滑油,可用于液压、齿轮、轴承等多种装置上,因其在使用时为循环流动使用,故名为循环机油。本类油品为多功能润滑油,可用于液压、齿轮、轴承等多种装置上,因其在使用时为循环流动使用,故名为循环机油。按国际ISO粘度标准区分,共分32、46、68、100、150、220、320七个常用标准粘度。其中用于液压系统多用32、46、68;用于轴承多用32、46、68、100、150;用于齿轮系统多用于68、150、220、320几个粘度规格。循环机油之主要特性为抗氧化性能出众,可经久耐用。并且备多种特性,对于负荷不重,要求润滑油统一的设备尤为适合。可简化用油品种,便于管理,又符合经济原则。循环机油不足之处在于抗磨性能比专用油品稍差,但对于非重负荷设备倒无大的妨碍。循环机油之检测方式方法可参考液压油、齿轮油。循环机油之使用寿命一般较长,曾经用于鞋底机液压系统8年不换的记录。只要保养措施得当,比专用油品寿命更长。国光牌的循环机油可用于空压机,但佐川牌有专用的往复式空压机油,因此其设计有考虑用于空气压缩机类似环境上,所以严禁用于空气压缩机。除此以外两个品牌的该油品在使用上无大的区别。特级循环机油与循环机油的区别在于特级循环机油含有各种如防锈、抗磨添加剂,但循环机油没有,只有含抗氧化剂,两种油的基础油都一样,由于添加剂不一样,使用效果不同,寿命差几倍。特级循环机油可用于注塑机、冲床、裁床及其它非重荷但非标准设备的循环润滑系统。精密自动钻床用油:循环机油68#轴承油3#液压油46#润滑部位:进给变速箱平轴承 油压作动部 换油周期:18个月18个月 18个月 备注:循环润滑系统所用之油料,必须抗氧化力强,经久耐用,本身不易变化,而且容易沉淀水分及污物,通常以选用循环机油为宜。各种机械由于设备及作业情况之不同,润滑要求亦异。即使设计及构造完全相同的机械,也因作业地点之不同,需要不同之油料。选用润滑油脂之基本考虑要点,大致如下:(一) 品质之要求循环润滑系统所用之油料,必须抗氧化力强,经久耐用,本身不易变化,而且容易沉淀水分及污物,通常以选用循环机油为宜。负荷特高之润滑部位,时常发生界面润滑情况,则以选用含有抗磨损剂或极压添加剂之极压机油等极压型(EPType Oils)油料为宜。(二) 油型是否为清净型车辆引擎等部位,由于容易发生结胶、积炭或产生油泥等现象,必须采用含有清净分散之清净型车用机油。供工业机械之循环系统用之油料,以迅速沉淀水份或污物为佳,则不宜使用清净型油料。(三) 用油或用滑脂若干机械使用润滑油或润滑脂都能润滑自如而无困难。那么,应以何者最省油、最经济而选用之。润滑油之散热能力较润滑脂为佳,摩擦系数小,使用及加油简便,形成之油膜也较均匀。至于润滑脂,也有下列特点,非润滑油所能及: 1、 机械润滑要求不可滴油者 2、 如果护油圈完善,润滑脂不易漏失,经久不必加油 3、 在较高温度下,润滑脂不易变薄 4、 润滑脂本身亦具保护轴承之作用 5、 不易加油之部位,必须延长润滑周期者 6、 如果护油圈良好,防止污物侵入效果更佳(四) 油料粘度粘度为达成圆满润滑之最基本因素。粘度堵塞低,容易发生金属与金属直接磨擦,粘度过高,则徒增油料内部阻力,二者均非所宜,一般以选择适合于某一特定梵械所需之较低粘度即可,粘度不宜过厚。 1、速度越快,用油粘度应越薄;反之速度越慢,粘度应越厚。 2、负荷大者,用油粘度越高,才能有效分开磨擦面;但负荷小者,用油应薄,以减少油料之磨擦阻力。 3、如果其他因素相同,润滑部位间隙大者,用油粘度应厚,以减漏失;反之,则粘度应薄。 4、因为油料粘度随温度而改变,温度高时,粘度变薄,故作业温度越高,用油粘度应越厚。 5、油料之粘度越厚,其内部磨擦也越大,在机械润滑部位所生之热量也越高。如其他情况相同,用油粘度厚者,轴承温度必较高。(五) 润滑方法润滑方法也影响润滑油料之选用,大凡采用拨溅式给油、油浴给油、循环给油、油环给油等方法加油,油料不但在润滑系统中往复使用,而且往往分散成极小油滴而与空气接触,容易发生氧化作用者,至少须用高品质而经久耐用之油料,如循环机油等。含有抗氧化及防锈添加剂而具备良好抗氧化性与防锈性者,则更佳。采用油壶、油蕊 、油杯等全损式给油者,用油品质较属次要,但用油粘度应稍厚。(六) 周围环境善状况机械作业时四周之环境情况也直接影响润滑油之选择:温度机械四周之温度直接影响用油粘度之要求。四周温度较高时,应选用粘度号数较高之油料;反之,温度较低者,可用粘度号数较低之油料。此外,油料在57以下温度作业时,氧化并不明显;但越过60时,每增加10,氧化速率倍增。故油压系统内油料,于超过60时,每增加10使用寿命必减半。含有抗氧化剂之特级循环机油,其抗氧化性约较不含添加剂之高级循环机油等长五倍或以上。如果大气中湿度较高,机械因而容易生锈者,宜用含有防锈添加剂之油料。又如空气中盐份较高者,更应采用对海水具有防锈功能之油料。(七) 代用油料 1、 以高品质油料代替低品质油料,但粘度应相似。 2、 纯矿性润滑油不宜代替清净型油,反之亦然。 3、 透平油与液压油性能相似,互可代用,但应用新油,且粘度应相同。 4、 清净型油及含有脂肪之复合油不宜用于工业机械之循环润滑系统。因前者不易使污物下沉,后者容易氧化。 5、 原用纯矿物性油料,改用清净型油料时,应充分冲洗润滑系统,除去胶质污物,否则一旦换用清净型油料后,易使污物松脱阻塞油路,影响正常润滑。(八) 简化油品种类油料种类繁多在管理、仑储、与使用方面,都感到困扰,而且容易发生用油错误。考虑简化油料种类时,必须对机械之润滑需要,作业情况,以及润滑油脂之品质,详加研讨,然后择其最全理之简化方法。简化油料最简便而不致发生用油困难之方法为:选用高品质油料。低品质者,均用高品质油料代替。全面使用此油后,表面上油料费用虽稍高,但仑储管理、使用管理等方面之费用则大可减低,耐用高品质油料使用寿命多可延长。此外,润滑脂之种类亦可简化,各工厂通常可简化润滑脂为通用滑脂(一般为2号锂基滑脂)和几种特殊需求滑脂。八冲床普通型冲床用油:极压机油150#循环机油32#极压滑脂0#润滑部位:滑动调整齿轮转接组部 轴承滑轨 换油周期:18个月18个月 24个月 备注:冲床按其结构分为机力冲床和油压冲床冲床按其结构分为机力冲床和油压冲床。都是垂直自上往下压,其区别在于机力冲床的速度极快,由每分钟几十到数百次,但只适用于平面冲压、裁断,如加工锭子、平面底板等。油压冲床速度较慢,主要用于拉伸、拉深、冲压,如餐具、立体形状五金、折弯等加工。在某些现代化的五金加工中将多台甚至上十台冲床连在一起,自动送料,连续加工高精度复杂的平面五金叫连续冲床。机力冲床靠齿轮冲传动,油压冲床靠液压系统推进是其二者的区别,机力冲床按结构分为横梁(冠状)部分、滑动部分、机台部分、底座部分。油压冲床其结构外观与机力冲床相似,但多了液压推动装置,需采用46#或68#液压油或循环机油。其它部位与机力冲床用油规格相同。冲床在冲压过程中多数会用到冲压油,按其机台、材质、形状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冲压油和拉伸油。数控液压剪板机用油:循环机油32#机压机油150#极压滑脂EP2#润滑部位:磨具缓冲滑动齿轮调整 轴承、滑轨 换油周期:18个月18个月 24个月 备注:工厂用润滑脂尽量简化,统一用耐高温、耐极压滑脂代替普通滑脂(一般为2#极压滑脂)集中润滑用0#(1)最高工作温度的确定润滑脂在使用部位的最高工作温度下,不应发生软化流失,是选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确定这一温度的主要参考性状是滴点。一般情况下,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必须低于其滴点2030或更多些。必须指出的是滴点不是确定润滑脂最高使用温度的唯一标准。例如,用矿物油制成的锂基润滑脂、膨胀土润滑复合钙基润滑脂等,滴点虽然可高达190250,但是若长期处于高温下,这些润滑脂会氧化变质,且矿物油易蒸发而使润滑脂变硬、干涸。所以,多数用矿物油制成的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都在120130以内。(2)耐水性的选择耐水性差的润滑脂不但易吸收空气中的水汽,而且遇水后像肥皂那样变成乳白色,甚至锂基脂、钙钠基脂、钠基脂。常接触水,易受潮的部位必须用耐水性好的润滑脂,易受潮的部位用钙基润滑脂或锂基润滑脂等。(3)极压性的选择在极压条件下,一般的润滑脂会被挤出而失效,像汽车的钢板弹簧等必须使用加有极压抗磨剂(石墨或二硫化钼)的极压润滑脂,以承受震动所产生的高压。(4)润滑脂硬度的选择 NLGI号码表示润滑脂的软硬程度(稠度,精密仪表脂、合成润滑脂除外)常用的有:00、0、1、2、3、4、5等几个编号,号数小则软,号数大则硬。号数小的润滑脂运动阻力小,容易进入磨擦表面,保证良好的润滑,有利于起动和节能。硬度的润滑脂泵送分配好,适用于集中供脂润滑系统。汽车等大多数机械应按说明书规定用1号或者号;小型封闭齿轮用0号或00号;开放式齿轮箱用高滴点粘附性好的0号或1号;集中润滑系统用1号或0号。采矿、建筑、农业等粉尘大,润滑部位易受污染的场合应使用3号或更硬的润滑脂。(5)用量的要求一般滚动轴承中填脂量约占轴承空间的1/31/2为好,污染严重的场合,应按说明书规定方可填满润滑脂。此外,润滑脂在储存时还有以下注意事项。 润滑脂不要暴晒于日光下,需放置于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室内。 开启桶盖严防砂、尘、杂物混入,用后即盖好桶盖。 使用时应将磨擦表面擦洗清洁,不应与其它润滑油或润滑脂使用。 润滑脂存期一般为一年,储存中发现脂内少量渗油,可自行捏和,仍可使用。数控冲床用油:机压机油150#循环机油68#循环机油32#润滑部位:驱动齿轮轴承 空气线路注油器 换油周期:18个月18个月 18个月 冲床按其结构分为机力冲床和油压冲床。都是垂直自上往下压,其区别在于机力冲床的速度极快,由每分钟几十到数百次,但只适用于平面冲压、裁断,如加工锭子、平面底板等。油压冲床速度较慢,主要用于拉伸、拉深、冲压,如餐具、立体形状五金、折弯等加工。在某些现代化的五金加工中将多台甚至上十台冲床连在一起,自动送料,连续加工高精度复杂的平面五金叫连续冲床。机力冲床靠齿轮冲传动,油压冲床靠液压系统推进是其二者的区别,机力冲床按结构分为横梁(冠状)部分、滑动部分、机台部分、底座部分。油压冲床其结构外观与机力冲床相似,但多了液压推动装置,需采用46#或68#液压油或循环机油。其它部位与机力冲床用油规格相同。冲床在冲压过程中多数会用到冲压油,按其机台、材质、形状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冲压油和拉伸油。九制鞋机械直接射出成型机(一) 品质之要求循环润滑系统所用之油料,必须抗氧化力强,经久耐用,本身不易变化,而且容易沉淀水分及污物,通常以选用循环机油为宜。负荷特高之润滑部位,时常发生界面润滑情况,则以选用含有抗磨损剂或极压添加剂之极压机油等极压型(EPType Oils)油料为宜。(二) 油型是否为清净型车辆引擎等部位,由于容易发生结胶、积炭或产生油泥等现象,必须采用含有清净分散之清净型车用机油。供工业机械之循环系统用之油料,以迅速沉淀水份或污物为佳,则不宜使用清净型油料。(三) 用油或用滑脂若干机械使用润滑油或润滑脂都能润滑自如而无困难。那么,应以何者最省油、最经济而选用之。润滑油之散热能力较润滑脂为佳,摩擦系数小,使用及加油简便,形成之油膜也较均匀。至于润滑脂,也有下列特点,非润滑油所能及: 1、 机械润滑要求不可滴油者 2、 如果护油圈完善,润滑脂不易漏失,经久不必加油 3、 在较高温度下,润滑脂不易变薄 4、 润滑脂本身亦具保护轴承之作用 5、 不易加油之部位,必须延长润滑周期者 6、 如果护油圈良好,防止污物侵入效果更佳(四) 油料粘度粘度为达成圆满润滑之最基本因素。粘度堵塞低,容易发生金属与金属直接磨擦,粘度过高,则徒增油料内部阻力,二者均非所宜,一般以选择适合于某一特定梵械所需之较低粘度即可,粘度不宜过厚。 1、速度越快,用油粘度应越薄;反之速度越慢,粘度应越厚。 2、负荷大者,用油粘度越高,才能有效分开磨擦面;但负荷小者,用油应薄,以减少油料之磨擦阻力。 3、如果其他因素相同,润滑部位间隙大者,用油粘度应厚,以减漏失;反之,则粘度应薄。 4、因为油料粘度随温度而改变,温度高时,粘度变薄,故作业温度越高,用油粘度应越厚。 5、油料之粘度越厚,其内部磨擦也越大,在机械润滑部位所生之热量也越高。如其他情况相同,用油粘度厚者,轴承温度必较高。(五) 润滑方法润滑方法也影响润滑油料之选用,大凡采用拨溅式给油、油浴给油、循环给油、油环给油等方法加油,油料不但在润滑系统中往复使用,而且往往分散成极小油滴而与空气接触,容易发生氧化作用者,至少须用高品质而经久耐用之油料,如循环机油等。含有抗氧化及防锈添加剂而具备良好抗氧化性与防锈性者,则更佳。采用油壶、油蕊 、油杯等全损式给油者,用油品质较属次要,但用油粘度应稍厚。(六) 周围环境善状况机械作业时四周之环境情况也直接影响润滑油之选择:温度机械四周之温度直接影响用油粘度之要求。四周温度较高时,应选用粘度号数较高之油料;反之,温度较低者,可用粘度号数较低之油料。此外,油料在57以下温度作业时,氧化并不明显;但越过60时,每增加10,氧化速率倍增。故油压系统内油料,于超过60时,每增加10使用寿命必减半。含有抗氧化剂之特级循环机油,其抗氧化性约较不含添加剂之高级循环机油等长五倍或以上。如果大气中湿度较高,机械因而容易生锈者,宜用含有防锈添加剂之油料。又如空气中盐份较高者,更应采用对海水具有防锈功能之油料。油压自动後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